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翠鳥教學設計2000字精選

字號:


    出國留學網特別編輯了“小學語文翠鳥教學設計”,相信你能找到對自己有用的內容?,F(xiàn)如今寫作是許多人都有的問題,動筆之前可以看一下范文是怎么寫的。我們不能松懈文字編輯和文章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
    小學語文翠鳥教學設計(篇1)
    設計理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強大動力。因此,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設計都應凸現(xiàn)一個趣字。本課以謎語創(chuàng)作和情境交際激趣,為學生創(chuàng)設輕松、和諧、互動的閱讀教學氛圍。在謎語創(chuàng)作和情境交際中實現(xiàn)自主、合作、探究這一學習方式的轉變,并在此活動中讓學生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充分體現(xiàn)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這一閱讀理念。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并理解小巧玲瓏、隱約可見等詞語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能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
    3通過朗讀、想象、品味,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翠鳥的可愛,產生對小動物的觀察興趣和喜愛之情。
    教學流程
    一、謎語促疑,使學生產生新奇之感
    1出示謎語:一雙眼睛一張嘴,一對翅膀兩只爪,羽毛豐滿真漂亮。猜猜這是什么鳥?
    2老師對學生的答案都予以肯定,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
    3出示課題:翠鳥
    4你們想用翠鳥創(chuàng)作一則謎語嗎?那好心動不如行動,讓我們開始閱讀課文吧!
    二、謎語激趣,使學生產生探究之欲
    1自讀課文,咬準字音,讀通句子。
    2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讀中正音,讀中指導正確讀文。
    3默讀課文,要求:課文向我們介紹了翠鳥的哪些特點?你能用這些特點創(chuàng)作謎語嗎?一句兩句都可以。愿意的請寫在黑板上。
    三、謎語深化,使學生享合作之樂
    1身體小巧玲瓏:利用文中語句說說你的創(chuàng)作用意,并能用朗讀展示。
    2羽毛鮮艷特別:利用翠鳥圖片,通過賞、讀、悟、誦領略翠鳥的羽毛之美,體會課文語言之美。
    3鳴聲清脆動聽。
    4疾飛捕魚本領強,人人稱它叼魚郎。
    其中理解下列重點句子:
    1)它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泛著微波的水面,游到水面上來的小魚。
    2)盡管小魚是那樣機靈,只悄悄把頭露出水面來吹個小泡泡,可還是難以逃脫翠鳥銳利的眼睛。
    3)有時,小魚剛剛隱約可見,翠鳥就蹬開葦稈象箭一樣飛過去。剎那間,叼起一條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走了。
    4)只有那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
    5家住陡峭石壁,只能遠觀而不可褻玩矣。
    6朗讀集體創(chuàng)作的謎語:
    身體小巧玲瓏。羽毛鮮艷特別。鳴聲清脆動聽。
    疾飛捕魚本領強,人人稱它叼魚郎。
    家住陡峭石壁,只能遠觀而不可褻玩矣。
    四、情境交際,使學生品積累之樂
    過渡語:愿意成為作者筆下的翠鳥嗎?那么來吧!閉上眼睛:變!變!變!睜開眼睛。我們就是那美麗的翠鳥!讓我們盡情地展示自己的美麗與才能吧!
    1交際要求:運用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結合平時積累的好詞好句,選擇謎語中的一兩個方面向大家展示你的美麗與才能。
    2在學生展示的過程中,進行師生、生生互動:
    1)嗨!朋友,我就是漂亮的翠鳥!
    2)我就是人人皆知的叼魚郎!
    3)翠鳥!你的家在哪里?歡迎我們去參觀嗎?
    4)也許,你們只是一群外表漂亮的小鳥而已。
    五、總結升華,使學生體驗成功之感
    1背誦自己創(chuàng)作的謎語。
    2交流學習本課后的收獲。
    3有興趣的可在課外觀察一種小動物,以謎語的形式寫在日記里。我們抽時間交流。
    小學語文翠鳥教學設計(篇2)
    在孵卵期的翠鳥,有些行為相當有紳士風度。翠鳥營巢的位置在溪邊或河畔,也可能在臨近水面的傾斜陡峭的地方,雙親共同分擔筑巢、孵卵和照料幼鳥的任務。它們會用嘴弄松岸上的泥土,掏成一穴,達到一定的深度時,再用腳有力地扔出挖下的材料,然后挖一稍往上升的半米到一米長的通道,末端加寬成一孵卵室。盡管它們不收集營巢的材料,洞穴卻鋪墊的很舒適,原來翠鳥通過反胃把吃下去的魚骨和鱗吐出,這種半消化的骨骼殘渣像香煙灰那樣柔軟易碎,這樣就形成了放卵的墊子。
    三個星期后幼雛孵化出殼。親鳥喂養(yǎng)幼鳥很有秩序,當親鳥到達時,擋住了巢的入口,光線變暗,這是一個信號,幼鳥會按圓周排成一定的位置,每只幼鳥都公平地分到食物。再過3~4星期,幼鳥長出飛羽,它們就全家各奔東西了。
    翠鳥的食物是水生的昆蟲和角類,當它在停歇處確定好魚的位置時,就頭朝下潛入水中,用長嘴抓住魚,然后在水面上或柱子上把魚摔死,從頭部開始吞食。當雄鳥在求偶儀式上把一條魚獻給它的意中配偶時,或把魚給喂養(yǎng)的幼鳥時,它就把魚調轉過來,以便接受者能夠從頭開始食用,而避免魚鰭上的棘刺扎著咽部。這種好的風格只在交配和繁殖季節(jié)才能見到?!?BR>    小學語文翠鳥教學設計(篇3)
    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教材鳥兒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課文生動形象的介紹了翠鳥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文章語言優(yōu)美,生動形象,是一篇學生樂學、愿學的好文章。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我校地處北方平原地區(qū),這里水少,絕大多數(shù)同學對翠鳥感覺很陌生,甚至連名字都沒聽說過,學習起來有一定的困難。但三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分析、理解事物的能力,在語言表達、概括等各個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礎。我想,通過形象直觀的畫面展示,加上教師的正確引導,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是沒有問題的。
    教學目標:
    1、了解翠鳥的外形特點及生活習性,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激發(fā)學生保護鳥類,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作者抓特點觀察、描寫的方法,體會用詞的貼切、生動,養(yǎng)成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
    教具準備:多媒體,翠鳥填色卡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觸發(fā)個性
    師:同學們,聽--(多媒體課件播放百鳥爭鳴聲)你們聽到了什么?
    生齊答:鳥的叫聲。
    師:你們喜歡鳥嗎?都喜歡哪些鳥?為什么?
