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閱讀心得(推薦15篇)

字號:

論語閱讀心得(篇1)
    以前對于《論語》只是片面的點點滴滴的了解一些,讀書活動使我在工作之余,忙里偷閑中粗讀了于丹教授的《〈論語〉感悟》一書,對其中的道理雖然談不上大徹大悟,但也收獲良多。
    《〈論語〉感悟》是于丹教授繼《〈論語〉心得》講述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的基礎上,講述了孝敬之道、智慧之道、學習之道、誠信之道、治世之道、忠恕之道和仁愛之道。于丹教授仿佛是一位烹飪高手,用一個個淺顯易懂的小故事,把一段很難懂的《論語》,通過心得、感悟的方法來解讀,把深奧的道理,講得透徹而又入木三分,真正走到了我們心理。
    看過“孝敬之道”,使我們懂得了“孝敬”仍然現(xiàn)代社會道德素質的樸素的起點。在今天這樣一種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會里,“孝”仍然是做人的根本。
    看過“智慧之道”,使我們懂得了“智慧”是一種思維方式,擁有了知識并不代表擁有了智慧。真正的智慧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以知識作為積淀,以智慧來努力提升我們的境界。
    看過“學習之道”,使我們懂得了在今天這個時代,信息紛紜復雜,有很多東西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自己。人只有通過學習,才能知道那些東西真正有價值,才能把所學到的知識來建設祖國,回報社會。
    看過“誠信之道”,使我們懂得了“誠信”雖然中國儒家提出的道德理念,但是放到今天,它依然是一個人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的基本的道德水準。如果我們每一個人從內心的真誠出發(fā),建立和守住信譽,就一定會建設起一個誠信的社會。
    看過“治世之道”,使我們懂得了“德政”作為《論語》“治世之道”的核心,在整個文明走過兩千多年的有了法治作為保障的社會中,可能道德的力量比任何一個時代都更能發(fā)揮它的功能。
    看過“忠恕之道”,使我們懂得了“忠恕”就是忠誠于自己,善待他人。如果以這樣的心態(tài)生活在這個社會里,不管這個世界如何紛亂,我們每一個人都會生活得自在一些。
    看過“仁愛之道”,使我們懂得了“仁愛”的思想是儒家哲學里基石下的基石,重點中的重點。仁愛就是仁者愛人,仁者愛人就是用一種發(fā)自內心的善意去對人好。如果我們生活一個充滿仁愛的社會里,那么整個世界就會變得更加美好。
    論語閱讀心得(篇2)
    一個陽光明媚的清晨,一只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飛啊,飛啊,我突然來到了時空隧道,回到20__年9月1日,這個與眾不同的早上,我們相約來到國學課堂,開啟了300多天的《論語》學習旅程。在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民族,不信神,卻敬仰一個人。他所在的家族不是帝王,卻歷經了兩千多年長盛不衰,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孔子!
    孔子是《論語》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現(xiàn)在讓我來介紹一下吧!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9月28日,死于公元前479年3月1日??鬃釉浊穑种倌?。孔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曾說過:“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睆倪@句話可得知,孔子在三十歲時便開始辦學校了。文人朱熹的《朱子語類》卷九十三說到:“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笨梢娍鬃釉谌祟惏l(fā)展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孔子身上,我學到了做一個君子必須言行一致,必須明白自己身處的位置。比如:老師就是要做老師的位置上,學生就要在學生的位置上,老師不能違反自己的話,學生也不能出爾反爾,要說到做到。
    孔子的學生也很值得敬佩,首先便是學霸顏回。顏回又名顏淵,或子淵。身為孔子最疼愛的弟子之一的顏回,才四十歲便病死了。那他有什么值得敬佩的呢?有言為證:“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痹陬伝厣砩?,我學到了即使條件再艱苦,也要堅持學習。
    當然,孔子弟子子路也很讓人敬佩。首先,子路很好學。他先后問政、問士、問成人、問事君,分別得到收獲。子路也很勇敢,孔子周游列國時,子路總在一旁保護著孔子。同時,子路又很忠心,重視禮節(jié)。在衛(wèi)國大亂中,他不聽旁人勸告,堅持救自己的主人子俚,可見他的忠心耿耿。進入主人被劫持的地方與敵人砍殺,被敵人打掉了帽子,他忙去撿,被敵人殺死,臨死前還不忘將帽子系在腦袋上,可見他把禮節(jié)看得比命還重要。我從子路身上學會了好學、勇敢、忠心等優(yōu)秀品格。
    讀了《論語》,我更深切地接觸到了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主要以“仁”為中心?!叭省钡钠员硎救?,而“二”字的短橫線表示自己,長橫表示別人,也就是愛自己少一點,愛別人多一點。雖然《論語》二十章的學習結束了,但不代表追求《論語》的學生生涯結束了。希望我繼續(xù)學習,讓自己成為一個君子,發(fā)揚儒家文化思想。比如:當紀律委員管理班級紀律時,學習委員卻站了出來,我會用《論語》中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眲窀嫠.敯嚅L制定一些對自己有利對他人有害的規(guī)定時,我會說:“其身正,不明而行;其身不正,雖命不從。”
    希望《論語》被更多人知曉,讓孔子的文化思想傳遍整個世界!
