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了這篇文章我們對于“五年級科學教案”有了更深入的認識,我們精心準備了本頁內(nèi)容誠摯邀請您瀏覽。每個老師在上課前需要規(guī)劃好教案課件,因此想要隨便寫的話老師們就要注意了。教案是完整課堂教學的前提。
五年級科學教案(篇1)
活動目標:懂得健康的重要意義,初步培養(yǎng)積極鍛煉身體、均衡營養(yǎng)等良好的習慣。 活動準備:搜集名人鍛煉身體的故事
1、向?qū)W生說明進行體育鍛煉的必要性。生命在于運動,良好的體魄可以通過體育鍛煉來獲得。為了促進身體的正常發(fā)育,保證充足的學習經(jīng)歷,我們每天必須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
2、向?qū)W生說明進行體育鍛煉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
3、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怎樣堅持進行體育鍛煉。
4、小組推選代表怎樣堅持進行體育鍛煉。
5、向?qū)W生介紹名人毛澤東進行體育鍛煉的故事。體育鍛煉是毛澤東喜歡的休閑方式。在眾多的體育項目中,他最喜歡游泳。每次外出巡視,她總是抽空到江河或水庫劈波斬浪一番,北戴河、長江、珠江、錢塘江、湘江、以及韶山水庫、廬山水庫都留下了他搏擊風浪的身姿。毛澤東1965年在三次暢游長江后,興奮得寫下了《水調(diào)歌頭. 信步》“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
6、讓學生看課本齊白石爺爺?shù)墓适隆?BR> 7、讓學生說通過這兩個故事自己明白了什么。積極引導學生體會進行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8、讓學生介紹自己知道的關于健康的故事。讓學生說要有健康的身體除了進行體育鍛煉外,還有哪些因素。積極引導學生說出更多的身體健康的因素。
1、向?qū)W生介紹健康生活的八少八多。(少肉多菜、少鹽多醋、少衣多浴、少糖多果、少食多嚼、少車多步、少有多眠、少憤多笑)
2、向?qū)W生講解蘿卜的重要營養(yǎng)價值。
3、讓學生看課本“關于吃的學問”。
4、讓學生說自己身邊不講衛(wèi)生、不合理的習慣。
5、向?qū)W生講解關于預防乙型肝炎的知識。
每位同學根據(jù)自己的具體情況制定健康計劃??梢詮木怙嬍?、堅持鍛煉、生活有規(guī)律等方面入手??梢宰尠职謰寢屪鲎约旱谋O(jiān)督人。
五年級科學教案(篇2)
1、公元138年,漢武帝派( A )出使西域。
2、( A)是古代中國西北部干旱地區(qū)的灌溉工程。
3、我國最重要的地理、氣候分界線是( C )。
4、被稱為“東方藥物巨典”的是( A )。
7、地動儀是(C )發(fā)明的。
A.每個人想說的話都能說出來 B.人多嘴雜,意見太多,不好集中 C.事情辦得合大家的意 D.它讓討論既激烈,又能統(tǒng)一大家的意見
12、傾聽是一門藝術,下面( BCD )是正確的。
13、下面的方法中,( BCD )可以選出自己滿意的班委。
A.平時誰最會表現(xiàn)就選誰 B.先推薦候選人,人人可以參加 C.候選人發(fā)表競選演說,并接受大家的提問 D.投票表決,得票多的當選
14、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ABC ) A.老師表揚了同位,對同位就看不順眼了 B.好朋友買的新書包比自己的漂亮,心里不高興
C.參加比賽,同學取得好成績,自己落后了,心里很嫉妒 D.對身體有殘疾的同學,照料有加
A.認真傾聽別人的講話,不隨便打斷 B.尊重別人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C.小明學習不好,我們都不要和他玩 D.進老 的辦公室時,要先敲門。
五年級科學教案(篇3)
1.根據(jù)《課程標準》中的規(guī)定,“知道我國是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感受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萌發(fā)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知道我國的地理位置﹑領土面積﹑海陸疆域﹑行政區(qū)劃,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的領土神圣不可侵犯?!?BR> “了解我國的自然概況,知道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有著許多名山大川和名勝古跡的國家,體驗熱愛國土的情感?!?BR> 本冊教材從時間和空間的不同維度,以“尋根問祖”、“可愛的祖國”、“我們同有一個家”三個單元的篇幅達成《課程標準》的上述要求。