    生1:我喜歡燕子,因為它是益鳥,能捉害蟲。
    生2:我喜歡大雁,因為它每到春天就會來到我們身邊。
    生3:我喜歡黃鸝,因為它的歌聲清脆悅耳。我希望我的歌聲能像它一樣好聽。
    生4:我喜歡啄木鳥。因為它可以捉蟲子,是森林的醫(yī)生。
    師:是呀,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都喜歡它。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新的朋友--翠鳥。(板書課題)
    生齊讀:翠鳥
    二、細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認識翠鳥的外形特點。
    師:請同學們自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翠鳥的?
    生1:是從翠鳥的外形,眼睛介紹的。
    生2:是從翠鳥的外形,家和它捕魚的動作介紹的。
    生3:是從外形、動作、家介紹的。
    師:同學們總結得非常好,課文就是從外形、動作、家介紹翠鳥的,教師借機板書。同學們最想了解它的哪一特點?
    生1:外形
    生2:外形
    生3:動作
    生4:外形
    師:我們遵從大多數(shù)同學的意見,先來了解翠鳥的外形特點。請同學們自讀翠鳥的外形部分,交流你的收獲。
    生1:我知道了翠鳥有一雙紅色的小爪子。
    生2:我知道了它的顏色非常鮮艷,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
    生3:我知道了它小巧玲瓏。一雙靈活透亮的眼睛下面,長著一張又長又尖的嘴。
    師:同學們說得真棒!把翠鳥的外形特點都說了出來。誰能用幾個詞來概括它的外形?(同學們積極發(fā)言)
    生1:它的顏色非常鮮艷。
    生2:它小巧玲瓏。
    教師板書:顏色鮮艷小巧玲瓏
    師:這樣一只小鳥真是太美麗了!讓我們齊讀這一段去感受它的美麗。
    (齊讀課文)
    師:面對這樣一只美麗的小鳥,你想對它說些什么?
    生1:翠鳥,你太美麗了!
    生2:翠鳥,我太喜歡你了!
    生3:翠鳥,你的羽毛太美了!
    師:同學們就通過自己的朗讀去展示自己對翠鳥的贊美和喜愛之情。
    (學生興趣高漲,自由朗讀)
    生1:我覺得xx讀出了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生2:我覺得xx讀的又長又尖很好。
    師:通過同學們的讀,我們已經感受到了翠鳥的可愛和美麗,如果能畫出來,我想效果會更好。請同學們拿出老師發(fā)的翠鳥填色卡給翠鳥填充顏色,小組內合作完成,看那個小組完成的最快最好。
    (選出完成的最快最好的小組)
    師:你們涂的最好的原因是什么?
    生:我們小組內實行了分工,有的涂嘴,有的涂爪子,有的拿彩筆,有的讀課文。
    師:請同學們?yōu)檫@一小組鼓掌,同時從他們的成功經驗中我們明白,只有實行分工合作,才能做的最快最好。
    師:同學們涂的好,作者寫的也好,作者能把翠鳥寫的這樣美的原因是什么?請同學們默讀思考。
    (默讀思考,班內交流。)
    生1:我覺得是翠鳥本身美。
    生2:這里面有個比喻句。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除此之外,作者在描寫的時候還注意了一定的順序,同學們找一找看一看,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生1:頭、背、腹。
    生2:先總后分,因為先說了顏色鮮艷,后又分著介紹了頭、背、腹的顏色。
    師:你觀察得非常仔細??磥?,我們在進行描寫的時候,只要能按一定的順序,再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我想也可以寫得很好。課下同學們自己試一試,寫一個描寫動物外形的片斷。
    三、品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了解翠鳥的活動特點。
    師:翠鳥不僅外形美麗,而且它還是捕魚能手,這與它的動作有密切的關系。自讀課文2、3自然段,劃出能體現(xiàn)翠鳥動作特點的詞、句,并說一說你是怎樣體會出來的?
    生1:只有那葦桿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能看出翠鳥的速度快。因為當翠鳥已經飛遠了的時候,原來停的葦桿還在那兒搖晃,水波還在那兒蕩漾呢。
    生2:像箭一樣飛過去。因為箭的速度很快。
    生3:盡管小魚是那樣機靈,只悄悄的把頭露出水面來吹了個小泡泡,可還是難以逃脫翠鳥銳利的眼睛。從這句話中我體會出翠鳥的眼睛很銳利。
    師:同學們分析得很棒!那就試著把你的分析和體會讀出來。
    (學生熱情高漲,自由朗讀。)
    生1:我覺得xx同學把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一下子飛遠了讀得快一些,很到位,說明了翠鳥捉魚的速度很迅速。
    生2:我覺得xx同學應把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讀得再慢一些。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表現(xiàn)出翠鳥捉魚的速度快。
    師:是呀。同學們的朗讀水平真是太高了,我覺得一些同學的朗讀已經超過老師了。我會向你們學習的。
    四、拓展延伸,飛揚個性。
    師:翠鳥這么可愛,這么美麗,我真想捉一只來飼養(yǎng)??梢詥幔?BR>    生齊答:不行。
    師:為什么?
    生1:翠鳥太可愛了,應該保護它。
    生2:翠鳥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很難捉到。
    生3:鳥是我們人類的朋友,我們不能捉。
    師:孩子們,你們說得真好。我們應該要保護鳥,同時也應該讓更多的人保護鳥類,你們有哪些保護鳥類的好方法嗎?
    生1:不捉鳥
    生2:在有鳥的地方立一個牌子,寫上保護鳥兒,人人有責
    生3:不破壞鳥窩,不掏鳥蛋。
    師: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保護鳥兒努力吧!
