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城之戀》的感悟(通用6篇)

字號:


    當(dāng)我們結(jié)束一段旅程或者經(jīng)歷一些事的時候。感言對于我們來說意義重大,我們怎樣才能讓自己寫好一篇感言呢?小編為你收集整理了《傾城之戀》的感悟,請馬上收藏本頁,以方便再次閱讀!
    《傾城之戀》的感悟【篇1】
    說到怨婦,不由想起曾經(jīng)翻閱過張愛玲小說傾城之戀。小說里寫白流蘇的家庭親情冷淡,使得離了婚的她不得不離開這個娘家,想尋找另一片天地。
    開頭白流蘇就在這封建大家庭的枷鎖里,幾個哥嫂就七嘴八舌地要逼著她回去為前夫奔喪,白家的守舊人物不止是一個,而是一群,就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逼迫下,白流蘇表現(xiàn)出一種悲憤的怨婦形象,一聲““這屋子可住不得了!……住不得了!”
    而后,她攪散了她七妹的相親對象——范柳原,成了她七妹與范柳原的中間人。
    于是,她開始了一場賭局,以她的前途為注。
    她開始把握她與他之間的距離,所謂有把尺子的距離在她與范柳原之間,才有神秘的美感。
    白流蘇對于范柳原的性格剖析:你最高的理想是一個冰清玉潔而又富于挑逗性的女人。冰清玉潔,是對于他人。挑逗,是對于你自己。如果我是一個徹底的好女人,你根本就不會注意到我。
    白流蘇對他道:你要我在旁人面前做一個好女人,在你面前做一個壞女人。
    或許,這才是男人心目中喜歡的女人形象,在外面你是一個出得廳堂,入得廚房,而在私底下你卻是個柔情似水、風(fēng)情萬種的小女人。
    白流蘇對范柳原道:是那樣的好,初次瞧見,再壞些,再臟些,是你外面的人,你外面的東西。你若是混在那里頭長大了,你怎么分得清,哪一部份是他們,哪一部份是你自己?”
    可見白流蘇是個很明智的女人,若是從小在污泥里長大,又怎知道什么是壞,可能認(rèn)為那壞的便是好的,你又如何分清?
    “因為精神戀愛的結(jié)果永遠(yuǎn)是結(jié)婚,而肉體之愛往往就停頓在某一階段,很少結(jié)婚的希望?!边@句一出,便知道白流蘇對于愛分析得相當(dāng)通透,肉體戀愛只是一種生理的需要,隨便哪個豐滿的女人都可以滿足象范柳原這樣的男人,而精神戀愛,一種飄渺又說不清、道不明的曖昧,一種思想上的互動,并不是每個女人能夠供給的。
    香港的淪陷幫了白流蘇,他們在患難中彼此攙扶。他們開始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僅僅是一剎那的徹底的諒解,然而這一剎那夠他們在一起和諧地活個十年八年。
    如果這個世界瀕臨塌陷的邊緣時,天地只剩下兩個人,一個是男的,一個是女的,相互攙扶,相互依偎將會成為必然的,因為每個人都有寂寞和孤獨的時候,尤其在意想不到的絕境里,人們更害怕寂寞和孤獨。
    胡琴依舊咿咿呀呀拉著,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又拉過去,說不盡的蒼涼的故事——不問也罷!小說的開端與結(jié)尾都出現(xiàn)胡琴這個道具,有它的存在性的價值,給人余音繞梁的感覺。
    《傾城之戀》的感悟【篇2】
    這是我第一次正式拜讀張愛玲女士的作品,我所閱讀的就是她的《傾城之戀》。在沒看張愛玲女士的任何作品之前,我就有聽過張愛玲女士的生前故事,聽說她是個感情豐富內(nèi)斂,愛得太癡的女子;而她的作品更是不忿于世的,感情簡樸世俗。
