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學生是比較關心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這次的qs世界大學排名大洗牌,精彩不斷,那么今天出國留學小編就給大家介紹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top100,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話,歡迎點擊出國留學網。
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top100:震撼發(fā)布!亮點諸多!劍橋反超!清北創(chuàng)紀錄!
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
好消息,2023年QS全球大學排名正式發(fā)布了!這次是官方發(fā)布!不過跟前兩天的泄露版排名沒啥變化,咱們快來一起看看吧!

據悉,今年的排名共有1400多所院校上榜,比去年的1300所學校多出不少,是QS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世界大學排名。
而影響世界大學排名的數據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數據來自QS的獨立調查問卷結果;
第二種是各類學術研究成果、摘要和論文引文的國際數據庫;
第三種數據來源來自于各所大學,包括學生數量、教師數量以及人員構成的國際化比例數據。
在世界大學排名方法論方面,共有6項指標被用于評估和檢驗全球頂尖高校的相關數據,從全球聲譽,學術產出質量及影響力以及國際化程度三個大方面綜合展現高等教育機構在全球語境下的發(fā)展現狀。
本次排名參考指標包含以下6項,具體占比如下:
● 學術聲譽(40%)
基于超過13萬名學者的調查問卷反饋;
● 雇主聲譽(10%)
基于超過7.5萬名雇主關于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水平調查問卷的答復;
● 單位教員論文引文數(20%)
衡量學術影響力,通過五年內大學研究論文的引用總數除以大學的教師數量得出;
● 師生比例(20%)
代表教學規(guī)模,將學生的人數除以教職員人數得出,以用于全球學生群體參考所選大學的班級規(guī)模;
● 國際教師比例(5%)
QS兩個國際化指標之一,衡量大學中非本國教師的比例;
● 國際學生比例(5%)
QS的兩個國際化指標中的第二個指標,衡量一個大學中的非本國學生群體比例,這也可以表明大學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能力。
這些指標能夠顯示:衡量一個學校的水平,最重要的還是看它在學術領域所擁有的研究實力和影響力。這也是QS排名的一大特色。
2023年的QS排名可謂是一波三折,幾天前網傳了一份“提前泄漏”版本。剛剛,終于迎來了正式官宣。那么官方正式版排名和泄露版有區(qū)別嗎?一起跟隨51訪學網小編了解一下。
作為QS世界大學排名發(fā)布的第20個年頭,這一次該排名共羅列了近1,500所院校,這也使得其成為有史以來規(guī)模最大的QS世界大學排名。
排名亮點解讀
麻省理工學院連續(xù)第十一年創(chuàng)紀錄地位列世界第一。
劍橋大學上升至第二位,斯坦福大學仍位居第三位。
中國(大陸)目前有兩所大學進入世界前 15 名,北京大學(第 12 名)和清華大學(第 14 名)獲得了本榜單成立以來的最高排名。
新加坡國立大學是亞洲表現最好的大學,連續(xù)第五年位居世界第 11 位。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世界排名第 9 位)仍為歐洲大陸排名最高,而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UBA)繼續(xù)在拉丁美洲領先。
排名指標
作為世界上最具權威性、公信力和影響力的大學排名之一,今年采用的排名指標相較往年,還增加了兩項額外的指標——國際研究網絡和就業(yè)結果,只是這兩項并未納入總體評分。
主要還是根據以下6項進行加權得出最后結果:
1、學術聲譽40%:基于超過130,000名學者的調查問卷反饋;
2、雇主聲譽10%:根據雇主關于大學與畢業(yè)生就業(yè)水平的調查答復;
3、單位教員論文引文數20%:衡量學術研究的影響力,通過五年內大學研究論文的引用總數除以大學的教師數量得出;
4、師生比例20%:代表教學規(guī)模,將學生人數除以教職員工人數得出,可以用來參考各個大學的班級規(guī)模;
5、國際教師比例5%:QS的兩個國際化指標之一,它衡量的是大學中非本國教師的比例;
6、國際學生比例5%:QS的兩個國際化指標中的第二個指標,它衡量的是大學中非本國學生的比例,這也可以表明大學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能力。
TOP10排名
今年TOP 10的學校名單整體還是與去年變化不大,其中包含4所英國大學、5所美國大學。

