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過搜索整理,出國留學網(wǎng)編輯為你呈現(xiàn)“小鞋子有感”,寫文檔的能力與一個人的語言表達能力息息相關,一定要多看范文。經(jīng)常閱讀范文可以規(guī)避我們跑題的可能性,你整理了多少高質(zhì)量的范文呢?歡迎大家閱讀收藏,分享給身邊的人!
小鞋子有感 篇1
他將頭深深地埋了下去,盡管有小魚在安慰他,依然撫平不了他那揪心的愧疚。
故事剛開始時,他正在看著修鞋匠為妹妹修鞋。
這兒并沒有什么異常,大致情況:修好鞋后他去買馬鈴薯,放在外面的鞋被收垃圾的拿走了。這段枯燥(才怪)的是不會跳過去的。
值得一提的是,他找鞋子時將手塞進了兩個箱中間,將阿巴的水果攤掀翻,他只得跑開,先回家去了。
妹妹逼問他她的鞋呢,他經(jīng)不住妹妹的“靈魂拷問”,只得告訴她她的鞋丟了。
他再次去“阿巴”的店鋪去找,當然沒有找到,他只得再次回家,面對妹妹,他頓時感到無力充滿了他的全身(嗯,是個負責的人),再買一雙鞋給妹妹,可是家里顯然已無力購買。為了讓妹妹上學,他想出個餿主意:兩人共用一雙鞋,利用兩人上學的時間差,輪流上學(腦洞大開的主意)。
雖說這的確可行,但這也意味著他會遲到,妹妹也要早到早走。
事情本該這樣過去的,但老天不想讓事情這樣過去,妹妹在飛奔回家時鞋子掉進水溝里了(這個厲害了),被好心人撈了起來(事實證明,世上還是好人多)。
就這樣過了半個多月,阿里(這是他的名字)希望得到運動會第三名,獎勵是一雙新球鞋。他拼盡全力地跑,以第一名的驕人成績跑完五公里(厲害了,換成我絕對也是第一——倒數(shù)第一),他沒能給妹妹“跑”來嶄新的鞋,他始終滿心愧疚。
他不知道,與此同時,那兩雙新鞋躺在自行車上,向他倆“駛來”……
雖然故事結束了,但我依然嗟嘆不已,盡管他們很窮,但他們窮得有尊嚴,在喝茶時,寧肯不要糖,也不偷拿用來祭祀的糖,不因窮困,做些偷雞摸狗的事情。窮人的同情心更加珍貴,阿里他們面對比自己更困難的人時,便心生憐憫,阿里沒有將妹妹的鞋子強要到手,而是默默離開。
他們身上的品質(zhì)令我望塵莫及,也埋怨老天的不公,為何如此善良的人卻如此貧苦?
但命運不是我們能預料的,希望他們早日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
小鞋子有感 篇2
皓月當空,群星璀璨,伴著朦朧的夜色,伴著清涼的晚風。許多人都已身在睡意之中,可我卻還忘不了今天看的電影——《小鞋子》。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貧家小孩阿里,把他妹妹拿去修理的鞋子弄丟了。為了體諒父親無力添購新鞋和家里貧困的生活,于是央求妹妹跟他輪流穿著他的舊球鞋去上學。后來他發(fā)現(xiàn)參加長跑比賽的季軍可以獲得一雙新球鞋作獎品,于是出盡辦法參加比賽,并且只想得第三名,不料卻跑了第一名。不過與此同時,他的爸爸也因賺了一些錢,為他倆(指阿里和他的妹妹)買來了新鞋。這是一個簡單的故事,卻將兒童世界里的純真、善良、感動,描寫的淋漓盡致。
我最喜歡里面的主人公阿里,他雖然只有9歲,但他不想抱怨因與妹妹換鞋子而遲到被老師責罵。他雖然在電影中多次流淚,但他還是會為妹妹著想。特別是在長跑比賽的時間里,他苦苦哀求體育老師在預賽名單中加進自己的名字,就只是因為季軍可以得到一雙新運動鞋。比賽時他腦海中浮現(xiàn)出妹妹放學后奔跑著回家和他換鞋以及他換好鞋奔向?qū)W校的場景。他更加堅定的想要那雙鞋子。為了妹妹,他在極度疲勞中不停地奔跑著??僧斔弥约鹤詈蟮玫氖堑谝幻麜r,他失望了,在無數(shù)的燈光下他抬起低垂的頭眼里滿是自責的淚水。
