幼兒園美術活動方案大班 篇1
設計意圖
剪紙藝術是中華文化的一朵奇葩,以獨有的文化情結(jié)延續(xù)著數(shù)千年旺盛的生命力。阿福則是流傳已久的民間傳說,它既是民族節(jié)日祝福的象征,也是民族智慧的凝聚。本次活動將民俗文化中的阿福用傳統(tǒng)剪紙藝術的形式來表達,能更好、更直接地讓孩子們感受到我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民俗文化。
幼兒園傳統(tǒng)的剪紙教學大多是老師教、孩子學,本次活動中我讓幼兒通過看懂圖示,學習依據(jù)圖示剪貼阿福的自主探究的方式,鼓勵孩子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掌握方法,從而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看懂圖示,學習依據(jù)圖示的步驟剪貼阿福。
2.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掌握方法的過程中,發(fā)展自主探究的能力,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
3.初步了解民俗文化,萌發(fā)熱愛民俗文化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阿福>;
2.背景音樂《采茶舞曲》;
3.剪貼阿福的步驟圖;
4.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張長方形的彩色手工紙,一張底板卡紙,記號筆,漿糊等。
活動過程
1.觀看多媒體,初步了解民俗文化
前兩天曾經(jīng)給小朋友講了有關沙孩兒降妖的傳說,還記得嗎?當降伏了妖怪以后,無錫惠山的老百姓非常感激沙孩兒,家家戶戶都用當?shù)氐哪嗤磷龀錾澈旱臉幼訑[放在家里供奉著,并尊稱他為大阿福???,這就是傳統(tǒng)的阿福(開始播放多媒體課件。)
(教師解說多媒體畫面)漸漸地,人們就把阿福當作祝福禮物來相互贈送,于是就有了后來的長樂阿福、長壽阿福、發(fā)財阿福、如意阿福我們中國人聰明吧?同樣的阿福由于手捧的東西不同就能表達出各不相同的祝福,我們中國人可真是了不起!
2.看懂圖示,鼓勵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
(1)出示范例,激發(fā)興趣
欣賞完了泥人阿福,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一張用剪紙的方法做成的阿福??纯矗趾鹾?、圓嘟嘟的樣子也很可愛吧!想來試試嗎?知道怎么做的嗎?
(2)個別提問,集體解決
今天可要考考你們:我不教你們怎樣做,而是給你們帶來了一張圖,上面畫有做出阿福的步驟。看看,能懂嗎?告訴我圖上一共有幾個步驟?再想想有沒有看不明白的地方?如果有,請?zhí)岢鰜砦覀円黄鸾鉀Q。(鼓勵個別幼兒大膽提出問題,大家協(xié)同解決。)
(3)教師提問,突出重點
還有問題嗎?那我提兩點:一、怎樣才能找準步驟三中這個點的位置?(在中縫線的上半部分折出個記號)二、步驟四中應該剪哪條邊上的角?三個小洞又該在哪條邊上剪呢?(兩條邊能打開的角:在中縫上面剪三個半圓。)
(4)師生小結(jié),掌握步驟
阿福剪好以后,我們把頭發(fā)和身體的位置固定好。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阿福的眼睛、嘴巴其實就是我們剛剪下來的紐扣,頭上的小辮子呢就是衣服上剪下來的兩個小角,等把眼睛、嘴巴和小辮子粘到相應的位置上,這個阿福就做好了。
3.幼兒創(chuàng)作,大膽表現(xiàn)祝福內(nèi)容
(1)引導大家都知道阿福如今是人們相互祝福時最喜歡送的禮物了,我想如果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你將自己親手做的阿福送給你的家人、老師和朋友,他們一定會非常開心,一定會覺得這是自己收到的最好禮物了。你想送給誰呢?畫上什么能表達你的祝福呢?
(2)示范今天我想把這張阿福送給小朋友,因此我畫上一條鯉魚(現(xiàn)場添畫),祝福你們像小鯉魚跳龍門中的那條小鯉魚一樣不怕困難,活潑健康。(請幼兒講一講自己想表達的祝福。)
(3)小結(jié)聽了你們的話,我的心里感到暖暖的,你們都衷心地希望自己身邊的每個人都能健康、快樂和幸福,真是一群像阿福一樣善良的孩子。好,我們現(xiàn)在就開始吧!記住:先剪再貼最后畫(祝福)。
(4)創(chuàng)作幼兒在《采茶舞曲》中完成作品。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大膽地表達出自己的祝福。
幼兒園美術活動方案大班 篇2
設計意圖:
繪本《小黑魚》講述了主人公小黑魚從原來的快樂生活到失去朋友后的孤獨、難過,再到又一次遇到小紅魚后積極想辦法戰(zhàn)勝金槍魚的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能激發(fā)幼兒閱讀的興趣。故事塑造了一個不怕困難、勇敢堅強的英雄--小黑魚,傳遞了團結(jié)就是力量的信念。在本次活動中,我精選繪本畫面,采用重點講述、自由講述等方式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畫面,從而豐富幼兒詞匯,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體驗繪本所傳遞的情感和精神。
目標:
1.學習仔細觀察畫面,大膽想象并運用語言講述畫面,理解故事內(nèi)容。
2.體驗故事中表達的勇于面對危險、不怕困難、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
準備:
1.《小黑魚》教學ppT課件。
2.認識常見海洋生物。
過程:
一、談話導入,感知小黑魚的與眾不同師:你們知道大海里住著誰嗎?
幼:有大鯨魚,還有兇惡的鯊魚。
幼:還有斑點魚、水母。
師:是啊,美麗的大海里有大大的鯨魚、鯊魚,也住著美麗的斑點魚、水母,等等。你們看,游來了一群什么呀?(出示ppT畫面1。)
幼:小魚。
師:這是一些什么樣的小魚?(紅色的魚。)你還有什么其他的發(fā)現(xiàn)嗎?
幼:有一條黑色的小黑魚。
師:小黑魚除了顏色黑,還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幼:它有眼睛,而且背上的魚鰭特別大。
師(小結(jié)):小朋友說得很對,這是一群小魚,其中有一條獨特的小黑魚,它不僅顏色和兄弟姐妹長得不一樣,而且游起來特別快,是一名"游泳冠軍"。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看關于這條小黑魚的圖書。這本書的名字叫什么?(出示封面。)
幼:小黑魚。
(析: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調(diào)動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進行談話,引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利用圖片及開放性提問讓幼兒發(fā)現(xiàn)小黑魚的與眾不同,從而為故事的展開做好了鋪墊,并引出了繪本故事的名稱。)
二、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小黑魚前后的心理變化
1.閱讀ppT畫面1~3,感受發(fā)生在小黑魚身邊的可怕的事情。
師:在大海里住著一群快樂的小魚,它們都是紅色的,只有一條是黑色的。它們每天在一起游戲,日子過得很快樂(出示ppT畫面1)。有一天,突然發(fā)生了一件非??膳碌氖虑?出示ppT畫面2)。大家看,是一件什么樣的可怕的事情?
