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中班美術優(yōu)秀教案精選

字號:

中班美術優(yōu)秀教案精選 篇1
    活動目標:1、讓孩子學會利用蔬菜的自然形狀和特點,配上合適的輔助材料,加工成有趣的玩具。
    2、發(fā)展幼兒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增加對植物觀賞的興趣。
    活動準備:1、茄子、茭白、洋蔥、土豆、青椒、紅辣椒、玉米、菜瓜等。
    2、牙簽、大頭針、樹葉、大蒜籽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1、導入:今天徐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很特別的玩具,你們想看嗎?
    2、(出示茭白娃娃)漂亮嗎?看看這是一個什么玩具呀?你們知道這個漂亮的小姑娘是用什么做出來的嗎?(蘿卜、茭白、大蒜籽、花生、紅豆、樹葉)
    3、這個小姑娘是用很多種蔬菜做成的,有蘿卜、茭白、大蒜籽、花生、紅豆,然后再用一些裝飾的東西把她打扮一下就更漂亮了,那我們把她叫做蔬菜玩具好嗎?
    4、那你們知道是怎樣把這些蔬菜連起來的呢?(用牙簽、大頭針)
    5、徐老師還認識一個蔬菜玩具城呢,那里面有好多用蔬菜做的漂亮玩具,想去看嗎?(老師與幼兒一起觀看投影圖片)
    6、看了這么多漂亮的蔬菜玩具,你們想不想自己也來做一個啊?今天徐老師為你們準備了很多的蔬菜,還有一些裝飾的東西,呆會請你們每人挑選一種蔬菜,先想想你要用他來做什么玩具?然后再用一些裝飾的東西把他們組合起來,打扮得漂亮些,好嗎?
    7、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8、讓做好的幼兒拿著玩具去介紹給自己的好朋友或客人老師聽,“我做的是什么玩具,用什么蔬菜做的?!?BR>    9、以“開展覽會,請別的小朋友來參觀”結束活動。
    中班美術優(yōu)秀教案精選 篇2
    設計意圖
    線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在班級的“材料超市”也投放了一些線,幼兒用線捆扎、系結、玩花繩等,發(fā)現(xiàn)線可以用來做各種游戲,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做出不同的造型。另外,前段時間孩子們接觸了繪本《跟著線走》,從中感受到了用線想象、創(chuàng)造的樂趣。根據(jù)幼兒的已有經(jīng)驗和興趣需要,我設計組織了該活動, 引導幼兒感受用一根線創(chuàng)造不同造型的過程,感知新奇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方式,體驗創(chuàng)意表現(xiàn)的樂趣。
    在設計“跟著線走”這一活動時,我通過 PPT 課件引導幼兒跟著一根線進入奇妙的旅程,欣賞一根線創(chuàng)造的有趣畫面,獲得審美體驗,并為大膽表現(xiàn)打下基礎。在整個活動中,我把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放在核心位置,尊重幼兒自發(fā)的、個性化的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使幼兒在充滿“驚奇”的情
    境中盡情享受探索、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的樂趣。
    活動目標
    1、欣賞用一根線所創(chuàng)造的有趣畫面,感知新奇獨特的藝術表現(xiàn)方式。
    2、嘗試用線表現(xiàn)不同的造型,體驗大膽想象、創(chuàng)作的樂趣。
    重點難點
    通過故事感受線條畫創(chuàng)作的樂趣。(重點) 能夠利用各種線條進行大膽的創(chuàng)作。(難點)
    活動準備
    1、幼兒前期經(jīng)驗準備:
    在“材料超市”中投放各種各樣的線,供幼兒自由活動時玩;活動室門外有一塊穿線板,供幼兒玩穿線游戲。
    2、教學具準備:
    (1)教師用的 PPT 課件(繪本《跟著線走》的畫面),粘性畫板一塊,毛線一根,音樂《菊次郎的夏天》,繪本《跟著線走》。
    (2)幼兒用的有粘性的操作畫板、不同色彩的毛線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 PPT 課件,感知用線進行藝術表現(xiàn)的獨特方式
    1、教師出示 PPT 課件,引出話題。
    師:看,這是什么?最近我們一直在玩穿線的游戲,今天我想請你們一起跟著這根線去走一走、看一看,環(huán)游大世界。
    2、幼兒感受用線造型的魅力。
    (1)畫面一:大海
    師:猜一猜,線帶我們來到了什么地方?(教師逐步演示 PPT 課件中大海及帆船的分解圖,幼兒跟隨分解圖自由猜想。)
    師:這片大海和這些小帆船是什么變的?
