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笑》教案范本

字號:


    老師職責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課件,不過教案課件里知識點要設計好。教案是教師備課的重要工作之一,寫教案課件時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一些“冰心《笑》教案”方面的資料,萬分感激您能用時間閱讀本文!
    冰心《笑》教案(篇1)
    學習目標:
    1、體會詩中所蘊含的情感以及深刻哲理;
    2、學習這四首詩中豐富的想象、奇巧的構(gòu)思、凝練的語言;
    3、體味人間至愛親情,激發(fā)學生規(guī)劃自己的未來,設計自己的人生;
    學習重點:
    朗讀、背誦、品味詩歌。
    學習難點:
    體味人間至愛親情,領(lǐng)悟詩歌中蘊涵的人生哲理。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紙船》《母親》)
    課堂學習: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中國是詩歌的國度,一篇篇美輪美奐的詩象一串串璀璨奪目的珍珠。誰能為大家朗誦幾首詩?
    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現(xiàn)代著名女詩人冰心的四首小詩。(板書課題)??赐队?,了解冰心生平。
    二、朗誦大比拼:
    下面我們開一個詩歌朗誦會,看看誰是今天的最佳選手!在比賽之前,我們分小組先試讀《冰心詩四首》,然后每組推選優(yōu)秀代表上臺朗讀??纯赐瑢W們是否朗讀到位,能否做到有感情,有節(jié)奏,抑揚頓挫。
    同學們,能否說出這樣朗讀的理由?學生評價,選出最佳選手。
    三、整體感知:
    ⒈提問:你對哪首詩印象最深刻?為什么?
    依據(jù)學生的體會,把學生分成幾組(相同詩分為一組),讓每小組同學討論,為什么這首詩對你印象最深,并讓學生人人做好發(fā)言的準備。
    ⒉依據(jù)1、2、3、4首詩的順序回答討論結(jié)果。
    力爭讓每位同學都有發(fā)言機會。
    四、品讀課文:
    1、學習《紙船》
    (1)導入設問:海浪滔滔,海風吹卷。詩人正坐在一艘顛簸在太平洋的郵輪上,遠離親人,遠離祖國,駛向陌生的國度,不知何時才能回到祖國,何時回到母親的身邊。母愛是永恒的,母愛又是博大的,作為兒女,我們又該如何表達對母親的愛呢?
    冰心《笑》教案(篇2)
    古往今來,人們從沒停止過對生命現(xiàn)象的思考,人們也常常對人生作各種各樣的譬喻。在這篇文質(zhì)兼美的散文里,冰心把人生比喻成一江奔騰的春水,比喻成一顆不斷壯大的小樹。江水的東流與生命的流動相對應,而小樹的壯大與人生的發(fā)展相吻合,比喻堪稱貼切。生命像江水,峭巖讓江水激蕩,而危崖之后是平沙,夾岸有紅花朵朵;挫折讓生命苦澀,而風雨之后是彩虹,天際有燦爛云霞。生命又像小樹,小樹離不開雨露陽光,而生命也需培育成長;小樹壯大后為大地灑下綠陰,而人生成長后也應為社會作出貢獻。生命既像江水又像小樹,江水終將歸復大海,小樹終將葉落黃昏,人生終將走到盡頭,但入海的江水可化作甘露,老樹的落葉可變作春泥,那么,奉獻的一生,留給世界的,又何嘗不是一種美麗?
