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順慶區(qū)2011年關于考調區(qū)外在職教師暨考調區(qū)內農村教師到城區(qū)學校公告

字號:


    經區(qū)委、區(qū)政府研究決定,順慶區(qū)2011年面向區(qū)外考調高初中在職教師30名,區(qū)內農村學校教師考調到城區(qū)學校40名,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考調原則
    堅持德才兼?zhèn)涞挠萌藰藴?,按照“公開、平等、競爭、擇優(yōu)”的原則公開考調,選賢用能。
    二、考調名額及學科分布
    (一)面向區(qū)外考調在職教師30名,層次及學科分布如下:
    
學校 語文 數學 英語 物理 化學 生物 政治 歷史 地理 音樂 體育 美術 微機
城市高中  4 5 2 2 1 1 1 2 2        
城市初中  2 2 2 1   1 1   1        
合計 6 7 4 3 1 2 2 2 3        

    (二)區(qū)內農村學校教師考調到城區(qū)學校40名,層次及學科分布如下:
    
 學校 語文 數學 英語 物理 化學 生物 政治 歷史 地理 音樂 體育 美術 微機
城市初中 3 1 1       1       1    
城市小學 12 14 3               2 1 1
合計 15 15 4       1       3 1 1

    三、考調對象及條件
    (一)面向區(qū)外考調高、初中在職教師的對象及條件
    1.考調對象:考調對象為順慶區(qū)外公辦學校在編在職教師。
    2.報考條件:
    (1)政治素質好,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yè)道德,作風正派,遵紀守法。
    (2)熱愛教育事業(yè),具有奉獻精神和強烈的事業(yè)心、責任感;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近三年內年度考核合格以上。
    (3)截止2011年7月31日男不超過40周歲,女不超過38周歲。
    (4)高中教師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初中教師具有??萍耙陨蠈W歷,專業(yè)必須對口(畢業(yè)證、教師資格證任一證與所報專業(yè)相符)。
    (5)擔任高、初中教學工作5年及以上,即2006年及以前畢業(yè)參加工作并在高、初中教學崗位上的。
    (6)身體條件符合《四川省教師資格人員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規(guī)定要求。
    (二)區(qū)內農村學校教師考調到城區(qū)學校的條件及對象
    1.考調對象:考調對象為順慶區(qū)屬農村公辦學校符合下列條件的在編在職教師。舞鳳、華鳳、新建三個街道辦事處所轄學校屬城市學校,其區(qū)域內的教師不屬考調對象。
    2.基本條件
    (1)政治素質好,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職業(yè)道德,作風正派,遵紀守法。
    (2)熱愛教育事業(yè),具有奉獻精神和強烈的事業(yè)心、責任感;有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近三年內年度考核合格以上。
    (3)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專業(yè)對口(畢業(yè)證、教師資格證任一證與所報專業(yè)相符)。
    (4)身體健康,能勝任正常工作。
    (5)截止2011年7月31日男不超過45周歲,女不超過43周歲。
    (6)在農村中小學從教時間滿5年以上或在村小連續(xù)工作滿3年以上(以學期算)。
    3.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得報考
    (1)有違法、違紀行為正在接受調查的。
    (2)受黨紀政紀處分尚末解除的。
    (3)已調動過的教師在新單位工作未滿三年(以學期算)的。
    四、考調辦法:
    (一)考調方式。面向區(qū)外考調在職教師和區(qū)內農村學校教師考調到城區(qū)學校均采取考試和考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荚嚪帧毒C合知識》筆試和面試,《綜合知識》筆試和面試滿分均為100分??荚嚳偝煽?《綜合知識》筆試成績×50%+面試成績×50%。《綜合知識》筆試內容為教師教育理論綜合知識,參考教材為山香教師招聘考試命題研究中心組編,由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2011教師招聘考試專用教材《教育理論基礎.通用版》。面試以說課、講課和答辯方式進行(音樂、體育、美術、微機面試以講課、答辯和技能測試方式進行,講課和答辯占面試成績的50%,技能測試占面試成績的50%)。所有成績計算一律按四舍五入保留至小數點后兩位數。
    45歲以下(1966年7月31日以后出生)的特級教師、全國優(yōu)秀教師、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可作為人才引進,不參加考試,由人社、教育部門考核考察后報考務領導小組領導審批。應聘人員須提供相關證件參加報名。
