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1000字精選

字號:


    在知識的舞臺上,最淵博的教師也是最謙虛的學生。教學水平才會在編寫教案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教案可以讓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對于教案的撰寫我們要付出心思去鉆研。以下是編輯收集整理的“最新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在此提醒你收藏本頁,以方便閱讀!
    最新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篇1)
    教學目標
    (一)使學生初步掌握解答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數(shù)的應(yīng)用題的思考方法.
    (二)通過分析數(shù)量間的相依關(guān)系,進一步建立和理解同樣多的概念,正確地解答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數(shù)的應(yīng)用題.
    (三)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分析比較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分析和理解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數(shù)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難點:分清楚較大數(shù)是由和較小數(shù)同樣多的部分與比較小數(shù)多的部分組成的.
    教學過程設(shè)計
    (一)復習準備
    1.口答.
    教師把5朵黃花貼在黑板上.
    師:這些黃花多,還是少?
    大部分學生會感到不知如何回答,請優(yōu)秀的學生說一說.學生可能這樣答:只有一種花,無法比較多少,再貼一種花,就知道黃花多,還是少了.
    表揚這位同學回答得好之后,教師在黃花的下面貼8朵紅花.
    師:現(xiàn)在說一說黃花多,還是少.
    生:黃花少,紅花多.
    師:再表述的準確一些,應(yīng)該怎樣說?
    生:紅花比黃花多,黃花比紅花少.
    師:比較多少時,應(yīng)該說清楚誰比誰多,誰比誰少.
    2.操作.
    請同學拿出事先準備好的三角形和圓.按要求在課桌上擺.
    師:第一行擺4個○,第二行擺6個△.請用手勢把三角形和圓同樣多的部分表示出來.再把三角形比圓多的部分表示出來.
    △比○多________個.
    算式:________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5,通過動手操作建立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數(shù)的概念.
    請一名學生在黑板上擺,其余學生在課桌上擺.教師行間巡視.
    師:第一行擺4個圓,第二行擺三角形,要比圓多兩個怎樣擺?
    生:先擺與圓同樣多的4個三角形,使它們一一對應(yīng),再擺比圓多的2個三角形.
    師:第二行擺了幾個三角形?
    生:第二行擺了6個三角形.
    師:三角形是由幾部分組成的?哪兩部分?
    生:三角形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和圓同樣多的4個,另一部分是比圓多的2個.
    擺完后指名學生敘述擺的過程,教師完成板書:
    第一行擺○,○○○○
    第二行擺△,△△△△△△
    第二行擺6個△.
    2.教學例6.
    師:今天我們學習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數(shù)的應(yīng)用題(板書課題)學習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誰比誰多和多幾是什么意思.
    板書:例6有黃花5朵,紅花比黃花多3朵,紅花有多少朵?
    (1)審題.
    指名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問題.(教師畫批,貼出下面的實物圖.邊講邊把條件和問號在圖上補充完整)
    (2)分析.
    師:紅花只是3朵嗎?
    生:不是.
    師:紙條蓋著的紅花是幾朵?
    生:紙條蓋著的紅花是5朵.(老師
    揭開蓋著的紙條,露出與黃花同樣多的5朵紅花)
    師:紅花比黃花多3朵是什么意思?紅花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
    生:紅花的朵數(shù)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部分是與黃花同樣多的5朵,另一部分是比黃花多的3朵.
    師:現(xiàn)在要求紅花有多少朵?怎樣求?
    生:把和黃花同樣多的5朵紅花與比黃花多的3朵紅花合起來,就是紅花的朵數(shù).
    (3)解答.
    師:要求紅花有多少朵用什么方法解答?
    生:用加法.
    師:怎樣列式?(學生口述,教師板書)
    生:
    5+3=8(朵)
    口答:紅花有8朵.
    師:算式中的5,3,8分別表示什么?
    生:5表示和黃花同樣多的5朵紅花,3表示比黃花多的3朵紅花,8表示紅花有8朵.
    (4)歸納.
    師:這個算式表示比5朵多3朵的數(shù)是8朵.
    請幾名同學說一遍,每個同學自己小聲說一遍.
    師:求比5多3的數(shù)是多少,用加法計算,就是把同樣多的5,與比它多的3加起來.
    (5)鞏固.
    師:求比7多5的數(shù)是多少?怎樣計算?