    冰心(1900.10.5-1999.2.28),現(xiàn)、當代女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原名謝婉瑩,原籍福建長樂,生于福州,幼年時代就廣泛接觸了中國古典小說和譯作。7歲,開始在家塾里附學,8歲開始偷偷地寫小說。
    1918年入?yún)f(xié)和女子大學預科,積極參加五四運動。
    1919年開始發(fā)表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此后,相繼發(fā)表了《斯人獨惟悴》、《去國》等探索人生問題的“問題小說”。同時,受到泰戈爾《飛鳥集》的影響,寫作無標題的自由體小詩。這些晶瑩清麗.輕柔雋逸的小詩,后結(jié)集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稱為“春水體”。
    1921年加入文學研究會。同年起發(fā)表散文《笑》和《往事》。
    1923年畢業(yè)于燕京大學文科。赴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學習英國文學。在旅途和留美期間,寫有散文集《寄小讀者》,顯示出婉約典雅.輕靈雋麗.凝煉流暢的特點,具有高度的藝術(shù)表現(xiàn)力,比小說和詩歌取得更高的成就。這種獨特的風格曾被時人稱為“冰心體”,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
    1986年,為宋慶齡基金會捐款1萬元。此后幾年,又數(shù)次向福建家鄉(xiāng)、安徽災區(qū)和“希望工程”捐款。
    1995年,被黎巴嫩授予國家級勛章。
    1918年,在北京《晨報》發(fā)表了女學生謝婉瑩投稿的《二十一日聽審的感想》,這是她公開發(fā)表的第一篇文章。
    1919年,北京《晨報》連載了她的第一篇小說《兩個家庭》。第一次以“冰心”為筆名。
    1923年,詩集《繁星》由商務印書館出版。5月,短篇小說、散文集《超人》由商務印書館出版。詩集《春水》由新潮社出版。
    冰心《笑》教案(篇3)
    一、教學要求:
    1. 認真觀察圖畫,能找出錯誤。
    2 .積極參與討論,并能勇敢的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3 .不僅要說出錯誤在哪里,還要說出錯誤的原因。
    今天老師在路上看見一位老爺爺,他在路邊嗚嗚的哭。老師就問他為什么哭呢?原來他和大家一樣也是小學生。因為范了馬虎的毛病,慢慢的變老了。只有改正了馬虎的毛病,才能恢復到小學生的樣子,他給了老師一副畫。我們大家來幫幫他,幫助他恢復小學生的樣子,好嗎?
    這副圖美不美?他到底什么地方錯了呢?
    教給觀察的方法,首先對圖畫進行整體的觀察,弄懂它要表現(xiàn)的主要意思,再根據(jù)這一主要意思對圖畫進行有順序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觀察。把圖畫中與主要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與現(xiàn)實生活相矛盾的地方,做上記號。這樣,在講的時候就不會漏掉一處錯誤了。
    1. 討論時,不僅要說出錯在哪里,而且要說出錯誤的原因。
    2. 每組推選兩名代表,一名同學指出畫中的錯誤,另一名同學指出錯誤的原因。
    1. 小組匯報,找出四處錯誤。
    本圖有四處錯誤:
    第一處是小朋友穿著夏裝堆雪人。
    第二處是果樹上結(jié)滿了黃澄澄的梨子。(小朋友穿夏裝,但夏天不會有雪,也不會結(jié)梨。冬天下雪的話,小朋友怎么能穿夏裝,冬天也不會結(jié)梨。秋天樹上結(jié)梨,但不會下雪。)
    第三處是雞在河里游泳。
    第四處是小草,野花與垂柳被風吹拂的方向不一致。
    2. 評選優(yōu)勝。
    自由在圖畫本上改動,畫出改好的圖畫,幫助老爺爺恢復小學生的樣子。
    (六)師生共同總結(jié)。
    生活中要注意觀察,才不會鬧笑話,只有仔細的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圖中的錯誤。克服馬虎的毛病,做一個“糾錯”小能手
    [錯在哪里 (網(wǎng)友來稿) 教案教學設計]
    冰心《笑》教案(篇4)
    2、過程與方法:通過鑒賞交流,掌握鑒賞散文的基本方法,提高對散文語言的鑒賞感受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冰心先生“家”的情懷,感悟人性之美,重塑精神家園
    1.通讀課文,整體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標注課文中讓你感觸最深的句子,并寫下你的感悟;
    同學們,古往今來的人們,無論快樂或者憂傷,不管陰雨還是晴朗,家,始終銘刻在心上;無論選擇懦弱還是堅強,不管被記得還是遺忘,家,總可以給人以無窮力量家,養(yǎng)育我們,溫暖我們,保護我們,是流向我們心底的那一泓清泉想家、戀家是人世間永恒的話題冰心先生在晚年還依然苦苦地尋找她的家,發(fā)出了“我的家在哪里?”的呼喚你知道冰心老人的那個“家”在哪里嗎?你又是怎樣理解冰心老人的“家”的含義的?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學習冰心先生的晚年力作《我的家在哪里?》(板書:課題)
    1、冰心的家在哪里?
