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的閱讀教案匯編10篇

字號:

小學一年級的閱讀教案(篇1)
    語文教學一定要目中有人,閱讀教學也是一樣。小學低年級是學習閱讀的起步階級或啟蒙階段,一定要從培養(yǎng)最基本的閱讀能力抓起。切不可低中高不分,小學中學不分,一味講深講透搞煩瑣分析,弄得頭緒太多,門檻定得太高,使學生進不了門。
    首先要明確閱讀教學的階段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一學段(1~2年級)閱讀教學制定的教學目標主要是: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習默讀,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4、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5、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此外還要求對讀物中感興趣的人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樂于與人交流。在閱讀中能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yōu)美。喜愛圖書,愛護圖書。
    從《標準》制定的目標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三點基本精神:
    一是重視閱讀情趣和良好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
    二是從學習最基本的閱讀方法、具備最起碼的閱讀能力抓起(如朗讀、默讀、借助圖畫閱讀),而把理解程度的要求盡量降低到最低底線(如了解詞句的意思、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是從一開始便注重學生個人的情感體驗、詞語積累,同時提倡交流與合作。
    蘇教版語文教材認為:認(識字)是讀(讀書)的基礎,認讀能力是閱讀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能識字,會寫字,能朗讀,會默讀,這才具備進入閱讀的基本條件,先要跨進門檻,而后才能登堂人室。所以,識字、寫字、讀書、背誦、興趣、習慣,理所當然是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
    第二要弄清蘇教版國標本一年級下冊課文的特點與編寫意圖
    蘇教版國標本一年級下冊共選編課文25篇,其中寫景狀物的6課,記事(含生活見聞、童話故事)為主的11課,寫人為主的(包括人物故事)6課,古詩1課,文包詩1課。內容涉及對自然現象的認識感受,對社會風情的了解體察,對優(yōu)秀文化、高尚品德、科學精神的頌揚,對生存發(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的關注等。課文大都篇幅短小,文字淺顯,語言規(guī)范,內涵豐富。
    課文全文注音,字體較大,行距清晰。有意加強了拼音、識字、閱讀之間的聯系,以便學生采用雙行認讀的方法,使識字(看拼音識字)與閱讀可以同步進行。避免單獨搞孤立的識字環(huán)節(jié),割斷識字與閱讀的緊密聯系。
    課文全部配有圖畫,有的一篇課文配有多幅圖畫,盡可能形象地再現課文內容,并使課文的重點表象得到凸顯。這樣符合兒童以形象思維為主的心理特征,和由具象到抽象、由閱讀畫書向閱讀字書過渡的閱讀思維發(fā)展規(guī)律。
    課后作業(yè)設計具有明顯的創(chuàng)新意識。一是把培養(yǎng)認讀能力放在首位,旗幟鮮明地突出了讀書、寫字兩大重點。25篇課文中有20篇只安排朗讀課文和描紅寫字兩項作業(yè)。其余5課也都把朗讀、描紅兩項作業(yè)放在前面,再增加一點說話、造句、表演等加深或拓展閱讀效果的活動。這樣做完全體現了《標準》提倡的少做題,多讀書的精神。二是注重語言的積累。25篇課文,要求背誦的達12課,占48%。這是符合兒童記憶力高于理解力的年齡特征的,抓住記憶的最佳期,讓學生多背一些好東西是可以終身受用的。
    第三要轉變閱讀教學觀念,改進閱讀教學設計
    《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這就是說,其一,讀書活動是別人所不能替代的,因此要讓學生自己讀書,而不是聽老師講書;其二,學生是獨立的個體,而且是有個性、有靈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個體,學生個體之間是有差異的。因此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而不能整齊劃一,追求統一結論和標準答案。
    《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這就是說,其一,要明白閱讀教學包含三個要素:教師、學生、文本;其二,必須擺正這三者的位置,處理好這三者之間的關系。
    前文說過,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學生應是閱讀的主人;文本是閱讀和閱讀教學的憑借,是學生課堂上的第一認識對象,也是學生的一個獨立的對話伙伴。它可以憑借符號信息,向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刺激,發(fā)出感召與呼喚;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應當起著組織調配、創(chuàng)造條件、穿針引線、指點示范的作用。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首先要通過自主讀書與課文及課文作者對話交流。即要通過操作,加工處理課文的符號信息,進而進行心靈碰撞,接受課文豐富內涵的感召與影響,最終能把課文的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把課文的思想感情內化為自己的思想感情,把課文的表達方式,內化為自己的交際經驗。其次,學生還要通過合作學習,與同學、老師對話交流。一面與同學討論切磋,一面聆聽老師的教誨指點。
    作為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同樣先要與文本對話,即通過先行閱讀,全面把握教材。把握教材一方面意味著把握課文作者的思路和意圖以及教材編者的思路和意圖,從而明確教學的目標要求;另一方面還意味著了解學生閱讀的前提條件和準備狀況,從而確定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同時當然還要與學生對話,根據學生的閱讀心理和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指導他們正確地讀書,順利地實現內化。
    據此,江蘇語文教學工作者倡導構建以指導讀書內化為主線的閱讀教學新機制。執(zhí)行這一教學機制,必須實現三個根本的轉變:
    1、由以理解課文知識內容、獲取統一結論為主要目的,轉變?yōu)橐詫W會閱讀、內化語言、提高語文素養(yǎng)為主要目的;
    2、由重外因,靠教師分析講解的灌輸型教學模式,轉變?yōu)橹貎纫?,以學生自主讀書內化為主線的讀書交往型教學形式;
    3、由以肢解為主,搞散裝零售、習題化瑣碎練習,轉變?yōu)橐哉蠟橹?,注重綜合實踐,開展實用化語文活動。
    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實行這一機制,需要掌握如下幾條要點:
    1、激發(fā)情趣,讓學生作好閱讀的準備。
    《標準》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可見激發(fā)閱讀情趣在低年級是多么重要。因此,低年級閱讀教學必須從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閱讀興趣開始。讓學生在閱讀前先做好兩個準備:
    一是情感態(tài)度的準備──要引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他們在迫不及待、躍躍欲試的心態(tài)下進入閱讀;