    師(小結):神奇的線帶我們來到了大海邊。真有趣!
    師:這根線還會帶我們?nèi)ツ睦锫眯心??(幼兒自由猜想。)我們跟著線出發(fā)吧。
    (2)畫面二:天空
    師(放音效):聽,什么聲音?(飛機聲。)看,我們來到了什么地方?
    (天空。)
    師:怎么沒有飛機呢?(教師逐步演示 PPT 課件中的分解圖,幼兒用手指在空中畫飛機、熱氣球等造型。)
    師(小結):這根線帶領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真神奇!
    (3)畫面三:動物園
    師:現(xiàn)在線又帶我們來到了哪里?動物園里有哪些用線變出來的動物?
    (教師針對幼兒的回答及時回應,如:有彎彎曲曲的小蛇,有長著長耳朵的小兔子……使幼兒感受到動物園里有許多動物可以用線來表現(xiàn)。)
    (4)畫面四:小農(nóng)莊
    師:線變出了農(nóng)莊里哪些有趣又好玩的東西?(如美麗的小樹林、漂亮的小房子等。)
    (析:在該環(huán)節(jié)中,幼兒共欣賞了四個畫面。在欣賞畫面一和畫面二時,教師通過動態(tài)演示線的變化過程,引導幼兒理解用線變出不同物體的方法,解決了造型表現(xiàn)的難點問題;在欣賞畫面三和畫面四時,教師通過提供不同維度的畫 面,拓展幼兒的視野,拓寬他們的想象空間。)
    3、師幼互動,演示用線造型的過程。
    師:這根神奇的線帶領我們環(huán)游了好多地方。如果你也有一根神奇的線, 會帶我們?nèi)ツ睦锫眯心??我們可以看到什么呢?BR>    師:這里有一塊神奇的魔術板,誰來試試看?
    (析:教師通過提問,一方面幫助幼兒拓展視野,從不同維度去想象,另一方面也借此了解幼兒的想法。另外,教師有意識地和個別想象力較豐富的幼兒一起在操作畫板上互動,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幼兒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能想象出一根線去旅行的地方,但不會表現(xiàn)自己的想法。
    二、創(chuàng)意制作,體驗用線創(chuàng)作的樂趣
    1、幼兒明確創(chuàng)作要求。
    師:現(xiàn)在請你們和一根線一起出去走走,看看它會帶你們?nèi)ナ裁吹胤铰眯?,你們看到了什么東西。
    2、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
    三、欣賞交流作品,感受成功的快樂。
    展示所有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大膽交流自己表現(xiàn)的作品內(nèi)容。延伸活動:幼兒自主閱讀繪本。
    師:今天我們跟著線去旅行,去了許多神奇的地方。線還會帶我們到哪里去呢?(出示繪本《跟著線走》,鼓勵幼兒進一步閱讀,跟線一起去旅行。)
    都說藝術源于生活而作用于生活,這堂課的教學正是遵循了這樣一種原則。繪畫活動是一種手、腦并用的實踐操作活動,實踐本身比成功或失敗更為重要。
    活動反思
    因此,在實踐中,我以生活中常見的線作為幼兒認識和感受的范圍,同時在活動中,把幼兒對線的觀念、形象、情感有機的結合起來。把教學目標化難為易,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課堂呈現(xiàn)得井然有序并非常的富有節(jié)奏感。
    中班美術優(yōu)秀教案精選 篇3
    設計意圖