    2、夢到這樣的情景,主要表達冰心先生怎樣的感情?
    ●資料1:“ 我覺得我的童年生活是快樂的、開朗的,首先是健康的該得的愛,我都得到了,該愛的人,我也都愛了” ——冰心
    ●資料2:“五四”運動時,她(冰心)與其他學生冒著鎮(zhèn)壓的危險參加游行示威及其他反抗活動;抗日戰(zhàn)爭時,她流離西南與人民同甘苦;“”時,丈夫被劃為右派,她和丈夫不但要遭受抄家之難,還要被罰跪家門三四小時60多歲的她,每天早晨6點多鐘就得趕車上班去中國作協(xié)掃廁所
    ●資料3:“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痛苦;有淚可落,也不覺是悲涼”
    短短的散文所包含的意義是非常深遠的冰心先生94歲寫下了這篇文章,應該說是對自己90多年的人生的回顧與徹悟她以她90多年的人生經(jīng)歷,喚起了人們潛藏在心底的美的情感,讓人回憶起最初的家園
    文章緊緊圍繞著“家”這個題眼,精心地選用了一個本身就含有不斷苦苦追尋求索的疑問句為標題,從夢入手先點明內(nèi)心深處的眷戀和向往,然后將夢中兒時的家與現(xiàn)實的家加以對比, 不僅表達了作者對爭名奪利的現(xiàn)實世界的憎惡和對純凈的精神家園的追求,更是一種對社會的呼喚,對現(xiàn)代人精神歸宿的關(guān)注!其實,“家”是人的“根”和“本”,冰心先生尋找家就是尋找自己的根本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美麗的回憶,有了這些追求,才使作者更有勇氣和力量去對抗人生的困境和社會的丑惡
    冰心先生善于從普通的事物中發(fā)現(xiàn)深刻的蘊含,融入個人的體驗,深化為更高的哲理,實在值得我們細細體味和學習
    根據(jù)這篇文章,再結(jié)合自己的體會,寫一段話描繪你心中的家,表達方式不限
    1、課外閱讀《有家真好(節(jié)選)》、《家(節(jié)選)》、《站在老家的門口》、《記得回家的路》、《家問》,摘抄積累你最欣賞的句子或是語段
    2、一條小路,一豆燈光,一片云霞,一個夢境……都可能撥動你心靈的琴弦,引發(fā)你的聯(lián)想和感悟,喚起你對人生或多或少的情趣和沉思秋風起時,落葉滿地,請以“落葉”為對象,談談你的聯(lián)想或感悟,寫一個片段,300字左右。
    知識技能:
    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文章內(nèi)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研讀重點段落,深入領(lǐng)會語句的深層含義鑒賞作品的哲理美.
    1、導入設計:
    1983年,發(fā)生在盧旺達的一個真實的故事,盧旺達內(nèi)戰(zhàn)期間,有一個叫熱拉爾的人,37歲,他的一家有40口人,父親兄弟 姐妹妻兒幾乎全部離散喪生。最后絕望的熱拉爾打聽到5歲的小女兒還活者,輾轉(zhuǎn)數(shù)地,冒著生命危險找到了自己的親生骨肉后,他悲喜交集,將女兒緊緊摟在懷里,第一句話就是:“我又有家了”。
    在這個世界上,家是一個充滿親情的地方,它有時在竹籬茅舍,有時在高屋華堂,有時也在無家可歸的人群中。
    是呀,家是游子最后的方向,家是永恒溫馨的港灣,家是不變的細心地照顧,家是永恒的精神歸宿!