    生:7+5=12
    師:求比20多18的數(shù)是多少?怎樣計算?
    生:20+18=38
    (三)鞏固反饋
    1.出示投影,在老師的指導下半獨立完成.
    請同桌的同學互相說說這幅圖是什么意思?再請一個同學完整地把圖意敘述一遍.明確這道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師:哪種狗多?從哪句話知道的?
    生:花狗多.從花狗比黑狗多4只知道的.
    師:花狗的只數(shù)可以分成哪兩部分?
    生:一部分是和黑狗同樣多的7只,另一部分是比黑狗多的4只.
    師:怎樣計算花狗的只數(shù)?
    全體學生做在書上.
    指名說7,4,11分別表示什么?
    2.獨立練習.
    小民家有2只公雞,母雞比公雞多11只.有多少只母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答:有________只母雞.
    師:這道題哪句話最重要?怎樣想?(提示到此,讓學生先說思考過程,再解答)
    3.提高練習.
    (1)看圖編題:
    (2)小明做8朵花,小紅比小明多做4朵,________?(先補充問題,再解答)
    (3)有小白兔6只,________,小黑免有多少只?(根據(jù)算式口頭補充缺少的條件,再解答.)
    6+□=
    課堂教學設(shè)計說明
    求比一個數(shù)多幾的數(shù)的應(yīng)用題,是在學生初步理解同樣多、多幾兩個概念和求兩個數(shù)相差多少的應(yīng)用題的基礎(chǔ)上進行教學的,重點理解紅花比黃花多3朵這句話的意思.
    首先,在復習準備階段,通過設(shè)問這些黃花多,還是少?引起學生注意力,進而探究要比較多或少,必須知道誰與誰比.從而加深對同樣多和多幾的理解.
    其次,通過動手操作和直觀圖,著重說明較大數(shù)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和小數(shù)同樣多,另一部分比小數(shù)多.要求較大的數(shù),就要把這兩部分合起來,所以用加法計算.這樣做既突出了重點,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形成.
    練習設(shè)計層次清楚,目的明確,有一定的坡度,有利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進一步理解.
    板書設(shè)計
    最新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篇2)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6869頁例題,第70頁想想做做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幾個相同的數(shù)相加又可以用乘法計算的學習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初步體會乘法和加法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2.能正確地寫、讀乘法算式,知道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會通過加法算出乘式的積。
    3.使學生在初步認識乘法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責任感。
    教學重難點:
    在理解幾個相同的數(shù)連加的基礎(chǔ)上認識幾個幾相加,從而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每人15個圓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春天到了,天氣真好!瞧!小動物們?nèi)齻z倆的來到了小河邊,在草地上覓食、玩耍。
    師:草地上有哪些小動物?
    (小白兔和小雞)
    二、看圖、操作列加法算式,歸納發(fā)現(xiàn)幾個幾相加
    1、觀察例1,初步感知幾個幾
    (1)師: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多少只小白兔? 6只。
    師:你是怎樣數(shù)的?(2個2個地數(shù),2個2個圈出)
    師:算式怎么列?
    板書:2+2+2=6(只)
    師:仔細觀察這道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加數(shù)都相同。
    師:加數(shù)都是幾?
    師:讓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算式里有幾個2。(師生齊數(shù))
    師:3個2加在一起也可以說是3個2相加。
    板書:3個2相加
    師:3個2相加得幾?
    板書:3個2相加得6。
    (2)師: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多少只小雞?12只。
    師:你是怎樣數(shù)的?(3個3個地數(shù),3個3個圈出)
    師:算式怎么列?
    板書:3+3+3+3=12(只)
    師:仔細觀察算式,你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是幾個幾相加得12?
    板書:4個3相加得12
    師:你怎么知道有4個3?請一個小朋友帶大家數(shù)一數(shù)。
    指出:剛才,小朋友們從圖中和算式中,都找出了幾個幾相加。
    2、操作感受幾個幾
    師:下面,我們來操作學具。15個圓片,要每堆擺的同樣多,擺擺看。
    師:你是怎么擺的?
    3個3個、5個5個。。。
    師:我們來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幾。
    師:哎!這種擺法很奇怪(展示),老師也用圓片擺一擺。
    * * * * *
    * * * * *
    * * * * *
    師:同座討論討論這種擺法怎么看?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怎么看的?