幼:一條金槍魚張開大嘴要吃掉小魚。
幼:這條金槍魚看起來很可怕,它要把小魚全部吃掉。
師:請你來學學這條可怕的金槍魚。(個別、集體學習金槍魚的樣子。)
師(小結(jié)):原來這一天從海浪里突然沖出了一條又兇又餓的金槍魚,它張開大嘴"啊嗚"一口,把所有的小紅魚吞到了肚子里,只有小黑魚趁它不注意逃走了。
師:小黑魚失去了朋友,只剩下了自己。這時候小黑魚的心情是怎樣的?(出示ppT畫面3。)
幼:小黑魚很害怕,因為好朋友都被吃掉了。
幼:小黑魚很孤單,因為沒有小伙伴了。
幼:小黑魚很傷心,因為好朋友都不見了。
師:是啊,小黑魚失去了伙伴們,它又孤單又傷心。
(析: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小黑魚遇到了可怕的金槍魚,失去了伙伴,原本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變得非常孤單的情節(jié)。同時,引導幼兒運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小黑魚失去伙伴后的感受,充分體驗小黑魚的情緒情感。)
2.閱讀ppT畫面4,學習用語言來描述小黑魚看見的事物。
師:小黑魚孤單地在大海中游啊游,它都看見什么了呢?請你仔細地看一看,然后試著用好聽的詞語來說一說。(出示ppT畫面4。)
幼:小黑魚看見了漂亮的、五顏六色的、有點透明的水母。(幼兒學習動作。)
幼:小黑魚看見了神氣的、兇猛的大龍蝦。(幼兒學習動作。)
幼:小黑魚看見了長長的、細細的、扭著身體的鰻魚。(幼兒學習動作。)
幼:小黑魚看見了紅色的、柔軟的、像是在跳舞的???。(幼兒學習動作。)
師(小結(jié)):小黑魚孤單地游著,看見了像彩虹果凍的水母,看見了揮舞著大鉗子的龍蝦,看見了連自己都不知道有多長的鰻魚,還有翩翩起舞的海葵??吹搅诉@些,你們覺得小黑魚的心情會好些嗎?為什么?
幼:心情會好一些,因為它發(fā)現(xiàn)大海里有好多漂亮的其他生物,它并不孤獨。
(析: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小黑魚在大海中看見的不同生物。教師不僅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也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xiàn),給了幼兒充分表達和表現(xiàn)的機會。)
3.閱讀ppT畫面5~9,了解小黑魚機智想辦法的故事情節(jié)。
師:小黑魚游啊游,遇見了誰?(出示ppT畫面5。)
幼:它又看見小紅魚了。
師:對,它又看見了一群小紅魚。小紅魚躲在哪里?為什么躲在這里?
幼:像是躲在山洞里,在石頭的后面。
幼:小紅魚怕被金槍魚看見,怕被吃掉。
師:小黑魚對躲在石頭后面的小紅魚說了什么呢?
幼:小紅魚,我們做朋友吧,一起游泳,一起做游戲。
師:躲在石頭背后的小紅魚會答應嗎?它們會怎么說?
幼:不行不行,金槍魚會吃掉我們的。
師(小結(jié)):小黑魚想和小紅魚們一起過像以前一樣的快樂生活,可是小紅魚們很害怕,不敢出來玩。你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讓小紅魚和小黑魚一起快樂地玩?請你先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出示ppT畫面6。)
(幼兒相互討論、交流。)
師:你們想出了什么好辦法?
幼:金槍魚沒來的時候就在外面和小黑魚玩游戲,金槍魚來了就趕緊逃回石頭后面。
幼:可以挖一個陷阱,金槍魚掉進陷阱里,就吃不到小紅魚了。
幼:可以讓小黑魚一起到山洞里去玩,這樣金槍魚就找不到小紅魚了。
(析: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和講述小黑魚找到了新伙伴,想和新伙伴快樂游玩而無法實現(xiàn)的情景。面對困難,教師引導幼兒大膽思考"可以用什么好辦法",鼓勵幼兒想辦法解決問題。)
師(小結(jié)):剛才小朋友們想了那么多好辦法,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黑魚想了什么好辦法(出示ppT畫面7~8)。小黑魚對小紅魚說:我們大家可以游在一起,變成海里最大的魚。于是,小紅魚慢慢地、慢慢地聚攏。你們看,奇妙的事情就要發(fā)生了。所有的小紅魚聚在一起變成了一條巨大的魚。(出示ppT畫面9。)
師:你們看,小紅魚們變成了海里最大的魚,那些大魚都怎么樣了?對啊,巨大的魚把那些大魚都嚇跑了。
師:你覺得小黑魚的辦法怎么樣?
師:小黑魚真是太棒了,想出這么奇妙的辦法來!我們?yōu)樾『隰~鼓鼓掌吧。
師:現(xiàn)在小黑魚還難過、傷心和孤獨嗎?那又會是怎樣的呢?
幼:很開心/很高興/很自豪……
(析:此環(huán)節(jié)是活動的高潮部分。當回歸故事情節(jié)時,繪本給了孩子們極大的驚喜,大家都驚嘆小黑魚面對危險時的機智和勇敢。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用自身積極的情緒感染了幼兒,從而幫助幼兒體驗到了小黑魚情緒情感的變化。)
三、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感受小黑魚的勇敢和堅強
師:這個故事真是太有意思了,讓我們再來完整地聽一遍吧。(完整欣賞故事。)
師:看了這本繪本,聽了這個故事,你喜歡小黑魚嗎?為什么?
幼:小黑魚很勇敢。
幼:小黑魚會動腦筋。
師:為什么那么多小紅魚聚集起來變成最大的魚時,那些海里的大魚都被嚇跑了?
幼:因為它們很大。
幼:因為團結(jié)起來力量大。
師: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會像小黑魚那樣遇到困難,當一個人無法完成某件事的時候,可以想什么辦法來解決呢?
幼:大家一起想辦法/大家一起做……
師:對了,不管我們遇到怎樣的困難,同伴之間要相互幫忙、相互鼓勵,就像小黑魚和小紅魚一樣團結(jié)合作,一起嚇跑金槍魚。
(析: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聯(lián)系幼兒生活實際,引導幼兒思考并交流繪本故事所體現(xiàn)的精神,體會故事的寓意。)
摘自:《幼兒教育》20xx.11
幼兒園美術活動方案大班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借形、借色、借事進行聯(lián)想和想像,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
2.能較合理地設計自己的畫面,畫面豐富,突出主題。
活動準備
相關的視頻,各色A4彩虹紙若干,水彩筆,油畫棒,幼兒對種子的了解。
活動過程
1.播放視頻,引出活動,引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
(視頻中出現(xiàn)各種種子)
師:你都知道哪些種子?
幼:黃豆的種子、蒲公英的種子、辣椒的種子、蒼耳的種子、鳳仙花的種子
2.觀看小種子去旅行視頻,引出主題繪畫內(nèi)容。
師:小種子要去旅行,它可以怎么去呢?
幼1:借助風的力量,大風一吹就把它吹到別地。
幼2:小動物把水果吃了,就可以把種子帶走了。
幼3:蒼耳可以用它的刺掛在人們的衣服上,到其他地方去
3.繼續(xù)觀看視頻,引發(fā)幼兒對色彩的聯(lián)想與想像。
(種子出現(xiàn)在藍色畫面中)
師:小種子到了哪里?你怎么知道的?
幼1:到天空了,因為天空是藍顏色的。
幼2:到海里了,因為水是藍的。
師:小種子去了很多地方,它碰見了誰?發(fā)生了什么事?
幼1:它在天上碰到了許多小種子,它們在天上飛,碰到了云彩,然后就落到了草地上。
幼2:它在大海邊遇到了小貝殼,小種子把小貝殼當成了小船,它們倆浮在水面上一起玩
(種子出現(xiàn)在綠色畫面中)
師:這次小種子到了哪里,發(fā)生了什么事?