    論語閱讀心得(篇3)
    我最近完成了一本書,它就是《論語》。我是從二零二零年五月一日在坦坦教育國學班開始讀的。
    我一讀這本書就好像回到了古代一樣。這本書是古代圣人孔子的弟子和他的再傳弟子輯錄的,里面講的是孔子和他的學生之間的故事。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寫了非常注重禮節(jié)的子路,孔子的兒子孔鯉被抓走了,子路上去營救,人沒有救出來卻中了對方的圈套,被一個人一劍射穿了身子,子路死前還不忘把帽子戴好。
    《論語》中,我最喜歡的學生是顏回,顏回是孔子最喜歡的學生,也是我最喜歡的學霸。你們一定會問我為什么喜歡顏回呢?因為他不但謙虛有禮,還非常有學問。有人說他比孔子還要謙虛,他卻反駁道:“如果把我比做一座高山,我再高也會被人們爬到山頂,而我的老師孔子的高度和天一樣,誰也無法爬上去,我的老師孔子比我更謙虛有禮?!?BR>    《論語》中,有許多經典語句,比如“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边@句話讓我明白了,君子要平和大方而不驕恣,即使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們也需要保持謙遜。
    又比如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這句話告訴我們,君子有九種要用心思考的事:看要看得明確,不可以有絲毫模糊;聽要聽得清楚,不能夠含混;臉色要溫和,不可以顯得嚴厲難看;容貌要謙虛恭敬有禮,不可以驕傲、輕忽他人;言語要忠厚誠懇,沒有虛假。做事要認真負責,不可以懈怠懶惰。
    雖然這學期《論語》二十章的學習已經結束了,但這并不影響我繼續(xù)鉆研、見習《論語》中的智慧,我要繼續(xù)學習,努力成為真正的君子吧!
