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給學生們上課之前,老師就早早地準備好了教案課件,老師在寫教案課件時還需要花點心思去寫。教師要有科學的教案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怎么樣教案課件才算?發(fā)現(xiàn)一篇網絡上的好文“心理學課件”非常值得一看,自信找到適合自己的信息!
心理學課件【篇1】
1.自制的兒歌教具。
2.音樂:富有激情的音樂為調整狀態(tài),激發(fā)激情而用。
音頻:學生記憶困惑的內容
3.場地要求
普通教室
4.設置一位計分裁判員【活動方法】
1.通過適宜的“音樂放松”、“感官訓練”、“專注訓練”等準備活動,尋找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把身心完全集中在情景中,使學生始終處于一個有效的開放的學習的平臺。
2.綜合運用“調整最佳學習狀態(tài)”、“思維”(3步思維法:連結、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競賽”、“慶祝成功”的4步和諧活動法來組織教學。激發(fā)學生探索記憶力的興趣?!净顒舆^程】
一、暖身階段:
(一)導入
播放音樂《我相信》,讓學生盡情放松自己。
(二)進行兒歌記憶游戲,引導學生體驗記憶的樂趣。
出示一組數(shù)字兒歌:
1象小棍細又長;2象鴨子水上漂;
3象耳朵聽聲音;4象紅旗迎風飄;
5象秤桿來買菜;6象豆芽出水上;
7象鐮刀割青草;8象麻花扭一匝;
9象小勺來盛飯;10象雞蛋打蛋糕。
師:請我們的小演員把這組兒歌表演一下。其他同學試著在他表演的過程中迅速記住這首兒歌
生:表演,余生記憶
生:匯報記憶結果。
師:同學們太厲害了,看一遍表演就記住了這首兒歌。你知道這首兒歌代表的數(shù)字是哪些嗎?生:師:那么打亂表演順序,你還能迅速給這些數(shù)字按照表演順序排序嗎?
生:打亂順序表演
生:開始排挑戰(zhàn)
慶祝成功:看來同學們非常厲害,都是生活中的記憶高手,要是大家再通過這節(jié)課的練習,那對于我們來說記住安全平臺的賬號密碼,記牢游戲的賬號密碼,甚至是記住每天需要背的英語單詞簡直如虎添翼啊。
二、轉換階段:
(一)數(shù)字記憶展示
師:相信大家都有一個適合自己的記憶方法,先不要說出來,下面進行本節(jié)課的第二環(huán)節(jié),記憶20個數(shù)字,僅用2分鐘。
出示數(shù)字
***0
學生記憶
生1***7
記不全
生2.***7127
記不全
生3***0
完全正確
學生鼓掌,你真行!加10分
師:是不是很難記憶?。∠旅嬲埻瑢W們說一說你是如何記憶的?
(二)交流記憶方法下面進行本節(jié)課的第三環(huán)節(jié),學生記憶方法展示
生1
死記
師:
死記也是一種記憶方法呀
生2:分開記
894208508168
師:好!你發(fā)現(xiàn)了記憶的一個最普遍、最重要的原則。分開記憶讀起來朗朗上口,有一種節(jié)奏美,就像音樂一樣??!我們給它起個名字:節(jié)奏記憶法(創(chuàng)新方法1)
生3:數(shù)字中含有計算42+08=50
(學生搶著想和大家分享記憶的方法)
生4:我有更好的!我注意到數(shù)字含有對稱像8168中的兩個
8、7217中的兩個7,隔2個數(shù)子又出現(xiàn)了
生5:我看到數(shù)字中的順序和逆序,像895436721
師:以上3位同學發(fā)現(xiàn)了數(shù)字的四種美:計算美、對稱美、順序美、逆序美。這正說明了哪句諺語?對!“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這3位同學可謂獨具慧眼呀!好!我們把它提煉一下,看能不能找一條能串起珍珠的鏈子?再給它起個名字:特征記憶法(創(chuàng)新方法2)
好!還有什么呢?出示教具,并輕聲唱出
1象小棍細又長;2象鴨子水上漂;
3象耳朵聽聲音;4象紅旗迎風飄;
5象秤桿來買菜;6象豆芽出水上;
7象鐮刀割青草;8象麻花扭一匝;
9象小勺來盛飯;10象雞蛋打蛋糕。
師:1就是小棍,原來數(shù)字可以形象化,能不能用形象化的數(shù)字編個故事?