這部電影的最后,導演將大膽的失望留給阿里,將滿心的驚喜留給觀眾。也正是這種結尾讓阿里在我心中燙出了印記。阿里和妹妹,他們用純真而勇敢的笑容,戰(zhàn)勝了現(xiàn)實的殘酷與冰冷。
這是一部充滿著小孩子童心的電影,你們也可以去看一看哦。
小鞋子有感 篇3
影片一開頭便是工匠在修補一雙幾乎已經(jīng)完全褪色的紅色小皮鞋的畫面。彼得慘不忍睹的鞋子和工匠粗糙的雙手使我立刻意識到故事發(fā)生的環(huán)境,那應該可以算得上是伊朗社會的最底層了。小男孩阿里自己的一雙球鞋已經(jīng)慘不忍睹,可妹妹伊莎的那雙同樣破爛不堪的小皮鞋卻被阿里在修補時弄丟了。疾病纏身的母親、年老粗暴的父親、兇神惡煞的房東、似乎底層社會的所有元素都聚集到這個平凡的家中。一家五口靠著父親微薄的工資勉強度日,所有的不幸在這個家中看起來是那么理所當然。
因為妹妹的鞋子不見了,所以兄妹必須輪流穿一雙球鞋上學。兩人也不敢告訴父親,給本就貧困的家庭增添負擔,一次次的奔跑,承載著的是兄妹倆的擔憂與無奈。他們曾數(shù)度流連于鞋店前,只想要擁有一雙屬于自己的嶄新的鞋子,可是現(xiàn)實并不允許他們的小小愿望得到滿足。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他們能比平常家的孩子更早懂事,正因為他們懂事,所以更加令人心碎。
當阿里與父親去富人區(qū)時,富人區(qū)的豪華住宅令他們望之興嘆,父親在按響門鈴后的羞怯也是他濃濃的自卑與深深的無奈所導致的。因為貧窮,所以他們認為自己低人一等;因為貧窮,所以他們只能仰人鼻息;因為貧窮,所以他們對富人竟懷有一種深深的敬畏。這是很可笑的,不管在哪個時期,人們都應該生而平等,這是人生來便應有的觀念,可是利益與世俗前,這句話被扭曲,竟變成了窮人的信念,富人的禁忌。窮人依靠它來批判不公平的社會,富人卻棄之如敝屣。
雖然貧富差距是物質(zhì)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產(chǎn)物,然而不幸卻往往更愛光顧運蹇者,就像阿里的父親得到第一筆報酬后開始幻想以后的美好生活,可接著發(fā)生的車禍卻將他那微不足道的夢想擊打得支離破碎。在現(xiàn)實與理想的雙重矛盾下,他選擇安于貧窮,根深蒂固的階級觀念和殘酷的現(xiàn)實使他抬不起頭來,他只有繼續(xù)在陰暗的角落里過著螻蟻一般的生活,他沒理想,也沒能力,他只能把自己關在那個小小的天地中,麻醉自我并沉浸其中。
但阿里與他父親完全不同,盡管看起來他對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了解透徹,可年少無知亦賜予他反抗命運的勇氣,正因為他不知道其中的艱難,所以他更添一份信心。當一個人有明確的目標,并無視前方的困難時,那么,成功便是遲早的事。阿里身上所體現(xiàn)的便正如原始時期人類迸發(fā)的第一星火光,照亮整條進化史,使無利牙尖爪的人類站上食物鏈的頂端。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精神,人類才得以代代傳承、創(chuàng)新、繁衍至今。