    橫著看,每排有5個,有3排。
    師:是( )個( )相加得( )。
    板書:5個3相加得15
    師:加法算式怎么列?
    板書:3+3+3+3+3=15
    師:還有不同的看法嗎?
    豎著看,每排有3個,有5排。
    師:是( )個( )相加得( )。
    板書:3個5相加得15
    師:加法算式怎么列?
    板書:5+5+5=15
    師:這兩個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都能算出圓片是15個。仔細比較這兩道算式,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指出:3個5相加與5個3相加的得數(shù)相同,都是15。
    三、聯(lián)系實際、認識乘法
    1.引入乘法。
    (1)師:過幾天要春游,每人交3元車費。請你們跟老師一起算一算全班一共要交多少元?加法算式怎么列?
    板書:3+3+3+3+3
    師:這樣列下去繁嗎?
    師:繁!我們就得想一個辦法解決它。誰知道的?
    生:乘法(板書課題)。
    (2)小組討論,歸納發(fā)現(xiàn)共同特征幾個幾相加
    師:怎樣把它們改寫成乘法呢?我們研究研究這類算式的特點。仔細觀察這些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組討論討論。
    (學生可能回答:都是連加算式,每道算式的加數(shù)相同,都是幾個幾相加。)
    師:對了,大家都注意到了,這些加法算式都是幾個相同加數(shù)在連加,都是幾個幾相加。具有這樣特點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計算。
    師:根據(jù)加法和乘法之間的聯(lián)系,數(shù)學家們這樣設(shè)計了乘號(演示:將+旋轉(zhuǎn)成)。
    2、教學例2。
    (1)師:下面我們就來用乘法解決這一類數(shù)學問題??磩赢嫛?BR>    師:要求一共有多少臺電腦,你是怎么想的?
    (可以數(shù)一數(shù),也可以算一算。)
    師:怎么數(shù)呢?
    這樣數(shù)得的:2、4、6、8。一共有8臺。
    師:算式怎么列?
    板書: 2+2+2+2=8
    師:有幾個2相加?
    板書:4個2相加
    師:4個2相加,可以寫成幾乘幾?
    板書:24 或 42
    師:2表示什么?從哪兒來的?
    4表示什么?從哪兒來的?
    指出:2就是這個加數(shù),4表示2的個數(shù),有4個。
    4個2相加,可以寫成24 或 42
    師:等于幾?
    板書:=8
    (2)介紹乘號、乘數(shù)和積等名稱以及另一種寫法。
    師:下面我們來認識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師:這個符號叫乘號(書空),讀作乘(板書)。這道算式誰來讀一讀?多請幾人讀。
    板書:24讀作2乘4。
    師:4和2的名稱是乘數(shù)(板書),8的名稱是積(板書)。
    (3)說出24=8這道算式里乘數(shù)和積各是多少?
    師:2和4叫什么?8呢?
    師:誰會讀?
    小結(jié):剛才我們認識了乘法,4個2相加,可以列成24或42,24或42都可以表示4個2相加。
    3.感受乘法的簡便
    (1)師:你會不會將剛才我們列的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師:乘數(shù)和積各是多少?
    (2)教學試一試
    師:操場上,上體育課的小朋友們正在跳長繩,誰來說一說圖意?
    師:加法算式你會列嗎?乘法算式呢?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書,指名讀題。
    師:哪種寫法簡便?
    師:今后要求幾個幾相加,你會怎樣列式呢?為什么?
    指出:有幾個幾相加,乘法算式是幾乘幾。
    四、運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1、想想做做1
    (1)(看動畫:鋼筆圖)
    師:有幾盒?每盒有幾支?
    師: 一共有幾個2枝?
    師:列出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師:集體訂正。怎么想的?
    指出:有3盒,每盒有2支。一共有3個2枝,乘法算式是23=6或32=6。
    (2)(看動畫:鮮花圖)
    師:有幾束花?每束有幾朵?
    師:一共有幾個5朵?
    師:列出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師:集體訂正。怎么想的?
    指出:有2束花,每束有5朵。一共有2個5朵,乘法算式是52=10或25=10。
    2、想想做做2
    (1)師:先用圓擺一擺,再寫算式。每堆擺2個,擺4堆。
    師:填算式。
    師:集體訂正。說一說怎樣想的?
    (2)師:每堆擺4個,擺2堆。
    師:填算式。
    師:集體訂正。說一說怎樣想的?