生6:講故事
師:迎接挑戰(zhàn),更精煉一點好不好
生6:
爸爸(8)用勺子(9)把鴨食(4)喂給了鴨子(2),于是鴨子下了一個蛋(0),爸爸(8)給了我(吾5)一蛋(0),爸爸(8)要(1)了六(6)個蛋。后來爸爸(8)和我(5)買了些鴨食(4)喂給了30只鴨子,又下了67個,可它們還要(1)吃(7)。師生大笑(簡直一個養(yǎng)鴨專業(yè)戶)
師:這位同學講的非常精彩!該故事包含了三種記憶方法:形象記憶法故事記憶法諧音記憶法(創(chuàng)新方法3)
慶祝成功
以上5位同學將獲今天的創(chuàng)新小衛(wèi)士,記分長給他們每人加10分。
師:接下來,誰還敢來挑戰(zhàn)
(三)學生競賽
音樂響起《春江花月夜》(琵琶版略低,為調整狀態(tài),激發(fā)熱情)
題目推出
(2分鐘,記對一個得5分)
慶祝成功(利用規(guī)律大部分學生都能記住,得到了應得的分數(shù)).師:下面同學們進行分組討論,針對這兩個數(shù)字,看有沒有更好的記憶方法?
甲組:奶奶的年齡正好是61歲,我家地址正好是38號樓5單401室,我的鞋碼是37碼
乙組:足球比賽11個人;踢2場球(主場、客場);每半場45分鐘;爭一個球(對極了);比賽完沒有結果,加賽3分鐘;任然沒有結果,點球決一雌雄!共點5個,主場一方進2,客場一方進0,于是最終主場一方以1:0險勝!
師:甲組用家庭成員的年齡、住址等相關信息來促進記憶,他們發(fā)現(xiàn)記憶可以像自己的身體、家庭一樣親切!乙組還用上了足球聯(lián)賽有關規(guī)則來改善記憶,記憶給他們帶來了足球之外的享受。這莫不是也應了哪句“生活處處皆學問”的諺語嗎?以上兩組同學靠生活積累的知識,編個故事,解決了記憶上的困難,應該說是故事記憶法的發(fā)展。
慶祝成功(甲、乙組將獲得今天的“最佳講故事組”,并給他們每組每人各加5分)
好!這一節(jié)課我們共同總結了5種方法。(即:節(jié)奏記憶法;特征記憶法;形象記憶法;故事記憶法;諧音記憶法。)當然還有更多更好更快的記憶方法,要想達到“無招勝有招”的境地,除了要熟練運用我們這一講學到的5種方法,還要靠你深厚的知識、經驗積累,愛好廣泛,豐富的想象力和聯(lián)想力,高超的編故事的能力。
三、工作階段:
(一)強化講故事的記憶方法
師:想不想聽個故事,我給講個故事。還記得“花椒、大料、飛機、大炮”的故事嗎?(該故事在小孩子中頗為流行,大意是說媽媽叫小明去商店買花椒、大料,小明害怕忘記,口中念念有詞,一不小心,摔了一個大跟頭,這下可壞了,花椒、大料變成了飛機、大炮)
(學生反映熱烈,爭先恐后的要親自講一講故事)
生1:講故事
生2.:講故事
游戲開始:出示題目:順序記憶以下5個詞組
鞋油、運動鞋、稿紙、牛奶、玫瑰花
要求:
30秒記概念,強調順序!順序不對不得分
生記憶大部分學生能夠記住
師:
今天記住的,明天還能記得住嗎?
師:
編個故事
講的好的,將獲“最佳講故事獎”
生1:(略)
生2:(略)
生3:早晨起來,迷迷糊糊去刷牙,一不留神竟把鞋油涂到牙刷上,幸快發(fā)現(xiàn)的早,要不然,倒霉可就大了!牙刷是不能再用了。扔掉它,怪可惜的,總想找個法補償補償。咦,何不用它去刷運動鞋,再用稿紙涂勻;該喝牛奶了,別忘了,給生病的王老師買一束玫瑰花
生4:把鞋油擠進運動鞋,(孩子們最愛做的惡作劇)再用稿紙涂鴉、(壞上加壞)用牛奶澆玫瑰花(奢侈極了?。永ㄌ柕恼Z句為教師加的題注)
師:以上幾位同學講的都不錯。特別是后兩位同學的故事更精彩,他們二人將獲今天的“最佳講故事獎”。第三位同學故事的可讀性強,尤其是他尊敬師長,這一點更值得稱贊!第四位同學有點要搞惡作劇的意思了,不值得提倡。但他能打破常規(guī)思維,故事顯得荒謬離奇,出人意料,趣味性強且易于記憶,不是嗎?因此,他也將獲“最佳講故事獎”。
總結:這一節(jié)的學習,“故事記憶法”顯得更加豐富了,更加色彩化了,就像廣告所做一樣,畫面生動、聲音優(yōu)美、故事夸張、荒謬離奇且出人意料等。
出示題目
2分鐘記20個毫不相干的詞組,而且要求順序!