    二是知識經驗的準備──要激活已有經驗,調動大腦里相關的知識儲備,發(fā)現已有知識經驗與課題內容之間的相似性和銜接點(即尋找相似塊)。必要時可適當為他們提供一些背景知識,幫助他們建立新舊聯系,以便他們借助已知去預測未知,形成自主的學習意識,積極、能動地進入閱讀。
    比如學習《詠華山》一課,可先讓學生說說自己爬過哪些山,留下什么印象或感覺。還可以讓他們試著說說自己所知道的中國名山。然后可以展示華山的部分畫面,有條件的可以放一點華山風光錄像鏡頭,引發(fā)學生的向往與遐想。在此基礎上,告訴學生古代有個七歲的小男孩,不但登上華山,還當場念出一首歌唱華山的詩。這樣,學生便可帶著急于知道詳情的強烈愿望進入閱讀。
    2、加強認讀,讓學生把課文讀得正確、連貫。
    小學低年級是學習閱讀的起步階段,孩子剛從口語交際進入書面交流,由現實世界進入符號世界,這是一個巨大的飛躍,不是一下子就能適應的,必須經過不斷地學習、訓練,幫助他們切實過好認讀關:
    一是辨認文字符號,分清詞與非詞;
    二是進行意義整合,分清句讀;
    三是動用發(fā)音器官,讀出課文語句;
    四是口誦、耳聞、心惟,捕捉語言信息,最終達到讀得正確、連貫,不錯、不丟、不添、不斷、不重。讀后對課文的整體內容,能有大致的、輪廓的了解。
    3、指導朗讀,讓學生感悟語言材料。
    語感是語文能力的核心成分,指導朗讀是培養(yǎng)語感能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手段,在低年級尤其是這樣。低年級閱讀教學,一定要精心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要抓住關鍵詞句,引導學生感悟體驗:
    一是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詞句的意思。比如讀《詠華山》第三自然段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這一詩句,學生可能不太懂,要是回過頭來,聯系課文第二自然段,讀讀?。∪A山真高哇!除了藍天,遠遠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腳下。上下文結合起來,對照閱讀,學生便能比較順利地了解詩句的意思。再如情不自禁一詞,除了結合上下文,還可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他們回憶自己遇到特別開心的事,忍不住要唱、要跳、要表現自己的情景。這樣對詞義的感悟就會更加具體、真切。
    二是展開聯想和想像,進入課文意境,獲取情感體驗。其一是要學會循文明像,即憑借語言符號展開想像,建立事物的表象,進人課文所描寫的畫面。也可以借助課文圖畫,來幫助自己建立表象。對于某些比較生疏的事物,還可采用實物、掛圖、投影、電腦課件等輔助手段,幫助學生明像入境。其二是要學會循像明意,即透過畫面去感受課文的意境。要設身處地地進入各種角色,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比如讀到他們沿著山路艱難地爬上山頂??梢龑W生看看插圖,把小孩與大山聯系起來展開想像,就能感受到爬山的艱苦和孩子的堅強。再讀讀啊!華山真高哇!太陽顯得那么近,山腰間飄著朵朵白云。稍加想像,就能感受華山的高險和登上高山的愜意心情。
    4、組織演誦,幫助學生完成語言的內化。
    內化語言是一個能動的自我構建過程,小學生還缺乏這種自我建構的能力,教師必須給予切實的幫助。
    一要引導學生學會欣賞與表現。在學生對課文中感興趣的人和事件有所感受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全面的欣賞??梢宰宰x欣賞、聽讀欣賞,還可以眼看畫面(圖畫、錄像或課件)、耳聽配樂朗誦、嘴跟著吟和,雙腦并用,多感官參與,語音、語意、圖像、情感、觀念多要素融合,以幫助學生多重記憶,整體吸收。進而再讓學生通過自己聲情并茂的朗讀,來表現自己的感受和體驗??梢愿鶕约旱莫毺伢w驗,創(chuàng)造性運用語調,配上表情動作,反復品味咀嚼,達到熟讀成誦,完成背誦識累的任務。
    二要引導演化升華??梢越M織學生對課文進行加工改造,開展創(chuàng)造性閱讀和多種形式的表演活動。比如分角色演誦,改變成解說詞、導游詞來演說,當成課本劇來表演等??傊?,要徹底改變應試性、習題化的瑣碎機械的作業(yè)練習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實用性、生活化的語文活動,讓學生在有趣的學語文、用語文的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
    小學一年級的閱讀教案(篇2)
    一、課前談話。
    師:讓學生叫叫老師。
    Liucheng
    師:叫得真好聽,老師想再聽一次。
    二、聽錄音,賞讀課文。
    師:今天我們來學習《放小鳥》,昨天你們已經學習了第一課時,我們一起來學習。
    師板書課題,生齊讀。(15、放小鳥)
    師:學生看著課文,聽錄音,也可以小聲地讀。
    (師輕聲地讀著)
    師:自由地、大聲地讀讀,讀好后把書放正,老師就知道你讀好了。
    (生自由地讀書)
    三、精讀課文。
    師:課文中說誰放小鳥?
    生:小朋友。
    師:課文中怎么稱呼這個小朋友的呢?第一句就有。
    生:我。
    師:再來一個問題,我們是怎么得到這個小鳥的。
    生:姑媽送的。
    師:你們真聰明。拿出筆來,在課文中畫出寫小鳥樣子的部分。
    (出示:姑媽送我一只小鳥――非??蓯郏?BR>    師:把三個彩色的詞語讀重些,因為它們寫出了小鳥的三個特點。(綠色、黃色、一閃一閃)
    師:哪個詞語寫出它的眼睛特別有神?
    生:一閃一閃的。
    師:怎么讀出這種有神呢?
    生讀。再指名讀。
    師:一只是一個詞,不要把它分開了。你們班上讀書誰最好。我們一起閉上眼睛,來慢慢地欣賞。
    師:你們能想得出小鳥的樣子,能不能把它畫出來。你們說,我來畫。
    (電腦畫圖演示)
    師:誰能背出來。
    生齊背。
    師:那文中的我得到了這樣的一只小鳥,是怎么對待它的呢?用文中的話來回答。
    生:給它食吃,給它水喝。
    師:先把它怎么樣的?
    生:先把它放進籠子里,給它食囑,給它水喝。
    師:小鳥有的吃,有的喝,但它高興嗎?
    生:不高興。
    師:哪個詞可以看出?
    生:可它一動也不動。
    師:為什么不高興。
    生:它想媽媽了。
    師:媽媽想孩子會怎么樣?
    生:會去找孩子。
    師:找到了嗎?
    生:找到了。
    師:你們到文中去找一找,哪里可以看出。
    生:我想一定是小鳥的媽媽找孩子來了。
    師:找得真準,還有不同的嗎?
    生:小鳥突然叫起來――
    師:為什么會叫起來?
    生:因為它看到了自己的媽媽。
    師:找得真準,跟著老師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師范讀,生跟讀)
    師:(出示籠中小鳥)它離開了伙伴,它離開了媽媽,它想,我再也不能回家了,它心中好傷心啊。它好像在喊,媽媽,媽媽,我要回家。
    師:如果籠子里的是你,還吃得下嗎?
    生:它失去伙伴了。失去了大森林。不能看到媽媽,不能和大家一起玩了。
    (電腦演示,
    師:鳥媽媽會吃些什么呢?小鳥會說些什么?
    生:媽媽,快救我出去吧。
    生:我馬上就來救你。
    師:請同桌的小朋友一個扮演媽媽,一個扮演小鳥。
    (同桌同組)
    生:媽媽,你快來救我。
    生:等一會,我叫你的朋友一起來救你。
    師:小鳥最想干什么?
    生:最想飛翔。
    生:最想自由自在地飛,和大家一起玩。
    師:這些愿望能實現嗎?籠子打不開啊。哪個詞可以看出焦急。
    生:焦急。
    師:你能表演焦急嗎?什么時候焦急?
    生: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很焦急。
    師:課文中的我看到小鳥這樣焦急,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作出了什么樣的決定。
    生:決定把它放出去。
    師:課文中哪里寫出的。
    生讀:我看了看籠子里的小鳥,決心放它回家去。
    師:我是這么想的,真的放了嗎?
    生:真的。
    師:這是課文中的第四自然段內容,誰來讀一讀,舉手的同學都可以站起來讀。
    師:如果你現在也這樣的一只小鳥,你會怎么做?