    (二)開考比例。有效報考人數與考調人數之比不低于3:1,達不到比例要求的,經考務領導小組研究可將開考比例調減為2:1或取消該學科(崗位)考調計劃。
    (三)面試人員確定
    根據筆試成績高低,按照面試人數與考調人數3:1的比例確定面試人員,若筆試開考比例調減則面試入圍比例相應調減。若面試入圍人員最后一名并列,并列人員均進入面試。
    (四)考核人員確定
    按考試總成績由高到低等額確定考核人員,因考試總成績并列而影響取舍時,只將面試成績高者作為考核對象。考核內容為報考人的思想政治素質、遵紀守法情況、道德品質修養(yǎng)、心理調適能力等,并對其與報考相關的人事檔案等材料的真實有效性和報考資格進行核實確認??己瞬缓细裾呷∠颊{資格。對取消考調資格出現的空額,按該崗位參加面試報考者的考試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額遞補人選進行考核。
    (五)報名及資格審查
    1.報名時間:2011年8月1日至8月7日。
    2.報名地點:南充市順慶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南充市順慶區(qū)育英路50號)。
    3.報名辦法及需提供的資料:報考人員專業(yè)對口報考一個類別一個學科,不得兼報,違者取消考調資格。報名時帶身份證(戶口簿)、畢業(yè)證、教師資格證原件和復印件,交1寸近期免冠照片2張。
    區(qū)內農村學校教師報名考調到城區(qū)學校報名時須提供學?;蚪逃滞鈭罂甲C明,校級領導報考須提供區(qū)委組織部或區(qū)教育局同意報考證明。
    4.考務費按規(guī)定標準收取,筆試每人每科50元,面試每人80元。
    5.資格審查:由區(qū)教育局對報考人員提供的材料進行驗證、審查,不符合條件者取消報考資格。資格審查合格人員名單報考調領導小組審定。
    (六)考試時間及地點
    1.筆試時間:2011年8月10日
    2.筆試地點:南充市五星小學。
    3.領取筆試準考證時間地點:2011年8月9日上午8時至下午7時在報名處領取,不再另行通知。不在規(guī)定時間內領取筆試準考證者視為放棄。
    4.面試時間及地點以面試通知為準。
    五、體檢
    按照《四川省教師資格人員體檢工作指導意見》規(guī)定的標準在指定醫(yī)療機構統(tǒng)一進行體檢??忌鷳谝?guī)定時間、地點參加體檢,未在規(guī)定時間、地點參加體檢以及未在規(guī)定的期限內完成規(guī)定項目體檢的報考者,視為自動棄權。
    初次體檢不合格的,本人可在接到體檢結果通知三日內申請復檢一次。復檢在指定醫(yī)院進行。申請復檢人員的體檢結果以復檢結果為準。體檢不合格者不予聘用。
    某崗位因體檢人員自動棄權或體檢不合格而出現的空額,按照該崗位參加面試報考者考試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額遞補人員考核合格后參加體檢。
    六、公示
    考試、考核、體檢合格的擬調人員在順慶人力資源網公示7天。公示內容包括擬報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核確認人員的姓名、性別、年齡、準考證號、學歷、專業(yè)、招聘崗位、考試總成績、排名等情況,并公布監(jiān)督舉報電話接受社會監(jiān)督和舉報。舉報者應以真實姓名實事求是地反映問題,并提供必要的調查線索。凡以匿名或其他方式反映的問題不予受理。
    對公示期間反映有嚴重問題并查有實據、不符合報考條件的,取消被公示人擬調人員資格;對反映有嚴重問題,但一時難以查實的,暫緩辦理手續(xù),待查實后按規(guī)定辦理。被公示人因被舉報查實取消資格后出現的空額按該崗位參加面試報考者的考試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等額遞補人選進行考核、體檢和公示。
    七、審核確認和辦理聘用手續(xù)
    考生按報考崗位總成績由高至低依次選校,不愿選擇的考生視為放棄。對考試、考核、體檢合格且選擇了學校的擬聘人員由順慶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按規(guī)定進行審核確認,通過審核確認的擬調人員,取得調動人員資格并辦理相關調動手續(xù),簽訂聘用合同,實行事業(yè)單位聘用制管理。報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核確認人員因棄權出現的空額,按該崗位參加面試報考者的考試總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額遞補人選進行體檢、考核和公示。
    八.紀律與監(jiān)督
    有關單位和工作人員在考調中,應確保信息、過程、結果公開,接受社會及紀檢部門的全程監(jiān)督。對違反規(guī)定、弄虛作假的人員一經查實取消其調動資格,并對相關人員按照有關規(guī)定進行嚴肅處理。
    九、有關咨詢、監(jiān)督投訴受理電話
    順慶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0817-2268828
    順慶區(qū)教育局:0817-2235950
    順慶區(qū)監(jiān)察局:0817-2230332
    

南充市順慶區(q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南充市順慶區(qū)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