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新加坡?lián)碛凶约旱姆孔硬皇菈?/h1>

字號:

   2016,又是中國房價翻著翻上漲的一年。當(dāng)年看大腕里面說4000美金一平米還帶倫敦音的管家的時候,每個人都當(dāng)是個笑話?,F(xiàn)在呢?依然是個笑話!怎么可能那么便宜!

    現(xiàn)在在中國,年輕人靠自己買一套房子似乎已經(jīng)成了天方夜譚。怎樣努力,工資上漲的幅度跟日新月異的房價相比只能說是杯水車薪。政府廉租房嘛,買得起的人不夠資格,有資格的人買不起。能買到手的好像都是那些帶著問號的“窮人”。
    

    然而在彈丸之國的新加坡,面積很小,人口很多,看起來似乎這個住房問題更加嚴峻。但是,在新加坡?lián)碛袑儆谝惶讓儆谧约旱姆孔诱娴牟皇菈簟?BR>    

    86留學(xué)網(wǎng)小編給大家科普一下新加坡的住房福利——“居者有其屋”計劃!!
    雖然李光耀先生留下的政治遺產(chǎn)頗多,但最令人贊賞的還是他的“居者有其屋”房產(chǎn)政策。尤其是把香港和新加坡這兩個經(jīng)濟、文化、人口、地理環(huán)境都頗為相似的城市加以對比,更加令人印象深刻。
    香港街頭隨處可見的房產(chǎn)中介,掛出的房價高得令人咂舌,深感香港居民對高房價的無可奈何。本地年輕人,即便是大學(xué)教師這樣的高收入者,都對買房感到悲觀。
    

    香港政府的土地供給政策顯然是推高房價的原因之一。香港的城市發(fā)展并不平衡,香港島和九龍建筑高度集中,但新界卻有大量的未開發(fā)土地閑置。香港的公屋雖可排隊租賃,但候期漫長(大概需要三年左右),且面積狹小。
    據(jù)香港房委會的資料顯示,最小的公屋只有8平方米,供一人居住,最大的公屋面積約為69平方米,供6至12人的家庭居住。香港700萬人口的三分之一,居住在這類政府提供的廉租屋里。
    

    新加坡和香港在房地產(chǎn)市場上的差異十分明顯。新加坡約有500萬人口,土地面積僅有700平方公里,低于香港的1100平方公里,因此人口密度略高于香港,居于世界第二,僅次于摩納哥。但是在新加坡,并沒有感覺到普通民眾對房價泡沫有過多的抱怨,這要歸功于新加坡政府的公共房屋政策---組屋制(HDB)。
    什么是HDB
    政府組屋是由新加坡政府建屋發(fā)展局(HDB)設(shè)計建造的住宅。有大概80%左右的新加坡人住在政府組屋里面。HDB通常以市鎮(zhèn)為中心建造,周邊配以相應(yīng)的地鐵,公交,學(xué)校,商場,小販中心等各種生活配套設(shè)施。
    HDB的由來
    “不同于現(xiàn)在的花園城市,20世紀中葉的新加坡面臨著嚴峻的住房問題,城市內(nèi)外破敗不堪。1947年,一份名為British Housing Committee Report的報告中提到,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可怕的貧民窟之一’,是‘文明社會的恥辱’。隨后幾年,房屋短缺的問題有增無減,越發(fā)嚴峻。
    

    1960年2月,旨在發(fā)展公共住房、提高居民生活環(huán)境的建屋局(Housing Development Board)正式成立。為了解決住房問題,1960年起,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五年建屋計劃”,開始大規(guī)模興建低價住房,并將建成的房子租給低收入家庭。五年間,政府共建造了54,430套公共組屋。1964年,政府開始推行住房自有化政策,鼓勵中低收入階層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組屋。
    1974年到1982年,建屋局開始興建針對中等收入群體的公寓,并將這種做法一直延續(xù)至今。到今年4月,新加坡組屋數(shù)量已經(jīng)突破了100萬套,目前,超過85%的居民都生活在政府的公屋中,新加坡人實現(xiàn)了“居者有其屋”的夢想。
    HDB的類型
    二房式(45平):一個客廳、一間臥室 (目前只有少數(shù)地方才有)
    三房式(70平):一個客廳、兩個臥室,是現(xiàn)在修建的最小單位
    四房式(80-110平):一個客廳、三個臥室。
    五房式(110-125平):一個客廳、一個飯廳、三個臥室的組屋。
    EA(150平):一個客廳、一個飯廳、三個臥室,但是面積比五房式組屋更大 (近年內(nèi)很少推出)
    EM(150平):雙層組屋單位,一般下層為客廳、飯廳、廚房和儲藏室,上層為臥室。(已經(jīng)絕版)
    HDB申請條件
    普通的新加坡公民在成年之后即可申請購買組屋,結(jié)婚后家庭月收入在一萬二新元以下,就可購買組屋入住,收入上限遠高于香港公屋(四口之家收入需14600港元,約2000美元以下),因此惠眾甚廣。
    

    政府組屋的價格如此誘人,又能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種補貼。申請條件非常嚴格,但是絕對不苛刻。
    直接同政府申請購買組屋(BTO: built-to-order)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1) 新加坡公民(至少一方)
    2) 申請者以家庭為單位(夫妻或者父母與孩子)
    3) 家庭收入不超過12000新幣
    4) 申請時不能擁有其他房產(chǎn)。(賣出現(xiàn)有私有房產(chǎn)30個月后才可申請政府組屋)
    永久公民加永久公民的組合只可以購買2手組屋。
    通過這樣的嚴格的申請條件,新加坡政府保證了申請政府組屋的人只能買房自住,嚴格杜絕了炒房現(xiàn)象。一個家庭只能擁有一套政府組屋,如果你錢很多超過最高收入線,那么對不起啦,政府組屋不適合你,請轉(zhuǎn)向私人住宅。如果你已經(jīng)擁有私人住宅,更說明你不差錢啦,政府組屋也不向你開房。組屋建設(shè)周期長,直接申請需要3-4年才可入住,也促使部分手上有點小錢的新加坡人轉(zhuǎn)向私人住宅。
    同時新加坡政府還對低收入家庭提供了多種住房津貼政策,最高可達4萬新幣。確保低收入家庭也可以負擔(dān)起一套房子。
    

    目前85%的新加坡公民都住在政府建造的組屋中。其中,93%的居民擁有其房屋的產(chǎn)權(quán),7%的低收入家庭是向政府廉價租賃。新加坡公民的住房擁有率十分之高??梢赃@么說:
    在新加坡只要奮斗,每個人都一定會擁有自己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