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查閱出國留學網(wǎng)為你推薦觀舞記教學設(shè)計如何寫,歡迎您參閱讀本網(wǎng)頁。教師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學生們在成長,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教案來輔助工作。編寫教案對增強教學針對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學質(zhì)量,培養(yǎng)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觀舞記教學設(shè)計如何寫 篇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積累“靜穆、粲然、妥帖、叱咤風云、盡態(tài)極妍、渾身解數(shù)”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精妙的語言魅力。
能力目標:
1、研習精彩語段,品位本文優(yōu)美生動的描寫。
2、通過反復吟詠作者觀舞后的感受,調(diào)動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初步培養(yǎng)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廣泛接觸吸收外國優(yōu)秀文化,開闊視野,陶冶性情。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研習精彩語段,品位本文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描寫。
2、難點:通過反復吟詠作者觀舞后的感受,初步培養(yǎng)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教學方法:情境導入法、聯(lián)想想象法。
教具:多媒體。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以舞導入,欣賞“美”。
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先來欣賞一段帶有異國風情的舞蹈片斷,請大家用心欣賞這段舞蹈,觀后試著說一說你觀后的感受。(利用多媒體手段播放印度舞蹈)
觀賞這段舞蹈后,大家內(nèi)心的感受怎樣呢?哪位同學試著用一二句話描述你剛才觀看的這段舞蹈或是談談你觀后的感受。
同學們,動人的音樂,優(yōu)美的舞姿,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可當要我們用語言文字來描述這種美好的享受時,許多同學為難了,為語言的匱乏而苦惱。那么,如何將這種藝術(shù)享受用語言文字表述出來呢?同學們不用著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冰心奶奶記敘自己觀看印度舞蹈的一篇散文——《觀舞記》。希望學習這篇文章后,大家會有許多收獲。(屏幕出示課題)
二、作者簡介
冰心(1900.10一1999.2),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福建長樂人,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五四”時,她開始寫小說、詩歌。她的散文語言清新秀麗,自成一體,稱為“冰心體”,影響很大。許多作品被譯成英、法、日、俄等多種文字,主要作品有《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詩歌《春水》《繁星》等。
三、整體感知。
請大家打開課本。閱讀之前大家先想一想:作者會運用什么樣的語言來描繪這舞蹈藝術(shù)呢?現(xiàn)在請大家?guī)е蓡柭犝n文,感知文章的內(nèi)容。
第一部分(1~10)從切身感受出發(fā),歌頌印度卡拉瑪姐妹舞技的高超。
第二部分(11~18)通過對卡拉瑪姐妹舞技的描繪,具體表現(xiàn)她們高超的舞技。
第三部分(19~22)揭示了印度文化是滋潤印度舞蹈的食糧,表達對卡拉瑪姐妹的感激和懷念之情。
表現(xiàn)出對卡拉瑪姐妹的贊美之情。
作者說卡拉瑪姐妹的舞蹈藝術(shù)是驚人的!那么,卡拉瑪姐妹的舞蹈有什么特點呢?
請學生自讀第11-18自然段,從文段中找出一個點明她們舞蹈的特點的短語。
(生齊讀第十自然段,然后找出點明卡拉瑪姐妹舞蹈的特點的短語——“飛動的美”。)
四、品讀課文,回答問題。
1、作者認為卡拉瑪姐妹的表演是一種“飛動的美”。那么,作者是從哪些方面向我們展示卡拉瑪姐妹舞蹈“飛動的美”的?現(xiàn)在請大家自讀11-18自然段,讓我們在作者的引導下,盡情欣賞卡拉瑪姐妹的精彩表演吧。在感受舞蹈美的同時想一想: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xiàn)卡拉瑪姐妹舞蹈的“飛動的美”的?(屏幕出示問題)
2、說一說文中哪些地方分別從身體、服飾、神態(tài)等方面來表現(xiàn)她們姐妹的舞蹈美的嗎?
3、卡拉瑪姐妹的表演很精彩。她們的服裝絢麗、神態(tài)多變、舞姿優(yōu)美……觀看她們的表演,的確是一種美的享受。
五、精讀課文,探究美點。
同學們,我們沒有親眼目睹卡拉瑪姐妹的表演,但我們能感受到那“飛動”的舞蹈美。
這是為什么呢?
