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2016中高考 讓學生和學校的選擇都寬廣
兼并錄取批次、直接招錄到專業(yè)、一檔多投、參考“素質評價”……近期,各?。▍^(qū)市)陸續(xù)發(fā)布了今年的高考招生政策,一些?。▍^(qū)市)的普通高校招生政策作出較大調整。
高考招錄變化能給考生帶來哪些利好?能否讓更多考生就讀到心儀的學校和專業(yè)?又能否讓高校招錄到更多適宜的人才?
錄取批次調整能否給考生更多實惠?
記者梳理已發(fā)布的各?。▍^(qū)市)高考改造方案發(fā)現(xiàn),不少中央提出了兼并或取消錄取批次。浙江改造方案提出,錄取不分批次;從2016年起,上海兼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
一些?。▍^(qū)市)提出兼并二、三批次:河北自2016年起本科第三批錄取院校與第二批兼并;遼寧從2016年起三批本科兼并到二批本科;江西從2016年起兼并文史、理工類本科第二、第三批次,合稱為本科第二批次。
與此同時,四川、吉林、天津、青海、寧夏、黑龍江、廣東等地提出,創(chuàng)造條件逐步減少高校招生錄取批次。
【專家觀念】遼寧大學副教授姜海峰表示,根據(jù)國度央求,未來高考逐步取消錄取批次。取消批次后,考生心理上不再有一本、二本、三本的界限和障礙,一切高校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招生,更有利于高校的優(yōu)質專業(yè)招錄到優(yōu)質生源。
吉林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劉鶴以為,錄取方式改造改動了以往部分高?!耙恍I(yè)扛旗、部分專業(yè)搭順風車”的現(xiàn)象,對進步教學質量和學科質量、促進各學科均衡展開有促進意義,鼓舞各類大學辦出特征。
復旦大學招辦主任丁光宏教授表示,取消一、二本批次差別,對考生而言是利好,“過去分數(shù)檔比較高的學生關注點就在一本的學校,在一本的學校中糾結,選擇余地少,往常選擇更寬更廣,是看得到的實惠”。
但這項招錄改造也讓一些高校招辦人員感到擔憂。武昌工學院招辦相關擔任人分析,二三本兼并后,最直接影響是今年二本批次分數(shù)線會降落,在增加學生選擇余地的同時,難度實則更大,應進一步增強制度的科學性。
高?!按箝T”轉到專業(yè)“小門”倒逼高校提質?
浙江高考改造方案提出,考生意愿由“專業(yè)+學?!苯M成。記者發(fā)現(xiàn),不少中央的改造方案都突出了專業(yè)在高考意愿選擇中的作用。
廣西提出,考生意愿由“學校+專業(yè)”組成;河北也提出,積極探求“專業(yè)+院?!钡匿浫》绞健?BR> 為了迎合未來按專業(yè)選擇意愿淡化學校要素的趨向,四川提出,進一步完善以學校為單位按專業(yè)大類劃線投檔。
【專家觀念】吉林大學高等教育研討所所長、教授趙俊芳表示,錄取方式的調整,理論上是取消了一些高校的優(yōu)先錄取權,可能會倒逼高校打造更多特征學科和高質量品牌學科,有利于進步高等教育整體展開水平。
劉鶴說:“以后學生填報意愿時,可能更多思索專業(yè)的質量和影響力,學校成為次要要素。”
上海師范大學附中校長嚴一平以為,改造使考生關注的焦點,將由高校的“大門”轉為專業(yè)的“小門”,未來應引導考生更多關注自己的志趣專長和進入高校后所學專業(yè)的匹配度,根本改動考生錄取的學校和專業(yè)“學非所長”和“學非所趣”的不對稱現(xiàn)象。
專家提示,在這樣的改造方式下,很多考生會對各院校專業(yè)排名比較關心,目前社會上已有很多機構對專業(yè)排名中止評價。為保證排名參考的科學性,應引入國際先進的專業(yè)排名方式,樹立客觀的評價體系提供給考生和家長作為參考。
探求“一檔多投”能否讓學校、學生完成“雙向選擇”?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目前大部分?。▍^(qū)市)實行平行意愿錄取的基礎上,在今年的招錄政策中,湖北、福建、天津、海南等地提出,實行“一檔多投”“多次選擇”“按專業(yè)投檔”,力圖增加高校與學生雙向選擇的機遇。
山東提出探務實行考生一檔多投、多次選擇的投檔方式;重慶提出,加快研討“按專業(yè)投檔、一檔多投”的投檔錄取方式并適時推行。這意味著,未來考生將可能向多所學校投檔,自己決議選擇哪所學校。
【專家觀念】一些教育專家表示,“一檔多投”把選擇的主動權交回考生手里,考生根據(jù)學校水平、院系和專業(yè)的質量作出選擇,將倒逼高校進步專業(yè)樹立水平,以更高的學術水平和更強的教學才干來吸收考生。
東北大學學生處副處長李海雄表示,實行一檔多投、雙向選擇對考生有利,對高校招辦等部門提出了更高央求。招辦應該與高校充分溝通,就投檔的標準、方式等細節(jié)商議好。
“目前普通院校招辦人數(shù)少、力氣薄弱,應及時增派力氣,應對未來錄取方式改動帶來的應戰(zhàn)。”李海雄說。
參考“素質評價”多元錄取能否讓素質教育真正落地生根?
今年的招生政策中,廣東、遼寧、黑龍江等大部分?。▍^(qū)市)提到,將樹立基于統(tǒng)一高考和學業(yè)水平考試成果、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兩依據(jù)、一參考”的多元錄取機制。
四川提出,高校招生參考綜合素質評價情況(包括思想品德、學業(yè)水平、身心安康、藝術素養(yǎng)、社會理論等5個方面),擇優(yōu)錄取。
記者了解到,去年復旦、上海交大率先試行的綜合評價錄取改造試點,曾經傳送出積極導向,今年上海綜合評價錄取改造試點高校數(shù)量擴展到了9所。
【專家觀念】專家以為,全面推進高考改造后,高校正在逐步將綜合素質歸入人才的選拔過程中,愈加關注學生的全科成果、綜合素質和自身的理論和體驗閱歷。
同濟二附中校長劉友霞說,改造進一步拓寬了特征化展開的空間。學??梢愿鶕?jù)學生興味特長和社會對不同人才的生長需求,創(chuàng)建本校特征;也有助于緩解應試壓力,深化推進素質教育。
上海財經大學副校長劉蘭娟表示,實施綜合評價錄取,可改動“唯分數(shù)論”“一考定終身”等廣為詬病的問題,經過采取“高考成果+面試成果+學業(yè)考成果”的錄取方式,促進高校公平、科學選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