圖源QS中國官網
在本次排名中,Top10分別是:
1. 麻省理工學院
2. 劍橋大學
3. 斯坦福大學
4. 牛津大學
5. 哈佛大學
6. 加州理工學院
7.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
8. 倫敦大學學院
9.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
10. 芝加哥大學
整體來看,對于2022年世界大學排名前10名并沒有變化。麻省理工學院 (MIT) 連續(xù)11年保持世界大學排名第一的地位。劍橋大學超越牛津大學,成為英國最頂尖大學,而斯坦福大學和哈佛大學排名不變,跟去年保持一致。
不過,前10雖然沒新成員,但康奈爾大學在去年掉隊后又重新回到了世界前20名。北京大學的排名也是逐年攀升,從五年前的第38上升到現在的第12。
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Top100

美國高校表現



Top100內美國大學排名
本次美國共有26所高校上榜Top100,也是前100名榜單上榜最多的國家。且頂尖學校排名中,依舊以美國高校為主,包括斯坦福大學(3)、芝加哥大學(10)、賓夕法尼亞大學(13)、普林斯頓大學(16)、耶魯大學(18)以及康奈爾大學(20)。
可能是因為疫情的緣故,此次QS大學對美國高校似乎“不怎么友好”。在排名靠前的學校中,名次上升的大學不多,例如JHU上升1位,位于第24名;Cornell上升1位,重回Top20;NYU上升3位,位于第39名。
但名次下降的學校是真的不少,尤其是藤校,格外的慘……
耶魯大學下降了4名,至18名,目前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愛丁堡大學都排到了耶魯前面;
哥大下降3名,跌出了前20,排名降至22名;
公立大學典范-UCLA也下降4位,排到了第44名。
達特茅斯學院本身排名都不算高,這次更是直接暴跌14名,名次直接跌出200名開外。
當然,密歇根大學、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華盛頓大學、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佐治亞理工學院等幾所在USNews里綜排30名開外的公立大學還是非常不錯的,很穩(wěn)的沖進了世界TOP100!
整體來看,美國各個高校的表現確實“可圈可點”。作為全球性的教育大國,還是存在很大優(yōu)勢,教育實力毋庸置疑,排名頂尖的學?;敬嬖诓簧賰?yōu)質學科,排名較后的學校也并非不行,畢竟這是一個綜合排名,無法展示學校在其優(yōu)勢領域的實力。
英國高校表現


Top100內英國大學排名
英國今年的表現非常不錯,有17所大學進入世界Top 100,有5所大學(牛津、劍橋、帝國理工、UCL、愛丁堡)位列前20,且大多數大學的排名有所上升。QS前100和前200入圍英國大學名單,跟去年保持一致。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劍橋大學從去年的第3名上升到今年的亞軍,而牛津大學雖然有所下降,但也保持在了前5名當中,位列第4。
除此之外,倫敦帝國理工學院上升1名至第6名,倫敦大學學院UCL保持在世界第8位,全世界前十英國霸占了4個席位。
在世界前20排名中,愛丁堡大學也從去年的第16位再次攀升至第15位。前50名中還有曼徹斯特大學(28)、倫敦國王學院(37)。
唯一有點可惜的是LSE,今年掉出了QS前50名。
利茲是前100名中,英國大學進步明顯的,上升了6名!而諾丁漢則離前100越來越遠,但明年或有轉機哦。
總體來看,相比去年,2023年世界大學排名中,英國大學整體排名表現都有相應的提升??紤]到英國整體高校情況在世界排名的表現越來越棒,大家在申請出國留學時,也可以更為偏重英國。
再加上英國的PSW簽證和HPI簽證,無論是在英國高校畢業(yè)還是在國外頂尖學校畢業(yè)的學生,都有機會在英國就業(yè),甚至落戶,待遇還是非常不錯的。
中國高校表現

