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美國學會更加尊重他人

字號:

   有一次夜里趕火車,當我大汗淋漓地趕到候車室時,發(fā)現(xiàn)火車晚點了,只好坐下來等。
    夜已深,候車室里的乘客并不多。身邊的一個小伙子正向一個“大個子”推銷著什么,說是免費試用,硬要讓他試用。“大個子”推辭不過,只好強行塞給小伙子10元。
    這個“大個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腳邊放著好幾個箱子,看樣子不是出游歸來,就是準備去云游四方。
    上車后,我發(fā)現(xiàn)“大個子”居然坐在我旁邊,于是攀談起來。他叫康彪,曾在美國佐治亞州立大學留學,現(xiàn)居武漢。
    
 

    我問康彪:“你在美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康彪想了一會兒說:“應該是美國人的禮貌吧,他們在生活中表現(xiàn)得更加尊重別人。”
    我很奇怪,中國是禮儀之邦,居然還不如美國人更懂得尊重他人?
    相反,我覺得美國人很不尊重別人,動不動就開著戰(zhàn)機、軍艦跑到別國去打人家一頓。
    康彪笑笑:“你說的那是政治。在美國人看來,政治是政治,生活是生活,政客更不代表美國人。”他說,在美國校園里,迎面走來的人不管是否認識,彼此都會習慣性地“嗨”一聲,打個招呼。如果在國內你這樣做,對方會覺得你莫名其妙;在美國,去餐廳、坐地鐵,沒人會對服務員和工作人員大呼小叫。他們不會因為一個人的職業(yè)而輕視他,即便有,也不會表現(xiàn)出來。
    在美國時,康彪有幾次獨自遠足,在路邊經常有人主動減速停車,問是否需要送他一程。
    發(fā)了一通感慨之后,康彪說:“剛才面對推銷東西的小伙子,我其實完全可以站起來轉身就走,但我不能不尊重對方的勞動,所以我付了那小伙子錢。”
    他頓了一下,接著說:“中國有句古語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這一點,應該是一種最起碼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