蛋椅子菠蘿犀牛套裝錄音機褲子水龍頭香水吊床
書架
箱子杯子牙膏玻璃杯
寫字臺雜志窗戶游泳褲磁盤
評分標準:第一行記住一個得3分;在記對第一行的基礎上,每記住第二行的一個詞組,另加4分;在記住第一、二行的基礎上,每記住第三行的一個詞組,另加10分;全部記住的加100分。祝你成功!
小結:這一節(jié)我們進行了詞組記憶游戲,同學們反映熱烈,參與性高,有近半數(shù)以上的學生上臺表演,分別獲得了相應得分數(shù)。故事記憶法在這一節(jié)中得到更大的發(fā)展,同學們可以在課下互相探討一下有沒有更好的記憶方法?
四、結束階段:
(一)幫助學生解決困惑
師:播放學生一段音頻(內容:學生在記憶生詞如何讀時總是記不住,或者記住了很快就忘了)
師:出示生詞:懶惰、平衡、跨越、襲擊、紅潤,誰能用我們學過的方法,幫他順利的記住這五個詞?
生:學生交流幫助他記憶的方法。
師:那么大家在學習生活中遇到過哪些和記憶力有關的困惑呢?小組之間交流一下彼此的困惑。
全班交流困惑,教師選出比較普遍的困惑1---2個,全班一起解決。(鼓勵學生多用故事法記憶)
師:以上幾位同學講的都不錯。特別是后兩位同學的故事更精彩,他們二人將獲今天的“最佳講故事獎”。第三位同學故事的可讀性強,尤其是他尊敬師長,這一點更值得稱贊!第四位同學有點要搞惡作劇的意思了,不值得提倡。但他能打破常規(guī)思維,故事顯得荒謬離奇,出人意料,趣味性強且易于記憶,不是嗎?因此,他也將獲“最佳講故事獎”。
師: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像今天一樣,積極運用各種記憶方法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記憶問題。那樣我們的學習生活會越來越輕松,我們的明天也會更美好。
音樂:師生齊唱《明天會更好》
【活動反思】:
在本節(jié)課中,暖身階段的小兒歌可以將學生帶入熟悉的情境中,同時利用兒歌巧妙的變換數(shù)字順序,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對于記憶訓練的興趣,達到了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進入情境的目的。
在轉換階段,通過一組組數(shù)字記憶的練習,運用挑戰(zhàn)式的比賽方式成功的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索欲望,在不斷的探索中,學生自己創(chuàng)造了節(jié)奏式記憶和特征記憶法。順學而導,接著引出故事、諧音及形象記憶的方法并讓給學生設計有趣的情境進行運用這些方法。
進入到工作階段后,重點訓練學生的故事記憶法,因為這種方法讓學生比較容易操作而且趣味性強,在學習及生活中可以很好的運用。結束階段,幫助學生解決了學習生活中與記憶有關的困惑,并且用《明天會更好》再一次掀起課堂的高潮,增強學生的自信。
心理學課件【篇2】
教學設計的心理學基礎
Skinner激進行為主義的核心是,學習完全可以根據(jù)可觀察的事件來理解、解釋和預測的,也就是學習者的行為和環(huán)境的前提和結果是分不開的。前提指的是環(huán)境中的各種線索,這些線索決定了特定行為是否合適;結果決定了學生行為是否被重復,以及是否被學會。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對教學設計實踐的影響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1.強調環(huán)境在學習中的重要性;2.行為矯正原理;3.注重學生的行為;4.反饋之后得到強化。
認知信息加工理論同樣強調環(huán)境在學習中的重要作用,但與行為主義學習理論不同的是,它是根據(jù)學習者內部的過程來解釋學習。Atkinson和Shriffin(1986)所提出的多階段、多層次的記憶理論一般被認為是信息加工理論的基礎。他們認為學習者的三個記憶系統(tǒng)(感覺記憶、短時記憶、長時記憶)從環(huán)境中接受信息并加以轉換存儲和利用。在此過程中,注意、編碼、檢索、反饋等過程也在起作用,注意使學習者能夠接受到信息,編碼使學習者將新信息和原有知識相聯(lián)系,檢索式學習者可以從記憶中會議信息并用于適當?shù)那榫?,反饋讓學習者知道自己的反應是否正確得當,反饋還可以提供矯正性的信息以便學習者可據(jù)此修正個人行為。
