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入境處2003年推出香港投資移民計劃,9年來有逾1.4萬宗申請獲批,為香港吸納超過1000億港元投資金額,且逐年創(chuàng)新高,單在去年投資金額就高達300多億港元,較計劃實施首年大增15倍,主要投資房地產(chǎn)和股票,至今共約200人獲批準為永久居民。為增加計劃競爭力,入境處明年將作全面檢討,包括研究是否重納房地產(chǎn)投資,及如何加快審批程序。
截至今年4月,香港入境處“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共批準1.45萬宗投資移民申請,連帶2.6萬多名受養(yǎng)人獲批,包括一宗成功移民至熱門討論地點瓦努阿圖的申請,9年來共為香港吸納1063億元投資額。
其中投資股票占4成半,達458億元;投資房地產(chǎn)則占4成,達400余億元;投資債券占約1成,達100余億元。至于2010年中新增的投資相連保險產(chǎn)品,截至4月共吸引38名申請人,吸納2.8億元。
香港投資移民計劃申請逐年上升,由2003年底實施的首2個月,收到150宗申請,投資約1億元,到2007年已急增至1800宗申請,投資約60億元。助理首席入境事務主任(簽證管制)郭俊峯估計,與當時樓市和股票市場上升有關;及后即使遇上金融海嘯,但由于計劃已發(fā)展成熟,每年吸納的投資金額仍以倍增。
為壓抑炒樓,入境處于2010年剔除房地產(chǎn)投資,和將投資門坎由650萬元,提高至1000萬元,香港入境處明年會全面檢討投資移民計劃,研究范圍檢討投資門坎、投資產(chǎn)品種類,例如研究房地產(chǎn)會否重納入計劃,以及運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