這都源于作者用語言來表現(xiàn)舞蹈藝術(shù),把視覺形象轉(zhuǎn)化為語言形象,讓我們獲得了美的享受。本文是當代散文中用優(yōu)美生動的語言來寫視覺形象的絕妙佳作。文中有許多優(yōu)美的語句值得我們品讀、積累?,F(xiàn)在,請大家再讀讀課文,在欣賞舞蹈美的同時來體會作者的語言美吧。(屏幕出示問題:從文中找出你認為寫得最為精妙的句段,說一說寫得“精妙”的地方。)并在文中勾畫標注。小組同學討論,交流體會。(本文語言搖曳多姿。作者巧妙運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長短句交錯使用,有的段落單句成段;富有感染力,讀來也具音樂美……像這么優(yōu)美的文章,建議大家課后再行品讀,最好是摘抄加以積累。)
六、總結(jié)全文。
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回顧全文吧!(出示板書設(shè)計,師引導生總結(jié)全文)
這篇文章是作者自己一次觀看印度舞蹈后寫下的一篇散文。文章開篇直抒贊美之情,接著描繪精彩的表演過程,最后總寫觀后的感受;正面和側(cè)面相結(jié)合,集中生動地展示了卡拉瑪姐妹舞蹈“飛動的美”。
用語言來表現(xiàn)藝術(shù)形象是件困難的事情,但作者巧妙地運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把視覺感受轉(zhuǎn)化為語言形象,使讀者透過文字發(fā)揮想象,獲得了語言和舞蹈形象雙重審美的享受。學習這篇文章,我們既感受到舞蹈之美,又體會到語言之美。
七、拓展延伸。
我們來欣賞一段舞蹈,一起來感受我們中華藝術(shù)文化的精妙吧。請欣賞舞蹈《千手觀音》圖片,同學們,看了這幾張舞蹈照片,大家內(nèi)心是否也被這群無聲天使的精彩表演所震撼呢?請大家仿寫,拿起筆來,運用語言來表現(xiàn)藝術(shù)美吧。
同學們,我們中華的文化和印度文化一樣博大精深,都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21世紀的青年,應當熱愛、學習、弘揚這些優(yōu)秀文化,才可能真正成為一個高素質(zhì)的現(xiàn)代人,才可能創(chuàng)造出更優(yōu)秀的現(xiàn)代文明!未當堂完成寫作的同學于
課后完成。
八、作業(yè)設(shè)計。
1、比較閱讀
本單元的《安塞腰鼓》也是寫舞的,將本文與《安塞腰鼓》比較,說說不同之處。
2、查找積累古今詩詞中精彩的描寫歌舞的佳句。
如:白居易的長詩《琵琶行》中描寫音樂的詩句。
觀舞記教學設(shè)計如何寫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上午好!我是。今天我為大家說課的內(nèi)容是:新課標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四單元第十九課《觀舞記》以下我將從教學目標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法學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教學程序等七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說明。誠請各位評委給予批評指正。
一、說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語文,即語言和文字,因此我把積累字詞作為本課的知識目標之一;同時,根據(jù)單元學習要求,我把了解印度舞蹈的特點作為本課的知識目標之二。
2、能力目標:根據(jù)新課標要求培養(yǎng)學生具有一定語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結(jié)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的能力目標定為:(1)體會文章精妙的語言魅力,學習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2)感受舞蹈藝術(shù)飛動的美,提高藝術(shù)欣賞能力。
3、情感目標:新課標強調(diào)在聽、說、讀、寫的能力訓練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質(zhì)、能力,而《觀舞記》正是一篇反映印度舞蹈文化的絕妙佳作。因此,我把本課的情感目標確定為引導學生廣泛接觸吸收外國優(yōu)秀文化,開闊視野,陶冶性情。
二、說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新課標要求初中學生在閱讀時能夠了解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根據(jù)單元學習要求和七年級學生知識結(jié)構(gòu)特點,特確定本課教學重點為:學習作家冰心大量運用修辭手法描寫視覺形象的寫作手法,品味并積累優(yōu)美的語句。
2、教學難點:同時,新課標強調(diào)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質(zhì)、能力,而初一正是學生開始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的時期,但他們的鑒賞能力還是很有限的,運用語言描述視覺美的能力也有限,因此,我把本課的教學難點確定為: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審美觀。
三、說教法:
1、誦讀法:新課標要求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以利于他們積累、體驗、培養(yǎng)語感。所以語文課上最動聽的聲音是瑯瑯書聲。有感情地朗讀是學生與文本最直接的情感交流,因此,我將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通過放聲朗讀、美讀和朗讀挑戰(zhàn)等途徑深入品課文味。
2、聯(lián)想想象法。《觀舞記》是當代散文中以生動優(yōu)美的語言來寫視覺形象的絕妙佳作,需要教師啟發(fā)學生在讀課文充分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想象文字所描述的美麗形象,深入體悟語言的內(nèi)涵,主要運用在自主學習讀雅句等環(huán)節(jié)。
四、說學法:
在當今信息時代,現(xiàn)代教育所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zhàn)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學到知識,而是如何使他們學會學習,加強對學生的學法指導尤為重要。我將指導學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進行學習:
1、充分預習:通過工具書,掃清閱讀障礙,提出自己不易理解的問題,鍛煉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同時也為上課的相關(guān)環(huán)節(jié)做好準備。
2、小組合作學習:將全班學生按綜合素質(zhì)等方面搭配,以四人為一組,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和全班交流。因為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對課文不理解的內(nèi)容也不一致,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精神,共同突破本課教學重點生動的語言描寫及教學難點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審美觀。
五、說教學手段:
1、印度舞蹈視頻和圖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穿插激情四溢的印度舞蹈視頻和圖片,可以創(chuàng)設(shè)一個與文章基調(diào)相一致的生活情境與情感基調(diào),帶學生置身于相應的教學情境之中,使學生情感與作品的情感積極交融,產(chǎn)生強烈而深厚的情感反應,從而喚起學生的審美感受。
2、中國舞蹈的視頻資料:結(jié)尾播放精致典雅的中國舞蹈《千手觀音》的視頻資料可以讓學生在對比中體悟中外文化的不同,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從而獲得人生啟迪。
六、說教學評價:
1、小組擂臺積分榜:為了更好的展開小組合作學習,針對初一學生的心理特征,采用小組擂臺積分榜進行軟件評價。比如在自主學習讀雅句、合作交流解困惑等環(huán)節(jié),都可以在學生回答問題后為該小組加上一顆五角星予以獎勵,最后根據(jù)小組積分情況給予口頭或操行分的鼓勵。這樣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yǎng)協(xié)作精神。
2、教師的語言評價: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實際情況,我將給予形式多樣的語言評價,增強學生自信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內(nèi)在潛力。如太好了,聰明的阿凡提都比不過你!、像***這樣的學習態(tài)度,特別好,不但理解,還有自己的見解!、你的回答很精彩,只要在地方改一改那不是更完美嗎?等。
七、說教學程序:
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參照教學重、難點,我將主要以情景導入說舞蹈、自主學習讀雅句、合作交流解困惑、延伸提高用妙語、課堂小結(jié)談感受等五個環(huán)節(jié)來展開教學活動。
1、情景導入說舞蹈(3分鐘):
以多媒體展示活力四射的印度舞蹈導入,使學生直觀感覺到舞蹈的優(yōu)美,創(chuàng)設(shè)問題情境,以學生感興趣的、容易回答問題為開端,由此引發(fā)學習課文的強烈欲望,讓學生帶著成功的喜悅,輕松地進入新課的學習。
2、自主學習讀雅句(13分鐘):
放手讓學生大聲朗讀課文,由學生結(jié)合課前預習情況提出本課應該掌握的字詞,再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的主要內(nèi)容,實現(xiàn)對課文的初步感知。不足之處由老師補充。
學生自由誦讀自己喜歡的語句或者段落,并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養(yǎng)成圈點勾畫的習慣。先小組交流再全班交流。學生邊讀邊評邊議,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教師指導學生用怎樣的感情、語調(diào)來朗讀,并作好評價的引導,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用放大鏡觀察別人的優(yōu)點等。初一學生有很強的表現(xiàn)欲望,朗讀挑戰(zhàn)能激發(fā)他們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和朗讀的語感。在此過程中,若遇冷場,老師機智加入朗讀,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實現(xiàn)兩個問題的探究:概括出印度舞蹈的特點課文是從哪些方面表現(xiàn)卡拉瑪姐妹舞蹈的飛動的‘美’的?這樣可以讓零散的朗讀演變?yōu)閷τ行畔⒌恼怼?BR> 3、合作交流解困惑(14分鐘):
學生課前已充分預習,在此環(huán)節(jié)中我將指導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自己遇到的問題,針對學生課前提出的比較集中的問題進行全班討論。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chǔ),預計主要有這樣的幾個問題:
(1)文中為什么有這么多‘假如’?