認知信息加工理論對教學設計實踐影響表現(xiàn)為兩種方式:1.改變了我們隊反饋的概念并將研究重心轉到了教學的特征以及這些特征如何促進或妨礙信息的加工并進而影響學習;2.促使實踐者在教學設計中運用各種策略,以此來引導注意、促進信息的編碼和檢索、提供各種情境中的練習機會。
圖式理論認為知識是以被稱為圖式(指關于一類事物的有組織的較大知識單元或信息塊)的信息包形式存儲于長時記憶中的。學習者利用已有的圖式來解釋事件和解決問題并通過經驗和學習而發(fā)展新的更復雜的圖式。復雜的、自動化的圖式能使學習者擺脫工作記憶能力的限制,使理解和推理等加工過程得以出現(xiàn);當缺少合適的圖式時,就會使學習者感到很大的認知負荷。
認知負荷理論(Sweller等,)提出應設計一些教學策略來減少教學材料中無關緊要的認知負荷,它使教學設計領域更加關注復雜的認知技能的學習。
情境學習理論中情境所起的作用更為核心、更為重要。與行為主義理論和信息技工理論不同,塔更多依賴于社會文化決定因素,而不是個體心理學,也就是知識是在“有意義的行動(指一定文化系統(tǒng)中的彼此間具有有意義聯(lián)系的行動)”中自然形成和增加的(Lemke,)。情境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通過學習者參與社群實踐而發(fā)生的,所謂社群實踐指的`是社群成員共有的實踐,這種學習將知與行結合起來。
Gagne的教學理論包括三個成分:1.學習結果的分類,定義了人能夠學會的能力類型;2.與獲得每類學習結果相關的內部和外部學習條件;3.九大教學事件,分別對學習中的某個具體認知過程起到促進作用。加涅認為,不同種類的學習結果必然要求不同的學習條件,這是之所以要定義不同種類學習結果的原因。加涅的九大教學事件作為支持注意編碼、檢索等內部過程和反饋、評估、遷移等外部過程的學習條件,這些都屬于促進一般學習過程的學習條件。
建構主義理論的基本假設和信息加工理論等的基本假設是完全相反的。信息加工理論認為學習主要是由外到內,學習者從環(huán)境中獲得信息,以某種形式加以轉換,獲得知識并儲存于記憶中,而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由內到外,學習者主動對周圍環(huán)境施加影響,予以阻止或賦予意義,并在此過程中建構知識。
建構主義理論對教學設計實踐影響的兩個方面:1.建構主義者關注的是高層次、復雜的學習目標;2.它對那些支持建構主義學習目標的學習條件和教學策略等觀點也產生了實質性的影響。
小結一下,行為主義理論和認知信息加工理論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主要的心理學研究項目,加涅理論由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的研究演變而來,并整合了行為主義和認知理論的觀點,這些理論共同構成了教學設計領域形成和初步發(fā)展的基礎。圖式理論、認知負荷理論、情境學習理論以及建構主義理論是20世紀80年代后發(fā)展起來的,它們?yōu)榻虒W設計領域提供了思考學習的其他方式。
心理學課件【篇3】
1、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幫助學生學習與父母和諧相處的技巧。
2、幫助學生在此次親子教育中發(fā)展和諧的心理、充分發(fā)揮潛能以及塑造健康的人格。
3、關心留守兒童心理,理解父母盡管身在遠方,但愛在身邊。
1、了解班上學生與父母之間的關系;
3、幫助學生在此次親子教育中獲得心理和諧的發(fā)展、潛能的充分發(fā)揮以及人格的健康塑造。
學生目標:
1、了解自己與父母之間的關系;
3、能使自己在此次親子教育中獲得心理和諧,理解和感受到自己與父母之間的愛。
四、課前準備的主要內容:
1、在班上進行一次親子關系調查,了解學生與父母之間的關系。
2、課前采訪幾位學生家長就“看孩子的書信與日記”這一現(xiàn)象談談自己的看法,并錄音。
3、聯(lián)系1-2位外出務工家長在課堂上同子女通話。
五、活動的主要過程:
1、(師):父母是個偉大的名字,他們把愛無私地奉獻給孩子;我們常常把父母比作皓皓長空中的明月,把光芒無私地灑向人間;我們常常把父母比作一棵大樹,為兒女撐起一把愛的保護傘。我們也愛父母,我們也總想著將來如何報答父母。可是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父母的關系卻也有著不和諧的時候。下面是發(fā)生在我們生活中的兩組鏡頭??
