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和課件是老師必須用心準備的,如若未寫好,老師便得抓緊時間完成。教案是指導學生成長的重要手段。筆者以為“藏戲課件”是一篇絕佳的作品,值得仔細閱讀,供大家參考,愿能對需要幫助的朋友提供幫助!
藏戲課件(篇1)
語文教學研究表明:語文教學以閱讀為本,要重視朗讀和默讀。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細心的教師不難發(fā)現(xiàn),新課改的每一篇課文在學習目標中都會有一點,那就是讓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而且《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小學各個年級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就應該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見,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有著多么重要的地位,書聲瑯瑯應當成為一堂好課的首要特征,學生的朗讀水平是其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閱讀教學中要強化學生朗讀能力的基礎(chǔ)訓練,逐步提高小學生的朗讀水平。那么,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讓朗讀放飛學生的閱讀思維呢?現(xiàn)結(jié)合《藏戲》一文的教學實踐,談談做法:
《藏戲》一文是六年級下冊第二組的第二篇課文,隨著作者脈絡清楚、有點有面、有詳有略的描述,絢麗多彩的藏戲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藝術(shù)魅力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它是一篇知識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較強的民俗散文,又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生已有了一定的學習經(jīng)驗,備課前我仔細閱讀了教材和教參,對本課的情知因素進行充分挖掘,在教學時,我一改傳統(tǒng)教學中經(jīng)常把自己的看法強加給學生的教學方式,努力嘗試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主動地去探究課文中蘊含的內(nèi)容、表達的思想。
在這節(jié)課中我給學生創(chuàng)設(shè)了參與和表現(xiàn)的機會,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能動性,發(fā)揮小組的合作性,以及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文本之間的交互作用,讓學生有機會在課堂上表現(xiàn)自己,保證了學生在課堂上有足夠的讀書、思考、說話時間。再加上教師適時的點撥引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設(shè)計合理的教學程序,讓學生在不同形式的朗讀中體會了藏戲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
一、采取多種朗讀形式,使學生愿讀、樂讀。
語文教學主要以讀為本,以讀代講,要避免煩瑣的教學分析。如果一味地講,不講求形式的多樣,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和高年級的學生都是很厭煩的事。為能準確指導學生朗讀、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感情,促進學生的朗讀訓練,教師可預設(shè)豐富多彩的朗讀方式,課堂朗讀的方法愈多,學生越能得到不同形式的練習,朗讀水平亦就更高。所以在朗讀時可采用指名讀、自己選段讀、小組齊讀、分角色讀、男女生賽讀、小組合作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引讀、幫讀、領(lǐng)讀,配樂朗讀等多種形式,但有一點需注意,低年級學生喜歡競賽、表演的形式,高年級的學生喜歡速讀、品讀等。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的不同課型采用不同的朗讀形式。此外,教師要注意不能讓學生為讀而讀,應提出不同的要求,體現(xiàn)出讀的層次性。
個別讀,在朗讀過程中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對課文中字詞及內(nèi)容掌握情況,在讀后進行糾正、講評。 在《藏戲》一課教學時我主要運用了默讀、男女生讀、師生合作讀、齊讀等朗讀形式。
默讀,有助于學生的思考。這種朗讀方式最適宜略讀課文的教學,因此,在教學《藏戲》一課時,我根據(jù)本篇課文的課型特點及學生學情情況,引入本課課題后,讓學生閱讀課前導語明確自讀要求,然后帶著課前導語中的要求快速默讀課文思考,學生在默讀中最易集中思考問題,很快學生就交流出了問題的答案,自學了文中的字詞,學生在默讀中放飛了閱讀理解的思維,自學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