    教后反思:
    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注重從三年級學生的興趣特點入手,通過讀一讀感知課文,畫一畫直觀展現(xiàn),寫一寫拓展運用的方法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對知識的拓展延伸。同時教師注重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體會和觀察理解課文,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放手讓學生自主、合作、共同探究,培養(yǎng)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合作、勇于創(chuàng)新。教師合理的課堂評價,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最后你們有哪些保護鳥類的好方法,文道結合,滲透了生態(tài)環(huán)保教育,從而培養(yǎng)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增強了愛護鳥類的意識,實現(xiàn)了對文本知識的拓展和升華。本節(jié)課在時間的合理分配上還應作一定的調整。
    小學語文翠鳥教學設計(篇4)
    教材分析
    《翠鳥》一課是小學語文三年級第六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形象、生動地介紹了一種生活在水邊的小鳥,翠鳥。課文在展示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的同時,呼吁人類要與動物和諧相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生動形象的描寫是本課在表達上的獨特之處。作者在介紹翠鳥時,緊緊抓住了它在外形和動作上的特征,表達方法不是簡單的平鋪直敘,而是采用了擬人、比喻、對比等多種方式和準確的用詞進行了說明。
    學情分析
    三年級學生純真善良,富有愛心。在他們居住的周圍,時常可以看見麻雀、鴿子等小鳥,像翠鳥這樣的水鳥他們卻很少見到,加之翠鳥又如此漂亮,孩子們對《翠鳥》這篇課文的學習會有比較濃厚的興趣。但由于孩子們年齡特點,他們活潑好動,精力不易集中,故教學設計一定要注意直觀與趣味性,讓孩子們在“賞”中學,在“玩”中學。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5自然段,背誦課文2、3自然段。
    2.體會作者“抓住翠鳥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寫法,并試著用這種寫法寫一個片段。
    教學重點
    體會寫法
    教學難點
    運用寫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師: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翠鳥的外形美麗這一部分,咱們一起來看著屏幕上的圖片背一背這一自然段。
    齊背第一自然段。
    師:這一段是對翠鳥外形美麗進行的描寫,那翠鳥在動作上又有什么特點?這節(jié)課我們要繼續(xù)學習第五課《翠鳥》。
    二、寫法感悟
    師:打開書,默讀課文2到3自然段,找出描寫翠鳥動作的句子,用浪線畫出。再好好讀一讀,想一想這些句子表現(xiàn)了翠鳥動作的什么特點?
    學生自學。
    師:翠鳥的動作有什么特點?
    生:快、靈敏。
    (板書:快、靈敏)
    學生匯報:
    師:你從哪看出來翠鳥的動作快、靈敏?誰來讀讀你畫的句子?
    匯報1:翠鳥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
    (從這句話中我體會到翠鳥的動作非??欤?BR>    師:你能具體說一說嗎?比如哪個詞語?讓你感受到什么?
    生:疾飛就是非常快的意思。
    師:還有嗎?老師這里有兩句話,請你對比來讀一讀,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好?為什么?
    自讀感悟。
    師:你有什么感覺?
    生回答
    師:鳴聲是什么意思?
    生:叫聲。
    師:什么樣的叫聲?
    生:像唱歌一樣好聽的叫聲是鳴聲
    師:從一個鳴聲就讓我們感受到翠鳥的聲音好聽了,(板書:鳴聲)作者的用詞可真準確,那翠鳥是怎樣貼著疾飛的?用你的手當做翠鳥,把桌面當作水面,你能演示一下翠鳥是怎么飛的嗎?
    學生演示。
    師:一邊表演一邊讀,貼著水面疾飛
    生表演讀*2
    師:這樣貼著水面疾飛能體現(xiàn)出翠鳥的動作怎么樣?
    生:靈活、速度快。
    師:你能把翠鳥的動作快、機靈讀出來嗎?
    出示完整句子,試讀、指導、指讀、齊讀。
    小結:剛剛通過換詞比較和朗讀讓我們理解了這個句子。這樣的學習方法在以后也可以用上。你還畫了哪些句子?
    匯報:2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走了。
    課件出示。
    生:翠鳥的動作非???。
    師:具體說說從哪感受到快的?
    生:像箭一樣,運用了比喻句,可以看出來翠鳥的動作快。
    板書:比喻
    師:我們能更生動、形象感受到翠鳥的動作快。還有哪里能感受到?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句話,請你對比讀一讀,和同桌讀一讀,說一說,兩句話有什么不同,哪句好?好在哪?
    同桌交流,集體交流。
    師:誰來說一說?
    生:蹬開說明翠鳥很用力氣(動作),叼起、貼著體現(xiàn)了翠鳥的動作很靈活。(板書:蹬開、叼起、貼著)
    師:看看作者的動詞使用得多準確呀!誰能讀好這句話?
    指讀、指導、齊讀。
    師:你還畫了哪句話?
    匯報3:它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泛著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來的小魚。
    生:一動不動、注視,這些詞用上了就能體現(xiàn)出翠鳥在等魚時非常機敏。
    指讀*1
    匯報4: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
    生:體現(xiàn)了翠鳥的動作非常快。
    師:二三自然段還有這樣的一句話,誰來讀一讀?
    出示:小魚悄悄地把頭露出水面,吹了個小泡泡。盡管它這樣機靈,還是難以逃脫翠鳥銳利的眼睛。
    一生讀句子。
    師:這兩個自然段都是寫翠鳥動作快、機靈,可是卻出現(xiàn)了這句話,有什么作用?
    生:體現(xiàn)了翠鳥的反映比小魚更加機靈。
    師:是呀,小魚和翠鳥一比,讓我們知道了翠鳥的反應是多么機靈,這樣的修辭方法叫對比。
    板書:對比。
    師:讓我們再來讀讀這兩個自然段,感受這只動作快、機靈的翠鳥吧!
    出示二三自然段,指讀*2
    師:讀得真不錯,現(xiàn)在請你自己練習背一背這一部分。
    指背*1、齊背。
    三、寫法提升(好句賞析)
    小結:作者寫得真好,回想一下,作者是怎么寫的?
    生:作者抓住翠鳥動作快、機靈的特點,采用比喻、擬人、對比的修辭手法,準確的動詞進行描寫。
    師:是呀,這樣的描寫讓我們仿佛真的看到了這只動作快、機靈的翠鳥。下面,老師準備了兩個小片段,自己來讀一讀,想一想這兩個小動物在動作上有什么特點?從哪兒能看出來?
    學生獨立思考、批畫、分析。
    A小鴨子兩腳叉開,把脖子使勁地向前伸得很長,挺著胸脯,撅著小屁股,左一搖,右一晃地扭動著胖乎乎的身體向前走著。
    B一只羊把草叼到嘴里,嘴巴一左一右地打轉,牙齒一上一下地咀嚼,好像沒有牙齒的老太太。
    師:誰來先說說小鴨子?誰來說說羊?
    小結:小動物的動作特點直接說出來,別人會覺得枯燥、沒有意思,如果你抓住動物的動作特點,運用生動、形象、準確的語言進行描寫,別人讀起來才會津津有味。
    四、寫法應用
    師:下面請同學們一起看一段視頻,看看小雞啄米的動作有什么特點。
    播放視頻。
    師:看清楚了嗎?小雞的啄米的動作讓你感受到什么?
    生:快。
    師:從哪里能看出它的動作快呢?下面請你仔細觀察視頻中小雞的動作,用上合適的修辭方法和準確的動詞來說一說。
    學生再次觀察。
    師:屏幕上有一個開頭,請你兩人一組接著往下說。
    自由練習。
    師:誰來跟大家說一說?
