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學反思 篇1
五年級音樂上冊最后一單元《愛滿人間》中有一首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叫《感恩的心》。
上課前我了解到這首歌好多學生平時常聽這首歌,對這首歌的旋律比較熟悉,學起這首歌來一定能夠唱好。但當我上課時,卻發(fā)現(xiàn),學生們在唱這首歌時感情總是不到位,有些同學甚至就是在那死氣沉沉的唱。當時看到這樣的情景真的很惱火,這么感人的歌曲同學們怎么就不能動人、深情的去演唱呢!我冷靜思考了一會,靈機一動就跟他們講了這首歌曲的由來,一個很感人的故事: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她爸爸很早就離開了人世,從小她就和媽媽相依為命。
有一天,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jīng)很晚了,但媽媽卻還沒回來,小女孩焦急地等待著。終于小女孩決定了沿著媽媽每天上班的路去找媽媽。她走啊走,走了很遠的路,總算找到了倒在路邊的媽媽。起初小女孩以為媽媽是因疲勞過度而睡著了,但后來她才意識到媽媽已經(jīng)死了。她拼命搖媽媽的手,卻發(fā)現(xiàn)媽媽的手里一直緊緊地握住一塊年糕……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淚水在她的小臉上劃過,小女孩在雨中一遍遍的“唱”著這首《感恩的心》。
在給學生講述這個故事時,我自己都忍不住要掉下眼淚來,聽完這個故事,很多同學都被感動了,這時,我播放了《感恩的心》,同學們都感動的哭了,在演唱這首歌曲時同學們就多了一份真摯、熱烈的感情。借此契機,我又引導學生說說:你想到了誰?想到了什么?你想對誰說什么?通過學生的發(fā)言、討論,最終讓他們懂得,感恩是生活中最大的智慧,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幫助那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會擁有幸福的人生!
這首歌曲雖然是家喻戶曉,但是要想激起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還是有待斟酌,如何讓這節(jié)課更加生動,讓這首歌的音樂形象走進學生的心中。
一、以感恩的'父母為引子
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我不急于揭示課題,以父母的艱辛為話題,拉開課堂的帷幕,讓學生回憶自長大父母的是如何一路照顧自己,寓教育與其中,激起學生對父母感恩的意識。
二、以歌曲的故事為依托
五年級的學生對一定的事物都有所辨別和認知,所以在這節(jié)課的中,我引領學生走進這首歌的背景,從歌曲的背景入手,讓學生更加深刻了解音樂形象,以歌曲打動學生,對接下來的歌曲學習起了很大的作用,學生的情感也易于升華。
三、以歌曲手語操為動力
歌曲容易走進學生的心中,但是用一些相關的輔助活動來助力,推動學生的情感那也是有效的,在這一節(jié)課中,我除了指導學生用情感歌唱,還增加了跳手語操,感受手語操的樂趣和蘊含,讓學生從心底去感受音樂的真諦,從心中體會感恩所有幫助自己的人。
四、以內(nèi)心呼喚來唱歌曲
在這環(huán)節(jié)中,為了讓學生情感得到升華,我創(chuàng)設情境氛圍,播放一段音樂,在音樂的推動下,我聲情并茂的訴說,喚起學生內(nèi)心心絃,引領學生回顧幫助自己的人(父母、老師、朋友、兄弟姐妹等等),嘗試想象面對這些人,請學生用內(nèi)心的情感演唱給這些人,表示謝意,學生的情感從中得到升華,還有的學生眼眶含著淚,這也足以說明,歌曲也觸及到學生的情感,達到了教育目的,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
感恩教學反思 篇2
前人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备械陆逃龖搹暮⒆幼テ稹樽層變悍置?。為使感風致動融進幼兒園生計,使感德深進幼兒的內(nèi)心深處,植進幼兒心里,作為大班孩子,想經(jīng)由過程這次社會步履:《感德》,向?qū)в變后w味父母、教員、火伴及周邊悉數(shù)人馬糊自己的愛,讓孩子曉得自己的快樂生計離不開他人的幫忙,加深孩子馬糊愛的理解,同時,也要教育幼兒學會把自己的愛全力的反饋給他人。培育晉升孩子具有一顆知恩、惜恩、感德、報恩之心。
經(jīng)由過程此步履,我意想到預設總是美麗的,想像總是無可挑剔的,但能經(jīng)患上起檢討才華稱患上上是真實的好步履。固然自己花了大大年夜批心思貪圖教案、豫備教具,但施行下來卻發(fā)現(xiàn)與預設馬糊照,在結局上照舊有所不合。為美滿此步履,現(xiàn)舉行下列反思:在講解中,全部步履教態(tài)很好,親近自然,流程很清晰,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分外是步履導進部門我向?qū)в變翰谎懦蝰雎犠蠲佬⑿纳倌辍顿u燒烤的小女孩》的故事來震動幼兒的心靈,能切進主題引起幼兒遷移本身的家庭環(huán)境,切合大班幼兒的年齒特性。但全部步履中,光陰太長,步履內(nèi)容過量,涵蓋的面太廣,所謂面面俱圓,反而會導致蜻蜓點水,未將每一個樞紐關頭的教育價值挖深挖透,使步履緊湊,達到教育目標,深進幼兒心里。是以,此講解內(nèi)容可拆分為兩個步履舉行,步履一以相識父母馬糊自己的愛,從而激起幼兒感德父母之情,盡力用實際動作幫父母為主體,舉行開鋪。
第二樞紐關頭出示媽媽賜顧幫襯自己的多媒體圖片,并請相應的幼兒向全班幼兒報告賜顧幫襯的辛苦。激起幼兒遷移閱歷,開導幼兒說說自己媽媽辛苦的賜顧幫襯自己的入程,體味媽媽馬糊自己的關懷與顧惜。再讓幼兒說說自己應該怎樣待遇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從而能使幼兒從內(nèi)心深處出發(fā),激起幼兒的感德之心,報恩之情。再延伸身邊還有良多人都在幫忙著自己,可引伸身世邊的教員、火伴等等,讓幼兒變小愛為大大年夜愛,感德幫忙身邊的每小我,做到“去去人,皆須愛”。