    生:我也會放掉。因為它離開媽媽很可憐。
    師:你是個可憐小鳥的好孩子。
    生:我想把它放掉。因為它很孤單,所以放掉。
    師:用因為、所以來回答問題,真好。
    生:我也會放掉它。因為小鳥是人類的好朋友。
    師:老師也想放飛小鳥,誰來幫我在電腦上放飛小鳥啊。
    (一只小鳥在飛翔,一只小鳥在媽媽身邊玩)
    師:小鳥放走了,課文中的我高興嗎?
    生:不高興。
    師:為什么?
    生:小鳥放走,擔心會有動物來傷害它。
    師:我是不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生:是。
    師:做了好事還不高興啊。
    生:高興。
    師:帶著高興的心情來讀一讀課文。
    生齊讀。
    師:老師想讓男同學、女同學比賽讀。
    (男、女生比賽讀)
    師:合上書,跟著老師一起來回憶課文。誰得到了小鳥?小鳥是什么樣子的?我心情如何?先是如何對待小鳥的?自由的小鳥才是高興的,這才是對小鳥真正的愛。
    師:介紹法國女孩蒂皮。
    生齊讀課文。
    師板書:
    我關放
    (畫顆愛心)
    小鳥(圖片)
    小學一年級的閱讀教案(篇3)
    第一單元
    識字1
    春天
    林煥彰
    春天怎么來?
    花開了,春天就從花朵里跑出來。
    春天怎么來?
    草綠了,春天就從綠色里跳出來。
    春天怎么來?
    我高興了,春天就從我的心里飛出來。
    識字2
    《世界第一運動--足球》選自《小學語文課文同步拓展閱讀》
    識字3
    竹葉小船
    竹林里的小溪很亮,亮得溪底的石子都快浮出水面了。
    貪玩的風兒,摘下片片竹葉,拋到清亮的溪里,溪水托著這竹葉小船,七彎八拐地駛向遠方。
    一只紅蜻蜓飛了過來,在小溪上盤旋著,一忽兒高。一忽兒低,像一架直升機,給這支小船隊護航。
    在那片兩頭翹起的竹葉上,有一只花甲蟲,它披著堅硬的盔甲,很漂亮,也很神氣。
    小船啊小船,載著竹林里的童話,駛向遠方,把竹林和外面的世界連在一起。。。。。。
    選自《山和孩子的對話》
    識字4
    猜字謎
    有口聽到聲音,
    有就有本領;
    有毛能夠飛走,
    有木不是大樹。打一字()謎底:支
    小學一年級的閱讀教案(篇4)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主題
    (上課鈴聲響,課件出示李白人頭像特寫,配以古曲《春江花月夜》。)
    師:在剛剛結束的李白詩歌閱讀月中,同學們已經通過課外閱讀認識了唐代詩人李白。一個月來,我們朗讀他的詩篇、追尋他的足跡,感悟他的心靈。今天,在此時、此地,就讓我們共同來(指屏幕,師生齊讀)――讀李白詩歌品太白遺韻
    (隨著主題的揭示,課件出示李白望月圖)
    [評:用古典音樂作背景,配以古香古色的畫面,輔以教師深情的詩化語言,營造出古詩的優(yōu)美意境,使師生很快受到感染。]
    二、簡要匯報,了解情況。
    師:為了使咱們相互了解各自的課外閱讀情況,首先請大家匯報兩個問題(課件出示):(1)簡要介紹你所了解的李白。(2)你讀了多少首李白的詩?記住了哪些?是從哪兒讀到的?首先匯報第一個問題。
    生:我了解到李白是一個豪放的人。他的詩中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生:我了解到李白是一個正直、重情義的人。他和杜甫、賀知章、孟浩然都是好朋友。
    生:我了解到李白生于公元7xx年,死于公元762年,活了61歲。
    生:我還了解到李白的詩歌很浪漫,很夸張,而且想象也很豐富。像白發(fā)三千、飛流直下三千尺等詩句。
    生:李白還在很多詩歌中,表現了自己孤獨的心情,像《獨坐敬亭山》
    (板書:其人:豪放、正直、重情義
    李白
    (701-762)其詩:夸張、想象
    〖評:這一過程重在了解學生通過自己的課外閱讀對李白其人、其詩的認識和了解,勾畫出李白其人其詩的大致輪廓,彌補學生個人課外閱讀的片面性?!?BR>    師:有誰知道李白一生共留下多少首詩?
    生:李白一生留下了九百六十多首詩。
    師:那么,在這九百多首詩中,你讀了多少首?記住了哪些?是從哪兒讀到到的?
    生:我讀了李白詩歌37首,記住了《靜夜思》、《月下獨酌》等18首,我是從《唐代三大詩人詩選》、《唐詩三百首》中讀到的,這些書是我從學校圖書館借來的。
    生:我讀了李白的詩歌21首,記住了17首,如《關山月》、《望廬山瀑布》等,我是從《古詩臺歷》上知道的,這是我媽媽留下的,是1986年的臺歷。
    生:我讀了李白的詩歌25首,記住了15首,其中包括《怨情》、《靜夜思》、《將進酒》等,我是從同學們的資料和網絡上得來的。
    師:(及時問)網址?
    生:新浪網。我先在搜狐里輸入李白,然后點擊李白詩選之白鹿書院,然后我就把它下載、打印出來。這就是我搜集的資料。
    生:我讀了李白的詩71首,記住《古朗月行》、《將進酒》等18首,我是從爺爺的《千家詩》、《唐詩鑒賞詞典》中讀到的。我在爺爺的書柜里找了好半天才找到。你們看,書都發(fā)黃了。
    生:我讀了李白的詩48首,記住了《靜夜思》、《贈汪倫》等16首。我是從《兒童古詩觀止》、《小學生必背古詩詞》中讀到的,這些書是我自己到書店買的。
    〖評:此環(huán)節(jié)不僅檢查了學生課外閱讀的質和量,還了解到學生收集資料的途徑和整理閱讀資料的方法,增進交流,引導學生取長補短,逐漸學會收集資料的方法?!?BR>    師:剛才很多同學都提到了《靜夜思》、《望廬山瀑布》這是我們以前學過的吧?
    生:對,還有《夜宿山寺》、《早發(fā)白帝城》。
    師:那么,讓我們共同來回味這幾首詩,好嗎?(課件出示四首詩,并配畫配樂)師生共同吟誦。
    師:《靜夜思》借明月抒發(fā)了鄉(xiāng)愁,《望廬山瀑布》描繪了祖國的山水。到六年級時我們還將學習《贈汪倫》很多同學都已讀過了吧?
    生:《贈汪倫》寫了詩人和汪倫深厚的友情。
    師:你還知道李白的詩最常寫些什么?
    生:李白還最愛寫酒!什么《把酒問月》呀,《月下獨酌》什么的。
    師:那么,同學們能按照詩人最常寫到的題材――明月、山水、友情、美酒將李白的詩歌分類嗎?
    (板書:明月山水友情美酒.)
    (學生自行分類)
    〖評:溫故而知新,既加強了課內外的聯系,又自然地引導學生將所讀過的詩歌按一定標準分類〗
    小學一年級的閱讀教案(篇5)
    大海邊
    今天,爸爸和我一起到大海邊玩。
    我在沙灘上走來走去,身后留下一串串腳印。浪花一波一波地打在腳上,我
    都快要站不住了。浪花一朵一朵在海面上開放,美麗極了。我還看到一群小魚在水中游來游去,真是有趣呀!