(1)教材的呈現(xiàn)方式上體現(xiàn)了新課程的理念(結構創(chuàng)新,主題構建,范例原則。講究層次,引發(fā)問題,信息單元豐富)。
例:以我國遠古的農(nóng)業(yè)文明、享譽世界的四大發(fā)明、古代文化名人三個主題勾勒出我國有著幾千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傳承,凸顯出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
在第二單元里,教科書從國土教育(領土面積、海陸疆域、行政區(qū)劃和地形、人口、資源方面)與“沿著江河走下來”(黃河、長江)兩個主題的學習,通過對祖國疆域縱向、橫向的空間分布形態(tài),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在第三單元里,通過對我國多民族大家庭的展示,通過對國家統(tǒng)一、民族團結的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材內(nèi)容最顯著的變化是點式呈現(xiàn),課程觀念和目標發(fā)生了根本變革。
(3)寓德育于教學之中,增強德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的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
(4)教材的使用,突出學習方式的轉變 。
(5)教材引導教師自主引發(fā)教學思考。
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內(nèi)容都源于生活。有的是學生的直接生活,有的是他們間接可以觸摸到的生活。由于間接生活與學生有距離,教學中的困難可以用如下方法解決:
(2)運用收集資料的方法,利用故事吸引學生,理解教學內(nèi)容。
(3)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組織課堂教學。
小學生因其年齡特點決定他們的認知有著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的特點。
本冊教材內(nèi)容的教學可以利用地圖作為形象認知的中介,幫助學生接受抽象認知的內(nèi)容。
五年級科學教案(篇4)
1、有的美,人人都看得見;有的美,卻(需要用心去體會)。其實,美無處不在。在我們的周圍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只要用心發(fā)現(xiàn),你會驚嘆:(我的伙伴個個棒)!
2、伙伴們(互相取長補短),就能共同進步,為斷完善自己。
3、看到別人取得成功,甚至超過自己,我們要(由衷地為他們高興),真誠的祝賀他們,并告訴他們:我要(向你學習)。
4、如果我們的生活中多點兒將心比心的感悟,就會對老人多一份尊重,對孩子多一份憐愛;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少一些(計較和猜疑)。
5、生活中經(jīng)常會遇到很多小事,但是有時在這些小事面前如果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失去的可能就是人的(名譽和自尊)。
6、(嘲笑別人,不尊重別人)實際上也是不尊重自己。對他人進行(嘲諷、挖苦),取笑別人的(弱點、缺陷),會對他人造成傷害。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尊重他人多給他人熱情的(鼓勵和幫助),不但有利于他人的進步,也會使自己得到更多的朋友。
7、(尊重別人),它會使別人的快樂加倍,也能使自己痛苦減半!
8、有時候快樂其實很簡單,就是在別人(需要幫助時),能幫人一把!
9、當我們樂意與別人(分享快樂)時,不僅對自己沒有損失,反而,你的一分快樂會變成更多的快樂。
10、真正的快樂是(與人同樂)!最大的快樂是給人快樂!