幼l:它在草地上,被人撿起來種到了花盆里,它長大了,長成了一朵美麗的花。
幼2:它遇到了毛毛蟲,和毛毛蟲一起聊天,又在草地上遇到小鳥,小鳥帶著它一起飛走了
(種子出現(xiàn)在白色畫面中)
幼1:小種子飛到了云上面,云帶著它到了太陽那里,它們一起唱歌、跳舞。
幼2:小種子到了雪山上,它找到小海豹和它一起玩。
幼3:它到了北極的一棵樹上,后來它到了船上,在船上一彈,撞到了小鳥的身上,小鳥救了它
(種子出現(xiàn)在棕、黃、紅、紫、桔、粉色畫面中,引導幼兒對其他色彩進行聯(lián)想。)
師:這里有許多顏色,有這些顏色的地方,小種子都想去。你們猜猜它想去哪里?在這些地方又發(fā)生了什么事?請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說。
4.幼兒自選顏色紙張,繪畫《小種子去旅行》的故事,教師巡視指導。
師:如果你是一粒小種子,你想去哪里旅行?會遇到誰?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請你選擇你想用的的紙,把小種子去旅行的故事畫下來。
5.展評幼兒作品,請個別幼兒上前來講述自己的作品故事。
幼1:這是一?;瘕埞姆N子,它飛過了大山,來到了沙漠。這里的太陽很大,很熱,它一下子掉了下去,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生長,它長大了,但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它不是火龍果了,它變成了仙人掌。
幼2:小種子去旅行了,它在天上飛了很久,最后它來到了沙漠,掉到了金字塔上,風一吹,扎到了小種子的屁股,它嚇了一跳,但它沒有哭。
幼3:小種子來到了土星,它看到土星人正在搬木頭。土星船長和小種子一起玩。小種子看到土星上有一面灰色的旗子。后來,土星人把小種子放在了土里,小種子長呀長,最后長成了大樹。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從班級的主題活動《種子的秘密》中而來,讓孩子們展開想像,假設自己是一顆小種子,繪畫自己在旅行中的經(jīng)歷。
孩子們對活動很感興趣。他們借助各種顏色想像小種子旅行到了哪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想像大膽,富有新意。如敬敬小朋友的畫中,我們可以看到開心、可愛的小種子,大大、紅紅的太陽,生長著不同形態(tài)、有生命力的綠色仙人掌,遠處有飛過的大山,整個畫面給人熱情、樂觀的感覺。而小宇小朋友的畫面則使用了很無奈的黃色,在蒼茫的黃色陪襯下的小種子被扎在慘白的金字塔尖上,顯得那么無助。
繪畫可以引發(fā)幼兒流露出內(nèi)心最真實的情緒、情感。從敬敬的畫面,我聯(lián)想到了他和父親之間良好的親子關系,父親經(jīng)常給他講述各種知識,支持他去嘗試不同的事物,孩子的畫面表現(xiàn)出了他和父親之間一種和諧、融洽的關系。在孩子的故事中,火龍果的種子神奇地長成了仙人掌,讓我們看出孩子大膽、新奇的想法,是不是也預示著在這種良好的父子關系中,即使遇到了逆境,孩子也會茁壯地成長,其生命力也會更加頑強?而小字的父親平時對她管教很嚴厲,每天回家不讓孩子玩,就讓她練習算千以內(nèi)的加減法,這種超年齡特點和枯燥的練習給孩子帶來了心理上的壓力,讓她不自覺地反映在作品里了。畫面中那高大且尖尖的金字塔會不會就代表管教嚴厲的父親,而那小小的種子會不會就是她自己呢?
你知道為什么種子被扎在了塔尖上嗎?我決定要和小宇的父母好好地作一次溝通。
幼兒園美術活動方案大班 篇4
活動由來
點、線、面是繪畫最基本的藝術語言。我國現(xiàn)代著名畫家吳冠中擅長用簡單的墨線和彩點營造出一種新的空間幻覺,將詩情畫意盡顯于圖畫中?!妒瘛穲D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為了幫助孩子感受點、線的不同藝術表現(xiàn)和無窮的創(chuàng)作空間,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另外,我還選用了《秋聲賦》和《魚》這兩幅以秋天景色和魚為主體的繪畫作品,這兩幅圖中的點與線條頗具特色,但與《石榴》圖中截然不同,讓幼兒通過對比分析,加深感知點和線不同變化所帶來的不同藝術體驗。
活動目標
1.欣賞吳冠中的作品,感受作品中色彩、點、線所營造的寫意美。
2.嘗試用點和線大膽地表現(xiàn)與創(chuàng)作,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jīng)有基本的用毛筆創(chuàng)作的經(jīng)驗。
2.課件:吳冠中作品多幅,石榴實物圖。
3.國畫工具材料:毛筆、毛巾、墨、水粉、宣紙等。
活動過程
1.說一說生活中的石榴。
以石榴實物圖導入,充分調(diào)動孩子們的經(jīng)驗,先對石榴有一個直觀的認識,為下面的欣賞活動打下基礎,埋下伏筆。
師:孩子們,這是什么?這兩個石榴有什么不同?石榴長在哪里?
師:是的,秋天到了石榴都成熟了,它們有黃有紅,這個還露出了鮮紅的果肉。
師:今天,丁老師就帶來了一幅名叫《石榴》的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2.賞名畫《石榴》。
我采用了從部分到整體的欣賞方式,緊扣美術欣賞要素,帶領孩子共同感知作品中色彩、點、線的寫意美?;顒又校龑в變簩ι什煌狞c引發(fā)聯(lián)想,鼓勵幼兒大膽猜想與表達。同時,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石榴樹,以此感知線條的多變。
①賞石榴
師:你找到石榴了嗎?它們都一樣嗎?
幼A:我看到的石榴是紅的,這個是黃的。
幼B:有的裂開了,有的沒裂開。
幼C:這個石榴有葉子,那個沒有。
師:這么多的石榴有的咧著嘴在笑,有的……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覺?(預設:開心、豐收、高興。但幼兒說不出也沒關系。)
②賞樹
師:除了石榴還看到了什么?
幼:看到了許多樹。
師:哪里是樹干,哪里是樹枝呢?怎么看出來的?
幼:粗粗的線是樹干,細細的線是樹枝。
師:樹干和樹枝除了粗細不同,還有什么不同?
(引導幼兒觀察樹枝與樹干的線條,注意方向、長短、顏色深淺的不同。)
幼:顏色有的深有的淡。
師:你知道這個樹是用什么畫出來的嗎?怎么畫出深淺不同的?原來濃墨和淡墨可以畫出不同深淺的樹。
師:在繪畫石榴樹時,畫家就用了簡單的線,只是,它們長短不同、粗細不同、彎直不同,但卻很好地表現(xiàn)出石榴樹的不同姿態(tài)。
③更多欣賞
師:畫面上除了樹干、樹枝、石榴,還有什么?
幼:還有很多顏色的點點。
師:都有哪些顏色的點?它們可能是什么?
幼:花朵、樹葉、小鳥……
師:是的,畫家只是用一些簡單的點來作畫,卻令我們感受到了這么多有趣美好的事物。
④表達對畫面的整體感受
師:秋天石榴都成熟了,想象一下在這樣的一片有花有樹、掛滿石榴的石榴林中你會特別想干什么事呢?你可以試著說一說或者用動作做一做。
小結(jié):畫家用一些簡單又多變的點和線,讓我們感覺到了石榴林的美,讓我們情不自禁地想要……
3.認識畫家吳冠中。
順勢引出作者,幫助孩子們了解作品作者。
師:想不想認識一下畫這幅畫的畫家?(出示吳冠中照片)他叫吳冠中,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畫家。他畫了許多國畫,其中他特別喜歡用一些大大小小色彩不同的點和一些粗粗細細、彎彎曲曲的線的作畫方式來表現(xiàn)事物的美。還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哦,吳冠中爺爺也是我們江蘇人呢!