    在秋季來領之際,樹葉是幼兒身邊最容易找到的一種創(chuàng)作素材,是自然界中最常見的。由于全國各地自然氣候條件不同,因此樹葉的形態(tài)各異,色彩豐富,脈絡清晰。樹葉的形狀不同,因此樹葉葉脈也都不同,以樹葉這一特殊的、有趣的材料為表現(xiàn)元素,去觀察和拓印樹葉的這一過程,感受大自然,從而體會和認識到大自然的美,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在平時的活動中利用自然材料開展的活動不是很多,對幼兒創(chuàng)造力可以得到很好的發(fā)展,啟發(fā)幼兒通過探究的學習,創(chuàng)造出多種樹葉的組合拓印。指導學生有效地運用拓印方法創(chuàng)作出有趣的樹葉拓印作品,使幼兒在參與的過程中把自己的所見
    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現(xiàn)出來,獲得美術創(chuàng)作的樂趣。
    活動目標
    1.了解大樹的不同部位和基本組成,通過觀察認識樹葉的外形和葉脈的不同之處。
    2.知道拓印的方法,能大膽想象運用拓印創(chuàng)作。
    3.體驗參加在美術活動中的樂趣,快樂。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大樹的不同部位和基本組成,通過觀察認識樹葉的外形和葉脈的不同之處。
    活動難點:知道拓印的方法,能大膽想象運用拓印創(chuàng)作。
    活動準備
    1.各式各樣的樹葉若干,厚薄畫紙人手一份,蠟筆每桌兩盒畫筆。
    2.各種形狀、種類的樹圖片。
    3.教學電子 ppt。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圖片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1.出示大樹圖片:這是什么?
    師:世界上的樹有很多種,你知道的有哪些?
    師:樹的種類多,形狀也是各種各樣,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二、基本部分
    (一)請幼兒隨意說說樹是由哪部分組成的,了解他們對于樹的前期經(jīng)驗有多少?
    師:你在哪里看過樹?
    師:樹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
    師:你喜歡樹的什么部位?為什么?
    (二)教師按照樹的組成分別播放 ppt 教學電子資源中的相關照片,引導幼兒對樹產(chǎn)生更深入的了解。
    師:樹干是支樹的部位。樹干的相細、長短都一樣嗎?樹皮的色彩、紋路都一樣嗎?樹干上還會有什么東西?
    師:你喜歡什么樣子的樹葉?
    小結:有的樹干粗、有的細;有樹枝,有樹葉,樹葉形狀和顏色都有不一樣的。
    (三)出示樹葉幼兒觀察,討論,感受樹葉,葉脈的奇特之處。
    1.老師這里有一些奇妙漂亮的樹葉(引導幼兒自由想象)。師:看看誰的小眼睛最漂亮,小腦袋最聰明。
    師:“小朋友看到圖中的這些樹葉,大家想到了什么?好像什么?
    師:“這些樹葉是什么形狀的?中間一條一條的小線線(葉脈)誰知道是什么,誰能告訴我”?
    2.幼兒說一說觀察到的結果。
    (四)出示拓印畫,引發(fā)幼兒對拓印畫的興趣。
    師:這里有一副奇怪的畫,從這副畫里面,小朋友們能看到些什么呢?畫里面又藏著些什么呢?誰能看出來?
    1.引導幼兒觀察拓印畫,討論怎樣進行拓印。
    師:畫里面的樹葉是怎么樣畫進去的?可以請小朋友們猜一猜。引導幼兒對拓印畫的興趣。
    2.了解示范拓印樹葉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1)1 先選好樹葉,可以用一種或者兩種.