11、集體的事(不能)一個人或少數(shù)人說了算。
12、(集體討論,大家商量著辦);(投票表決,做到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
個人服從集體)這都是統(tǒng)一大家意見的好辦法。
13、人人享有發(fā)言權,(事情大家說了算)。
14、我國每年的(3月)都要在北京隆重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15、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選舉)產(chǎn)生的,代表著人民的利益,對人民負責。
16、對人、對事,我們都要努力做到(公平、公正)。
17、(真誠的語言)能贏得他人真誠的心。
18、(細心傾聽),是對他人應有的尊重。
19、(善于傾聽),是提高自己的好機會,是辦好事情的開始。
20、我是家里的一分子,我們一家人(互相理解)、彼此尊重,心里有話好好說,家里有事(商量著辦)。
21、身邊發(fā)生的事,我們都有(發(fā)言權)。
22、(勤勞、善良),(積極進取、生氣勃勃),是新時代農(nóng)民的精神寫照。
23、最冷的地方(黑龍江省最北端的漠河鎮(zhèn));最熱的地方(新疆吐魯番盆地);最干旱的地方(新疆塔里木盆地中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降水最多的地方(臺灣以南的火燒寮)
24(武漢)火爐;(重慶)霧都;(拉薩)日光城;(漠河)北極村;(基隆)雨港;(安西)風庫;(青藏)高寒地區(qū)。
25、我國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qū)以旱地為主,主要生產(chǎn)(小麥)、(棉花)、(花生)等。(水稻)是一種喜濕的農(nóng)作物,它的生長需要較多的水,所以在南方地區(qū)的水田里就可以廣泛地種植,而在西藏這樣的
高寒地區(qū),(青稞)這樣的耐寒作物才能長得好!
26、煤海(山西)、(聚寶盆)柴達木盆地、(西藏)的牦牛、(新疆)的細毛羊、(內(nèi)蒙古)的三河馬。
27、東北三寶:(人參)、(鹿茸)、(貂皮);茶陵三寶:(生姜)、(白芷)、(大蒜)。
28、(牦牛)被人們稱為“高原之舟”,(駱駝)被人們稱為“沙漠之舟”,(爬犁)是生活在北方冰雪世界中人們的主要交通工具。
29、我國南方和北方、東部和西部等不同地區(qū)之間存在著差異,需要彼此間進行(交流與合作),(取長補短),達到共同發(fā)展。
30、約公元前2070年,第一個國家(夏朝)建立;約公元前2,(秦始皇)結束各地分裂的局面,統(tǒng)一中國;(漢武帝)在位時的漢朝,國家興盛富強;(唐朝)時期,各民族相互影響,友好往來,社會繁榮、開放;(清朝)是我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
31、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造紙術)、(活字印刷)、(指南針)、(火藥)。
32、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
33、(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是我國文學史上的璀璨的明珠。 34、(炎帝)、(黃帝)是我國古老傳說中黃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領。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結盟,世代繁衍,形成了華夏族,華夏族成為中華民族的祖先,這就是(炎黃子孫)的來歷。 35、炎帝和黃帝開創(chuàng)了中華民族的文明歷史,被公認為中華民
36、炎帝嘗遍百草藥,是中華原始農(nóng)業(yè)和醫(yī)藥的創(chuàng)始人,被稱為(神農(nóng)氏)。
37、孔子姓孔名丘,是春秋時期(魯國)人。他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收集、整理古代文獻編成《詩》《書》《禮》《易》《樂》《春秋》,這六部典籍被(儒家)稱為(六經(jīng))??鬃用裕?溫故而知新)意思是復習舊知識,能夠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意思是幾個人在一起,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不恥下問)意思是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羞恥。
38.(司馬遷)是我國古代偉大歷史學家,他的著作《史記》是我國第一紀傳體通史。
39.(李白)是我國唐代大詩人;(祖沖之)是我國古代數(shù)學家;(張衡)是我國漢代一位偉大的科學家、文學家。
40.(李時珍)是我們湖北蘄春人,他是明朝著名藥物學家,花27年才寫成《本草綱目》這部醫(yī)藥寶典