雨果曾說:“我對自己的前途看得很清楚,因為我抱有信仰,注視著目標前行。也許,我會在路上倒下,但我是向前倒下的?!蹦鞘前⒗锏男拍?,也是底層人民渴望進入上層社會的美好愿望。如果說阿里的父親是社會發(fā)展產(chǎn)生的悲劇,那么阿里便是照耀無邊黑暗的那一束光,搖曳不定卻堅毅明亮的火光,生生不息。
小鞋子有感 篇4
利用這個周末的時間,我再次觀看了《小鞋子》這部電影。看完后,我非常的感動。
阿里不小心把妹妹莎拉修好的鞋子弄丟了。從此以后,兄妹倆就只能在大街上奔跑著互相交換鞋子。后來阿里參加了全市五公里長跑的比賽,他為了那雙鞋子,想得第三名。但阿里的了第一名,為此,他抱著冠軍杯傷心的哭了。而且他的鞋也在長跑的過程中磨爛了。這時爸爸攢夠了錢,幫阿里和莎拉倆人各買了一雙新鞋。
阿里他們家雖然貧困,可是他們卻生活的很快樂;雖然他們年紀輕輕,但卻能勇敢地面對生活的困難。阿里兄妹一放學回家,就要幫父母干家務。一做好家務,就馬上坐在地上,讀書寫字,復習功課,成績非常優(yōu)秀,經(jīng)常得到老師的表揚和獎勵。這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我們讀書一定要向阿里兄妹學習,學習他們的刻苦、主動。
記得有一次,媽媽叫我去洗碗,我不愿意。媽媽就做起了別的事情,邊做還邊說著一些花,媽媽做完了事情便出去了。我去到廚房,不由自主地洗起了碗。洗完后,我終于體會到了媽媽的辛勞,也想到了阿里兄妹的主動。阿里是多么得懂事,妹妹是多么得善解人意。
讓我最感動的是阿里在比賽的時候。他在長跑比賽的過程中,一直讓自己保持第三名,可事情沒那么順利,后面的人拽住他的衣服,他摔倒了。他爬起來繼續(xù)追,腦子里浮現(xiàn)出來的全是妹妹穿著鞋的模樣。他一定要追上去,獲得第三名。他終于沖出終點線了,然后累到在地上,當老師去把他扶起來時,他問的第一句話卻是:“我是不是第三名?”
人的一生并非十全十美的,就像故事中的阿里和莎拉一樣,都因為一雙破爛不堪的鞋而發(fā)愁。而我們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這幸福時光。
小鞋子有感 篇5
周五,竇老師給我們看了一部電影,名叫《小鞋子》。
影片中的萬阿里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個做事認真、一絲不茍、堅持不懈的男孩。在第一幕中,他妹妹的鞋子雖然被撿垃圾的給收走了,但他并沒有自暴自棄,或表現(xiàn)出怨恨、責備的神態(tài),而是一頭扎進了水果筐堆里,奮力尋找妹妹的鞋子,雖然最后得到的只是一頓訓斥,但我也不由得為他那努力執(zhí)著的舉動肅然起敬。
阿里一家雖然貧困,但似乎永遠都不會冷清,都充滿著溫情。影片中當妹妹為沒有鞋子穿而手足無措時,阿里想到了一個好辦法,就是輪流穿鞋。他們每次放學都是爭分奪秒地往家跑,看著他們奮力跑動、疾速換鞋的樣子,心中情不自禁地騰起了一股敬佩之情:我們只把鞋子看成了一件很平常、甚至是微不足道的東西,他們卻把一雙破破爛爛的鞋子視如珍寶,這些正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要珍惜時間、珍惜物品,這讓我醒悟到,要珍惜身邊的一切。