    指出:有幾個幾相加,乘法算式是幾乘幾。
    四. 游戲
    師:下面我們來玩找朋友的游戲。
    游戲規(guī)則是:
    小朋友們問老師:幾個朋友抱一抱?,如果我說2個朋友抱一抱。那么臺上的小朋友就要兩個兩個的抱在一起, 臺下的小朋友就要說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聽明白了嗎?
    開始游戲!先選6人上臺,2人抱;再加2人,4人抱;再加1人,3人抱。
    五. 總結(jié)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板書:乘法的初步認識
    師:你們學會了什么本領(lǐng)?
    最新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jīng)歷從實際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混合計算數(shù)學問題的過程,直觀地理解加減混合計算的意義。
    2.掌握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1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混合計算。
    3.初步學習用加減混合計算解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實際問題,體會加減混合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具、學具準備:
    1.教師準備第75頁兩道題的課件。
    2.學生準備小棒、圓片等學具。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先計算下面各題,然后說一說計算的順序。
    3+2+1=5+3+2=
    8-2-3=10-5-3=
    計算后先讓學生說一說計算5+3+2和10-5-3兩題時分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讓他們著重說一說在5+3+2的計算中第二步是哪兩個數(shù)相加,在10-5-3的計算中是哪兩個數(shù)相減。
    二、新課引入
    1.在復習題后面兩道題的旁邊出示如下兩個算式。
    5+3-210-5+3
    引導學生觀察,并用復習題中的后兩題和上面兩題作比較,看它們有什么不同。
    2.教師談話:上面這兩道題中既有加法又有減法,我們把這樣的計算叫做加減混合計算,這節(jié)課就來學習這樣的計算。
    3.板書課題:加減混合
    三、學習新知識
    1.學習例1。
    (1)在屏幕上出現(xiàn)湖里有4只天鵝,又飛來3只天鵝的場面。
    教師:屏幕上反映了什么內(nèi)容,你能從屏幕上提出一個什么數(shù)學問題?
    學生:湖里有4只天鵝,又飛來3只天鵝,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幾只天鵝的問題。
    教師:要算湖里一共有幾只天鵝怎樣列式?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4+3
    (2)屏幕上出現(xiàn)湖里7只天鵝飛走2只的場面。
    教師:湖里天鵝的只數(shù)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現(xiàn)在還有幾只天鵝?
    教師配合學生的回答在4+3的后面寫-2,把算式寫完整4+3-2。
    教師:為什么要在4加3的后面減去2?
    學生:因為湖里原來有4只天鵝,飛來3只后又飛走2只,只有從原來的4只和又飛來的3只這兩部分合起來的總數(shù)里減去飛走的2只,才是剩下的只數(shù)。
    (3)引導學生結(jié)合屏幕上出現(xiàn)的畫面(或結(jié)合教材例1的插圖)說一說算式4+3-2所表示的意義。
    (4)學習4+3-2的計算順序。
    引導學生討論:結(jié)合屏幕上反映的湖里天鵝只數(shù)的變化過程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學生匯報交流討論情況,并說出計算順序。根據(jù)學生的敘述過程在屏幕上的算式
    4+3-2中標明計算順序并依次閃動和兩部分。
    教師:第二步是幾減2,為什么是這個數(shù)減2?
    學生:第二步是7減2,因為第二步是用第一步兩個數(shù)相加的得數(shù)減去2,所以是7減2。
    2.學習例2。
    (l)在屏幕上出現(xiàn)反映湖里有4只天鵝,飛走2只后,又飛來3只連續(xù)變化過程的畫面。
    (2)引導學生根據(jù)屏幕上的畫面寫出算式。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屏幕上所反映的內(nèi)容。教師結(jié)合學生的敘述在黑板上板書:4-2+3=。
    教師:上面的算式應(yīng)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學生:先算減法后算加法。
    配合學生的敘述在屏幕上閃動。
    教師:為什么要先算減法?
    學生:因為只有用減法先算出4只天鵝飛走2只湖里還剩下幾只天鵝后,才能算出又飛來3只后湖里現(xiàn)在一共有多少只天鵝。
    教師:算第二步時是哪兩個數(shù)相加?
