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培訓總結(精選6篇)

字號:


    小編精心推薦
    培訓工作總結 | 培訓年度工作總結 | 培訓年終工作總結 | 培訓個人工作總結
    或許你需要"語文培訓總結"這樣的內(nèi)容。制作各類文檔需要專業(yè)技巧和實際經(jīng)驗的支持,關于范文的重要性專家學者們開始展開廣泛討論,借鑒范文的文筆,使文章更加精彩。我們期待大家能夠多多閱讀收藏分享我們的內(nèi)容!
    語文培訓總結【篇1】
    在吉首市教育局統(tǒng)一安排下,在學校領導的悉心關懷下,我非常榮幸地參加了市教育局教師培訓科組織的“吉首市小學語文骨干教師培訓班”的學習。在整個培訓活動中,我始終以一名優(yōu)秀骨干教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努力尋找自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雖然五天的時間非常有限,但我的收獲卻是無限的。
    培訓緊張而有序,每天匆匆奔走于學習、聽課、餐飲幾個地方,時間排得滿滿的,甚至中午都沒休息,晚上還要回顧一天的培訓認真反思寫日志、做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雖然緊張,但每天的感覺都是充實而幸福的!這次培訓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有各級教育專家的專題報告,有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展示,有一線教師的經(jīng)驗交流,也有學員的互動討論,更有導師的指導、引領。通過短短幾天的學習,對我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只是的積淀,也有教學上的反思。
    帶著教學實踐中的種種疑問,我走進了培訓課堂。是專家們的精彩講座一次次的激起我內(nèi)心的感應,更激起了我的反思。在這種理論和實踐的對話中,我喜悅的收獲著專家們思想的精髓、理論的精華。七月十一日,我們聆聽了孫所的講座《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訓練問題》,談論了有效的語文教學離不開訓練等。也從她的講座中讓我領悟到課堂教學中,要留給學生靜心讀書的時間。下午,一線教師麻衛(wèi)老師就閱讀教學,如何打造高效課堂的點滴體會和我們做了經(jīng)驗分享。從中掌握了一些開展課外閱讀的好方法。
    七月十二日,州教育局符老師以《在語文的家園里安身立命》為題,為我們解讀了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和老師們應該注意的地方及以后努力的方向。他提出的觀點:洗去鉛華——追求本真、干凈的語文課堂;舉三反一——回歸語文教育“積累”之本,把時間留出來,讓孩子們讀書吧!無一不讓我有一種一錘敲醒夢中人的感受。他提出的建議:
    (1)一課一得(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2)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教給學生最有用的東西);
    (3)學會舍棄(大刀闊斧簡化教學環(huán)節(jié));
    (4)大大方方教語文(敢教,教到位)。條條使我受益匪淺。
    接下來幾天,由市里面的幾個校長和學科帶頭人,分別為我們仔細解讀了低、中、高年級的教材特點,重溫了新課程標準。讓我們深刻領悟到作為教師,只有心中有課標才能更好地把握和上好每一堂課。姚校的敢于向教材質(zhì)疑,不迷信書本;周校給我們帶來的教育信息韓興娥的“海量閱讀”;劉主任的閱讀教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方法;還有彭校的輕松作文。都為我以后的教學指明了方向。
    吉首市教育局為我們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學習交流與提高的平臺,能來這里培訓的老師無疑是幸運的。大家都很珍惜這有限的時間,寶貴的機會,我也不例外。在學習期間遵守學校的各項規(guī)章制度,按時到校,聽課專注,認真做筆記,積極參與討論,并認真去完成老師布置的各項作業(yè)。我非常清楚“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師,就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zhì),理論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和課堂教學能力等。而這一切,也是我不足和欠缺的,我總以為做一個優(yōu)秀的一線教師只要上好課,教好學生就可以了?,F(xiàn)在我才明白,沒有深厚的積淀,沒有長期的浸沉,何來“腹有詩書氣自華”,何來縱橫捭闔,駕輕就熟。
