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班美術活動教案反思范文匯總

字號:

大班美術活動教案反思范文【篇1】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黑色和白色搭配也能畫成一幅很美的畫。
    2.讓幼兒大膽的發(fā)揮想象我們的生活中有什么可以黑白兩種顏色構成。
    3.作畫時細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干凈,體驗不同形式美術活動的樂趣。
    4.感受作品的美感。
    重點難點
    1.重點:教育幼兒怎樣使用涂改液和使用時應該注意什么。
    2.難點:使用黑白兩種顏色畫出自己喜歡的圖畫。
    活動準備
    涂改液 黑色卡紙
    活動過程
    開始環(huán)節(jié):
    1.啟發(fā)幼兒如果只有黑色和白色搭配畫成的畫會是什么樣子的?
    2.我們生活中經??吹绞裁礀|西是由黑白兩種顏色組成的?
    3.讓幼兒充分討論,如果是讓你用黑白兩種顏色搭配畫出一幅畫你畫什么?
    4.讓幼兒觀察老師事先準備的畫。
    基本環(huán)節(jié):
    5.教師:小朋友們剛才你們看到老師手中的畫和你們腦海里想的一樣嗎?那你們覺得和平時我們的畫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幼兒:和我們想得不一樣。
    幼兒:剛才老師手中的畫紙是黑色的,筆是白色的。
    幼兒:平時我們看到的畫是五顏六色的。
    教師:小朋友都說得沒錯,這幅畫用的是黑色卡紙,用涂改液來替代了畫筆,畫出來的。
    讓幼兒發(fā)揮想像
    小朋友們可以想一下,除了剛才老師給你們看的房子和馬路上的車子可以畫成黑白的,還有什么可以畫成黑白的?
    老師示范如何使用涂改液,使用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結束環(huán)節(jié):
    6.引導幼兒大膽的作畫,將想象的畫畫出來。并詢問幼兒畫的是什么?讓幼兒畫完后與同桌交換互相討論和欣賞。
    延伸環(huán)節(jié):
    5.我們還可以用什么來代替黑色卡紙,也是黑色也能畫出漂亮的畫.
    幼兒:黑色塑料袋
    教學反思
    在這節(jié)課中,大部分的幼兒都能正確的使用涂改液,而且幼兒對這種新鮮的畫法很感興趣,也能夠大膽的想象。幼兒也明白了不止有五顏六色才能畫出漂亮的畫,白色和黑色搭配起來也很好看。但還是有一小部分的幼兒部不會使用涂改液,有的太用力,有的太輕,畫出的線條不一樣。
    大班美術活動教案反思范文【篇2】
    活動目的:
    1、鞏固畫各種動態(tài)人物的技能,學習簡單的畫面布局。
    2、進一步培養(yǎng)感受美和表現(xiàn)美的能力。
    3、增進參與環(huán)境布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4、感受到繪畫的魅力,喜歡繪畫。
    活動準備:
    1、春天樹林的背景圖一幅。
    2、教師用吹塑紙剪制的大型運動器具(如滑梯、秋千、蹺蹺板、攀登架、小火車等)以及用油畫棒繪制的兩個動態(tài)不同的人物。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1、出示背景圖。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張畫,你們看美不美?(引導幼兒從造型、色彩、構圖等方面講述自己的感受)
    2、這是公園的一角,這里有一片美麗的樹林,樹林里有塊空地,想一想,這里可以放什么呢?(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講述)
    3、出示剪制的大型運動器具。我們把這些大型運動器具搬到樹林里去,好嗎?