在從此的講解入程中,我還要多讀、多學、多問,以此來改良以及美滿自己的講解水平,在按時、按質(zhì)、按量完成講解義務的同時,讓自己一步步走向優(yōu)越。
感恩教學反思 篇3
在教學《我有一顆感恩的心》時,我抓住這個關鍵詞—感恩,引導學生注重行為轉化的情感,直到轉化為感恩的行為。我在設計之初就努力避免進入說教的模式,以情感生成為目標,以先知后行為主線,和學生的生活為內(nèi)容展開教學,力求得到情感真實,認知自然,的實效。教學設計實施后,帶來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反思:
一、在體驗中理解自主學習
從自主學習者的角度來看,教師所給予的只有資源和引導,但如何在這些條件下抉擇,以何種價值觀來抉擇,則是學習者自己的事,教師最多只能提供建議,不能替他抉擇。教學設計中圍繞學生的生活,教師在其范圍內(nèi)提供了很多生活中積累的素材,這些素材既具有代表性,又是真實存在的。在引導學生自主**和學習的過程中,悄然中施加影響,通過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體驗,加之課堂中的自主辨析和**,使得健康、積極的社會文明思想存在于學生的思想主陣地,引領實現(xiàn)其做一個懂得感受別人的恩情和厚愛的人,一個懂得將感激升華為感恩的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二、目標與實際結合
教學設計是教學預設,是學習生成的起點,是教師進行教學、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依據(jù)。生成往往是基于預設,是對預設的豐富、拓展或提高、重建,而預設的目的就是為了有效生成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生生成學習目標把握方向、搭建平臺。本課教學實施過程中通過展示和**生活中涌現(xiàn)的社會事例,圍繞預設目標開展學習活動,學生的言語表達、思想認識、課堂行為多在教師教學預設的范圍內(nèi)。
課堂中多位學生當堂向授課教師表達了自己的感恩之情,我有理由相信這種情感是真實和發(fā)自內(nèi)心的,是學生自身的主體行為。這源于他們對學習資源(社會事例)的密切關注和積極思考,引發(fā)了情感的共鳴,而有所行為體現(xiàn)。這是師生共同運用學習資源的結果,也是實現(xiàn)既定目標的過程。
在鼓勵其課堂實施感師的行為之后,用積極的語言進行了評價和肯定,無形中詮釋了“感恩重在行為”的意義。
三、積極面對需要研究的問題
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所處的環(huán)境各有不同,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以全面、積極的學習資源扶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明確學習的主題,感悟生活的哲理,激發(fā)積極的情感,引導將認知向行為的轉化。而不可忽視的是知恩不報的行為做法不僅是叢飛遇到的,學生的視野和價值觀中也會有猶豫和茫然,品德課教學必須面對學生的真實生活。對于社會生活中知恩不報、恩將仇報也有著自己的思維判斷,雖然課堂中未有明確顯現(xiàn),但亦會存在于學生的認識之中,如何更好地處理類似“人喝牛奶,牛老后還要殺掉其吃肉”的疑惑和爭論,還需要以更全面和客觀的策略加以**和引導。
感恩教學反思 篇4
還記得那是冬天的一次作文課,我對學生說:春天在人們焦灼的等待里姍姍來遲,又匆匆離開,那柔軟的柳枝似乎還在腦海中搖曳,那淡綠的柳芽還依稀在眼前拂動,不知有多少人為她吟哦高歌,那婀娜多姿的垂柳成為多少人眼里的至愛。是的,那初春的新綠,的確讓人在視覺上燦然一亮,讓你溫暖舒暢。可我想問同學們,有一種綠色日日夜夜為你著裝,你是否注意過它?大家都說它就是一年四季綠意盎然的冬青與松柏。我說是啊,它們堅強的身軀挺立在烈日下,狂風中,暴雨里……年年歲歲,歲歲年年,它們慷慨的奉獻出自己生命的綠色,給你加油,為你助威??墒悄阌卸嗌贂r間想起過它?也許你會說,它們天天都是綠色的,已經(jīng)看不出什么新奇來了,只有在北風凜冽、大雪飄飛的季節(jié)里,才會讓人想起那倔強的綠。也許這極易常見的綠色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中最熟悉不過的背景,天天如是,月月如是,年年如是,也就最不易覺察,甚至很輕易的把它拋在了腦后。然而,它們依然莊重而執(zhí)著的佇立在你的左右,依然是色澤青青……
同學們,請大家想一想,在平常的生活里,我們是否也有這樣的時候,也犯過類似的錯誤呢?因為我們的不覺與漠視,忽視了身邊最常見的東西?還記得我們以前看過的一則故事吧:一個女孩與母親賭氣出走,在路上餓了,一個陌生老大娘給了她一碗混沌,她感激不盡。老大娘告訴她說:“我只給了你一碗混沌,你就很感激,你媽媽不知為你付出了多少代價,你怎么不知道感激,還出走呢?”女孩頓然醒悟……是否在我們周圍,也有這樣的人,這樣的經(jīng)歷?他們對于司空見慣的事物,默默無聞的親情,視而不見,看得久了,就如四季的常綠物一樣感覺不出幸福來了;擁有的東西久了,也就不懂體味,不知珍惜。也許只有當你遭受不幸的時候,才會想起那似乎已經(jīng)融入你的生命,成為習慣的依依真情。別人的一點關懷,一個幫助,固然值得感動,身邊樸實的真情,更應該去感恩。否則,等有一天,失去后才發(fā)現(xiàn),你已經(jīng)錯過了許多本該幸福快樂的日子,甚至留下永遠的遺憾!同學們都說父母親情就是大家容易忽視的幸福,很多同學想起了父母對自己的關懷。于是我趁熱打鐵,讓同學們奮筆疾書去書寫自己的感恩情,結果那次作文寫得很精彩,學生在回憶往事梳理親情的時候?qū)W會了感恩!