2、出示小品內容提示:
鏡頭一:晚上,我要看“喜洋洋與灰太狼”可爸爸不同意確偏要看“世界杯”,我倆就……
鏡頭二:周末我不想去學去學書法和舞蹈可媽媽硬用竹條逼著我去,于是我倆就……
出示后,請學生作即興表演。學生表演以后,教師隨機采訪:你為什么會同父母發(fā)生沖突,你當時是怎么想的呢?你倆為此爭執(zhí)起來,此時,你的感受是怎樣的呢?同學們,你們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嗎?誰能說說遇到這樣的事時,你心里的想法是怎樣的呢?
3、回想與父母之間的沖突:
像這樣的沖突,我們都會感到熟悉。下面,我想問問大家,你是否也有與父母沖突的時候呢?是什么時候?請你來談一談,好嗎?
4、想念父母可愛不在身邊:
請留守學生回憶和父母在一起最幸福的時光,口頭描述腦海中父母的印象。想象父母在外面工作情境。出示外出務工父母圖片和子女在家與爺爺奶奶相息相依生活照片。(課堂通電話外出務工的家長,大家可精心設計提問,)父母在外面打工的困難和艱辛你們能感受到嗎?教師點撥
5、揭示活動主題:
那么,怎樣才能避免這些沖突,與愛著我們的父母和諧相處呢?這就是今天這堂課我們要討論的話題。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同走向父母,但愿心與心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能讓我們與父母之間成為相協(xié)相伴的朋友!
(二)、智慧泉——通過典型事例,學習與父母和諧相處之技巧與父母和諧相處之技巧一:“關心”。
創(chuàng)設情境:當你見到父母悶悶不樂遭受挫折的時候,你會怎么做呢?請實話實說。教師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隨機點撥。如:你是這樣做的,是嗎?換了是你,你又會怎樣做呢?你的做法是怎樣的呢?你現(xiàn)在最想說什么?你懂得了什么?總結,我們對父母的關愛對父母來說是的安慰。(板書:“關心”)
創(chuàng)設情境:當我們的一片赤誠之心不被父母所理解,不但不領情,反而沖你大發(fā)脾氣時,你又會怎樣呢?(教師演。)遇到這種情況,說心里話,你又會怎么想、怎么說、怎么做呢?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點撥,讓學生認識到:是的,我們的爸爸媽媽也有工作的壓力,他們和我們一樣需要關心和幫助。所以,我們要多多“體諒”父母。(板書:“體諒”)
創(chuàng)設情境:你知道爸爸、媽媽偷看了你寫的日記和書信,你在日記和書信中的秘密讓她(他)看了不開心了。試問:如果你知道這件事后,你的第一反應是怎么樣的?請談出你的真實想法。會不會有下面的處理方法呢?大吵大鬧、生悶氣、撕壞日記。
傾聽錄音:教師發(fā)言的解決辦法是什么呢?讓我們來聽聽家長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好嗎?(播放對家長的錄音采訪)。你聽懂了什么?此時,你最想對你的爸爸、媽媽說什么呢?(學生自由暢談)讓學生明白:父母這樣做,無非是希望能走近我們,更好地了解、幫助我們,這也是父母對我們的愛,雖然這種愛的表達方式不正確,但是我們也應該體諒他們。(板書:“溝通”)
提起“溝通”,讓老師想到了“表達”。我們有一種理念:越是親近的人,就越不愿表達,或是不善于表達。我們多數(shù)人都把:“爸爸媽媽,我愛你們!”這句話深埋在心靈深處。這就是阻礙了我們與父母之間的溝通。你與父母聊過天、談過心嗎?你們都說些什么呢?(師生即興演示)與父母聊天,(配樂:《懂你》)聽后交流:我想此時此刻,大家一定有很多心里話想說吧,你現(xiàn)在最想說什么呢?
