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技巧的備考雅思

字號:


    正在備考雅思的同學們不知道對于10000個小時定律有沒有了解呢?其實盲目的努力10000個小時和有技巧的努力10000個小時還是有很大的區(qū)別的,那么今天就和出國留學網(wǎng)的小編一起來看看如何有技巧的備考雅思?
    雅思考試高效備考方法1只在“學習區(qū)”練習
    也許一個人最后的成就,不是練習加天賦,而是練習乘以天賦,一項是零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零。
    而這里指的練習根本就不是練習時間的長短,而是訓練的方法:刻意訓練deliberate practice。
    關于練習,我們通常還有兩個誤區(qū):第一個,認為成功的秘訣很簡單,你要做的就是豁出去拼。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天道酬勤”,殊不知沒有正確的方法去練習只能是在做無用功。許多民間科學家誤以為科學研究的突破只要用足夠多的汗水就能夠換取到,而把大把的時光花費在自己根本不懂的項目上。
    第二個,就是我國人往往過分強調(diào)“功夫在詩外”這句陸游的名言。比如一個人想搞科研,一天到晚研讀牛頓等古代科學家的傳記,給古今中外的科學家排行榜,在博客上寫出好多科學家的趣聞軼事,跟偽科學和民間科學家作斗爭,甚至希望通過研讀西方近代哲學和中國古代哲學,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這樣的辦法去學習搞研究,那就有點緣木求魚了。
    如果你想成為一個科學家,你就應該好好學習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比如算算微積分,寫寫計算機程序,然后盡快找到一個好的導師,在他的指導下,從學徒開始做,做真正的科學研究。
    真正的練習不是為了完成運動量,練習的精髓是要持續(xù)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人的知識和技能分為三個圓形的區(qū)域:最內(nèi)一層是“舒適區(qū)”,最外一層是“恐慌區(qū)”,中間是“學習區(qū)”。(比如讀一本書書中有很多內(nèi)容與我們原有的觀念不符,但是我們思考之后仍能夠理解接受的部分)
    有效的練習任務必須在受訓者的學習區(qū)內(nèi)進行,它具有高度的針對性。訓練者必須了解自己最需要改進的地方,一旦已經(jīng)學會了某個東西,就不應該繼續(xù)在上面花時間,應該立即轉(zhuǎn)入下一個困難點。
    雅思學習中,也要確定自己的準確的“學習區(qū)”,要我說,就是直奔雅思真題,當然5.5分班的雅思教材也是不錯的,然后針對里面的習題進行專門的訓練。在具體一些,比如你填空題做的非常好,選擇題極差,那填空題就是你的舒服區(qū),選擇題才是你的學習區(qū),那么精力就要多集中于選擇題上,不要拈輕怕重,覺得哎呀,選擇題根本聽不懂,可能是語感不好,語感不好先去積累語感吧,然后找了部美劇從頭看到了尾。
    雅思考試高效備考方法2.分塊兒練習
    把要訓練的內(nèi)容分成有針對性的小塊,對每一個小塊進行重要練習。
    a. 基本功在體育和音樂訓練中,比較強調(diào)“分塊”練習。首先你要把整個動作或者整首曲子過一遍,然后把它分解為很多小塊,一塊一塊地反復練習。在這種訓練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來才能感知技能的內(nèi)部結(jié)構(gòu),注意到自己的錯誤。(比如某音樂學院老師禁止學生彈奏整首曲子);高手也應該注重“分塊”訓練,針對特殊技術(shù)動作,而不是過多關注整場比賽或整首曲子。(比如美式足球運動員只有1%的訓練時間是用于對內(nèi)比賽,當然也是為了防止受傷;其次CBA中國球員,很多十七八歲就進一隊打了,每次比賽,主教練也根本沒有時間再給球員摳技術(shù)動作,結(jié)果傳接球等基本技術(shù)都不精湛)
    不但體育和音樂需要練基本功,就連那些人們不存在基本功的領域,也要練基本功。比如寫作。
    誤區(qū):認為培養(yǎng)作家就要a一篇一篇的寫完整的小說b到各地體驗生活(功夫在詩外)但結(jié)果中國大學的中文系從來沒有成功地培養(yǎng)出一個像樣的作家。又有人說c寫作靠天賦。但是美國大學是可以培養(yǎng)作家的,具體參考嚴歌岑的一席演講。
    所以,雅思也一樣,分專題、題型訓練,前期一定把section1的每種場景多做做,做熟練;后期一定把每種題型都做會,知道怎么出題,怎么設置難點,怎么答題順序和技巧等等,不要一上來就大綜合訓練,有的同學特別著急趕進度,要求老師講快,其實很多基礎的點都沒有積累扎實。
