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按]
美國移民生活小常識
1. 當物品上寫著的“Two for three dollars”時,購買一個的價格不會很貴,買一個就是一塊半。在快餐店就不能單買一個,例如 Arby 的“2 Sub for 4 dollars”的促銷活動。
2. Buy one get on free 這是美國常見的一種促銷手法,小至日常用品,大至汽車都有“buy one get one free” 的優(yōu)惠。但由于是買一送一,所以拿兩個跟拿一個的價錢是一樣的。
3. Never buying beers without your pictured ID in hand 美國的法律規(guī)定,達到法定年齡時,才能購買酒精類的產(chǎn)品,而且賣家都會查看買者的 picture ID。此外,有些地方是可以賣 Liquor,個別州規(guī)定星期日不得賣酒。
4. Bring your I.D to the bar and when you write a check 一般跳舞的酒吧都有年齡的限制,有些規(guī)定是 18 歲,有些要 21 歲。
5. 幾乎所有的營業(yè)場所晚上六點都會關(guān)門。
移美華人要當家做主人
舊金山天使島折射華人移民的原始狀態(tài)
美國從1882年簽署并執(zhí)行《排華法案》到1943年的廢除再到2011年的致歉,華裔民眾由于受《排華法案》的桎梏,借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和大火焚毀一切資料的時機,大量偽造、售賣出生紙達到移民美國的目的,1910年美國政府針對這種情況設(shè)立天使島移民拘留所,直至2010年奧巴馬宣布1月21日為“全美天使島日”。整個這段時期的華裔移民史,就是華人受到種族歧視的嚴苛對待,然后利用舊金山大地震和大火這樣的天災人禍,不惜手段地達到移民美國的目的,但由于授人以柄的欺瞞事實,又在天使島移民拘留所經(jīng)受慘痛的折磨?,F(xiàn)在的天使島移民站極力保持了當年的模樣,并成為博物館供人們參觀,那被油漆漆過多遍的木頭墻上,隨處可見當時的華裔移民苦悶心酸時篆刻下的詩句。
天使島只是華人最初階段移民美國時的一種歷史縮影和所受待遇的集中體現(xiàn),其實那個時候的美國,對待華人都是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無論在哪里華人都被限制在一個狹窄的范圍內(nèi)生活,不得有任何逾越。
那個時代的華人主要從事體力工作和沒有愿意做的臟活累活,由于語言的障礙和普遍的歧視,他們幾乎失去了所有在美國社會上升的機緣。但無論他們自身處于怎樣的狀態(tài),即使那個時候的中國城中黃賭毒盛行,而且治安很差,但絕大多數(shù)華人心目中都堅守著這樣的信念,即“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正是華人所堅守的信念和付出的艱苦勤奮,才讓一代又一代華人慢慢地在整體上實現(xiàn)了對前輩的超越,并一步步邁入其祖輩想都不敢想的工作領(lǐng)域,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績。
因而如今的美國,在任何一所城市遇到一位中國老人,他都會告訴你一個其家族的奮斗故事,尤其是談到子女的成功時,他們的臉龐上都會洋溢著自豪的笑容;但談到其祖輩所遇到的人生坎坷,老人們表現(xiàn)出的黯然神傷也是確實的切膚之痛,有人甚至是熱淚盈眶。
華人參政能力提升是做主人的標志之一
當今在美生活的華人處于移民歷史上最為出彩的階段,在政治、經(jīng)濟、科技、文化等領(lǐng)域?qū)崿F(xiàn)了全面的突破。華人在政治領(lǐng)域有過聯(lián)邦參議員、目前有聯(lián)邦眾議員、州長、商務部長、勞工部長、能源部長、第一位駐中國大使、舊金山市市長、加州主計長等。
為什么獨獨列出華人在政治方面的成績呢?因為華人在美國歷來被認為是出色的專才群體,各行各業(yè)都少不了華人專業(yè)人才的身影,而且據(jù)最新的報道,華人在美國各族群中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都居前列。但華裔群體的固有形象,似乎讓華裔群體在政治領(lǐng)域取得的成就尚不如經(jīng)濟、科技和文化等領(lǐng)域。
加州州長威爾遜1993年任命李心培為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校董會董事,成為該校第一位華人校董。他最驕傲的是,在他們這一代華人的努力下,如今的華裔早已擺脫了以往主要在餐館、洗衣房等場所工作的命運,逐漸進入知名的企業(yè)、高校和政府部門工作,尤為可喜的是很多出色的華人開始進入美國主流社會參與甚至主導一方的治理,開始扎根做主人。比如:舊金山市市長李孟賢以及多位華裔市議員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李心培認為,華人實現(xiàn)了從移民時代到“地主”時代的轉(zhuǎn)變。要想改變?nèi)A裔群體在美國受歧視、不受重視的局面,只是叫屈喊冤沒有用,必須要有力量,而力量就來自華裔不斷通過自身的努力,進入所有可以進入的主流領(lǐng)域,才是有用的。