    (2)引導幼兒探索發(fā)現(xiàn)只有畫面產(chǎn)生凹凸不平時才能拓印的,樹葉可以拓印。
    (3)再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的蠟筆均勻地涂在薄紙,進行拓印樹葉。
    (五)自主探索,幼兒作畫
    1.幼兒動手嘗試拓印畫。
    2.教師巡回指導幼兒,鼓勵幼兒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設計出新穎的拓印畫。
    三、結束部分
    1.作品賞析,展覽、分享各自拓印畫的作品。
    2.幼兒談一談樹葉的不同,葉脈的特點。
    3.幼兒收拾材料和整理桌面。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整體情況完成得還是挺好的,活動目標和重難點也基本達成了,幼兒們的參與性都是很強的,從活動的效果來看,預設的教學內(nèi)容符合了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在活動中整個過程以幼兒為主,一點一點推著進行,在活動中給了幼兒足夠選擇的機會,每個環(huán)節(jié)設計得也很合理為了更好的達成和支撐我們的目標的完成而設計的,幼兒掌握一定的捏貼技巧,在拓印的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了他們的想象力,制作出了各種形態(tài)與顏色的樹葉拓印,而且能積極的與教師配合探索拓印的方法。
    在活動中孩子們對活動的興趣是很濃,因為孩子們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們老師都很少運用這類的材料來作畫。中班幼兒的邏輯思維開始發(fā)展起來,能基本想象和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想創(chuàng)作怎樣的作品。
    存在的不足,幼兒之前對于蠟筆拓印的前期基本沒有,在技巧的掌握熟練上存在著一點問題,幼兒在操作上完成度上有點欠缺,但整體還是不錯的。
    中班美術優(yōu)秀教案精選 篇4
    一、活動目的:
    1、讓幼兒通過觀察制作進一步了解蛋的食用方法。
    2、鼓勵幼兒運用材料,大膽造型,創(chuàng)作出與別人不一樣的作品來。
    3、引導幼兒初步感受生活中的美,體驗美術活動帶來的樂趣與成功感。
    二、活動準備:
    1、請家長在家中引導幼兒觀察蛋制品的制作過程。讓幼兒動手做一做,豐富幼兒有關蛋的食用經(jīng)驗。并用照相
    機把幼兒制作的情景拍下來。
    2、環(huán)境布置:活動室張貼幼兒制作的相片、擺放相關蛋食品供幼兒欣賞。師幼共同搜集各種制作材料。
    3、分組放置幼兒操作用的材料:
    水粉顏料、油畫棒、橡皮泥、棉花、蠟光紙、水果網(wǎng)、碎布、泡沫板、剪刀、電熱鍋、蛋、及相關食品等。
    三、活動過程:
    1、現(xiàn)場制作蛋食品,引導幼兒觀察:
    (1)、引入:泉州大酒店的廚師要教我們學做菜,你們想學嗎?
    (2)、提出觀看要求:
    A、注意安全,不靠近或接觸到鍋以免燙傷。
    B、觀看時不推擠。
    2、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在觀看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你最喜歡哪一道菜,為什么?
    (蛋的形狀、顏色等的變化及菜的顏色搭配。)
    3、提出建議:共同來做一盤好吃的蛋。
    4、介紹材料,提出問題:蛋有哪些制作方法,你想用什么材料做一盤和別人不一樣的蛋食品?
