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藝心得體會(系列12篇)

字號:

陶藝心得體會 篇1
    陶藝是我國傳統(tǒng)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之一,是古老的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藝術(shù)相結(jié)合的綜合藝術(shù),經(jīng)歷了一個復(fù)雜而漫長的文化積淀歷程。
    為促進我園陶藝園本課程的實踐研究,讓教師更深入的了解陶藝的藝術(shù)形式與制作手法,提高教師綜合實踐陶藝制作水平,3月9日上午,《陶藝園本課程的實踐研究》課題組的教師們參加了陶藝培訓(xùn)。
    陶藝?yán)蠋熢敿毥榻B了陶藝的歷史起源與發(fā)展、陶藝制作的工具、成型技法、修坯工藝以及如何組織幼兒學(xué)習(xí)陶藝課程的要領(lǐng),參訓(xùn)教師們通過理論知識的學(xué)習(xí)了解了陶藝制作的基本方法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學(xué)習(xí)了理論知識,陶藝?yán)蠋煬F(xiàn)場展示了陶藝制作的基本方法及陶藝工具的操作過程。參訓(xùn)教師們也當(dāng)起了學(xué)徒,紛紛動手嘗試,在陶藝?yán)蠋煹闹笇?dǎo)下,很快掌握了各種捏制造型、泥條盤筑、手拍身筒的基本技巧。
    當(dāng)一件件作品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時,參訓(xùn)教師們感受著陶藝帶來的藝術(shù)享受。
    一起來看看我們的第一件作品吧~
    此次陶藝培訓(xùn)活動讓老師們對陶藝教學(xué)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用雙手和心靈發(fā)展美、創(chuàng)作美,在今后陶藝實踐課中,我們將開發(fā)孩子們創(chuàng)造的潛能,激發(fā)他們對陶藝藝術(shù)的興趣,讓孩子們在玩中學(xué)、學(xué)中玩,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
    陶藝心得體會 篇2
    陶藝在生活中非常普遍,但談起做陶藝可就沒有那么容易哩!
    “今天肯定又是無聊的一天”,我自言自語道。我無聊地踢著小石頭,我順著一個小石頭前進的方向,看見了一個名字怪怪的店——“陶之夭夭”。光是店名足以把我吸引過去,剛推開門,眼前的景象不得不讓我叫哇!五顏六色的泥巴映入眼簾,還有各種各樣的飾品。我一個箭步?jīng)_到了店員面前,詢問店員我才得知,這個陶藝是由不同顏色的泥巴組合而成,你可以把它做成各種各樣的形狀,再經(jīng)烘烤就好了!我迫不及待地要做了,看看旁邊的人都干勁十足,我也充滿了信心。但我總有一種不祥的預(yù)感。
    我要做一個兔子,首先把白色泥巴搓成2個小圓球,一大一小。再做4條腿。眼睛,嘴巴一應(yīng)俱全。我拍拍手得意地一笑,但感覺少了什么,對了“耳朵”‘我趕緊做了2個兔子耳朵。OK!不過開始去怪怪的,算了,直接把它送入烤箱。做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看我的第一個作品。我把嘴張得好像可以吞掉世界那么大,“這是什么,完全可以和怪物相互吡媲美”。
    哎!我灰心失望級了,又開始了第2個作品的制作。為了不傷自尊心,我細心地做了起來,搓2個小圓球當(dāng)兔子的眼睛,2個稍大一點的做兔子的身體和頭部,四肢我可是細心地不能再細心了,搓成一個小木樁的樣子,做耳朵時,先把泥巴弄成扁扁的,把多出的部分去掉。做完后,一只四肢健全,不像怪物,精美,可愛的兔子出現(xiàn)在我面前。