    爸爸說:大海是船兒的道路。
    我說:大海是魚兒的家。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一()小魚一()浪花一()腳印
    一()杜鵑一()工廠一()山溝
    2、把短句括號里的詞語,準確地加進句子,使它變成長句。
    例:海浪打在腳上。(嘩啦嘩啦地)
    海浪嘩啦嘩啦地打在腳上。
    (1)小魚游來游去。(搖頭擺尾地)
    (2)浪花蹦蹦跳跳。(在海面上雪白的一排排)
    3、大海是什么?照樣子,寫句子。
    例:大海是船兒的道路。
    大海是魚兒的。
    大海是漁民的。
    貓是捉老鼠的能手。它的耳朵很靈敏,能轉來轉去,哪怕是極小的聲音,它也能及時辯出。貓有一雙明亮的眼睛,狡猾的老鼠逃不過它的眼睛。貓的胡須像把尺,能測出各個洞的大小。貓的腳爪上有鋒利的爪子,能爬樹、跳墻、追捕老鼠。
    1、短文有()句話。
    2、短文寫了貓的()、()、()和()。
    3、用劃出描寫貓的耳朵的句子。
    姓名______得分______
    一只蜻蜓不小心撞到蜘蛛網上。我()地把它救下來,我把小蜻蜓()地拿在手里,()地看了起來。小蜻蜓長著一對亮晶晶的眼睛,一雙透明的翅膀,還長著一條紅色帶黑紋的尾巴,美麗極了。我多么想玩一會兒呀!我想起蜻蜓是益蟲,就趕緊張開手把它放了。
    1、在文中的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不能重復),使句子生動。
    2、寫出和下面詞意思相近的詞。
    美麗()趕緊()
    3、短文共有()句話,寫了_______和________的事。
    4、小蜻蜓是什么樣子的?用畫出有關句子,這里描寫了蜻蜓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我看到這美麗的蜻蜓,有什么想法?用═畫出來。
    6、因為蜻蜓是________,所以我把它放了。
    烏鴉和百靈鳥
    烏鴉真不明白,百靈鳥為什么能夠唱出那么動聽的歌來。人們一談起百靈鳥,都會稱贊它。
    烏鴉想:我要是能像百靈鳥那樣,有一副天生的嗓子,那該有多好??!烏鴉實在想不出什么好辦法,只好去找百靈鳥請教,求百靈鳥幫它達到目的。
    百靈鳥告訴烏鴉: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動聽的歌聲,得每天清早起得早早的,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堅持練習,這樣長期不斷地練下去,一定會獲得成功。
    烏鴉還沒聽完百靈鳥的話,就怏怏(不服氣,不滿意)地飛走了。
    害怕困難的人,什么也不會得到。
    1、短文一共有()個自然段。
    2、烏鴉的目的是。
    3、怎樣才能有副好嗓子呢?百靈鳥是怎么說的,用在文中畫下來。
    4、這篇短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把這句話畫出來。
    姓名______得分______
    洗(xiǎn)星海在巴黎
    一九二九年,二十四歲的洗星海,因為參加學生運動,被學校開除了。他在遠洋輪船上找了一個工作,就趁(chn)這個機會到法國巴黎去,實現他學習音樂的愿望。
    在巴黎,洗星海的生活很艱難(nn)。他在飯店洗碗,在理發(fā)店掃地,還給別人看孩子、守電話、抄樂譜(pǔ),甚至拉著提琴到街頭和咖啡店去賣藝(y)。
    在那饑寒交迫的日子里,他好幾次在樓梯上暈(yūn)倒,在馬路上餓倒。但這都動搖不了他學習音樂的意志。
    后來,洗星海的音樂天才和苦學精神,得到了巴黎音樂家的賞識,他們給洗星海很多物質上的幫助和精神上的鼓勵。洗星海終于考進了巴黎音樂高級作曲班。他是第一個考進這個班的東方人。
    1、課文一共有()個自然段。
    2、填空。(動詞)
    ()工作()地(d)()孩子
    ()電話()樂譜()提琴
    3、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艱難的難:先查音序,再查音節(jié),在短文中的意思為(①不容易;②不大可能;③使人不好辦;④不好。)
    賣藝的藝:先查音序,再查音節(jié),在短文中的意思為(①才能、技能;②限度。)
    4、用畫出寫洗星海生活艱難的句子。
    放學了,我回到家,看見奶奶生病了,爸爸、媽媽都不在家。我放下書包就去照顧奶奶。我給奶奶倒開水,拿蘋果,還給奶奶講故事。奶奶高興地笑了。
    1、這個短文共有()句話。
    2、用______畫出我是怎樣照顧奶奶的句子。
    3、請你給短文寫個題目:《》
    姓名______得分______
    晚飯后,我和姐姐正在門口乘涼。忽然飛來一只大蜻蜓,落在一棵小樹上,我悄悄地跑去,把它捉住。大蜻蜓真漂亮!兩只眼珠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一對紅翅膀不住地扇著。我真喜歡它,就拿著玩起來。
    姐姐看見了,大聲喊:快把它放了,它是益蟲!我聽了姐姐的話,想到益蟲的好處,就把它放了。
    1、給帶點的字選擇正確的音節(jié),對的打。
    蜻蜓(qīnqīng)扇著(shānshn)
    乘涼(ningling)捉?。▃huōzuō)
    2、寫出與下面詞語意思相近的詞語。
    漂亮()喜歡()
    3、用畫出描寫蜻蜓外形的句子。
    4、讀讀短文中的這個句子兩只眼珠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
    這是把蜻蜓的__比作___。
    5、我非常喜歡大蜻蜓,為什么又把它放了?
    暑假里,爸爸帶我乘飛機去旅(lǚ)游。我在飛機上,透(tu)過機窗,看到了藍天,看到了白云,飛機越飛越高,飛得比白云還高。
    下了飛機,我們乘上旅游車,來到山腳,發(fā)現早來的人已經開始爬山了。我和爸爸也趕緊去爬山。我們爬到半山上,看到了一群猴子。小猴看到我們,跑過來,伸(shēn)出手,向我們要東西吃。我們在山頂上往下看,看到山下小路上的人很小很小,都變成了一個矮人國了,真有趣!我喜歡旅游。
    1、短文共有()節(jié),第二節(jié)有()句話。
    2、按要求寫詞語:
    近義詞:趕緊()反義詞:縮(suō)()
    3、我在飛機上,透過機窗看見了()和()。
    我們在()看到早來的人已經開始()了。
    我們在()看到了一群()。
    我們在()往下看,看到山下的人很小很小,都變成了一個()。
    姓名______得分______
    貓是捉老鼠的能手。它的耳朵很靈敏,能轉來轉去,哪怕是極小的聲音,它也能及時辯出。貓有一雙明亮的眼睛,狡猾的老鼠逃不過它的眼睛。貓的胡須像把尺,能測出各個洞的大小。貓的腳爪上有鋒利的爪子,能爬樹、跳墻、追捕老鼠。
    1、短文有______句話。
    2、短文寫了貓的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3、用__劃出描寫貓的耳朵的句子。
    4、這篇文章主要寫:(選擇正確的)
    ①貓的耳朵很靈活。()
    ②貓有一雙明亮的眼睛。()
    ③貓的腳趾上有鋒利的爪子。()
    我有一支心愛的鉛筆,是爸爸媽媽給我買的。
    這支鉛筆花花綠綠,很美麗。鉛筆上畫著一支大白鵝,紅嘴巴,高額頭,渾身雪白。它在池塘里快活地游來游去,可愛極了。水面上有一片片的荷葉,好像漂著一頂頂帽子。水早緩緩地流著,好像在說:小朋友,你要好好學習呀!
