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法大學分數(shù)線2023

字號:


    中國政法大學2023年招生簡章已經發(fā)布:招生計劃包含各專業(yè)的招生目錄、招生人數(shù)等,那2023年中國政法大學錄取分數(shù)是多少?預估今年最低多少分能考上?以下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整理的:2023中國政法大學的錄取分數(shù)線,快來看看吧。僅供參考。
    中國政法大學分數(shù)線2023
    中國政法大學分數(shù)線
    一:2022年中國政法大學各專業(yè)錄取分數(shù)線(2023年參考)
    1、中國政法大學(本一A)2022年在吉林省理科最低錄取分為574分,錄取位次4102。其中法學609分,經濟學603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586分,錄取分數(shù)線最高的是法學專業(yè),最低為631分,也是本校報考最熱門的理科專業(yè)。
    2、中國政法大學(本一A)2022年在吉林省文科最低錄取分為566分,錄取位次570。其中法學583分,國際政治574分,英語574分,錄取分數(shù)線最高的是法學專業(yè),最低為595分,也是本校報考最熱門的文科專業(yè)。
    附:2022年中國政法大學各專業(yè)在吉林省錄取最低分數(shù)線一覽表(2023年參考)
    
院校專業(yè)批次/科目最低分
中國政法大學行政管理本一A(理科)574
中國政法大學工商管理本一A(理科)575
中國政法大學公共事業(yè)管理本一A(理科)578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學與行政學本一A(理科)580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商務本一A(理科)581
中國政法大學金融工程本一A(理科)582
中國政法大學翻譯本一A(理科)585
中國政法大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本一A(理科)586
中國政法大學經濟學本一A(理科)603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本一A(理科)609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本一A(理科)631
中國政法大學新聞學本一A(文科)566
中國政法大學漢語言文學本一A(文科)570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商務本一A(文科)570
中國政法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本一A(文科)573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政治本一A(文科)574
中國政法大學英語本一A(文科)574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本一A(文科)583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本一A(文科)595

    

    二、中國政法大學錄取分數(shù)線2022(在其他省市)(2023參考)
    以下為中國政法大學2022年在各省市的錄取分數(shù)線,只列出了最低錄取分數(shù)線,詳細的各專業(yè)在各省的招生錄取分數(shù)線如下:
    