    二、討論畫面布局
    1、滑梯放在哪里比較合適?(滑梯比較高大,如果放在前面會把后面的物體擋住,因此放在后面比較合適)
    2、攀登架放在哪里比較合適?(可以放在中間靠左處,與滑梯前后交錯)
    3、蹺蹺板放在哪里比較合適?(可以放在前面,因為它比較低)
    4、小火車放在哪里比較合適?(可以放在畫面的最前面,并靠邊)
    5、秋千放在哪里比較合適?(掛在樹上)
    6、你們瞧,現(xiàn)在的公園更像什么了?(兒童樂園)
    三、學習繪畫不同動態(tài)的人物
    1、兒童樂園真好,不過好像還缺少點什么,怎么辦?(自畫、自剪人物,然后貼上去)
    2、出示范例(如圖一)。老師請了兩位小朋友來玩,你們能看出他們正在玩什么嗎?
    3、教師根據幼兒意見,將兩個范例分別放到相應的運動器具上,使幼兒進一步理解動態(tài)與器具特點的關系。
    4、教師示范畫出坐、跑、攀登等動態(tài)人物。
    5、幼兒繪畫各種動態(tài)的人物,要求幼兒顏色搭配要和諧,涂色要均勻,人物要剪得光滑、細致。
    6、幼兒把自畫人物“送”到兒童樂園去玩,教師按幼兒的意愿,將其作品一一貼在相應的運動器具上。
    7、教師選擇一件作品,從其色彩,動態(tài)等方面進行講評,然后請幾名幼兒參加講評。
    四、游戲
    1、幼兒根據教師口述的要求,模擬相應的動作。如教師說“現(xiàn)在玩蹺蹺板”,幼兒立即說“蹺呀蹺”,邊模仿玩板的動作。
    2、我們一起造的兒童樂園太好玩了,讓我們以后再一起玩吧。
    活動反思:
    兒童樂園呈現(xiàn)的是小朋友在兒童樂園里游玩的情節(jié)。情境圖共分為四部分:左上部分呈現(xiàn)了很多小朋友在蹦蹦床上玩的情境,包含“我蹦了23下、我蹦了66下”等數學信息。左下部分呈現(xiàn)了坐龍船和飛天輪的情境,包含“坐龍船的由17人,坐飛機的由24人,我們一共來了50人”等數學信息。右上部分呈現(xiàn)了玩碰碰車的情境,包含門票每位10元、汽水5角、礦泉水2元等信息。右下部分提供了坐小火車的情境,包含時分、圖形、長度單位等數學信息。
    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先從整體上觀察畫面,在明確基本圖意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使學生能全面地發(fā)現(xiàn)圖中隱含的信息,了解按一定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并為下面按知識板塊整理知識做好準備。之后,我再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并提出數學問題。
    大班美術活動教案反思范文【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夸張的藝術形式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自己的頭部,促進幼兒自我意識的發(fā)展。
    2、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體驗自由創(chuàng)作的快樂。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橡皮泥若干、輔助物若干羽毛,毛線,豆子;臉譜,幼兒人手一面鏡子。
    活動過程:
    1、引入活動;師幼一起玩照鏡子的游戲:找一找頭部特別的地方。
    提問:你覺得自己什么地方最特別?
    幼兒:我的眼睛大大的;我的頭發(fā)長長的,我的、、、、、、、
    小結:每個小朋友之間都不一樣,每個小朋友都很特別。
    2、基本部分:
    {1}、欣賞作品,拓寬幼兒思路,引導幼兒富有個性的想象。
    提問:你覺得哪幅作品最特別?什么地方最特別?他是用什么材料來裝飾的?
    答:有的耳朵象蝴蝶;有的臉象個愛心;有的臉上還插著羽毛、、、、、
    小結:這些作品有的很有趣;有的給人感覺很奇怪,但這些作品很特別。
    {2}、幼兒創(chuàng)作不一樣的自己
    教師提示幼兒先做臉盤,在做五官;選用自己喜歡的輔助材料進行創(chuàng)作。
    3、結尾,交流展示幼兒作品。
    #請小朋友互相說一說自己什么地方變的最特別?心理是怎么想的?
    #互相評價;你覺得誰最特別?為什么?