4.對比感知不同繪畫作品中的點和線。
利用吳冠中的另外兩幅作品《秋聲賦》和《魚》,與《石榴》進行對比,讓幼兒在對比的過程中,感受點、線在不同作品中的不同運用與表現(xiàn)。
師:吳冠中爺爺還用點和線創(chuàng)作了許多作品呢,想不想再來看一看?(出示兩幅作品)美不美?你喜歡哪一張?
①《秋聲賦》
師:這幅畫的名字叫《秋聲賦》,畫的是秋天的景色。你有沒有找到這里的點和線?它與《石榴》圖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幼:這幅畫上的點的顏色更漂亮、更大些。
師:這些更大、顏色更多的點可能畫的是什么呢?
師:看了這幅畫,你能用一句話說說你有什么感覺嗎?(陽光、暖、熱鬧、欣欣向榮……)
小結(jié):原來簡單的點,通過大膽地改變它的顏色和大小,可以讓我們感覺到心里暖暖的。
②《魚》
師:《魚》這幅圖中的線是怎樣的,它與《石榴》圖中的線有什么不同?
小結(jié):這幅畫里的線不像《石榴》圖里那樣剛勁有力,這些細長的、柔和的線讓你們想到了這么多,看來,吳冠中爺爺真的把這兩條魚畫活了呢!看似簡單的點和線,在不同的畫里、不同的地方,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的內(nèi)容。而且,顏色不同,姿態(tài)不同,它表現(xiàn)出的感覺也完全不同。
5.畫一畫生活中的點和線。
欣賞后,孩子有了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感受,此環(huán)節(jié)使孩子對點、線作畫的藝術形式有實踐操作的機會。
①遷移生活經(jīng)驗
師:你們想不想也用點和線來畫畫呢?那你想用點和線來表現(xiàn)什么呢?
②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③展示、評價作品
師:誰來說說你用點和線畫了什么?
師:你還喜歡哪幅畫中的點和線?它可能畫的是什么?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從環(huán)節(jié)和過程上看還是比較流暢的,從目標的達成度來看,孩子們感受到了不同形態(tài)的點和線在不同作品中所表現(xiàn)出的事物、意境都是不同的。
不足之處有以下2點。
1.雖然活動前半部分孩子們對點、線作品進行了充分的欣賞、感受與表達,但要孩子們迅速地內(nèi)化,并在作品中形象地呈現(xiàn),從今天孩子們的繪畫作品來看,顯然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今后,我們還要通過不斷的欣賞、繪畫,以及練習用筆的方式方法等,來漸漸提高孩子們這方面的表現(xiàn)能力。
2.在之后的對比環(huán)節(jié)中,提問可以從簡,對作品情感色彩的剖析可以省略,重點引導孩子去觀察作品中線條和點的不同表現(xiàn)手法即可。
摘自:《學前教育》20xx.10
幼兒園美術活動方案大班 篇5
設計意圖
西班牙超現(xiàn)實主義畫家米羅的畫作,洋溢著自由天真的氣息,表現(xiàn)出孩童般的純樸天真。他的畫中往往沒有明確具體的形,顏色也非常簡單。這些風格特點與孩子的審美情趣和美術心理特點極為契合,從這個角度來說,米羅的畫作是他貢獻給孩子的精神瑰寶。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米羅作品中點、線、色塊等基本元素的特點,初步感知米羅作品的風格。
2.樂意大膽想象、表達對作品的感受,體驗欣賞名畫帶來的愉悅。
3.嘗試運用剪貼、添畫、噴畫等方法大膽創(chuàng)作具有米羅特色的作品,體驗想象、創(chuàng)作帶來的快樂與成就感。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過欣賞美術大師作品的經(jīng)驗,能大膽表達對作品的感受。
物質(zhì)準備:米羅畫像及米羅作品ppT,米羅作品中的抽象色塊人手一塊,幼兒合作作畫的大畫紙四張,展板四塊。彩色卡紙邊角料、剪刀、漿糊、棉簽、水筆各若干。
活動過程
1.“送禮物”導入活動,引發(fā)初步的想象。
導人語:丁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件特別的禮物,猜猜看會是什么。
(1)自由結(jié)伴猜想。提導語:你的小精靈像什么?跟好朋友說說,也讓好朋友猜猜。
(2)集中交流分享。提問:誰來告訴大家你的小精靈像什么?
(3)將小精靈送到畫紙上,幼兒分成四人一組。
指導語:這些小精靈很有趣哦,現(xiàn)在請你們把小精靈送到這幾張畫紙上,每張紙上4個小精靈。
2.借助ppT介紹畫家米羅。
點擊ppT,出現(xiàn)米羅畫像。提問:有人認識他嗎?
小結(jié):他叫米羅,是西班牙著名的畫家。他一生畫了許多畫,他的畫很特別,很有趣,能帶給我們豐富的想象,全世界許多的大人、小孩都喜歡他的畫。
3.欣賞米羅作品,了解表現(xiàn)特點。
(1)引導幼兒觀察想象畫面內(nèi)容,初步感知夸張變形的表現(xiàn)風格。
指導語:米羅爺爺在這幅畫上都畫了些什么?你看到了什么?在哪里?指給大家看看,和真的人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哦,他把人的頭畫得比身體還大,他用的是夸張、變形的畫法。再找找,還有哪里也畫得很夸張?你還看到了什么?指給大家看看。和真的動物一樣嗎?他用的是夸張變形的手法,這些夸張變形的人和動物給你什么感覺?
(2)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米羅畫中點、線、色塊及“米”字的風格元素。
指導語:畫中除了有可愛的小精靈色塊,還有什么?(若幼兒發(fā)現(xiàn)不了,可點擊超鏈接“點子圖”)這些點子一樣大小嗎?都是什么顏色的?除了許多大大小小的黑色點子,還有什么?(可點擊超鏈接“線條圖”)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線條?這根彎彎曲曲的線條畫出了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嗎?和真的一樣嗎?是用的什么方法?再看看,還有什么特別的?(指著“米”字)這個圖形像我們中國的一個漢字,誰認識?畫中用了哪些好看的顏色?你喜歡嗎?為什么?
小結(jié):米羅爺爺?shù)漠嬚媸翘貏e,有用色塊、線條畫成的夸張變形的人和動物,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點子,還有許多標志性的、像小雪花一樣的“米”字呢。
(3)欣賞多幅畫作,再次感受米羅畫的風格特點。
提問:這些畫上又有哪些有趣的內(nèi)容?和剛剛一幅畫有哪些一樣的地方?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這些畫有什么一樣的地方?
4.合作創(chuàng)作,教師適時鼓勵和引導。
(1)提出創(chuàng)作要求。指導語:待會兒,四個人一組合作,可以用剪刀和卡紙變出你心中的小精靈色塊貼到畫紙上,也可以用水筆在畫紙上畫出有趣的點子、線條和“米”字。
(2)幼兒分組合作剪貼、添畫。
(3)嘗試噴畫,進一步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指導語:丁老師這兒還有一樣神奇的用具,它會讓我們的畫變得更漂亮哦。噴嘴對著畫紙摁一摁,哇,許多隱隱約約的彩色霧團,像夢幻世界。你們來試試吧。
5.欣賞作品,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
提問:你們的畫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你最喜歡哪幅畫?為什么?