    全班交流,評議。(*1)
    師:根據老師給他的修改、評價,請你自己動筆寫一寫。
    師:生活中你有沒有觀察過喜歡的小動物?課下請你用上合適修辭方法和準確的動詞來描述他們的動作特點。
    五、回顧課文
    師:最后咱們背一背課文2、3自然段,再一次體會作者對翠鳥動作的描寫。
    教學反思
    《翠鳥》一課是小學語文三年級第六冊第二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篇課文形象、生動地介紹了一種生活在水邊的小鳥,翠鳥。課文在展示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的同時,呼吁人類要與動物和諧相處。
    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生動形象的描寫是本課在表達上的獨特之處。作者在介紹翠鳥時,緊緊抓住了它在外形和動作上的特征,表達方法不是簡單的平鋪直敘,而是采用了擬人、比喻、對比等多種方式和準確的用詞進行了說明。
    經過對教材的.分析和對教參的掌握,我確定本節(jié)課,也就是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5自然段,背誦課文2、3自然段。體會作者“抓住翠鳥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寫法,并試著用這種寫法寫一個片段。教學重點是體會作者抓住翠鳥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寫法,難點是運用本節(jié)課的寫法寫小雞啄米的片段。
    所以我授課時,課文中“翠鳥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這一句,先讓學生自己體會哪里能體現(xiàn)翠鳥動作快、機靈的特點,通過對比換詞和不斷朗讀讓學生了解了作者在動詞使用上非常準確的寫作方法,同時引導也學生學習運用換詞比較和朗讀的方法理解句子這一學法。
    古人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睂W生學會了好的學習方法,對他們以后的學習都會受益匪淺,同樣,學生學會了好的學習方法,能讓我們更快達到高效課堂的目標。所以在學生理解“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走了”一句時,學生可以兩人一組運用換詞比較和朗讀的方法體會作者運用比喻和準確的動詞來對翠鳥的動作的動作特點。
    在對二三自然段的重點句子體會以后和學生一起進行總結寫法,然后我給學生提供小鴨子走路和羊吃草的兩個片段讓學生好句賞析,這一部分是對本課作者寫法進行學習的延伸,也為學生運用寫法寫好片段打下基礎。對課上的小雞啄米片段描寫后,順時布置課下作業(yè):運用本節(jié)課的寫法寫一寫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動作,這一安排也能讓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學法再次梳理,達到融會貫通的目的。
    小學語文翠鳥教學設計(篇5)
    【教學內容】
    《翠鳥》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語文第六冊第四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
    【教材分析】
    作者對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作了非常細致的觀察,形象、生動地描述了翠鳥羽毛艷麗的外形和它捉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在老漁翁的啟發(fā)下,我體會到喜愛翠鳥應該把它當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鳥飼養(yǎng)的念頭。
    抓住事物特點來寫,是本課值得學習的地方。作者在介紹翠鳥的外形時,抓住漂亮的特點,寫了翠鳥的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紹翠鳥的活動特點時,抓住一動不動地等待,貼著水面疾飛,表現(xiàn)了它的機靈和動作敏捷。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抓特點觀察、描寫的方法,體會用詞的貼切、生動,養(yǎng)成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
    2、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增強愛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課文寫翠鳥外形特點和捉魚的第一、二、三自然段
    【教學難點】
    翠鳥的外形特點和翠鳥的捉魚本領之間的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走進翠鳥世界。
    1、在大自然中有許多美麗的小鳥,像孔雀、畫眉、黃鶯下面請大家看看這是什么鳥?(出示翠鳥圖片),對了這是翠鳥。翠鳥又叫叼魚郎,它生活在靠近水邊的樹枝上或巖石上,有著高超的捕魚本領。我們今天學習的課文就是介紹翠鳥的。
    2、出示課題(齊讀)
    3、上一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知道了課文是從三個方面寫出了翠鳥的特點,誰能告訴老師,是哪三個方面呢?
    (指名回答,師板書:外形活動住處)
    4、下面請同學們欣賞一段有關翠鳥的錄像,看看翠鳥的外形和活動有什么特點?
    5、小結過渡。
    二、細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認識翠鳥的外形特點。
    1、出示圖片,看圖說說翠鳥的外形特點。
    2、課文是怎樣描寫的?默讀第一自然段,按要求把有關的詞語找出來。
    ()的眼睛()的嘴()的爪子
    ()的頭巾()的花紋()的外衣
    ()的襯衫
    3、指名說說你找到的詞語,讀一讀。
    4、作者是按什么樣的順序描寫翠鳥的外形?
    (爪子羽毛眼睛嘴)
    5、板書:爪子(紅色)羽毛(漂亮)眼睛(透亮靈活)嘴(尖長)
    6、重點理解描寫翠鳥羽毛的三個比喻句。
    7、用喜歡、贊美的語氣,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8、小結過渡。
    三、品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了解翠鳥的活動特點。
    1、指名讀第二、三自然段,思考:
    1)、翠鳥的動作怎樣?
    2)、課文第二自然段寫翠鳥的什么動作?
    3)、課文第三自然段寫翠鳥的什么動作?
    2、分析課文第二自然段:
    1)、翠鳥的叫聲有什么特點?它喜歡怎樣的活動?(指名回答)
    2)、比較句子
    翠鳥叫聲清脆,愛貼著水面飛。
    翠鳥叫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
    3)、課文第二自然段還寫了翠鳥的什么動作?(等魚)
    4)、板書:等魚:一動不動注視(靜)
    5)指導朗讀。
    3、分析課文第三自然段:
    1)、欣賞翠鳥捕魚的錄像。
    2)、課文是怎樣描寫的?自由讀翠鳥捕魚的句子,用△△劃出有關詞語。
    3)、板書:捕魚:蹬飛叼飛(動)
    4)、分小組討論:翠鳥捉魚的本領和它的外形有什么關系?
    5)、匯報討論情況。
    6)、比較句子:
    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
    翠鳥蹬開葦稈,很快地飛過去。
    7)、還可以從哪些地方看出翠鳥動作敏捷?
    理解句子:只有葦桿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
    8)、指導朗讀。
    4、小結:翠鳥不但外形美麗,而且是捕魚高手,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具體地把翠鳥捕魚經過表達了出來。
    四、自學課文第四、五自然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自由讀。
    2、談理解,你讀懂了什么?