心理學課件【篇4】
淄博職業(yè)學院《學前心理學》課程教學方案 教師:王可可序號:8 授課時間
2015.04.23周四5、6節(jié)——2015.05.06周三5、6節(jié)
授課班級
P13應用英語
上課地點
第二語音室
學習內容
第八章學習策略
課時
4課時
教學目標
專業(yè)能力
通過學習,掌握典型的學習策略內涵。
方法能力
通過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基礎上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進行學習策略的學習和訓練。
社會能力 通過對理論知識的學習,能夠在教學中運用具體事例論述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策略。
目標群體
二年級應用英語專業(yè)學生,小學教育方向。
教學環(huán)境
語音室環(huán)境
教學方法
講授法、啟發(fā)法、示例法
時間安排
教學過程設計
4課時
第八章 學習策略 重點及難點:
第一節(jié)典型的學習策略 一.學習策略概述
(一)學習策略的含義
策略——為做好某事而進行的謀劃和方略。
學習策略——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識地制訂的,有關學習過程的復雜的方案。
學習策略≠具體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者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使用的方法或技能,有較強的情境性。學習策略的實質在于對學習進行自我調節(jié)和控制,它不僅包含具體的學習方法,還包括對學習的調控。學習策略的特征
1、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學習者制定的學習計劃
2、學習策略是有效學習必需的。
3、學習策略是有關學習過程的。
4、學習策略是學習者制定的學習計劃,由規(guī)則和技能構成。學習中的PQ4R法: 預習(preview)提問(question)閱讀(read)反思(reflect)背誦(recite)復習(review)
是由托馬斯和羅賓遜提出的能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的學習技術,它是在羅賓遜早期版本SQ3R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的。有研究表明PQ4R方法對大一點的兒童有效。
PQ4R程序的進行可使學生集中注意力有意義地組織信息、使用其他有效的策略,諸如產生疑問、精細加工、過一段時間后復習等。
1.預覽:快速瀏覽材料,對材料的基本組織主題和副主題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注意標題和小標題,找出你要讀的和學習的信息。
2.設問:閱讀時自己問自己一些問題。根據(jù)標題用“誰”、“什么”、“為什么”、“哪兒”、“怎樣”等疑問詞提問。
3.閱讀:閱讀材料,不要泛泛地做筆記。試圖回答自己提出的問題。4.反思:通過以下途徑,試圖理解信息并使信息有意義:①把信息和你已知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②把課本中的副標題和主要概念及原理聯(lián)系起來;③試圖消除對呈現(xiàn)的信息的分心;④試圖用這些材料去解決聯(lián)想到的類似的問題。
5.背誦:通過大聲陳述和一問一答,反復練習記住這些信息。你可以使用標題、劃了線的詞和對要點所做的筆記來提問。
6.回顧:最后一步積極地復習材料,主要是問你自己問題,只有當你肯定答不出來時,重新閱讀材料。二.認知策略
認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術,這些方法和技術能使信息較為有效地從記憶中提取。復述策略:重復、抄寫
精加工策略:記憶術、做筆記、提問、充分利用背景知識、聯(lián)系實際生活 組織策略:列提綱、圖示法
(一)復述策略
復述策略是在工作記憶中為了保持信息,在大腦中對信息進行重復的過程。常見的復述策略:復習、過度學習、劃線等
1、復習包含:及時復習、分散與集中復習、排除干擾(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首位和近位效應)、多種感官參與、復習形式多樣化、自問自答或嘗試背誦、實施——在實踐中學習
2、過度學習:過度學習到何種程度最佳? 20% ?
50% ?
100%?
150%?
