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貶值對移民有何影響

字號:

   “人民幣貶值”已成了人們茶余飯后熱議的話題,究竟人民幣會不會進一步貶值,這是一個值得大家共同關注的事。
    跌了,又跌了,還在跌,持續(xù)跌……
    10月, 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踏上“跌途”。9月30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6778,10月25日暴跌至6.7744元,跌掉近千個基點,持續(xù)創(chuàng)六年新低。10月26日,跌勢似有轉機,當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7705元,較前一天上調39個基點,但10月27日人民幣匯率又貶值31點報6.7736元, 10月28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更是創(chuàng)下2010年9月來最低,6.7關口的“鐵底”一再被打破。
    雖然人民幣正式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特別提款權(SDR)前,已有不少專家公開表態(tài),人民幣匯率將出現一定幅度的下跌,但人民幣本輪下跌行情還是出乎很多人的預期。
    對于人民幣貶值預期,各大專家和機構看法一致,然而對于貶值的速度,專家和機構們是怎么看的呢?
    

    德意志銀行:人民幣兩年內將貶值17%
    在人民幣貶值趨勢達成共識的情況下,德銀的預期最為悲觀。德銀聲稱,內地政府意圖冷卻樓市,加上貨幣政策轉向寬松以及美元借貸成本增加,預計資金外流情況會加劇,人民幣難逃貶值命運。該行估計明年人民幣兌美元將跌至7.4,2018年將會貶值17%,到時港元及人民幣會重返「一兌一」的水平。
    德銀所持理由是中央要冷卻樓市、明年貨幣政策或會轉向寬鬆,以及美元借貸成本上升下,資金外流情況將加劇,從而令人民幣貶值。高盛亦警告,中國資本外流的速度將大于該行的預期。
    德銀解釋,由于預期中國下季經濟增長將放緩至6.2%,資金外流的速度或會于未來幾個月加速,「相信聯儲局會收緊貨幣政策、中國要去樓泡,以及明年人民銀行或將放鬆貨幣政策,將令資本持續(xù)流出。
    管清友:年底到貶值極限6.82
    民生證券研究院執(zhí)行院長管清友在2016中國金融年度論壇上指出,大陸央行對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把控還是很強。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不會出現較大貶值,且離岸人民幣價格的參考意義越來越小。他預測,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今年將大概率維持在6.82左右,這是一個極限水平。
    王劍輝:三五年內觸及7.40
    首創(chuàng)證券研究所所長王劍輝在同一場論壇上表示,未來三至五年,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區(qū)間應該在5.80至7.40之間。王劍輝認為,人民幣匯率持續(xù)走低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大陸經濟增速放緩,未來預期仍不明朗;二是貨幣供應過于充裕,出現「脫實向虛」等問題。
    鐘越:人民幣匯率下一目標破7.0
    在FXTM富拓中國市場分析師鐘越看來,雖然央行一再表示不會讓人民幣大幅貶值,但是人民幣走勢還是穩(wěn)步下行,現在美元兌人民幣突破6.70,下一個目標點位是7.0。不過,如果人民幣跟其他國家貨幣對比,會發(fā)現人民幣在升值。
    陳世淵:人民幣年底到6.8附近
    按照彭博經濟學家陳世淵的話說,人民幣年內依然是小幅度貶值,到年底6.8左右,主要因為年內有各種主要會議,需要相對穩(wěn)定金融環(huán)境;當然,期間經歷美國大選和美國12月議息,還有來自歐洲的風險,會帶來一定沖擊。“人民幣目前貶值主要歸于英國脫歐和美國加息預期的雙重影響。”
    丹麥銀行:人民幣一年內貶值到7.1
    丹麥銀行則認為,人民幣的疲軟是囿于美元的強勢,正如人民幣貿易加權匯率近幾個月一直相對穩(wěn)定。未來一年,人民幣將繼續(xù)貶值。更大程度上,人民幣疲軟是因為中國2017年經濟增長放緩,以及企業(yè)債務急劇上升和影子融資的增長。“未來12個月,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將上漲至7.1,而歐元兌人民幣的匯率將上升至8.38。”
    瑞穗證劵:明年到7.3
    瑞穗證劵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認為:“人民幣對美元貶值壓力將進一步加大,今年年內對美元能守6.8也是困難重重,明年可能最多貶到7.3。”
    人民幣貶值正如雙面刃,并非一面倒不利經濟發(fā)展;好的征兆是,跨境資金流出壓力總體有所緩解。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fā)言人、國際收支司司長王春英說,今年第三季度的銀行結售匯逆差696億美元,如果剔除上面兩個季節(jié)性因素的影響,三季度的結售匯逆差是482億美元,略低于二季度490億美元的逆差。
    一半以上高凈值人群擔心人民幣貶值!
    
    

    近期《2016胡潤中國投資移民白皮書》也證實了這一點:一半以上高凈值人群擔心人民幣貶值;未來三年,有超過6成的高凈值人群打算在海外配置投資性住宅。胡潤表示:“目前中國大陸有134萬千萬富豪,按6成計算,有80萬人有可能在海外配置投資性住宅。”
    調查顯示,高凈值人群平均海外金融投資額為398萬元,占平均財富的15%。分散風險超過子女教育重新成為高凈值人群海外金融投資的最主要原因,占比25%;子女教育退居其次,占23%;再次是移民,占22%。
    

    如何應對人民幣貶值壓力?
    在“6.8”或“7”或"8"的下一個關口問題上,也許并無答案。但投資者還是需要甄別:在人民幣資產重估、國內外金融生態(tài)環(huán)境重構的背景下,我們應該怎么應對?
    CCTV建議海外資產配置建議: 保險,房產,固定收益浮動收益類投資!
    

    根據獨立財經評論人費寒冬的說法,只要家當在中國,花人民幣,在中國的普通人基本都逃不了。所以上面這句話意思就是,只要有下列四點,就無法逃脫人民幣貶值的影響。
    1,家當在中國
    2,花人民幣
    3,在中國
    4,普通人
    因此,也就有了可選的應對方法:
    1,家當不在中國
    2,不花人民幣
    3,不在中國
    4,不是普通人
    換種說法就是
    1,去國外置業(yè)
    2,換外匯
    3,人出國
    4,做出口貿易,而且要做的大
    其實對于國人來講,最好的辦法就是希望中國政府有能力應對這些事情的發(fā)生,防止人民幣快速貶值。適當貶值是有利的,但是大幅度貶值絕對是危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