男女生讀,在《藏戲》一課教學中,我就是將師生合作讀穿插了教師與男生合作讀1自然段和8——16自然段,教師與女生合作讀2自然段和17—18自然段,教師與男生一齊合作讀3自然段和20自然段,師生共同合作讀21自然段。師生聲情并茂的節(jié)奏,和諧婉轉(zhuǎn)的韻律,呈現(xiàn)出作品的聲音美、神韻美,這樣的朗讀方式不但讓我們教師能夠正確認識朗讀教學,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還科學地進行朗讀教學,又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合作中增強了競爭意識。
齊讀。齊讀可以營造熱烈的課堂氣氛,能體現(xiàn)一個班級的精神風貌。齊讀則可在課的收尾階段,細心品味課文內(nèi)容時進行。如《藏戲》一課,課文開頭前三個自然段用反問和排比句式概括強調(diào)了藏戲戴著面具演出等方面的'突出特點,表達方法新穎獨特。在教學時,我緊緊抓住本課的重點,學生交流理解了藏戲的形成及藝術(shù)特色后,播放一段藏戲視頻讓學生欣賞到了藏戲的自然、古樸、神秘,之后,我又讓學生齊讀課文開頭三個自然段、結(jié)尾21自然段,用這樣的朗讀氣勢再次感受藏戲的無窮魅力和中華文化的悠久。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注重課堂氣氛的渲染提倡開放性朗讀。
指導學生朗讀必須"入情入境"。葉圣陶曾說:"讀書心有境,入境始為親。"朗讀教學十分注重創(chuàng)設(shè)情境,把文字符號變成活生生的、具體可感的形象,讓學生在全方位的直接感知和思維中,進入形象化、有感染力的場景,使學生能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與文本中的主人公融為一體,去親近人物,感知事物,為接下來的感情朗讀做好準備。在這種情境下,有感情朗讀就水到渠成了。
藏戲課件(篇2)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傳奇、咆哮、曠野、機箱、柔順、象征、妖魔、恐怖、一無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贊嘆不已、身無分文、兩面三刀、別無所求、隨心所欲等詞語。
2、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體會傳統(tǒng)戲劇藝術(shù)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3、學習文章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lǐng)悟表達方法。
重點:通過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體會傳統(tǒng)戲劇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難點:了解本文的表達方法及語言特點,學習作者生動形象的表達
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第一課時
一、導入
觀看錄象,感受豐富多樣的戲曲種類。
學生:聽一聽,看一看,猜猜這些分別屬于那個劇種。
二、授新
今天,就讓我們共同去領(lǐng)略有著悠久歷史,深受藏族人民喜愛的藏戲。由上一課我國豐富多彩的節(jié)日風俗引入獨具特色的藝術(shù)形式。
那么作者都介紹了藏戲的哪些方面,又是如何組織材料的呢?
組織學生交流并適當引導
小組分別匯報所搜集到的關(guān)于藏戲的資料,包括文字、圖片以及視頻資料等等。
三、整體感知
藏戲是如何形成的呢?
自由朗讀課文,思考文章講了哪幾部分內(nèi)容?作者又是如何將這些材料組織起來的?
(明確:形成和特色,從事物的不從角度對其進行了介紹)
四、具體分析
這個傳奇故事最打動你的是什么?
指名12名績優(yōu)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藏戲的形成,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后提出需要補充的內(nèi)容。
學生自由表達,如唐東杰布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七位姑娘的義舉,
第二課時
藏戲有哪些特色呢?
找出文中描寫藏戲特色的段落,并概括藏戲都有哪些特色?
出示幻燈片 ()的面具 ()的舞臺 ()的演唱風格
引導學生具體分析介紹藏戲特色的段落
出示相關(guān)圖片
組織學生交流
體會作者是怎樣概括的?
小組討論: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研讀內(nèi)容,反復閱讀相關(guān)段落,把藏戲的主要特點用一句話或一個詞概括出來。
組織學生交流,說說你是從哪體會到的?
①結(jié)合具體的面具,說一說顏色象征了什么,對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張
②結(jié)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來體會藏戲以廣闊的大自然為背景,道具更是簡陋到了極點
③結(jié)合看戲人,來體會輕松自然、隨心所欲帶給人們的藝術(shù)享受
讀課文第一部分:連用三個反問句,并構(gòu)成排比
小組合作討論:這樣開頭有什么好處呢?
