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戲曲課件匯集3篇

字號:


    每次上課老師都必須準備一份完整的教學課件,這就要求老師必須非常認真對待。老師要按照教案課件來實施課程。這里向大家推薦一篇文章,題目是“戲曲課件”,歡迎大家閱讀、收藏并分享給身邊的人!
    戲曲課件【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了解中國戲曲這種保守藝術,培養(yǎng)同學熱愛中華保守文化的感情,提高藝術修養(yǎng)。
    2、了解中國戲曲的基本知識,鑒賞中國優(yōu)秀戲曲。
    3、引導同學對舞臺藝術發(fā)生興趣,培養(yǎng)同學高雅的藝術情趣。
    4、以了解中國戲曲為中心,培養(yǎng)同學的綜合語文能力。
    活動準備
    1、制定活動計劃;
    2、師生收集相關資料;
    3、教師制作教學課件;
    4、指導排演戲曲唱段。
    活動布置
    設計四課時
    1、第一課時,指導搜集資料:
    ⑴安排活動布置:讓同學明確整個活動的目的、要求。
    ⑵指導同學通過圖書館、網絡、社會調查等手段搜集有關中國戲曲的相關資料。
    ⑶同學分組,選定負責人,制定活動計劃,布置課外活動時間。
    ⑷教師要參與指導好活動計劃的制訂,協調人員布置、落實責任,指導搜集資料的具體方法。
    2、第二課時,戲曲知識漫談:
    本課時擬采用師生以佳賓訪談的形式進行。
    ⑴介紹下列戲曲知識:
    ①戲曲的起源和形成;
    ②幾種較常見的戲曲種類(京劇、越劇、豫劇、黃梅戲等);
    ③京?。ㄐ挟?、臉譜、唱腔);
    ④戲曲名劇、名家等。
    ⑵戲曲名段賞析:
    ①京劇《玉堂春》(蘇三起解);《鍘美案》(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
    ②越劇《紅樓夢》(天上掉下個林妹妹);
    ③黃梅戲《女駙馬》(誰料皇榜中狀元);
    ④豫劇《花木蘭》(誰說女子不如男)等。
    3、第三課時,戲曲知識競賽:
    在前兩課時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知識競賽。
    競賽分必答題和搶答題兩類,基礎分100分,每答對一題加10分。根據答題成果記活動得分。
    和:競賽題目
    小組必答題:
    第一組
    1、與古希臘的悲喜劇、印度的梵劇合稱世界三大古老戲劇的劇種是:中國戲曲
    2、享有“中國戲曲之母”雅稱的劇種是:昆?。ɡデ?BR>    3、我國戲曲的角色分為哪四大行當?(生、旦、凈、丑)
    4、發(fā)源于湖北,發(fā)展壯大于安徽慶安一帶的戲曲劇種是:黃梅戲
    5、京劇“四大名旦”是指: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荀慧生:
    第二組:
    1、享有“東方歌劇”盛譽的中國劇種是:京?。?BR>    2、中國戲曲發(fā)展中“南戲”的形成是戲曲走向幼稚的一個標志,請問“南戲”發(fā)生于哪個年代?(宋代)
    3、中國戲曲表示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虛擬,沒有實物的扮演
    4、據統(tǒng)計,中國現有戲曲劇種大約是多少?(360多種)
    5、“沒見過那五色的油彩愣往臉上畫”唱的是戲曲扮演中的一個什么特點?(臉譜)
    第三組:
    1、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戲班先后進京獻藝,獲得空前勝利。后來他們兼收其他地方戲的精華,誕生了被稱為“國粹”的劇種是:京劇
    2、戲曲扮演藝術有哪些技術方法?(手、眼、身、法、步)
    3、京劇有哪兩種主要唱腔?(西皮、二黃)
    4、“三五步行遍天下,七八人百萬雄兵”說的是戲曲扮演中成隊的隨從或兵卒在臺上表示大場景的演出特點,這些演員被稱為:龍?zhí)?BR>    5、到了十三世紀的金代,標明說唱藝術在文學上和音樂上都發(fā)展幼稚的作品是:董解元的諸宮調《西廂記》
    第四組:
    1、中國戲曲起源于哪幾種藝術形式?