省份學校科目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線
安徽(本一)中國政法大學(3714)理科6146759491
中國政法大學(3714)文科595951523
重慶(本科)中國政法大學(1141)((公辦)(辦學地點:北京昌平))歷史類611559415
中國政法大學(1141)((公辦)(辦學地點北京昌平))物理類6173228411
福建(本科)中國政法大學(3479)(專業(yè)組700(北京市)(公辦))歷史類610734468
中國政法大學(3479)(專業(yè)組999(北京市)(公辦))歷史類618469468
中國政法大學(3479)(專業(yè)組999(北京市)(公辦))物理類6184655428
甘肅(本一)中國政法大學(1057)((昌平區(qū)))理科5454824442
中國政法大學(1057)((昌平區(qū)))文科562506485
廣東(本科)中國政法大學(10053)((專業(yè)組204))歷史類5971921437
中國政法大學(10053)((專業(yè)組201))歷史類5991741437
中國政法大學(10053)((專業(yè)組202))歷史類5991723437
中國政法大學(10053)((專業(yè)組203))歷史類612820437
中國政法大學(10053)((專業(yè)組207))物理類61512478445
中國政法大學(10053)((專業(yè)組205))物理類61612302445
中國政法大學(10053)((專業(yè)組206))物理類6219921445
廣西(本一)中國政法大學(10053)((理27文26)(學校所在地北京市。咨詢電話01058909122))理科5866310475
中國政法大學(10053)((理27文26)(學校所在地北京市。咨詢電話010-58909122))文科610912532
貴州(本一)中國政法大學(2832)((北京昌平區(qū)))理科5962588451
中國政法大學(2832)((北京昌平區(qū)))文科644261549
海南(本科)中國政法大學(004802)綜合類7161022471
河北(本科)中國政法大學(2230)((北京市)[公辦])歷史類618815443
中國政法大學(2230)((北京市)[公辦])物理類6106588430
河南(本一)中國政法大學(1465)理科61010741509
中國政法大學(1465)文科5902097527
黑龍江(本一A)中國政法大學(1036)((北京市))理科5733512429
中國政法大學(1036)((北京市))文科565591463
湖北(本科)中國政法大學(A05301)(第01組)歷史類5991409435
中國政法大學(A05302)(第02組(國家專項計劃))歷史類6041059435
中國政法大學(A05304)(第04組(國家專項計劃)(公辦)(北京))物理類5959556409
中國政法大學(A05303)(第03組(公辦)(北京))物理類6027577409
湖南(本科)中國政法大學(1132-002)(第2組)歷史類600944451
中國政法大學(1132-001)(第1組)歷史類605709451
中國政法大學(1132-004)(第4組(國家專項))歷史類608589451
中國政法大學(1132-005)(第5組(國家專項)(北京市))物理類6008298414
中國政法大學(1132-003)(第3組(北京市))物理類6134971414
江西(本一)中國政法大學(1018)((校址北京市))理科6053958509
中國政法大學(1018)((校址北京市))文科599684529
吉林(本一A)中國政法大學(1129)((北京市10053))理科5744102488
中國政法大學(1129)((北京市10053))文科566570511
江蘇(本科)中國政法大學(311202)(02專業(yè)組(北京))歷史類5951385471
中國政法大學(311201)(01專業(yè)組(北京))歷史類5971205471
中國政法大學(311203)(03專業(yè)組(北京))物理類6089960429
遼寧(本科)中國政法大學(0053)((北京公辦))歷史類619502404
中國政法大學(0053)((北京公辦))物理類6234472362
內蒙古(本一A)中國政法大學(019)理科5465875427
中國政法大學(019)文科5451115459
寧夏(本一)中國政法大學(1113)((注北京市昌平區(qū)。))理科5341387412
中國政法大學(1113)((注北京市昌平區(qū)))文科559343487
青海(本一)中國政法大學(1047)((北京市昌平區(qū)府學路27號))理科560319335
中國政法大學(1047)((北京市昌平區(qū)府學路27號))文科519431409
山東(1段)中國政法大學(A053)((北京公辦))綜合類61210019437
山西(本一A)中國政法大學(1041)((北京))理科5707421498
中國政法大學(1041)((北京))文科579598517
陜西(本一)中國政法大學(1046)((北京市昌平區(qū)府學路27號))理科53518487449
中國政法大學(1046)((北京市昌平區(qū)府學路27號))文科601416484
上海(本科)中國政法大學(21501)((辦學點北京昌平))綜合類5634727400
四川(本一)中國政法大學(0016)((地址北京市昌平區(qū)府學路27號)(認同并全部執(zhí)行四川省少數(shù)民族加分項目和分值))理科6316761515
中國政法大學(0016)(認同并全部執(zhí)行四川省少數(shù)民族加分項目和分值。地址北京市昌平府學路27號)文科6091056538
天津(本科A)中國政法大學(16311)(1組(北京))綜合類6652855463
新疆(本一)中國政法大學(1048)((北京市))理科567953400
中國政法大學(1048)((北京市))文科545317443
新疆(本一(單列類外語))中國政法大學(5048)((北京市))理科4866450
中國政法大學(5048)((北京市))文科4912890
云南(本一)中國政法大學(1141)(北京市昌平區(qū))理科6293448515
中國政法大學(預科)(1141)(北京市昌平區(qū))文科639979575
中國政法大學(1141)(北京市昌平區(qū))文科654381575
浙江(1段)中國政法大學(1163)((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北京))綜合類6527452497

    附:中國政法大學簡介
    中國政法大學是一所以法學學科為特色和優(yōu)勢,兼有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歷史學、哲學、教育學、理學、工學等學科的“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985工程’優(yōu)勢學科創(chuàng)新平臺”“2011計劃”和“111計劃”(高校學科創(chuàng)新引智計劃)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直屬于國家教育部,由教育部與北京市共建,正致力于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F(xiàn)有海淀區(qū)學院路和昌平區(qū)府學路兩個校區(qū)。
    學校的前身是1952年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四校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組合而成的北京政法學院,毛澤東同志親筆題寫了校名。學校最初在北京沙灘紅樓辦學,1954年遷址至學院路。1960年成為國家確定的全國重點高校?!拔母铩敝袑W校停辦,1978年復辦。1983年,北京政法學院與中央政法干校合并,組建成立中國政法大學。鄧小平同志親筆題寫了校名。學校形成一校及本科生院、研究生院、進修學院三院辦學格局。進修學院后更名為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單獨辦學,2000年復并入中國政法大學。2017年5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蒞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并發(fā)表重要講話,為學校的建設發(fā)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學?,F(xiàn)有在校生18143人,其中內地本科生9719人,內地研究生7642人,港澳臺僑及外國留學生782人;教學科研崗教師1194人,其中高級職稱752人,博士生導師277人、碩士生導師694人,博士學位和碩士學位獲得者占比達9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