影片中還有一個令我記憶猶新的片段,為了妹妹能擁有一雙鞋子,阿里苦苦哀求老師讓他參加比賽,流淚的眼睛,沙啞的聲音,這讓我感動不已。在比賽中我注意到了一個細節(jié):他跑在第一的時候故意放慢了腳步,讓兩個人超過了他,然后一直保持著第三名的成績。再后來,他被別人拽倒摔地上,爬起來堅持向前沖,不經(jīng)意間得了第一,卻悶悶不樂,看到這兒,我心底里最柔軟的地方似乎被觸動了,不放棄一絲機會,沒有一絲懈怠,究竟是什么驅(qū)使他這么做呢?現(xiàn)在,我知道了,正是他心中的夢想和堅持。
雖然阿里沒能獲得鞋子,但是爸爸在外通過給別人當園丁,攢了一筆不小的積蓄,喏,你瞧,妹妹的新鞋子正安穩(wěn)地躺在小筐子里呢!我想,這應該算得上一個十全十美的結局了吧。
這部影片讓我懂得了有夢想就要去堅持,盡管過程有辛苦、有委屈,只有認真努力地去堅持,持之以恒,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小鞋子有感 篇6
這個慢鏡頭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里:阿里的藍色運動衫在風中一搖一擺,他的臉因緊張而有些變形,頭在跟隨著腳步不自覺地左右晃動,汗水順著鬢角無意識地滑落。一片寂靜中,只聽得到腳步落下“嗒、嗒”的聲音和他因濃重急促的呼吸??煲獩]有氣力時,一些話語開始在他腦中交錯回響“我沒有鞋怎么上學?”“我會為你贏得季軍,一定會的。”于是我看著他邁著很有張力的步伐,一步步超過前面的人。一步一步仿佛要拼命,淚水大滴大滴掉下來。
那是阿里心中的一塊郁結,由于他的不小心,把妹妹的鞋子弄丟了,他欠了妹妹一雙鞋!所以他一定要努力的跑,他努力地讓自己保持在第三的位置,他要成為季軍,只要為妹妹贏得一雙鞋子!跌倒后繼續(xù)努力奔跑,但阿里陰差陽錯的跑了冠軍!當別人為他具備慶祝的時候,他卻悶悶不樂,留下了眼淚!因為只有季軍的獎品才是一雙鞋子!
雖然沒有為妹妹贏得球鞋,但阿里是一個合格的哥哥,他為了妹妹,為了家人,努力奔跑!
小鞋子有感 篇7
前幾周,和學校三至六年級的孩子們一起觀看了一部伊朗電影《小鞋子》。說到電影,其實我之前一直不太喜歡,也很少看外國電影。關注伊朗電影,起先是因為朋友的推薦,后又看到一個喜歡的作家在一本書上極力的推薦。于是在家特意找出這部影片,看過之后覺得很不錯。影片的故事情節(jié)簡單有趣,也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覺得挺適合孩子觀看,于是便決定把它推薦給學校的孩子們。
顧名思義,《小鞋子》這部影片圍繞“小鞋子”講述了這樣一個有趣而感人的小故事。在伊朗的一個貧民家庭里,有兄妹二人,哥哥讀小學三年級,妹妹讀幼兒園。有一天,哥哥去修鞋鋪取回妹妹的小鞋子,回家時不慎把鞋子給弄丟了。此后,因知道家庭貧困買不起鞋子,又怕遭到父親責罵,兄妹倆只得瞞著家人和老師,每天輪換著穿哥哥僅有的一雙鞋子去上學,并忍受了換鞋子帶的種種不便,如上學遲到等。后,學校舉行一個跑步比賽,當?shù)弥荣惖募拒娔塬@得獎品——一雙球鞋后。于是哥哥報名參加了跑步比賽,經(jīng)過艱難的比賽獲得了冠軍,然而哥哥卻因得不到鞋子而感到沮喪。
