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屋小班教案推薦

字號:


    老師根據(jù)事先準備好的教案課件內容給學生上課,按要求每個老師都應該在準備教案課件。?教案和課件的制作應該能夠體現(xiàn)出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和智慧。出國留學網(wǎng)推薦幾篇關于“糖果屋小班教案”的文章供您參考學習,歡迎閱讀希望這篇文章將成為你今天的美好啟示并請分享它!
    糖果屋小班教案 篇1
    糖果屋小班教案范文
    主題:認識糖果屋,學習顏色和形狀
    一、教學目標
    1. 認識糖果屋并能描述其特點;
    2. 學習并能辨認不同的顏色和形狀;
    3. 培養(yǎng)觀察力和判斷力。
    二、教學準備
    1. 糖果屋的模型或圖片;
    2. 不同顏色和形狀的糖果模型或圖片;
    3. 畫筆、彩紙、膠水等。
    三、教學過程
    1. 熱身活動
    通過播放兒童歌曲《糖果屋》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讓學生跟著歌曲的節(jié)奏活動起來。
    2. 引入新知識
    展示糖果屋的模型或圖片,并與學生一起觀察,讓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糖果屋的特點和形狀。
    教師:大家看看這是什么?(展示糖果屋)
    學生:糖果屋!
    教師:好!糖果屋有什么特點?大家仔細看看。(等待學生回答)
    學生:有很多彩色的糖果,屋頂是紅色的。
    教師:非常好!現(xiàn)在我們一起比較一下不同顏色和形狀的糖果模型。(展示各種不同顏色和形狀的糖果模型)
    3. 探究活動
    讓學生分小組,每組給一個顏色,用彩紙和膠水制作屬于自己組的糖果模型。
    教師:現(xiàn)在我要把你們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都有一個顏色。請你們用彩紙和膠水制作一些屬于你們顏色的糖果模型。
    4. 藝術創(chuàng)作
    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喜歡的顏色和形狀,用彩筆和紙畫出屬于自己的糖果屋。
    教師:現(xiàn)在,你們可以用彩筆和紙畫出你們喜歡的糖果屋。你們可以選擇畫屋頂、窗戶、門和糖果等。
    5. 合作分享
    讓每個小組輪流展示他們的作品,并請其他同學評論和描述。
    教師:現(xiàn)在,每個小組可以輪流展示你們的作品,并請其他同學對你們的作品進行評論和描述。
    6. 總結反思
    通過觀察和創(chuàng)作活動,讓學生回顧和總結所學的顏色和形狀。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們能說一說嗎?
    學生:今天我們學習了糖果屋和不同的顏色和形狀。
    教師:那你們現(xiàn)在能辨認這些顏色和形狀嗎?
    學生:能!
    四、教學延伸
    1. 在教室或室外設置一個小區(qū)域作為糖果屋區(qū)域,供學生自由游玩和交流。
    2. 在故事時間中讀一些跟糖果屋相關的童話故事,例如《漢赫爾森的外公》或《瓊瑤大王》等,加深學生對糖果屋的理解和興趣。
    3. 制作一幅糖果屋的大型拼圖,讓學生在小組內一起完成拼圖,培養(yǎng)團隊合作精神。
    以上是關于“糖果屋小班教案”的范文,旨在幫助幼兒教師在教學中能夠合理安排活動、培養(yǎng)孩子們的觀察力和判斷力,并通過與糖果屋相關的主題活動,引發(fā)幼兒的興趣和想象力。
    糖果屋小班教案 篇2
    目標
    1.能觀察、了解糖果的形狀,知道糖果的種類很豐富。
    2.愿意用語言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感覺。
    3.知道不亂扔糖紙。
    準備
    1.幼兒選擇23種不同的糖,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如盒子裝、布袋裝、紙包等)帶到幼兒園。
    2.每張桌面貼上不同顏色的糖果圖形(建議用吹塑紙)剪成糖果小屋的輪廓。
    3.墻面上布置大糖果的輪廓作為超級糖果屋(用縐紙圍成,簡單且效果好)。
    4.雙面膠撕成段,事先貼在糖果屋內,以便幼兒粘貼糖紙。
    過程
    1.認識各種各樣的糖果。
    糖果寶寶有個家,請你們剝開自己帶來的糖果的糖紙,為糖果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家,放入糖果小屋。
    糖果家的寶寶可真多呀!看看有哪些不一樣的糖寶寶?