    #教師點評:表揚有創(chuàng)意,有個性的作品
    活動反思:
    大班的孩子有創(chuàng)作意識,而且想象奇異。所以活動設計抓住了孩子的興趣點,孩子們從一開始就迫不及待地要進入創(chuàng)作。而且我提供了許多作品,為幼兒的想象打開了更寬廣的空間。促進幼兒獨特的構思和創(chuàng)意。最后幼兒都做了不一樣的自己,很有成就感。以成功和快樂感結束,激勵孩子更多地去創(chuàng)作。
    大班美術活動教案反思范文【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一片雪花和一層雪花的概念和美感。
    2.通過觀察,聯(lián)想平時生活,能自主創(chuàng)想出不同樣式的雪花。
    3.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感受雪花的美麗形態(tài),對雪花產生獨到的審美。
    4.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操作習慣,保持桌面干凈。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重難點:
    感知一片雪花和一層雪花給視覺帶來的不同美感。
    在描繪雪花的過程中,體會雪花的美麗。
    材料準備:
    物質準備:修正液、白色毛線、水粉、棉花、棉簽、油漆筆、白粉筆。
    經驗準備:幼兒有觀察過雪花。
    具體過程:
    一、導入
    觀看ppt(黑)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了這幅畫想到了什么?
    生:黑紙,黑夜……
    師:對了,這里的黑色啊,其實是一個漆黑的夜晚,你們說,在這漆黑的夜晚,會發(fā)生些什么事呢?讓我們看一下吧!
    師點擊PPT,出現(xiàn)許許多多白點,搖曳而下。
    師:小朋友們,你們覺得這些白點點是什么呢?
    生:雨滴,煙花,雪花……
    師:對了,就是一片片的小雪花,今天啊,就帶小朋友們一起創(chuàng)作一幅美麗的雪景,好不好?
    生:好!
    二、場景討論
    1、討論場景一,幼兒自由講述雪花是什么樣的,(引導幼兒說出雪花的顏色、形狀等)
    師:小朋友們,你們見過雪花嗎?觀察過雪花嗎?你見到的雪花是什么樣子?
    生:一片片的,雪白的,像小花瓣……
    2、出示各種雪花圖,讓幼兒觀察發(fā)現(xiàn)雪花有各種各樣的形狀,但是都是六角形的。
    師:剛剛小朋友們說了許許多多雪花的印象,周老師,也帶來了許多雪花的樣子,你們來看看吧!形狀一樣嗎?有沒有共同點呢?
    生:形狀不一樣,有的上面有尖尖角,有的上面的小圓點點……都是六瓣的。
    3、幼兒操作一:用現(xiàn)有材料表現(xiàn)雪花。
    師:周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許許多多的材料,你們能不能自己用這些材料表現(xiàn)各種各樣不同形狀的小雪花呢?
    生:能!(開始操作)
    (操作中,是否還要孩子們觀察準備的材料呢?)
    4、觀看場景二。打開PPT。
    雪越下越大,沙沙沙沙,把什么變白了呢?
    師:你們知道嗎?這個時候啊,小雪花啊越下越大了,沙沙沙往下落,越落越多,你們看看,把什么變白了呀?
    生:屋頂變白了。
    師:除了把房子變白了,還會把什么變白呢?