    1、這篇短文______節(jié)。
    2、第二節(jié)有______句話。
    3、用____劃出描寫鉛筆頭上大白鵝的句子。
    4、這篇短文主要寫了:(用)
    ①這支鉛筆是爸爸媽媽給我買的。()
    ②水要小朋友好好學習。()
    ③這支鉛筆很美麗。()
    春天的田野真美??!柳樹發(fā)芽了。桃樹開了花。青青的小草悄悄地從泥土里鉆出來,地上像插遍了密密的松針。金黃的油菜花,引得蜜蜂來回地飛舞。
    1、這段話主要寫了()的景色。
    2、這段話中表示顏色的詞有()
    3、把這段話中比喻的句子畫出來。
    姓名______得分______
    小花貓看見人會出汗,覺得奇怪:咦,我怎么沒汗呢?它去問老牛。老牛指著自己汗淋淋的鼻子說:汗?在鼻子上。小花貓摸摸鼻子,沒汗!
    小花貓再去問小馬。小馬在涼快的地方打滾。它指著自己的身體說:汗?在身上。小花貓?zhí)鹛鹑?,沒汗!
    小花貓又去問小狗。小狗正吐著舌頭乘涼。它說:汗?在舌頭上。小花貓看不清舌頭。
    小花貓去找小豬幫忙看舌頭。小豬笑了:你又不是狗,汗怎么會在舌頭上?小豬把腳掌翻開,又叫小花貓把腳掌翻開。哈!兩個都笑了:原來,我們的汗藏在這里!
    1、短文共有______節(jié)。
    2、讀了短文,我知道老牛的汗在______,小馬的汗在______,小狗的汗在______,小花貓和______的汗都在__。
    3、在文中找出恰當的動詞填在下面括號里
    ()鼻子()腳掌()舌頭()全身
    幾個孩子在大樹旁邊拍皮球,皮球一跳,跳到一個樹洞里去了。
    小馬說:我有辦法。他伸手到樹洞里去掏,掏了一會兒,掏不著。
    小石說:我有辦法。他用兩根樹枝去夾,夾了一會兒,也夾不住。
    小葉說:我有辦法。他拿一把鉤子去鉤,鉤了一會兒,也鉤不起來。
    小文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叫人都去打一盆水來,你一盆,我一盆,把水倒到樹洞里。樹洞里的水滿了,皮球就浮上來了。
    1、本文共______節(jié)。
    2、皮球掉到樹凍里去了,小馬______,小石______,小葉______,可是都不行。
    3、在文中劃出小文的辦法
    姓名______得分______
    下雨了,天陰了,云低了,太陽躲起來了。
    燕子掠過樹梢,魚兒跳出水面,螞蟻交頭接耳,說著悄悄話:要下雨啦,要下雨啦!快搬家!快搬家!
    不一會兒,滴答,滴滴嗒嗒小雨點落下來了!它落在地面上,像敲小鼓;它掉在池塘里,逗得池水笑起朵朵花。抬頭看天,小雨點連成一條條銀線,被風一吹歪歪斜斜,像喝醉了酒,又像在跳舞。不一會兒,嘩啦,嘩啦嘩啦小)雨點匯聚在一起,變成小溪,在地上流淌。它沖干凈了石階,洗干凈了操場,那一條條的柏油馬路,變得溜光發(fā)亮。
    我們不怕雨,光著頭,光著腳丫,追著雨花跑,有的手提涼鞋,有的披雨衣,有的揮動小棍,像一群小鴨在雨中,我們上學去。
    1.圈出短文中的表示聲音的詞。
    2.短文有_____節(jié),第______節(jié)寫我們在雨中上學去。
    3.根據短文內容填空。
    (1)下雨前,天_____了,云_____了,太陽________了,燕子_____________,魚兒_____________,螞蟻______________,說悄悄話:要下雨啦,要下雨啦!快搬家!快搬家!
    (2)小雨點落下來了!它落在地面上,像___________;它掉在池塘里,逗得_____________________。抬頭看天,小雨點連成一條條____________,被風一吹歪歪斜斜,像___________,又像______________。
    姑姑給冬冬找來一把小陽傘。這把小陽傘可漂亮啦!天藍色的尼龍傘面,上面印著一只只五顏六色的氣球。傘架子亮晶晶的可以照得見人。最好看的是傘柄。傘柄是個戴著氣行員帽子的小姑娘的手,小姑娘正朝人笑呢!
    1、第______句寫傘面很美。第______句寫傘架子很亮。第6句寫______。
    2、從文中找出一對近義詞。()()
    3、簡要說明小陽傘的樣子。
    傘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傘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傘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得分______
    月亮上有山沒有水,有陽光沒有空氣,白天很熱,夜里很冷。月亮上沒有蟲魚鳥獸,也沒有花草樹木。那里一片荒涼。
    可是月亮的肚子里藏著什么呢?等你長大了,揭開它的秘密吧!
    1、月亮上有、,沒有、,沒有、,所以是一片。
    2、月亮的肚子指。
    在我國南海的西沙群島上,住著成百上千種海鳥。
    數量最多的是白鳥。這種白色的鳥最愛吃魚,它們成群地在海面上尋找魚群,傍晚才飛回海島。
    最大的海鳥叫信天翁。它的一只翅膀就有兩張課桌那么長。它常常張開翅膀在海上飛,能飛好幾百里才停下來。
    1、這篇短文有小節(jié)。第三小節(jié)有句話。
    2、這段話主要講西沙群島上有海鳥。其中最多的是,最大的是。
    3、成百上千的意思是。
    4、用劃出文中具體寫信天翁很大的句子。
    愛玩的太陽娃娃
    天上的太陽娃娃喜歡吹白云玩兒。
    瞧,她把嘴巴鼓得(圓圓園園)的,朝著身邊的云吹呀,吹呀,吹出了一對長(chngzhǎng)耳朵,一條短尾巴,一個胖肚子,一個圓腦瓜。哈,她把那朵白云改成一只小白兔啦!
    太陽娃娃一邊在天上跑,一邊吹,把這朵白云吹成荷花,把那朵白云吹成白雪公主她越吹越開心,一不小心把一朵白云吹進海里去了,自己也一起滾進大海中。
    啊,她在海里把(那哪)朵白云吹成了一朵漂(piāopio)亮的白浪花。
    1.選擇括號中正確的詞或讀音,用表示。
    2.短文共有個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句話。
    3.太陽娃娃喜歡吹白云玩,她把白云吹成了、、和。
    4.漂亮的近義詞是,反義詞是。
    5.找出短文中寫小白兔樣子的詞語,用橫線畫下來。
    姓名______得分______
    百靈鳥的歌
    每當百靈鳥敞開歌喉,那優(yōu)美的歌聲立刻招來無數聽眾,大家議論紛紛夸獎它,百靈鳥聽了高興萬分,每天從造到晚不知疲倦地唱著??伤迷劫u力,聽眾越來越少了,最后連一個聽眾也沒有了。百靈鳥很難過,它便到喜鵲大姐哪里去訴苦:大姐,我的歌喉那么好,但大家為什么都不來停我唱歌呢?我又沒有驕傲!