    總之,此次小學語文骨干教師培訓班的學習,猶如為我打開了一扇窗,使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使我不僅得到了不少教學上的啟迪,更感受到了大師們的人格魅力和理想追求,讓我們意識到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應是永不枯竭的河海,應有廣闊的知識,飽滿的激情,橫溢的才華。正像一位老師所說的:“這次培訓,像梳子,幫我反思梳理過去的教學理念;像春風,給我送來了春的氣息;像舞臺,給我展示自我、收獲自信的機會;像燈塔,照亮了我努力的方向……
    語文培訓總結【篇2】
    原來周三、周四晚上吟誦培訓班找不到上課地方,所以改在星期天下午上,上課的地方環(huán)境怡人,集體授課、分散練習開合自如。但是周日事情多,不是這個有事就是那個有事,人不齊,缺課多,老師們之間的能力就拉開距離了。思來想去,決定把上課的時間重新安排回周三、周四,從六點到七點半,在美麗的岑村小學上。今天是最后一次周日課,作個總結。
    今天參加的老師有江濤、小嬌、小亦、春燕、春華、燕荷、路羽、品花、葉秀還有文婷,本來兩個班有將近二十個老師的,但是也只來了一半,有好幾個老師連續(xù)缺了三次課了,對他們開展吟誦的現(xiàn)狀也我不大了解了。
    路羽是風雨無阻,唯一一個從不缺課的老師,所以她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上一周布置老師們自己回去給《蟬》創(chuàng)調(diào),她很認真準備,大大方方張口就來。她的調(diào)子有陳少松老師的風格,需要注意的地方是“平長仄短”的節(jié)奏,不要均等節(jié)奏,而且聲音的高低要符合詩句的意思。譬如“居高聲自遠”一句就應該用高調(diào),不能隨著旋律走。牢記旋律是為文字意思服務的。
    小嬌是今天第一個到的。她的筆畫已經(jīng)練得很好了,字也寫的不錯。但是留給練字的時間不多,重點還是在練吟誦方面。小嬌的“吹嘴唇皮”很好,可作示范。她現(xiàn)在的聲音和氣息都不錯了,調(diào)子也學得快。
    江濤是今天學習唯一的男老師,他的氣息運用方面的進步是最令我高興的。吟誦能改變?nèi)说臍赓|(zhì),這跟氣息的運用有關。記得江濤剛到岑村小學學習吟誦的時候,聲音的運轉磕磕絆絆,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自如了,聲音也渾厚很多。
    葉葉秀兩周沒有來,嗓子又嘶啞了。但是她的積極和認真令人感動,嘶啞的嗓子也能流暢地吟出《子衿》。她把學生吟誦錄像給我們看,一年級的孩子,聲音圓潤,一聽就知道老師帶得好。
    春燕老師住在番禺,今天第一次“千里迢迢”冒雨過來學吟誦,帶著一本《我愛吟誦》,聽她吟誦一首,嗓音條件不錯,但是明顯的是用嗓子吟誦,不是用氣息的。但是她悟性很高,跟著老師們來幾次,她整把聲音都亮開了。她第一次來學習,但是也要自己創(chuàng)調(diào)了,結果對她來說,一點障礙都沒有,其實創(chuàng)調(diào)真的一點都不難。
    燕荷也是精神可嘉,帶著三歲多的女兒冒雨過來學習。小朋友很乖巧,自己在園里玩,不打擾媽媽。后來被我們的吟誦吸引了,也蹭過來坐在媽媽的膝蓋上哼兩句。燕荷本來就是參加學校組織過來周一的吟誦培訓課,但是她不滿足,另外還要跑過來繼續(xù)進修。我最喜歡好學的人,我希望能帶著這些真正想學習的老師一步步深入國學的殿堂。
    文婷是目前運用氣息最圓潤的老師,她吟誦起來是很投入、很動情的,我說她再練練,都可以超過我了。
    春華完成作業(yè)最積極。今天布置老師們把自己吟誦《蟬》的調(diào)子發(fā)給我,她是第一個發(fā)過來的,已經(jīng)有自己的風格了,只是要練出那種震撼的效果,還需要加倍努力。
    小亦長得很秀氣,又是一個很有耐心很有心思的老師。她參加我們的書法吟誦班時間也不長,但是她學了回去就用心去教學生,她的學生跟她是共同成長的。
    品花老師也只是參加過兩次培訓,但跟別的老師比一點都不遜色。學習真的需要氛圍,互相帶動之下,學習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現(xiàn)在也慢慢清晰了吟誦培訓的方向了:
    一、通過學習經(jīng)典的吟誦曲目來練聲練氣。
    其實氣息的運氣是極其重要的,氣足、懂得運氣,情感的表達就沒有藩籬,能淋漓盡致地“上天入地”,那是一種莫大的享受!本來《中華誦》是男聲唱的,一開始學習的時候很難把握聲音的高低,但是現(xiàn)在再低、再高的調(diào)子,都能通過推動氣息達到了,所以再唱這首《中華誦》就如行云流水了。這也給我啟發(fā),指導江濤、春來他們這些男生,我的起調(diào)可以遷就他們的聲線條件。指導文婷他們,我可以用高一度的聲音起調(diào),再也不受嗓音的約束了。其實他們也能練出來,具體的指導方法,我還需要在實踐教學中慢慢摸索總結。
    二、自創(chuàng)調(diào)。
    可以說,自己不開口吟誦,不創(chuàng)調(diào)的,是根本體會不到吟誦的魅力的,也可以說是沒有進入吟誦之門的。每個人對詩歌的理解都有不同之處,也就是獨特之處。別人的調(diào)子再好,總是隔一層,只有自己去創(chuàng)調(diào),才能真正把對詩歌的理解交給自己的聲音去表達。所以,老師們必須要自己創(chuàng)調(diào)。今天練習的是《蟬》,結果每個老師吟誦的風格都不一樣,我只作點評,針對每個人的調(diào)子提出他們需要修改完善的地方。然后指導完一個,就離開到別的地方去繼續(xù)練習,指導練得完善為止。我特別強調(diào)一句:回去就可以教學生了。并且驕傲地告訴孩子們:“這是老師自己的調(diào)子!”慢慢的,也要讓學生驕傲地告訴老師:“這是我自己的調(diào)子!”以后,古詩文的學習,就交給學生自己了。
    三、古詩文的課堂教學。
    這一步可能要等到下個學期了,等老師們把前面兩點都練得比較好的時候,就進行課堂的實操,這是全面能力的鍛煉了。等老師們這三點都練出師之后,我就把去深圳跟周老師學習的文字學、音韻學等知識教給他們,帶著他們一步步走入國學的殿堂。
    教學相長,感謝老師們給我的學習機會和啟發(fā)。
    語文培訓總結【篇3】
    作為一名剛剛加入這項工作的新教師,我很幸運地參加了這次電子學習培訓。在工作之初,你可以展望未來的教學生涯,少走彎路。在這次訓練中我學到了很多。本課程主要分為五個模塊,即在專家的指導下,對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問題進行觀察和評價,并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本文從五個方面詳細回答了語文教學中的一些難題。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社會和學校對語文教師的專業(yè)素質(zhì)、教學技能、教學創(chuàng)新能力、教學態(tài)度、教學方法等諸多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讓我深深感到,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并不容易,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也更加困難。只有不斷學習、反思、創(chuàng)新,才能不被這股改革浪潮淹沒。教師自身能力是影響教育教學效果的決定性因素。要成為一名好的語文教師,我們必須制定一個長遠的計劃,并注重自身的能力建設。尤其是對我們年輕的語文老師。那么如何加強自身能力建設呢?從這次培訓中,我有一些想法,這也是我應該注意提高自己的一些要點。首先,我們應該加強積累中文閱讀的能力如果一個語文老師想為自己的未來做準備,他必須多讀書,多積累。正如那句老話所說:“如果沒有木頭,它就會枯萎,如果沒有水,它就會枯竭?!倍嘧x書、多積累是解決流水問題的辦法。如今,語文教師對閱讀的關注度不足,對日常閱讀的關注度不足。在“文本解讀”中,這位講師還表示,中國教師應該多讀書,對于那些只在家里修改試卷的教師來說,這是令人悲哀的。這也讓我想起了葉圣陶先生的話:“老師們很忙。我知道這一點,但我必須抽出時間讀更多的書?!睆墓ぷ鞯慕嵌葋砜?,你越忙,你就越需要閱讀。因為只有加強學習,才能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工作效率?!?BR>    如果語文教師沒有時間閱讀,就意味著知識會逐漸貧乏。如果教師知識貧乏,他們很容易落后,課堂上也不會有高效率。因此,無論語文教師有多忙,他們也應該花時間閱讀和學習。閱讀應該成為語文教師的正常生活。這是由中國學科的特殊性。只要有教育,我們就有責任與書同行。對于語言來說尤其如此。教學問題主要是教師的素質(zhì),教師的素質(zhì)主要來自教師的閱讀和積累。