活動延伸
將米羅作品陳列于活動室墻上,供幼兒自由欣賞。在活動區(qū)提供筆、卡紙等材料供幼兒自南創(chuàng)作。
小編精心推薦
活動策劃書 | 活動方案
設計意圖
剪紙藝術是中華文化的一朵奇葩,以獨有的文化情結(jié)延續(xù)著數(shù)千年旺盛的生命力。阿福則是流傳已久的民間傳說,它既是民族節(jié)日祝福的象征,也是民族智慧的凝聚。本次活動將民俗文化中的阿福用傳統(tǒng)剪紙藝術的形式來表達,能更好、更直接地讓孩子們感受到我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民俗文化。
幼兒園傳統(tǒng)的剪紙教學大多是老師教、孩子學,本次活動中我讓幼兒通過看懂圖示,學習依據(jù)圖示剪貼阿福的自主探究的方式,鼓勵孩子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掌握方法,從而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
活動目標
1.看懂圖示,學習依據(jù)圖示的步驟剪貼阿福。
2.在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掌握方法的過程中,發(fā)展自主探究的能力,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
3.初步了解民俗文化,萌發(fā)熱愛民俗文化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阿福>;
2.背景音樂《采茶舞曲》;
3.剪貼阿福的步驟圖;
4.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張長方形的彩色手工紙,一張底板卡紙,記號筆,漿糊等。
活動過程
1.觀看多媒體,初步了解民俗文化
前兩天曾經(jīng)給小朋友講了有關沙孩兒降妖的傳說,還記得嗎?當降伏了妖怪以后,無錫惠山的老百姓非常感激沙孩兒,家家戶戶都用當?shù)氐哪嗤磷龀錾澈旱臉幼訑[放在家里供奉著,并尊稱他為大阿福???,這就是傳統(tǒng)的阿福(開始播放多媒體課件。)
(教師解說多媒體畫面)漸漸地,人們就把阿福當作祝福禮物來相互贈送,于是就有了后來的長樂阿福、長壽阿福、發(fā)財阿福、如意阿福我們中國人聰明吧?同樣的阿福由于手捧的東西不同就能表達出各不相同的祝福,我們中國人可真是了不起!
2.看懂圖示,鼓勵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
(1)出示范例,激發(fā)興趣
欣賞完了泥人阿福,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一張用剪紙的方法做成的阿福??纯矗趾鹾?、圓嘟嘟的樣子也很可愛吧!想來試試嗎?知道怎么做的嗎?
(2)個別提問,集體解決
今天可要考考你們:我不教你們怎樣做,而是給你們帶來了一張圖,上面畫有做出阿福的步驟。看看,能懂嗎?告訴我圖上一共有幾個步驟?再想想有沒有看不明白的地方?如果有,請?zhí)岢鰜砦覀円黄鸾鉀Q。(鼓勵個別幼兒大膽提出問題,大家協(xié)同解決。)
(3)教師提問,突出重點
還有問題嗎?那我提兩點:一、怎樣才能找準步驟三中這個點的位置?(在中縫線的上半部分折出個記號)二、步驟四中應該剪哪條邊上的角?三個小洞又該在哪條邊上剪呢?(兩條邊能打開的角:在中縫上面剪三個半圓。)
(4)師生小結(jié),掌握步驟
阿福剪好以后,我們把頭發(fā)和身體的位置固定好。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阿福的眼睛、嘴巴其實就是我們剛剪下來的紐扣,頭上的小辮子呢就是衣服上剪下來的兩個小角,等把眼睛、嘴巴和小辮子粘到相應的位置上,這個阿福就做好了。
3.幼兒創(chuàng)作,大膽表現(xiàn)祝福內(nèi)容
(1)引導大家都知道阿福如今是人們相互祝福時最喜歡送的禮物了,我想如果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你將自己親手做的阿福送給你的家人、老師和朋友,他們一定會非常開心,一定會覺得這是自己收到的最好禮物了。你想送給誰呢?畫上什么能表達你的祝福呢?
(2)示范今天我想把這張阿福送給小朋友,因此我畫上一條鯉魚(現(xiàn)場添畫),祝福你們像小鯉魚跳龍門中的那條小鯉魚一樣不怕困難,活潑健康。(請幼兒講一講自己想表達的祝福。)
(3)小結(jié)聽了你們的話,我的心里感到暖暖的,你們都衷心地希望自己身邊的每個人都能健康、快樂和幸福,真是一群像阿福一樣善良的孩子。好,我們現(xiàn)在就開始吧!記住:先剪再貼最后畫(祝福)。
(4)創(chuàng)作幼兒在《采茶舞曲》中完成作品。
延伸活動
鼓勵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大膽地表達出自己的祝福。
幼兒園美術活動方案大班 篇2
設計意圖:
繪本《小黑魚》講述了主人公小黑魚從原來的快樂生活到失去朋友后的孤獨、難過,再到又一次遇到小紅魚后積極想辦法戰(zhàn)勝金槍魚的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能激發(fā)幼兒閱讀的興趣。故事塑造了一個不怕困難、勇敢堅強的英雄--小黑魚,傳遞了團結(jié)就是力量的信念。在本次活動中,我精選繪本畫面,采用重點講述、自由講述等方式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畫面,從而豐富幼兒詞匯,發(fā)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體驗繪本所傳遞的情感和精神。
目標:
1.學習仔細觀察畫面,大膽想象并運用語言講述畫面,理解故事內(nèi)容。
2.體驗故事中表達的勇于面對危險、不怕困難、團結(jié)合作的精神。
準備:
1.《小黑魚》教學ppT課件。
2.認識常見海洋生物。
過程:
一、談話導入,感知小黑魚的與眾不同師:你們知道大海里住著誰嗎?
幼:有大鯨魚,還有兇惡的鯊魚。
幼:還有斑點魚、水母。
師:是啊,美麗的大海里有大大的鯨魚、鯊魚,也住著美麗的斑點魚、水母,等等。你們看,游來了一群什么呀?(出示ppT畫面1。)
幼:小魚。
師:這是一些什么樣的小魚?(紅色的魚。)你還有什么其他的發(fā)現(xiàn)嗎?
幼:有一條黑色的小黑魚。
師:小黑魚除了顏色黑,還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幼:它有眼睛,而且背上的魚鰭特別大。
師(小結(jié)):小朋友說得很對,這是一群小魚,其中有一條獨特的小黑魚,它不僅顏色和兄弟姐妹長得不一樣,而且游起來特別快,是一名"游泳冠軍"。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來看關于這條小黑魚的圖書。這本書的名字叫什么?(出示封面。)
幼:小黑魚。
(析: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調(diào)動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進行談話,引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利用圖片及開放性提問讓幼兒發(fā)現(xiàn)小黑魚的與眾不同,從而為故事的展開做好了鋪墊,并引出了繪本故事的名稱。)
二、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小黑魚前后的心理變化
1.閱讀ppT畫面1~3,感受發(fā)生在小黑魚身邊的可怕的事情。
師:在大海里住著一群快樂的小魚,它們都是紅色的,只有一條是黑色的。它們每天在一起游戲,日子過得很快樂(出示ppT畫面1)。有一天,突然發(fā)生了一件非??膳碌氖虑?出示ppT畫面2)。大家看,是一件什么樣的可怕的事情?