    但是當(dāng)我看完張愛玲女士的《傾城之戀》之后,并沒有覺得有什么特別沖擊我的地方,只是覺得生活本就是這般現(xiàn)實,她只不過不似大眾作者般用華辭修飾出讀者的烏托邦。她給我?guī)淼氖茄芰艿默F(xiàn)實,其中夾帶著她細(xì)膩的情感。我可以否認(rèn)我從這本書有學(xué)到什么,但是它卻確確實實帶給我感動。在白流蘇在香港大飯店的舞廳跳舞的時候,有一段描寫范柳原從別人手里接過白流,或許這段描寫對于別的讀者來說并不是非常觸動,但于我卻有小小的共鳴,我認(rèn)為這是暖心的舉動。同樣地,我也沒有感受到所謂的一剎那間一對平凡的夫妻感受到的一點真心,也許是我感情不夠投入,沒有體會到它里面真真的細(xì)膩;也許我太年輕,沒有太多的情感經(jīng)驗。
    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感覺就是范柳原和白流蘇之間的曖昧不清和道德責(zé)任的束縛,再別無其它。我想也許等我再長大點,我就會明白其中奧妙。
    張愛玲女士童年有點疼痛,以至于在作品里看出了白流蘇是她的一種精神折訴。書中白流蘇個性多疑,對人從不輕易信任。讓人看了又是同情又是恨。
    我想我還會讀第二遍第三遍第一百遍,有句話說的好,好書不怕多讀。而我想也許隨著人的成熟,終有一天我會讀出其中情感的微妙。
    《傾城之戀》的感悟【篇3】
    首先,我要跟大家道歉一下,我的讀后感拖了好久。其實,《傾城之戀》我已經(jīng)看了兩遍了,至于為什么遲遲沒有寫讀后感,其一是,我看了兩遍,我還是沒怎么看懂;其二,就是最近白天工作,晚上偷懶不想寫,所以就拖到現(xiàn)在了。
    《傾城之戀》講的是一個經(jīng)歷了婚姻失敗的女人(白流蘇)在家中受盡了家人的冷嘲熱諷,為了脫離這個這個家庭,獲得自己的婚姻而兩次離開上海,到達(dá)自己陌生的香港。在香港中,與多金瀟灑的單身漢范柳原斗智斗勇,并在戰(zhàn)爭中獲得了自己的愛情?!秲A城之戀》的結(jié)局是平庸,是戰(zhàn)爭中的結(jié)合。
    我看了《傾城之戀》后,我不是很明白,為什么題目是《傾城之戀》,按照我的理解就是,白流蘇和范柳原的結(jié)合是在戰(zhàn)爭中,是在日本攻陷香港的時候,是整個香港城成全了他們。
    《傾城之戀》中讓我印象最深刻是白流蘇與范柳原第一次在香港的交往,一個是為了不結(jié)婚而戀愛,一個是為了結(jié)婚而戀愛,兩人你來我往,最終,流蘇失敗而回到上海。但是流蘇為爭取自己婚姻幸福做出了巨大努力,也為她的結(jié)局奠定了基調(diào)。
    《傾城之戀》的感悟【篇4】
    再去讀《傾城之戀》,覺得行文真是美極了,伴著柳原猶猶豫豫的真心,流蘇猶猶豫豫的分寸,像是搖碎在槳聲燈影里的舊時月色。
    流蘇一直記得淺水灣飯店的那灰磚砌成的墻,那個晚上他們兩個靠在墻上講話。范柳原真假莫辨說著胡話,流蘇輕輕巧巧說著場面話。
    不過在這之前,范柳原說,我們到那邊去走走。流蘇不做聲,他走,她就緩緩的跟了過去。
    我之前一直不相信張愛玲是紅樓夢迷,我覺得她一點不古典??墒沁@樣的輕巧一筆,流蘇什么主動的表示也沒有,可是她的自矜,她的試探,全都無聲勝有聲了。
    在范柳原和白流蘇的對話里,范柳原是聲色,是撥開虛空的墨色,他總是絮絮叨叨的表白,動作,而白流蘇是墨色中的留白,要么就是一兩句場面話,引出范柳原更多真假莫辨的剖白,要嘛就是忽然的動作,打破絮叨粘膩的局面,好像一折戲落幕,短暫黑暗之后,才又粉末登場。
    那堵墻讓范柳原想到了地老天荒,他說,有一天,我們的文明整個的毀掉了,也許還剩下這堵墻。如果我們那時候在這堵墻跟下遇見了,也許你會對我有一點真心,也許我會對你有一點真心。
    這已經(jīng)是表白表進(jìn)了死胡同,要換個功力差點的三流小說家,白流蘇燙手山芋接在手上要么吃要么扔,所差不過是吃或者扔的姿勢。可張愛玲的白流蘇還能閑閑宕開一筆說你自己承認(rèn)你愛假裝,可別拉扯上我。你幾時捉出我說謊來著?于是范柳原的戲碼便唱不下去了,只好接著流蘇的新折子唱新戲。