    學生:第二步是用第一步4-2的得數(shù)2和3相加。
    配合學生的回答在算式中的前面一個方框里填上2,并在屏幕上
    最新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篇4)
    教學目標:1、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學生學會看鐘表,會認讀整時和半點。
    2、滲透珍惜時間的教育,引導學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鐘面模型
    學具準備:鐘面模型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介紹鐘面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上課跟以前有點不同,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艘晃缓苤匾呐笥?,你能猜猜它是誰嗎?
    師:(出示鐘面模型)你們猜對了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鐘表。(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活動:最佳介紹員
    誰都有自己的鐘表?你喜歡它嗎?請把你的鐘表介紹給我們大家。
    小組內(nèi)介紹自己的鐘表,說說鐘面上都有什么。每個小組由大家評選出一位最佳介紹員。
    請一位最佳介紹員向全班介紹自己的鐘表。聽了他的介紹,你還有什么補充或者還有什么問題要問嗎?學生可以自由提問。(重點認識時針和分針)
    二、認識整時
    老師想了解一下小朋友們星期六的時間安排,能告訴我嗎?你是怎么知道這些時間的?今天有位叫小明的小朋友也想把自己周六的時間安排告訴大家。愿意看一看嗎?
    1、出示小明上午時間安排情境圖。(圖略)
    起床6時
    上課8時
    放學9時
    2、小組合作認識整時。
    小組內(nèi)請你先說一說小明都在干什么?這三塊鐘表你會認哪一塊呢?把你認的方法教給大家。
    推選出兩名學生做小老師給大家講自己是怎樣看時間的。
    小組討論這些鐘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各小組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師生共同小結(jié):分針指向12,時針指幾就是幾時。
    3、活動:讓我考考你
    A:我撥時間請你認。師撥兩個整時學生認。
    B:你撥時間大家認。指名撥時間請大家認。
    C:你說時間我來撥。指名說時間大家在鐘面模型上撥。
    4、課件出示動畫鐘面,學生認整時,再動畫演示整時到半時之間時針與分針的變化。(2次)
    三、認識半時。
    1、創(chuàng)設(shè)連續(xù)情境依次由鐘面出示下午時間安排。(課件演示)
    午飯12時半
    聚會4時半
    休息8時半
    2、學生觀察時針與分針的指向。先說一說時針、分針分別指哪?由會認的學生在小組內(nèi)負責教給其他學生認半時的方法。
    最新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篇5)
    課題:認識鐘表本課初備
    課時
    共2課時,本課第1課時
    個人復備欄
    教學目標:1、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yǎng)成有規(guī)律的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2、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3、發(fā)展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發(fā)展初步的數(shù)學應(yīng)用意識。
    重點難點:能準確的讀出鐘面上表示的各種時刻。準確區(qū)分整時時刻和大約時刻。
    課前準備:媒體課件、搜集各種鐘表、學具鐘表
    教學過程:激趣導入1、欣賞:小朋友把你的小鬧鐘拿出來,給小組里的同學欣賞。喜歡你的小鬧鐘嗎?為什么喜歡它呀?2、揭題: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鐘表。二.動手探索,體會領(lǐng)悟認識鐘面:1、觀察:講述: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一下鐘面上有什么呢?2、交流:(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結(jié)合多媒體隨機引導)(1)數(shù):引導:請小朋友指好鐘面上的數(shù)字,按從小到大的順序自己讀一讀。如果老師把其中的一些數(shù)拿去,你出能讀出來嗎?老師任意指你出能讀出相應(yīng)的數(shù)來嗎?(2)針:引導:你的鐘面上有幾根針?(說明有的鬧鐘有4根針)老師的鐘上有幾根針?(隱去秒針)這根針是按怎樣的方向走的?小手比畫一下。說明:其實屏幕上這兩根針也是按同樣的方向走,只是它們走得慢一些,看上去好象不在動。引導:比較一下這兩根針。在同一個鐘面上長的針叫分針,短的叫時針。誰來指一指這鐘面上哪根是分針哪根是時針(3)大格子(4)小格子認整時,大約幾時。1、看大屏幕:這知道這是什么時間嗎?你怎么知道?看圖說話:現(xiàn)在是幾時了?小朋友在做什么?說明:這三個時刻都稱為整時時刻(板書)全班歸納總結(jié)。2、撥一撥:說一說你準備撥一個什么時間?3、除了鐘可以告訴我們時刻外,還有什么東西也可以告訴我們時刻?出示電子表:5:00像這樣的時刻我們先寫什么再寫什么的呢?你會把2時改寫成這樣的表示辦法嗎?7時呢?4、出示隱去分針的鐘面:這是幾時?出示分針指示大約3時小組討論:如果是3時整的話分針應(yīng)怎樣?認幾時整要看什么?說明:象這樣3時不到一點點的我們就稱它為大約3時。(板書:大約時刻)出示各種大約幾時、幾時的畫面,學生讀一讀。三、鞏固認識,應(yīng)用拓展1、畫一畫(1)把有缺省的鐘面填完整(2)畫一個你喜歡的時間,說說那時你在做什么?2、議一議(想想做做第6題)(1)圖上告訴我們什么了?(2)為什么都是10時,有的小朋友在上課,有的小朋友在睡覺呢?(因為一天有24小時,要轉(zhuǎn)兩圈,所以……)3、說一說(1)小朋友星期六的上午、下午、晚上準備怎么安排你的時間的呢?(2)這是老師星期六上午的安排:出示:通知請于本周六8:00~10:00參加計算機職稱考試A:你知道考試什么時候開始?你是怎么知道的?B:你覺得老師該在什么時候進入考場比較合適,在鐘面上撥出來,并說說你的理由。C:老師這場考試要考多久?你是怎么想的?