    (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
    2、中國戲曲主要采用哪些藝術手段表示人物的?
    (唱、念、做、打)
    3、起源于浙江嵊州一帶的劇種是:越劇
    4、戲劇臉譜中的紅色代表的是:代表忠勇,含褒義
    5、古代的滑稽戲是從“優(yōu)”發(fā)展而來的,在古代“優(yōu)”是指:古代帝王貴族的弄臣,專以諷刺調笑為職務
    選答題:
    1、說唱對戲曲發(fā)展的影響主要有哪兩個方面?
    (說唱文學對劇本創(chuàng)作的影響,說唱音樂對戲曲唱腔的影響)
    2、“從軍”是曹操創(chuàng)立的一種官職的名稱。魏晉南北朝多設置“從軍”一職,是一種相當縣一級的重要幕僚。著名詩人陶淵明和鮑照都做過“從軍”。從軍戲是唐代一種重要的戲劇形式。它是繼承古代的“優(yōu)”的滑稽戲謔、巧言善辯的保守發(fā)展而來的。扮演發(fā)展到由兩個角色,一個叫“從軍”,一個叫“蒼鶻”,請問:扮演中被戲弄的角色是:從軍
    3、元雜劇是中國戲曲發(fā)展的黃金時代,發(fā)生了大量的優(yōu)秀劇目(今存一百多種)和優(yōu)秀劇作家,你能說出作家中最杰出的是誰嗎?
    (關漢卿,被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一生寫有60多個劇本,現存18種,有很高的國際影響。)
    4、活動目標:感受戲曲魅力,體味戲曲韻味;在活動過程中聽說讀寫,培養(yǎng)語感,提高素養(yǎng);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合作精神。
    活動形式
    查找資料、訪問、收看電視、聽磁帶、知識競賽、討論、寫感想
    活動準備
    1、安排任務:
    ⑴查找資料或向音樂老師請教,了解中國戲曲的一般知識,如中國戲曲的劇種、劇目、淵源、流派、角色、臉譜,中國戲曲和西方戲劇的區(qū)別等;
    ⑵訪問當地劇團專業(yè)人士或戲曲喜好者,了解當地有什么戲曲和其特點。
    ⑶收看中央電視臺“梨園風景線”“曲苑雜談”等欄目或找戲曲磁帶、影碟、光盤,聽一些著名戲曲扮演藝術家的唱段或念白。把自身喜歡的段子推薦給大家,把精彩的唱詞抄在摘抄本上。
    ⑷向戲曲專業(yè)人士或戲曲喜好者學幾招或跟著電視、磁帶學唱幾句。
    2、制題。準備獎品。
    3、找一盤京劇、一盤黃梅戲磁帶,找一些臉譜,收集相關圖片。
    4、制訂語文活動評價規(guī)范:同學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同學在活動中表示出來的探索精神、獨創(chuàng)精神和能力;同學對戲曲了解和研究的程度。
    活動內容
    第一課時
    一、播放戲曲,營造氣氛
    1、板書:中國源遠流長
    2、開場白: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中國戲曲的天地之中,去感受中國戲曲的迷人魅力,去體味中國戲曲的悠長韻味。
    3、活動一:請兩組同學上臺,每組三人。分別播放或范唱一個段子,看誰學唱得最好,由同學舉手評出唱得最好的。掌聲鼓勵,給勝出者一個小禮物。(要唱得有板有眼,有聲有色,有滋有味。)
    黃梅戲《天仙配》選段:樹上的鳥兒成雙對,/綠水青山帶笑顏,/你耕田來我織布,/你挑水來我澆園,/寒窯雖破能避風雨,/夫妻恩愛苦也甜,/從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雙雙把家還。
    京劇《玉堂春》選段:蘇三離了洪洞縣,/將身來到大街前。/未曾開言心內慘,/過往的君子聽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轉,/與我那三郎把信傳。/言說蘇三把命斷,/來生變犬馬我當報還。
    豫劇《花木蘭》選段:劉大哥講(?。┰捓硖l說女子享清閑。/男子打仗到邊關,/女子紡織在家園。/白晝去種地,/夜晚來紡棉,/不分晝夜辛勤把活干,將士們才干有這吃和穿。/你要不相信(哪)請往這身上看,/咱們的鞋和襪,/還有衣和衫,/千針萬線可都是她們連哪!/有許多女英雄,/也把功勞建,/為國殺敵是代代出英賢,/這女子們哪一點兒不如兒男。
    4、活動二:知識問答競賽。要求舉手回答。
    ⑴你知道中國的四大“國粹”是什么?(京劇、書法、國畫、中藥)
    ⑵中國最早的戲曲形式是什么?(宋雜?。?BR>    5、活動三:隨著社會生活的發(fā)展,電影、電視和影碟機的普和,流行文化在群眾生活中占據絕對主流的地位,中國保守戲曲藝術受到極大沖擊,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過去地方劇團非常普遍,現在紛紛關門或轉向;過去的戲迷到處都是,現在越來越少了。聯系我們家鄉(xiāng)的劇種,討論:
    ⑴中國保守戲曲是去,是留?