    喜鵲說:小妹,你的歌喉還是那么好,但你總是反復地唱那支歌,大家都已經聽厭了,自然也就不愿意再去聽了。
    百靈鳥聽了,謝過喜鵲大姐,當天就趕去學了幾支新歌。第二天,當它又亮開歌喉時,大家又都飛來了,聽得津津有味。
    1.短文一共有()節(jié),在每小節(jié)前標上序號。
    2.第節(jié)寫了喜鵲大姐說的的話。
    3.從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立即()表揚()
    反義詞:虛心()高興()
    4百靈鳥感到苦悶的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百靈鳥唱得越賣力,聽眾卻越來越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長江祖國第一大江
    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許多大江、大河。它們像祖國媽媽身上的血管(guǎn),給祖國帶來了生命的力量(ling)。
    小朋友,你知道嗎?在祖國的千萬條江河中,哪一條最長呀?祖國最長的江河就是長江。它從祖國西北的青海省唐古拉山開始,流經11個省、市、自治區(qū),一直流入東海。長江一共有6300多公里長。萬里長江是祖國的第一大江,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江。
    1、祖國最長的江河是_____,共有_____公里長,從_____開始一直流入_____。
    2、祖國的大江、大河,像_____。
    姓名______得分______
    火紅的楓葉
    今天,我在樹林里走來走去,想尋找一片火紅的楓葉。
    每當我拾起一片楓葉的時候,我總以為找到了一片最紅的??墒遣痪?,我又找到一片更紅的。啊,我終于找到了一片最紅最紅的楓葉!它比朝霞還紅,比玫瑰還紅。它的樣子像我的小小的手掌。
    我把這最紅最紅的楓葉貼在一張潔白的紙上,再寫上一首小詩,做成一張賀卡。我要把這張賀卡送給我敬愛的老師。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一()楓葉一()賀卡一()小詩
    2選字填空。
    拾摸放拉推
    (1)明明()著寶鏡,心里有些不舍得。
    (2)我()起楓葉,向家里跑去。
    (3)我把楓葉做成的賀卡,()老師的辦公桌上。
    3讀句子,給正確答案打
    楓葉比朝霞還紅,比玫瑰還紅句中是指什么最紅?
    (1)朝霞()(2)楓葉()(3)玫瑰()
    4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我要尋找火紅的楓葉,是因為。
    公雞和兔子、鴨子是鄰居。
    中午,兔子向公雞借個盆,公雞說:我自己要用,不借。
    傍晚,突然刮起了大風,下起了大雨。公雞的屋頂被大風吹掉了。它急的又叫又跳。兔子、鴨子聽見了公雞的叫聲,都放下了手里的活,跑來幫公雞搶修屋頂。風停了,雨停了,屋頂修好了。
    公雞看看修好的屋頂,再看看滿身泥漿的兔子、鴨子、公雞臉紅了。
    1、這個故事有個自然段。
    2、用直線劃出兔子、鴨子幫助公雞修屋頂的句子。
    3、公雞臉紅了是因為(在正確的答案上打)
    ⑴公雞很生氣⑵公雞很著急⑶公雞難為情了
    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在我國南海的西沙群島上,住著成百上千種海鳥。
    數量最多的是白鳥。這種白色的鳥最愛吃魚,它們成群地在海面上尋找魚群,傍晚才飛回海島。
    最大的海鳥叫信天翁。它的一只翅膀就有兩張課桌那么長。它常常張開翅膀在海上飛,能飛好幾百里才停下來。
    1、這篇短文有小節(jié)。第三小節(jié)有句話。
    2、這段話主要講西沙群島上有海鳥。其中最多的是,最大的是。
    3、成百上千的意思是。
    4、用劃出文中具體寫信天翁很大的句子。
    月亮上有山沒有水,有陽光沒有空氣,白天很熱,夜里很冷。月亮上沒有蟲魚鳥獸,也沒有花草樹木。那里一片荒涼。
    可是月亮的肚子里藏著什么呢?等你長大了,揭開它的秘密吧!
    1、月亮上有、,沒有、,沒有、,所以是一片。
    2、月亮的肚子指。
    小學一年級的閱讀教案(篇6)
    教師思考:
    本課是小學課本中的寫景名篇。全文以總---分---總的結構,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情寓景中,景中顯情,全文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通過自主賞析,使學生發(fā)現美、感受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鼓勵學生利用搜集的資料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促進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設計特色:自主賞析,開放式學習。
    信息資料:
    1、師生查閱有關西湖、泰山、香山、大海以及桂林山水和桂林其他方面的資料。
    教學目的:
    1、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促進學生的語言積累。
    3、圖文結合,自主賞析,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審美能力。
    4、借助搜集的資料,進行開放式、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及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
    1、讓學生展示搜集到的有關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等方面的資料。
    2、播放桂林山水的錄象片或投影片,引導學生按先局部后整體,先山水后其他的順序觀察。思考:桂林山水與上面的四處景觀有什么水同之處?
    (通過四處景觀與桂林山水風光的比較,凸現桂林山水的特點,渲染氣氛,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3、引導學生暢談觀看后的感受。
    (鼓勵學生表達,利于發(fā)現學生對畫面的觀察能力水平,同時也使學生接受了一次言語表達的訓練。)
    二、朗讀課文,自學字詞。
    (通過自學、小組交流的形式,為下文的學習作好鋪墊。)
    三、自主發(fā)現,自主賞析。
    1、自讀,尋找欣賞點,填寫記錄。
    我最欣賞的(字、詞、句、段、標點、其他)理由是()。
    (尊重學生語文學習的主人地位,必須解放他們。欣賞點是學生眼睛發(fā)現的文章精華,必須堅持以讀為本,自讀自找自賞析,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有閱讀興趣,才能形成個性的體驗,才能達到積累語言,增強語感的目的。)
    2、交流、賞析、結合資料談體會。
    采用小組賞析或全班賞析的方法。讓學生針對自己的欣賞點,暢所欲言,說出自己對課文有關內容的個性感受。賞析的辦法可由學生自由選擇。如
    (1)感情誦讀:聯系上下文,感悟用詞的準確,句段語言的優(yōu)美。
    (2)自問自答:如自己提出為什么桂林山水甲天下?然后自己解答。
    (3)換、刪、增詞對比:如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去掉句中的真、啊或后半句的內容等,與原句比較,體會表達效果。
    (整個環(huán)節(jié)意在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進其閱讀理解、語言表達、交流合作等多種能力的發(fā)展。)
    小學一年級的閱讀教案(篇7)
    語文教學的革命,一個核心的問題就是如何徹底改變少慢差廢的現象。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在不加重學生負擔的基礎上,最有效地擴充知識的含量,提高學生語文素質和語文能力便成為所有從教者孜孜研究的課題。美國科學家彭菲爾德?羅伯茨根據長期積累的神經生理學和神經病理學方面的例證,提出人在大腦神經組織的發(fā)展過程中存在著一個關鍵時期,在此時期,大腦可以獲得幾種語言的符號,這個時期是5到12歲。而從心理學的角度看,人類有一種特殊的母語保護系統,這個系統始于3到4歲,成于12到13歲。這兩個語言學習的最佳時期是一致的吻合的,由此可見,在這一特殊的時期,母語學習的容量是有彈性的。因此,作為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在完成《大綱》規(guī)定的基本知識點的教學的同時,同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岣哐撓鏤乃刂適強尚械模慘歡ㄊ怯行У?。提前援€潦翹岣哐撓鏤乃刂實鬧匾揪噸?。抉勨一途径R栽懲臅叶祿乡U慕萄е薪辛艘恍┏⑹裕玫攪艘恍┦棧瘛/P