3、劃線包含: 圈出不知道的詞 標明定義 標明例子
列出觀點、原因或事件序號 在重要的段落前面標加重號 在混亂的章節(jié)前劃上問號 給自己作注釋
標出可能的測驗項目 畫箭頭表明關系
注上評論,記下不同點和相似點
(二)精細加工策略
精細加工策略是一種將新學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知識聯(lián)系起來,對新信息進行精細加工,以揭示其深層含義的策略。
1、記憶術
(1)位置記憶法——就是學習者在頭腦中創(chuàng)建一幅熟悉的場景,在這個場景中確定一條明確的路線,在這條路線上確定一些特定的點。然后將所要記的項目全部視覺化,并按順序和這條路線上的各個點聯(lián)系起來?;貞洉r,按這條路線上的各個點提取所記的項目。
(2)縮減與口訣法——縮減就是將實際材料的每條內容簡化成一個關鍵性的字,然后變成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從而將材料與過去經驗練習起來。有時還可以將材料縮減成口訣。(3)諧音聯(lián)想法——對記憶材料進行諧音處理,同時通過聯(lián)想與相關信息發(fā)生意義連接,以提高記憶效果。
(4)形象聯(lián)想法——對記憶材料進行視覺想象,將其轉換成直觀、形象的內容進行記憶。(5)視覺想象——要通過心理想象來幫助人們記憶,給你一組詞,想象成一個有情節(jié)的故事或場景。
(6)語義聯(lián)想——包括同義聯(lián)想、反義聯(lián)想、上下義聯(lián)想、語義場聯(lián)想。
2、做筆記
麥克沃特(1992)認為做筆記有以下步驟:
(1)在筆記的每頁左邊或右邊留出大約三分之一的空白;
(2)做完筆記后,在空白處用詞和句子簡要總結筆記,也可以寫一些問題等 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促進學生做筆記和復習筆記(1)講慢一點;
(2)重復復雜的主題材料;(3)呈現(xiàn)做筆記的線索
(4)在黑板上寫出重要的信息;
(5)給學生提供一套完整的筆記,讓學生參考;(6)給學生提供結構式的輔助手段,如提綱 5R筆記法
又叫做康奈爾筆記法,是用產生這種筆記法的大學校名命名的。這一方法幾乎適用于一切講授或閱讀課,特別是對于聽課筆記。這種方法是記與學,思考與運用相結合的有效方法。記錄 Record 簡化 Reduce 背誦 Recite 反省 Reflect 復習Review
3、提問
針對學習材料提出一些促進理解的問題并努力尋求答案。Who、what、Where、How
4、生成性學習
就是訓練學生對他們所閱讀的內容產生一個個類比或表象,如圖形、圖像、圖解和表格等,以加深對所閱讀的內容的理解的方法。生成:
1、課本中沒有的句子;
2、與課本中某幾句重要信息相關的句子;
3、用自己的話組成新的句子,把所學信息與自身的知識和經驗相聯(lián)系,產生一個理解。
5、充分利用背景知識,聯(lián)系實際 實驗:讓大學生學習棒球和音樂方面的信息,結果發(fā)現(xiàn),那些熟悉棒球但不熟悉音樂的學生,棒球方面的信息學得多一些;相反,那些熟悉音樂而不熟悉棒球的學生,音樂方面的信息學得多一些。
背景知識比一般學習能力更能使教師預測學生能學會多少。
在學校學習的很多知識只適用于人為的情境,知識的可利用性較低——惰性知識 在學習中要聯(lián)系實際生活,知道如何及何時使用這些知識,加深理解,提高知識的可利用性。(三)組織策略
組織策略是指整合所學新知識間、新舊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的策略。包括列提綱、圖示法等
三、元認知策略和資源管理策略
(一)元認知
元認知是對認知的認知,包含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元認知監(jiān)控三個方面。元認知策略與認知策略的區(qū)別在于:認知策略在于促進認知過程,而元認知策略則在于對認知過程的監(jiān)控。
在認知活動中,這兩種策略在功能上既有側重也相互作用。
1、元認知知識
元認知知識是個體對于什么因素影響人的認知活動過程與結果,以及這些因素如何起作用、如何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識。具體包括三方面內容:有關認知者本人的知識、有關認知任務的知識、關于認知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知識。⑴對個人因素的認識 對個體內差異的認識。對個體間差異的認識。
對存在不同層次認知方式的認識。⑵對任務和目標因素的認識 對認知材料的認識。對任務性質的認識。⑶對策略因素的認識
對策略因素的認識,即對在完成認知過程中各種有關策略知識的認識。
2、元認知體驗
元認知體驗是個體在從事認知活動過程中產生的認知體驗和情感體驗。弗拉維爾認為,元認知體驗最可能發(fā)生在思維活動水平較高的情況下。