感恩教學反思 篇5
感恩伙伴主題班會教案設計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幫助學生了解認識同學之間和睦相處的重要性;
2.懂得關心別人、將心比心的人際交往常識;
3.促進同學團結,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
二、活動過程:
(一)唱《找朋友》音樂開場
中隊長:同學們,我們?nèi)嗤瑢W在一起生活,有些成為了好朋友,有些卻沒說過幾句話,你受同學歡迎嗎?你會和同學交往嗎?通過今天的活動,相信大家會對這些問題有一定的了解。
(二)進行“相互采訪”活動
1.互相自我介紹,內(nèi)容包括:
(1)自己的姓名、年齡、家庭情況等;
(2)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個性特點等;
(3)其他有關的情況。
2.訪問活動結束后,每個同學介紹被他訪問的同學,再由被介紹者補充。教師告訴其他同學要注意聽,記住班上每個同學的特征。
(三)帶著你的朋友來聊一聊
請一些同學邀請自己在班上的好朋友上臺,說說為什么能成為好朋友,或朋友之間一些難忘的事,并接受大家的祝福?!尽案卸骰锇椤备卸髦黝}班會】“感恩伙伴”感恩主題班會。(大約3-4對朋友)
(四)表演
中隊長:我們在與朋友的交往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摩擦,這個時候該怎么辦呢?且看以下短劇。
一個組長發(fā)書,把一本臟書爛書發(fā)給同學,大家互不理解,爭吵起來。
一個同學沒帶筆,同桌不想把新買的筆借給人,使得這個同學不能完成學習任務。
感恩教學反思 篇6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主題班會教學反思
水泉中心小學二年級劉淑金
感恩教育的目的是教學生如何做人。成功學家告訴我們: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顆感恩之心,時時對自己的現(xiàn)狀心存感激,同時也要對別人為你所做的一切懷有敬意和感激之情。
如果你接受別人的恩惠,不管是禮物、忠告或幫忙,你也應該抽出時間向?qū)Ψ奖磉_謝意。于是,讓學生在承蒙周圍人的關愛時說一聲“謝謝”,意義就顯得相當重要。因為,只有讓學生對社會對環(huán)境及周圍的人心存感激,他才能幸福愉快,才能主動幫助需要幫住的人,才能在自己遇到困難時得到更多的幫助感恩,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只有朦朧的感覺。
本次主題班會“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就是通過教師幫助學生課前搜集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故事,讓學生留心觀察發(fā)生在身邊的一些孝敬父母的事,使學生明白要感恩于父母,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準備充分。在活動課上,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講故事、評故事、談感受,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展。由于是學生自己的故事,同學們?nèi)菀茁牰箤W生從故事中認識到怎樣做才是尊敬父母、孝敬父母,從中受到感恩教育,并萌生感恩之心。
課件演示的內(nèi)容與課堂內(nèi)容一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共鳴,是真正的教育。
經(jīng)過課堂調(diào)查,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思想行為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多花錢,多操心家庭,多關心父母,少抱怨父母。開始學會感恩,開始了解家長、老師、了解學生,學生相處得更加融洽。
但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首先,對于“感恩”沒有進行深入的挖掘,使部分學生體會不深。其次,時間的把握不夠準確。第三,教師的語言組織需要改進。
改進措施:為了保證學生的感恩之心時刻記在心理,讓這份感恩之心不斷鞭策孩子的行為。一段時間后,我們可以在次舉辦這樣的主題班會,配合孩子們的成長變化,讓一顆感恩的心永遠留在我的心里。
感恩教學反思 篇7
“感恩父母”主題活動教學設計與反思
班會主題:
感恩父母。
活動背景:
在如今的社會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下,正處于13歲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們漸漸從乖巧聽話轉而反叛逆從,對于爸爸媽媽的愛往往熟視無睹,對于爸爸媽媽的嘮叨開始火冒三丈,父母于自己的意義何在?怎樣才是對父母真正的愛?感恩教育呼喚孩子單純的心靈!
就在這次主題班會開展之前,我班的盛鴻還跟自己的父母鬧別扭,甚至打翻了母親為他準備的早餐,后來交談下來是他覺得父母對自己好得有些過分了,他覺得父母太煩了。還有一個小女孩潘純璉,她和父親的關系非常緊張。她認為她父親太嘮叨了等等。我想這應該不是這兩個孩子的特例,而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所以教會孩子感恩父母,開展這樣的主題班會是很有必要的。
目的:讓學生學會感恩父母。
活動準備:
** 、問卷
活動形式:
討論 、故事
活動地點:
教室活動過程:
整個主題班會設計是這樣的,首先以去年5.12大**時孩子和父母的感人鏡頭鋪開,隨著感人的**開始營造整場班會的氣氛,逐漸進入主題。其實這段**的選擇我也是破費心思的,因為這段**我是看一次要掉一次淚的,它里面主要是父母和孩子的那種生離死別催人淚下,從而引出父母和孩子的難以割舍的親情和愛。
然后是前一周安排的一個實踐活動的問題和思考。這個活動名稱叫“24小時愛心活動”,其實是我們思品課里面的一項實踐活動,就是在周六那一天隨身帶一個雞蛋,保護它24個小時,使它完好無損且不離身。其實在布置的時候他們就很好奇也很有興趣,當然也很聽話地去照做了。
班會課上,他們在主持人的發(fā)問下交流時,他們才知道老師要求他們做這個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就是為了讓他們體會父母對孩子的心。孩子們說他們小心翼翼地把雞蛋用餐巾紙、海綿、塑料泡沫層層包圍,睡覺的時候還不離手,可謂用心良苦。一些孩子說雞蛋是意外打碎的。是的,保護一個雞蛋對我們來說并不容易。父母應該用這樣的心保護我們一輩子!