    這就是談戀愛了。像是一個迷宮,卻并不等走到絕路再回頭,更像小徑分叉的花園吧,每一句都引出這個人不為人知的一面。不過他們倆都太想表現(xiàn)了,所以被后來香港的傾覆搞到灰頭土臉卻能在半夜抱在一起的時候,要自嘲,之前花了太多時間在談戀愛。
    我想了想,小時候不喜歡傾城之戀的原因大約是因為這兩個人都那么不純粹,他們的苦衷都在相遇之前,都不是小姑娘喜歡的純情清白的少男少女,所以當(dāng)我看見自己說更喜歡十八春的時候,就會心一笑顧曼楨和沈世鈞是相反的那類,在故事展開的時候,他們還清清白白,而后我們看見他們怎樣被風(fēng)塵染色,自然心有戚戚。
    只是流蘇和柳原都是冰山底下潛流之中的人,臉上云遮霧繞,難免讓人敬謝不敏這樣的人,當(dāng)是沒有真心的吧流蘇覺得柳原要圖新鮮,而柳原知道流蘇是要長期飯票。哪怕是真的心動,真真假假,說不定連自己都騙過去了??墒撬麄冇顾卓珊迒?也并沒有,并不只有白紙一樣的人才有資格動心啊。一點心動不能承諾一生一世的,可是沒有一輩子的忠誠也不能證明當(dāng)時的心動是假的。
    那天晚上,范柳原的自我剖白直白到有點可憐。張愛并沒有說范柳原的期期艾艾??墒撬@樣寫,你你如果認(rèn)識從前的我,也許會原諒現(xiàn)在的我。當(dāng)然示弱裝可憐也是范柳原討女人喜歡的技巧,可演技太好,也許自己都入了戲。白流蘇冰山之下的苦衷在開場二十個人的大家族里暗無天日的生存斗爭,無所不在的擠兌,而范柳原的冰山漂浮在真真假假的表白之時,偶爾掀起一角。所以他風(fēng)流有心計,可也并不討厭。
    她也沒有寫什么動心,她只寫月亮。
    那天晚上柳原給住在隔壁房間的流蘇打電話,給她念了詩經(jīng)上的那句話,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流蘇不懂,或者裝不懂,只是逼婚。而范柳原怒了,好像一腔熱情被冷落了似的刺激了流蘇一下,說她根本以為婚姻就是長期的**。
    柳原在外面總是俏皮話,在流蘇面前又正經(jīng),而這一次脫口而出有點惡毒的比喻,倒是很可愛我在講心里話呢,你卻不懂我。
    卻并沒有完。而后他又給她電話,他也沒有再說情愛,只說了月亮,可卻像一首情詩,于是白流蘇真的手足無措了。
    他說,流蘇,你的窗子里看得見月亮么?我這邊,窗子上面吊下一枝藤花,擋住了一半。也許是玫瑰,也許不是。
    白流蘇哽咽起來。
    生存的孤獨,淡薄的一點情意,處處收束,都是無可奈何。不管她裝不懂還是真不懂詩經(jīng)里那些晦澀的句子,但月亮她是懂了的。
    不是詩人才能寫詩,不是文化人才有詩意。范柳原要白流蘇懂他,他引經(jīng)據(jù)典,自我剖白,她都不能放下心防來懂他。只有當(dāng)他指向他們共同面對的涼薄人生的時候,一個不被父族接受的私生子,和一個在娘家寄人籬下的失婚女才是淪落一處天涯的。
    佛家有個公案,說以手指月并非月。
    張愛玲讓范柳原指了一回月亮,可他讓她看得也并非僅只是那個月亮。她讓我們看的是他們談?wù)撛铝習(xí)r候吊下的那枝藤花。
    《傾城之戀》的感悟【篇5】
    有人說張愛玲的小說除卻《傾城之戀》以外,都是悲劇的尾巴。在我看來,《傾城之戀》雖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緣,但實則以世俗的表象虛掩了真正的悲涼,越發(fā)比悲劇更像悲劇。