明確:更加突出了藏戲的特點,為下文做鋪墊;其中還有著民族的自豪感,同時吸引讀者。
1、學習文章第一部分的寫法,運用三個排比的反問句式,介紹本班某位同學的特點
2、完成相關(guān)練習題
藏戲課件(篇3)
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人教社課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藏戲》。本單元是以感受“中華民風民俗”這一專題來編排教學內(nèi)容的。結(jié)合本次說課主題,“指導學生閱讀方法,提高學生自學能力”,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和教學反思這幾個方面來說。
一、教材分析
《藏戲》一文是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的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隨著作者脈絡清楚、有點有面、有詳有略的描述,絢麗多彩的藏戲以及它那不可抗拒的藝術(shù)魅力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它是一篇知識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較強的民俗散文,頗具文學色彩。
二、本課的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曠野、贊嘆不已、隨心所欲”等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體會傳統(tǒng)戲劇藝術(shù)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3.學習文章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lǐng)悟表達方法。
三、教學重點
通過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體會傳統(tǒng)戲劇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了解藏族的文化。
教學難點:
了解本文的表達方法及語言特點,學習作者生動形象的表達。
四、教學過程
在教學中我根據(jù)這篇略讀課文的特點,設(shè)計了如下環(huán)節(jié):
1、課前布置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完成練習冊的補充詞語題。
2、創(chuàng)設(shè)情景、導入新課;
3、檢查預習:課上四人小組進行檢查,互相正音;完成練習冊的補充詞語題,課上二人小組邊看大屏幕邊檢查。然后齊讀加深影響,達到積累的目的。單獨拿出“不一而足”,指導學生在文中找出所在段落,并在大屏幕上出示,學生齊讀,聯(lián)系上下文,從“豐富多彩,不同”等詞語體會其意思。
4、引導學生快速瀏覽課文,理清課文順序,了解課文內(nèi)容。
5、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靜心默讀,標注感受,然后集體交流。教師相機點撥,補充,總結(jié)。
6、總結(jié)寫作方面的收獲:開篇三個排比式三個反問句,先聲奪人;語言生動;過渡自然······
7、布置練習:可以運用課上的步驟閱讀有關(guān)戲曲的文章,也可以仿照本文寫一篇介紹某一劇種的文章。
五、教學反思
課上,幾乎沒有給學生大聲朗讀的機會。
由于時間的關(guān)系,我刪去兩朗讀的環(huán)節(jié):一是理清順序時,學生會發(fā)現(xiàn)開頭的前三段,每一段對應后面一部分內(nèi)容,本來準備師生合作朗讀感受前后照應的寫法,結(jié)果被刪去;二是在交流深入學習后的感受時,每一部分都要在交流后帶著自己的理解朗讀一遍,結(jié)果由于時間預設(shè)不合理,被刪減了。
還有幾個地方也應該朗讀:感受開篇三個排比式反問句的表達效果時過于倉促,也應該去朗讀;感受語言的生動時,比喻、排比的句子也應該通過朗讀去進一步感受表達效果,還可以積累語言。
此外,聽了吳老師的課,越是感覺自己的課沒有一絲新意,方法陳舊,死板。吳老師敢于大膽的處理教材,設(shè)計獨具匠心,教學流程清晰、自然,充分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讀、寫等語文能力。再加上吳老師本身特有的魅力,我覺得整節(jié)課特別完美,讓我望洋興嘆。