    一、擴展拼音教學的外延和內涵
    學生進入小學階段接觸母語是從漢語拼音開始的。漢語拼音是漢語言文字的一個特殊種族,是學生學好普通話的基礎,又是漢字的音,是學生學習漢字的首要路障。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可以說是一道關隘,非常重要??墒菃渭兊钠匆艚虒W是冗長而又枯燥的,面對學生無趣的表情,聽著他們不斷重復的唱讀,我產生了一個想法,那就是適當地擴展拼音教學的內涵和外延,即讓學生提前接觸詞語和句子,提前進入說話訓練并適當擴充知識面。
    1.充分利用語節(jié)和語境圖進行說話訓練。如教rchū這個語節(jié)時,教材中配有插圖,圖上畫著一輪紅日從東方升起,于是在學生用自己的話斷斷續(xù)續(xù)描述出這幅圖后,我指著圖說出了兩個句子:一輪紅日慢慢地爬上了東邊的山頭。紅紅的太陽悄悄地探出頭來。這兩個句了看似難,但配上圖和教師的手勢和表情,它便變得可愛生動,容易掌握。再如教rch這個語節(jié)時,我問:小朋友,你想給誰送上一杯熱茶?學生紛紛回答,接著再讓學生端著一杯熱茶進行簡單的表演,并對他想送的人說一句話:,請喝一杯熱茶。學生輕松而又準確地掌握了rch的讀音,并學會了一句初步的交際語言。此外,還可以利用一些學生熟悉而又感興趣的音節(jié)口頭造句,如教wǒ,可讓學生說:我是()。我有()。我愛()。
    2.在有效控制課堂時間的前提下,有機地滲透相關的知識,擴大學生知識面。如教zhsh這一語節(jié)時,可引出三月十二日是植樹節(jié),教這一課的另一個語節(jié)zhīzhū時,我讓學生講講有關蜘蛛的小知識。有學生說:我知道有一種紅蜘蛛。有學生說:蜘蛛愛吃小蟲子。有學生說:蛛網是粘的。有學生說:蜘蛛是從屁股后面抽絲的。最后一個孩子說:世界上最毒的蜘蛛是一種叫做黑寡婦的蜘蛛,它常常咬死自己的配偶,它蟄過的人會立刻死亡。當他講完這個小知識后,全班的學生都瞪大了眼睛,投以羨慕的目光。我就問這個學生:你怎么懂這些知識的呀?他說:我是從書上看到的。于是就從那天開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開始進行課外閱讀且熱情高漲。一個簡單的拼音詞學起來簡單而無味,但教師有意識地擴充了它的內涵,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輕松地掌握了更多的知識,而且產生了讀書的興趣和較濃厚的求知欲望,學生得到的已遠遠超過認讀了一個拼音詞。
    擴展拼音教學的內涵和外延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同時又是進行早期說話訓練及提前閱讀的一條有效途徑。
    二、內外協調,有選擇地指導課外閱讀
    所謂內就是教材中的課文,外指的是課本外的內容。課外閱讀中有很多與課本知識相吻合的內容,有童話、神話、寓言故事等。教材中所選課文的主題基本上都在這些故事中有所體現,但除主題之外,故事情節(jié)或其它諸如語言的方面卻又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差異,因此,可用課文中沒有的知識作補充?!斗N蘋果樹》這一課的主題就是前人栽樹后人乘涼,但這一主題的理解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是有很大困難的。在課文講讀以后,我說:老師今天再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故事中也有一位跟這位種草植樹的老爺爺一樣了不起的人。接著我便講了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這個故事。果然,講了這個故事后再回到課文中來,學生更透徹地理解了課文的中心,同時又掌握了一則諺語故事,真是一舉兩得。此外,適當地把課文與補充閱讀中與之相仿的文章作為一組文章指導閱讀,學生易理解,樂于讀,也可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洞蠛!肥且皇變?yōu)美的兒歌,意蘊寧靜恬淡。在第一冊的補充閱讀中有一首兒歌《河里的月亮》,它的感情基調與《大?!废喾?,因此,可建議學生閱讀這首兒歌。學生進行感情的平行遷移,既鞏固了感情朗讀的方法,進行了語感的訓練,又培養(yǎng)了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同時加大了閱讀量。
    三、四字詞的適當滲透
    四字詞包括成語和人們的約定俗成的類似成語的四字詞,這些詞凝煉而又意蘊深遠,尤其是其中的成語更是絢爛奪目,幾乎每一個成語的出處都有一個美妙的故事,應該適當滲透給孩子,讓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接受或是接受了之后理解。
    1.老師跟學生交談時可適當采用四字詞。如:上課時,小朋友不要在座位上自言自語,要一心一意地聽課。
    2.學生組詞時如果出現四字詞,不要輕意放過,可稍作講解。因為組這個詞的孩子極有可能對這個詞語有所感知,可以讓他(她)先來講一講,這樣既鼓勵了這個孩子,同時也是對其他孩子的觸動,激發(fā)他們多閱讀。
    3.充分利用課文插圖提煉四字詞。第一冊教材有一幅語境圖,圖的大意是一只猴子在樹上,一只猴子在樹下,忽然來了一只獅子要吃樹下的猴子,在萬分危急的時候,樹上的猴子伸下一根樹枝拉起了樹下的猴子。當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圖意后,我說:樹上的猴子在同伙非常危險的時候忽然想到這個好辦法,這就叫急中生智。我想,這個成語一定會連同這幅生動的圖畫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腦海里。
    此外,我們還可幫助學生建立閱讀檔案。孩子讀完一本書便給他記錄在案,當孩子看到自己所讀過的書名一個疊一個,成為長長的一串的時候,他們心中一定會有一份小小的成就感,如同一位建筑師看著工匠們一塊磚一塊磚砌成一堵墻,當有了第一層的時候,他一定渴望早日看到更高更輝煌的層次。
    在學生作文前,有長長的兩年時間進行作文基礎知識的學習、積累,手執(zhí)教鞭的我們應不斷提高教學的工藝水平,把握住孩子接受語言的這段最佳時期,夯實基礎,為孩子最終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做更好的鋪墊。
    小學一年級的閱讀教案(篇8)
    《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第七條指出: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語言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fā)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這幾句話不但提出了九年義務階段學生閱讀能力的總體目標,概括出了閱讀對學生終身發(fā)展的巨大影響,而且指出了達到這個目標的方法和途徑,就是靠大量閱讀。實踐證明,僅僅依靠語文課是很難完成閱讀任務的,這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的習慣。人有學步時,讀有起步時,低年級兒童有著極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抓住開讀的最佳時段,培養(yǎng)學生從小愛讀書、會讀書的好習慣,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低年級開設閱讀指導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筆者結合十幾年的教學實踐,從以下五個方面談一談如何上好起步階段的閱讀指導課。
    小學一年級的閱讀教案(篇9)