    5、提出要求:
    (1)、用剪刀應注意安全。(2)、把不要的紙屑放到空盤子里。
    6、幼兒自由操作:
    (1)、鼓勵作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制作材料,按自己的意愿制作。
    (2)、巡回觀察指導幼兒創(chuàng)作。
    (3)、鼓勵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制作材料,按自己的意愿裝飾一盤與眾不同的蛋制品,并取個好聽的名字。
    7、交流經(jīng)驗:
    (1)、鼓勵幼兒向大家介紹,展示自己的作品。
    (2)、師幼共同“品嘗”一盤好吃的蛋,體驗制作的快樂。
    8、活動延伸:
    把“一盤好吃的蛋”放到角色游戲中,豐富幼兒的游戲內(nèi)容。
    中班美術優(yōu)秀教案精選 篇5
    活動目標:
    1.了解月餅制作的過程,嘗試用泥、瓶蓋等制作月餅,發(fā)展團、壓、切、扣等技能。
    2.體驗中秋節(jié)做月餅的快樂情感。
    活動準備:
    1.人手一份泥工工具(橡皮泥、泥工板、泥工刀、泥工模具)以及刻、印的工具(小棒、瓶蓋、雪花片、模具等)。(見幼兒活動資源包)
    2.不同形狀、花紋的月餅3~4個,紙盤若干。
    活動建議:
    1.教師出示月餅,讓幼兒講講月餅的形狀和花紋。
    2.觀察制作月餅的材料,了解制作方法和步驟。
    (1)引導幼兒說說自己想做什么樣的月餅,用什么材料制作,怎樣制作等。
    (2)教師演示:先搓圓再壓扁,然后在泥面上用工具畫花紋,如果使用模具,可取一塊橡皮泥,放在模具里壓平,反過來將模型倒磕出來即成。
    3.幼兒嘗試制作,鼓勵幼兒大膽繪制花紋。
    按自己的想法制作月餅并能創(chuàng)造性使用材料,如可選擇小木棒、瓶蓋、雪花片等輔助工具刻花紋,也可以選擇瓶蓋、雪花片做裝飾物。
    4.同伴分享交流,將制作好的月餅逐個放在紙盤里,布置成月餅專賣店,幼兒相互欣賞,并給作品取名,感受成功的喜悅。
    活動延伸:
    1.如果條件允許,可以提供真實的材料讓幼兒制作月餅,親自感受做月餅的過程,并品嘗自己制作的月餅,享受勞動的快樂。
    2.也可利用石膏雨水凝固的原理,提供石膏粉、水、月餅塑料包裝盒當模具,制作石膏月餅。
    中班美術優(yōu)秀教案精選 篇6
    【教材分析】
    5歲幼兒接觸作畫的材料是以彩筆和油畫棒為主,此活動摒棄了傳統(tǒng)的作畫方法,大膽地嘗試用繩子當畫筆的作畫方式。幼兒選擇喜歡的顏色并將繩子浸于顏料中,然后在紙表面用拖、轉(zhuǎn)的方法留下不同的線條痕跡進行創(chuàng)作,此活動易于操作,更容易激發(fā)幼兒的成功感。
    【活動目標】
    1.嘗試用拖、轉(zhuǎn)的方法讓浸有顏料的繩子在紙面上留下不同的線條痕跡。(重點)
    2.觀察繩子形態(tài)的變化,愿意對繩子產(chǎn)生的不同痕跡進行大膽想象,并樂于表達。(難點)
    3.在玩繩子的過程中,體驗多種線條匯聚在一起的美。
    【活動準備】
    1.人手一根長約25厘米的棉繩(一頭扣著小珠子),25厘米*15厘米大小的蝴蝶模板。
    2.每組提供紅、黃、藍三原色以及容器,桌子大小的畫紙。
    3.抹布、水彩筆、剪刀。
    【活動過程】
    一、出示繩子,引導幼兒說一說繩子的不同玩法。
    提問:這根繩子像什么?你用這根繩子會玩什么游戲?