    b. 重復,重復,再重復比如:把不常見的高難度事件重復化的辦法也是MBA課程的精髓。商學院里,一個學生每周都要面對大量真實發(fā)生過的商業(yè)案例,學生們首先自己研究怎么決策,提出解決方案,然后由老師給出實際的結(jié)果并做點評;軍事學院的模擬戰(zhàn),飛行員在計算機上模擬各種罕見的空中險情;丘吉爾對著鏡子練習演講,都是高效低成本的重復訓練。
    雅思老師帶領學生,進行不斷的訓練,我總跟學生重復,真題至少做三遍,上課當然我們時間沒有這么多,但是第一遍老師帶著學生做一遍,告訴學生你做題的時候應該做成什么樣,回去第二遍,第三遍,你按照這個知道繼續(xù)努力。
    雅思考試高效備考方法3.隨時獲得有效反饋
    a. 一定要有反饋再牛的科學家,也需要同行評議,這就正如世界排名第一的網(wǎng)球運動員也需要教練一樣。反饋者不見得比你的水平高,關鍵是他們不是你,他們可以從你看不到的角度看你。
    b. 立即反饋比如,預測明天的天氣,第二天你就能知道結(jié)果。急診室醫(yī)生對危急病人的快速搶救也是如此,能不能搶救過來馬上就知道。只要有快速反饋,再經(jīng)過長時間的訓練,你就能培養(yǎng)出專家的直覺,能夠“眨眼判斷”。
    可是,如果反饋是中長期的,直覺就不好使了。我們可以再多想想這個問題,也許只有有這樣快速反饋的領域,才能培養(yǎng)出真正的專家。
    現(xiàn)在的課本和各種輔導書極其全面,網(wǎng)上課程又那么“物美價廉”,人們完全可以自學,聰明人更有很強的自學能力。那么,現(xiàn)代老師的最大作用是什么呢?正是提供即時的反饋。
    John Wooden,曾率領UCLA隊在12年內(nèi)10次獲得NCAA冠軍。心理學家觀察他的訓練課,在記錄的2326條指令中,6.9%是表揚,6.6%是不滿,而有75%是純粹的信息,也就是做什么動作和怎么做。
    現(xiàn)代化教學,從小學到大學,我們的教育方式無不是老師站在講臺上講,學生坐在下面聽,反饋僅僅出現(xiàn)在課堂提問,批改作業(yè)和考試之中,如果幾百人上課,就連這些有限的反饋也被忽略。
    現(xiàn)在,很多大學把自己的課程錄像放在網(wǎng)上,讓世界各地的人隨便下載學習。這當然是非常難得的舉措,但這樣的學習方式缺乏反饋。所以我在雅思課堂上,盡可能的去下面看看學生的答題情況,看到的錯誤會集中進行針對性的講解,人少的班級我還會逐一評判,給出反饋。上課也會讓學生多參與課堂,針對他回答的漏洞給予指導。
    雅思考試高效備考方法4.高度集中注意力
    有必要練習時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刻意練習不好玩)a. 單獨練習成績好的學生必須在一個不受打擾的環(huán)境中單獨學習。只有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習的時間才是有效時間。多上課和少去聚會,似乎就沒有同樣的效果。
    b. 練習與娛樂在刻意練習中沒有“寓教于樂”這個概念。因為練習需要重復,而重復一定不好玩。波茲曼振聾發(fā)聵地寫道:學習是要付出代價的,耐力和汗水不可少。
    我每每在我的課堂上跟學生說,學習英語一點也“不好玩”,當然,老師會盡力在大家學習疲乏的時候,調(diào)動一切因素讓你們放松一下,那也是為了一會的全神貫注,整體來說,要想“玩”著把英文學精了,無異于癡人說夢,一天你就學不到一個小時的英文,當然可以,但是要想學好那戰(zhàn)線有多長大家自己想想一下就可以了。
    誰愿意練習一萬小時?每一個神童背后,都有一個能豁出去讓自己的孩子猛練的父親。莫扎特,馬友友,郎朗,虎媽無不如此。
    我不知道虎媽的育兒法是否對整個社會有利,但我相信虎媽一定明白一個道理:如果你想出類拔萃,那么你要參與的這場競爭很大程度上是個零和游戲和博弈,你想贏就意味著有人要輸,你拿到這個位置就意味著有人拿不到這個位置,像這種博弈對社會有沒有好處對你來說不重要,你關心的就是怎么做對自己有好處,這個博弈沒有雙贏。
    喬丹在整個職業(yè)生涯都是所有球員中最想贏球的,他總是有極強的目的性,永遠都想改進自己的技術(shù)弱點,他隊贏球是如此渴望,以至于他會罵那些不努力的隊友,公牛隊的新秀在第一年往往都會抱怨受不了喬丹的罵。
    傳統(tǒng)的中國文人非常不喜歡談論名利,認為做事業(yè)最好是為了興趣,責任和集體容易,甚至最好把從事的運動當成修身養(yǎng)性的機會。而我們看到的高水平運動員恰恰不是這樣,他們上場不是為了跟對方球員交朋友,也不是為了展現(xiàn)自己的精神面貌,甚至也不是為了打出賞心悅目的比賽,他們上場是想贏!
    請記住這個雅思考試7分方法:刻意練習,微小改進,及時反饋,高水平重復100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