接下來,孩子們打開了我事先給他們父母的問卷。問卷涉及八個問題。問卷排頭是“爸爸/媽媽,我想問問您”,這8個問題分別是:
1,您每天這樣辛苦地工作、努力地賺錢都是為了什么?
兩年來你在我身上花了多少錢?我大學畢業(yè)要花多少錢?
你還記得你為我做出的最大犧牲是什么嗎?
4你目前最大的夢想或追求是什么?
5請記住你為我做的那些平凡而動人的場景。
6當我對你說什么的時候,你最開心嗎?
7當我為你做些什么的時候,你最感動嗎?
8如果世界突然想讓你一無所獲,你最不想失去的是什么?
我父母做完問卷后,把它封好交給了我。仔細閱讀了父母的回答后,我認真地寫下了主持人的講話。也在孩子們認真閱讀時,隨著感人的接著,是一位母親的留言錄音,述說了小時候女兒骨折時她和孩子父親幾經(jīng)周折帶孩子去看病,后來精心照料的心情和經(jīng)歷,又一次感動了大家,尤其是那個當事人小姑娘,要知道就在前一周她還和自己的媽媽鬧矛盾呢!
背景**主持人深情地朗讀講稿。漸漸地,看到孩子們的眼淚落下,我知道他們很感動。最后,主持人給學生們發(fā)了兩條建議
一,好好地看父母一眼,看看他們頭上的白發(fā),看一看他們穿的衣服,看一看這么多年來他們?yōu)槟愕牟賱凇?、 深情地對他們說:我愛你!
沒有不好意思,沒有羞澀地說一聲:我愛你們!
班會結束后,班長把這兩個建議寫在板上的黑板上,作為當天的課堂作業(yè),并要求家長們把自己的意見寫在備忘錄上。于是第二天,批改備忘錄的時候,一段段父母的感言又一次打動了我。
班主任總結:各位老師,您好!我們李校長經(jīng)常談論生活中的三大話題
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做知識。其中,學會做人排在首位。也許我自己是思想品德課的老師,所以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重對學生的道的教育。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后,集體的本身就能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而主題班會就是教育學生的一項重要的集體活動,是我們班主任通過班集體教育影響學生的一種教育形式。
這一次學校給出的這樣一個開展主題班會的平臺非常好,因為說實話,一年多來,我可從來沒有在班級里像模像樣地開過這樣的主題班會。所以這一次,從主題班會的準備到實施,我是十分地緊張,我和我們班的孩子們一起在開始學習怎樣開展主題班會。所以開業(yè)后,盛先生說我成功了。我真的很高興,因為我和孩子們的努力沒有白費。
班級活動活動反思:
我想這一次主題班會我的體會還是比較多的。首先,主題班會貴在“認真”二字。要想開好一次主題班會,讓它成功,讓它發(fā)揮它應有的德育功能,從班會的設計、構思、準備、組織到實施,甚至多**材料的選擇運用以及主持人的講稿寫作,都需要花費班主任和學生大量的心血。
反正這一次主題班會我是非常重視的,作為班主任也事無巨細地操辦了本次主題班會,所以最后還算起到了一些教育效果。
其次,主題班會的設計必須有針對性,貼近學生的生活和思想實際。真實性非常重要。這一點,不僅是我們思品課備課的要點,之前我們牛老師也給我講了當年她舉辦過的一次也是感恩的主題班會,說的讓兩個藝術特長生表演了樂器以后,當場讓那兩個孩子算一下父母這么多年來為了他們這個樂器表演付出了多少心血,后來兩個孩子被感動地哭了,全班也被感動地哭了。所以我知道,主題班會的內(nèi)容一定是學生的真材實料,否則只能是作秀,學生根本不會有真正的體會和感受。
比如在我本次主題班會中,因為有了那么一份問卷,所以在主持人講稿中很多內(nèi)容都是真實的事情,句句都說到學生的心坎里去了。
比如開學的時候,我班的作業(yè)很嚴重,怎么能讓孩子真正體會不完成作業(yè)的后果呢?我想過去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說的最多的就是你現(xiàn)在沒有完成作業(yè),將來的遺憾是你自己??墒菍W生沒有切實體會,也就無法真正認同。
于是我在班會課上請來了我的兩位初中同學,一位呢就是當時的聽老師話按時完成回家作業(yè)的,現(xiàn)在是上海大學直升研究生在讀,另外一位就是當時可以說經(jīng)常不完成作業(yè)然后經(jīng)常被老師放學后留下來的,現(xiàn)在是無業(yè)游名。我問孩子們和沒完成作業(yè)的同學為什么不做作業(yè),以及對他們現(xiàn)在生活的影響。當時他們的討論我還記憶猶新,好幾個學生在后來的周記中還提到我的兩個同學,那次以后,不做作業(yè)的現(xiàn)象大有好轉。
另外,像這樣的主題班會很重要的一點,也是之前牛老師跟我反復叮囑的,就是整個班級體要有與主題相切合的總體班級氣氛。比如說這一次是“感恩父母”的主題,那么要求學生有一個嚴肅的、真誠的班級氣氛,嚴禁在下面**小動,否則很難達到應有的教育效果。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因為是我從教以來的第一次比較像樣的主題班會,可能是我比較重視,也可能是還沒有真正學會如何培養(yǎng)班干部,總之看到其他班都是學生干部自己操辦,我想今后還是要讓班干部多鍛煉能力,讓以后的主題班會更多地成為孩子們自己的舞臺。
主題班會對品德教育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們的學生也通過本次“感恩父母”主題隊會,真正體會到了父母對自己的愛,也很好地喚起了他們的感恩意識,并且在學習生活中從點滴做起學會感恩。
總之,品德教育是一門精雕細琢的學問,它的形式是多樣的,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將不斷努力探索,更好地發(fā)揮主題班會的德育作用,繼續(xù)努力建設優(yōu)秀的班集體。
小編精心
五年級音樂上冊最后一單元《愛滿人間》中有一首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叫《感恩的心》。
上課前我了解到這首歌好多學生平時常聽這首歌,對這首歌的旋律比較熟悉,學起這首歌來一定能夠唱好。但當我上課時,卻發(fā)現(xiàn),學生們在唱這首歌時感情總是不到位,有些同學甚至就是在那死氣沉沉的唱。當時看到這樣的情景真的很惱火,這么感人的歌曲同學們怎么就不能動人、深情的去演唱呢!我冷靜思考了一會,靈機一動就跟他們講了這首歌曲的由來,一個很感人的故事:一個天生失語的小女孩,她爸爸很早就離開了人世,從小她就和媽媽相依為命。
有一天,天下著很大的雨,已經(jīng)很晚了,但媽媽卻還沒回來,小女孩焦急地等待著。終于小女孩決定了沿著媽媽每天上班的路去找媽媽。她走啊走,走了很遠的路,總算找到了倒在路邊的媽媽。起初小女孩以為媽媽是因疲勞過度而睡著了,但后來她才意識到媽媽已經(jīng)死了。她拼命搖媽媽的手,卻發(fā)現(xiàn)媽媽的手里一直緊緊地握住一塊年糕……雨一直在下,小女孩也不知哭了多久。淚水在她的小臉上劃過,小女孩在雨中一遍遍的“唱”著這首《感恩的心》。
在給學生講述這個故事時,我自己都忍不住要掉下眼淚來,聽完這個故事,很多同學都被感動了,這時,我播放了《感恩的心》,同學們都感動的哭了,在演唱這首歌曲時同學們就多了一份真摯、熱烈的感情。借此契機,我又引導學生說說:你想到了誰?想到了什么?你想對誰說什么?通過學生的發(fā)言、討論,最終讓他們懂得,感恩是生活中最大的智慧,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幫助那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會擁有幸福的人生!