    論語閱讀心得(篇4)
    在學習國學的潮流中,有一部儒家經典著作,它如桂冠上炫耀的寶石璀璨奪目,它就是《論語》。讀《論語》讓我獲益匪淺,雖相隔千年卻似近在眼前,耐人尋味的經典理論蕩滌我心靈的塵埃。
    這是一部記錄孔子言行的書,它包含孔子對教育、政治、哲學、為人、處事等方面的思想,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本書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內涵豐富。讀完這本書,孔子的形象躍然我眼前,我對孔子的印象極為深刻。
    他是一位偉大的教育家。他“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彼_創(chuàng)儒家學說,編纂《春秋》,修訂五經,創(chuàng)立私學,打破貴族教育。他告訴我們學習的方法“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的態(tài)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做人的道理“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等等。在他的教育方法的指引下,我努力學習,成績穩(wěn)中有升。
    他是一個教子有方的父親。他對兒子就像對學生一樣,不嘮叨,用心簡單引導。子曰:“學《詩》乎?不學《詩》,無以言?!薄皩W《禮》乎?不學《禮》,無以立?!备嬖V兒子學《詩》的意義,告訴兒子學《禮》的好處,只告訴兒子這兩個方面,其它一句不啰嗦??鬃右云渥陨砀形蛞龑鹤訉W習《詩》與《禮》,兒子在孔子的熏陶下,自然而然學習了《詩》與《禮》。兒子自己悟到、學到的本領才是真本領。
    他是一個為了理想而執(zhí)著努力的人。當魯國不重用他時,他放棄了安穩(wěn)舒適的生活,去周游歷國,傳播自己的儒家思想。一傳就忘記所有,離開妻兒,他在外整整十三年。十三年,這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才能做到啊!我出去參加夏令營,才五天,就受不了了,無法堅持??煽鬃硬蝗?,雖然理想和現(xiàn)實差距很大,他為了實現(xiàn)理想,放棄了一切!這種執(zhí)著精神,這種堅韌的意志是成就孔子的關鍵。
    他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他這句好學名言已經被我銘記在心:“學如不及,猶恐失之?!边@句話的意思是:學習就像追趕什么而追不上那樣,追上了還恐怕再失去它。他自己也說:“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倍嗝春脤W的一個人呀!要是我具有這樣的精神,我定會有一番成就。看到孔子這么偉大的人,我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成為他那樣勤奮好學的人!
    孔子是個偉大的人物,他的一言一行都給人以啟迪?!墩撜Z》是一個警枕,讓我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論語》是一座燈塔,在寒夜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論語》是一首意味深長的詩、《論語》是一幅意蘊深遠的畫……
    論語閱讀心得(篇5)
    《論語》真是讓人百讀不厭,它優(yōu)美洗練的句子,精辟的思想,既給人美感又給人啟發(fā),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讀《論語》有感作文。如學而第一的第十章:
    子禽問于子貢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聞、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這一章的意思是:子禽問子貢道:先生每到一個國家,必然聽得到那個國家的政事,這是他有心求人告訴他的.呢?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回答說:先生憑溫和、善良、恭敬、節(jié)制和謙遜的態(tài)度來取得別人的信任和尊敬,使得人家主動把政事告訴他。先生這種取得別人信任而獲知政事的方法,與別人獲知政事的方法大概不同吧!
    通過讀這一章,我知道了,如果要了解一件事情的真相,首先,必須取得別人的信任和尊敬。要如何取得別人的信任和尊敬呢?這就要做到子貢說的:聞、良、恭、儉、讓。
    論語閱讀心得(篇6)
    五千年來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而悠悠文明長河中,璀璨至今的依然是那顆“星”——儒家的《論語》。它代代相傳、歷久彌新、永垂不朽,它就是一部經典,我的成長因它而精彩!
    說起《論語》,那可是家喻戶曉的一部經典作品,不僅在我國廣為人知,更是舉世聞名。它是儒家的核心著作,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孔子言行的記錄。古人曾云:“半部論語治天下。”而且,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多也體現(xiàn)出了《論語》中的禮教思想。由此可觀,《論語》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華夏子孫。
    因此,這更加深了我想去閱讀它的欲望。于是,我漫步到《論語》的世界里,嘗試著去感受其中的奧秘、熏陶自己的心靈。讀后,其中的很多句語錄都深入我心,影響我至今。
    小學的時候,我并不是很注重學習。雖然我在課堂上積極參與老師的問答互動,會動腦思考,可是卻很少做筆記,課本十分的嶄新,里邊除了印刷文字就如同豆腐一般白花花的。結果,好記憶不如爛筆頭,我也得到了我的“報應”,那就是復習時總是無法回憶起老師上課所講的知識點,于是成績總是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仿佛一株枯苗不見長勢。到了初中后,由于學業(yè)競爭的激烈,我終于明白了成績的重要性。于是我上課就一直埋頭做筆記,不肯放過一毫秒,就好像頭頂千斤重,抬個頭都不舍得??墒浅煽儏s還是不怎么理想,而且雖然做過筆記,但都好像是走個形式化,滿足自己的視覺需求,卻從未自己動過腦筋自己思考。這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警示了我。它告訴我只學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只思考卻不學就會陷于困境之中。這清楚地反映出我當時的狀況,讓我明白了要把學與思結合在一起,兩者缺一不可,這樣的話,即使是事半也會功倍的。對啊!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我馬上調整了自己的學習方式:當老師講解例題、重點時,我就應該放下筆抬起頭仔細聽講、認真思考;當老師停下讓我做筆記時,我再拿起筆書寫。果然,經過了幾個月的調整,我的成績逐漸有了起色,直到至今也受益匪淺,在年級里名列前茅!