因此,提高閱讀積累能力是提高教師自身素養(yǎng)的根本途徑。如何提高閱讀積累能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應該注意有計劃、有選擇地閱讀。最基本的是讀三種書。一是閱讀學科教育理論書籍,二是閱讀學科教學和研究書籍,三是閱讀與提高自身綜合素質(zhì)有關的書籍,如哲學、美學、文學、思維科學、藝術等。在閱讀中積累,在閱讀中感受,在閱讀中深思,持之以恒,你會收獲很多。只有多讀書、多積累,才能促進教師的不斷進步第二,語文教師應加強口語表達能力老師用舌頭工作。語文教師的口語表達能力對學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與學之間的信息傳遞和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都是通過語言表達來實現(xiàn)的。一位優(yōu)秀的教師可以通過有趣的描述、精辟的分析和恰當?shù)囊龑?,把學生帶入知識的殿堂,讓學生坐在春風中,感到輕松愉快。由此可見,教師的口語表達能力將直接影響學生的聽力情感和教學效果。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說要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但如果老師不能準確生動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如何引導學生為了提高語文教師的口語表達能力,我認為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我們應該注意規(guī)范。教學語言應該是標準語言,教師應該設置一個考試
    語文培訓總結【篇4】
    這個夏天,在參加了“濰坊市20--年暑期初中語文骨干教師新教材培訓”之后更加掂出了這段話的分量。讓我心有戚戚焉的,不是那份壯烈與豪邁,而是為師著肩頭的責任與內(nèi)心的良知。究竟怎樣做一個老師?做一個什么樣的老師?這是在7月24號至7月26日三天的培訓中我一直思考的問題。
    24日下午,來自淄博張店一中的苗文芝老師做了題為“有思考就會有轉變,有探索就會有進步”的專題報告。苗老師從教已十九年,去年四月有幸于江北水城--聊城聽過他的省優(yōu)質(zhì)課??傮w感覺,苗老師是一個激情四射、活力無限、和藹平易的人,屬大器晚成型。他的報告分成兩大部分:成長歷程;思考和觀念的轉變。
    成長歷程歷經(jīng)三個階段:
    1、懵懂迷糊的六年
    2、沉寂蓄勢的三年
    3、不斷發(fā)展的十年
    第一階段,苗老師雖自嘲為懵懂迷糊,但我個人認為,這是大多數(shù)剛剛踏上工作崗位的
    年輕教師摸索探尋的過程。當然,幸運的人可能得到名師的指點,直接踏上成才的特快列車;更多的教師則是用滿腔熱血,十足干勁跌跌撞撞的體味著“路漫漫其修遠兮”。這個過程可能費力不討好,但誰又會抹煞這份對教育事業(yè)的追求與執(zhí)著?
    我覺得難能可貴的是,在嶄露頭角之后,苗老師并未沾沾自喜,固步自封,而是在眾口稱贊中感到惶恐、進而反思、繼之進取……我想,就是從這時起,他才真正走上了名師的道路。
    在“不斷發(fā)展的十年”中他經(jīng)歷了基本爬行期,單拐行走期,相對獨立期。從一個需人扶持的教師到一個能扶持他人的名師,苗老師在感謝自己的同時,要感謝的人也很多吧。
    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曾告誡我們:要做一棵有思想的葦草。苗老師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有了一些想法與實踐:
    1、長文短教
    不必面面俱到,而是抓住重點搞好突破,這其中要注意目標的確定要準、精;預習要到位
    任務要清晰、明確;方法指導要到位。在聊城的優(yōu)質(zhì)課展示中苗老師對于學習方法的指導極為有力,令人印象深刻。
    2、短文要學會長教。苗老師以詩歌為例,具體講述。
    3、文言文要學會教文而不是教言。重視的是文學本身的意味。
    4、散文要學會語言和情感雙方兼顧。這體現(xiàn)的是對于整體意識的理解。
    苗老師還對與會的老師們提出幾點建議:要深入鉆研教材,而不是急于看教參;要擠時間看書;要走出狹小的空間,去看看廣闊的世界;要謙虛謹慎,向身邊人學習。此外,他還談了對于課堂導入語設計及多媒體運用、作文批改的看法。
    縱觀苗老師的成長經(jīng)歷,有不少值得借鑒的地方,激情、勤奮、反思、進取……也許,我們也能做另一個苗文芝!