    3、板書:峭壁上
    4、師歸納:
    老漁翁告訴我們翠鳥的家在小溪盡頭的峭壁上,翠鳥來這里是和我們做朋友的,我們打消了捉它的念頭,只是希望翠鳥在茂稈上多停留一會兒。
    5、文章表達了作者對翠鳥怎樣的情感?(板書:喜愛)
    五、總結全文,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來寫。
    1、作者寫了翠鳥美麗的外形,并寫出了它在捕魚過程中動作神速、身手敏捷的特點,分別從靜到動兩方面表現(xiàn)出來,使人們不禁對翠鳥產生喜愛之情。
    2、說話練習:
    請你學學作者,用最美麗的語言贊贊你所喜歡的動物。
    六、課外延伸。
    1、欣賞鳥類的圖片
    2、課外延伸
    ★讀一讀描寫翠鳥羽毛顏色、外形、捉魚動作的句子,再把你喜歡的詞句抄下來。
    ★★自選課文中的一部分內容,如,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用彩色筆畫一幅畫。
    ★★★請你以我喜愛的鳥為題,仿照《翠鳥》抓住事物特點來寫介紹自己所了解的鳥。
    小學語文翠鳥教學設計(篇6)
    【應知應會】
    1.了解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的特點,進而理解這些特點和翠鳥的捉魚本領有什么關系。
    2.學習作者觀察的順序和抓住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能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一些詞語。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重點難點例析】
    重點:抓住描寫翠鳥外形和活動特點的詞句,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的觀察順序和觀察方法。
    例如,翠鳥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這句話表現(xiàn)了翠鳥行動迅速而又敏捷的特點。翠鳥在疾飛與輕停的聯(lián)系中,敏捷便顯露出來。這里一是講翠鳥飛得低而快,二是講停得急而快。
    翠鳥捉魚本領與它的外形的關系,是學習的難點。在學習翠鳥捉魚過程的內容時,我們要聯(lián)系它的外形。例如,翠鳥為什么能停在葦稈上一動不動注視著水面?那是因為它有一雙能緊緊地抓住葦稈的小爪;翠鳥為什么目光銳利?那是因為它有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翠鳥為什么在疾飛中能叼起小魚?與翠鳥長著一張又尖又長的嘴有直接關系。翠鳥的捉魚本領不只是因為身體某一部分有特點,而是由于它外形各部分特點整體發(fā)揮作用的結果。
    【課課練】
    A組
    一、看拼音寫詞語。
    j0f5ih8s8f)b)ch8nsh1n
    ()()()()
    xi1ny4nl0nghu$x9w4ngru@l@
    ()()()()
    二、劃掉加粗字的不正確讀音。
    一會兒(hu!hu@)逮?。╠3id4i)葦稈(g1ng3n)容易(y$ngr$ng)
    三、多音字組詞。
    四、區(qū)別組詞。
    五、選詞填空。
    1.愿望失望希望
    (1)爸爸今天有事沒來開家長會,我很()。
    (2)小剛()成為一名優(yōu)秀學生。
    (3)()到北京去看天安門,這是奶奶的()。
    2.鋒利銳利
    (1)這把刀很()。
    (2)翠鳥有雙()的眼睛。
    六、根據解釋寫出詞語。
    1.又鮮明又美麗的意思。()
    2.飛得很快。()
    3.鋒利,尖銳,本課指感覺靈敏。()
    4.聲音清亮好聽。()
    5.集中注意力地看。()
    6.形容又小又靈巧精致。()
    七、在括號里加上合適的詞,使句子更具體。
    例:翠鳥一雙紅色的小爪子(緊緊地)抓住葦稈。
    1.翠鳥()停在葦稈上。
    2.小雨()下個不停。
    3.小魚()把頭露出水面。
    4.翠鳥()注視著水面。
    八、按課文內容填空。
    翠鳥()葦稈,()飛過去,()小魚,()水面往遠處飛走了。
    B組
    一、改正錯別字。
    葦桿()透滿花紋()住視()詞養(yǎng)()
    登開樹枝()希忘()
    二、去掉偏旁,再用新字組詞。
    襯____()腹____()泡____()飼____()
    三、加偏旁組字,再組詞。
    四、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靈活鮮艷銳利希望
    逃脫注視
    五、仔細閱讀課文,回答問題。
    1.作者從哪三個方面寫翠鳥羽毛顏色鮮艷?
    2.我們?yōu)槭裁聪M澍B在葦稈上多停一會兒?
    小學語文翠鳥教學設計(篇7)
    翠鳥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它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泛著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來的小魚。
    小魚悄悄地把頭露出水面,吹了個小泡泡。盡管它這樣機靈,還是難以逃脫翠鳥銳利的眼睛。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走了。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蕩漾。
    (節(jié)選自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6冊《翠鳥》)
    點評:
    短短的兩段文字,向我們再現(xiàn)了機靈的翠鳥捉魚的精彩過程。一眨眼輕輕地停在葦稈上,美麗的主人翁翠鳥悄然出場,不張揚卻渾身透出機靈勁兒。翠鳥一動不動地注視著水面,等待著食物的到來;小魚自認為很機靈的小詭計仍被翠鳥銳利的眼睛識辨,它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食物,往遠處飛走了。蹬開的葦稈還在搖晃,小魚離開水面時漾起的水波還在蕩漾,機靈的翠鳥卻早已在遠遠的葦稈上享用美餐了。至此,它等待、發(fā)現(xiàn)、捕捉小魚時機靈、瀟灑的身影悄悄地留在了我們的心里。
    小學語文翠鳥教學設計(篇8)
    教學要求
    1.了解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的特點,進而理解這些特點和翠鳥的捉魚本領有什么關系。初步知道翠鳥的這些特點,是為了適應生存環(huán)境而漸漸形成的。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通過查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課文中的一些詞語。
    3.學習作者觀察的順序和抓住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1~3自然段。
    教學重點
    1.抓住描寫翠鳥外形和活動特點的詞句,引導學生課文內容。
    2.學習作者的觀察順序和觀察方法。
    3.學習理解詞語的方法。
    教學難點
    弄清翠鳥的捉魚本領與它的外形關系。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準備
    課文掛圖或幻燈片。翠鳥彩色拼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指導預習
    (一)啟發(fā)談話:同學們見過翠鳥嗎?(出示掛圖,幻燈或標本)這種漂亮的水鳥就是翠鳥,又叫“叼魚郎”,在我國東部和南部許多地方都能見到。讀了這篇課文,你一定會愛上翠鳥的。
    (二)讀讀課文,讀準字音,查查字典,理解下面的詞語:鮮艷、疾飛、銳利、飼養(yǎng)、玲瓏。
    (三)學生自學課文。
    (四)檢查預習。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學生讀詞語。
    cuì yàn fù chìhè chèn
    翠鳥 鮮艷 腹部 赤褐色 襯衫
    líng jí dài páo ruì
    靈活 疾飛 等待 小泡 銳利
    sì dǎi xī
    飼養(yǎng) 逮住 希望
    注意正音:“腹”讀fù,不讀fǔ。
    “疾”讀jí,不讀jī。
    “逮”讀dǎi,不讀děi。
    (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一)默讀課文,看看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想想每個自然段講的什么內容。
    全文共四個自然段。
    第1自然段描述了翠鳥的外形。
    第2自然段描述了翠鳥活動的特點。
    第3自然段講述了翠鳥捕捉小魚的過程。
    第4自然段告訴我們翠鳥的家在陡峭的石壁上。
    (二)教師出示翠鳥拼圖的單個部分圖形,要求學生拼成翠鳥圖。
    1.教師分別出示幾種顏色(翠鳥各部分的著色圖形),讓學生辨認。
    紅色、橄欖色、翠綠色、淺綠色、赤褐色
    2.結合課文說說翠鳥各部分的顏色。
    3.把幾種顏色圖拼成翠鳥圖。
    一雙小爪子——紅色。
    頭上的羽毛——橄欖色、翠綠色花紋。
    背上的羽毛——淺綠色。
    腹部的羽毛——赤褐色。
    三、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一、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一段
    (一)提問:第1自然段有幾句話?講了翠鳥外形幾方面特點?