    這時,雖然我的成績有了較大的起色,但是在人際交往方面卻又出現(xiàn)了問題。
    我和一個相處得不錯的朋友鬧起了矛盾,彼此之間相互指責,把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后來,因為不想再爭執(zhí)下去,我主動向她提出了道歉,可心中卻還是憤憤不平,不能釋懷。也許她也是如此,于是我們之間又進行了不約而同的“冷戰(zhàn)”。但是,她的家長一直在調整她逃避的心理,希望她能放下往事與我重歸于好,她也明白了,也想要重拾我們之間的友誼,便趁著學習之余主動來找我互動。時間一長,我的心竟有些被觸動了,就要被她堅持不懈地關懷所感化,卻又礙于自己的面子,無法釋懷往事。這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又如雪中送炭,幫助我去解決這塊心結。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愉快嗎?是呀,她如此大度地選擇忘記我們之間的不悅,不管自己是否能成功,努力地想重建我們之間友誼的橋梁,態(tài)度非常的誠懇,若我還計較這件事、避之門外,不就顯得我是個小肚雞腸、心胸狹隘的小人嗎?于是,我慢慢地主動與她多起了互動,并且在學習上互幫互助,有說有笑,呈現(xiàn)出一派和諧的景象。我的心結也慢慢解開,踱步時如踩在云朵上輕松。
    《論語》不愧是大名鼎鼎的我國的藝術瑰寶,其中的語錄幫助我改正了自己錯誤的思想、言行與為人處世的方法。讓我明白了待人要友善,共創(chuàng)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并且要掌握好學習的方法,為國家大大小小的建設積極做準備,使自己的文化底蘊豐富強大、了解更多的知識,這樣才能承擔起自己在國家中應盡的一份責任,成為國家棟梁,能夠強國盛國。這正是我身為一名中國學生說“愛國”的強烈體現(xiàn)。
    在《論語》這部經典的熏陶下,我正在茁壯成長,我要帶著我的中國夢、滿懷著希望地去成長,爭取做一個對社會、國家有用的人?!墩撜Z》,我的成長因你而精彩!
    論語閱讀心得(篇7)
    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共計七章,重點講述了“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論語心得體會。
    天地人之道中,子貢問政:一個國家要富強、安定,重要的什么夫子答:足兵、足食、民信之矣!子貢又問,如果非得去一條,于斯三者何先夫子答:去兵。子貢又追問:如果必須再去一條,于斯二者何先夫子答:去食。夫子認為,兵和糧食都可以沒有,但信仰的力量足以使國家凝聚,只要全民信之,一個國家的富強、安定就是有希望的。
    這句話讓我想到了新鴻基集團的今天,新鴻基集團的全國化戰(zhàn)略全面展開,新鴻基集團是否能夠成功也取決于三條,優(yōu)秀的團隊、充裕的資源、新鴻基集團人必勝的信念,心得體會《論語心得體會》。而新鴻基集團人必勝的信念凝聚起來的力量就是新鴻基集團取得成功的基礎。
    “創(chuàng)建美好家園是我們共同的心愿”是我們新鴻基集團人的使命,也是我們共同的信念。信念是團隊的魂,信念力量是無堅不摧的。子曰:“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有了堅定的信念我們就能大事難事敢擔當,就會有克服困難的能力和辦法,只要堅持做正確的事情魔鬼就會讓路,就能贏得世人的尊重。信念決定能力,信念+能力決定成功。
    論語閱讀心得(篇8)
    新的學期,李老師讓我們誦讀《論語》,《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國學經典。里面蘊涵了許多人生哲理和學習方法,字字句句都讓我受益匪淺。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句。
    前一句意思是: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一個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后一句的意思是:天資聰明而又好學,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學問比自己差的人請教為可恥。
    這兩句至理名言出自孔子之口,細細品味,我感同身受。在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當中,每天都在接觸形形色色的人,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值得我虛心請教,將來都可以成為我的良師益友。比如,就我們班級吧,全班有七十多名學生,有的是數學天才,有的是足球小將,有的是小畫家,還有的能歌善舞,多才多藝。多向我身邊的這些同學學習,汲取他們的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
    感謝《論語》教育了我,助我成長。我會一直誦讀《論語》——“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閱讀心得(篇9)
    《論語》是儒家思想的千年經典絕學的一本著作哦!相信大家都知道《論語》這本書是記載著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言行的一本書。其中紀錄了許多耐人尋味的孔子經典語句,讓人讀了之后深受啟蒙,而且里面的語句還簡單易懂,很容易就明白做人的各種道理。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如果認真鉆研這本著作,就一定能勝讀十年書啊!