    生:小樹,小花,河水,各種小動物……
    5、幼兒操作二:添加背景,用現(xiàn)有材料表現(xiàn)出一層一層白雪。
    6、欣賞幼兒作品,請幼兒評價
    (具體的話你自己想吧)你喜歡雪花嗎?為什么?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興趣濃厚,選材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幼兒在活動中體驗冬天的快樂,感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神奇,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知道冬天的特征以及雪花有六個花瓣,整合語言講述、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交流互動、動作展現(xiàn)、識字活動、認識了有關雪的文字,并能用語言來表達, 使整個活動形象生動、活潑有趣。在活動中,幼兒對油水分離的美術效果十分感興趣,她們對顏料刷子刷刷刷后的美麗的冬天景色回味無窮。結合兒歌,運用多種方法撕撕、貼貼、涂涂的方法制作美麗的雪花。采取了分組的形式,每一組都提供了不同的材料,制作的方法也不同,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和能力的差異,調動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的積極性。不足的是一組涂色幼兒動作較快,好象完成了沒事了,幼兒有些閑著,這時可以引導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可以相互欣賞自己的作品有些什么不同,讓他們有一個交流的過程,通過這個活動,我會在以后的活動中會更加注意。
    大班美術活動教案反思范文【篇5】
    1、認識不同的美工材料,大膽嘗試不同形式的美工制作。
    2、在經驗共享、經驗再加工的基礎上,綜合用剪、貼、拼等技能,制作自己喜歡的畫。
    3、樂意在探索過程中努力地思考、能將自己面前的材料收放整齊。
    4、激發(fā)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根據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1、一張桌子上有彩色紙,報紙,皺紋紙等、剪刀、漿糊。
    2、一張桌子有橡皮泥、泥工板。
    3、一張桌子有蠟筆、水粉等。
    4、其它桌子放豆類、橡皮泥、瓜子等。
    5、每張桌子放一些白紙。
    1、今天要用不同的材料做各種不同的花,(讓幼兒到桌子前了解材料),再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材料?
    2、討論:怎樣使紙、泥、豆、瓜子變成漂亮的花呢?
    3、師幼小結:紙可以剪、貼、撕;泥可以搓、壓、團、切;瓜子用膠水貼在紙上等。
    1、幼兒選自己喜歡的材料,做自己喜歡的花。
    2、仔細觀察幼兒,及時反饋個別幼兒的好方法供集體分享。
    鼓勵幼兒拿著自己的作品向其他幼兒大方地介紹自己的制作過程。
    幼兒美術活動,是一種需要他們手、眼、腦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從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轉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術媒介把它表現(xiàn)出來的操作活動。
    大班美術活動教案反思范文【篇6】
    一、感謝
    非常感謝我們××市教育局幼兒園教研這個團隊,給了我這次與各位專家、同行面對面交流、學習的機會。今天與其說是和大家分享,還不如說是請幼教專家和同行來幫助我們團隊來解疑答惑。
    二、產生的背景
    為什么會選擇一個這樣的主題呢?近段時間我們班一直在進行“拜訪大樹”的主題,《指南》藝術領域中“感受與欣賞”目標1中提到的“喜歡自然界和生活中美的事物”,“創(chuàng)造與表現(xiàn)”里目標2“具有初步的藝術表現(xiàn)與創(chuàng)作力”“能用自己制作的美術作品布置環(huán)境、美化生活”。于是我們帶孩子走進社區(qū),有意識的感受、發(fā)現(xiàn)、收集與樹有關的美的事物,如樹上掉落的樹葉,修剪的樹枝、藤條等。鼓勵孩子用這些樹身上美的事物大膽的、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組合拼貼、編織、拓印、繪畫等。用這些物品創(chuàng)作出具有個性化的作品,來布置我們的教室、美化我們的環(huán)境,提高孩子的成功感和成就感。所以,我選擇了這個主題并設計了這個活動,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收集生活中、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既而用這些美的事物進行藝術的提升和創(chuàng)造,使我們的環(huán)境更加的美化。