    我心頭涌上一股甜蜜的感覺,那應(yīng)該是辛苦和汗水換來的成功吧!我堅信:只要心在哪里,收獲就在哪里。
    陶藝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6月12日,陜西省校外教育組織的陶藝骨干教師培訓(xùn),在緊張而又愉悅的氣氛中圓滿畫上了的句號。能又一次參加陶藝骨干教師培訓(xùn)我很慶幸,這次培訓(xùn)讓我的在陶藝教學(xué)上的困惑得到了有效解決,也使我的陶藝?yán)碚摵蛯嵺`方面有了新的提高,感謝陜西省校外教育為我們提供這么好的學(xué)習(xí)機會,感謝眉縣活動中心為我們提供的優(yōu)質(zhì)培訓(xùn)條件。
    本次培訓(xùn)眉縣青少年活動中心不僅為我們安排了專業(yè)功底過硬的渭濱區(qū)活動中心何亞周老師、眉縣活動中心李晶老師授課,還特意為我們邀請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xué)陶瓷研究所研究員李宏兵,西安盛唐陶藝坊林琴這樣的大師級別老師為我們傳經(jīng)送寶。他們從專業(yè)的角度為我們講解了泥料的處理流程和方法、揉泥的基本方法(菊花揉和折揉)、泥料配比及拉坯、手工成型創(chuàng)作及裝飾、拉坯造型、修坯、畫釉、上釉及燒制等內(nèi)容。
    在李宏兵老師的細心指導(dǎo)下,我們掌握了泥料的處理流程和方法,學(xué)會了基本的揉泥方法,反復(fù)練習(xí)了拉胚的技能,每一個學(xué)員都做出了自己心儀的作品,通過練習(xí)也使我又一次認識到陶藝這種中國傳統(tǒng)而古老的文化,在制作上理論、技法和創(chuàng)造性缺一不可。別看簡單的揉泥,如果做不好,后面的拉坯就很難進行。而燒制前的關(guān)鍵一步修坯,李宏兵老師要求不僅要使作品厚薄均勻,還可以根據(jù)器型不同,造型出流暢,溫潤,細膩的作品。按照老師的指導(dǎo),大家用陶藝工具開始對作品進行處理,進行精細的裝飾,當(dāng)一件件精美的藝術(shù)品擺滿了教室,大家都說收獲是沉甸甸的。最后通過老師點評點評,大家互相學(xué)習(xí)、取長補短,駕馭作品的能力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在林琴老師講解和指導(dǎo)下,我們了解了畫釉、上釉的注意事項,了解了吹釉、淋釉和蕩釉的上釉方法,在嘗試畫釉、給自己作品上釉的過程中我們掌握了一定的技法、技巧,一想到自己的作品將運往寶雞進行高溫?zé)?,期待自己作品亮相的滿足感,就會激動不已。
    三天的培訓(xùn)雖然結(jié)束了,可老師教給我們的東西將在我們的心中沉淀擴散,陶泥在老師手中的隨心所欲就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相信通過學(xué)習(xí)以及回家后的練習(xí),我一定會成為一名精通陶藝制作的陶藝?yán)蠋煛?BR>    陶藝心得體會 篇4
    陶藝制作,是在傳承中國民俗文化中,以豐富民俗民俗文化和人文特色為特點,以為特色,以豐富民生產(chǎn)生活而形成的民間藝術(shù)系統(tǒng),是人文藝術(sh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民族凝聚力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內(nèi)容。我有幸參加了“中國民間藝術(shù)之鄉(xiāng)”的活動,現(xiàn)將我的心得體會匯報如下:
    一、活動背景:
    xx年的xx月xx日,我們學(xué)院迎來了一批新生,為了更好的融入我們學(xué)院的文化氛圍,我們學(xué)院開展了這樣一次活動。活動的開場由我們學(xué)院的楊主任和主持,他們的活動內(nèi)容是“民俗民風(fēng)”展示大賽。我們的主題是“民俗民情”。
    在活動中學(xué)院學(xué)生積極參與,在活動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活動中我們的學(xué)生在民俗民風(fēng)里也不再拘泥于“形不成一個模式”這樣的想法。
    xx年xx月xx日,在“中國民間藝術(shù)之鄉(xiāng)”的活動正式開展之后,我們學(xué)院學(xué)生積極參與,在活動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在活動中受到了很好的教育。
    二、活動意義:
    “民俗民風(fēng)”的活動是我們學(xué)院學(xué)生的一項活動。活動的開展讓我們學(xué)院學(xué)生了解和掌握了民俗民風(fēng)方面的知識,在活動中了解了民風(fēng)民俗在我校的傳承發(fā)揚,更重要的是,我們了解到“民族民風(fēng)”這個詞的含義。
    在活動開展中,我們學(xué)院學(xué)生通過查找資料、收集材料、整理資料、制作幻燈片等方式,對民族民風(fēng)進行了調(diào)查。
    三、活動時間:
    xx月xx日
    活動開始,我和一起到我院的“民風(fēng)之鄉(xiāng)”進行了調(diào)查。調(diào)查的目的,我們了解了我院的民風(fēng)民俗。
    在調(diào)查中,和對我們的調(diào)查給了很好的評價。
    在調(diào)查中,對我們的調(diào)查表示贊賞,并對我院學(xué)生的調(diào)查報告給了肯定和表揚。
    陶藝心得體會 篇5
    陶瓷是中國文化的圖騰,它使中國與一些西方國家增進了友誼,使更多的國家認識了中國。今天,我們就來到了以南宋官窯遺址為基礎(chǔ),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nèi)涵的中國第一座陶瓷專題博物館。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南宋官窯中的“制陶室”,制作自己的彩陶作品?!爸铺帐摇敝械臒艄馐蛆Z黃色的,里面十分溫暖,我們那么多同學(xué)坐在一起,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彩陶作品,讓我感到了一種大家庭的溫暖。
    這種氛圍似乎特別容易讓人安靜,一個姐姐走了過來,原來她就是講解員?!按蠹以谧龅臅r候,如果覺得陶泥太硬,就要先把它搓軟,將它放到你桌面的小瓷板上,用小竹刀先刻出大的輪廓,然后再捏一些小形狀彩陶加以點綴?!敝v解員姐姐邊講解,邊演示,終于我們可以開始動手制作了。
    我拿起一塊乳白色的彩陶搓了起來,原來,比想象中的要硬,我以為我可以搓的很軟,可誰知稍一用力,它就碎了!這時,正在一旁笑話我的樓銘月也因為不小心一用力,彩陶變身成一顆顆的小顆粒了。月月也很不甘心,想將它們重新合攏,再融入大塊中,可能她操之過急,那些小顆粒干脆成了“粉末”狀。漸漸的,我們摸索出一些門道來了,只要用搟棒去搟彩陶,搟著搟著,它就軟了。
    彩陶終于軟了,我們想象著要做些什么東西呢?朱冰清指著她捏的“太陽”對我們喊道:“看,我的太陽棒棒糖!”我們好多同學(xué)應(yīng)了杭州的一句老話叫“杭兒風(fēng)”,喜歡跟風(fēng),都捏起了形態(tài)各異的棒棒糖,但也有例外的—比如欣怡,她制作的是一個我們稱之為“四不像”,像章魚?像小丑?像佛手?最后,我們親切地稱它為“世間萬物的混合體”。劉思敏,制作的是一個寫有“LOVE”的漂亮的作品。最后,我們的杰作終于都完成了,就等著它們進烤箱啦!