(2)為什么說‘卡拉瑪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
(3)‘我們雖然不曉得故事的內(nèi)容,但是我們的情感,卻能隨著她的動作,起了共鳴!’在作者觀看時,即看不懂,為什么會起共鳴?
(4)文中說:‘看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體會到印度的優(yōu)美悠久的文化藝術(shù)’,怎樣理解這句話?
在師生的互動中,思維的碰撞中,學生可能會產(chǎn)生更多的心得,此時讓學生自由發(fā)問,師生共同合作解決疑惑。如果有需要掌握但學生沒有提及的問題,老師可以靈活地提出,組織學生解決。以突破本課教學重點生動的語言描寫及教學難點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審美觀。
4、延伸提高用妙語(7分鐘):
學生觀看中國舞蹈《千手觀音》片斷,有了感悟再來動筆按照要求進行寫作練習。這樣才能真正讓知識成為學生自己思考的結(jié)晶,也可以很好地體會中外文化的不同。之后全班交流,教師要鼓勵和肯定大膽新奇的想象,準確優(yōu)美的文筆以及修辭手法的正確運用。
5、課堂小結(jié)談感受(3分鐘):
新課標要求學生在閱讀中對作品的思想傾向,能聯(lián)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因此,先讓學生用一句話概括學習本課的感受,再由教師在此基礎(chǔ)上總結(jié)、引導,并布置作業(yè):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這樣才能真正使課前、課堂和課后成為一個有效的整體。
我在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計上盡量合理地利用課程資源,給學生更直觀的感受;以學生提出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付諸實踐的思路貫穿課堂始終;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精神,提高其交往技能,開拓其思維;對學生多給予肯定,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最終讓新課標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最后,請允許我以本課的結(jié)束語作為今天說課的結(jié)束語:讓我們用明亮的眼睛去觀察,用聰敏的雙耳去傾聽,用美好的心靈去感受,用靈巧的雙手去描繪,用優(yōu)美的語言去表述,因為藝術(shù)就在你我身邊!
謝謝!
觀舞記教學設(shè)計如何寫 篇3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十九課《觀舞記》。我的說課分為七個板塊:(出示幻燈片)
第一板塊
(播放多媒體)本課我確定了三個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
第四單元是以文化藝術(shù)為主題,如《社戲》中的鄉(xiāng)村戲?。弧犊诩肌分械拿耖g傳統(tǒng)藝術(shù);《竹影》中的繪畫藝術(shù);《觀舞記》、《安塞腰鼓》中舞蹈藝術(shù)。本課《觀舞記》具有非常強烈的民族文化氣息,表現(xiàn)了鮮明的民族特色。作者冰心運用高超的語言技巧來表現(xiàn)舞臺藝術(shù),盡可能地把視覺形象轉(zhuǎn)化為語言形象,使讀者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根據(jù)《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jié)合七年級學生實際認知水平和參與能力基礎(chǔ),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我把更多的自由想象空間留給學生,使學生可以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第二板塊:
語感是對語言文字的感知體會,根據(jù)《語文課程標準》中的理念:“讓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保~圣陶先生說:“文字語言的訓練,我認為最要緊的是訓練語感?!迸囵B(yǎng)語感就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語言文字的閱讀分析,披文而入情,深入理解語言文字的內(nèi)在含義,充分感受到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因此我確立本文的教學重點為:
本文對舞蹈藝術(shù)的描寫優(yōu)美生動。
第三板塊
根據(jù)學生年齡特征,本著“從感性認識到理性分析”的教學思想;結(jié)合本課的文化背景、高超的語言技巧及寫作的特色,我確定的教學方法是“以朗讀法為主,點撥法、多媒體演示法為輔”,(播放多媒體)
我之所以確定以“朗讀法為主”的原因是朗誦是多種感官參與的以聲釋義的活動,是把文字符號轉(zhuǎn)化成聲音,直接感受語言,揣摩作者蘊含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課文準確的用詞,生動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使課文內(nèi)容主體化,想象化,進而對文章內(nèi)容產(chǎn)生真切敏銳的感受,即“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
第四板塊
我認為:一個差的老師只會奉獻,而好的老師則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教給學生學法正是實現(xiàn)葉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為教者必期于達到不教”的目標。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即在學生的學習中,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三個方面的共同發(fā)展。(播放多媒體)學法具體如下:
1、勾畫圈點法:讓學生勤動筆墨,積極讀書。
2、朗讀法:指導學生朗讀,從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3、討論法:引導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探究優(yōu)美的語言。
第五板塊
多媒體輔助教學(播放多媒體)
多媒體輔助教學主要目的在于營造一種藝術(shù)的氛圍,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將文字轉(zhuǎn)換為畫面,更加直觀的、形象的理解課文。
第六板塊
新課程之所以“新”,不僅體現(xiàn)在教材的開放性和彈性,新型的學習方式、師生關(guān)系等方面,更體現(xiàn)在評價方面。評價需要教師有一雙“愛”的眼睛,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需要在心里裝著所有學生,激勵他們不斷進步,鼓勵他們健康成長。本課時的教學我采用兩種評價方式:
1.教學語言梯度評價:針對學生的不同程度的回答,作出相應的評價。使用“讀得真好聽,老師要感謝你的爸爸媽媽給了你一副好嗓子,不過要是加上表情就更加能傳情達意了,不信,你試一試!”“我看到了大家一雙雙渴求知識的眼睛?!钡鹊扔刑荻鹊恼Z言進行評價。
2.師生互動行為評價:采用鼓掌方式或?qū)W生充當“小老師”來評議。
第七板塊
“精導妙引——整體感知——研討賞析——拓展延伸”。
我之所以這樣確立,是因為我一直都信奉的這樣的一句話:“一棵樹苗,或生長在荒涼的沙漠,或生長在茫茫鹽堿地,或栽種在肥沃的土壤,不同的地域會出現(xiàn)不同的結(jié)果。”我們的學生就猶如是樹苗,我們的課堂就猶如是培育樹苗的地域,而只有民主的、和諧氛圍才是學生積極學習,努力思考,順利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土壤。
(一)精導妙引
(播放多媒體)(4分鐘)
現(xiàn)場情景展示:教師多媒體放錯,尷尬萬分的say“sorry”,立刻神情緊張的糾正,
沒想到卻頻頻的出錯。
恢復正常說:“其實剛才是我為同學們特設(shè)的一個現(xiàn)場情景,”(播放多媒體)要求學生用口頭語言對剛才的情景進行描述。
目的在于為了讓學生在體會并學習冰心描寫舞蹈藝術(shù)語言優(yōu)美,先行演練,而后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他們會自主地將自己口述的語言與冰心的語言進行比較,以達到更好的體會優(yōu)美語言的目的。
(展示課題,學生簡介作者,教師補充。)
二.整體感知。(10分鐘)
初讀課文,談談初讀體驗。
這部分要明確:飛動的“美”。
具體體現(xiàn)在:服飾、動作、眼神、表情……
(在學生歸納之后,多媒體放映印度的婆羅多舞)
三.研討賞析(11—15分鐘)
教師引導學生勾劃出自己認為寫的精妙的句、段,以著重號“△”標出,細心品味、大聲朗讀并加以積累。提示學生在選擇語段旁就“感情、語氣、語速、輕重”等方面作文字或符號的標注。
學生先在小組中進行合作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了解本文的形式特點)
四、拓展延伸(8--10分鐘)
欣賞楊麗萍的《雀之靈》。要求學習冰心奶奶用優(yōu)美的詞語來表現(xiàn)自己所看到和想到的,哪怕是一個詞、一句話、一段文字都行。誰先寫好,誰就優(yōu)先展示他的勞動成果。
目的有二:一是激起學生練筆的興趣,二是提供一種容易模仿的模式,放飛學生想象。之后全班交流,鼓勵和肯定大膽新奇的想象。
五.結(jié)束語。(1分鐘)
作者多處運用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多角度描繪了卡拉馬姐妹二人精湛的舞藝,這舞蹈是心靈之舞,而這“心靈之舞”又植根于本民族深遠的文化和悠久的歷史。希望同學們細細品味,多渠道的去接觸、吸收、借鑒優(yōu)秀的外國文化,從中得到精神的滋養(yǎng)。同時也要學習大師高超的語言技巧,去描述生活中精彩的畫面。
最后,老師衷心的祝愿每位同學每天都如這舞蹈一樣活的精彩。
說課結(jié)束語:
“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教學應是師生共同理解、共同感悟、共同建構(gòu)、共同發(fā)展的“雙贏”活動,師生自然地結(jié)為一個緊密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學習共同體。我的說課到此結(jié)束,如有不當敬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觀舞記教學設(shè)計如何寫 篇4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積累字詞,以課本“讀一讀,寫一寫”中的為主。
2、了解印度舞蹈的特點。
二、能力目標
1、體會文章精妙的語言魅力,學習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
2、感受舞蹈藝術(shù)“飛動的美”,提高藝術(shù)欣賞能力。
三、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廣泛接觸吸收外國優(yōu)秀文化,開闊視野,陶冶性情。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學習作家冰心大量運用修辭手法描寫視覺形象的寫作手法,品味并積累優(yōu)美的語句。
2、教學難點:
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審美觀。
教法分析
1、誦讀法。在課堂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反復誦讀,深入品味,提高語言感悟能力。
2、聯(lián)想想象法。在課堂教學中應激發(fā)學生的豐富想象力,深入體悟語言的內(nèi)涵。
學法要求
1、充分預習
2、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手段
多媒體CAI課件、關(guān)于印度舞蹈和中國舞蹈的視頻、圖片資料
教學評價
1、小組競爭
2、教師的語言評價
教學流程
1、情景導入──說舞蹈
2、自主學習──讀雅句
3、合作交流──解困惑
4、延伸提高──用妙語
5、課堂小結(jié)──談感受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會寫生字,準備注音,排除字詞障礙。
2、利用VCD、DVD搜集一些印度舞蹈、中國舞蹈資料。
3、多媒體課件(powerpoint)
教學設(shè)計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以舞導入
許多同學喜愛繪畫,喜歡唱歌;也有些同學有樂器或舞蹈方面的特長,具有一定的藝術(shù)鑒賞力。在上課之前,我們先欣賞一段舞蹈,請同學們說說這是哪一個國家的(播放一首印度音樂的片段)。
利用多媒體播放《印度舞》選段,展示美麗、華貴的印度服飾;活力四射印度舞蹈;神氣的印度風情,讓同學們產(chǎn)生濃郁的興趣,很快進入興奮狀態(tài)。
師:請同學們用心欣賞這段舞蹈,然后說說你們的感受。
(生自由發(fā)言,教師適當鼓勵。)
不同國家和地域的音樂、舞蹈能夠反映不同的文化風情。比如說我們的鄰邦印度,就一向以其獨具特色的歌舞聞名于世。(簡單介紹印度舞蹈的特征)
動人的音樂,優(yōu)美的舞姿,都會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可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時,卻似乎捉襟見肘,為語言的匱乏而苦惱,但大家別急,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冰心老人的《觀舞記》,相信通過本文的學習,大家會有許多收獲的。
二、配樂朗讀,整體感知
(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讀時以輕音樂陪襯。)
要求:
1、給課文標上小節(jié)號。(共22小節(jié))
2、這篇文章的文字非常優(yōu)美,也有一些生字詞,請同學們參考注釋自讀全文,讀的時候用直線勾畫出不懂的詞句,可以查找字典、詞典;用波浪線勾畫出你認為用的好的詞語、句子和段落。
思考問題:
1、寫給誰的?作者為何要送給他們?