    ⑵中國保守戲曲如何解脫困境,獲得新生?
    6、活動四:運用戲曲知識來研讀魯迅《社戲》中關于紹興社戲的描寫。
    第116頁:“一個黑的長胡子的背上插著四張旗,捏著長槍,和一群赤膊的人正打仗?!辫F頭老生,“連翻八十四個筋斗”。這個黑的長胡子的演員外號叫什么?(鐵頭老生)是什么角色?(老生或須生,武生,武老生)屬于戲曲哪個行當?(生)他的黑臉代表什么?(猛智)背上插四張旗,表示什么?(插的旗越多,越……)連翻八十四個筋斗,說明什么?(說明……)
    接著出場的'是一個小旦(相當于閨門旦)。“咿咿呀呀地唱”。小旦是扮演什么的角色?(年輕女子、少女)你知道在戲曲舞臺上,誰善于塑造天真、活潑、熱情的少女形象?(荀慧生)
    小旦進去了,“立刻”又出來一個很老的小生。小生是戲曲中扮演年輕男子的角色,怎么說“很老的小生”?──“我有些疲倦了”。
    “忽而”,“一個紅衫的小丑被綁在臺柱子上,給一個花白胡子的用馬鞭打起來了?!背蠼?,俗稱什么?(小花臉)扮演什么角色?(滑稽人物)──“大家才又振作精神的笑著看”。
    “老旦終于出臺了?!崩系┦前缪菔裁吹慕巧??(老年女子)“終于”,可見“我”對這一角色的什么態(tài)度?──“大家也都很掃興。”“當初還只是踱來踱去的唱,后來竟在中間的一把交椅上坐下了?!暴ぉぁ拔液軗模p喜他們卻就破口喃喃地罵?!薄拔胰棠偷牡戎?,許多工夫,只見那老旦將手一抬,我以為就要站起來了,不料他卻又慢慢的放下在原地方,仍舊唱。”──“全船里幾個人不住的吁氣,期于的也打起呵欠來。”
    我最愿意看的是什么?“一個人蒙了白布,兩手在頭上捧著一支棒似的蛇頭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黃布衣跳老虎?!薄暗堑攘嗽S多時都不見?!蔽易钆碌臇|西──老旦卻出來了,還坐下了唱,唱到天明可能都唱不完。蛇精的臉譜應該是什么顏色?(銀色。《唱臉譜》:“銀色的妖怪?!保?BR>    《社戲》結尾作者為什么說“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7、活動五:認臉譜,唱臉譜。
    第二課時
    寫一寫:
    把你看戲、聽戲、學戲過程中的感想或有趣的經歷寫下來。
    總結
    這次“戲曲大舞臺”的活動同學們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對我們中國的戲曲有了更多的了解,我相信,這次活動后,同學們會更加熱愛我們絢爛的中華文化。
    戲曲課件【篇2】
    【活動目標】
    1、嘗試在網絡環(huán)境下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2、驗證網絡環(huán)境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促進作用;
    3、嘗試網絡環(huán)境和課堂教學的整合。
    【學習目標】
    1、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樣式──戲曲,培養(yǎng)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提高學生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
    2、了解中國戲曲的基本常識,鑒賞中國戲曲;
    3、引導學生對舞臺藝術產生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
    4、以了解、欣賞、探究中國戲曲為中心,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文學習能力和活動能力。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本第四單元綜合性學習《戲曲大舞臺》。