    今年,讓我們一起學習冰心的另一篇散文《我的家在哪里?》,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去追尋理想中的精神家園。
    2、生齊讀課文:感受冰心老人想念夢中的、兒時的家的那份親切的情感。
    3、引導學生理解冰心“靈魂深處永久的家”的含義:
    冰心老人的家在哪里?
    為什么說只有中剪子巷才是她的家呢?
    作者為什么要在家之前加“靈魂深處永久的”幾個字?
    4、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從文中看,你認為作者向往、眷戀的家是怎樣的呢?
    5、探究本文的藝術(shù)技巧:
    我們明白了冰心老人的家在哪里了,她是怎樣得出這個答案的?文章從什么寫起?
    生朗讀有關(guān)夢的片段,聯(lián)系全文思考,作者開篇為什么從“夢”寫起,為什么不直接寫“家”?
    生朗讀最后一段,作者真的是一無所有嗎?為什么這樣說?
    我們與冰心先生分享了“家”的感受,那么,大家對“家”是如何理解的呢?(引導生暢談)
    教師示范:自己來河源,背井離鄉(xiāng)的感受,談談自己的感受。
    7、總結(jié):愛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的香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也不悲涼。
    冰心《笑》教案(篇5)
    2、感悟文中蘊含的豐富哲理。
    3、領(lǐng)悟人類情感之美,陶冶性情,提高審美能力。
    師:那么,早上和晚上的一團團火紅的云又叫什么?
    師:霞是什么樣子的呢?同學們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它?
    生:燦爛的、美麗的、變化多端的、瑰麗的、浪漫的、絢麗的、輝煌的。
    師:那么,在冰心眼里的霞又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冰心的一篇散文《霞》。
    冰心:1900-,原名謝婉瑩,現(xiàn)代散文家、小說家、詩人、兒童文學家。主要作品有小說《超人》、《去國》、《小橘燈》、《空巢》等,詩歌《繁星》、《春水》等,兒童文學《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等,散文《往事》、《關(guān)于女人》、《關(guān)于男人》、《櫻花贊》等。
    師:文章題目為《霞》,那么它是一篇寫景散文嗎?請同學們帶著這個疑問齊讀課文。
    師:既然是哲理散文,那么它通過霞闡述了哪些哲理?哪些句子或段落是闡述哲理的句子和段落。
    ①“但我直到幾十年以后,才體會到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麗。從云翳中外露的霞光,才是璀璨多彩的”:云彩是人生中的各種經(jīng)歷,云翳是人生中的挫折、困難和坎坷,只有擁有了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生命的霞光才會美麗多姿。而在經(jīng)歷了痛苦、折磨、艱難困苦之后仍能讓自己的生命發(fā)出光彩,這樣的人生就更加璀璨奪目了。這是作者積蓄了幾十年的感悟。
    ②“生命中不是只有快樂,也不是只有痛苦??鞓泛屯纯嗍窍嗌喑?、互相襯托的??鞓肥且荒ㄎ⒃?,痛苦是壓城的烏云,這不同的云彩,在你生命的天邊重疊著。在‘夕陽無限好’的時候,就給你造成一個美麗的黃昏”:人的生命是由成功、順利、快樂、喜悅和憂傷、痛苦、失敗、困難共同組成的,這兩部分相輔相成,共同構(gòu)成了精彩的人生。只有在經(jīng)歷了兩方面的體驗后,人到晚年時才不會對他的人生表示后悔,才會覺得活出了自己一生的個性和價值。
