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花香教學反思1000字匯總

字號:


    認真教書是每一個好老師心中的義務,很多老師在給學生們講課的時候,都會先寫一個教案。教案是教師課前對要上課的一些準備,您知道怎樣寫一份精美的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路花香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路花香教學反思 篇1
    14課《一路花香》是一則寓言故事,講了一只有裂縫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慚愧,挑水工卻告訴他說,從它的裂縫漏出的水澆灌出了美麗的花。從而告訴我們:世界上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我們既不能驕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處地利用自身的特點,就能充分發(fā)揮作用。
    一開始我讀到這個故事時,就挺喜歡的。因為這個故事的題目就很美,一語雙關,既寫了花美、花香,還暗含著對澆灌鮮花的挑水工和破水罐的認同,贊美了那些能為他們營造良好生活環(huán)境的人。剛好學校里要為蘇常規(guī)的驗收準備一節(jié)課,于是我們四年級組的老師一致挑選了這篇課文??墒窃谶M行集體備課時,我們也發(fā)現雖然這篇課文很美,但它的篇幅很短,學生很容易理解課文的內涵,怎樣將課文上得有聲有色呢?恰好這篇課文有教學實錄,于是利用星期四的業(yè)務學習時間,我們專門收看并進行了討論。在討論過程中,我們發(fā)現,雖然這篇課文很短,但課文中有多處空白的地方,能否就抓住課文的空白點來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說話呢?于是,我們再一次研讀文本。在大家討論過程中我們發(fā)現,課文中有這樣三處值得引導學生進行想象。
    第一處:那只破水罐它心地善良,所以滿懷愧疚,為自己總是漏了一半的水而再三向挑水工道歉。但課文只寫了它的第一次道歉,沒有寫第二道歉,能否抓住這一點進行補充呢?學生在補充的過程中也可以對這只善良的破水罐有一個新的認識?現在回想起來,我們在教學中讓學生扮演破水罐向挑水工第二次道歉,學生的回答還是很不錯的。同時也深刻感受到了那只破水罐的深深的自卑和自責。
    第二處:課文的第三段是重點,特別是破水罐看到的一路花香的景象,課文中沒有用多大的筆墨來加以描述,于是在教學中,我們再一次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一路花香的美景,同時用自己的話說說如果你是破水罐時,看到這樣美的景象會說些什么?當挑水工每天看到這樣美的景象會說些什么?當路人走過這條小路欣賞到這樣美的景象又會說些什么?通過這一系列的想象,更體會到可那只破水罐的價值。
    第三處:挑水工說了一番勸說破水罐的話后,課文就結束了。此處又是一個非常好的想象說話的地方。即如果你就是那只自卑的破水罐,聽了挑水工的話后,又會有怎樣的想法呢?其實引導學生對此處進行說話,也是學生對課文寓意的理解,因為這時破水罐才真正認識到了自己的價值。
    三處空白既鍛煉了學生的說話能力,也突破了課文的難點。不過學完課文后,我又注意到那只完好無損的水罐,它總是能將水滿滿地送到主人的家,也是一只好水罐啊!主人家不都需要這樣的好水罐嗎?可是這只好水罐后來不禁為自己的成就而感到驕傲了。于是在總結課文時我也引導學生用“好水罐,我想對你說……”這樣的形式讓學生進行說話,學生都肯定了它的成績,指出它的自滿,效果還是可以的。不過,學生還是比較喜歡挑水工的多,是啊,當破水罐為自己沒能滿滿地把水運到主人家而深感自責、慚愧,向挑水工道歉的時候,挑水工沒有批評,沒有解釋,也沒有對它講道理,而是引導破水罐“希望你注意小路旁那些美麗的花兒?!弊屗约喝グl(fā)現其中的秘密,自己去感悟其中的真諦。只有在破水罐無法真正理解他的苦心時,他才娓娓道出實情,而其間的道理仍是意味深長、不言而喻的。想想這不正是一種啟發(fā)式的教學嗎?
    《一路花香》真美!
