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香警告,海外留學生也能吃粽子過端午啦!

字號:


    隨著端午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逐漸廣泛本著有粽子一起恰有龍舟一起劃的理念,世界其他國家也逐漸推出了慶賀端午的活動,只是到了不同的地區(qū)端午節(jié)習俗也悄悄的衍生出一些地方特色,那么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各國端午盛況,讓你走出國門,仍能感受到濃厚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氣息。
    日本
    懸掛鯉魚旗
    日本的端午節(jié),是陽歷的5月5日,與日本的兒童節(jié)和男兒節(jié),恰巧都在同一天。所以在這一天的習俗活動有很多。日本人會在屋檐下插菖蒲、掛艾草,吃粽子和柏葉餅來慶祝端午節(jié)。
    但是,日本的“粽子”(ちまき)與我們的并不一樣,日本的“粽子”是由磨碎的米粉制成,形狀也多為長長的圓錐形,多以菖蒲葉、竹葉、蘆葦葉、茅葉包制而成,吃粽子時多是蘸白糖或黃豆粉。部分地區(qū)也會以吃柏餅(かしわもち)為主,這種柏餅其實也算是一種和果子,用柏葉包裹著帶餡料的磨碎的米粉,色彩鮮艷,造型小巧可愛,深受小孩子們的喜愛。
    此外,日本端午節(jié)最具特色的莫過于懸掛鯉魚旗了。由于端午與男兒節(jié)為同一天,為了讓男孩們健康成長,事業(yè)有成,這一天人們會在家門口豎起鯉魚旗,黑色代表父親、紅色代表母親、青藍便代表男孩,青藍旗的個數(shù)就是家中男孩的人數(shù)。與此同時,家里還會擺上玩偶、盔甲和帽子,寄托父母們望子成龍的美好愿望。
    新加坡
    龍舟賽盛會
    新加坡有很多華人,雖然來自不同的省市,但是對家鄉(xiāng)的習俗卻牢記心中。在端午節(jié)來臨時,除了有中國傳統(tǒng)的福建肉粽,廣東咸水粽,豆沙粽等,本地人也會包摻有肉碎和冬瓜的“娘惹粽”,頗有幾分熱帶風味。不包粽子的家庭,會在各大市場和超市購買粽子回家祭拜祖先和神明,然后全家一起享用,價位大概在3-7新元左右。
    彼時的新加坡東海岸公園,會邀請世界各地的龍舟隊伍匯聚于此,舉行一場精彩的龍舟邀請賽。出于對龍舟的瘋狂熱愛,目前在新加坡,賽龍舟已成為了一項體育活動。周末可以到加冷河畔 (Kallang River) ,觀賞到各龍舟賽隊的賽前訓練,也可親自上陣,嘗嘗奮力劃槳的滋味哦。
    韓國
    載歌載舞的江陵端午祭
    農(nóng)歷五月初五,也是韓國的端午節(jié),他們稱之為“江陵端午祭?? ???”。這是韓國江陵市市民祈求豐收和安康的大型民俗活動,也是韓國端午活動的典型代表?;顒悠陂g會舉行各種巫法和祭祀典禮,如山神祭、迎神祭、朝奠祭、端午巫術、燒祭等。整個祭祀活動時長可達20多天,長則一個多月。
    不同于中國劃龍舟、吃粽子。韓國在進行端午祭時,會吃“山牛蒡蒸糕”和“艾子糕”,婦女們用菖蒲湯洗頭發(fā),或用菖蒲露化妝,稱為“菖蒲妝”。與此同時,還會舉行假面舞劇、投壺、摔跤、蕩秋千、跆拳道比賽、高校足球賽等活動。這些活動都極具韓國地方特色,想要體驗韓國的傳統(tǒng)民俗風情,可以從參加江陵地區(qū)的端午祭開始!當然也可以選擇去各地的中國超市買粽子,美味地度過端午!
    馬來西亞
    包粽子大賽
    雖然端午在馬來西亞不屬于重大節(jié)日,但在這一天人們?nèi)匀粫贼兆?,劃龍舟。較為特別的是,馬來西亞幾乎每年都要舉行包粽子大賽,參加大賽的人群有老有少,年齡范圍較廣。當端午來臨之時,無論是想吃傳統(tǒng)口味還是創(chuàng)新口味的粽子,在超市及市場都能買到。
    除了吃粽子,馬來西亞同樣有賽龍舟。很多會館,都會在端午節(jié)派出自己的代表去組隊,參加龍舟比賽。
    美國
    波士頓龍舟節(jié)
    雖然大洋彼岸的美國不過端午節(jié),但是通過參加中國各地舉行的龍舟賽,美國人開始了解并參與這一活動,并逐步形成了美國傳統(tǒng)的文化節(jié)日—波士頓龍舟節(jié)。
    時至今日,劃龍舟已悄悄滲入了部分美國人的運動習慣,成了美國發(fā)展迅速的流行體育娛樂項目之一。在舊金山、紐約、費城、洛杉磯等傳統(tǒng)的華人聚居區(qū)年年都有龍舟渡,在美的華人都可以去感受一下!
    無粽子不端午。如果在美國紐約的留學生們,還是想在端午節(jié)吃上一口粽子,紐約華埠、法拉盛、八大道的街頭都會是你值得去的地方。每年端午節(jié)前后,那里便會飄出粽子的陣陣清香。其它地區(qū)的同學也可以在超市、學校食堂等地方買到,或者選擇網(wǎng)購,價位在0.8-6刀不等。
          結語
    端午節(jié)等節(jié)日已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也為世界更好了解中國提供了良好契機。走向海外的端午節(jié),吸收了各個國家不同文化的養(yǎng)分,繁衍出多樣化的新鮮方式,變得更加豐富。而走出國門的中國留學生們,在吸收各國文化的同時,也對世界產(chǎn)生了越來越多的影響,源源不斷地向世界傳輸著中華文化的魅力。文化因交流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