3、元認知監(jiān)控
元認知監(jiān)控是指個體在認知活動過程中,對自身的認知活動進行積極、自覺的監(jiān)視、控制,并相應地進行調節(jié),以達到預定的目標。
(二)元認知策略
元認知策略就是個體在元認知過程中使用的不同方法和技術。
(1)計劃策略:是指學習者在一項認知活動之前,根據(jù)既定的認知目標,計劃認知程序,選擇適當?shù)膶W習策略,預測認知結果等。
包括設置學習目標、瀏覽閱讀材料、產生待回答的問題,以及分析如何完成學習任務等。(2)監(jiān)控策略:在認知活動進行的過程中,根據(jù)認知目標對認知狀況進行及時評價,對認知活動過程的問題與不足進行反思,正確估計自己所能完成的認知目標的程度、水平;并根據(jù)有效性標準評價認知活動、各種策略使用的效果。主要有領會監(jiān)控和注意監(jiān)控。
具體包括監(jiān)視注意狀況、考察學習環(huán)境的變化、對材料進行自我提問、考試時監(jiān)視自己的速度和時間等。(3)調節(jié)策略:根據(jù)對認知活動結果和認知策略使用效果的監(jiān)察,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采取補充、修正措施,并調整不合適的認知策略。
主要包括根據(jù)學習情境的特點,激活相應的學習方法;根據(jù)學習情境的變化,及時調節(jié)學習方法的使用;根據(jù)學習的效果,客觀地評價自己的學習活動和學習方法的適用性,并把對學習效果的評價作為改進自己學習的重要手段。
(三)資源管理策略
學生對可用的學習環(huán)境和資源進行合理管理的策略,包括時間管理策略、學業(yè)求助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學習環(huán)境管理策略等。
1、時間管理策略 統(tǒng)籌安排時間
根據(jù)事情的輕重緩急合理安排時間 高效利用最佳時間
2、學業(yè)求助策略
學業(yè)求助策略是指當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向他人請求幫助的行為。什么時候求助? 向誰求助?
第二節(jié)學習策略的學習和訓練
一、策略訓練的原則
1、主體性原則
(1)在學習策略訓練中,策略的使用依賴于學生主動性和能動性的充分發(fā)揮。
(2)讓學生感覺到自己有能力使用策略,通過對學生提問和測查,給予學生評價,并以此給學生相應的成績。讓學生主動去使用策略 內化性原則
在學習策略訓練中,要求學生不斷實踐各種學習策略,將其內化成自己的學習能力,并在新的情景中加以靈活應用。特定性原則
指學習策略要與學習目標、學生的類型相適宜。生成性原則
指學習者在學習的過程中利用學習策略對所學材料進行高度的深層加工,進而產生某種新的東西。
生成性程度高的策略:列提綱、圖解要點等
生成性程度低的策略:不加區(qū)分的劃線、不抓要點的記錄等 監(jiān)控原則
指學生應當知道何時何地如何使用某種學習策略,并能反思和描述自己對學習策略的運用過程。
二、學習策略訓練的方法
1、指導教學模式
2、程序化訓練模式
3、完形訓練模式
4、交互式教學模式
5、合作學習模式
作業(yè)
元認知策略的內容有哪些?
教學 反饋
心理學課件【篇5】
注意是使知識進入“倉庫”的大門。下決心去鍛煉和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就好比找到了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
什么是注意力?
注意力對我們學習有什么好處?
對感興趣的事情你如何注意?
讓學生帶一件自己最喜歡的物品。準備一個小鬧鐘。
游戲導入。
做一些關于提高注意力的游戲。讓同學們在游戲中,更加真實的體會:什么是注意力?注意力有什么特點。
⑴記數(shù)游戲。跳數(shù)數(shù)字、倒數(shù)數(shù)字等。
⑵說“物體”。先觀察某一物品,一分鐘后復述出物品的特征。
⑶聽音游戲。坐在鬧鐘前,集中注意力聽鐘的“滴答”聲,一般10—15分鐘/次。
看課文《智慧人生》的`名人故事,討論:
⑴什么是集中注意力?
⑵注意力集中對我們學習有什么好處?
⑶對感興趣的事物你如何注意?
小組活動:
在自己的學習中會不會碰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你是怎樣戰(zhàn)勝這只攔路虎的呢?把你自己的絕招和同學說說。
總結:
注意是使知識進入“倉庫”的大門。下決心去鍛煉和提高自己的注意力,就好比找到了一把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
小孩子的注意力很難集中,而且持續(xù)時間短。他們的自我約束力不夠。因此,有必要鍛煉他們的注意力。注意力集中做事情才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