2、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之美,那她們的美是一種怎樣的美呢?能否從文中找出兩個字概括?
3、這種美在文中哪些具體語段得到生動的描繪?
三、品讀課文,集體探究
1、師:冰心的描繪,確實讓我們感受到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之美,那她們的美是一種怎樣的美呢?能否從文中找出兩個字概括?(飛動。)
2、師:這種美在文中哪些具體語段得到生動的描繪?(16、17、18三個自然段。)
3、(教師抓住學生情緒高漲這一契機。)師:此時此刻,讓你對這三個自然段作一個選擇,你最喜歡哪一自然段?為什么?
(學生大多會回答17自然段。但教師不能否定其他學生喜歡16、18自然段。學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有理,教師應以正面的肯定、鼓勵為主。)
四、合作交流,閱讀探析
1、根據(jù)大多數(shù)學生的回答,對17自然段進行小組研討,讓學生體會語言特點,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討論后推薦代表在全班交流,然后全體學生有感情地齊讀17自然段。
(學生合作研討交流,教師適當點撥引導。在師生的互動中,學生的情緒進一步高漲,在思維的碰撞中,學生產(chǎn)生更多的心得,朗讀時感情就更充沛、真摯。本課的教學重點“生動的語言描寫”及教學難點“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得到了突破。)
2、解決預習中的問題,提出不能理解的地方,全班討論。
預計主要有這樣的幾個問題:
⑴“文中為什么有這么多‘假如’?”
⑵“為什么說‘卡拉瑪在舞蹈的狂歡中,她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
⑶“‘我們雖然不曉得故事的內(nèi)容,但是我們的情感,卻能隨著她的動作,起了共鳴!’在作者觀看時,即看不懂,為什么會起共鳴?”
⑷“文中說:‘看了卡拉瑪姐妹的舞蹈,使人深深地體會到印度的優(yōu)美悠久的文化藝術(shù)’,怎樣理解這句話?”
五、遷移拓展,課堂延伸
同學們,如果說貝多芬的音樂是靈魂聲響的話,那卡拉瑪姐妹的舞蹈就是心靈之舞,只有心靈之舞才是真正的舞蹈。請問同學們,我們中國有這樣的舞蹈嗎?
(學生可能會答:有。如果沒有學生回答,教師可以提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你們看到過這樣的舞蹈嗎?)
有的,如楊麗萍的《孔雀舞》、黃豆豆的《豐收》等。為什么說他們的舞蹈是心靈之舞嗎?
明確:他們的舞蹈是整個身心的投入。楊麗萍的舞蹈不僅舞姿優(yōu)美,而且還讓人感受到中國女性的美麗和溫柔。黃豆豆的舞蹈讓人感受到中國男兒強壯的體魄和力量,感受到中華男兒堅強不屈的精神。
學生討論回答后,欣賞一段舞蹈(《千手觀音》),要求學習冰心奶奶,用優(yōu)美的詞語來表現(xiàn)自己所看到和所想到的,一個詞、一句話、一段文字都行。誰先寫好,誰就優(yōu)先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
(隨即教師用多媒體播放《千手觀音》。放完后,學生寫。寫完后,展示、交流。)
六、課堂小結(jié),積累語言
1、讓學生用一句話概括學習本課的感受,再由教師在此基礎(chǔ)上總結(jié)、引導,
2、布置作業(yè):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結(jié)束語:同學們不僅說得好,寫得也很優(yōu)美。45分鐘很快就要結(jié)束了,我們從印度到中國,從古典到現(xiàn)代,從卡拉瑪?shù)矫利惖臈铥惼迹撵`一次次受到強烈地震撼。我衷心祝愿大家每天都活得如這舞蹈一樣精彩。
觀舞記教學設(shè)計如何寫 篇5
[教學設(shè)計]
創(chuàng)意說明:對比賞讀是本設(shè)計的特點。本文和《安塞腰鼓》都是寫觀舞后的感受,兩篇課文雖然存在較大的差異,也有許多相通之處。若以《安塞腰鼓》的學習為基礎(chǔ),將本文與之進行對比賞讀,必能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審美層次。
教學步驟:
一、導入
簡介作者及印度舞蹈。
二、誦讀全文
三、對比賞讀
以小組為單位,試從以下幾方面分析本文與《安塞腰鼓》的異同。(也可以不局限于此)
1.選材(寫作對象)。
2.語言風格。
3.主旨。
教師在學生研討、交流的基礎(chǔ)上,作一些必要的歸納總結(jié)。兩篇文章的語言風格差異較大,不能厚此薄彼,而應引導學生明白語言風格與作家本人、寫作對象的關(guān)聯(lián)。兩篇文章在修辭方面的突出特點,應結(jié)合具體語言作重點分析,如《安塞腰鼓》的排比,《觀舞記》的比喻。
四、摘抄、朗誦并背誦一些精彩句段
五、模仿運用
放一段優(yōu)美的舞蹈表演錄像,讓學生觀看后馬上用語言描述出來。若時間夠用,可以立即在班上交流,也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作文與課文比較,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資料整合平臺]
課文擴讀材料
高山和流水(節(jié)選)
趙麗宏