    在等彩陶出爐期間,我們組隊去參觀了“南宋官窯博物館”。在博物館里,我們欣賞了歷代的古陶瓷,了解了陶瓷的歷史,還學(xué)到了南宋官窯瓷器的造型風(fēng)格以及胎釉的特點。不過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與伙伴們玩一個“把碎掉的陶瓷重新拼起來”的游戲。這個游戲還真是看看簡單,做做好難啊!剛開始,我們拼的還是簡單的,游戲就要闖關(guān),于是我們越拼越難,我們怎么拼都拼不好。只見月月雙眉皺成疙瘩,拿起一塊碎石片看看,搖搖頭又放下,再拿起另一塊,按到模子上又拿下來。欣怡也端起模子將它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拿起一塊碎片這兒放放,那兒擺擺,還小聲喃喃著:“這塊不是啊,那塊也不是啊,到底是哪塊呢?”
    于是,我拿下那塊大的,用兩塊小的來填補,那塊大的,則放在了我們原先要放兩小塊的地方,終于完美的吻合了!月月看傻眼了,我們激動的把它用相機拍了下來。
    這時,有些同學(xué)已經(jīng)拿著彩陶作品來炫耀了,我們也趕緊回制陶室取回自己的作品用框子裝裱??粗總€人拿著自己的作品,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笑容,我們的班主任邵老師也笑的無比燦爛。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既了解中國陶瓷的歷史,感受了南宋的歷史文化,又親身體驗了創(chuàng)造陶藝的樂趣和艱辛,真是應(yīng)和了我們金都天長那句校訓(xùn)“學(xué)的扎實,玩出名堂”!
    陶藝心得體會 篇6
    今天放學(xué)后,我來到“童畫樂園”上第一節(jié)陶藝課。
    一上課,老師首先給我了一大塊深棕色的“泥巴”,還告訴我它不是什么“泥巴”,而是陶土。
    老師讓我把那塊陶土使勁扔一扔,揉一揉。讓我不要“心慈手軟”,把它想象成一個仇敵。于是,我把這個“仇敵”使勁地又壓又揉,還“轟——轟”地拼命扔陶土,我的手不一會兒就變得臟兮兮的,沾滿了陶土。然后,老師又讓我取一小塊陶土,并且讓我把它搓成圓形。接著,老師讓我用大拇指在上面弄一個小洞洞,讓我自己看看可以做什么。噢!原來老師讓我做一個杯子、碗或者是一個盆呀!我決定做一個小花盆。于是,我便仔細地用手捏洞洞四周的陶土,一個小花盆的基本造型便完成了。但是,小花盆四周的“盆沿”都想沒吃飯似的,軟綿綿地“趴”了下去。老師趕緊告訴我“補救”方法:把“趴”下去的地方撕開,讓后再捏在一起。小花盆這才重新“站”了起來。我又把小花盆裝飾了一下,我先搓出了兩根細細長長的“面條”。然后,我把剛剛搓好的“面條”圍在小花盆上。為了讓小花盆看起來更生動一些,我把其中一根“面條”擺成了好看的“波浪線”形,還用雕刻刀在上面刻出了好看的花紋。
    最后,我又用雕刻刀刻出了一個個不同表情的小人臉,并“貼”在小花盆上,小花盆便做好了。老師又讓我在小花盆里“種”幾朵花,還可以“養(yǎng)”一些小昆蟲。于是,我便開始動手做花。我首先卷出一個小小的“玫瑰花蕊”,然后,按順序一層一層地做好“玫瑰花瓣”,最后,做出“玫瑰花”的“葉子”和“莖”,并把它們粘在一起,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花”便做好了。接著,我又做了兩朵“玫瑰花”和兩只“小蝸?!?,并把它們放進小花盆,一個完完整整的小花盆便大功告成了。
    老師拿出手機,給我的小花盆拍照。并且表揚我做的不錯,要給以后來上課的學(xué)生看呢!
    做陶藝課真有趣!
    陶藝心得體會 篇7
    星期六,爸爸帶我去做陶藝。當(dāng)我們走進一家陶藝館時,發(fā)現(xiàn)這里除了店主外,空無一人,冷冷清清的,我心里暗暗地想:“這里肯定不好玩!”