    時光荏苒,在逝去的2500多年里,恐怕再沒有哪一本書會比《論語》有更多的讀者了。我們都被孔老夫子的智慧所折服,無人不佩服他的領悟,他不愧是教育家!
    書里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每讀一句我就會學到一個新的知識,讀《論語》讓我受益非淺!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當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深有感觸。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說∶“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就不知道他怎么可以做人。就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怎樣走路呢?”
    人在世界上處處需要誠信。生活中,你如果沒有誠信待人,別人就會認為你是虛假的人,是偽君子,甚至會遠離你,當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們也就不會第一時間出現(xiàn)在你的面前——伸出援助之手去幫一個沒有誠信的人,那時候你就會感到無助;學習時,你如果沒有誠信待人,與同學相處時總撒謊騙人,不誠心誠意地交朋友,對同學做事、講話都不誠實守信,那同學們一定會對你充滿了反感,還會討厭你,大家就會不與你交朋友,那時候你就會感到孤獨;社會上,你如果沒有誠信待人,在工作崗位上的話,同事們就會認為你是一個滑頭滑腦的人,也就不會與你合作辦事,大家也會避開你,那時候你就會感到失落!
    人與人之間處處需要誠信待人!
    論語閱讀心得(篇10)
    這學期我讀了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那就是: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輯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書》、《禮》、《易》、春秋。并稱“四書五經”。通行本共二十篇?!墩撜Z》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
    當中有我們時代流傳的名句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他的意思是:學習的時候經常復習,難道不快樂嗎?有朋友從遠方來,難道不是快樂的嗎?別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這難道不是君子嗎?
    孔子的思想中心就是仁,在論語中一共有109處寫到了仁。仁是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你居住在有仁德風俗的地方,就熏陶上仁德風俗。為仁者能好人能惡人。所以說“仁”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論語是一部不錯的書籍,我們難道不需要讀它嗎?