    2、攜帶自己收集的相關資料和活動材料。
    【學習過程】
    一、教師導入
    略
    二、展示學習目標
    三、自主學習過程
    1、進入任務一:學生關于戲曲基礎知識的自主學習;在老師指導下完成相關練習。有余力的同學可學習瀏覽拓展知識的部分內容。
    2、進入任務二: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相應的小組加入。
    3、小組任務簡單說明:
    ⑴工藝品制作(臉譜等):在硬紙或蛋殼等你能想到的地方繪制戲曲臉譜,制成小工藝品;能對臉譜進行分類,并附文字或口頭說明。也可以制作賀卡、郵票、火柴盒等工藝品。
    ⑵戲曲手抄報:靈活運用自己搜集和與同學交流得來的戲曲資料,辦一份手抄報──《戲曲大舞臺》;撰寫辦報感受(收獲)與同學交流。
    ⑶辯論擂臺:①
    確定選題,準備資料、組織選手;
    ②可在網上論壇參與辯論。辯題:中國戲曲是棄是留
    ⑷模仿秀:嘗試學唱戲曲,進行舞臺表演實踐;亦可以對戲曲舞臺表演過程進行追蹤研究并展示研究成果。成果展示形式自己選擇,可以表演或匯報等;可以上交研究報告。
    ⑸其他創(chuàng)意:你可以不參加上述小組的活動,你可以獨立完成其他有創(chuàng)意的活動。但必須上交成果。比如撰寫某一專題的研究報告等。
    四、合作探究過程
    小組成員分工──收集整理資料──討論歸納資料──成果制作──成果展示
    五、教師小結
    六、布置作業(yè)下課
    戲曲課件【篇3】
    教學目的
    1、利用課前準備和課堂教學時間,使學生初步了解中國戲曲的有關知識,比如京劇的臉譜知識和各種地方戲的名稱、特色等;
    2、讓學生欣賞中國戲曲名段,感受戲曲的想力;
    3、積累中國戲曲方面的文化知識,激發(fā)學生對中國戲曲的情感。
    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課前準備
    利用參考書籍及相關網站,搜集中國戲曲的有關知識,做好參加戲曲大舞臺活動的知識上和心理上的準備。
    推薦書目:
     二、導入新課
    以情導入:以戲曲音樂、畫面導入新課,為本次活動營造濃郁的戲曲氛圍。
    三、討論、交流戲曲知識
    學生展示自己課前搜集的有關資料。先分組討論,然后每組推舉一兩個代表在班上交流。教師可提供以下主題供學生選擇:
    1、戲曲子的含義。
    2、中國戲曲最早起源于哪些藝術形式?大約成熟于什么時代?
    3、中國戲曲與文學(語文)的關系表現在哪些方面?舉例說明。(搜集你認為最優(yōu)美的一段唱詞;說出一位你認為是最優(yōu)秀的戲劇作家)
    4、聊一聊京劇在中國戲民中的地位及京劇的臉譜知識。
    ⑴臉譜知識介紹。
    ⑵四大行當:生、旦、凈、丑。
    ⑶戲曲的虛擬動作。
    四、名段欣賞
    現場播放戲曲名段,讓學生欣賞,從中感受戲曲的簡力,激發(fā)喜愛戲曲的情感。
    五、家鄉(xiāng)戲大展臺
    說一說你的家鄉(xiāng)有些什么地方戲?并向大家推薦一曲。
    六、摘我與中國戲曲調查
    目的是了解同學們及其家長對中國戲曲的了解和喜愛程度,旨在讓學生明白:發(fā)揚光大中國的戲曲藝術人人有責。
    七、結束語
    預期效果
    1、讓學生全部動起來:會唱的唱,會演的演,不會唱、演的可以通過查找資料體會掌握知識的樂趣;
    2、課前搜集資料,課上交流、匯報,接受戲曲文化的熏陶;
    3、欣賞戲曲片斷,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戲曲的無限魅力,豐富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