這首歌曲雖然是家喻戶曉,但是要想激起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還是有待斟酌,如何讓這節(jié)課更加生動,讓這首歌的音樂形象走進學生的心中。
一、以感恩的'父母為引子
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我不急于揭示課題,以父母的艱辛為話題,拉開課堂的帷幕,讓學生回憶自長大父母的是如何一路照顧自己,寓教育與其中,激起學生對父母感恩的意識。
二、以歌曲的故事為依托
五年級的學生對一定的事物都有所辨別和認知,所以在這節(jié)課的中,我引領學生走進這首歌的背景,從歌曲的背景入手,讓學生更加深刻了解音樂形象,以歌曲打動學生,對接下來的歌曲學習起了很大的作用,學生的情感也易于升華。
三、以歌曲手語操為動力
歌曲容易走進學生的心中,但是用一些相關的輔助活動來助力,推動學生的情感那也是有效的,在這一節(jié)課中,我除了指導學生用情感歌唱,還增加了跳手語操,感受手語操的樂趣和蘊含,讓學生從心底去感受音樂的真諦,從心中體會感恩所有幫助自己的人。
四、以內(nèi)心呼喚來唱歌曲
在這環(huán)節(jié)中,為了讓學生情感得到升華,我創(chuàng)設情境氛圍,播放一段音樂,在音樂的推動下,我聲情并茂的訴說,喚起學生內(nèi)心心絃,引領學生回顧幫助自己的人(父母、老師、朋友、兄弟姐妹等等),嘗試想象面對這些人,請學生用內(nèi)心的情感演唱給這些人,表示謝意,學生的情感從中得到升華,還有的學生眼眶含著淚,這也足以說明,歌曲也觸及到學生的情感,達到了教育目的,實現(xiàn)了教學目標。
感恩教學反思 篇2
前人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备械陆逃龖搹暮⒆幼テ稹樽層變悍置?。為使感風致動融進幼兒園生計,使感德深進幼兒的內(nèi)心深處,植進幼兒心里,作為大班孩子,想經(jīng)由過程這次社會步履:《感德》,向?qū)в變后w味父母、教員、火伴及周邊悉數(shù)人馬糊自己的愛,讓孩子曉得自己的快樂生計離不開他人的幫忙,加深孩子馬糊愛的理解,同時,也要教育幼兒學會把自己的愛全力的反饋給他人。培育晉升孩子具有一顆知恩、惜恩、感德、報恩之心。
經(jīng)由過程此步履,我意想到預設總是美麗的,想像總是無可挑剔的,但能經(jīng)患上起檢討才華稱患上上是真實的好步履。固然自己花了大大年夜批心思貪圖教案、豫備教具,但施行下來卻發(fā)現(xiàn)與預設馬糊照,在結局上照舊有所不合。為美滿此步履,現(xiàn)舉行下列反思:在講解中,全部步履教態(tài)很好,親近自然,流程很清晰,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分外是步履導進部門我向?qū)в變翰谎懦蝰雎犠蠲佬⑿纳倌辍顿u燒烤的小女孩》的故事來震動幼兒的心靈,能切進主題引起幼兒遷移本身的家庭環(huán)境,切合大班幼兒的年齒特性。但全部步履中,光陰太長,步履內(nèi)容過量,涵蓋的面太廣,所謂面面俱圓,反而會導致蜻蜓點水,未將每一個樞紐關頭的教育價值挖深挖透,使步履緊湊,達到教育目標,深進幼兒心里。是以,此講解內(nèi)容可拆分為兩個步履舉行,步履一以相識父母馬糊自己的愛,從而激起幼兒感德父母之情,盡力用實際動作幫父母為主體,舉行開鋪。
第二樞紐關頭出示媽媽賜顧幫襯自己的多媒體圖片,并請相應的幼兒向全班幼兒報告賜顧幫襯的辛苦。激起幼兒遷移閱歷,開導幼兒說說自己媽媽辛苦的賜顧幫襯自己的入程,體味媽媽馬糊自己的關懷與顧惜。再讓幼兒說說自己應該怎樣待遇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從而能使幼兒從內(nèi)心深處出發(fā),激起幼兒的感德之心,報恩之情。再延伸身邊還有良多人都在幫忙著自己,可引伸身世邊的教員、火伴等等,讓幼兒變小愛為大大年夜愛,感德幫忙身邊的每小我,做到“去去人,皆須愛”。
在從此的講解入程中,我還要多讀、多學、多問,以此來改良以及美滿自己的講解水平,在按時、按質(zhì)、按量完成講解義務的同時,讓自己一步步走向優(yōu)越。
感恩教學反思 篇3
在教學《我有一顆感恩的心》時,我抓住這個關鍵詞—感恩,引導學生注重行為轉化的情感,直到轉化為感恩的行為。我在設計之初就努力避免進入說教的模式,以情感生成為目標,以先知后行為主線,和學生的生活為內(nèi)容展開教學,力求得到情感真實,認知自然,的實效。教學設計實施后,帶來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反思:
一、在體驗中理解自主學習