    這時,店主看到了我們,就樂呵呵地迎了上來,熱情地給我介紹起來,還詳細示范了一下陶藝的具體做法。
    聽完介紹后,我就迫不及待地坐在了陶藝機前。首先,我將一團泥球放在陶藝機的轉(zhuǎn)盤上,再打開開關(guān),讓它快速旋轉(zhuǎn)起來。然后,我再往手上蘸了點水,握成喇叭形后,罩住泥球,大拇指往里一伸,再往上一捋,一個美麗的細頸杯就做成了。但就在我洋洋自得的時候,衣袖不小心碰了一下杯子,杯子就從最細處裂開了。
    我很不甘心,就請叔叔給我重換了一個泥球,又做起了泥杯,這次我不敢再將杯腰收得太細了。我輕輕地將杯腰收了一點后,就開始做杯口,但在用手蘸水時,又不小心碰了一下杯子,哎呀!杯子被碰了個大豁口,萬般無奈下,我只好又重做了。于是,我又堆了個泥球,并稍稍晾了一下,做了起來,在做杯口、杯腰時,我用叔叔教的方法,一點一點縮,一點一點收,“哈哈,杯子最后終于做好了!”
    就在這時,我的同學(xué)謝雨彤和她的好朋友也來玩陶藝了,不一會兒,她就做好了一個碗,我仔細瞧了起來,驚喜地喊到:“你做得真好!……”
    就在我和同學(xué)高興地說話,欣賞我們的作品時,爸爸走了過來,對我說:“時間不早了,該去上興趣班了!”
    唉!告訴你一個小秘密,但千萬別讓我爸爸媽媽知道,那就是,當(dāng)我做喜歡做的事情時,比如:看書、畫畫、彈琴和去跟同學(xué)玩時,令我最頭疼的事,就是爸爸催我去上興趣班,什么興趣班啊,簡直就是無聊班嘛!
    唉!最后,我還是不得不戀戀不舍地告別同學(xué),離開陶藝館,去上興趣班了。
    陶藝心得體會 篇8
    做陶器,聽起來就覺得好玩。做陶器就像玩泥巴一樣,但是,做出來的陶器比好看多了。真神奇!
    大前天的晚上,我在金鷹國際里看見了一個做陶器的地方,就問媽媽:“可以去做陶器嗎?”可是時間太晚了,媽媽就回答道:“現(xiàn)在太晚了,下次有空再陪你做?!?BR>    前天,媽媽說:“今天我們可以去做陶器了?!蔽覜]聽錯吧?沒錯,就是今天!我欣喜若狂,迫不及待想去做陶器??墒?,下午有人來,沒去成。昨天,因為媽媽生病了,也沒有去成功!
    今天,外面在下雨,跳完舞以經(jīng)4:00了。媽媽說:今天下雨,我們又要去送語恬回家,我們就明天去吧!”
    “不!”
    “那么,去問問悟恬想不想去做陶器吧,如果想的話,我陪你們?nèi)??!?BR>    “我問了她,她說想。”
    “好吧,我們走。Let’s go.”
    到了那里,我們看見一位大姐姐在做陶器,她做得好漂亮呀!我恨不得馬上把它做完。
    開始做陶器了,老師先教張語恬怎么做,再來教我。我在她教張語恬的時候先學(xué)一下。輪到我做了。老師先給我了一塊陶泥,讓我把它固定起來,再一步步地教我怎么做碗、杯子。
    當(dāng)我的手沒沾水時,陶泥摸起來黏黏的,但是手沾水了以后,陶泥摸起來光滑又細膩。老師讓我們用大拇指先開個洞,做成杯子,再一點點用食指往外擴,記住,做的時候手上一定要有水,不一會兒就做成了一個碗。老師還告訴我們做任何東西都是先做成杯子的形狀。我們倆做好了,各拿出自己的作品,呀!張語恬做的杯子真可愛啊!做了個杯子,上面還貼了個小白兔,想象力真豐富。我呢,而是做了一個有一朵花的碗。
    哈哈哈哈哈哈……時間在笑聲中過去了,我們跟那個地方說再見了,我想:我什么時候可以再來做一次陶器呢?
