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筆入題
文章的首段或首句就扼住正題,使人一看第一句或第一段就知道作者要寫什么內(nèi)容。這樣的開頭是最受歡迎的。
首段提出論點。例如《改造我們的學習》的開頭:我主張將我們?nèi)h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次。《六國論》的開頭: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
[例文]“第三梯隊”之我見
每個單位的領導都十分注意選拔和培養(yǎng)接班人的問題,這無疑會使我們的各項事業(yè)、各部門的工作后繼有人,使我們的四化大業(yè)興旺發(fā)達。但是,用建立“第三梯隊”的辦法來選擇和培養(yǎng)接班人,這種做法卻是不足取的。
為什么這種做法不足取呢?
首先,這種做法是主現(xiàn)主義的、不科學的。因為“第三梯隊”的名單是“內(nèi)定”的,是“第一梯隊”的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憑著自己的好惡來選定的,所以,雖然自己出于好心,也難免有看錯或看不準的地方。生活經(jīng)驗告訴我們,有的人在領導者面前是一副面孔,在群眾面前又是一副面孔,有的人當“第三梯隊”的時候,怎么看都不錯,一旦他替補到“第一梯隊”的時候,馬上就變得像另外一個人了。俗話說,群眾的眼光是亮的。選擇接班人的時候,不但要從領導的角度,而且還要從各方面群眾的不同角度全面地衡量一個人,才能看得較為準確。
其次,這種做法也是不民主的。我們的干部不論職務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務員,都是群眾的“公仆”。我們選擇接班人,實際上是在為人民群眾挑選“公仆”。如果不征求“主人”的意見,而由“仆人”來選擇“仆人”,那實際上是顛倒了主仆關系,沒把自己看成是人民群眾的“公仆”,沒把自己的職務看成公仆的一種名分,而把它看成了封建官僚世襲的職銜,自己卸任之后,只有自己有權(quán)指定繼承人。這是一種極大的不民主。這種不民主比起辦某一件事無視群眾意見給群眾造成的危害要大得多。因為“第三梯隊”一旦替補成“第一梯隊”之后,在較長時期內(nèi),群眾就要在一位他們不贊成的領導人的領導下工作和生活了。
再次,這種做法對被定為“第三梯隊”的同志本身,也是不利的。因為早已內(nèi)定了他是某單位的未來的領導人,他或許會產(chǎn)生一種優(yōu)越感,認為自己天生就是當官的材料,與眾不同,上臺之前就滋長了傲視群眾的情緒,這樣,他將來上臺之后還能和群眾打成一片嗎?再者,在業(yè)務上、學識上、道德修養(yǎng)上,他也可能躊躇滿志,放松了學習,到他該替補的時候,早有許多其他同志各方面都超過了他。叫他替補上去對事業(yè)會有什么好處呢?
至于有的干部選擇“第三梯隊”的人選,是想在自己下臺之后,仍有“自己的人”來代表自己的或一部分人的私利,繼續(xù)執(zhí)行自己的意旨,這樣內(nèi)定的人選,就更加不合適了。
革命事業(yè)的接班人,是在斗爭中、建設中、工作中涌現(xiàn)出來的,靠內(nèi)定“第三梯隊”加封接班人的做法,對革命事業(yè)是極為不利的。
首段引出事件或矛盾。例如《皇帝的新裝》:許多年前,有一位皇帝,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錢都花掉。他既不關心他的軍隊,也不喜歡去看戲,也不喜歡乘著馬車去游公園——除非是為了去顯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點鐘都要換一套衣服。人們提到他的時候總是說:“皇上在更衣室里。”
[例文]怪人
《高中作文素材:考場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常用寫作方法例解1》由英語編輯整理,更多請訪問:https://www.liuxue86.com/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