從自主學習者的角度來看,教師所給予的只有資源和引導,但如何在這些條件下抉擇,以何種價值觀來抉擇,則是學習者自己的事,教師最多只能提供建議,不能替他抉擇。教學設計中圍繞學生的生活,教師在其范圍內(nèi)提供了很多生活中積累的素材,這些素材既具有代表性,又是真實存在的。在引導學生自主**和學習的過程中,悄然中施加影響,通過結合自己的生活、學習體驗,加之課堂中的自主辨析和**,使得健康、積極的社會文明思想存在于學生的思想主陣地,引領實現(xiàn)其做一個懂得感受別人的恩情和厚愛的人,一個懂得將感激升華為感恩的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二、目標與實際結合
教學設計是教學預設,是學習生成的起點,是教師進行教學、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依據(jù)。生成往往是基于預設,是對預設的豐富、拓展或提高、重建,而預設的目的就是為了有效生成創(chuàng)造條件,為學生生成學習目標把握方向、搭建平臺。本課教學實施過程中通過展示和**生活中涌現(xiàn)的社會事例,圍繞預設目標開展學習活動,學生的言語表達、思想認識、課堂行為多在教師教學預設的范圍內(nèi)。
課堂中多位學生當堂向授課教師表達了自己的感恩之情,我有理由相信這種情感是真實和發(fā)自內(nèi)心的,是學生自身的主體行為。這源于他們對學習資源(社會事例)的密切關注和積極思考,引發(fā)了情感的共鳴,而有所行為體現(xiàn)。這是師生共同運用學習資源的結果,也是實現(xiàn)既定目標的過程。
在鼓勵其課堂實施感師的行為之后,用積極的語言進行了評價和肯定,無形中詮釋了“感恩重在行為”的意義。
三、積極面對需要研究的問題
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所處的環(huán)境各有不同,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以全面、積極的學習資源扶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明確學習的主題,感悟生活的哲理,激發(fā)積極的情感,引導將認知向行為的轉化。而不可忽視的是知恩不報的行為做法不僅是叢飛遇到的,學生的視野和價值觀中也會有猶豫和茫然,品德課教學必須面對學生的真實生活。對于社會生活中知恩不報、恩將仇報也有著自己的思維判斷,雖然課堂中未有明確顯現(xiàn),但亦會存在于學生的認識之中,如何更好地處理類似“人喝牛奶,牛老后還要殺掉其吃肉”的疑惑和爭論,還需要以更全面和客觀的策略加以**和引導。
感恩教學反思 篇4
還記得那是冬天的一次作文課,我對學生說:春天在人們焦灼的等待里姍姍來遲,又匆匆離開,那柔軟的柳枝似乎還在腦海中搖曳,那淡綠的柳芽還依稀在眼前拂動,不知有多少人為她吟哦高歌,那婀娜多姿的垂柳成為多少人眼里的至愛。是的,那初春的新綠,的確讓人在視覺上燦然一亮,讓你溫暖舒暢。可我想問同學們,有一種綠色日日夜夜為你著裝,你是否注意過它?大家都說它就是一年四季綠意盎然的冬青與松柏。我說是啊,它們堅強的身軀挺立在烈日下,狂風中,暴雨里……年年歲歲,歲歲年年,它們慷慨的奉獻出自己生命的綠色,給你加油,為你助威??墒悄阌卸嗌贂r間想起過它?也許你會說,它們天天都是綠色的,已經(jīng)看不出什么新奇來了,只有在北風凜冽、大雪飄飛的季節(jié)里,才會讓人想起那倔強的綠。也許這極易常見的綠色已經(jīng)成為人們生活中最熟悉不過的背景,天天如是,月月如是,年年如是,也就最不易覺察,甚至很輕易的把它拋在了腦后。然而,它們依然莊重而執(zhí)著的佇立在你的左右,依然是色澤青青……
同學們,請大家想一想,在平常的生活里,我們是否也有這樣的時候,也犯過類似的錯誤呢?因為我們的不覺與漠視,忽視了身邊最常見的東西?還記得我們以前看過的一則故事吧:一個女孩與母親賭氣出走,在路上餓了,一個陌生老大娘給了她一碗混沌,她感激不盡。老大娘告訴她說:“我只給了你一碗混沌,你就很感激,你媽媽不知為你付出了多少代價,你怎么不知道感激,還出走呢?”女孩頓然醒悟……是否在我們周圍,也有這樣的人,這樣的經(jīng)歷?他們對于司空見慣的事物,默默無聞的親情,視而不見,看得久了,就如四季的常綠物一樣感覺不出幸福來了;擁有的東西久了,也就不懂體味,不知珍惜。也許只有當你遭受不幸的時候,才會想起那似乎已經(jīng)融入你的生命,成為習慣的依依真情。別人的一點關懷,一個幫助,固然值得感動,身邊樸實的真情,更應該去感恩。否則,等有一天,失去后才發(fā)現(xiàn),你已經(jīng)錯過了許多本該幸福快樂的日子,甚至留下永遠的遺憾!同學們都說父母親情就是大家容易忽視的幸福,很多同學想起了父母對自己的關懷。于是我趁熱打鐵,讓同學們奮筆疾書去書寫自己的感恩情,結果那次作文寫得很精彩,學生在回憶往事梳理親情的時候?qū)W會了感恩!