    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與感受:有各種各樣的糖,如棒棒糖、棉花糖、巧克力、椰子糖有硬的有軟的,有大的有小的,有不同顏色的,有不同圖案的糖紙的,等等。
    2.嘗嘗甜甜的糖果。
    大家一起來吃糖。嘗一嘗甜不甜,聞一聞香不香。
    嘴巴里的糖果有什么變化嗎?
    (變小了)
    教師和幼兒一起念兒歌:花紙包里,有個寶寶,剝開嘗嘗,寶寶變小。
    3.給糖果穿花衣裳。
    請幼兒將吃完的糖紙貼在桌上的糖果小屋內。
    幼兒與教師一同把糖果小屋搬進墻上大屋。
    建議
    1.兒歌并不是學習的重點,可以把它作為幼兒發(fā)現(xiàn)和感受糖果變化的經驗總結。關鍵是讓幼兒關注事物的變化,發(fā)現(xiàn)其中的聯(lián)系:糖果放在嘴里會溶化變小。
    2.超級糖果屋的制作可盡量夸張些,貼的位置要稍低,以利于幼兒觀察。
    3.可將活動延伸到日常生活,引導幼兒利用墻面超級糖果屋互相交流,獲得有關糖果的經驗。
    糖果屋小班教案 篇3
    糖果屋小班教案
    (一)教學目標:
    1. 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2. 增強幼兒對色彩的感知和區(qū)分能力。
    3. 提升幼兒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社交能力。
    (二)教學內容:
    1. 制作糖果屋的材料準備:卡紙、彩紙、剪刀、膠水等。
    2. 糖果屋的制作步驟:設計圖紙、剪裁材料、拼裝糖果屋、裝飾房屋等。
    3. 分組制作糖果屋:每個小組由3-4名幼兒組成,互相協(xié)作完成糖果屋的制作。
    (三)教學步驟:
    1. 導入(5分鐘)
    老師可以先給幼兒們展示一些糖果屋的圖片,讓幼兒們觀察并猜測這是什么。然后問幼兒們是否有過吃糖果的經歷,并引導幼兒們說出他們最喜歡的糖果種類。
    2. 激發(fā)興趣(10分鐘)
    給每個幼兒發(fā)放彩紙、卡紙、剪刀和膠水等材料,讓他們可以自由地進行剪裁和拼貼,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并鼓勵幼兒們制作自己想象中的糖果屋。
    3. 分組制作(25分鐘)
    將幼兒們分成小組,每個小組由3-4名幼兒組成。讓他們互相合作,商量糖果屋的設計和制作步驟,并給每個小組分配一個導師,指導他們進行制作。
    4. 制作完成(10分鐘)
    當每個小組完成糖果屋的制作后,鼓勵他們進行互相展示,并對彼此的作品給予稱贊和鼓勵。
    5. 總結(5分鐘)
    在制作完成后,老師可以請每個小組的發(fā)言代表匯報本組的糖果屋制作過程和收獲。并總結整個活動的目標和幼兒們的表現(xiàn)。
    (四)教學輔助:
    1. 圖片(糖果屋的圖片、幼兒制作過程的圖片)。
    2. 卡紙、彩紙、剪刀、膠水等制作糖果屋所需材料。
    (五)教學評價:
    1. 觀察幼兒的主動參與程度和團隊合作意識。
    2. 觀察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
    3. 評價幼兒的糖果屋制作成果。
    (六)教學延伸:
    1. 制作糖果屋后,可以組織幼兒進行糖果屋的游戲,讓他們扮演糖果屋的主人,進行角色扮演,增強他們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2. 可以邀請幼兒的家長參觀糖果屋,并分享幼兒制作過程的圖片和體驗感受。
    總結:通過制作糖果屋的活動,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提升他們對色彩的感知和區(qū)分能力。同時,通過小組合作的活動,還可以增進幼兒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社交能力。這個教案不僅能夠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也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幼兒教育活動。
    糖果屋小班教案 篇4
    主題:糖果屋
    一、教學目標
    1. 了解糖果屋的故事背景和情節(jié),理解其中的價值觀。
    2. 學習相關詞匯,如糖果、屋子、愛心、友情等。
    3. 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二、教學內容
    1. 糖果屋故事的背景介紹。
    2. 糖果屋故事的情節(jié)展開。
    3. 糖果屋故事中蘊含的價值觀。
    三、教學過程
    1. 糖果屋故事背景介紹
    老師拿出一些糖果,問學生們認不認識這些糖果,然后講述糖果屋的故事背景:在一個森林里,有一個很特別的屋子,它是用糖果搭建的,有一個神奇的老婆婆住在里面,她會賣一些用糖果做的魔法道具,吸引了很多小朋友來買。
    2. 糖果屋故事的情節(jié)展開