    論語閱讀心得(篇11)
    今天,爸爸買了一本《論語》。剛開始,我覺得沒意思,就沒在意。下午,閑著沒事,我隨手翻了翻,覺得有點趣,就靜下心來認真地讀了幾篇。我是越來越喜歡這本書了,其中第一篇給我的印象最深,文章這樣寫道:“學而時習之,不亦說(同悅)乎?”意思是說“學習以后,能在一定的時候溫習它,不也感到很興奮嗎?”這正是我學習上應該做到的。
    在學校,老師天天都會給我們講授很多知識。我沒有過目不忘的本領,時間一長,就會忘記許多。假如經常翻開書溫習一遍,就能牢牢地記住。記得有一次聽《超強記憶學習法》電視講座,那位老師這樣教我們:一堂課下來,下課時用三十秒回憶本堂課學習的重點;一天下來,花三分鐘回顧這一天學習的重點;一周下來,花十分鐘回憶本周學習的重點;一個月下來利用一小時回憶本月學習的重點。他所說的正是“學而時習之”的道理,學習的樂趣正是因為記住很多知識而得到快樂,也就“不亦說乎?”了。
    這就是我的讀后感。
    我愛讀書,更愛讀《論語》這樣的好書。
    論語閱讀心得(篇12)
    不知道哪天開始,班級里同學們開始滿口的之乎者也,一會兒一句”道不同,不相為謀“,一會兒有一句”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得我一頭霧水。好不易知道了這都是同學們從《論語》中引用來的,我懷著滿腹的好奇找來了這本書,薄的一本,寥寥幾千字。可就是本書,去讓我從中獲益良多,受益匪淺。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在他這樣一個學識淵博的大文學家、大教育家眼中,每個人也都有他們自身的長處??鬃由星胰绱耍歉螞r我們呢?從這里讓我明白了,與人交往相處,要善于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同時更應做到”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些那些好的,摒棄那些不好的。
    在學習方面,《論語》這本書里我更是看到一句句好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鬃痈嬖V我們學習要多思考,要從學習中獲得樂趣,讓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要時?;仡欁约核鶎W過的,要溫故知新。
    而在整本《論語》當中,孔子對”孝“闡述最使我難忘。他說:”今之孝者,是為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這是教導我們:百善孝為先,如果對父母在感情上不尊敬和愛戴的話,僅是物質上的奉養(yǎng),否則與動物有什么區(qū)別?是啊,一個人如果連孝順父母都做不到了,那他有再大的學問,再多的金錢又有什么用呢?那他有如何能被稱之為人呢?
    《論語》就像一位諄諄善誘的長者,耐心而仔細的教著我們,怎樣和朋友相處,怎樣做人,如何盡孝,如何學習。每每翻閱都有新的收獲,我想這本書會一直陪伴我,人生的道路上它勢必會為我的揚帆起航發(fā)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論語閱讀心得(篇13)
    這個暑假,我參加了三味書屋舉辦的經典誦讀“《論語》10+10”夏令營。
    我又見到遠道而來親切的“大蘿卜”—子舒老師。
    子舒老師告訴我們,《論語》是記錄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在我心目中,孔子距離我們很遙遠。子舒老師像講故事一樣跟我們講述其中的道理。一下拉近了古代和現(xiàn)代的距離。其中有許多句子耐人尋味,讓我受益匪淺。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悅,不亦君子乎? 意思是:學到了知識或本領以后按一定的時間去復習,不也是令人愉悅的嗎?這里既有學習方法,也有學習態(tài)度。是啊,在學習中,有時候學過了的字在應用時我卻不知道怎么寫,就是因為學過之后沒有復習,沒有牢記。我們應該經常復習,掌握好它的形態(tài)、字的意義,讓這些字牢牢地記腦袋里,就不會忘記了。我們讀書要經常讀,多讀書才會學到新的知識,學過的東西一定要復習,“溫故而知新”,只有這樣才能把學到的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上;幾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當我的老師。應當選擇他們的優(yōu)點去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注意改正。取長補短。這里說的是只要虛心求教,處處留心,處處都有老師。
    《論語》中還提到:做了好事不一定要別人知道和理解。不管別人理不理解,知不知道,都應該多做好事。還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有道德的人。雖然,孔子距離我們很遙遠,但是,孔子思想卻代代相傳。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要好好學習,努力做一個正直,謙遜,與人為善的人,即使不能成為參天大樹,也要做好一顆螺絲釘。
    論語閱讀心得(篇14)