感恩教學反思 篇5
感恩伙伴主題班會教案設計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幫助學生了解認識同學之間和睦相處的重要性;
2.懂得關心別人、將心比心的人際交往常識;
3.促進同學團結,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
二、活動過程:
(一)唱《找朋友》音樂開場
中隊長:同學們,我們?nèi)嗤瑢W在一起生活,有些成為了好朋友,有些卻沒說過幾句話,你受同學歡迎嗎?你會和同學交往嗎?通過今天的活動,相信大家會對這些問題有一定的了解。
(二)進行“相互采訪”活動
1.互相自我介紹,內(nèi)容包括:
(1)自己的姓名、年齡、家庭情況等;
(2)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個性特點等;
(3)其他有關的情況。
2.訪問活動結束后,每個同學介紹被他訪問的同學,再由被介紹者補充。教師告訴其他同學要注意聽,記住班上每個同學的特征。
(三)帶著你的朋友來聊一聊
請一些同學邀請自己在班上的好朋友上臺,說說為什么能成為好朋友,或朋友之間一些難忘的事,并接受大家的祝福?!尽案卸骰锇椤备卸髦黝}班會】“感恩伙伴”感恩主題班會。(大約3-4對朋友)
(四)表演
中隊長:我們在與朋友的交往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摩擦,這個時候該怎么辦呢?且看以下短劇。
一個組長發(fā)書,把一本臟書爛書發(fā)給同學,大家互不理解,爭吵起來。
一個同學沒帶筆,同桌不想把新買的筆借給人,使得這個同學不能完成學習任務。
感恩教學反思 篇6
《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主題班會教學反思
水泉中心小學二年級劉淑金
感恩教育的目的是教學生如何做人。成功學家告訴我們:成功的第一步就是先存有一顆感恩之心,時時對自己的現(xiàn)狀心存感激,同時也要對別人為你所做的一切懷有敬意和感激之情。
如果你接受別人的恩惠,不管是禮物、忠告或幫忙,你也應該抽出時間向?qū)Ψ奖磉_謝意。于是,讓學生在承蒙周圍人的關愛時說一聲“謝謝”,意義就顯得相當重要。因為,只有讓學生對社會對環(huán)境及周圍的人心存感激,他才能幸福愉快,才能主動幫助需要幫住的人,才能在自己遇到困難時得到更多的幫助感恩,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只有朦朧的感覺。
本次主題班會“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就是通過教師幫助學生課前搜集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故事,讓學生留心觀察發(fā)生在身邊的一些孝敬父母的事,使學生明白要感恩于父母,感謝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準備充分。在活動課上,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講故事、評故事、談感受,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展。由于是學生自己的故事,同學們?nèi)菀茁牰箤W生從故事中認識到怎樣做才是尊敬父母、孝敬父母,從中受到感恩教育,并萌生感恩之心。
課件演示的內(nèi)容與課堂內(nèi)容一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共鳴,是真正的教育。
經(jīng)過課堂調(diào)查,我們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思想行為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多花錢,多操心家庭,多關心父母,少抱怨父母。開始學會感恩,開始了解家長、老師、了解學生,學生相處得更加融洽。
但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首先,對于“感恩”沒有進行深入的挖掘,使部分學生體會不深。其次,時間的把握不夠準確。第三,教師的語言組織需要改進。
改進措施:為了保證學生的感恩之心時刻記在心理,讓這份感恩之心不斷鞭策孩子的行為。一段時間后,我們可以在次舉辦這樣的主題班會,配合孩子們的成長變化,讓一顆感恩的心永遠留在我的心里。
感恩教學反思 篇7
“感恩父母”主題活動教學設計與反思
班會主題:
感恩父母。
活動背景:
在如今的社會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下,正處于13歲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們漸漸從乖巧聽話轉而反叛逆從,對于爸爸媽媽的愛往往熟視無睹,對于爸爸媽媽的嘮叨開始火冒三丈,父母于自己的意義何在?怎樣才是對父母真正的愛?感恩教育呼喚孩子單純的心靈!
就在這次主題班會開展之前,我班的盛鴻還跟自己的父母鬧別扭,甚至打翻了母親為他準備的早餐,后來交談下來是他覺得父母對自己好得有些過分了,他覺得父母太煩了。還有一個小女孩潘純璉,她和父親的關系非常緊張。她認為她父親太嘮叨了等等。我想這應該不是這兩個孩子的特例,而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所以教會孩子感恩父母,開展這樣的主題班會是很有必要的。
目的:讓學生學會感恩父母。
活動準備:
** 、問卷
活動形式:
討論 、故事
活動地點:
教室活動過程:
整個主題班會設計是這樣的,首先以去年5.12大**時孩子和父母的感人鏡頭鋪開,隨著感人的**開始營造整場班會的氣氛,逐漸進入主題。其實這段**的選擇我也是破費心思的,因為這段**我是看一次要掉一次淚的,它里面主要是父母和孩子的那種生離死別催人淚下,從而引出父母和孩子的難以割舍的親情和愛。
然后是前一周安排的一個實踐活動的問題和思考。這個活動名稱叫“24小時愛心活動”,其實是我們思品課里面的一項實踐活動,就是在周六那一天隨身帶一個雞蛋,保護它24個小時,使它完好無損且不離身。其實在布置的時候他們就很好奇也很有興趣,當然也很聽話地去照做了。
班會課上,他們在主持人的發(fā)問下交流時,他們才知道老師要求他們做這個活動的目的和意義——就是為了讓他們體會父母對孩子的心。孩子們說他們小心翼翼地把雞蛋用餐巾紙、海綿、塑料泡沫層層包圍,睡覺的時候還不離手,可謂用心良苦。一些孩子說雞蛋是意外打碎的。是的,保護一個雞蛋對我們來說并不容易。父母應該用這樣的心保護我們一輩子!