看完之后,我想誰都會對影片中這個有趣的反復出現(xiàn)過幾次的畫面印象深刻。每天早上,妹妹匆匆地穿上哥哥那雙寬大破舊的鞋子上學。放學后,妹妹總是第一個沖出校門,因為哥哥早已在離家不遠的一個地方焦急地等待著。兄妹倆以最快的速度脫鞋、穿鞋,之后,哥哥又穿上鞋子飛快地沖向?qū)W校。盡管已做了最大努力,卻仍然經(jīng)常遲到,因此遭到老師越越嚴厲的訓斥,甚至差點被開除,受到委屈卻不敢辯解、說明,因為要瞞著父母、老師。之所以忍受這么多的委屈、誤解,僅僅是因為一雙鞋子造成的。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話說得沒錯。在很多衣食無憂的大人和孩子看,不小心丟失了一雙破舊的小鞋子,當然不是什么大錯??蓪τ谝粋€家庭貧困的孩子說,卻因此付出了多么大的代價。在隱瞞過錯的背后,我看到了一個膽小,卻又多么懂事的孩子。我們不難猜測孩子心里的想法,也許他只是擔心會挨父親的一頓打罵,也許他更擔心的是,父親因為沒有錢給妹妹買新鞋子而四處找人借錢,增加家庭的生活負擔。我們還看到,面對錯誤和委屈,孩子的承受力和忍耐力是驚人的。孩子隱瞞過錯的心思和辦法有時是大人所無法想象和難以理解的。這個小故事,喚醒了我們心底塵封已久的童年記憶,令我想起兒時那些無心犯下的大大小小的過錯,那些孩子間不能對大人說的童年秘密。作為大人,不得不承認,很多時候,我們對孩子無心犯下的過錯,往往過于輕率地下結論,甚至一味加以簡單粗暴地訓斥責罰。其實,如果大人能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也許才能更好地理解并走近孩子,才能更理性寬容地對待孩子。
?6?7這是影片中最精彩也是孩子最喜歡看的部分,哥哥為得到鞋子參加了學校的跑步比賽。比賽前,經(jīng)過苦苦哀求博得老師的同情并換比賽的資格后,哥哥興奮地一路跑回家,滿懷自信地告訴妹妹,他一定能夠在比賽中獲勝并得到一雙要送給妹妹的新鞋子。雖然,哥哥拼盡全力終于得到了跑步冠軍,但在孩子看卻無異于失敗,因為他沒有兌現(xiàn)對妹妹許下的承諾——獲得賽跑季軍得到那雙夢寐以求的男球鞋,再把它換成適合妹妹穿的尺寸、型號。于是他在一群大人的祝賀聲中領獎拍照后,像一個打了敗仗的將軍滿臉沮喪地回到家,因為他沒能如愿得到鞋子而感到愧對妹妹。是的,孩子的努力最終沒能實現(xiàn)其換一雙小鞋子的愿望,但是,誰會忍心責怪這樣一個孩子呢?為了兌現(xiàn)對妹妹的承諾他已經(jīng)付出了全部的努力——比賽中被別的孩子撞倒在地,仍然咬牙堅持、拼盡全力跑到終點而暈倒在地。看到這里,我們不禁要發(fā)出這樣的贊嘆:多么討人喜歡、惹人憐愛的小男孩。孩子的心地多么美好,多么單純。在孩子看,兌現(xiàn)自己對他人的承諾,守信遠遠勝過榮譽。這是小男孩最難可貴也最打動我的一點,為所有孩子樹立了很好的榜樣,更值得大人們學習。
通過影片中的一家人的生活,我們看到了,很多人雖然生活在貧困中,卻依然對生活充滿希望,積極地面對生活。為了賺錢養(yǎng)活一家人,父親每天辛苦地工作奔波。孩子們年齡雖小卻懂事上進,會主動幫父母分擔力所能及的各種家務活,認真讀書。在這個家庭里,父母和孩子,孩子和孩子之間,處處體現(xiàn)了親人間的關愛。這部影片,除了讓人看到窮人生活的艱難和貧窮,也讓我們感受到普通家庭的溫暖、和諧和幸福。因此,在生活中我們絕不能瞧不起或歧視那些生活貧窮、地位卑微的人,也不要因為生活貧窮、工作平凡而放棄夢想,怨天尤人,憤世嫉俗,自暴自棄。要相信,只要努力,只要有愛,仍然可以改變生活,改變自己和別人,獲得幸福。