在美國歷史上,曾經(jīng)有一位被中國駐美大使稱為“(中國)國產(chǎn)(美國)副部長”的聯(lián)邦高官,他就是曾任聯(lián)邦勞工部副部長級財務總長的莫天成。他指出,許多華人在解決溫飽問題后開始參與到美國政治中來,這非常好,但由于對美國政治了解不夠深入,有時會被利用,最終成為替罪羊。他特別提到了1996年的黃建南政治獻金案。如果華人不能夠在這樣的事件中吸取教訓,今后還會出現(xiàn)類似的情況。為此,莫天成期望參政的華人一定要了解美國政治,了解美國政治的游戲規(guī)則,按照美國法律來處理問題,不能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就投身政治活動。
李文和2002年出版自傳《我的國家和我對薄公堂》,由于李文和遇到的事情,是每位在美華人都可能遇到的,莫天成推薦在美華人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該案給華人的啟示是有三,一是華人在遇到執(zhí)法部門調(diào)查時,應學會說:“我會進行合作,但請和我的律師作具體的商談。”二是華人要懂得找合適的律師,在因政治問題遇到調(diào)查時,要找國家安全律師,而不是移民律師。三是華人社團應主動維護華人權(quán)益,不應坐視華人權(quán)益遭到侵犯。
莫天成指出,目前華人社團組織在如何維護華人權(quán)益、如何拓展維權(quán)渠道、如何與主流媒體合作等能力方面還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比如,每年華人社區(qū)的春節(jié)晚會,除了邀請地方官員外,也要邀請主流媒體記者,逐步建立良好關(guān)系。社團管理應逐步邁向?qū)I(yè)化管理的軌道,有獨立的經(jīng)濟條件,才能真正為信仰做事情。華人社團在舉行保衛(wèi)釣魚島游行中,選擇周日游行,還是選擇周一游行,這就是很有講究的,周日由于公休得不到主流的注意,周一則能得到主流的關(guān)注。華人社區(qū)擁有了共同的方向和理念后,再一步步腳踏實地的努力,最終就能夠維護好自己族群的權(quán)益。
李心培先生鼓勵華人一定要具備主人心態(tài)積極投入美國的政治生活領(lǐng)域,莫天成先生則告訴華人要了解并把握美國政治生活領(lǐng)域的游戲規(guī)則,方可使華人參政不走彎路,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生代華人拼搏的世界公民心態(tài)
20世紀80年代在美國和中國出生的華人,他們在美為自己的理想努力拼搏時的心態(tài),與18世紀最初來美的華人移民相比,呈現(xiàn)出了前所未有的世界公民心態(tài),他們的一個心聲就是這個世界什么地方更有助于他們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他們就愿意到什么地方去發(fā)展,而不是必須拘泥于成為美國公民。
記者僅以在微軟總部西雅圖工作的這樣一群年輕人為例來闡釋如此迥異于前輩的世界公民心態(tài)。年輕的微軟華裔工程師們早已超越了房子、車子、位子、票子的尋常美國夢,他們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構(gòu)想和美妙的人生理想,共識之一就是美國夢實際上不一定必須在美國實現(xiàn),不斷實現(xiàn)自身的價值,就是一種美國夢,而這種夢想可以在全世界的任何一個適合的地方實現(xiàn),他們的自信來源于他們知道自己是最出色的專業(yè)人才。這些聰明的華裔工程師,不僅感同身受到微軟以人為本的愛護和關(guān)懷,同時也對微軟作為一個成熟企業(yè)有待改進的地方,有著清醒的認識,但他們不做憤青,卻一直在默默的努力著,改進可以改進的地方,讓微軟的明天更為出彩。
在談到是否在工作中感受到種族歧視的問題時,業(yè)已多年參加人才招聘的微軟資深管理人員陳愷說,至少在他經(jīng)手的人才招聘中,沒有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在微軟的人才招聘之中,能力至上的標準是無可撼動的,因而每一位微軟華裔工程師都知道自己是經(jīng)過層層選拔之后的不二人選。微軟確立的這條標準讓每位華裔工程師感受到了平等的競爭機會,因而他們在進入微軟之后,為微軟遴選杰出人才的時候,也同樣會秉持能力至上,公平競爭的原則,從而確保了微軟在這樣的企業(yè)文化的影響下,不斷補充到最為出色的新鮮血液。
瑪利亞是一位微軟前華裔女工程師,剛剛創(chuàng)辦了自己的公司,該公司所有工作人員都是中國人,這讓她感到特別的自豪。而此前她在微軟的工作經(jīng)歷,不僅讓她自己積累了足夠多的實踐經(jīng)驗,而且擁有了良好的人脈,結(jié)識的全部都是最頂尖的一流人才。
記者此次采訪的華人年齡層從80多歲到20多歲都有,從這跨度長達60余年的記錄之中,心中的感受也是時而跌宕起伏、時而扼腕痛惜、時而激越昂揚,但不管如何確實是從這些受訪者身上見證到了華人群體的整體躍升,不管歷程是多么的苦樂交織,這上升的勢頭卻是無可阻遏。愿在美華人繼續(xù)攜手前行,不斷蕩滌自身存在的問題和缺憾,牢記屈辱的歷史是為了更好地發(fā)展,真正的主人心態(tài)一定是襟懷坦蕩,有容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