中國大陸內地高校排名

中國香港地區(qū)高校排名

中國臺灣地區(qū)高校排名
中國方面,前100名中共上榜12所高校,包括大陸地區(qū)6所,中國香港5所,中國臺灣1所。北大上升6位,清華上升3位,分列第12和14名。
跟之前“泄露版”排名一樣,排名已經壓過藤校,也引來不少網友的爭議。但不得不說,國內高校排名上升也意味著我們的高等教育水平在逐步提高,在國際上受到認可,應是一件好事。
其他國家高校排名簡介

Top100內澳洲大學排名
澳洲一共有38所大學上榜。其中,澳洲八大中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墨爾本大學、悉尼大學、新南威爾士大學、昆士蘭大學、莫納什大學、西澳大利亞大學都在前 100 之列。

Top100內加拿大大學排名
加拿大雖只有3所學校上榜,但每所都在Top50之列。其中,多倫多大學是加拿大排名最高的大學,位列第31位,下降了5個名次。
提前泄露2023年世界大學榜單
6月3日,全球高等教育排名機構QS(Quacquarelli Symonds)的官網提前泄露了2023年世界大學榜單。
按慣例,QS排名于每年六月上旬發(fā)布。QS一般會在正式發(fā)布前在官網上傳最新榜單,但沒有高級權限的普通用戶根本無法查看:

然而今年,或許QS官網出現了bug,讓有心網友發(fā)現了最新榜單加密網頁的漏洞。具體查看方法:點開QS官網所列大學后面的+號,對比任意4所學校即可看到該校最新(2023)QS世界大學排名!
還有熱心網友不辭辛勞根據上述方式整理出完整排名。

以下是2023QS世界大學榜單泄露版本供讀者參考:







QS榜單影響力
QS世界大學榜單與《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US News世界大學排名》和《ARWU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同為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四大高校排名。除了屈指可數的幾所世界頂級名校外,絕大多數高校在不同榜單中的排名都有較為明顯的差異,最高位次差可達100名以上。
至于哪個榜單價值較高,我國民間一直流傳著QS至上的說法。原因在于“求職時企業(yè)及其HR大多只認 QS”。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QS榜單的權威性一直是四大榜單最具爭議的。QS的排名方法論既不似US News和THE這般細致,也不似 ARWU 那么嚴肅客觀,其五成指標源于非常主觀的聲譽調查,具體如下:
學術聲譽(40%);
雇主聲譽(10%);
師生比(20%);
文獻引用數(20%);
國際教職工比例(5%);
國際生比例(5%)
而我國HR青睞該榜的核心原因就是10%的雇主聲譽指標。QS排名機構聲稱為此進行了全球規(guī)模最大的同類型雇主調研,參與用人單位約5萬家。換句話說,某所學校QS排名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其培養(yǎng)合格社畜的能力。
此外,QS榜單對亞洲高等院校一直具有很高的“包容度”。部分院校2022年QS 榜單排名與US News、THE、ARWU橫向對比結果如下:
QS 排名第11位的新加坡國立大學,在另外三榜分別位于第 29,21,75;
QS 排名第12的南洋理工大學,在另外三榜分別位于第 33,46,81;
QS 排名第22的香港大學,在另外三榜分別位于第 76,30,101;
QS 排名第33的京都大學,在另外三榜分別位于第 127,61,37;
QS 排名第36的首爾國立大學,在另外三榜分別位于第 130,54,101;
這些內地留學生數量可觀。因此坊間推測QS受到我國HR青睞的另一個原因:有利于彰顯雇主的聘用標準!盡管我國留學生海歸人數很多,但畢業(yè)于世界頂級名校的求職者卻寥寥無幾,多數海歸的院校HR也不甚了解,如果參考其他三個榜單,很多求職者的大學名次可能落到100乃至200名開外,從而無形降低了用人單位的聘用標準。
如果剛剛泄露的最新榜單屬實,QS排名繼續(xù)延續(xù)了這一趨勢:
中國兩所高校首次進入全球前15位,北大和清華分別名列第12(+6)和14(+3)名;
新加坡國立大學上升1為,名列第11,成為亞洲排名最高的高校;
首爾國立大學上升7名,位列第29名。
不過近年來,隨著QS的公信力日益遭受質疑,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yè)也開始參考求職者院校在其他榜單的排名,力爭更客觀公平地反映求職者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