藏戲課件(篇4)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知識性、人文性、趣味性都較強的民俗散文。按照事物的不同方面為序,以總-分-總的關(guān)系結(jié)構(gòu)文章。先用三個反問句概括介紹藏戲的主要特點,接下來詳細寫唐東杰布開創(chuàng)藏戲的傳奇故事;緊接著介紹藏戲的重要特征——面具的特點及作用。然后簡略說明其他特色。最后用一句話總結(jié)全文,點明藏戲靠師傳身授傳承和發(fā)展。作者敘述脈絡清楚、點面結(jié)合、有詳有略,把藏戲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
學習目標
1.學習并積累“傳奇、咆哮、曠野、吉祥、柔順、妖魔、恐怖、鼻祖、曠野、一無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贊嘆不已、身無分文、兩面三刀、別無所求、隨心所欲”等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體會傳統(tǒng)戲劇藝術(shù)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文章準確生動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lǐng)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shù)形式,學習文章準確生動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lǐng)悟文章的表達方法。
學情分析
由于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興趣愛好的原因,多數(shù)學生對于戲曲本身就沒有多大的興趣,他們平時沒有這方面的閱讀背景,因此本文所描寫的藏戲這一地方戲很陌生,給這節(jié)課的學習、感悟造成了一定的困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提前觀看戲曲錄象資料。通過網(wǎng)絡或者圖書館等查詢藏戲的由來、歷史變化及主要劇目等相關(guān)信息;教師準備藏戲音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看過戲曲節(jié)目嗎?看了些什么戲?(可能有的同學跟隨父母或祖父輩看過。比如《五女拜壽》《黛玉葬花》《花木蘭》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點出它們所屬的劇種。)想不到你們對戲曲還了解這么多!你們知道嗎?偉大的哲學家黑格爾曾經(jīng)說過:“哪個民族有戲劇,就標志著這個民族走向成熟?!鄙钤谖覈髂喜壳嗖馗咴系牟刈澹褪且粋€相當成熟的民族。她所創(chuàng)造的舉世矚目的藏戲藝術(shù)至今仍深受人們的喜愛。今天,就讓我們共同去領(lǐng)略一下藏戲的魅力。。(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步閱讀,整體感知。
1.快速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自然段講了藏戲的形成,哪些自然段介紹了藏戲的藝術(shù)特色?在書上做好標記。
2.交流初讀收獲??茨銈冏x得如此從容沉靜,想必心中早有答案了吧?那么你為哪幾個自然段寫了藏戲的形成?哪幾個自然段寫了藏戲的藝術(shù)特色呢?(4-7自然段寫了藏戲的形成;8-20自然段寫了藏戲的特色。)那么,課文的1-3自然段呢?齊讀這三個自然段,從中你讀出了什么?(藏戲的三個特點:帶這面具演出、沒有舞臺、一部戲可以演三五天還沒結(jié)束)
三、自主研讀8-20自然段,感受藏戲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
1.課文開篇以飽含激情的三個反問句概述了藏戲的三個特點,在8-20自然段又濃墨重彩地詳細描述藏戲的藝術(shù)特色,大家快速朗讀課文,劃出你最感興趣的部分,做好批注,準備交流。(學生讀書,教師指導。)
2.集體交流最感興趣的部分。
藏戲有什么特色呢?我們一起來交流。
A、關(guān)于藏戲的面具。
(1)誰能說說藏戲的面具有什么特點?它為什么能歷經(jīng)幾百年仍保留到現(xiàn)在?(顏色多樣、性格鮮明、同樣性格的人戴同樣的面具)
(2)藏戲的面具到底是如何運用象征、夸張的手法的呢?從文章中找出有關(guān)的句子讀一讀。
(3)你覺得藏戲的面具與京劇的臉譜有什么異同?(二者都有多彩的顏色。但京劇的臉譜直接勾勒在演員的臉上,藏戲的面具卻是用布、革、絨等材料作成,戴在演員的面部。)
了解了藏戲的面具,我們就真切地感受藏民的智慧和藝術(shù)天分。這也是藏戲千百年后仍具魅力的地方。除此而外,藏戲還有那些獨特的地方?
B、關(guān)于藏戲的舞臺。與現(xiàn)在的流行音樂、其他地方戲的舞臺對比,藏戲的舞臺簡單到什么程度?(板書:不要……不要……不要只要……只要)藏戲的藝人們不求高檔的舞臺,不求華麗的服裝,只要一鼓一鈸,只要有觀眾即可,他們在面具下盡情演繹著各種故事,多高尚的一群人啊!