    一路花香教學反思 篇2
    《一路花香》是一則寓言。寓言,是把一個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精練、生動的故事里的文學體裁。它大多采用擬人化的手法,把事物“人格化”。這則寓言寫的是印度的一個挑水工,用兩只水罐挑水。一只水罐完好無損,另一只有條裂縫。后來當有裂縫的水罐感到慚愧的時候,挑水工與其對話,揭示出一個深刻的道理:世界上每個人、每樣東西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價值,既不要驕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要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充分發(fā)揮作用,同樣能給人類以美的享受。從課題“一路花香”著手,可以引起學生無限聯想,從而激發(fā)學生閱讀的愛好,急于了解一路花香是怎樣的一幅美景、為什么會一路花香、從這個故事里我們能得到什么啟示。
    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采用了“感知內容——了解形象——領會寓意”三個步驟扎實、有效地引導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去感悟課文所揭示的深刻道理。首先,在導入階段,讓學生從整體上初步把握課文內容,訓練學生捕捉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其次,為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把課堂真真實實地還給學生,在“精讀感悟,領會寓意”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徐老師引導學生走進文本,潛心閱讀描寫人物的句段,透過重點詞句用心體會,再帶著對文本個性化的理解和大家探討、交流,最后再次走進文本,用充滿個性的朗讀去表達自己對文本的理解,去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課堂尾聲,徐老師利用散文詩《欣賞自己》和孩子們一同用心靈去聆聽語言文字的美麗,去品味語文學習過程中的一路花香!在學生描述花香路景的時候,提供給學生一些相關詞語,學生可能會說得更加順暢生動,也便于學生的積累。
    同時,我覺得進行拓展遷移練習時,我們除了借用名言外,還可以讓通過聯系身邊的人,比如身邊的同學等,發(fā)現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借而引導學生理解“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樣有利于讓學生對寓言揭示的道理有更進一步的感悟。
    一路花香教學反思 篇3
    《一路花香》是一則寓言故事,講了一只有裂縫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慚愧,挑水工卻告訴他說,從它的裂縫漏出的水澆灌出了美麗的花。一開始我讀到這個故事時,就挺喜歡的。因為這個故事的題目就很美,一語雙關,既寫了花美、花香,還暗含著對澆灌鮮花的挑水工和破水罐的認同。這一課的感悟主題是:世上任何一件東西一個人,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價值,我們即不要驕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處地利用其本身的特點,就能充分發(fā)揮作用。這樣的主題學生是可接受的,也是可以基本理解的,但對于四年級的孩子,感悟其蘊涵的人生哲理體驗其中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難度。
    雖然經過精心設計,但上完這課,心中還是不免留下一些遺憾,其中最大的遺憾就是缺少讓學生進行多層次的朗讀,在學生讀時我沒能進行有效指導,以至學生沒能讀得聲情并茂。比如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體會了破水罐自卑、自責的心理,但由于時間關系我沒有耐心地進行指導。如果此時我能指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他們的體驗會更為深刻。
    一路花香教學反思 篇4
    課程改革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教師需要從原來的主導者、指揮者轉變成了服務學生的組織者、參與者。語文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必須堅持個性化表達,激發(fā)創(chuàng)造精神等等,這一切都讓我們對教書育人充滿了思索。如何讓農村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大聲讀書,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積極提出問題,樂于合作探究;如何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等等,就成了大多教師困惑的問題。
    案例描述:
    教學《一路花香》時,當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啟發(fā)談話,板書課題后,引導學生扣住課題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些什么?學生紛紛提問,教師進行了歸納:“一路”指哪兒的一條路?這一路的花香是怎么來的?俗話說得好: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導學生就課題質疑,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各式各樣的問題,老師再加以合理的梳理,提出一個或兩個帶有共同性的問題。這樣,會引起學生讀通課文的興趣。果然,學生都興趣盎然地談起課文來,并在老師的提示下畫畫、寫寫、記記。畫的是課文中的關鍵語句、生字詞,寫的是自己的初讀感受,記的是自己讀中產生的疑問。
    在交流時,我先讓學生朗讀課文。其中第三自然段比較長,我指名讀書較好的顧倩文同學讀。讀后,有很多人舉手評價,就連顧倩文同學自己也舉了手,這是與眾不同的舉手,是自己評價自己的。我連忙讓她說,她說:“我發(fā)現自己多讀了一個‘們’,把‘難道你沒有注意嗎?’讀成了‘難道你們沒有注意嗎?’”我及時表揚:“你勇敢舉手朗讀課文,不怕別人評價。而且,朗讀課文時還注意自己哪些地方讀錯了。這很好!”這時她又插嘴說:“我想的只是自己如果讀錯了,別人不指出來,我下次讀時就可能又讀會讀錯?!蔽液苜澷p:“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改正了不足,這就是進步。”而且,通過她的行動,使學生都知道了自己讀書時耳朵、腦子都要用上去。邊讀、邊聽、邊想,自己讀書時有哪些成功之處,還有哪些不足。因為這畢竟是初讀課文,讀錯了也沒有什么要緊的,關鍵在于能迅速地改正不足,把書讀正確,讀好。
    在引導學生結合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學習了課文內容,了解了寓意之后,許銳突然提出了一個問題:“可不可以在兩旁種花,一天交換一次挑水姿勢,讓破水罐澆灌小路兩旁的花,這樣不可以讓它發(fā)揮更大的作用嗎?”我不禁一陣驚喜:多好的創(chuàng)意!這是在化缺點不足為優(yōu)點的基礎上考慮是否可以將這種優(yōu)點得到最高效率的利用了。剛想表揚,闞超同學又舉手表示反對:“語文書中說水是從破水罐的裂縫中滲出來的,而且一路上也只是滲了半罐水,能澆得活兩路花兒嗎?”一石驚起千層浪,教室里頓時亂了一鍋粥,有的同學說是可以澆得活,有的同學認為不能澆活。對于這個問題,我剛想說兩句,可是這時下課鈴響了。我靈機一動,布置學生回去后和家長一起討論、研究,到明天再交流研究所得。因為這個問題,家長尤其是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家長應該最有發(fā)言權,讓家長也參與新課改之中來,和學生一起研究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我覺得這不失是一個好辦法。到了第二天,學生們對這個問題的見解又深刻了許多,對新課程的學習也感起興趣,在課堂上也能大膽發(fā)表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了……這些是多么可喜的變化呀!