因為是和孩子一起看電影,也是第一次與孩子一起寫觀后感。不知不何,我想到了自己喜歡的童話大王鄭淵潔,一個人堅持寫一份給孩子看的刊物——《童話大王》xx年。我也想到了前不久看過的一部電影《圣誕傳說》。片中講述了一個圣誕老人,從年輕時開始,數(shù)十年不間斷地堅持做這樣一事——在圣誕節(jié)前夜悄悄地瞞著全村人,親自挨家挨戶地贈送給全村所有孩子自己耗費無數(shù)精力親手制作的禮物。無論是現(xiàn)實還是電影,這種堅持的勇氣和力量都給了我難以言說的心靈震撼。因為,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那些不變的、單純的東西實在太少了。于是我也在想,自己能否也有這樣一個堅持:每個學期和孩子一起看一部電影,看完后一起寫觀后感,然后一起交流,還可以給他們讀我寫的字。
做出這樣一個決定,主要緣自于這樣一個美好的設想:給孩子們的童年多留下一些美好的回憶。這回憶還包括,我作為一個鄉(xiāng)村教師,在和這許多去匆匆的孩子有限的接觸中,將會留給他們的一點印象。此外,還有一點自私的希望——給我平凡瑣碎而漫長的教師生涯增添一點美好的元素。
小鞋子有感 篇8
打小學起語文課本里每課后面都有一題:請有感情地朗誦全文。長大以后,無論文學、影視作品,都能看到這種抒情的朗誦。老實說,的確很傷胃。經(jīng)常性地抒情,結果是變成無情。因為這種感情太廉價,任何地方都能扭開水龍頭,嘩嘩地來上一大桶。
那么有沒有不抒情地朗誦?有,這就是伊朗電影《小鞋子》。小哥哥貪玩耍,把妹妹唯一的一雙鞋弄丟了。父親工作很辛苦,母親重病,家里實在沒有余錢買一雙鞋。這就是每個人童年時代都曾經(jīng)遇見的那種問題,那種“絕對不能告訴爸爸媽媽”的問題。
《小鞋子》就以這種兒童的視角講述了一個關于鞋子的故事,平靜地講述了兩兄妹怎么想勁一切辦法解決鞋子的問題。所有小孩子能想到的辦法他們都想到了,都嘗試了。導演沒有把他們表現(xiàn)得和兩個難民一樣地乞討觀眾的同情,從頭到尾,他們都在努力,觀眾只是無法停止關切之情,迫切地想知道他們的努力是否能夠成功,而不是在散場后哭著捐獻慈善款。
全片唯一稱得上震撼的場面甚至有些黑色幽默:小哥哥的學校舉辦長跑比賽,季軍的獎品是一雙新鞋子。于是,小哥哥在比賽中傾盡全力去得到那雙鞋子,卻一不留神得了第一名。得了第一名的小哥哥在鏡頭前哭成了個淚人,他真正傷心的原因居然是他沒有得到第三。
他回到家里,把滿是血泡的腳泡在水池里。水里的魚紛紛游過來,觸碰那一雙小腳。這是全片最為寧靜的時刻,所有觀眾在那一刻都能感受到相同的滋味,和小男孩分毫不差。沒有眼淚,沒有嘆息,只有一個安靜的下午,一池水,一群魚,和你自己。
因此,要把《小鞋子》說成是一部兒童影片我覺得不大公平。它其實是拍給大人看的,讓人咂一咂生活的滋味,在某天花時間看完以后安靜下來想一想。全片沒有一處刻意表現(xiàn)生活的艱難,而是處處體現(xiàn)出人性的美。小妹妹終于找到了那雙丟失的鞋,卻發(fā)現(xiàn)穿在一個盲人的女兒腳上。她躲在墻后看著,然后轉身離去。沒有一句臺詞,沒有一個音符,但是卻能深深打動人心,并且在最后流淚鼓掌。
我想這掌聲的意思是鼓勵和祝賀,里面沒有一絲一毫廉價的同情。不抒情地朗誦,在字里行間你就能讀出堅硬的東西,那就是尊嚴。
《小鞋子》,號稱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兒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