    (二)回答:第1自然段共6句話,講了翠鳥外形三方面特點。
    第一句:講翠鳥愛停在葦稈上,突出了翠鳥有“一雙紅色的小爪子”。
    第二、三、四、五句:講翠鳥身上的羽毛非常鮮艷。
    第六句:講翠鳥小巧玲瓏,突出了翠鳥“透亮靈活的眼睛”及“又尖又長的嘴”。
    (三)作者是怎樣觀察、介紹翠鳥身上羽毛的顏色的。
    1.讀一讀有“鮮艷”一詞的句子,再查字典講講“鮮艷”的意思。(這是理解詞語的第一種方法:“讀一讀,查一查”。)
    鮮艷:鮮,有光彩的;艷,色彩鮮明。
    鮮艷:鮮明而美麗的意思。
    2.課文按什么順序介紹翠鳥身上羽毛的顏色的?
    先總說翠鳥的“顏色非常鮮艷”,再一步步從上到下就頭部、背部、腹部分別具體介紹羽毛如何鮮艷。
    3.聯(lián)系上下文進一步理解“鮮艷”一詞的意思。(這是理解詞語的另一種方法:“聯(lián)一聯(lián),想一想”。)
    (1),畫出描述翠鳥身上羽毛顏色的幾個句子,把這幾個句子連起來讀一讀,想一想翠鳥羽毛的顏色給你什么感覺?
    (翠鳥羽毛的顏色又鮮亮又美麗。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鮮艷”。)
    (2)找出描述翠鳥羽毛的顏色時,課文用的幾個比喻。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課文介紹翠鳥羽毛顏色時,用“頭巾”、“頭巾上的花紋”、“外衣”、“襯衫”來打比方,表達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二、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思考
    (一)翠鳥活動時有什么特點?從哪里可以看出?
    (二)查字典,講講“清脆”一詞的意思。
    (三)先查字典,再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疾飛”一詞的意思。(為了準確理解詞語,常把查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結合使用。)
    翠鳥活動的特點,先講了翠鳥動作敏捷。通過“貼著水面疾飛”和“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對比表現(xiàn)的。另一個特點是翠鳥捉魚時等待小魚非常專心,“一動不動”。
    清脆:聲音清亮好聽。
    疾飛:疾,快。疾飛,飛得很快。
    “翠鳥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边@句話表現(xiàn)了翠鳥行動迅速而敏捷的特點。翠鳥在“疾飛”中,眨眼間“輕輕地停在”細軟的葦稈上。在“疾飛”與“輕?!钡穆?lián)系中,“敏捷”便顯露出來。這里一是講翠鳥飛得低而快,二是講停得急而輕。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一)提問:翠鳥是怎樣捉魚的?翠鳥捉魚的本領和它的外形有什么關系?
    1.按“等待、發(fā)現(xiàn)、叼走”的順序,說一說翠鳥捉魚的過程。
    2.先查字典,再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銳利”的意思。
    銳利:尖銳,鋒利的意思。課文先說小魚非?!皺C靈”,再說“還是難以逃脫”,說明翠鳥的目光銳利極了。課文中的“銳利”指感覺靈敏。
    3.先按課文內容填空,再讀讀句子,想一想括號里的詞語的意思。
    翠鳥( )葦稈,( )過去,( )小魚,( )水面往遠處( )。
    這句話活靈活現(xiàn)地再現(xiàn)了翠鳥捉魚的經過。括號里的詞語是翠鳥捉魚時一連串的動作,“蹬開”、“像箭一樣飛”、“叼起”、“貼著水面飛走了”,這些都是在一瞬間進行的,甚至連機靈的小魚都沒有反應過來。說明翠鳥捉魚的動作熟練、連貫、毫不猶豫,而且從未落空。
    4.說說翠鳥捉魚的本領和它的外形有什么關系?
    (1)翠鳥為什么能停在葦稈上“一動不動”注視著水面?(那是因為它有一雙能“緊緊地抓住葦稈”的小爪。)
    (2)翠鳥為什么能發(fā)現(xiàn)“機靈”的小魚?(那是因為它有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
    (3)翠鳥為什么在疾飛中能叼走小魚?(那是因為它有一張“又尖又長”的嘴。)
    (4)翠鳥為什么能貼著水面低飛?(那是因為它“小巧玲瓏”。)
    要知道翠鳥的捉魚本領不只是因為它身體某一部分的特點,而是由于它外形各部分特點對整體發(fā)揮作用的結果。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一)齊讀第4自然段。
    (二)這段講了幾層意思?
    這段講了三層意思。先講了“我們”的想法:想捉一只翠鳥。再講聽了老漁翁的話,知道翠鳥住在陡峭的石壁上,打消了“我們”想捉翠鳥的想法。最后講了我們的希望:多看看翠鳥。
    (三)“我們”為什么希望翠鳥在葦稈上多停一會兒?