41.隋朝著名工匠(李春)設計建造的河北趙縣的一座石拱橋――(趙州橋),是現(xiàn)存世界最古老的石拱橋。
42.(科學技術)、(文化知識)給鄉(xiāng)村帶來許多新東西。
43.(入鄉(xiāng)隨俗),就是到一個地方就要尊重一個地方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
五年級科學教案(篇5)
一、主題:節(jié)能減排,保護環(huán)境
科學目標:了解節(jié)能減排的重要性,掌握一些簡單的節(jié)能措施,學習保護環(huán)境的知識。
教學重點:節(jié)能減排的原理、節(jié)能減排的方法、環(huán)境保護的意義。
教學難點:如何通過良好的節(jié)能減排與環(huán)境保護實踐行為,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教學過程:
1.圍繞節(jié)能減排和環(huán)境保護這兩個主題,問學生什么是環(huán)保意識,為什么環(huán)保意識很重要;
2.通過幻燈片和實例,教授什么是節(jié)能減排以及節(jié)能減排的實踐行為;
3.通過小組活動,學生可以自己動手實踐節(jié)能減排措施,如關燈節(jié)水等;
4.討論在實踐行為中學生如何保護環(huán)境,如何減少污染;
5.通過科普講座,學習污染的類型,如何保護環(huán)境和減少污染;
6.最后通過老師講解,學生總結和掌握了節(jié)能減排和環(huán)境保護的相關知識。
二、主題:光的傳播和反射
科學目標:了解光的特性,如何傳播和反射;
教學重點:光的傳播和反射的特性;
教學難點:如何利用實例引導學生了解光的傳播和反射的特性和方法。
教學過程:
1.通過問答的方式激勵學生對光傳播和反射的好奇心;
2.通過幻燈片或?qū)嶒灒榻B光在空氣中的傳播特性和反射特性;
3.通過實驗,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光的傳播和反射特性;
4.通過PPT來提高學生的興趣,互動的方式更好地講解,學生可以和老師一起討論;
5.通過工作簿來更好地鞏固和提高學生對光的傳播和反射的理解;
6.最后通過實際的例子和老師的講解,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光的傳播和反射的應用價值以及現(xiàn)實意義。
三、主題:天文學和太陽系
科學目標:了解天文學和太陽系的基礎知識以及科學研究的方法;
教學重點:天文學和太陽系的基礎知識;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對天文學基礎知識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學過程:
1.通過觀察和討論,引導學生了解天文學和太陽系的基本概念;
2.通過PPT和視頻,講解太陽系的形成和組成,以及天體現(xiàn)象的成因;
3.通過實驗,展示天文學的一些實驗方法,以及科學研究所需的工具和設備;
4.通過小組活動和討論,學生了解天文學研究的方法,如何了解太陽系和其他天體的運動和軌道;
5.通過科普講座和閱讀文獻,學生了解天文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未來發(fā)展趨勢;
6.在活動的最后,學生分組進行一些科學研究的模擬和實踐,培養(yǎng)學科學研究探索的興趣以及實踐能力。
五年級科學教案(篇6)
主題:太陽能利用與保護
導入:
老師拿出一個能量球,問學生們這個球會有電嗎?學生們想了想,回答說不會。然后老師用太陽能板給能量球充電,再次問學生們,現(xiàn)在球有電了嗎?學生們紛紛舉手回答,有電了。
一、太陽能利用
1. 太陽能板是什么
太陽能板是將太陽能轉化成電能的一種裝置。
2. 太陽能板的使用方法
太陽能板需要置于陽光充足的地方,接收太陽光線,并將其轉化成電能。這種電能可以用來為電器提供能量。
3. 太陽能的好處
使用太陽能可以避免污染和消耗能源,因為太陽能是一種無限、自然的資源。未來,太陽能有可能替代傳統(tǒng)的化石燃料。
二、太陽能保護
1. 太陽能板的保養(yǎng)
太陽能板需要定期清潔,以保持其吸收光線的效果。如果表面的灰塵或細菌積聚太多,就會影響太陽能板的發(fā)電效率。
2. 省電的使用習慣
使用太陽能致力于環(huán)保,但使用電器的習慣同樣重要。學生們應該學會節(jié)約用電,不浪費電力,并且盡量避免使用一些對環(huán)境有害的電器。
3. 太陽能對環(huán)境的貢獻
使用太陽能可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和消耗自然資源。如果更多的人選用太陽能,就可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并降低能源的消耗。
小結:
如果我們能夠合理地利用太陽能,就可以減少對環(huán)境的污染,節(jié)約自然資源,同時更好地保護地球的未來。讓我們共同致力于太陽能的利用與保護!