    三、材料投放方式的調整
    這一次的活動我們是圍繞《指南》中藝術領域的一種初步嘗試。這堂課我們試教了很多次,嘗試了很多的方法,美工類的活動課前材料的準備非常的重要,最開始??每一組投放一種樹身上的材料,如有的是樹枝??都是是原生態(tài)的材料。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粘貼很難固定,制作出的作品也很相似。這樣更多的是老師在牽引孩子,沒有體現(xiàn)指南中“支持幼兒自發(fā)的藝術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后來我們做了大的調整,四組每一組都投放相同的材料除了樹身上原生態(tài)的材料還有毛毛球、扭扭棒、彩色紐扣等,色彩艷麗便于造型的其他輔材給孩子,材料更多更豐富,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機會和條件,更多的體現(xiàn)了孩子們的想法和創(chuàng)意。
    四、遵循實施《指南》的四大基本原則
    1、關注幼兒學習與發(fā)展的整體性
    本次活動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活動前面的引導部分,教師引導幼兒清楚完整的表述自己創(chuàng)作的想法(圖片),同時集體交流環(huán)節(jié)也給了所有
    孩子交流的機會(圖片),滿足他們表達的欲望,這是與語言領域的有機整合。在孩子進行創(chuàng)作教師指導的環(huán)節(jié),有孩子用彩色毛球裝扮自己作品時,教師引導孩子在注重顏色搭配的同時還融入了數學領域的按顏色的規(guī)律排序的方法來裝扮自己的作品(圖片),(圖片:試教中樹葉裝飾木板畫的舉例:對稱、數量)。幼兒在自主操作中,(圖片)在用彩條纏繞樹枝時候,孩子一個人他不能很好的完成,知道主動尋求他人幫助,旁邊的小朋友溝通交流。一個人抓住底部一個人纏繞,共同合作解決問題,在活動中他的社會交往也無處不在。
    這個活動看起來是一個純藝術領域的活動,但是我們依靠“以幼兒為本”的理念與教育能力,也能整體的促進幼兒的學習與發(fā)展。
    2、尊重幼兒發(fā)展的個體差異
    本次活動也充分考慮到了幼兒的個體差異,所以在第一課時制作半成品的作品時,完全是幼兒自主的選擇(圖片),可以組合粘貼畫框、纏繞花環(huán)、制作小樹、木板上畫畫,尊重幼兒的同時也考慮到了幼兒的個體差異性。在幼兒動手操作的環(huán)節(jié),特別注重幼兒發(fā)展的連續(xù)性與階段性,不急于求成,讓每一個幼兒可以按照自己的速度、自己的節(jié)奏在完成自己的作品。老師也因勢利導(圖片),有時等一等,有時推一推、有時冷靜的觀察分析,提供必要的支持。評價環(huán)節(jié),對每個幼兒的作品都給予及時的肯定,全部展示(圖片),滿足了每個幼兒獲得表揚和承認的需要,讓幼兒個性健康發(fā)展。
    3、尊重幼兒學習方式和特點,滿足幼兒認知的需要
    在本次活動中,從設計到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實施我們充分的尊重了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活動前期,在“拜訪大樹’的主題中我們帶幼兒走進社區(qū),拾落葉、揀樹枝,觀察、發(fā)現(xiàn)、收集樹身上美的事物(圖片),幼兒能與周圍環(huán)境互動,并通過自己創(chuàng)作想象制作出的美作品打扮我們的教室。使藝術來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今天的活動,給每一桌幼兒都提供了具有選擇性的材料(圖片),為幼兒創(chuàng)作的興趣,參與的自主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了很好的條件。幼兒能夠自由的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主動裝扮自己的作品。(圖片:一小朋友努力的想用樹枝來裝扮自己作品,但是用膠水怎么也粘不牢,努力了很多次都沒有成功,他認真的看著旁邊的小朋友用創(chuàng)意泥固定樹枝成功了,模仿著也粘牢了)幼兒積極的進行自我學習,并遇到困難不輕易放棄,想辦法——主動模仿——來解決自己的問題。(圖片:這一張圖片是來自于試教時,我用的是其他班的孩子,平時對于纏繞這種技巧幾乎沒有這樣的經驗,一開始怎么也不能把彩條纏繞到樹枝上,總是松動。于是教師采用介入式指導,它為什么總是纏不緊?可以怎么辦?引導孩子可以兩兩合作,一人抓住纏繞的下端,另一人繼續(xù)纏繞,這樣很快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