    傳統的語文教學觀認為:要理解透徹,必須反復仔細地閱讀??墒?,當今時代是信息時代,知識日新月異,需要我們閱讀的書籍量劇增,時間上不允許我們反復地仔細地閱讀,不講究方法只依靠時間來完成這個任務是不現實的。為了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我們應努力培養(yǎng)快速閱讀的能力。鄧小平說過: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同樣的道理,快速閱讀能力也應從小培養(yǎng),這就是我們開展快速閱讀實驗的根本原因。在幾個月的實踐嘗試中,深深體會到它對學生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閱讀速度的迅速提高使學生建立了自信。
    開始,從最基礎的字、詞、句、圖片進行訓練,不斷地反復往往會使學生感到機械枯燥。然而,當他們發(fā)現自己的注意力與記憶力都有明顯提高時,就慢慢地體驗到了快速閱讀的樂趣,并開始渴望老師教給他們快速閱讀的方法。意群注視法是讀書看報最常用的方法,我們化了大量時間與精力進行訓練,包括校內與校外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訓練測試中,看到自己的閱讀速度越來越快,漸漸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他們勇敢地向老師挑戰(zhàn),向家長挑戰(zhàn),大人們竟一次次地輸給他們,看到自己的勝利,孩子們無不欣喜雀躍。成功的信心越來越強,學習的興趣不斷高漲。如今,學生平均閱讀速度已超過每分鐘一千二百字,是訓練前的三倍。很多同學自豪地告訴老師,爸爸媽媽絕對比不上他們。從圖書館借來一冊書,他們都看了幾遍了,而父母卻只看了幾頁。看到的是他們滿臉的自信。
    二、快速閱讀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剛認字的孩子總會伸出小手指點著讀,并發(fā)出洪亮的聲音,但這種習慣不利于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為了盡快養(yǎng)成學生默讀的習慣,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而其中的快速閱讀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前提:在一二年級能認讀常用字的基礎上。)因為在速度訓練時,非常強調不出聲,不回讀,甚至一定要避免心讀。我們在教學中要求學生集中全部注意力,讓眼睛快速移動,讀懂內容,逼得發(fā)聲器官來不及隨之運動。久而久之,改變了發(fā)音的毛病,養(yǎng)成了默讀習慣。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讓每一位學生都有一本《快速閱讀天天練》,目的是讓每位學生在獲得大量知識信息的同時做做記錄,今天我了解了哪些新的信息;寫寫讀書筆記,今天我讀了什么書或文章,讀懂了些什么內容,或懂得了什么道理等。讓學生在遨游知識海洋的同時,逐漸了解社會,初步學會做人,漸漸地養(yǎng)成了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
    三、快速閱讀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提高了學生的作文水平。
    眾所周知,朗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而速讀則為學生在理性方面積淀語感創(chuàng)造了條件。好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它隱藏著深沉含蓄的感情;蘊含著思想深刻的哲理在速讀時,我們注重引導學生細細品味,養(yǎng)成敏銳的語感能力,為學生自己寫文章提供了范例。閱讀量的增多使學生在作文時有豐富的詞句描述,使文章寫得生動感人。班里有位叫胡昱的女生,她每分鐘能讀兩千字以上,一般的童話故事、兒童文學已不能滿足她的閱讀需求,大量的小說已涌入她的視野。她的作文不再局限于寫人寫事、富有童趣,而更多地帶有小說的味道,意蘊深刻,可稱之為超齡作文。是快速閱讀使她接觸了大量的課外讀物,豐富多彩的課外讀物使她獲得了豐富的知識,增長了見識。寬廣的知識面不斷提高著她的作文水平。
    以上是在快速閱讀實踐過程中體會到的。隨著新的教育大綱的實施,強化課外閱讀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小學生如果具備了快速閱讀的能力,那么他的課外閱讀可以成倍、成十倍地增加閱讀量,那他自信的個性品格、良好的學習習慣會更快地養(yǎng)成,他的語文水平一定會提高得更快,而這一切更堅定了我們在學生中進行快速閱讀訓練的信心。
    品嘗著快速閱讀帶來的喜悅,我們有理由相信,朝前走不回頭,成功不會遙遠。愿我們的實驗早日開花、結果,愿我們的幼苗茁壯成長!
    小學一年級的閱讀教案(篇10)
    1.認識:獅、整等14個生字。會寫練、習等6個字。學習積累懶洋洋這一類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朗讀疑問句和感嘆句。
    3.了解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明白不能依賴父母,應該從小學習生活本領的道理。
    生字卡片、圖片、頭飾
    第一課時
    一、激發(fā)興趣,談話導入
    1.昨天我們認識了可愛的小白兔和小灰兔,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韮蓚€新朋友,它們是誰呢?(在已畫上草地、森林的黑板上貼上兩只小獅子)
    2.板書課題。隨機學習獅的讀音和字形。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認識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遇到生字畫下來,借助拼音朋友,多讀幾遍。
    2、每個四人小組都有一套生字卡片,請組長領著小伙伴把課文再讀一遍,然后學習生字,說說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們。
    3、檢查生字學習情況(用和獅子交朋友的游戲檢查字音。交流記字形的好方法。)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隨機指導讀疑問句和感嘆句。
    5、再讀課文,邊讀邊想:想和哪只小獅子做朋友呢?
    三、創(chuàng)設情境、朗讀感悟1、2自然段
    1.學生自由練讀。
    2.同位分別讀寫兩只小獅子不同表現的句子。
    3.指導讀第一句。
    一只小獅子整天練習滾、撲、撕、咬,非常刻苦。
    A、指名讀。
    B、貼出滾、撲、撕、咬四幅圖片
    C、請四個學生把滾、撲、撕、咬四個字貼到相對應的圖下。
    D、.學生再練讀,邊讀邊想象小獅子練功的情景。
    4、指導讀第二句
    另一只卻懶洋洋地曬太陽,什么也不干。
    A、指名讀
    B、看圖說說這只小獅子的樣子。
    C、請學生表演懶洋洋的樣子,并把懶洋洋這個詞貼到黑板上恰當的獅子圖身上
    D、看著圖,把它懶洋洋的樣子讀出來。
    5.請兩名同學把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讀出來,其他同學可以配合做動作表演。
    6.你想對這兩只小獅子說什么呢?
    四、鞏固生字,書寫生字
    1、用生字組詞
    2、指導書寫第2自然段的5個生字
    學生觀察,教師范寫,學生臨摹,師生講評。重點指導練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檢查生字認讀情況,朗讀第一、二自然段。
    二、導讀3~7自然段
    1.自由練讀,讀出角色的語氣。
    2.同位合作讀,可以分角色讀。
    3、指導讀好小樹和獅子的對話
    A、小樹看到兩只小獅子的不同表現會怎么想?
    B、讀小樹的話,要把疑問的語氣讀出來。
    C、觀察圖上懶獅子的樣子,體會該怎樣讀懶獅子的話。
    4.引入情境,重點指導讀獅子媽媽的話。
    A、師來當懶獅子,你們當獅子媽媽,看誰能把獅子媽媽說的話讀給我聽,讓我聽了直點頭。
    (想想獅子媽媽和懶獅子說話時的態(tài)度,指導學生讀好獅子媽媽幫助懶獅子時耐心的語氣。)
    B、老師來當獅子媽媽,你們當懶獅子,用你們的表情告訴大家老師是否讀得好,你們是否聽懂了獅子媽媽的話。
    C、獅子們,你們有的在點頭,有的好象在思考,有的不好意思地低下頭你們在想什么呀?
    D、同桌相互說一說,指名說。鼓勵學生各抒己見,結合自己的生活談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