    板書設(shè)計:
    認識鐘表
    認識鐘面
    認整時,大約幾時
    練習設(shè)計:
    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開發(fā)區(qū)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認識鐘表本課初備
    課時
    共2課時,本課第2課時
    個人復備欄
     最新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篇6)
    教學內(nèi)容:
    前后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前、后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2、能確定物體前后的位置與順序,會用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能確定物體前、后的位置與順序,會用前、后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是重點;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按一下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是難點。
    教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課前準備:
    數(shù)字卡片,四驅(qū)賽車。
    教學過程:
    一、學前預備活動(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興趣)
    1、教室里(活動一)
    同學們,在教室里你能說出你座位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嗎?
    2、數(shù)字卡片(活動二)
    請10個同學,每人手里拿著數(shù)字卡,按1、2、3……的順序站好,請你說說你前邊的數(shù)字是幾,你后邊的數(shù)字又是幾?你前邊有幾個數(shù)字,你后邊是誰?你后邊的數(shù)字又是幾?你前邊有幾個數(shù)字,你后邊有幾個數(shù)字?
    3、排隊(活動三)
    請出一組同學站好隊,請你說說你前邊是誰?你前邊有幾個人?你后邊是誰?你后邊有幾個人?
    二、引導操作,探究新知。
    1、森林運動會——跑步(多媒體課件)
    (1)秋天時節(jié),一年一度的森林運動會開始了,我們先來看跑步場上都有誰在比賽?(電腦顯示)誰來說說它們的名次?
    (2)請同學們再來說說誰在小鹿后面?小松鼠的前邊是誰?
    (3)如果5個小動物繼續(xù)賽跑,其前后順序有可能變化,請同學們說說將會怎樣變化?在跑步場上,小兔子接受了上次跑步驕傲失敗的教訓,這次它使了了全身的力氣,它會跑第幾名?大家(小組討論)。
    (4)我們也來一個跑步比賽。(賽跑活動)。
    2、森林運動場的第二賽場——賽車場。
    (1)賽車運動員都有哪幾位呢?
    (2)就目前的比賽情況,誰排在最前邊?誰排最后邊?2號車是第幾名?5號車是第幾名?3號車在幾號車的前面?在幾號車的后面?
    3、(1)師:比賽繼續(xù)進行,糟糕!排在第一的2號車出現(xiàn)了故障,怎么辦?
    師:賽車場上,小貓的汽車突然出了問題,你們猜猜看,誰會是第一,它的后邊又是誰呢?
    (2)想一想,你們能提出來什么問題?
    4、賽車比賽(準備5輛四驅(qū)賽車)
    請五名同學進行賽車比賽,5名同學的賽車的名次會不斷變化,請同學們及時說出他們的名次,還要說出這個同學的前邊是誰,后邊是誰?(師生共同活動)。
    三、鞏固練習,擴展思維。第63頁的2、3題。
    四、思維創(chuàng)造訓練
    第63頁的“數(shù)學故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性地編故事)。
    請同學們看圖編故事,開始小兔和烏龜誰在前誰在后?后來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它們的位置有什么變化?
