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校園欺凌心得體會(匯總6篇)

字號:


    校園暴力是人際沖突的一個極端,對我們來說是雙重傷害,青少年共同生活在校園里,就應當互相幫助、互相諒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種子長不出和平的芽,暴力不能真正的解決問題。下面是由小編帶來的“反對校園欺凌心得體會(匯總6篇)”歡迎閱讀參考。
    反對校園欺凌心得體會 篇1
    我們都知道校園是文明的殿堂,是一方凈土,也是培養(yǎng)我們讀書、學習的地方,這里承載著我們的夢想。但是,這片神圣的凈土如果發(fā)生欺凌事件,就會給寧靜的校園蒙上一層陰影。近日,國務院督導委員辦公室、xx市教委、xx區(qū)教育局等部門聯(lián)合下發(fā)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整治的通知,要求學校高度重視校園欺凌專項治理工作,并且加強對校園欺凌的預防工作,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培養(yǎng)學生積極心理品質;充分利用心理輔導室開展對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和疏導,讓學生學會調節(jié)情緒,培養(yǎng)自身積極行為。
    什么是校園欺凌?發(fā)生在學校校園內、學生上學或放學途中、學校的教育活動中,由老師、同學或校外人員,蓄意濫用語言、軀體力量、網(wǎng)絡、器械等,針對師生的生理、心理、名譽、權利、財產(chǎn)等實施的達到某種程度的侵害行為,都算作校園欺凌。
    校園欺凌有以下表現(xiàn):
    1.語言暴力。把臟話變成了口頭禪,稱呼他人使用侮辱性綽號,侮辱其人格;
    2.以大欺小,以眾欺寡。
    3.暴力解決矛盾與問題;
    4.索要他人錢物;
    校園欺凌不僅給同學們造成身體上的傷害,更給他們的心靈烙下深深的傷痕,也不可避免的影響同學們的健康成長。面對校園欺凌,我們應該行動起來,做好校園欺凌預防工作,共建和諧校園。
    在此,我倡議我們在校園內要做到:
    1.尊重同學、平等待人、不說臟話。
    2.不欺侮同學,不拉幫結派,不與社會不良青年打交道。
    3.放學按時回家,不在學校附近逗留,不去網(wǎng)吧、歌廳等娛樂場所。
    在學校加強安保的同時,我們也要學會遇到危險的應急方法:
    1.在威脅與暴力來臨之際,冷靜面對確 保自身安全并想方設法逃離;
    2.遇到威脅要及時上報老師和學校。
    同學們,我們要有健全的人格,做文明學生,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同時,我們要提高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恰當處理人際關系。多參加有意義的文體活動,遠離不良文化。
    我們美麗的xxx因為歷史文化深厚,學校管理嚴格,基本上沒有校園欺凌發(fā)生。但是我們每個同學仍然需要重視這件事,注重自己身體健康的同時也要注重心理健康;有問題要及時跟家長、老師溝通。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相互尊重、互敬互愛,繼續(xù)營造南開園溫暖和諧的氣氛,助力每位同學的健康成長。讓我們行動起來,一起拒絕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從你我做起,從大家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
    反對校園欺凌心得體會 篇2