C、關(guān)于藏戲的演出。
1.(如果學生不談這部分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說:“老師對藏戲的演出非常感興趣,誰愿意幫老師讀一下這部分內(nèi)容?” )指名朗讀后,問:“藏戲在演出的程序、時間、唱腔、動作上有什么特點呢?”找一找,學生在小組內(nèi)互相說一說。
班級交流后,相機板書:固定的程序、唱腔及動作豐富、不受時間限制。
2.老師在網(wǎng)上查到了這樣一段文字,相信你們讀了之后一定會對藏戲的唱腔音韻有更深的了解。出示補充閱讀材料如下:
有人跟我說,一聽到藏戲,尤其是身在他鄉(xiāng),就仿佛又回到在遼闊的草原上,感受著高原的藍天白云。這話并不夸張。藏戲的聲音悠遠而鏗鏘,象冰川汩汩的流水,又如高原遒勁的疾風,它是唱者全身氣力的投入,它的感情充沛而豐富,曲調(diào)跳動而激越,帶點悲傷,帶點憂郁,更包含滄桑;藏戲是高原的藝術(shù),自然融入的高原的氣魄與雄渾。它那類似西洋詠嘆調(diào)的唱腔能把人的心緊緊抓住,一頓一揚,忽高忽低之間,貫穿消融了人生的喜怒哀樂,因此聽藏戲?qū)嶋H也是在感悟和體會,一曲一調(diào),一章一節(jié)也許正應和了你心靈深處的真性情,所以有人在聽時便邊舞邊合,這便是藏戲唱功的神奇了。
3.讀了這段文章后,你對藏戲的地域特色有沒有更深刻的認識?學生自由交流讀后的認識。
四、學習藏戲的形成(4-7自然段)
1.這樣風格獨特的藏戲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默讀4——7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板書:為民造福 開創(chuàng)藏戲)
2.這個傳奇故事,深深打動你的是什么?(可能是唐東杰布為民造福的美好心愿,也可能是五位姑娘的義舉,也有可能是那成千上萬的'工匠……)帶著你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內(nèi)容。
3.媒體展示一段藏戲片段讓學生欣賞。
五、回顧全文,體會寫法。
快速瀏覽全文,思考:作者運用了哪些方法來說明藏戲的特點的?與《北京的春節(jié)》在寫法上有何不同?
(1.寫作順序不同:《北京的春節(jié)》以時間為序,《藏戲》以事物的不同方面為序。2.語言風格不同:《北京的春節(jié)》運用列數(shù)字、作比較、打比方的手法,語言樸實,如話家常;《藏戲》運用比喻、反問、夸張等手法,語言生動傳神、文學色彩濃厚。)
六、作業(yè)
藏戲猶如盛開在高原的雪蓮,開在藏族人民的心中,作為全國大省的山東,我們齊魯大地肯定也有自己的獨特的藝術(shù)樣式,課后搜集這方面的資料,準備出一期手抄報。.
板書設(shè)計
藏戲
形成: 為民造福 開創(chuàng)藏戲
藝術(shù)特色: 面具 顏色多樣 性格鮮明
舞臺 不要……不要…… 不要…… 只要……只要
演出 程序化 唱腔、動作豐富 時間長
藏戲課件(篇5)
【學習目標】
1.讀讀記記“傳奇、咆哮、柔順、象征、妖魔、恐怖、一無所有、哄堂大笑、能歌善舞、贊嘆不已、身無分文、兩面三刀、別無所求、隨心所欲”等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體會傳統(tǒng)戲劇藝術(shù)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3.學習課文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lǐng)悟表達方法。
【學習重點】
1.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了解藏戲的形成,體會藏戲獨具特色的藝術(shù)形式。
2.學習課文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lǐng)悟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
通過獨立閱讀和交流探討,了解藏戲的形成及其特色,體會傳統(tǒng)戲劇藝術(shù)獨特的魅力,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藏戲的有關(guān)圖片,配樂介紹:
師:藏戲是藏族的傳統(tǒng)劇種,它簡單到?jīng)]有舞臺燈光和道具,僅一鼓一?伴奏;復雜到每個角色都要帶著象征身份的面具;它漫長到要演出三五天還不會結(jié)束……藏戲,以不可抗拒的魅力,一代代傳承下來。今天,我們就來了解藏戲是怎樣形成的,有著怎樣的特色。