    五、課堂總結(jié)
    同學們,今天我們通過各種活動,體會用前、后來描述物體的位置,并且能用自己的語言來表述,在我們的生活中,經(jīng)常會用到前、后來描述物體的具體位置。希望同學們在平時多注意一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數(shù)學知識。
    最新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篇7)
    教學內(nèi)容:本節(jié)課的內(nèi)容為北師大版數(shù)學實驗教材二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統(tǒng)計與猜測》第一學時。(90頁)教學目標:1.創(chuàng)設(shè)生動有趣的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2.掌握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的方法并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與回答簡單的問題,能和同伴交換自己的想法。3.初步滲透統(tǒng)計思想和方法,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4.對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5.能根據(jù)搜集的數(shù)據(jù)制作出不同形式的統(tǒng)計圖表。教學重點:掌握統(tǒng)計整理的方法,能夠根據(jù)統(tǒng)計圖中的數(shù)據(jù),進行簡單的分析。教學難點:能對統(tǒng)計出的結(jié)果做出合理的分析。資料準備:課前搜集有關(guān)甘肅旅游勝地的資料。教學設(shè)計:我對本冊教材上的內(nèi)容作了修改,書上是通過統(tǒng)計學生的生日在哪個季節(jié),來學習統(tǒng)計方法的。但我考慮甘肅有許多名勝古跡,我把統(tǒng)計生日改成了統(tǒng)計想去什么地方玩,能夠緊密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我們美麗的甘肅,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己家鄉(xiāng)的情感。另外,蘭州處于西北,四季的區(qū)分和書上的四季區(qū)分有明顯的不同,如果用教材上的內(nèi)容,比較牽強。比如,蘭州的十一月份已經(jīng)是冬季了。教具學具準備:水彩筆、白紙,電腦課件。教學過程:1.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趣導入①.觀看風光片,說一說看到了那些地方(劉家峽、蘭州市五泉山、自塔山、黃河母親、東方紅廣場)[設(shè)計意圖:把書中的例題進行改編,為學生打開一扇新越緊扣研討一一探究之門.]②.你還知道甘肅有哪些旅游勝地匯報課前搜集有關(guān)甘肅旅游勝地的資料。③.老師想利用星期六帶領(lǐng)同學們?nèi)ヒ粋€地方玩,你們認為我們?nèi)嗳ツ膬鹤詈猛婺亍磳W生自由發(fā)言〉去哪兒才能使我們?nèi)啻蟛糠滞瑢W玩得開心呢〈小組討論,匯報交流。并將討論結(jié)果寫到黑板上?!滴覀冇檬裁捶椒ú拍苤来蟛糠滞瑢W的意見呢④.揭示課題:統(tǒng)計。設(shè)計意圖:通過三個問題,引發(fā)學生們的激烈討論,引出統(tǒng)計方法。第一點:激發(fā)學生興趣,第二,這樣做比較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第三,突出統(tǒng)計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統(tǒng)計來源于生活?!垂烙媽W生會出現(xiàn)以下幾種方法:1.一個一個的問:2.舉手計數(shù):3分組統(tǒng)計。)2.比較歸納,擇優(yōu)選擇同學想到的方法都很好,但由于時間有限,我們用哪一種方法能既迅速又準確來進行統(tǒng)計①.師生共同比較三種方法:②.教師歸納出學生認為合適的方法:[設(shè)計意圖:在認可三種的方法的基礎(chǔ)上,確定出最為合適的方法。這樣做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由要我學內(nèi)化為我要學。}3.統(tǒng)計過程活動一:由同學們推薦一名主持人,用舉手計數(shù)的方法,開展統(tǒng)計:活動二:我們用小組統(tǒng)計的方法小組統(tǒng)計完后,請兩名同學作統(tǒng)計員匯總結(jié)果?!磳纱谓y(tǒng)計結(jié)果寫到黑板上?!当容^兩次統(tǒng)計結(jié)果,看有什么異同找出原因。[設(shè)計意
    最新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篇8)
    教學內(nèi)容:
    1、認識負數(shù):教材第1—6頁例1—例4以及練習一
    2、實踐活動:面積是多少第10—11頁
    教學目標:
    教學難點:
    理解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學例1
    出示圖片2:南京的氣溫是0攝氏度
    師:南京的氣溫是多少攝氏度?
