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組成教案4篇

字號:


    我們已經(jīng)為您準備好了所需的“水的組成教案”,希望您能將此頁收藏方便以后查看。老師會對課本中的主要教學內(nèi)容整理到教案課件中,所以老師寫教案可不能隨便對待。寫好教案,才能營造完整課堂教學。
    水的組成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6和7的組成。
    2.通過學生動手操作,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3.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1. 重點:掌握6和7的組成。
    2. 難點:親歷6和7的有序組成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舊知。
    1、出示:沸羊羊、慢羊羊、美羊羊、喜羊羊、暖羊羊、機械羊。
    問:小朋友們,你認識它們嗎?一共有幾只小動物?(齊數(shù))
    你最喜歡誰呀?
    2、師:想知道老師喜歡哪只羊嗎?老師喜歡的羊是從右數(shù)起第6只,從左邊數(shù)起第2只。是誰呀?(沒錯,就是知識淵博的慢羊羊。)
    問:誰愿意像老師這樣,把自己喜歡的羊的位置告訴大家,然后請大家來猜一猜你喜歡的是哪只羊?
    (請猜出來的小朋友帶領大家數(shù)一數(shù)。)
    二、動手操作,嘗試學習
    1、(拿走灰太狼)師:小朋友們,如果我們要把這6只羊分成兩組,可以怎么分呢?請拿出6個圓片來代替這6只羊分一分。開始吧。
    (學生自由分圓片或小棒)
    問:誰愿意到黑板上來分一分呢?(生板演并匯報,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來板書)。
    追問:還可以怎么分呀?
    2、組織學生整理學具。
    3、師:小朋友們,這就是6的分成。我們一起來讀一下。(全班齊讀)
    師:這樣看起來有點亂,小朋友們,能不能想個辦法把它們記全呢。
    (A、按順序記;B、一組一組地記)
    小結:不管我們是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來記,還是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來記,或者是一組一組地記,只要我們按照一定的方法,就能記得全了。明白了嗎?
    4、拍手游戲
    師生合拍6下,并相應說出6的組成,如:生1:我拍1,生二:我拍5,生1、2:1和5組成6,6可以分成1和5。
    5.課中休息操
    6、師:小朋友們,現(xiàn)在是6只羊,如果再加上一只灰太狼,一共有幾只了呀?(7只)那如果把這7只小動物分成兩組,每一組有幾只呢?你想怎么分呢?把你要怎么分的想法告訴你的同桌吧!
    7、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8、對口令:師生對:XXX,問問你,7能分成3和幾?……
    三、活動游戲,操作鞏固
    1、游戲---找朋友
    ⑴能組成6的兩個數(shù)用線連起來。
    213
    534
    ⑵能組成7的兩個數(shù)用線連起來。
    412
    653
    2、猜數(shù),師左手拿幾個蘋果,右手和左手合起來是6個,知道右手是幾個嗎?
    四、全課總結
    小朋友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進一步認識了6和7。這節(jié)課你們學得開心嗎?好了,小朋友們,今天的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里。
    水的組成教案 篇2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教科書數(shù)學一年級上冊教科書第41頁。
    【教學目標】
    1、掌握6和7的組成和分解,并能用簡單的方法熟記6和7的組成。
    2、借助動手操作、觀察、比較等活動,親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有序思維和遷移類推的能力。
    3、在學習的過程中,使學生收獲愉快的情感體驗,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實踐操作、合作交流掌握6和7的組成和分解。
    【教學難點】
    如何有序地掌握6和7的組成。
    【教學具準備】
    課件、小棒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引入新課
    1.排排序:誰能給這些數(shù)字寶寶排排隊呢?
    2.說一說:身邊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或7來表示的?看看老師給同學們帶來的生活中的6和7.
    3.揭示課題。
    在數(shù)學王國里6和7這兩位數(shù)字寶寶還影藏著許多知識。那今
    天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先來研究6和7的組成吧!
    二、探究新知
    1.教學6的組成。
    (1)丁老師要到佩奇家做客,老師準備了一些鮮花送給佩奇。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幾朵花?
    (2)思考:佩奇想把這些花分別插到兩個花瓶里,可以怎么分呢?大家?guī)团迤娣忠环帧?BR>    (3)出示操作要求。
    ①輕輕的數(shù)出6根小棒代替6朵紅花。
    ②把它們分成兩部分,邊分邊交流自己的分法。
    (4)匯報:比一比誰說得最好?還有別的分法嗎?根據(jù)學生匯報板書6的組成。
    (5)思考:觀察這5種6的組成,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可以按什么順序排列呢?指名學生上來排列。為什么這樣排列呢?