二、整體閱讀,初步感知
1.閱讀課前導語,明確自讀要求。
2.默讀課文,注意默讀的速度。讀后劃出文中不懂的詞語,利用工具書或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讀懂的詞語。
4.速讀課文,思考:課文哪些段講了藏戲的形成,哪些段介紹了藏戲的藝術(shù)特色。
三、朗讀品味,了解藏戲的特點
1.讀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戲的特點
⑴找讀前三自然段,說說你都讀出了什么:
(藏戲有三個突出特點;世界上這樣的劇種很少,而藏戲是其中之一;連續(xù)三個排比式的問句,更加突出了藏戲的特點,其中還有著民族的自豪感。)
⑵練習朗讀后,找學生朗讀,要求分別讀出藏戲的特色;藏戲劇種的稀少;中國擁有藏戲的自豪
2.讀課文第三部分,具體了解藏戲的特點:
⑴默讀8自然段到最后,找與第一部分相對應的具體描寫。
(8~16自然段寫的是藏戲戴著面具演出的特點;17~18自然段寫的是藏戲演出沒有舞臺的特點;19~20自然段寫的是藏戲一部戲要演出三五天的特點。)
⑵自由讀8~16自然段,說說你進一步了解到了什么。
⑶看圖片,結(jié)合具體的面具,說一說顏色象征了什么,對角色的什么特征作了夸張。
⑷自由讀17和18
教案《新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下冊《藏戲》教案》,
自然段,結(jié)合“不要……不要……不要……只要……”來體會藏戲以廣闊的大自然為背景,道具更是簡陋到了極點。
⑸你想看藏戲嗎,為什么?
(感受藏戲的自然、古樸、神秘這些獨特的魅力。結(jié)合看戲人,來體會輕松自然、隨心所欲帶給人們的藝術(shù)享受。)
3.師生合作讀,感受藏戲特點和相呼應的詳略得當?shù)谋磉_方式:
⑴師讀: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戴著面具演出的呢?生讀:8~16自然段。
⑵師讀: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在演出時沒有舞臺呢?生讀:17和18自然段。
⑶師讀: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還沒有結(jié)束的呢?生讀:20自然段。
⑷師生合讀:21自然段。
四、了解藏戲的形成
1.自讀后小組討論:唐東杰布的傳奇故事有哪些傳奇色彩?
2.師生共同交流小組討論成果:
⑴ 以弱抗強的傳奇:
年輕的僧人→兇險的自然。結(jié)合“數(shù)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馬脫韁般的激流中,許多試圖過江的百姓,被咆哮的灌水吞噬”中帶點的詞,來體會雅魯藏布江的兇險,一個年輕的僧人想為百姓造福,要與天抗爭。這是勇敢的傳奇。
⑵ 創(chuàng)造奇跡的傳奇:
一無所有→58座鐵索橋。通過7位姑娘組成的藏戲班子,以藝術(shù)和善良感召人們,大家由哄笑到獻出人力、物力、財力,在江上建了58座鐵索橋,來體會這種齊心合力,人定勝天的傳奇色彩。
⑶ 藝術(shù)的傳奇:
僧人→藏戲的開山鼻祖。這人僅由7人組成的藏戲班子,開創(chuàng)了一個新的藝術(shù)流派,誕生了一個為人們接受并贊嘆的劇種。
五、教師小結(jié):
師:我們祖國的許多地區(qū)、民族,都有著它們各自獨具特色的藝術(shù)形式,是中華文化的奇葩。有著千年悠久歷史的藏戲藝術(shù),在經(jīng)歷了一次又一次的風雨洗禮之后,時至今日,猶如一朵盛開在西藏高原上的雪蓮花,深深地扎根在西藏人民的心靈深處。藏族人民通過它歌頌生活的真、善、美,鞭笞現(xiàn)實中的假、惡、丑??梢哉f,她是藏族群眾衡量生活的一把尺度,是高原兒女創(chuàng)造的一個藝術(shù)奇珍。
六、課后拓展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藏戲的傳統(tǒng)戲劇藝術(shù)獨特的魅力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大家課后,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類劇種,查詢有關(guān)的資料,了解這種戲劇的形成,體會獨具特色的藝術(shù)形式。寫一篇說明文,盡量用上我們今天學到的說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