幼:一條金槍魚張開大嘴要吃掉小魚。
幼:這條金槍魚看起來很可怕,它要把小魚全部吃掉。
師:請你來學學這條可怕的金槍魚。(個別、集體學習金槍魚的樣子。)
師(小結(jié)):原來這一天從海浪里突然沖出了一條又兇又餓的金槍魚,它張開大嘴"啊嗚"一口,把所有的小紅魚吞到了肚子里,只有小黑魚趁它不注意逃走了。
師:小黑魚失去了朋友,只剩下了自己。這時候小黑魚的心情是怎樣的?(出示ppT畫面3。)
幼:小黑魚很害怕,因為好朋友都被吃掉了。
幼:小黑魚很孤單,因為沒有小伙伴了。
幼:小黑魚很傷心,因為好朋友都不見了。
師:是啊,小黑魚失去了伙伴們,它又孤單又傷心。
(析: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小黑魚遇到了可怕的金槍魚,失去了伙伴,原本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變得非常孤單的情節(jié)。同時,引導幼兒運用不同的詞語來表達小黑魚失去伙伴后的感受,充分體驗小黑魚的情緒情感。)
2.閱讀ppT畫面4,學習用語言來描述小黑魚看見的事物。
師:小黑魚孤單地在大海中游啊游,它都看見什么了呢?請你仔細地看一看,然后試著用好聽的詞語來說一說。(出示ppT畫面4。)
幼:小黑魚看見了漂亮的、五顏六色的、有點透明的水母。(幼兒學習動作。)
幼:小黑魚看見了神氣的、兇猛的大龍蝦。(幼兒學習動作。)
幼:小黑魚看見了長長的、細細的、扭著身體的鰻魚。(幼兒學習動作。)
幼:小黑魚看見了紅色的、柔軟的、像是在跳舞的???。(幼兒學習動作。)
師(小結(jié)):小黑魚孤單地游著,看見了像彩虹果凍的水母,看見了揮舞著大鉗子的龍蝦,看見了連自己都不知道有多長的鰻魚,還有翩翩起舞的海葵??吹搅诉@些,你們覺得小黑魚的心情會好些嗎?為什么?
幼:心情會好一些,因為它發(fā)現(xiàn)大海里有好多漂亮的其他生物,它并不孤獨。
(析: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并講述小黑魚在大海中看見的不同生物。教師不僅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也引導幼兒用動作來表現(xiàn),給了幼兒充分表達和表現(xiàn)的機會。)
3.閱讀ppT畫面5~9,了解小黑魚機智想辦法的故事情節(jié)。
師:小黑魚游啊游,遇見了誰?(出示ppT畫面5。)
幼:它又看見小紅魚了。
師:對,它又看見了一群小紅魚。小紅魚躲在哪里?為什么躲在這里?
幼:像是躲在山洞里,在石頭的后面。
幼:小紅魚怕被金槍魚看見,怕被吃掉。
師:小黑魚對躲在石頭后面的小紅魚說了什么呢?
幼:小紅魚,我們做朋友吧,一起游泳,一起做游戲。
師:躲在石頭背后的小紅魚會答應嗎?它們會怎么說?
幼:不行不行,金槍魚會吃掉我們的。
師(小結(jié)):小黑魚想和小紅魚們一起過像以前一樣的快樂生活,可是小紅魚們很害怕,不敢出來玩。你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讓小紅魚和小黑魚一起快樂地玩?請你先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一下。(出示ppT畫面6。)
(幼兒相互討論、交流。)
師:你們想出了什么好辦法?
幼:金槍魚沒來的時候就在外面和小黑魚玩游戲,金槍魚來了就趕緊逃回石頭后面。
幼:可以挖一個陷阱,金槍魚掉進陷阱里,就吃不到小紅魚了。
幼:可以讓小黑魚一起到山洞里去玩,這樣金槍魚就找不到小紅魚了。
(析: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和講述小黑魚找到了新伙伴,想和新伙伴快樂游玩而無法實現(xiàn)的情景。面對困難,教師引導幼兒大膽思考"可以用什么好辦法",鼓勵幼兒想辦法解決問題。)
師(小結(jié)):剛才小朋友們想了那么多好辦法,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小黑魚想了什么好辦法(出示ppT畫面7~8)。小黑魚對小紅魚說:我們大家可以游在一起,變成海里最大的魚。于是,小紅魚慢慢地、慢慢地聚攏。你們看,奇妙的事情就要發(fā)生了。所有的小紅魚聚在一起變成了一條巨大的魚。(出示ppT畫面9。)
師:你們看,小紅魚們變成了海里最大的魚,那些大魚都怎么樣了?對啊,巨大的魚把那些大魚都嚇跑了。
師:你覺得小黑魚的辦法怎么樣?
師:小黑魚真是太棒了,想出這么奇妙的辦法來!我們?yōu)樾『隰~鼓鼓掌吧。
師:現(xiàn)在小黑魚還難過、傷心和孤獨嗎?那又會是怎樣的呢?
幼:很開心/很高興/很自豪……
(析:此環(huán)節(jié)是活動的高潮部分。當回歸故事情節(jié)時,繪本給了孩子們極大的驚喜,大家都驚嘆小黑魚面對危險時的機智和勇敢。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教師用自身積極的情緒感染了幼兒,從而幫助幼兒體驗到了小黑魚情緒情感的變化。)
三、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感受小黑魚的勇敢和堅強
師:這個故事真是太有意思了,讓我們再來完整地聽一遍吧。(完整欣賞故事。)
師:看了這本繪本,聽了這個故事,你喜歡小黑魚嗎?為什么?
幼:小黑魚很勇敢。
幼:小黑魚會動腦筋。
師:為什么那么多小紅魚聚集起來變成最大的魚時,那些海里的大魚都被嚇跑了?
幼:因為它們很大。
幼:因為團結(jié)起來力量大。
師: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會像小黑魚那樣遇到困難,當一個人無法完成某件事的時候,可以想什么辦法來解決呢?
幼:大家一起想辦法/大家一起做……
師:對了,不管我們遇到怎樣的困難,同伴之間要相互幫忙、相互鼓勵,就像小黑魚和小紅魚一樣團結(jié)合作,一起嚇跑金槍魚。
(析:此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聯(lián)系幼兒生活實際,引導幼兒思考并交流繪本故事所體現(xiàn)的精神,體會故事的寓意。)
摘自:《幼兒教育》20xx.11
幼兒園美術活動方案大班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借形、借色、借事進行聯(lián)想和想像,并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
2.能較合理地設計自己的畫面,畫面豐富,突出主題。
活動準備
相關的視頻,各色A4彩虹紙若干,水彩筆,油畫棒,幼兒對種子的了解。
活動過程
1.播放視頻,引出活動,引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
(視頻中出現(xiàn)各種種子)
師:你都知道哪些種子?
幼:黃豆的種子、蒲公英的種子、辣椒的種子、蒼耳的種子、鳳仙花的種子
2.觀看小種子去旅行視頻,引出主題繪畫內(nèi)容。
師:小種子要去旅行,它可以怎么去呢?
幼1:借助風的力量,大風一吹就把它吹到別地。
幼2:小動物把水果吃了,就可以把種子帶走了。
幼3:蒼耳可以用它的刺掛在人們的衣服上,到其他地方去
3.繼續(xù)觀看視頻,引發(fā)幼兒對色彩的聯(lián)想與想像。
(種子出現(xiàn)在藍色畫面中)
師:小種子到了哪里?你怎么知道的?
幼1:到天空了,因為天空是藍顏色的。
幼2:到海里了,因為水是藍的。
師:小種子去了很多地方,它碰見了誰?發(fā)生了什么事?
幼1:它在天上碰到了許多小種子,它們在天上飛,碰到了云彩,然后就落到了草地上。
幼2:它在大海邊遇到了小貝殼,小種子把小貝殼當成了小船,它們倆浮在水面上一起玩
(種子出現(xiàn)在綠色畫面中)
師:這次小種子到了哪里,發(fā)生了什么事?