    校內欺凌現(xiàn)象誕生于家庭和社會,危害于學校,治理這種現(xiàn)象,必需從學校開頭順藤摸根,鏟除根源。
    治理校內欺凌需要完善立法
    很明顯,一些治理得較好的國家主要是通過法律來解決校內暴力問題的,而不是主要通過訓導與宣講。并且,一旦發(fā)生校內暴力大事后,會對相關孩子進行心理疏導與跟蹤,以免日后影響其心理。這兩方面無疑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在傳統(tǒng)社會,子女更多被視為家族與家庭的產(chǎn)物,而不是首先將其看做是一個獨立的帶有肯定權利的個體。我國未成年人愛護法中,對未成年人的四種愛護中,家庭愛護就排在第一位,但是家庭愛護不行企及校內,這正是校內暴力與欺凌發(fā)生的條件。一旦發(fā)生此類大事,學校要么壓下去以免家丑外揚,要么在家長之間協(xié)調解決,賠償了事。法律愛護幾乎總是為這些處理方式讓位,而且對于涉事的未成年人也通常懲罰較輕,這使得他們內心并沒有一種硬約束告知自己不能欺凌同伴。
    當然,這并不是說家庭在解決校內欺凌的過程中不重要,相反它是特別重要的。我國從國家層面的治理,只能是完善制度與相關法規(guī),更多確定是一種事后懲處來建立起約束。但是,欺凌通常含有情感在里面,比如污辱與受辱,污辱他人的人,其家庭訓練水平與質量是可想而知的;而受辱的人,尤其是任由別人欺凌的孩子,其中一些也帶有軟弱的特征,并不敢抵抗或是大聲說出來,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家庭訓練的一種缺失,可能由于小的時候并未重視給孩子訴說的權利,又或是家長對孩子的日常關懷不夠,須知,一些校內欺凌是反復性的。
    我們認為,解決校內欺凌,需要多管齊下,首先通過專項治理收集各種常見問題,盡快推動完善立法與嚴格執(zhí)法。同時,家庭訓練缺失的應當盡快彌補,比如進城務工家庭身后的留守孩子。存在暴力訓練的.家庭訓練則需要更新理念,從小應當對孩子進行肯定的公民訓練,友愛、公平與敬重訓練應當?shù)玫街匾暋A硗?,校內也應當在敬重訓練方面發(fā)力,首先做到老師敬重每一個孩子,以身作則,同時不僅是關懷他們的學習,也包括情感與內心世界。校內欺凌只是一個現(xiàn)象,它的成因有許多,從這些緣由入手解決問題效果會事半功倍。
    事實上,中國社會越來越多的呼聲要求制定反校內暴力法,不能由于是未成年人就不用負法律責任,任何人只要觸犯刑律并造成嚴峻后果,都應當依法追究刑事責任?,F(xiàn)在的趨勢是,校內暴力越來越具有炫耀性,通過欺凌或毆打別人并制作和傳播視頻進行炫耀,目前法律的缺失只會鼓舞一些人在校內施暴,甚至越來越殘忍。而人們也往往引用美國的法律進行對比,一些中國法律留同學在美國欺凌同學,受到了嚴峻的懲罰,需要付出數(shù)年乃至十數(shù)年的牢獄之災。
    光靠家庭或校內訓練難以遏制這股校內霸凌的歪風,專項治理也只能起到臨時的約束,削減校內暴力應當降低我國刑事責任年齡的下限,讓那些施暴者付出代價。
    反對校園欺凌心得體會 篇3
    為對幼兒生命安全高度負責,提高幼兒園全體師生的安全意識和逃生能力,培養(yǎng)師生對于危險情況的緊急處置能力。我園于1月5日14:30點組織了一次應急疏散演練活動。
    本次緊急疏散演練主要針對全園幼兒及全體教職員工。首先,幼兒園認真研究、部署、精密策劃了該活動的相關事宜,根據(jù)幼兒園實際,制定了《新星幼兒園反恐防暴應急預案》,成立了演習領導小組,由總指揮、報警組、疏散引導組、防護、救護組、應急工作小組組成。其次,演練前幼兒園組織全體教職工學習該預案,要求全體教職工要提高安全意識,人人進入狀態(tài),認真做好安全引導工作。第三,召開預備會,分好角色,力爭演練活動中做到分工明確,責任落實,演練真實。第四,各班教師提前兩天對幼兒進行有關安全知識、逃生技能的教學活動,確保演練活動安全、順利地開展。