    在《論語》中有一句話令我深思熟慮:“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笔前。總€人都有自己的才能,就是我們班這個小小的集體也會有“姚明”“王羲之”“達芬奇”“宋祖英”“華倫庚”“冰心”等。有的人學習不好,可是籃球卻是動若脫兔;有的人體育不好,可是書法卻是龍飛鳳舞;有的人書法不好,可是繪畫卻是栩栩如生;有的人繪畫不好,可是唱歌卻是娓娓動聽;有的人唱歌是五音不全,卻是滿腦子的數學;還有的人對數字一點兒也不感興趣,倒是寫起作文來便妙筆生花了……都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話不假啊。每個人的優(yōu)點都值得我們去學習,每一個不起眼的普通人都能夠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教導我們,使我們更上一層樓。我們要多向我們身邊的所謂平凡人學習他們好的一面,就像是置身在一片樹叢中的一小株嫩苗,在旁邊許多的植物滋養(yǎng)下茁壯成長,并且長成一棵堅韌不拔的大樹。樹之所以高大,因為有了嫩苗;山之所以偉岸,因為有了石子;海之所以壯闊,因為有了水滴;人之所以閃光,因為有了那些所謂的平凡人!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是中華文明的匯聚,是一位諄諄教導的老師教會了我們?yōu)槿颂幨碌牡览恚且I我么向上的階梯。
    薄書一本,細讀一遍,終生無悔。
    論語閱讀心得(篇15)
    《論語》內容廣泛,記載了關于哲學,藝術,文學,政治,教育等幾個方面的言論,是儒家學派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也是了解中國文化絕對不可不讀的作品。一直以來,我都沒有細心地品讀過這享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譽的著作。今年寒假,鄭校特意挑選了這部書給全校教師學習,讓我進一步親近了孔夫子的思想。細讀《論語》,它不時激發(fā)著我思考,使我迸發(fā)出一絲絲的感悟。
    孔子重孝,“孝”是中華__的傳統(tǒng)美德,是為人之本。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里,孝道也占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論語里有很多處都在講孝道,“父母在,不遠游”,“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能有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BR>    中國古語說“父慈子孝”,為什么在論語里,只看到關于子孝的討論,卻看不到關于父愛,母愛的內容為什么孔子只提子孝而不提父慈我的理解是,父母愛子女是天性,不需要提。尤其中國的父母,對子女更是愛的深,只是他們很少直白的表達出來而已。
    論語沒有關于父母之愛的講述,實屬正常,因為實在沒有必要去講。需要講的是對孝的提醒,為什么呢因為“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就拿孔子說“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來說吧,這好像是在說費話,子女怎么會不知道父母的年齡但是,走在大街上,隨便問一個人,你家孩子多大了他一定會給你一個精確到月份的答案,但是你問問年青的人,他的父母多大是哪一年生的看看有幾個能答上來的父母之年實際是代表了子女對父母關心多少的問題。
    父母那樣的關心我們,而我們對父母的關心有多少知道父母是哪年生的嗎知道他們喜歡吃什么嗎知道他們愛看什么樣的節(jié)目嗎知道父母內心中的希望嗎
    就拿我自己來說吧,當我真正體會到父母之愛的時候,我已經十四,五歲了。記得在那以前,我的父母對我的生活處處操心,對我的事情樣樣提醒,我反而覺應自由受到了干涉,就像其他大多數的子女一樣,甚至對父母有一種反感?,F(xiàn)在回想起來,自己真是“該當何罪”啊
    大學畢業(yè)那一年的夏天,我媽媽去檢查身體,得知患了糖尿病,那時她檢查出來的血糖值是11。7,醫(yī)生建議我媽媽馬上住院治療。我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心里非常害怕,因為我知道,肯定是病情嚴重才需要住院的。我真想馬上跑到媽媽的身邊緊緊地抱著她,可是,那時我還在學校上課。我無時無刻地牽掛著我的媽媽,盡管她在電話里一直跟我說叫我不要擔心,她的病情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嚴重。那是我第一次對媽媽如此強烈的牽掛。因為我很怕改變現(xiàn)狀,很怕失去任何的一份愛,所以我要更好的愛我的父母。
    自從那時開始,我十分關注我媽媽的飲食,什么可以吃,什么不可以吃;吃什么對她的病有好處,吃什么對她的病有害,我都了如此掌,還定期提醒她檢查血糖值,有時間就多陪在她身邊。幸好我媽媽現(xiàn)在的血糖值都很穩(wěn)定,但每天都要吃藥。以后,我一定會更好地關愛我的媽媽,我的爸爸,我身邊的每一個人。
    論語里說,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了解,關心自己的老父老母。我想我現(xiàn)在做到了,至少比以前好了很多。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意即:“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痹唬骸笆赂改改芙咂淞Α?,講的是:“做子女的侍奉自己的父母應竭盡心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