    教學反思:
    一、農村小學生不夠大方,讀書聲音大多不夠響亮,尤其是上級領導或有老師聽課時更顯得緊張萬分。
    如何讓學生對朗讀課文產生興趣?在平時的教學中發(fā)現,如果一味地用學生互評,指出優(yōu)點及不足,這固然能互相促進,提高朗讀水平,但也給學生形成了一種信賴,單憑別人的提醒來讀書,而自己對自己的讀書怎么樣卻沒有評價、反思。這一課中顧倩文能夠注意自己在讀中反思,這種做法恰巧是我所期待的。所以,我及時用鼓勵、點評來加以強化,從而引導學生們學習在朗讀課文時自讀自評,并結合互評,在讀中反思自己的讀書行為,這樣應該能更好地提高學生朗讀課文的水平,讓學生最終能夠大聲、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在課堂教學中應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
    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許銳、闞超同學的問題可能是真正成為閱讀的主人之后提出來的,這是激起全體學生再次獨立思考,積極探究的導火索,不能隨便抹殺。所以,我試著給學生更多的發(fā)言權,更多的閱讀探究反思的時空,讓學生帶著問題進入課文,又帶著問題走到課后,在課后與家長、身邊的人合作探究,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使學生走向了更廣闊的語文學習空間。
    三、同時,有意識地引導家長參與新課程的學習,也使農村學生的家長對新課程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久而久之,我相信家長一定會對新課程產生興趣,直至熟悉,深入了解。這樣,我們新課程改革才會得到全社會的支持、關心,才能得以走得更遠、更好!
    當然,要解決本案例一開始提出的問題,就反思中的三點是遠遠不能解決的。但是,可以積少成多,你一點,我一點,終有一天會能得到合理的、更好地解決的。
    一路花香教學反思 篇5
    《一路花香》是一篇寓言故事,通過讓學生讀課文,來明白寓言所闡述的道理。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澆灌路邊花草的事,幫助學生正確看待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這是這篇文章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我講這一課時,是這樣設計的:先讓學生讀題目,對課文產生質疑,提出所想了解的問題,然后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課文。在學習的過程中,我采用的辦法是讓學生多讀課文,抓住關鍵的詞句來理解,從中感悟、領受其中的意思和含義。老師要發(fā)揮其主導作用,要導的好,導的適時。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感覺有以下幾點是不錯的:
    第一,學生在學習中能深入地讀課文并能從中感悟很多,能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與想法。比如說學習第一小節(jié)時,為了啟發(fā)學生,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是破水罐,你會怎樣想?李朋濤這樣說:“哎呀,我總是把水漏掉,這樣時間長了,主人要是不要我怎么吧?”可見學生現在在學習的過程中已經掌握了一些讀書的技巧,能夠自己閱讀課文。
    第二,學生對課文朗讀的興趣越來越濃,喜歡讀,并且讀得有感情,不同的感情都能夠表達出來。在學習第二小節(jié)時,劉輝和孫甜甜分角色朗讀時,劉輝把挑水工的不講大道理和循循善誘表現得淋漓盡致,孫甜甜讀破水罐,對破水罐的自卑和慚愧把握得十分得體。
    第三,教師在指導時,能放手讓學生自己從讀中感悟。教師的教和引領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敢于引導學生大膽地去挖掘課文所蘊含的深刻內容,而且不能局限于問答式的課堂教學,要敢于走在課改的前頭。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感覺也有失誤:首先,教師在做課件時,出現錯誤是不應該的,另外,發(fā)現錯誤時要及時糾正,這是一個教師應該具備的教學機智。其次,教師在組織教學時,應對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考慮得周密些,這樣不容易出現疏漏,我在讓學生自由分角色練讀時,分工不夠具體,學生沒有抓緊時間練讀,浪費了時間。最后,還有一點是做的課件有些簡單,把課文的內容都做了進去,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書本沒有進行閱讀。
    我想: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對于優(yōu)點我會繼續(xù)發(fā)揮,對于不不足,我會積極地改正。
    一路花香教學反思 篇6