    1.讀課文最后一句話。
    2.希望多停一會兒,是為了多看幾眼。“遠遠地看著”,是因為知道翠鳥機警,怕驚走它。這里反映了“我們”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四)通讀全文,進一步體會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
    (五)小結:通過看圖、學生可以看出翠鳥的外形怎樣?動作怎樣?(外形美,動作快),這是我們這節(jié)課的第一個收獲。同時我們還學習了用查字典和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一、指導朗讀、背誦
    (一)朗讀并背誦第1自然段:翠鳥的外形。
    1.這一段共有幾句話?分幾層意思?句子敘述的順序是什么?每句話是怎么說的?
    2.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要點:
    第1自然段:共6句話
    紅色的小爪
    3.學生自己練習朗讀,并結合板書練習背誦。
    (二)朗讀并背誦第2自然段,翠鳥的活動特點。
    1.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話是怎么說的?
    2.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要點:
    第2自然段:共2句話。
    (1)動作敏捷——鳴聲清脆疾飛
    (2)捉魚專心——注視等待
    3.指名學生朗讀,并結合板書練習背誦。
    (三)朗讀并背誦第3自然段:翠鳥捉魚的過程。
    1.這一段有幾句話?分幾層意思?句子敘述的順序是什么?每句話是怎么說的?
    2.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要點:
    第3自然段:共4句話。
    (四)連起來朗讀,并背誦第1、2、3自然段。
    二、按下面的意思寫出恰當?shù)脑~語
    又鮮明又美麗——( )
    飛得很快——( )
    眼睛感覺靈敏——( )
    三、指導學生掌握生字字形
    “翠”字應注意上半部和“羽”字區(qū)別。
    “褐”字應注意是“衤”旁,字的最后一筆是豎折。
    “?!弊謶⒁馍线叺牡诙P是一大點。
    練習課后作業(yè)第三題,詞語的填寫。
    四、聽寫句子,教師讀三遍
    第一遍,教師完整地讀句子,學生聽。
    第二遍,教師按標點(逗號),一部分一部分地讀,學生聽一部分,寫一部分。
    第三遍,教師再完整地讀句子,學生檢查。
    聽寫內容:
    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走了。
    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翠鳥教學設計(篇9)
    許多人都認為,翠鳥是生活在河流沿岸的淡水鳥類。其實,翠鳥的家族成員眾多。有些翠鳥就是在海邊生活的。束帶翠鳥和斑點翠鳥就是典型的海鳥。
    束帶翠鳥分布在北美洲和南美洲北部的沿岸地區(qū)。束帶翠鳥經常生活在岸邊的灌木叢和樹頂上。束帶翠鳥的菜譜很豐富,鮭魚、蝦和蟹都是它的美味佳肴。束帶翠鳥在捕獵之前總是在水面上不停地盤旋,尋找水下的獵物。一旦找到獵物,它就會悄無聲息迅速地潛下水去,抓住獵物。束帶翠鳥是遷徙性的候鳥。每年八月,它們開始遷徙。四、五月份的時候再返回故鄉(xiāng)。束帶翠鳥棲息在海岸邊的地洞里。地洞一般深達2.4米。地下洞穴是雌鳥和雄鳥共同挖掘的。一切準備就緒后,雌鳥產下的卵大約有5到7枚,剛好放在洞穴底部。經過23天左右的時間,小翠鳥就可以出世了。
    斑點翠鳥生活在亞洲和非洲的南部地區(qū)。雄鳥的全身以黑色為主。脖子上有一圈寬寬的白色羽毛。尾部和翅膀上也有白色的羽毛。翅膀的下側也是白色的。雌鳥的顏色與雄鳥十分相似。只是雌鳥脖子上的白色羽毛不是一圈,而只是胸前的一撮白毛。雌鳥還有一個顯著的特征,就是它們的脖子和腿都是黑色的。斑點翠鳥也有挖洞產卵的習性。不過,它們的地洞沒有束帶翠鳥那么深。斑點翠鳥挖掘的地洞一般只有30厘米深。隧道的頂端就是雌鳥的產房。斑點翠鳥一窩可以產下2到6枚卵。孵卵和喂養(yǎng)幼鳥的工作由雌鳥和雄鳥共同完成?!?BR>    小學語文翠鳥教學設計(篇10)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作者對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作了非常細致的觀察,形象、生動地描寫了翠鳥羽毛艷麗、小巧玲瓏的外形和它捉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在老漁翁的啟發(fā)下,我體會到喜愛翠鳥應該把它當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鳥飼養(yǎng)的念頭。
    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是本課值得學習的地方。作者在介紹翠鳥的外形時,抓住顏色鮮艷,身材小巧玲瓏的特點,寫了翠鳥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紹翠鳥的活動特點時,抓住一動不動地等待,貼著水面疾飛,表現(xiàn)了它的機靈和動作敏捷。翠鳥之所以能在疾飛中叼起小魚,跟它的身材、爪子、嘴和眼睛的特點是分不開的。
    作者的觀察和描述的順序:關于翠鳥羽毛的顏色,自上而下分別寫了頭部、背部、腹部的不同顏色;關于翠鳥捉魚,是按照注視、等待、叼魚、飛走的捉魚經過進行描述的。
    教法建議
    (1)課前準備。準備翠鳥的掛圖或幻燈片。有條件的可以準備錄像片或課件。學生搜集翠鳥及鳥類有關的資料。
    (2)借助投影,直觀地了解記憶翠鳥的外形特點,并領悟作者的寫作方法。
    (3)借助多種形式的朗讀以及填動詞練習,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4)設計因為所以的句式練習,理清翠鳥的外形與高超的捕魚本領的關系。
    (5)在學習翠鳥外形、動作、捉魚這三部分內容時,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
    (6)通過設計課外延伸,自找答案這一步驟,激發(fā)孩子的求知欲望,從而達到豐富知識、積累知識的目的。
    詞語解釋
    葦稈:本課指蘆葦?shù)那o。
    鮮艷:鮮明美麗。[例句]王萍穿了一件色彩鮮艷的連衣裙。
    小巧玲瓏:形容器物形體小而精巧細致。
    靈活:敏捷,不呆板。
    銳利:尖銳而鋒利。本課指翠鳥感覺敏銳。
    蕩漾:水波起伏微動的樣子。[例句]湖面上蕩漾著細細的波紋。
    陡峭:(山勢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的。
    清脆:清楚悅耳。
    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銳利尖銳失望灰心靈活靈敏
    愿望心愿陡峭陡立清脆響亮
    反義詞:失望希望喜歡厭惡陡峭平坦
    背景知識
    普通翠鳥全長15厘米左右,體重21一30克。生活于溪流、湖泊、江河、魚塘。食物為魚、蝦、水生昆蟲、甲殼動物。單獨或成對活動,長時間站立于近水處的樹枝或巖石上耐心觀察,發(fā)現(xiàn)小魚浮至水面,俯沖到水面用尖嘴將魚捕獲,飛到樹上或巖石上吞食。在沙堤或泥崖挖掘隧道式洞穴,在其中產卵,喂養(yǎng)幼鳥。因獨特的捕食方式,俗稱打魚郎。
    句段賞析
    1.它一動不動,注視著泛著微波的水面,等待著小魚游到水面上來。
    析一動不動點出了翠鳥的特點。注視著說明它看得非常專心。這句話寫出了翠鳥機警地等待著小魚。