幼l:它在草地上,被人撿起來種到了花盆里,它長大了,長成了一朵美麗的花。
幼2:它遇到了毛毛蟲,和毛毛蟲一起聊天,又在草地上遇到小鳥,小鳥帶著它一起飛走了
(種子出現(xiàn)在白色畫面中)
幼1:小種子飛到了云上面,云帶著它到了太陽那里,它們一起唱歌、跳舞。
幼2:小種子到了雪山上,它找到小海豹和它一起玩。
幼3:它到了北極的一棵樹上,后來它到了船上,在船上一彈,撞到了小鳥的身上,小鳥救了它
(種子出現(xiàn)在棕、黃、紅、紫、桔、粉色畫面中,引導幼兒對其他色彩進行聯(lián)想。)
師:這里有許多顏色,有這些顏色的地方,小種子都想去。你們猜猜它想去哪里?在這些地方又發(fā)生了什么事?請和你旁邊的小朋友說說。
4.幼兒自選顏色紙張,繪畫《小種子去旅行》的故事,教師巡視指導。
師:如果你是一粒小種子,你想去哪里旅行?會遇到誰?可能會發(fā)生什么事情?請你選擇你想用的的紙,把小種子去旅行的故事畫下來。
5.展評幼兒作品,請個別幼兒上前來講述自己的作品故事。
幼1:這是一?;瘕埞姆N子,它飛過了大山,來到了沙漠。這里的太陽很大,很熱,它一下子掉了下去,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生長,它長大了,但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它不是火龍果了,它變成了仙人掌。
幼2:小種子去旅行了,它在天上飛了很久,最后它來到了沙漠,掉到了金字塔上,風一吹,扎到了小種子的屁股,它嚇了一跳,但它沒有哭。
幼3:小種子來到了土星,它看到土星人正在搬木頭。土星船長和小種子一起玩。小種子看到土星上有一面灰色的旗子。后來,土星人把小種子放在了土里,小種子長呀長,最后長成了大樹。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從班級的主題活動《種子的秘密》中而來,讓孩子們展開想像,假設自己是一顆小種子,繪畫自己在旅行中的經(jīng)歷。
孩子們對活動很感興趣。他們借助各種顏色想像小種子旅行到了哪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想像大膽,富有新意。如敬敬小朋友的畫中,我們可以看到開心、可愛的小種子,大大、紅紅的太陽,生長著不同形態(tài)、有生命力的綠色仙人掌,遠處有飛過的大山,整個畫面給人熱情、樂觀的感覺。而小宇小朋友的畫面則使用了很無奈的黃色,在蒼茫的黃色陪襯下的小種子被扎在慘白的金字塔尖上,顯得那么無助。
繪畫可以引發(fā)幼兒流露出內(nèi)心最真實的情緒、情感。從敬敬的畫面,我聯(lián)想到了他和父親之間良好的親子關系,父親經(jīng)常給他講述各種知識,支持他去嘗試不同的事物,孩子的畫面表現(xiàn)出了他和父親之間一種和諧、融洽的關系。在孩子的故事中,火龍果的種子神奇地長成了仙人掌,讓我們看出孩子大膽、新奇的想法,是不是也預示著在這種良好的父子關系中,即使遇到了逆境,孩子也會茁壯地成長,其生命力也會更加頑強?而小字的父親平時對她管教很嚴厲,每天回家不讓孩子玩,就讓她練習算千以內(nèi)的加減法,這種超年齡特點和枯燥的練習給孩子帶來了心理上的壓力,讓她不自覺地反映在作品里了。畫面中那高大且尖尖的金字塔會不會就代表管教嚴厲的父親,而那小小的種子會不會就是她自己呢?
你知道為什么種子被扎在了塔尖上嗎?我決定要和小宇的父母好好地作一次溝通。
幼兒園美術活動方案大班 篇4
活動由來
點、線、面是繪畫最基本的藝術語言。我國現(xiàn)代著名畫家吳冠中擅長用簡單的墨線和彩點營造出一種新的空間幻覺,將詩情畫意盡顯于圖畫中?!妒瘛穲D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為了幫助孩子感受點、線的不同藝術表現(xiàn)和無窮的創(chuàng)作空間,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另外,我還選用了《秋聲賦》和《魚》這兩幅以秋天景色和魚為主體的繪畫作品,這兩幅圖中的點與線條頗具特色,但與《石榴》圖中截然不同,讓幼兒通過對比分析,加深感知點和線不同變化所帶來的不同藝術體驗。
活動目標
1.欣賞吳冠中的作品,感受作品中色彩、點、線所營造的寫意美。
2.嘗試用點和線大膽地表現(xiàn)與創(chuàng)作,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jīng)有基本的用毛筆創(chuàng)作的經(jīng)驗。
2.課件:吳冠中作品多幅,石榴實物圖。
3.國畫工具材料:毛筆、毛巾、墨、水粉、宣紙等。
活動過程
1.說一說生活中的石榴。
以石榴實物圖導入,充分調(diào)動孩子們的經(jīng)驗,先對石榴有一個直觀的認識,為下面的欣賞活動打下基礎,埋下伏筆。
師:孩子們,這是什么?這兩個石榴有什么不同?石榴長在哪里?
師:是的,秋天到了石榴都成熟了,它們有黃有紅,這個還露出了鮮紅的果肉。
師:今天,丁老師就帶來了一幅名叫《石榴》的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2.賞名畫《石榴》。
我采用了從部分到整體的欣賞方式,緊扣美術欣賞要素,帶領孩子共同感知作品中色彩、點、線的寫意美?;顒又校龑в變簩ι什煌狞c引發(fā)聯(lián)想,鼓勵幼兒大膽猜想與表達。同時,引導幼兒觀察比較石榴樹,以此感知線條的多變。
①賞石榴
師:你找到石榴了嗎?它們都一樣嗎?
幼A:我看到的石榴是紅的,這個是黃的。
幼B:有的裂開了,有的沒裂開。
幼C:這個石榴有葉子,那個沒有。
師:這么多的石榴有的咧著嘴在笑,有的……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覺?(預設:開心、豐收、高興。但幼兒說不出也沒關系。)
②賞樹
師:除了石榴還看到了什么?
幼:看到了許多樹。
師:哪里是樹干,哪里是樹枝呢?怎么看出來的?
幼:粗粗的線是樹干,細細的線是樹枝。
師:樹干和樹枝除了粗細不同,還有什么不同?
(引導幼兒觀察樹枝與樹干的線條,注意方向、長短、顏色深淺的不同。)
幼:顏色有的深有的淡。
師:你知道這個樹是用什么畫出來的嗎?怎么畫出深淺不同的?原來濃墨和淡墨可以畫出不同深淺的樹。
師:在繪畫石榴樹時,畫家就用了簡單的線,只是,它們長短不同、粗細不同、彎直不同,但卻很好地表現(xiàn)出石榴樹的不同姿態(tài)。
③更多欣賞
師:畫面上除了樹干、樹枝、石榴,還有什么?
幼:還有很多顏色的點點。
師:都有哪些顏色的點?它們可能是什么?
幼:花朵、樹葉、小鳥……
師:是的,畫家只是用一些簡單的點來作畫,卻令我們感受到了這么多有趣美好的事物。
④表達對畫面的整體感受
師:秋天石榴都成熟了,想象一下在這樣的一片有花有樹、掛滿石榴的石榴林中你會特別想干什么事呢?你可以試著說一說或者用動作做一做。
小結(jié):畫家用一些簡單又多變的點和線,讓我們感覺到了石榴林的美,讓我們情不自禁地想要……
3.認識畫家吳冠中。
順勢引出作者,幫助孩子們了解作品作者。
師:想不想認識一下畫這幅畫的畫家?(出示吳冠中照片)他叫吳冠中,是我國現(xiàn)代著名的畫家。他畫了許多國畫,其中他特別喜歡用一些大大小小色彩不同的點和一些粗粗細細、彎彎曲曲的線的作畫方式來表現(xiàn)事物的美。還告訴你們一個小秘密哦,吳冠中爺爺也是我們江蘇人呢!