    二、幼兒在紙上探索繩子蘸上顏料后的不同玩法。
    1.幼兒探索繩子的不同玩法。
    2.教師出示顏料和畫紙,請個別幼兒在畫紙上和小朋友分享自己帶繩子散步的方法,并集體做空手模仿動作。
    3.幼兒嘗試不同的方法,用繩子在紙上留下痕跡。
    4.把一張圖畫紙折疊起來引導幼兒用繩子制造痕跡。
    三、教師為幼兒演示蝴蝶繩子畫的制作步驟。
    1.把模板放在紙上將輪廓描摹下來,并用剪刀沿輪廓線剪下來。
    2.把蝴蝶展開,用手拿著繩子一端的小珠子,把繩子蘸到顏料中,讓顏料均勻分布在繩子上。提醒幼兒不能把整根繩子都放入顏料容器中。
    3.把蝴蝶合起來,然后輕輕地用一只手把繩子壓在紙上,另一只手
    拉動繩子。把繩子拉過來以后,再把蝴蝶打開,然后用另一種顏色重復這個動作。
    四、幼兒制作繩子翅膀畫,感受制作的樂趣。
    1.幼兒描摹蝴蝶時要沿著輪廓線。
    2.提醒幼兒注意用繩子蘸色的時候不能混色,保持桌面、地面、身體干凈。
    五、同伴之間相互交流評價自己的作品,觀察蝴蝶身上不同的花紋。
    談話:你最喜歡哪只蝴蝶,這只蝴蝶身上的花紋像什么?(從簡單的痕跡開始引導幼兒想象)
    用繩子畫出來的花紋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六、利用幼兒的作品創(chuàng)設“蝴蝶谷”。
    【活動延伸】
    提供較長的繩子,探索兩人合作用繩子作畫的方法。
    中班美術優(yōu)秀教案精選 篇7
    1、根據(jù)竹筒不同形狀,運用多種材料大膽地在竹筒上進行創(chuàng)意裝飾。
    2、體驗竹筒創(chuàng)作活動的樂趣。
    1、材料工具:顏料、毛筆、瓶蓋、紐扣、吸管、毛線、塑料袋、竹筒、雙面膠、剪刀等。
    2、范例:花竹筒。
    1、認識竹筒,簡單介紹班里用竹子做成的生活用品,(教案出自:教案網(wǎng))如:竹墊子、竹籃子、竹盤子等。讓孩子了解竹子在我們生活中的用處。
    2、談話導題。老師想用這些竹筒來打扮我們的教室,可是覺得就這樣又不好看,怎么辦呢
    3、幼兒討論,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
    4、出示范例,引導幼兒欣賞。
    師:剛才小朋友都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打扮竹筒,老師也設計了自己的花竹筒。瞧,好看嗎
    一個是用顏料畫的圖案裝飾的:(教案出自:教案網(wǎng))另一個是利用生活材料裝飾的。
    5、幼兒自由選擇材料進行創(chuàng)意制作花竹筒,教師觀察指導。
    明確活動要求:
    (1)顏料不要蘸太多:
    (2)裝飾時,要注意色彩的搭配:
    (3)保持教室的整潔和衛(wèi)生:
    (4)安靜地在自己位置上裝飾,不要走來走去。
    6、作品欣賞。
    延伸活動:和幼兒一起用花竹筒打扮教室。
    中班美術優(yōu)秀教案精選 篇8
    活動目標
    1.感知并認識圓形,能找到生活中的圓形物體。
    2.能夠根據(jù)圓形,發(fā)揮自己的想想,創(chuàng)作出各類物品或動物的形象。
    3.喜歡太空泥制作。
    活動準備
    1.各色太空泥、托盤。
    2.樣品范例(小花、雪人、手鏈)。
    活動過程
    1.以魔術游戲引入圓形。
    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來了一位小客人(出示圓形),瞧瞧,知道它是誰嗎
    教師:原來是我們的老朋友-圓形呀!來,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圓形寶寶來我們班做客。
    教師:圓形寶寶是怎樣的
    小結:圓形是圓圓的,很光滑的,沒有尖尖角,還可以滾動呢!
    教師:今天圓形寶寶要請我們看魔術表演。我們只要對著小圓形說圓形寶寶,變變變圓形寶寶就會變出很多漂亮的東西。
    2.認識生活中圓形物體。
    (1)魔術師對著圓形寶寶說:圓形寶寶,變變變!(逐步出示小花)
    教師:呀,魔術師變出什么來了
    (2)教師:我們再來變一個吧。這回,魔術師變出什么了
    (3)激發(fā)幼兒找生活中的圓形物體。
    教師:小朋友,你喜歡魔術師的表演嗎
    3.幼兒制作。
    教師:你們能不能來幫助圓寶寶變變變呢
    4.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交流制作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