    愛情總是發(fā)生在自私的男人和自私的女人之間。各自為了捍衛(wèi)那一點自由或者追逐物質(zhì)上的算計相互著不妥協(xié)。當(dāng)終于有一天,精神上的追求再尋不到現(xiàn)實的依托時,兩個人方始彼此親近。但究竟與愛情不大相干了。這時候各自面對的人兒都成了種類物,可以替換的。若是換了些時候,換了個光景,他對面興許是另一個女人,她對面也興許是另一個男人。
    白流蘇是一個離過婚的女人。在那樣曖昧的時代和同樣曖昧的舊上海,離婚恐怕還是要受道德譴責(zé)的。白公館無疑是守舊的,他們用的是老鐘。他們的十點鐘是人家的十一點。他們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白公館有這么一點像神仙的洞府:這里悠悠忽忽過了一天,世上已經(jīng)過了一千年??墒沁@里過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離了婚的白流蘇,少不了受家人的指戳。一應(yīng)錢財盤剝凈盡之后,她在家里的存在無疑成了拖累和多余。她的出路,除了另一個男人的懷抱以外,再無其他。寂寞倒是其次。
    范柳原,一個海外歸來的浪子,本是無根的浮萍,四處飄搖。加上生活的紙醉金迷,便把女人看成他腳底下的泥。愛情和婚姻原是他不相信,也不敢指望的。但他內(nèi)心深處是渴望安穩(wěn)的。
    這樣的兩個各懷鬼胎的人遇到一處,展開了一場相互試探的愛情攻防戰(zhàn)。白流蘇的目的顯而易見,她希望他能承諾她一紙婚姻。一個男人若能以婚姻的形式接受一個女人,心里必定會沉潛下來很多東西,也就是白流蘇期翼的那一點點真,或許仍是無關(guān)愛情的。
    這便是她為何一再矜持,不想經(jīng)他的激將,自動投到他的懷里去的原因。在連續(xù)的試探之后,流蘇沒有尋到半點進(jìn)展,索性有些氣急敗壞,遂惱了起來:你干脆說不結(jié)婚,不完了!還繞得大彎子!什么做不了主?連我這樣守舊的人家,也還說初嫁從親,再嫁從身哩!你這樣無拘無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誰替你做主?接著更是賭氣狠下心來從香港輾轉(zhuǎn)回到上海。家里是早容不下她的,這次又加上了*的惡名。可見她不惜為爭取婚姻冒了極大的險。此時,心跡更是表露無疑,思忖再尋個職業(yè),也怕自貶了身價,被柳原瞧不起,否則他更有了借口。拒絕和她結(jié)婚了。權(quán)衡的結(jié)果是:無論如何得忍些時。這是在和自己打賭。她并不見得有多大勝算的把握。如果柳原還再來找她,就算贏了一步,這是她此時的底線。果然,過了些時日,香港來了電報。她心里自然安定了許多,也將自己放開了些,同他上了床,雖然不見得是主動,但也并沒有拒絕。然而,此時,他們還是兩個不相干的人,兩個世界的人。
    她決不會就此放棄,因想:沒有婚姻的保障而要長期抓住一個男人,是一件艱難的、痛苦的事,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此時柳原給了她房子和花費錢財,至少她可以真正地脫離了白公館。物質(zhì)上的滿足,讓她對婚姻的追逐暫時置后,且說管它呢!。到底她是不愛他的,她只承認(rèn)柳原是可愛的她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經(jīng)濟(jì)上的安全。長久以來的疲于應(yīng)付,也只是為了取悅于柳原。如今目的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大半,至少實現(xiàn)了曲線救國。
    《傾城之戀》的感悟【篇6】
    伸出我的手,觸碰她那侵骨蒼涼,藏匿在一座城市傾覆之際所成全的紅塵之愛中的《傾城之戀》。
    ——題記