五年級科學教案(篇7)
教學設計思想:
本課通過兩個活動組織學生查找、分析資料、制作生態(tài)瓶的活動,引導學生分析如何維護生態(tài)平衡,認識到生態(tài)平衡一旦遭到破壞所帶來的危害。其重點是指導學生制作生態(tài)瓶?;顒拥娜の缎暂^強,教師要在趣味活動中抓住教學重點,組織好交流總結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找出自己小組的生態(tài)瓶不能夠維持更長時間的原因,改進自己的生態(tài)瓶,激發(fā)學生繼續(xù)研究生態(tài)瓶的興趣。
1.能利用各種方法搜集到自己研究所需要的資料。
2.能正確分析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種成分對維持生態(tài)平衡所起的作用。
3.能設計制作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模型,研究生態(tài)平衡的問題。
4.能發(fā)現(xiàn)自己設計制作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模型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方法。
5.能提出自己具體的研究與生態(tài)平衡相關的問題。
1.能意識到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
2.能與其他同學交流自己的觀點。
1.能用自己的話說出生態(tài)平衡的含義。
2.能舉出3個以上實例說明人與生物圈有哪些關系。
能說出3條以上保護生態(tài)平衡的意義。
教學重點和難點:
指導學生制作生態(tài)瓶,了解生態(tài)平衡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
教師講授與學生活動相結合的互動教學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設備,有關生態(tài)平衡的圖片。
課時建議:
講述:在分析校園生態(tài)系統(tǒng)時,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些鳥類吃昆蟲,大多數(shù)昆蟲吃植物,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氧氣,土壤里的細菌分解著動物的尸體,周圍的環(huán)境對生物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形成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狀況,這就是生態(tài)平衡。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它。
查閱資料,尋找更多的有關生態(tài)平衡的資料。
閱讀教材P53資料。
討論:
當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某一類生物突然減少甚至消失時,會對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平衡帶來怎樣的影響?由此得出什么結論,受到什么啟示?
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平衡是不變嗎?
(2)設計一個生態(tài)農(nóng)業(yè)模型或生態(tài)系統(tǒng)模型。
閱讀科學在線:
北京大興區(qū)留民營村生態(tài)農(nóng)業(yè),設計制作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模型。
五年級科學教案(篇8)
1、我國的第一大島是_____。
2、誠信即_____,___就是說話真實,待人真誠;__就是信守諾言,說到做到。
3、每個少先隊員都是少先隊組織的主人,在隊里都有___權和___權。
4、我們的祖國陸地面積約______,居世界第___位。
5、“人無信不立”,這是古代教育家___說的。
6、按現(xiàn)行的行政區(qū)劃,我國共有__個省級行政單位,其中包括23個省。__個民族自治區(qū),__個直轄市和__個特別行政區(qū)。
7、_______是少先隊大隊或大隊以上組織和機構召開,以隊員代表為主體參加的會議;是隊組織實施______制領導和管理方法的具體體現(xiàn)。
8、我國的第一長河是___;我國的第二長河全長有___千米。
9、誠信是要靠____來打造的。
10、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共__個民族,其中,__族的人口最多。
1.班級推選班干部的方式是( )。
2.中國第一長河是長江,它全長是( )千米。
5.每年12月31日以前年滿____的男性公民都應進兵役登記。( )
7.1895年,日本帝國主義強逼清政府簽訂了下列哪個條約強行奪走了臺灣島和澎列島。( )
8.為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于1984年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偉人是。( )
9.每年的三月三是( )族的歌節(jié)。
10.全國少數(shù)民族傳統(tǒng)體育運動會每( )年舉行一次。
1.我們國家的基層干部乃至國家主要領導人,不是通過民主選舉產(chǎn)生的。( )
2.管理好我們的國家只是各級領導的事,不是我們公民的責任。 ( )
四.辯析。劉寧得知好朋友王麗有一本新書,便向她借,王麗痛快地答應明天就帶來??墒堑诙焱觖愅?,劉寧詢問時,她不高興地說:“追問什么哪,晚一天不行嗎?”王麗做的對嗎?(10分)
五年級科學教案(篇9)
五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主題一:植物的生命歷程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了解根、莖、葉、花的結構與功能。
2.認識植物對人類的重要作用。
3.能夠描述植物的生活史,理解植物的生命過程。
二、教學內(nèi)容:
1.植物生長的條件、生長方式及其調(diào)控,
2.植物的根、莖、葉、花的結構與功能
3.植物的生活史。
三、教學方法:探究式、討論式、實踐性教學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植物生長的條件
1. 導入:通過觀察植物的圖片,究竟什么是植物?我們對植物有哪些認識?