    1月5日14點左右,幼兒園的孩子們正在戶外活動時,樊老師從園外進來,保安開門的瞬間,假設“歹徒”沖進幼兒園,門衛(wèi)迅速拉響警報信號(三聲短鈴),聽到信號,全園立即停止活動,并按照預定的路線迅速指揮幼兒跑進教室,所有幼兒迅速進教室后,躲進安全的地方,老師們關住教室門窗。幼兒園應急小隊緊急行動,按防暴應急預案手持棍棒、鋼叉等,將“歹徒”圍住,臨危不亂,與“歹徒”交涉、周旋,設法牽制“歹徒”,竭力保護全園師生安全。班級教師聽到警報聲,在最短的時間內疏散幼兒、幫助幼兒逃離到就近安全的教室。在“歹徒”想要趁機逃跑時,大家合力,迅速將“歹徒”制服。演練進行得十分順利。演練后班級教師在安撫幼兒情緒的同時,對幼兒進行了安全教育。
    不足之處:
    1、有些幼兒對警報聲比較害怕,有苦鬧行為,耽誤疏散時間。
    2、安保器材不到位。
    3、安保人員不足,需要臨時抽調老師。
    總結:
    1、整個演習準備充分,指揮得當,行動比較快速。
    2、通過這次活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使幼兒園師生在遇到突發(fā)事件時合理有序地疏散,全面提高應對暴力事件的能力,使孩子們能夠正確應對意外事故的發(fā)生。
    3、提高了全體教職工的安全意識,也提醒了我們在任何時刻都不能放松對安全工作的重視,演練達到了預期效果。
    4、演練后的幼兒安撫工作做得比較好,各班都進行了總結,找出了不足,做到了有方案、有實施、有總結。
    反對校園欺凌心得體會 篇4
    近年來,“校園暴力〞一詞出現(xiàn)的頻率越來越高,但它并不是近幾年才出現(xiàn)的,并且不可否認它一直在升級,施暴者通過熱暴力,冷暴力等一系列各種各樣的方式手段對受害者進行身體和精神上的攻擊。這個現(xiàn)象多發(fā)生在中小學,低年級的小學生,遭受的暴力以肢體接觸類的硬暴力為主,初中生那么以語言上的軟暴力為主,而對于高中生而言,那么是言語上的軟暴力和行為意愿類暴力為主。
    我覺得,這些校園暴力能發(fā)生的原因在于群體,沒有誰壞的徹底,群體劃分,幫派劃分很容易讓他們產(chǎn)生一種沖動情緒,群體感情的狂暴,會因為責任感的徹底消失而強化,意識到肯定不會受到懲罰,而且人數(shù)越多這一點就越是肯定,以及因為人多勢眾而一時產(chǎn)生的力量感,會使群體表現(xiàn)出一些孤立的個人不可能有的情緒和行為,所以,群體很容易干出最惡劣的極端事情。
    校園暴力事件要想得到妥善解決,我們對那些犯過錯誤、知道悔改的學生不應一味的指責,應該悉心教導,并且對受害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增強他們的信心。對于情節(jié)嚴重者,應制訂出相關的法律進行適當?shù)闹撇茫荒苋纹渌烈馔秊?。學校應更加注意學生的身心健康,在完善大腦的同時,不要無視對心靈的教育。而作為朝夕相處的家庭,它的環(huán)境氣氛也顯得尤為重要,父母應盡量多多陪在孩子身邊,不錯過孩子的成長過程,在其身邊進行積極的多方面指導。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盡可能的將校園暴力扼殺在搖籃里。學生是一個民族國家的未來,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呵護他們,為創(chuàng)造和諧校園,和諧社會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反對校園欺凌心得體會 篇5
    校園暴力是社會生活中的一種不和諧的現(xiàn)象,校園暴力危害學生,對家庭和學校都有害無益。
    校園暴力案例:在某校園有兩個學生因為一點小事而大打出手,結果其中一個學生把另一個學生的鼻梁骨給打斷了,被打的家長到學校去理論,學生到醫(yī)院去治療。這不僅使學生受到了傷害,就連家長也受到了牽連,還使學校跟著擔負,不僅耗人耗財而且還會使學生的學習受到影響!