    陶藝心得體會 篇9
    一個風(fēng)和日麗的星期六,我拉著爸爸媽媽來到了朝思暮想的陶藝體驗館。一進門,我就仿佛置身于一個充滿藝術(shù)氣息的世界,架子上,滿滿的都是陶藝作品,看著那一幅幅精美的藝術(shù)作品,那可是獨具匠心、鬼斧神工啊!我迫不及待的想一展身手。
    教我做陶藝的是位阿姨,她幫我系上了圍裙,拿出一袋泥巴,揉成團摔在拉坯機中央以固定,提來一桶水在桶里放進一片海綿,告訴我:“先要將手弄濕,然后將左手大拇指放在泥中團中央,其它四指撫著邊,左手呈90度垂直,右手貼著左手的四指不僅可以幫助左手固定位置,還可以刮走多余的泥巴,如果手干了一定要弄濕,手上泥太多要洗掉”
    我懷著忐忑又激動的心情輕輕把手放上去,泥巴被機器帶動著轉(zhuǎn),我認真地照老師說的做,不一會泥團就形成了一個內(nèi)空的圓柱形,老師說形成這個形狀后就要用手慢慢向上引,我慢慢將它向上拉,它慢慢變高。
    這時爸爸過來幫忙,于是我負責(zé)做下面的鼓形,爸爸做花瓶的.口,我們做得還算順利,也很好看,漸漸有許多人圍過來觀看并稱贊我們做的漂亮。我有些得意,不像開始那么小心翼翼,手一晃,漂亮的花瓶的口被弄壞了。我頓時不知所措,爸爸說要修復(fù)一下了,可那個口怎么也收不了,我有些著急往里加了許多水,泥巴馬上變得很少了,老師過來說泥巴太稀得盡快收工,不然就沒有。我后悔及了,悔不該太大意的,經(jīng)過好幾次修復(fù)一個矮小但也還算漂亮的作品誕生了!我笑了,心情一下子由陰轉(zhuǎn)晴了!
    從這一次經(jīng)歷中,我明白了:做什么事自始至終都要專心、沉住氣,切勿急躁。
    陶藝心得體會 篇10
    我們一家人在外面玩的時候,找到了一家陶土藝術(shù)中心,于是我就做起了陶藝。
    媽媽給我付了三個項目的錢,讓我好好玩一下,我開心得手舞足蹈。第一個項目,是我經(jīng)常在電視上看到的,用旋轉(zhuǎn)的方式來做陶藝品。工作人員開啟了機器,拿來了陶土,教我怎么做藝術(shù)品。我把手貼在陶土上,時而放開,時而收緊,我小心地做著,生怕“陶碗”塌掉了。終于,一個類似臉盆的碗呈現(xiàn)在我面前。該怎么說呢?我看了又看,稍微調(diào)整了一下,覺得還算滿意。我洗了洗手,媽媽在一旁開心地說:“可可,你做得不錯,等會兒捏東西的時候,一定要爭取捏出更好的東西?!?BR>    就這樣,我開始了第二個項目的制作——捏藝術(shù)品。
    首先,拿出陶土,沾一點水在手上,然后捏出自己喜歡的樣子。我想了想,啊!要不做一個大白吧。于是,我動手捏了起來。媽媽走了過來,幽幽地說了一句“你在捏什么鬼東西?鬼都比你捏的好看!”額,好吧。我只好放棄自己的大白計劃,跟著別人做了一個盤子。捏出好看的藝術(shù)品實在是太難了!于是,我干脆做起了最后一個項目---在盤子上畫漂亮的圖畫。
    這一次,我絞盡腦汁地想啊想,終于想到了!我沾了好多種不同顏色的顏料,首先畫了一些高低不等的圖案,然后“變”出綠色的枝干,再添上了綠葉。沒錯,我畫的就是美麗的花。
    三項都完成了,工作人員叫我選一個帶走,我選了那個碗??墒?,我也很喜歡那個盤子,但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啊!