    ③“一個生命到了‘只是近黃昏’的時節(jié),落霞也許會使人留戀、惆悵。但人類的生命是永無止息的”:一個人到了生命的'晚年,剩下的時光不多了,也許他會對這不多的時光表示留戀、表示惆悵。但一個生命消逝了,另一個生命又會誕生。由此,人類的生命反反復復、永不止息。這里體現(xiàn)了冰心對生命的豁達大度,對人生本質(zhì)的體會達到了透徹的境界。
    ④“地球不停地繞著太陽自轉(zhuǎn)。東方不亮西方亮,我窗前的晚霞,正向美國東岸的慰冰湖上走去……”:我的生命在一點點地消逝,但“東方不亮西方亮”,另一個生命卻在一點點地誕生壯大。
    生:黃昏給人的感受是朦朧的、模糊的、有一點傷感,落霞或落照卻是璀璨多彩、光華四溢的,這里,表明了冰心處在晚年對生命的豁達大度,對人生的無悔。
    師:從這里,同學們就要認識到:朝霞和晚霞都是美麗的、燦爛的,關(guān)鍵是要正確對待人間的陰晴圓缺、人世的悲歡離合、個人的喜怒哀樂。最后,我們用冰心的一句話來結(jié)束課文:假如生命是無味的,我不要來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滿足的了。
    冰心《笑》教案(篇6)
    為了給同學們傳授知識,我一個人離鄉(xiāng)背井、孤苦伶仃、告別雙親父老、跋山涉水、千里迢迢、不辭辛勞地來到了棉湖中學。棉湖清澈的天空洗滌了我旅途的艱辛,溫柔的和風拂去了我身心的疲憊,強烈的陽光融化了我思慮的悲傷,同學們更是以滿腔的熱情化解了我內(nèi)心的孤獨。盡管如此,但每當夜深人靜時,處身于無邊的沉寂之中,我會拿出鏡子,凝視著鏡子里憔悴的容顏,凌亂的頭發(fā),暗淡無神的眼睛,我會思考,是誰使我變得如此狼狽,是誰使我在深夜里輾轉(zhuǎn)不寐,是“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鄉(xiāng)何處”的思鄉(xiāng)之愁,是“有情知望鄉(xiāng),誰能鬒不變”的念家之憂。家,牽動了多少游子的心思;游子的心思,凝聚成了多少辛酸的血淚;辛酸的血淚,衍化為多少美麗哀傷的篇章。那么,對于這些表現(xiàn)思家念鄉(xiāng)的篇章,同學們知道的有哪些呢?
    王維的“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馬致遠的“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賀知章的“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崔顥的“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古人對家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方式:崔顥在找家;李白在思家;賀知章回到了家,卻物是人非;馬致遠更是無家可歸。同學們,那么冰心的家又在哪里呢?她找到了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冰心的晚年力作《我的家在哪里》,讓我們一起跟隨作者去追尋理想中的精神家園。
    師:對,不過,從文章中我們知道,作者在許多地方住過,如北京的前圓恩寺、燕南園,云南的默廬,四川的潛廬,美國的安娜辟迦樓,日本東京的麻市區(qū),以及倫敦、巴黎、柏林、開羅、莫斯科,這些都曾經(jīng)是她的“家”,但只有中剪子巷才是作者惦念的家,作者用了什么詞來表明只有中剪子巷才是她惦念的家呢?
    生:只有住著我的父母和弟弟們的中剪子巷才是我靈魂深處永久的家?!办`魂深處永久的”幾個字表明只有中剪子巷才是她惦念的家。
    師:那么,作者為什么要在“家”之前加上“靈魂深處永久的”幾個字呢?﹙提示:從文章本身的文字來看,文章是沒有給出原因的,但請同學們思考,跟父母和弟弟們住在一起時是處于人生的哪個階段?童年。這說明作者最惦念童年時的家,非常地懷念童年﹚。
    師:那么,作者又為什么會懷念童年呢?我給大家一點提示,童年具有什么特征?