    案例二:在某職業(yè)學校,有兩位同學在瘋鬧時,其中一個同學用小刀捅傷了另一位同學。兩家協(xié)商,其受傷害學生家長進行索賠,要求支付人民幣2萬元;但捅人者的家長卻感覺對方索要錢數(shù)不合理,于是便發(fā)生了爭執(zhí)。學校得知后找兩位家長來校協(xié)商解決,但雙方家長都不愿意妥協(xié),最終被傷者把打人者一方告上了法庭,并要求公安機關立案。于是雙方開始了持久的法庭戰(zhàn),最終都疲憊不堪,而傷人者被開除,另一位也無法再在學校繼續(xù)上學而退學了。在這個案例中,對雙方孩子還有家長來說,都沒有贏家,都是輸家。被傷者遭受了肉體和精神的雙重痛苦,傷人者遭受了良心的譴責和金錢的付出,而結局都是迫不得已離開學校。而且雙方家長付出了大量的時間照顧孩子,因為官司東奔西跑,疲于應對,精神也受到了折磨。本來是很好的同學和朋友,卻因為瘋打鬧而失去了友誼,甚至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薄伽丘說:在智慧提供給整個人生的一切幸福之中,以獲得友誼為最重要。你打算在學習和以后的生活中能夠得到大家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你就必須學會寬容、學會做人。寬容是一種修養(yǎng),是一中處變不驚的氣度,是一種承受,一種理解,一種體諒,一種品格,一種境界。它不是先天就有的,它需要我們后天的學習體驗和感悟。開開心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比什么都好!
    比爾蓋茨認為,一個能夠開創(chuàng)一番事業(yè)的人必定是一個心胸開闊的人,人要成大事就一定要心胸開闊,只有養(yǎng)成了倘然面對、包容一些人和事的習慣,才能夠在將來的事業(yè)上取得成功與輝煌。
    所以說有時我們應對一些小事理解,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寬容、忍耐。所謂退一步海闊天空,其實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可以躲避的,校園是我們成長與學習做人的優(yōu)良的家園,如果我們彼此互相和諧相處,那么相信明天的校園一定會變得非常美好!
    反對校園欺凌心得體會 篇6
    校園是我們增長知識、接受教育的地方,本不該為欺凌事件的陰影籠罩,可據(jù)有關方面統(tǒng)計,全國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未成年人增多,有些地區(qū)年增幅在30%以上,作案者和受害者絕大多數(shù)為像我們這樣的在校學生。
    從80年代末到現(xiàn)在已出現(xiàn)了一個未成年人高峰,我國出現(xiàn)的校園欺凌事件并不是孤立的。由于影視業(yè)的商業(yè)化,欺凌恐怖影視作品越來越多,充斥我們的視野,許多作品中對于過程細節(jié)的描述,成了不少青少年模仿的根源,而校園又成了他們“付諸實踐“的理想場所。
    校園欺凌事件的存在,受影響的絕非個別學生,我們全體青少年都會受此不良影響。校園本應是我們學習的凈土,但屢見不鮮的校園欺凌卻打破了校園應有的寧靜?;旧倌晟砩系钠哿鑳A向十分令人擔憂。說來說去,就是一句話“冤冤相報何時了?“
    校園欺凌同時也體現(xiàn)出人際交往問題,人際交往需要風度,風度就是用溫柔去對待倔強的人,用寬容去冰凍苛刻的人,用熱情去融化冷酷的人。
    儒家學說認為,人心固然有善端,但它一開始只是一個萌芽,而且它隨時會遭到私心雜念和外界的摧殘。這萌芽要成熟、長大,就需要特別的守護和滋養(yǎng)。提高德性是一個十分艱難的修養(yǎng)過程。游戲人生,看起來固然瀟灑,可如此泛泛而過又能找到什么樣的人生感覺?生命是單程線,沒有回頭的機會。
    我們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應當互相幫助、互相諒解、互相包容,反對校園欺凌從我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