2. 植物的生長條件:光、水、氣、土壤的重要性,為什么?
3. 植物的生長方式及其調(diào)控:聽取教師講解,結合生動圖片進行了解和探究。
第二課:植物的結構
1. 導入:早晨在公園里聽到了這樣的一句話:好大的樹啊!我們發(fā)現(xiàn),這里的“樹”只是形象的描述,并沒有讀出這個樹長什么樣子,那么我們現(xiàn)在要開始介紹植物的結構啦!
2. 植物根的結構、功能及重要性;耐冬性的植物——土豆的神奇之處。
3. 植物莖的結構、功能及重要性;談論植物——大白菜,也有助于保護地球哦。
4. 植物的葉子結構、功能及重要性;葉面積和光合作用之間的關系。
第三課:植物的花
1. 導入:早春時節(jié),園林中開花過多,我們會對花有很深的情感體驗。那么,植物為什么要開花?花的結構都有哪些?
2. 植物的花的結構、功能及重要性;高投入低產(chǎn)的植物——玉米的花粉傳遞和受精與收獲的關系。
第四課:植物的生活史
1. 導入:一個種子,育出一顆小小的植物,然后經(jīng)過不斷生長,直至最后要開花結果,那植物生命的終結是怎么樣的呢?
2. 生命周期:進行生動的講解,同時也結合百科課件展示。
3. 實踐環(huán)節(jié):老師帶著大家一起種植植物,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搭建觀察館。
五、教學評價:教學過程中重視調(diào)控評價、學生自評、小組評價等多角度評價方式。思維導圖、模型等多種形式記錄學生學習情況。
主題二:人類健康
一、教學目標:
1、認識人類生命體征的測量和向醫(yī)生反映。
2、了解人類常見疾病的危害,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
3、學會保護自己和他人,提高自我保護及救護能力。
二、教學內(nèi)容:
1、人類五官的基本結構及其功能。
2、人類主要生命體征的測量及其意義。
3、常見的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三、教學方法:探究式、討論式、體驗式教學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五官結構及其功能
1、導入:詢問學生們:我們能看到和觸摸到哪些東西?告訴學生五官的重要性。
2、五官的結構及其功能:眼、耳、鼻、口、手(觸覺器官)分別的結構和作用,觀察派對游戲—“認識五官”。
3、學生觀察、處理五官的功能和相應的知覺,如視覺、聽覺等,進行實驗或?qū)嵺`活動。
第二課:生命體征的測量及其意義
1、導入:觀察人類常見疾病的癥狀和危害。
2、生命體征:體溫、心跳、呼吸、血壓的常見測量方法及其意義。
3、在保健箱(包括通常的藥品、繃帶、酒精、棉花、片劑、水杯等)找到測量生命體征的合適工具,并演示測量技巧。
4、對常見疾病癥狀進行類比,讓學生自己測量各種生命體征。
第三課:促進健康的生活方式
1、導入:健康的生活方式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性。
2、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的飲食、充足的睡眠、適當?shù)倪\動、衛(wèi)生、健康的心態(tài)等的重要性。
3、常見疾病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4、探討保護自己和他人的方法,如心肺復蘇等。
第四課:身體疼痛的處理
1、導入:身體疼痛在我們?nèi)粘I钪惺呛艹R姷默F(xiàn)象,我們應該如何處理?
2、身體疼痛的類型:按摩、散步、放松等普遍的疼痛治療技術。
3、定期總結處理身體疼痛的有利方法。
五、教學評價:多角度評價方式,學生能夠獨立處理小組任務。個人書面或口頭反饋,評價思維、行動及情感方面的成就,并注意學生的情緒、態(tài)度和行為表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