    (6)小結:按順序,才可以把6的組成不重復不遺漏地找出來。
    (7)小老師領讀,其他學生跟讀并試著記一記。
    2.教學7的組成
    (1)挑戰(zhàn):同學們真聰明!運用巧妙的方法,學會了6的組成。
    老師到佩奇家做客,佩奇用好吃的草莓招待客人,數(shù)一數(shù)有幾顆草莓?分別放到兩個盤子里,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2)動手操作:拿出準備好的6根小棒,動手分成兩堆,看有幾種不同的分法?把分的結果記錄在紙上。學生動手分小棒,并匯報分的結果,教師板書7的組成。
    (3)交流。請學生上臺借助擺學具,展示思考的過程與結果。
    (4)思考: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讓我們輕松記住7的組成?
    (5)小結:掌握7的組成可以嘗試類推的.方法,可以把7分成1和6,然后再依次分成2和5、3和4……一直分到6和1為止。也可以由6和1組成7聯(lián)想到1和6也組成7,5和2組成,可以聯(lián)想到2和5也組成7等等。
    (6)對口令的游戲。
    三、趣味練習,鞏固深化
    同學們好樣的,已經(jīng)學會了6和7的組成,學會了就要學以致用???,這是什么?它是七色花,玩一玩七色花轉一轉的游戲。誰來喊停?看看有什么驚喜。
    1、找朋友。那兩張卡片上的點子數(shù)合起來是6,連一連。
    2、七色花轉轉轉,停。再畫幾個圓圈就是7個?指名學生畫,其他學生在書上畫。
    水的組成教案 篇3
    《5的分解與組成》教學設計
    教學對象分析
    本節(jié)課的教學對象為中班4-5歲的幼兒,這年齡段幼兒的認知活動都是具體的,思維是直覺形象的,并且對數(shù)的概念有初步的理解,在教育活動中我嘗試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使用實物數(shù)學,動靜結合,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尋找分解和組成的規(guī)律,讓幼兒在玩中學習,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幼兒的動手觀察、探索的欲望,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的結合。
    教學內(nèi)容分析
    數(shù)的分解與組成是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班數(shù)學》中基本教育活動中的內(nèi)容。
    幼兒對數(shù)字1—5的認、讀、寫有一定的初步了解,初步建立數(shù)的概念。本節(jié)是一節(jié)數(shù)學活動,教師嘗試動手操作方法引導小朋友學習5的分解與組成,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幫助幼兒構建數(shù)學知識系統(tǒng)。
    教學目標
    1、幼兒通過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掌握5的分解與組成。
    2、掌握數(shù)字5的組成的遞增、遞減規(guī)律。
    3、發(fā)展幼兒觀察力、分析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幼兒 對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5的分解組成的4種方法。
    教學難點
    了解數(shù)組成的遞增、遞減的規(guī)律。
    活動的準備
    1、教具材料:小白兔頭飾一個,鈴鼓1個,情境音樂帶。
    2、幼兒操作材料:紅蘿卜卡片5個、2個小籃子、鉛筆、橡皮。(每個幼兒一份)
    教學方法
    1、觀察法
    2、操作法
    3、游戲法
    教學過程
    1、教師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引出活動的主題:如何將5根蘿卜分成兩份。
    2、教師將紅蘿卜卡片5個、2個小籃子、鉛筆、橡皮,發(fā)給每一個幼兒,請小朋友將5根紅蘿卜分在兩個籃子,應該怎么分,有幾種分法。
    3、請幼兒說一說自己分的結果,教師在黑板上記錄幼兒的分法;
    4、教師歸納幼兒的分法,總結出“5”的4種分解與組成,并引導幼兒讀: “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1和4、2和3、3和2、4和1可以組成5”。
    5、教師請幼兒觀察“5”的分解式,引導初步掌握數(shù)組成的遞增、遞減規(guī)律。
    延伸活動
    鞏固5的分解與組,帶小朋友做聽令鼓聲跑圈的游戲。
    規(guī)則:請5個小朋友任意站在兩個呼拉圈(呼拉圈固定在地板上)外面,聽老師的鈴鼓聲一響,就繞呼拉圖跑,鈴鼓聲一停,幼兒就跳進兩個呼拉圈內(nèi),站定不動,這樣幼兒被分成兩部分,從面教師總結5的分解與組成。
    水的組成教案 篇4
    尊敬的評委老師,你們好:
    我是xxx,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幼兒園大班《5的組成和分解》。(板書題目)本次活動是幼兒在學習了2、3、4的分解和組合以及5以內(nèi)的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次活動主要講述了5的分解和組成,讓幼兒在反復操作、觀察中形成數(shù)的概念意識。
    根據(j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數(shù)學教育必須要讓幼兒能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shù)量關系并體驗到數(shù)學的重要和有趣;教師要引導幼兒對周圍環(huán)境中數(shù)、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xiàn)象產(chǎn)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shù)的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shù)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庇纱丝梢姡瑪?shù)學的教育應該生活化、游戲化?;谟變旱哪挲g特點和學習情況,我設計了以下活動目標:
    1、學習5的分解和組成
    2、激發(fā)幼兒主動探索的興趣
    3、與同伴友好的交流和探討
    在以上3個活動目標中,由于受到幼兒認知規(guī)律和年齡特點的限制,5的分解和組成是幼兒不容易掌握的,因此我把它列為活動重點;在此基礎上引導幼兒友好的與同伴進行交流、探討所學知識是本次活動的難點。
    為了完成活動目標,我做了以下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2、3、4的組成和分解
    2、物質(zhì)準備:多媒體課件,每人一套貼有米老鼠、唐老鴨頭像的盤子,5只小企鵝,筆,記錄卡片,鼓,彩色貼紙組成的兩個圓圈,數(shù)字卡片
    為了實現(xiàn)本次活動目標,我采取了情境創(chuàng)設法、游戲法、探究法。之所以采用情境創(chuàng)設法是因為幼兒認知較淺,知識的感知離不開具體事物的支持,創(chuàng)設情境更利于幼兒的理解,激發(fā)幼兒的興趣。游戲是幼兒園的主要活動,同時也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愛玩是幼兒的天性,所以游戲法可以幫助幼兒掌握知識。因為幼兒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喜愛探索事物,利用幼兒這一特點,采用探究法培養(yǎng)幼兒主動探索的興趣和習慣。
    幼兒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幼兒主動積極的參與探索活動,選擇方法很重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幼兒年齡特點,我在學法指導時緊緊圍繞活動目標,創(chuàng)造適宜的條件,讓幼兒在認知能力、動手能力上得到提高。主要運用方法有:
    1、操作嘗試法:讓幼兒動手操作,在做中教、在教中學,讓每個孩子都去嘗試。
    2、分組討論法:通過幼兒的交流、討論,使幼兒知道5的不同分法,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
    為了達成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活動程序:
    一、 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導入
    出示多媒體課件“米老鼠、唐老鴨同時請5只小企鵝到家里去做客,讓小朋友猜小企鵝會到誰的家里去做客呢?通過這個懸念激發(fā)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diào)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這是幼兒就會說到誰家去做客,教師順勢引導出小企鵝去兩家做客,到底會有多少種去法呢?讓幼兒拿出準備好的5只小企鵝、兩個帶有米老鼠、唐老鴨頭像的盤子、筆、記錄卡片,讓幼兒開始進行動手操作。幼兒把企鵝分成兩份分別放在兩個盤子內(nèi),然后讓幼兒數(shù)每個盤子內(nèi)且的數(shù)量,把結果記在記錄卡片上,每分出一種就記一種。接著小組內(nèi)交流,向同伴講述自己的分法。
    在分解過程中,可能有的小朋友會分的不全面,教師要進行個別輔導。最后,教師歸納總結幾種分法。(板書5的分成)根據(j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的原則,這一環(huán)節(jié)我放手讓幼兒嘗試操作,讓幼兒在操作中初步感知5分成兩份的4種分法,并且讓幼兒講述操作過程、結果,這既是活動的反饋,又使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在操作中發(fā)現(xiàn)知識,鍛煉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完成了第2個活動目標。
    二、游戲鞏固
    利用“聽鼓聲跑圈”的游戲鞏固5的分解和組成。教師將彩色貼紙組成的兩個圓圈放在活動區(qū)中間,讓5個小朋友任意站在2個圓圈外,聽老師敲鼓的聲音一響就繞圓圈走,鼓聲一停,幼兒分別跳進兩個圓圈內(nèi),站立不動。老師問其他小朋友每個圈里有幾個人啊,也就是5可以分成幾和幾,幼兒回答兩個圓圈內(nèi)分別有幾個人,也就是5分成幾和幾。游戲反復進行幾次,直到幾種分法說完?!队變航逃笇ЬV要》中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活動提供活動的條件”,因此本環(huán)節(jié)主要讓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動口、動腦,既訓練幼兒的判斷能力,也提高幼兒的思維能力,同時鞏固了5分成兩部分的幾種分法,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三、活動延伸
    1、老師扮演米老鼠和幼兒相互問好,為每個小朋友帶來一張數(shù)字卡片,讓小朋友自由組合,只要組合起來是5就獎勵一顆小星星,對分錯的小朋友進行及時糾正,使幼兒加深對5的分解和組成的印象,提高思維能力。
    2、將記錄單介紹給家里人,讓家長參與互動,填寫對的畫上笑臉并且第二天帶回幼兒園,讓孩子傳遞信息,促進家園互動。
    整個活動中力求做到了激發(fā)孩子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孩子探究能力,讓孩子學的快樂,玩得開心,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達到了活動目標,解決了重難點,是幼兒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得到了發(fā)展。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評委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