    7月25上午,省教研員張偉忠老師對人教版教材進行了整體介紹。張老師是文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他的報告高屋建瓴,厚重深邃。
    在講述人教版與蘇教版之關系時,他打了一個極其鮮活的比喻:人教版是大語種,如英語;蘇教版及其他版本是小語種。
    一、構建新的教科書體系;
    一條主線:語文與生活
    三大板塊: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
    兩個部分:閱讀加綜合性學習
    三個階段:
    1、七年級:一般閱讀能力
    2、八年級:記敘、說明、抒情類文體閱讀能力
    3、九年級:文學作品、議論文閱讀能力
    二、教科書特點: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
    人文主題組元
    選文強調(diào)經(jīng)典
    研討與練習:兼顧三維目標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融于其中
    三、積極倡導新學習方式,注重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
    自主性:知識有用才是力量
    合作性:合作是交流、對話,防止偽合作
    探究性:探究是發(fā)現(xiàn)式學習的一種方式。發(fā)現(xiàn)不僅指探究未知,也包括親知。正如古人所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四、突出語文實踐活動
    活動分類:基于文本的,基于學生的,基于實踐的
    在讀寫聽說的實踐中學會讀寫聽說
    五、寓于開放性和彈性
    鼓勵多元解讀
    學習內(nèi)容和活動設計多樣化
    六、如何對待、使用教材
    基本憑借和教學平臺
    課程不等于教材,語文不等于《語文》
    教師是教材的使用者、評價者、編寫者,而不是被動的執(zhí)行者、傳聲筒,要充分利用好課程改革賦予教師的權利。
    張老師最后又重點強調(diào)了幾個問題:要以學為主;個性化閱讀與文學教育。張老師在整個報告中,用詞典雅,講解透徹,對老師們時而諄諄教誨,時而殷殷期待,自我感覺受益匪淺。
    壽光市教科研中心的劉湘玉老師則在25日下午,為我們做了“閱讀課創(chuàng)新設計例說”的專題報告。劉老師有豐厚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又有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她曾培養(yǎng)指點過眾多的名師,將多年來的成果與老師們分享。從導入一直到結課分成二十個部分,精彩凝練的歸結輔之以大量翔實生動的實例,對于青年教師的教學實踐大有裨益。
    奎文的劉磊老師對“主題學習試驗,探索與實踐”結合教科研實踐做了個性化闡釋與解讀。
    三天時間匆匆而過,言有盡,意無窮。我的消化與吸收,感悟與反思還在進行……
    語文培訓總結【篇5】
    經(jīng)過四次的培訓,讓我有了很大的收獲。最重要的是教學理念的改變,不能固守以前的老知識、老思想。終身學習,是時代的召喚,是每個教師的責任和義務。
    對新課改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同時解決了一些教學當中的實際困難,學到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和技巧。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一)對課改的新認識
    新課程背景下,“對話”已經(jīng)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理念之一?!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xx年版)》對于閱讀教學是這樣表述的: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可見,閱讀教學的本質(zhì)就是對話。這就意味著閱讀教學要精心設計并組織好不同對象、多種形式的對話活動,讓學生實實在在經(jīng)歷對話的過程,在對話的場景中,展開思與思的碰撞,心與心的接納,情與情的交融。對新課程的閱讀教學理念作了適當?shù)恼归_,增加了不少新的內(nèi)容表述,值得引起關注:“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學中努力體現(xiàn)語文課程的實踐性和綜合性”“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解決了一些教學當中的實際困難
    在語文學習中,老師和學生最頭痛是寫作,學生只要一上作文課就煩,不知道寫啥,如何寫。老師上課只是讀讀例文和范文,對于學生的煩惱也是束手無策。通過本次學習,我有了新的認識,也學到了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和技巧。
    首先明確課標的幾點要求:
    1.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
    2.多角度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表達力求有創(chuàng)意。
    3.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huán)節(jié),提高獨立寫作的能力。
    4.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圍繞表達中心,選擇恰當?shù)谋磉_方式。合理安排內(nèi)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豐富表達的內(nèi)容。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5.寫記敘性文章,表達意圖明確,內(nèi)容具體充實;寫簡單的說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性文章,做到觀點明確,有理有據(jù);根據(jù)生活需要,寫常見應用文。
    6.根據(jù)表達的需要,借助語感和語文常識,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
    總之,這次學習解決了我教學中的一些困惑,讓我學到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和技巧,我會把學到的方法和技巧運用到日常教學中,來提高教學效率和質(zhì)量。
    語文培訓總結【篇6】
    一、改變觀念,樹立全新人才培養(yǎng)觀。課堂教學需要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和創(chuàng)新精神是“新課標”賦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作為一名教師就應該激活學生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德性,并用自己的航標之燈,去照亮學生的希望之路。從客體走向主體,內(nèi)化為學生的素質(zhì)。
    二、創(chuàng)設情境,輕松學習。
    三、抓住契機,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四、要善于反思和總結,積累教學經(jīng)驗。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有許多閃光的做法、獨具匠心的設計,但卻如過眼煙云,沒有積累下來,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因此,教學中要善于積累經(jīng)驗和總結教訓,最終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模式。一線教師任務重,時間緊,平時教學中的得與失往往在一霎那間忽閃忽現(xiàn),如不會利用時間就難于捕捉到那些閃光的東西。沒功夫理會,常常使教學失誤惡性循環(huán),教學智慧轉瞬即逝,嚴重影響教學效果。本次培訓,給我們教師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機會,有充裕的時間來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給教師回顧反思的平臺,知得失,識是非,又能更好地交流溝通,互相學習,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