    《一路花香》是一則寓言故事,講了一只有裂縫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慚愧,挑水工卻告訴他說,從它的裂縫漏出的水澆灌出了美麗的花。我挺喜歡這個故事,因為這個故事的題目很美,一語雙關,既寫了花美、花香,還暗含著對澆灌鮮花的挑水工和破水罐的認同。更重要的是告訴學生如何正確地看待自己和別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世上任何一件東西一個人,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價值,我們即不要驕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處地利用其本身的特點,就能充分發(fā)揮作用。其蘊涵的人生哲理學生是容易理解的,但對于四年級的孩子,多元解讀文本、辯證分析問題卻是有一定難度的。于是,在教學這一課時,我把“理解故事所蘊含的真正寓意,學會正確地看待別人和自己?!贝_定為本課的學習目標。為了更好地達成目標,我將學習目標分解為兩個學習任務:
    一、分析角色,理解“一路花香”。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染,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薄胺治鼋巧?,看看帶來一路花香的人是誰?”這個問題牽一發(fā)而動全身,孩子們緊緊圍繞問題進行積極的讀書活動,都在為自己的結論尋找有力的證據。整個過程學生都是在讀書中感悟,伴著這感悟,書也讀得越來越有味越來越有情趣。最后得出結論,世上任何一件東西一個人,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價值。
    二、揭示寓意,收獲“一路花香”。
    如何讓學生真正讀懂“我們即不要驕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處地利用其本身的特點,就能充分發(fā)揮作用。”為此,我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的角色驚醒一分為二地辯證地分析:那只完好無損的水罐,它總是能將水滿滿地送到主人的家,是值得驕傲的!主人家不都需要這樣的好水罐嗎?但是這只好水罐如果為自己的成就而感到驕傲自滿,看不起別人那就不可取了。用同樣的方法分析了破水罐,讓學生在辯證的思想中揭示了課文的寓意,“收獲了一路花香”。這種說話練習鍛煉了學生的說話能力,也幫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但是教學中還存在這樣一些問題:
    一、讀得形式不夠多:
    在教學時由于時間緊張,導致給學生讀書思考的時間較多,各種形式的朗讀和展示較少。語文教學課堂上沒有把握好讀書的時間,缺乏一定的讀的訓練,特別是文中的一些重點句,孩子們朗讀的不夠到位,學生的情感沒有在讀中深化。
    二、牽著學生走:
    課上完了,課上呈現孩子氛圍較好,但總感覺牽著孩子走的痕跡嚴重。也是這節(jié)課的最大缺陷,因為教師的理性和牽制過多,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導致學生思維浮于表面,不能深入思考,課堂上沒有生成,所以也沒有火花。我感到問題的設計,教師的引導,特別是運用學生的生成性資源,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放手讓孩子學感興趣的人物,讓學生多思考、多讀書是我下次磨課應該特別注意的地方。
    一路花香教學反思 篇7
    《一路花香》是一篇寓言故事,通過讓學生讀課文,來明白寓言所闡述的道理。憑借具體的語言材料,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澆灌路邊花草的事,幫助學生正確看待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這是這篇文章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感覺有以下幾點是不錯的:
    第一,學生在學習中能深入地讀課文并能從中感悟很多,能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看法與想法。比如說學習第一小節(jié)時,為了啟發(fā)學生,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如果是那只好水罐,你會對壞水罐說寫什么?如果你是破水罐,聽了這些話,你會怎樣想?楊志超同學這樣說:“哎呀,你這個破水罐,外表沒有我漂亮,而且還這么漏水,真是沒用。”同樣學生在說破水罐心情時也表達非常準確??梢妼W生現在在學習的過程中已經掌握了一些讀書的技巧,能夠自己閱讀課文。
    第二,學生對課文朗讀的興趣越來越濃,喜歡讀,并且讀得有感情,不同的感情都能夠表達出來。在學習第二小節(jié)時,章超云和姚俊威分角色表演時,對破水罐的自卑和慚愧的預期和神態(tài),把握得十分得體。學生表演的欲望很高。
    在學習的過程中,我感覺到學生對課文所揭示的道理不能準確表達,但“不要自卑,和要看到自己的長處”有學生回答出來。對挑水工的話包含的意思,好多學生不能體會到。小練筆:續(xù)寫故事。
    小編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