聽貝多芬的交響曲,很少有人不被他的激情所振奮。即便是那些對音樂沒有多少了解的人,也能在他氣勢磅礴的旋律中感受到生機勃勃的力量,感受到一種居高臨下、俯瞰大地的氣概。就像讀杜甫的《望岳》,“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音樂家把心中的音符傾吐在樂譜上時,靈魂中涌動著多少澎湃的激情?貝多芬的其他曲子,也有相似的特點,我很難忘記第一次聽貝多芬的第五鋼琴協(xié)奏曲的印象,當鋼琴高亢激昂的聲音突然從協(xié)奏的音樂中進出時,我的眼前也出現(xiàn)了流水,不過這不是莫扎特的那種緩緩而動的優(yōu)雅的流水,而是從懸崖絕壁上傾瀉下來的飛瀑,是從高聳入云的阿爾卑斯山上一瀉千里的急流,這急流挾裹著崩潰的積雪和碎裂的冰塊,它們互相碰撞著,發(fā)出驚天動地、驚心動魄的轟鳴。我無法理解,這樣的音樂,為什么會有《皇帝》這么一個別名,不喜歡皇帝的貝多芬,難道會喜歡用《皇帝》來為這樣一部激情鏹然的作品命名?如果用《阿爾卑斯山上》作為這部鋼琴協(xié)奏曲的名字,該是多么貼切。在莫扎特的音樂中,似乎很少出現(xiàn)這樣強烈而激動人心的聲音。如果是莫扎特的河流,他不會讓流水飛瀉直下,也不會讓那些泠冽的冰雪摻和在他的清澈的流水中,他一定會尋找到幾個平緩的山坡,讓流水減慢速度,委婉地迂回曲折地向山下流去。這樣的流水,當然也是美,不過這是另外一種韻味的美。
在貝多芬的音樂中,我很自然地聯(lián)想起那些高聳入云的山峰,它們以寬廣深沉的大地為基礎(chǔ),以遼闊的天空為背景。它們像自由不羈的蒼鷹俯瞰著大地,目光里出現(xiàn)的是大自然的雄渾和蒼涼,是人世間的滄桑和悲劇。只有那些博大的靈魂,才可能描繪這樣氣勢浩大的景象。
觀舞記教學設(shè)計如何寫 篇6
教學目標:
1、理解、積累“靜穆、粲然、妥帖、叱咤風云、盡態(tài)極妍、渾身解數(shù)”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精妙的語言魅力。
能力目標:
1、研習精彩語段,品位學習本文優(yōu)美生動的描寫。
2、通過反復吟詠作者觀舞后的感受,調(diào)動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初步培養(yǎng)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廣泛接觸吸收外國優(yōu)秀文化,開闊視野,陶冶性情。
教學重、難點:
1、研習精彩語段,品位學習本文優(yōu)美生動的描寫。
2、難點:通過反復吟詠作者觀舞后的感受,初步培養(yǎng)感受美、鑒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審美觀、價值觀。
教學方法:
情境導入法、誦讀教學法、聯(lián)想想象法。
教學過程:
一、以舞導入,欣賞舞蹈美。
同學們,我們先來欣賞一段帶有異國風情的舞蹈片斷。(播放印度舞蹈視頻)
這段舞蹈美不美?美在哪里?
同學們,動人的音樂,優(yōu)美的舞姿,常常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可當要我們用語言文字來描述這種美好的享受時,許多同學為難了。那么,如何將這種藝術(shù)享受用語言文字表述出來呢?同學們不用著急。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冰心記敘自己觀看印度舞蹈的一篇散文——《觀舞記》。學習這篇文章后,大家一定會有許多收獲。(出示課題)
二、檢查預習。
走近作者:
冰心(1900一1999),原名謝婉瑩,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寄小讀者》,詩集《春水》、《繁星》等
三、品味語言,感受舞蹈美。
1、冰心在本文中表現(xiàn)的卡拉瑪姐妹舞蹈的特點是什么?
明確:飛動的美
2、這種飛動的美在文中哪些語段得到具體生動的描寫?
明確:11—18段,直接描寫舞蹈的語段主要集中在16—18段。
3、速讀課文,思考具體從什么角度來這種飛動的美
回答歸納:絢麗的服裝、苗條的身形、多變的神態(tài)、優(yōu)美的舞姿……就好像我們親眼目睹她們的表演一樣。
4、本文又是怎樣運用高超的語言技巧,來描繪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美妙的舞蹈呢?冰心奶奶特別擅長把這些視覺的形象用她那只傳神的筆寫成優(yōu)美凝練的文字,那么她又是怎樣表現(xiàn)的呢?老師摘取了課文第18段的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作者是怎樣描寫的,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在文中勾畫標注。
我們發(fā)現(xiàn)她們不但是表現(xiàn)神和人,就是草木禽獸:如蓮花的花開瓣顫,小鹿的疾走驚躍,孔雀的高視闊步,都能形容盡致,盡態(tài)極妍!
(1)這段文字對蓮花、小鹿、孔雀這些形象的描寫,哪個詞語用的精妙?
學生回答,老師勾劃:
如:花開瓣顫——同學們想象到什么?讓我們仿佛看見了什么?表現(xiàn)了舞蹈什么特點?
作者寫的這些形象,我們看得見當時舞蹈者的情態(tài)嗎?學生回答,老師歸納:妙用詞
(2)除了詞語用的好,一個句子,還可以從什么角度來分析?
修辭方法:有什么作用?如,比喻,其實舞臺上并沒有蓮花、小鹿、孔雀,這些都是舞蹈者模擬出來的,表現(xiàn)了她們生動傳神的動作特征。
【小結(jié):冰心就是這樣,化視覺形象為凝練的文字,使我們?nèi)缟砼R其境般的欣賞到我們不能看到的舞蹈美?!?BR> 【過渡:在16、17自然的還有像這樣類似的精彩的句子,請小組合作交流,按我們剛才分析的兩種方法,先看看寫了那些形象,然后分析妙在何處:安排分組?!?BR> 4、分別針對16、17兩段,進行語言分析,感受語言美?!?BR> 五、朗讀訓練,感受語言美。
【過渡:好的文章還需要好的讀者,再好的語言,如果不能讀出它的味道,也不能夠真正體味到其中的美?!?BR> 朗讀指導第17段:注意語速語調(diào)的變化、輕重緩急的安排。
忽而雙眉顰蹙,表現(xiàn)出無限的哀愁,
忽而笑頰粲然,表現(xiàn)出無邊的喜樂;
忽而側(cè)身垂睫,表現(xiàn)出低回宛轉(zhuǎn)的嬌羞;
忽而張目嗔視,表現(xiàn)出叱咤風云的盛怒;
忽而輕柔地點額撫臂,畫眼描眉,表演著細膩妥貼的梳妝;
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幾乎聽得見錚錚的弦響!