    生:單純、天真,是人生最純真、最美好的階段,人的心靈得以依靠。而且童年是樹立理想的階段,蘊含著少年時對理想人生的追求。
    師:所以中剪子巷是作者十多歲到二十多歲度過的地方,她的理想、抱負正是在那里樹立的。在那里,父母之愛、姐弟之情陪冰心走過了一生中的黃金歲月,她生命中最初的榮譽與美德,理想與追求都在中剪子巷里生根發(fā)芽。她的童年充滿著真、善、美,她對童年的眷戀,表明對人生真、善、美的眷戀。
    師:請同學們看課后練習二,“靈魂深處永久的家”這幾個字可從兩個方面理解:一是作為一個遲暮的老人,作者會對早年,尤其是童年的生活產(chǎn)生無盡的眷戀,而回首之時,才會發(fā)覺這一切都珍藏在記憶的最深處。另一層意思則是作者對于童年的眷戀,實際上是對童年所代表的人生真善美的眷戀。這些才是在作者“靈魂深處永久的家”。于是,對于真善美的執(zhí)著和堅持,使作家面對人生的困境和社會的丑惡,有了抵抗的勇氣和力量。
    師:到此,我們明白冰心老人的家在哪里了。那么,她是怎么得出這個答案的?文章從什么寫起?
    師:這篇文章的題目是“我的家在哪里”,可作者開篇卻從“夢”寫起,為什么不直接寫“家”?我給大家提示一下,冰心的家是靈魂深處永久的家,靈魂深處的東西是通過什么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
    生:夢。因為夢最能“暴露”和“揭發(fā)”一個人靈魂深處自己都沒有意識到的“向往”和“眷戀”。
    師:回過頭來我們再思考,作者先從夢寫起有什么作用,聯(lián)系全文來看看。我提示一下,文章前寫夢中,后面呢,則是寫的什么?
    師:那么,夢中的家也即作者眷戀、向往的家是怎樣的?
    生:充滿親情與溫馨,清淡,素雅,平和,不受外界干擾。
    師:對,夢中的家其實是一個兒時的世界,心中的世界,潛意識中的世界,是一個美好的無爭斗的世界。那么,現(xiàn)實的世界又是怎樣的呢?
    師:因此,作者前寫夢中的世界,后寫現(xiàn)實的世界,這樣,兩個世界就構(gòu)成了什么?
    師:對,作者把兩個世界兩相對照,十分鮮明。夢中的家在“中剪子巷”,后來的“家”都沒有那樣的溫馨,其實不是家不溫馨,而是世界太喧鬧。對于夢中的“家”,作者是用兒時清純的眼光去看的,對于現(xiàn)實的世界,作者是用飽經(jīng)風霜的閱歷去審視的。
    師:現(xiàn)在,請大家一起朗讀文章的最后一段,并思考,作者說“我這人真是一無所有”,為什么這么說?你認為她真的“一無所有”嗎?為什么?
    生:因為冰心沒有權(quán)、沒有官、沒有級、沒有錢、沒有舊,所以她說自己一無所有。其實她并不是真的一無所有,她這樣說只是表明她對現(xiàn)實中的奪權(quán)、罷官、降級、罰款、毀舊非常的厭惡。這里表明她對自己走過的人生無顧無慮、無牽無掛、無怨無悔,說明了她一生的清白與正直。她不是一無所有,在她靈魂深處還有一個溫馨、清淡、素雅、平和的“家”,而這家正是她一生之所以能保持清白與正直的泉源所在。
    師:同學們靈魂深處的家在哪里呢?(省略)我說說我靈魂深處的家。我靈魂深處的家在重慶,在父母那里。在離家的日子里,我常常在幾乎窒息的想念和顫抖的呼喚里感受那根游離在我生命中的絲線。那根絲線,是爸媽植入我的心臟,并且那根絲線持握在爸媽的手里,只要他們輕輕的一顫動手指,就足以讓我跌蕩得死去。可是,為了生存,我卻在心海的這一岸,而無法擁抱他們伸出的雙臂。所以,在這異地他鄉(xiāng),同學們就要好好對我,不要讓我生氣,不要讓我在孤獨之余還要為你們操勞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