4.對比感知不同繪畫作品中的點和線。
利用吳冠中的另外兩幅作品《秋聲賦》和《魚》,與《石榴》進行對比,讓幼兒在對比的過程中,感受點、線在不同作品中的不同運用與表現(xiàn)。
師:吳冠中爺爺還用點和線創(chuàng)作了許多作品呢,想不想再來看一看?(出示兩幅作品)美不美?你喜歡哪一張?
①《秋聲賦》
師:這幅畫的名字叫《秋聲賦》,畫的是秋天的景色。你有沒有找到這里的點和線?它與《石榴》圖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
幼:這幅畫上的點的顏色更漂亮、更大些。
師:這些更大、顏色更多的點可能畫的是什么呢?
師:看了這幅畫,你能用一句話說說你有什么感覺嗎?(陽光、暖、熱鬧、欣欣向榮……)
小結(jié):原來簡單的點,通過大膽地改變它的顏色和大小,可以讓我們感覺到心里暖暖的。
②《魚》
師:《魚》這幅圖中的線是怎樣的,它與《石榴》圖中的線有什么不同?
小結(jié):這幅畫里的線不像《石榴》圖里那樣剛勁有力,這些細長的、柔和的線讓你們想到了這么多,看來,吳冠中爺爺真的把這兩條魚畫活了呢!看似簡單的點和線,在不同的畫里、不同的地方,可以表現(xiàn)出不同的內(nèi)容。而且,顏色不同,姿態(tài)不同,它表現(xiàn)出的感覺也完全不同。
5.畫一畫生活中的點和線。
欣賞后,孩子有了自己不同的想法和感受,此環(huán)節(jié)使孩子對點、線作畫的藝術形式有實踐操作的機會。
①遷移生活經(jīng)驗
師:你們想不想也用點和線來畫畫呢?那你想用點和線來表現(xiàn)什么呢?
②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③展示、評價作品
師:誰來說說你用點和線畫了什么?
師:你還喜歡哪幅畫中的點和線?它可能畫的是什么?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從環(huán)節(jié)和過程上看還是比較流暢的,從目標的達成度來看,孩子們感受到了不同形態(tài)的點和線在不同作品中所表現(xiàn)出的事物、意境都是不同的。
不足之處有以下2點。
1.雖然活動前半部分孩子們對點、線作品進行了充分的欣賞、感受與表達,但要孩子們迅速地內(nèi)化,并在作品中形象地呈現(xiàn),從今天孩子們的繪畫作品來看,顯然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所以今后,我們還要通過不斷的欣賞、繪畫,以及練習用筆的方式方法等,來漸漸提高孩子們這方面的表現(xiàn)能力。
2.在之后的對比環(huán)節(jié)中,提問可以從簡,對作品情感色彩的剖析可以省略,重點引導孩子去觀察作品中線條和點的不同表現(xiàn)手法即可。
摘自:《學前教育》20xx.10
幼兒園美術活動方案大班 篇5
設計意圖
西班牙超現(xiàn)實主義畫家米羅的畫作,洋溢著自由天真的氣息,表現(xiàn)出孩童般的純樸天真。他的畫中往往沒有明確具體的形,顏色也非常簡單。這些風格特點與孩子的審美情趣和美術心理特點極為契合,從這個角度來說,米羅的畫作是他貢獻給孩子的精神瑰寶。
活動目標
1.發(fā)現(xiàn)米羅作品中點、線、色塊等基本元素的特點,初步感知米羅作品的風格。
2.樂意大膽想象、表達對作品的感受,體驗欣賞名畫帶來的愉悅。
3.嘗試運用剪貼、添畫、噴畫等方法大膽創(chuàng)作具有米羅特色的作品,體驗想象、創(chuàng)作帶來的快樂與成就感。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過欣賞美術大師作品的經(jīng)驗,能大膽表達對作品的感受。
物質(zhì)準備:米羅畫像及米羅作品ppT,米羅作品中的抽象色塊人手一塊,幼兒合作作畫的大畫紙四張,展板四塊。彩色卡紙邊角料、剪刀、漿糊、棉簽、水筆各若干。
活動過程
1.“送禮物”導入活動,引發(fā)初步的想象。
導人語:丁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件特別的禮物,猜猜看會是什么。
(1)自由結(jié)伴猜想。提導語:你的小精靈像什么?跟好朋友說說,也讓好朋友猜猜。
(2)集中交流分享。提問:誰來告訴大家你的小精靈像什么?
(3)將小精靈送到畫紙上,幼兒分成四人一組。
指導語:這些小精靈很有趣哦,現(xiàn)在請你們把小精靈送到這幾張畫紙上,每張紙上4個小精靈。
2.借助ppT介紹畫家米羅。
點擊ppT,出現(xiàn)米羅畫像。提問:有人認識他嗎?
小結(jié):他叫米羅,是西班牙著名的畫家。他一生畫了許多畫,他的畫很特別,很有趣,能帶給我們豐富的想象,全世界許多的大人、小孩都喜歡他的畫。
3.欣賞米羅作品,了解表現(xiàn)特點。
(1)引導幼兒觀察想象畫面內(nèi)容,初步感知夸張變形的表現(xiàn)風格。
指導語:米羅爺爺在這幅畫上都畫了些什么?你看到了什么?在哪里?指給大家看看,和真的人一樣嗎?哪兒不一樣?哦,他把人的頭畫得比身體還大,他用的是夸張、變形的畫法。再找找,還有哪里也畫得很夸張?你還看到了什么?指給大家看看。和真的動物一樣嗎?他用的是夸張變形的手法,這些夸張變形的人和動物給你什么感覺?
(2)引導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米羅畫中點、線、色塊及“米”字的風格元素。
指導語:畫中除了有可愛的小精靈色塊,還有什么?(若幼兒發(fā)現(xiàn)不了,可點擊超鏈接“點子圖”)這些點子一樣大小嗎?都是什么顏色的?除了許多大大小小的黑色點子,還有什么?(可點擊超鏈接“線條圖”)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線條?這根彎彎曲曲的線條畫出了什么?有不同的看法嗎?和真的一樣嗎?是用的什么方法?再看看,還有什么特別的?(指著“米”字)這個圖形像我們中國的一個漢字,誰認識?畫中用了哪些好看的顏色?你喜歡嗎?為什么?
小結(jié):米羅爺爺?shù)漠嬚媸翘貏e,有用色塊、線條畫成的夸張變形的人和動物,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點子,還有許多標志性的、像小雪花一樣的“米”字呢。
(3)欣賞多幅畫作,再次感受米羅畫的風格特點。
提問:這些畫上又有哪些有趣的內(nèi)容?和剛剛一幅畫有哪些一樣的地方?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這些畫有什么一樣的地方?
4.合作創(chuàng)作,教師適時鼓勵和引導。
(1)提出創(chuàng)作要求。指導語:待會兒,四個人一組合作,可以用剪刀和卡紙變出你心中的小精靈色塊貼到畫紙上,也可以用水筆在畫紙上畫出有趣的點子、線條和“米”字。
(2)幼兒分組合作剪貼、添畫。
(3)嘗試噴畫,進一步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指導語:丁老師這兒還有一樣神奇的用具,它會讓我們的畫變得更漂亮哦。噴嘴對著畫紙摁一摁,哇,許多隱隱約約的彩色霧團,像夢幻世界。你們來試試吧。
5.欣賞作品,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
提問:你們的畫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你最喜歡哪幅畫?為什么?
活動延伸
將米羅作品陳列于活動室墻上,供幼兒自由欣賞。在活動區(qū)提供筆、卡紙等材料供幼兒自南創(chuàng)作。
小編精心推薦
活動策劃書 | 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