1、齊讀
【指導:“忽而”是什么意思?神態(tài)的瞬息萬變,那么同學們在內(nèi)容上看出怎樣的變化了呢?讓學生體會到對比,體會到單句表現(xiàn)的柔美雙句表現(xiàn)的剛強?!?BR> 2、小組自由試讀:女生讀單句,男生讀雙句。
3、指定小組齊讀?!军c評:還可以加進去表情?!?BR> 4、再指定小組,希望聽到更完美的朗讀
【過渡:今天我們學到了一些欣賞語言的方法,讓我們總結(jié)一下?!?BR> 六、拓展訓練,模仿創(chuàng)造美。
1、明確一下,把握欣賞的角度,化視覺形象為文字,“多角度”。技巧方面,主要是“巧修辭、妙用詞。”
2、下面,我們來欣賞一段舞蹈,一起來感受舞蹈藝術(shù)的精妙吧。請欣賞《千手觀音》(利用多媒體手段播放舞蹈《千手觀音》)——同學們,觀看了這段舞蹈,大家內(nèi)心是否也被這群無聲天使的精彩表演所震撼呢?請大家拿起筆來,運用語言來表現(xiàn)藝術(shù)美吧。(要求:看到的可以用怎樣的視覺形象來形容?用精確的詞語或生動的修辭,寫一句優(yōu)美的話。)
生寫作3分鐘后,朗讀展示。
七、課堂小結(jié)。
聽到同學們精彩的描寫,老師也很受感動,冰心已經(jīng)離開我們16年了,如果她能看到同學們精彩的表現(xiàn),感覺到她的優(yōu)美的語言終于找到了知音,有了同學們這樣深入的理解,她的描寫技巧也終于有了我們這些傳人,她一定會倍感欣慰的!希望大家用心的去觀察生活,把生活中的美暢快淋漓的寫出來吧!
觀舞記教學設(shè)計如何寫 篇7
【設(shè)計思想】
《觀舞記》作者是著名的兒童文學家冰心。這篇文章主要表現(xiàn)對藝術(shù)的理解與欣賞,以及培養(yǎng)學生藝術(shù)欣賞的能力。
本文是文化藝術(shù)方面的文章,重在欣賞和感悟。初一的學生思維很活躍,興趣很廣泛,對于有著優(yōu)美的語言,豐富的情感和生動的內(nèi)容的文章,初一學生很喜歡,也很能大膽,積極地去談自己的感受。課前從部分學生中了解,發(fā)現(xiàn)大家都很喜歡這具有異國風情的印度舞,覺得它很美。鑒于這一點,我希望通過這節(jié)課,能給學生一個平臺,自由地去表達對藝術(shù)美的欣賞,抒發(fā)對藝術(shù)美的體驗和感悟。
教學本文,我首先是和立足在使學生掌握基礎(chǔ)知識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冰心使用富具動感而措辭優(yōu)美的詞句,富于變化而生動形象的修辭手法來感受、接觸、吸收、借鑒外國優(yōu)秀文化,從中得到精神上的營養(yǎng),開闊胸懷;其次是通過有感情地朗讀使學生與文本進行最直接的情感交流,從領(lǐng)略美、想象美到探究美、創(chuàng)造美,指導學生深入領(lǐng)會文章的意境美,感受與學習文學的魅力。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字詞;以教材課后“讀一讀,寫一寫”中為主;
(2)了解印度舞蹈的特點。
能力目標:
(1)體會文章精妙的語言魅力,學習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
(2)感受舞蹈藝術(shù)"飛動的美",提高藝術(shù)欣賞能力;
(3)在朗讀中品味文中描寫卡拉瑪姐妹美妙舞蹈表演的語句。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廣泛接觸吸收外國優(yōu)秀文化,開闊視野,陶冶性情。
【教學重點】學習作家冰心大量運用修辭手法描寫視覺形象的寫作手法,品味并積累優(yōu)美的語句。
【教學難點】如何感受美,形成自己的審美觀。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朗讀法;合作、探究法
【教學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播放背景音樂,教師聲情并茂的介紹印度、印度文化和印度舞)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中國的近鄰。印度文化在世界上曾經(jīng)產(chǎn)生過巨大影響,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印度文化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宗教色彩濃厚。印度幾乎所有的文化藝術(shù)形式:舞蹈、音樂、雕刻、繪畫等內(nèi)容也都受此影響,多以表現(xiàn)宗教為主題。
印度是公認的世界傳統(tǒng)舞蹈的發(fā)祥地。婆羅多舞是印度最流行、最古老、影響最大的舞蹈。
舞者衣裙華麗,姿態(tài)優(yōu)美,光彩照人,演員的手、眼、身、法、步嚴密配合,面部表情的喜怒哀樂瞬息萬變。
動人的音樂聲中我們了解了印度文化和舞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欣賞冰心奶奶用語言文字表達的一場印度舞《觀舞記》。
(屏幕出示課題)
二、預習檢測
1、作者簡介:
冰心(1900.10一1999.2),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福建長樂人,現(xiàn)代著名女作家、兒童文學家?!拔逅摹睍r,她開始寫小說、詩歌。她的散文語言清新秀麗,自成一體,稱為“冰心體”,影響很大。許多作品被譯成英、法、日、俄等多種文字,主要作品有《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詩歌《春水》《繁星》等。
2、掃除詞語障礙:
y īy ā níng pín cù càn
咿啞端凝顰蹙粲然
ch ēn chìzh à xiè
嗔視叱咤風云渾身解數(shù)
D āng háng xiù
本色當行星宿
請用屏幕上的詞語寫一段話(要求:至少要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語)
同學們寫,然后找兩三個同學展示成果
三、初讀,領(lǐng)略美
快速默讀全文,思考問題,在小組內(nèi)交流探討。
文章以“觀舞”為題,從哪個自然段到哪個自然段是寫觀舞的?“觀舞”之前寫了什么?“觀舞”之后又寫了什么?