    老師講述糖果屋故事的情節(jié):有兩個小孩,一個叫漢賽爾,一個叫葛蕾特,他們在森林里迷路了,偶然遇到了糖果屋,他們非常喜歡那些糖果,就去買了一些??墒牵掀牌欧浅男难?,她用各種方法抓走了葛蕾特,讓漢賽爾孤獨地活在糖果屋里。最后,漢賽爾憑著自己的勇氣和聰明,成功救回了葛蕾特,打算回家,可是糖果屋救了他們,讓他們能夠跟家人團聚。
    3. 糖果屋故事中蘊含的價值觀
    老師和學生們一起探討糖果屋故事中蘊含的價值觀:勇氣、友情、愛心、聰明、堅持等。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解釋這些價值觀的含義。
    四、教學方法
    1. 講述法:老師通過生動的講述故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 探究法:老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和探究,激發(fā)學生的思考。
    3. 游戲法:老師設計相關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體會糖果屋故事的情節(jié)和價值觀。
    五、教學評估
    1. 學生的聽力能力:對老師講述糖果屋故事的情節(jié)和價值觀是否能夠聽得懂。
    2. 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否參與探究和討論糖果屋故事中的價值觀。
    3. 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否用自己的語言解釋糖果屋故事中的價值觀。
    六、教學擴展
    1. 小組討論:設計相關問題,讓學生在小組中討論和探究糖果屋故事的情節(jié)和價值觀。
    2. 親子活動:讓學生回家跟家人講述糖果屋故事,讓家人參與其中,更深入地理解故事背后的價值觀。
    糖果屋小班教案 篇5
    糖果屋小班教案
    主題: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
    一、教學目標
    1.啟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培養(yǎng)他們的藝術欣賞能力。
    2.通過制作糖果屋,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3.培養(yǎng)學生的整理和規(guī)劃能力,提高他們的自理能力。
    二、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想象力設計和制作糖果屋。
    2.鼓勵學生進行團隊合作,共同完成糖果屋的制作。
    3.引導學生整理和規(guī)劃材料,提高他們的自理能力。
    三、教學準備:
    1.各種裝飾用的糖果、糖果紙、彩色紙、絲帶等。
    2.工藝制作工具:剪刀、膠水、透明膠帶、尺子等。
    3.準備一個大型展示區(qū)域,讓學生展示他們制作的糖果屋。
    四、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布置教室,清理空間,確保學生有足夠的工作區(qū)域。
    2.準備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根據(jù)學生人數(shù),分成小組,每個小組有3-4名學生。
    第一步:引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激發(fā)(15分鐘)
    1.展示一些糖果屋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和欣賞。
    2.組織學生討論他們對糖果屋的想象和理解,鼓勵他們提出各種不同的構思和想法。
    第二步:分組并制定計劃(10分鐘)
    1.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3-4人。
    2.要求每個小組制定一個詳細的計劃,包括設計、選材和制作步驟。
    第三步:制作糖果屋(60分鐘)
    1.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計劃開始制作糖果屋。
    2.老師在制作過程中巡回指導,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問題,并提供必要的指導和建議。
    3.鼓勵學生采用創(chuàng)造性的方法和材料,使糖果屋更加豐富多彩。
    第四步:展示和分享(15分鐘)
    1.每個小組完成制作后,讓他們展示自己的糖果屋。
    2.鼓勵學生展示并分享他們的創(chuàng)作過程和困惑,以及如何解決問題。
    3.老師和學生之間進行互動交流,提供反饋和鼓勵。
    第五步:評價和總結(10分鐘)
    1.讓學生評價自己的作品,分享他們的感受和體驗。
    2.總結本次活動的收獲和經驗,鼓勵學生發(fā)言,分享他們的觀察和體會。