    做陶藝品真不容易啊!雖然我做得不是很好,但我今天真的很開心!
    陶藝心得體會 篇11
    陶藝室是我園新打造的專業(yè)活動室之一,一直以來備受重視。也能提高教師對于陶藝的審美情趣、加強教師的陶藝技能的培訓(xùn),有助于教師更好的開展陶藝教學(xué)活動。所以,我園邀請了林老師對全園教師進行了有針對性的陶藝培訓(xùn)。首先,教師們在陶藝?yán)蠋煹闹v解下,了解了陶藝的專業(yè)知識及技能要求。隨后分小組制作。在專業(yè)教師的指導(dǎo)下,老師們聽得非常認真,拍照、記錄……用自己的方式體會自己的學(xué)習(xí)心得。老師們在指導(dǎo)下揉揉捏捏,一件好的陶藝作品需要老師用耐心和細心,用心地制作。在制作過程中,教師們專心致志、一絲不茍,時不時還輕聲相互討論著制作中的問題;指導(dǎo)老師也給了教師們很多技能上的要點建議及心得,教師們都能認真傾聽并能馬上學(xué)以致用地運用到自己的作品中。
    隨著陶藝?yán)蠋熋吭露ㄆ趤韴@指導(dǎo)成為常態(tài)化工作,有針對性的陶藝課程、技能培訓(xùn)也將進一步優(yōu)化本園的陶藝課程,提高教師專業(yè)技能。
    陶藝心得體會 篇12
    伴隨著愉快的心情,我們完成了五天的勞技生活。在這五天的時間里,我學(xué)到很多,收獲到了很多,受益匪淺。
    其中,陶藝課讓我感觸很深,我在制作陶藝品的時候總能從中感悟出很多的道理。在學(xué)習(xí)陶藝之前,我對陶藝這種東西一竅不通,只是膚淺地認為陶藝不過是捏捏泥巴而已,到后來我才發(fā)現(xiàn)這并不是很簡單。
    剛開始上課的時候,老師給我們每個人發(fā)了一塊泥巴,讓我們先捏著試試,我捏了好半天卻總是捏不好。泥巴不像橡皮泥那么柔軟,感覺硬梆梆的,最后導(dǎo)致那塊泥巴圓的不像圓的,方的不像方的。后來,老師讓我們看他怎么捏,他從一塊大的泥巴中取出一小塊泥巴,把泥巴搓圓,又把大拇指放在圓的中心,一按,再把剩下的手指往外面一貼,繞著圓捏一圈,然后制作一個把手和一個壺嘴粘上去,一個簡單小巧的茶壺就在他的手里誕生了。
    看著老師捏得十分輕松,我躍躍欲試,開始捏的時候我信心滿滿,我覺得我肯定會捏得很漂亮??赡笾笾揖托沽藲?,因為我總是捏不好,都試了三次了,每次都失敗,這茶壺不是邊裂了,就是底部破了,好不容易有一個沒有破,但形狀卻歪歪扭扭,像一個怪物,難看極了。老師看到了,就跟我們說:“別看我做得很簡單,實際上是很難的。我學(xué)陶藝的時候,你們還沒有出生呢。費盡心血,才能做成這樣的”
    王安石的一首詩中曾這樣寫道:“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笔前?,很多事情看似簡單實則不易,要想把事做好,不下點功夫是不行的,只有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才能獲得最終的成功。
    小編精心推薦
    心得體會范文 | 心得體會怎么寫 | 心得體會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