    2.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一下子飛遠了。
    析蹬開、像箭一樣、叼起、貼著水面說明都是在一剎那間進行的。這幾個動作聯(lián)系在一起,突出了翠鳥捉魚迅速、敏捷的特點。
    課后題解
    2.(1)第二個句子寫得好。第二個句子用了貼著疾這兩個詞,就把翠鳥飛得低,飛得快的特點寫出來了,也就表現(xiàn)出翠鳥靈活、敏捷的活動特點。
    (2)第二個句子寫得好。第二個句子用蹬開寫出了翠鳥發(fā)現(xiàn)小魚后反應迅速,動作干脆,而離開就沒有這個意思。像箭一樣這種打比方的說法很形象地寫出了翠鳥很快地快到了什么程度。
    難句解析
    1.它一動不動,注視著泛著微波的水面,等待著小魚游到水面上來。
    一動不動點出了翠鳥的特點。注視著說明它看得非常專心。這句話寫出了翠鳥機警地等待著小魚的情景。
    2.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一下子飛遠了。
    蹬開像箭一樣叼起貼著水面說明都是在一剎那間進行的。這幾個動作聯(lián)系在一起,突出了翠鳥捉魚的迅速、敏捷的特點。
    3.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
    這一段話就翠鳥的頭部、背部、腹部分別講述羽毛顏色鮮艷美麗,并用頭巾外衣襯衫來打比方,流露出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4.翠鳥叫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落在葦稈上了。
    這句話表明了翠鳥行動迅速而敏捷的特點。翠鳥在疾飛中,眨眼間輕輕地停在細軟的葦稈上。在疾飛與輕停的聯(lián)系中,敏捷便顯露出來了。這里一是講翠鳥飛得低而快,二是講它停得急而輕。
    課文結構
    本文按由外形到活動,再到住處這樣的順序分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介紹了翠鳥的外形特點。
    第二段(第2、3自然段):概括介紹了翠鳥的活動特點。
    第三段(第4自然段):介紹了翠鳥的住處和作者對翠鳥的喜愛。
    寫作特點
    1.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句,使描寫更加傳神。
    2.在敘述中處處流露出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同學們,你們喜歡鳥嗎?為什么?
    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種鳥,它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翠鳥。
    二、學習課文
    1.引導學生自學。
    (1)投影出示閱讀提示:
    ①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②畫出文中生字新詞,運用查字典或聯(lián)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義。
    ③標出自然段序號,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④找出不懂的問題。
    (2)學生按閱讀提示,自學課文。
    (方法揭示:可先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后以小組為單位互相交流自學情況。)
    (3)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①分節(jié)指讀課文。(檢查學生讀課文的情況,注意糾正讀錯的字音。)
    ②學生匯報自學成果。方法提示:學生理解詞語的情況,待講課文時再充分交流。讓學生重點談談對課文主要內容的了解。
    ③啟發(fā)學生質疑問題。
    2.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l)指讀并思考: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每句話都講的什么意思?
    (2)引導學生逐句理解課文。
    ①理解第1句。
    指讀,啟發(fā)學生說出:通過讀這句話知道了什么?(板書:小爪:鮮紅)然后齊讀第一句話。
    ②理解2-5句。
    A指讀。
    B啟發(fā)學生說一說,課文是怎樣具體寫翠鳥羽毛鮮艷的?并理解鮮艷的意思。(板書:羽毛:鮮艷)再引導學生說一說先寫了什么?又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C投影出示文字及翠鳥外形的彩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齊讀投影片上的文字。
    D教師提示:作者在寫翠鳥羽毛時,運用了打比方的方法,啟發(fā)學生說出分別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③理解第6句。
    A指讀,啟發(fā)學生說出這句話寫了翠鳥的什么?(板書:眼睛:透亮靈活嘴:又尖又長)
    B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小巧玲瓏的意思。(板書:小巧玲瓏)
    C齊讀第6句。
    (3)小結。
    ①啟發(fā)學生說出這一自然段主要講的是什么?(板書:外形)
    ②啟發(fā)學生說出對翠鳥外形的看法。(板書:美)
    ③啟發(fā)學生思考回答:作者是怎樣進行觀察的。(抓住特點,按照從下到上的順序進行觀察的。)
    (4)指導背誦。
    3.布置作業(yè):熟讀、背誦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第一自然段
    l.讓學生回顧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2.指名背誦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三兩個自然段
    1.學生自學。(投影出示閱讀提示,學生按要求自學。)
    2.小組交流。
    3.師生議答。
    (1)投影出示:作者是怎樣描寫翠鳥活動的?
    ①學生讀出描寫翠鳥活動的語句。(即第二自然段的兩句話,并找出相關的動詞。)
    ②引導學生體會這些詞語用得準確恰當。
    A讓學生演示貼的動作,理解貼的意思,進而體會翠鳥飛行的低,動作輕盈。
    B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疾飛、一眨眼的意思,通過疾飛輕輕地停這組動作的對比,讓學生體會到翠鳥飛行得很快,動作輕盈。
    (板書:疾飛)
    ③放有翠鳥叫聲與輕音樂的錄音,投影出示翠鳥停在葦稈上的特寫圖。學生配樂朗讀第二自然段。
    (2)投影出示:作者又是怎樣具體描寫翠鳥捕魚的?
    ①指讀第三自然段,先讓學生明確作者寫翠鳥捕魚是按捕魚前、捕魚時、捕魚后的過程來寫的。
    ②理解1、2句(捕魚前)。
    A通過悄悄地露吹等詞語,讓學生體會到小魚的機靈。
    B通過難以逃脫銳利盡情還是等詞語,讓學生體會到文中寫小魚機靈,意在突出翠鳥更機靈,目光特別稅利。
    ③理解第3句(捕魚時)。
    A投影出示句子:
    B找出翠鳥捕魚時的動詞。(板書:蹬飛叼貼)
    C引導學生通過對蹬、飛、叼、壩、飛這一系列動詞的理解,體會翠鳥捕魚動作的熟練連貫,迅速敏捷。
    D出示翠鳥捕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