    3.向學生介紹下一步的學習內容,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五、教學延伸:
    1.可以邀請家長來觀摩和欣賞學生制作的糖果屋,并展示學生的作品。
    2.鼓勵學生使用不同形狀和顏色的糖果制作糖果屋,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和創(chuàng)造力。
    3.可以讓學生通過繪制糖果屋的構思和設計圖紙,培養(yǎng)他們的繪畫能力。
    六、教學反思:
    通過這個主題的教學活動,學生得到了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鍛煉,培養(yǎng)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和動手能力。在制作過程中,學生克服了各種難題和問題,培養(yǎng)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動參與和探索的,他們通過實際操作,深入理解了所學知識,提高了自己的自理和規(guī)劃能力。這個教學活動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糖果屋小班教案 篇6
    糖果屋小班教案
    主題:糖果屋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并了解不同顏色、形狀和口味的糖果。
    2.加強語言表達能力,學習糖果和形狀的單詞,通過互動游戲提高聽說讀寫能力。
    3.通過構造糖果屋,在手工和想象力方面提高創(chuàng)造力和發(fā)揮空間想象力。
    4.培養(yǎng)小班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隊合作能力;
    5.通過美術活動,促進小班學生的審美觀念和創(chuàng)造力。
    二、教學材料
    1.糖果模型玩具(甜筒、棒棒糖、口香糖、意大利水果糖等)。
    2.彩色卡紙、剪刀、膠水、中性筆等
    3.糖果屋模型(教師制作或購買)。
    4.文具盒。
    三、教學活動
    1.引入活動(10分鐘)
    教師通過口頭或多媒體展示不同形狀和顏色的糖果,并鼓勵學生談論和描述。
    教師可以展示糖果模型玩具,并讓學生按照形狀和顏色進行分類。
    2.互動游戲(20分鐘)
    教師為學生準備糖果顏色和形狀的卡片,讓學生根據(jù)提示描述和猜測對應的糖果,活動中可使用游戲道具,增加游戲趣味性。
    3.手工制作(30分鐘)
    教師向學生展示一個簡易的糖果屋模型,并讓學生在文具盒中選擇相應的材料進行手工制作。
    教師可在模型上畫出分割線,讓學生按照分割線剪切,膠粘成糖果屋。
    4.美術繪畫(20分鐘)
    教師請學生在卡紙上繪制自己喜歡的糖果形狀、顏色和口味,并在卡紙上標注糖果名稱。
    教師可展示糖果圖案,教學生如何進行繪畫和配色。
    5.合作制作(20分鐘)
    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自發(fā)組織制作糖果屋。
    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基礎材料,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想象力進行創(chuàng)意設計。
    教師也可以對設計好的糖果屋進行評比,評出最佳的作品,并給予獎勵和鼓勵。
    四、教學評價
    通過完成課堂活動,教師可以評估學生在以下方面的表現(xiàn):
    1.學生是否理解糖果的種類和特點,能否準確地識別和描述它們的顏色、形狀和口味。
    2.學生的手工制作和美術繪畫能力是否有所提高,能否獨立完成有關任務和活動。
    3.學生是否具備團隊合作精神,能否在小組中共同完成糖果屋的構建和設計。
    4.學生是否能在活動中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并向別人展示和分享自己的糖果藝術品。
    5.教師對學生的認知和情感方面的評價,如是否注意到學生的表現(xiàn),能否給予獎勵和鼓勵等。
    五、教學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結合了手工制作、美術、語言和互動游戲等多種元素,使得活動具有趣味性和實際性;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在活動內容和性質上,我也與年齡段和智能類型等因素匹配,全面培養(yǎng)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達到了教學目標。但是,在有些環(huán)節(jié),我發(fā)現(xiàn)活動時間難以把握,導致活動難度過大或過低,需要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予以改進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