    熱播的電視劇《傾城之戀》的驚鴻一瞥,讓我有了重讀原著的動力,張愛玲的文字適合反復(fù)讀,細(xì)細(xì)品。曾經(jīng)讀過這本書,是在好幾年前了,曾經(jīng)從字里行間想象穿著旗袍的白流蘇究竟是怎樣一個女子,可她的模樣卻一直在我的腦海中變換著,矛盾著,模糊著,沒有清晰的輪廓,沒有確定的模樣。一座城由光鮮亮麗變成殘堵斷垣,一對人兒由你進(jìn)我退變成了“死生契闊,與子相悅;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前者是因,后者是果……
    “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原是這樣的選擇。是不是只有在那樣的一種無奈的情況下,白流蘇與范柳原的愛情才有她們的安身立命的地方呢?這種相依相偎是不是又是真正的愛情呢?也許愛情在他們之間,更像一場游戲,兩個人的交易。
    舊社會曖昧的姻紅的天空下,流蘇是堅強(qiáng)的,在壓抑,畸形扭曲的生活環(huán)境中,她選擇出逃,與丈夫的離婚,她頂著眾人的唾棄,承受著被親人當(dāng)作恥辱的典范,這是她的勇氣。
    可同時,在經(jīng)濟(jì)上,她依然是柔弱的女子。逃離的方式是再次尋找男人來作為自己的棲息之地,這個時候,她想隨便找個能依靠的肩膀,可以讓自己有個歸宿。所以,當(dāng)范柳原出現(xiàn)的時候,她自己也不明白她對范的情感,究竟屬于哪一種。她小心翼翼地和范周旋,她只是希望他能給自己一個答案。范柳原是看清了白流蘇的,他看到她心底萌發(fā)的真情被現(xiàn)實的利益壓抑著,壓得白流蘇喘不過氣來。如他所說,婚姻只是個形式,他不會和一個不愛自己的人結(jié)婚,他在等著白流蘇放下一切功利心放松地愛上自己。
    于是她妥協(xié)了,也必須妥協(xié)。現(xiàn)實與幻想間的矛盾,不得不讓她學(xué)會算計,她那份簡單,真摯的情感也無奈的徘徊在金錢,猜忌,疑慮,虛榮之上了。但這又怎能怪得了她,他跟他的目的還是經(jīng)濟(jì)上的安全。而柳原,又何嘗不是這樣呢?青年時期不愉快的回憶只是性格乖僻,無意于家庭,對于愛情,更是無法駕馭。或者也許,他曾把她當(dāng)作那些之中的一個,新鮮過后,一拍兩散,責(zé)任不需要,愛情也只是調(diào)和劑。流蘇自然也明白,“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該完了。炸死了我,你的故事還長著呢!”她知道柳原,也知道是這場城市的劫難才成全了他們。
    也許,是一場戰(zhàn)爭成全了他們,一個城市的傾覆,成全了他們的愛情。沒錯,戰(zhàn)爭是殘缺的,但對于他們來說卻是“圓滿”。
    之前的他們,沒有承諾,只有敷衍。之后的他們,沒有猜忌,只有愛戀。是的,一座城市的傾覆讓彼此放下了金錢,猜忌,虛榮。戰(zhàn)爭讓人變得真實,死亡下,時間稍縱即逝,唯有抓緊身旁氣息尚存的他,才是那是應(yīng)該做的。
    槍林彈雨下,“她只有他,他也只有她”,兩人間的一絲溫情,這一刻情感的交織,是永恒的,如果這叫做愛情,那就是吧。那一瞬間,洗盡鉛華,洗盡躁動?!耙苍S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成千上萬的人死去,成千上萬的人痛苦著,跟著是驚天動地的大改革……”若是以這樣的代價成全一段戀情,代價未免太高了。如果他們的愛情是精雕細(xì)琢的“翡翠寶塔”,那么又有幾座這樣的寶塔呢?!如果沒有這場戰(zhàn)爭呢?他們依舊會帶著種種目的繼續(xù)敷衍,或者干脆就懶的敷衍?!看似圓滿的結(jié)局,其實更顯蒼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