接下來,孩子們打開了我事先給他們父母的問卷。問卷涉及八個問題。問卷排頭是“爸爸/媽媽,我想問問您”,這8個問題分別是:
1,您每天這樣辛苦地工作、努力地賺錢都是為了什么?
兩年來你在我身上花了多少錢?我大學畢業(yè)要花多少錢?
你還記得你為我做出的最大犧牲是什么嗎?
4你目前最大的夢想或追求是什么?
5請記住你為我做的那些平凡而動人的場景。
6當我對你說什么的時候,你最開心嗎?
7當我為你做些什么的時候,你最感動嗎?
8如果世界突然想讓你一無所獲,你最不想失去的是什么?
我父母做完問卷后,把它封好交給了我。仔細閱讀了父母的回答后,我認真地寫下了主持人的講話。也在孩子們認真閱讀時,隨著感人的接著,是一位母親的留言錄音,述說了小時候女兒骨折時她和孩子父親幾經(jīng)周折帶孩子去看病,后來精心照料的心情和經(jīng)歷,又一次感動了大家,尤其是那個當事人小姑娘,要知道就在前一周她還和自己的媽媽鬧矛盾呢!
背景**主持人深情地朗讀講稿。漸漸地,看到孩子們的眼淚落下,我知道他們很感動。最后,主持人給學生們發(fā)了兩條建議
一,好好地看父母一眼,看看他們頭上的白發(fā),看一看他們穿的衣服,看一看這么多年來他們?yōu)槟愕牟賱凇?、 深情地對他們說:我愛你!
沒有不好意思,沒有羞澀地說一聲:我愛你們!
班會結束后,班長把這兩個建議寫在板上的黑板上,作為當天的課堂作業(yè),并要求家長們把自己的意見寫在備忘錄上。于是第二天,批改備忘錄的時候,一段段父母的感言又一次打動了我。
班主任總結:各位老師,您好!我們李校長經(jīng)常談論生活中的三大話題
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做知識。其中,學會做人排在首位。也許我自己是思想品德課的老師,所以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重對學生的道的教育。
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后,集體的本身就能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而主題班會就是教育學生的一項重要的集體活動,是我們班主任通過班集體教育影響學生的一種教育形式。
這一次學校給出的這樣一個開展主題班會的平臺非常好,因為說實話,一年多來,我可從來沒有在班級里像模像樣地開過這樣的主題班會。所以這一次,從主題班會的準備到實施,我是十分地緊張,我和我們班的孩子們一起在開始學習怎樣開展主題班會。所以開業(yè)后,盛先生說我成功了。我真的很高興,因為我和孩子們的努力沒有白費。
班級活動活動反思:
我想這一次主題班會我的體會還是比較多的。首先,主題班會貴在“認真”二字。要想開好一次主題班會,讓它成功,讓它發(fā)揮它應有的德育功能,從班會的設計、構思、準備、組織到實施,甚至多**材料的選擇運用以及主持人的講稿寫作,都需要花費班主任和學生大量的心血。
反正這一次主題班會我是非常重視的,作為班主任也事無巨細地操辦了本次主題班會,所以最后還算起到了一些教育效果。
其次,主題班會的設計必須有針對性,貼近學生的生活和思想實際。真實性非常重要。這一點,不僅是我們思品課備課的要點,之前我們牛老師也給我講了當年她舉辦過的一次也是感恩的主題班會,說的讓兩個藝術特長生表演了樂器以后,當場讓那兩個孩子算一下父母這么多年來為了他們這個樂器表演付出了多少心血,后來兩個孩子被感動地哭了,全班也被感動地哭了。所以我知道,主題班會的內(nèi)容一定是學生的真材實料,否則只能是作秀,學生根本不會有真正的體會和感受。
比如在我本次主題班會中,因為有了那么一份問卷,所以在主持人講稿中很多內(nèi)容都是真實的事情,句句都說到學生的心坎里去了。
比如開學的時候,我班的作業(yè)很嚴重,怎么能讓孩子真正體會不完成作業(yè)的后果呢?我想過去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說的最多的就是你現(xiàn)在沒有完成作業(yè),將來的遺憾是你自己??墒菍W生沒有切實體會,也就無法真正認同。
于是我在班會課上請來了我的兩位初中同學,一位呢就是當時的聽老師話按時完成回家作業(yè)的,現(xiàn)在是上海大學直升研究生在讀,另外一位就是當時可以說經(jīng)常不完成作業(yè)然后經(jīng)常被老師放學后留下來的,現(xiàn)在是無業(yè)游名。我問孩子們和沒完成作業(yè)的同學為什么不做作業(yè),以及對他們現(xiàn)在生活的影響。當時他們的討論我還記憶猶新,好幾個學生在后來的周記中還提到我的兩個同學,那次以后,不做作業(yè)的現(xiàn)象大有好轉。
另外,像這樣的主題班會很重要的一點,也是之前牛老師跟我反復叮囑的,就是整個班級體要有與主題相切合的總體班級氣氛。比如說這一次是“感恩父母”的主題,那么要求學生有一個嚴肅的、真誠的班級氣氛,嚴禁在下面**小動,否則很難達到應有的教育效果。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因為是我從教以來的第一次比較像樣的主題班會,可能是我比較重視,也可能是還沒有真正學會如何培養(yǎng)班干部,總之看到其他班都是學生干部自己操辦,我想今后還是要讓班干部多鍛煉能力,讓以后的主題班會更多地成為孩子們自己的舞臺。
主題班會對品德教育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們的學生也通過本次“感恩父母”主題隊會,真正體會到了父母對自己的愛,也很好地喚起了他們的感恩意識,并且在學習生活中從點滴做起學會感恩。
總之,品德教育是一門精雕細琢的學問,它的形式是多樣的,它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將不斷努力探索,更好地發(fā)揮主題班會的德育作用,繼續(xù)努力建設優(yōu)秀的班集體。
小編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