表達感受---觀賞舞蹈---贊美感謝
第一部分(1~10)寫作者驚嘆卡拉瑪?shù)奈璧该?,難以描繪。第二部分(11~18)寫卡拉瑪姐妹舞蹈美。
第三部分(19~22)寫作者感激和懷念卡拉瑪姐妹。
四、研讀,想象美
欣賞配樂朗讀,討論問題:
1、朗讀第二部分,從中找出描寫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的語句。并從第一部分中找出一個詞語來概括。
深深地低頭合掌……她用她的長眉,妙目,手指,腰肢……離合。 ??忽而雙眉顰蹙,忽而……錚錚的弦響。蓮花的瓣顫……孔雀的高視闊步。 最精彩的是“蛇舞”……肩的微顫。
2、印度舞蹈美,美在哪里?(課后習題一)
形體:秀麗的面龐……
神態(tài):無限的哀愁……
服飾:妥貼的梳妝……
動作:挺身屹立……
心靈:忘懷了觀眾,也忘懷了自己
3、本文描寫卡拉瑪姐妹優(yōu)美的舞蹈時用了哪些詞、句描寫這動態(tài)的美?用了哪些修辭方法?找出你認為寫得好的美詞美句美段,大聲朗讀,以下面的形式來品味。如:
我覺得(好詞)用得好,好在它寫出了。
我覺得(好句)用了方法,好在它形象地寫出。
五、探究品味美
1.雖然我們沒有在現(xiàn)場觀看,但我們依然感受到舞蹈的飛動美,領(lǐng)會到舞蹈者內(nèi)心涌動著的情感,體會到她們對生命的敬意她們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都深深地吸引著我們,她們的舞蹈里傳遞出的對生命的敬意也深深地觸動了我們的她們的舞蹈能有這么大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這一切是源于什么呢?
2.卡拉瑪姐妹在表演時是否忘我?
“像濕婆天一樣……來講說著印度古代的優(yōu)美的詩歌故事”。兩姐妹的表演是全身心的投入,身心渾然一體那是種從心靈發(fā)出的舞蹈你從中可以感覺到一份虔誠,同時也看見了人類闊別以久的那份純真這樣的舞蹈怎么會不打動人心?
3.聯(lián)系印度的悠久的歷史,優(yōu)美的民族文化來說說
小結(jié):根植于民族文化的舞蹈,用心靈去演繹的舞蹈是美的
六、拓展,創(chuàng)造美
欣賞楊麗萍的舞蹈《雀之靈》。
試著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所看到的和想到的,哪怕是一幅畫,一個動作或者一段文字……
播放至精彩處暫停,讓學生展現(xiàn)自己的藝術(shù)成就。
七、課外作業(yè)(選擇完成)
1、積累文中描寫歌舞的精彩句子和描寫歌舞的古詩詞;
2、搜集整理有關(guān)印度文化的資料辦一份手抄報,要求圖文并茂;
《觀舞記》教學反思
教學本文,我立足讓學生實現(xiàn)兩個目標:一是讓學生在美讀的基礎(chǔ)上學會如何賞析文中的優(yōu)美語段。二是讓學生學習運用修辭手法描寫視覺形象的寫作手法,進行仿寫片斷練習,為寫大作文奠定基礎(chǔ)。教完感想頗多,反思自己的課有得也有失。
一、我認為值得肯定的方面
1、新課標多處提到“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而《觀舞記》正是對學生進行文化感染、審美熏陶的好例子。因此,在教學中,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由具體到抽象,來充分領(lǐng)略美、想象美、探究美、創(chuàng)造美,將文字與想象充分結(jié)合,在學習中感受美、體驗美、思考美、延伸美,進而得到審美體驗、提升學生的審美品位。
2、在教學中注重“雙基”的落實。重視學生對生字詞、難字詞的掌握與運用,強調(diào)了生字的讀法和寫法,并通過寫話的形式來鞏固學生對詞義的理解和運用。
3、在課堂教學中始終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創(chuàng)設(sh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組織教學,點燃學生的求知熱情,喚醒學生的學習潛能,引導學生真正動起來,課堂真正活起來。我的教學一直遵循著這一原則,學生放松了,思維敏捷了,興趣盎然了,課堂的氣氛也就活躍了。
二、存在的問題及設(shè)想
1、缺少精讀細品,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有待進一步提高。《觀舞記》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散文,而且冰心的語言也是極美極富表現(xiàn)力的,所以這就要求不但教師在課堂上要用文采飛揚,充滿美感的語言來感染學生,更要注重學生朗讀能力和語感的培養(yǎng),加大對學生速讀、精讀、朗讀的示范與指導。
2、教師駕于課堂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在處理“品讀與賞析”這一環(huán)節(jié)時,不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達到預設(shè)的教學目標,導致之后的“拓展延伸”這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時間不夠充分,沒有充分展開。
3、現(xiàn)在上課都提倡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但很多專家又在大聲呼吁:“語文是語言的藝術(shù),不可輕易用圖片解讀文字,那樣會抹殺學生的想象力,退化學生的閱讀能力?!痹趺崔k呢?無疑,就《觀舞記》這篇文章來說,運用多媒體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它可以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興趣,幫助學生進入情境;而冰心老人的語言也是極美極富表現(xiàn)力的,學生如果通過對字詞及句子的深刻理解來展開想象,體驗文學的魅力,他感受到的美遠比那些被教師展示的圖片或視頻體會的意境更深一些。
總之,教學是遺憾的藝術(shù),我們只有在不斷反思中提高,在不斷學習中進步,才能夠更好地掌握教學這門藝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