    出示圖片3:北京的氣溫是零下4攝氏度
    師:和南京比,北京的氣溫怎么樣?
    師:在數(shù)學上怎樣區(qū)分零上4攝氏度和零下4攝氏度的呢?
    6、練一練
    (2)小小氣象記錄員
    師: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2、練一練(p6的1、2兩題)
    三、描述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意義
    出示:+3,-3,40,-12,-400,-155,+8848
    師:0是正數(shù)和負數(shù)的分界線,0既不是正數(shù)也不是負數(shù)。
    四、練一練
    2、每人寫出5個正數(shù)和5個負數(shù)。p6第3題。
    3、小結(jié):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
    最新小學數(shù)學一年級教案(篇9)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鐘面的外部構(gòu)成鐘表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總結(jié)出認識整時和大約幾時的方法。
    2、情感目標:
    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學習意識。
    3、思維拓展目標:
    (1)使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自覺養(yǎng)成遵守和珍惜時間、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2)使學生初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點】:
    充分認識鐘面的外部構(gòu)成,掌握認識整時的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說出鐘面上所指的整時。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鐘面
    學生:學具鐘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入新課
    猜迷:一家三兄弟,高矮個不齊,滴答提醒你,時間要珍惜。
    或:嘀答、嘀答,沒腿它會走,沒嘴它會說,它會告訴你什么時候起,什么時候睡,猜猜它是誰?
    (如學生不能猜出,則用第二個謎語作補充。)
    二、自主探究
    (一)認識鐘表
    1、逛鐘表商店
    課件出示各式鐘表。
    2、給這些鐘表分分類,分成指針式和數(shù)字式。(如學生說出電子表也應(yīng)肯定)
    3、數(shù)字式鐘表的認讀,8:00和8時。
    這兩類鐘表,你覺得那類看時間簡單?(數(shù)字式鐘表)7:00表示什么?你會讀嗎?
    板書8:00和8時,指名讀,齊讀。
    認讀5時、11時和1時。
    4、指針式鐘表的表盤認識。
    (1)、數(shù)字式鐘表的秘密一下子就被你們發(fā)現(xiàn)了?那么指針式鐘表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它有什么秘密,好嗎?
    (2)仔細觀察你們手頭的鐘表,在表面上你可以發(fā)現(xiàn)什么?把你的發(fā)現(xiàn)和其他小朋友交流一下。呆會兒老師有問題要考大家。
    問題1:你的鐘表上有幾個數(shù)字?看看這12個數(shù)字是怎么排列的?(齊數(shù))
    問題2:你的鐘表上有幾根指針?這些指針是怎么轉(zhuǎn)動的?
    (3)、對,指針都是從小到大走過去的,這是按順時針的方向走動。時間不會倒流,我們過了今天就不會再有今天了,小朋友過了5歲,也就不會再有5歲了。
    (二)、認識整時
    1、觀察研究。
    (1)、指名認1時,4時,6時。
    (2)、你們能認出這些時間,那一定是有什么方法的,先說給同學聽聽,再告訴老師,好嗎?
    (3)、小結(jié):當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這時的時間就是幾時。這些整時的鐘面,分針總是指著12。
    2、認識整時。(課件出示鐘表王國,認讀11時、7時、1時、6時、2時、12時。)
    3、撥時間:3時,7時、12時、9時。(教師說學生撥,學生說學生撥。)
    三、反饋深化練習
    1、小軍的一天
    小朋友們會認會說也會撥時間了,真了不起!那能不能寫下時間呢?我們?nèi)タ纯葱≤姲伞P≤娨彩且荒昙壍膶W生,他一天的都在做些什么呢?咱們?nèi)タ纯础?BR>    課件出示:早上7時洗刷,上午8時讀書,上午10時做課件操,12時吃午飯,晚上6時看電視,晚上9時睡覺。學生作業(yè)紙上完成填寫。
    2、過幾時是幾時
    (1)老師中午12時吃飯,過一個小時要午休,你知道老師幾時午休的嗎?
    (2)老師晚上7時吃飯,過三個小時要睡覺,你知道老師什么時候睡覺的嗎?
    3、一天中兩個10時。為什么同是10時,一幅圖是在上課,而另一幅圖卻是在睡覺呢?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還有很多的鐘表知識呢,小朋友課后向爸爸媽媽等再學更多的鐘表知識,好嗎?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設(shè)計一份你一天的時間安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