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性質
農業(yè)信息化綜合知識考試是農業(yè)信息化碩士生復試科目,包括程序設計,數據庫技術與應用,網絡技術與應用三部分內容。本考試大綱的制定力求反映農業(yè)信息化碩士學位的特點,科學、公平、準確、規(guī)范地測評考生計算機相關知識基礎、基本素質和綜合能力。農業(yè)信息化綜合知識考試的目的是測試考生的計算機科學相關基礎知識和分析運用能力。
二、評價目標
(1) 考察考生是否具有較全面的計算機專業(yè)基礎知識。
(2) 考察考生是否具有較高的計算機技術應用能力。
(3) 考察考生解決具體問題的分析和求解能力。
三、考試內容
第一部分:程序設計
1.參考書目: 《Visual Basic 程序設計》張林峰、羊四清主編,中國鐵道出
版社,2007年出版。
《Visual Basic 2005 程序設計教程》郭興峰主編,清華大學
出版社,2009年2月出版。
2.主要內容
2.1 程序設計基礎
考試內容:基本語法、基本結構、基本語句、數組、過程。
考試要求:
基本語法:掌握基本數據類型、常量與變量、運算符與表達式等基本概念。
程序的三種基本結構:掌握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循環(huán)結構的特點、結構及簡單應用,理解結構化程序設計思想。
基本語句:掌握賦值語句、輔助語句(注釋、暫停、結束)、分支語句、循環(huán)語句的語法,并能使用這些基本語句進行簡單程序的編寫。
數組:掌握靜態(tài)數組、動態(tài)數組、控件數組概念、聲明方法,能使用循環(huán)語句對數組進行操作。
過程:掌握Function過程和Sub過程的概念、使用方法;掌握形式參數和實際參數的概念以及參數的傳遞方式。
內部函數:掌握VB中常用的內容函數的功能及使用。
2.2 常用控件的使用
考試內容:標準工具箱中常用控件及通用對話框。
考試要求:掌握標簽、命令按鈕、文本框,復選框、單選框、框架,組合框、列表框、滾動條、定時器、通用對話框等常用控件相關的屬性、方法和事件,掌握用可視化的設計工具設計程序界面。
2.3 可視化程序設計
考試內容:窗體界面設計、菜單與工具欄設計。
考試要求:掌握窗體的屬性、事件和方法的控件,以及多重窗體的控制。掌握菜單(下拉式菜單與彈出式菜單)設計方法及運用,了解工具欄的基本設計方法。
2.4 文件操作
考試內容:文件操作。
考試要求:掌握文件的概念,掌握順序文件的打開、關閉與讀寫方法;了解隨機文件的打開、關閉與讀寫方法。
3.考試題型
選擇題、填空題、程序分析、程序設計
第二部分:數據庫技術與應用
1.參考書目: 《數據庫系統(tǒng)概論》(第四版)王珊、薩師煊主編,高等教育出
版,2006年出版。
《數據庫系統(tǒng)原理》李建中主編,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8年出版。
2.主要內容
2.1 數據庫基本概念和原理
考試內容:數據模型,數據庫系統(tǒng)結構,數據庫系統(tǒng)組成
考試要求:
掌握數據庫、數據庫系統(tǒng)及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等基本概念;
了解常用的數據庫模型,掌握數據模型的三要素;
掌握數據庫系統(tǒng)的組成及特點。
2.2 關系數據庫
考試內容:關系數據庫的基本概念,數據依賴,關系數據結構及形式化定義,關系完整性,關系代數,關系模式規(guī)范化。
考試要求:
關系的數學定義,理解函數依賴的定義和相應的概念;
關系模式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關系的完整性規(guī)則,能夠運用完整性規(guī)則判斷數據庫中的數據的合法性;
關系代數的各種運算;
關系模式的規(guī)范化。
2.3 關系數據庫標準語言SQL
考試內容: 數據定義,數據查詢,數據更新
考試要求:
SQL數據定義:定義、修改和撤消基本表,建立和撤消索引;
SQL數據查詢:SELECT語句的格式和各種用法;
SQL數據更新:INSERT、DELETE、UPDATE語句的格式和用法。
2.4數據庫設計和開發(fā)
考試內容:需求分析,概念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物理結構設計
考試要求:掌握數據庫設計的方法和步驟。 重點掌握概念結構設計和邏輯結構設計,能根據系統(tǒng)實際設計E-R模型,掌握從E-R模型轉換為關系模型的方法。
2.5 數據庫安全保護
考試內容:數據庫恢復技術,數據庫的安全性控制,數據庫的并發(fā)控制,數據庫的完整性控制。
考試要求:
事務的基本概念,故障的種類,恢復的原理,日志文件的格式、內容和日志文件的作用,恢復的實現(xiàn)技術和恢復策略,數據庫鏡像;
數據庫安全性的含義和目的,數據庫安全性控制采用的技術方法;
數據庫并發(fā)控制的含義和目的,并發(fā)操作帶來的數據不一致性,并發(fā)控制的主要技術,數據庫的封鎖機制;
數據庫完整性控制的含義和目的,完整性約束條件,完整性控制。
第三部分:網絡技術與應用
參考書目: 《計算機網絡》郭銀景,孫紅雨,段錦 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7年6月出版
《計算機網絡教程(第四版)》:吳功宜,吳英編著,電子工業(yè)出
版社,2007年1月出版。
2.考試內容
2.1計算機網絡概述
考試內容:計算機網絡基本概念
考試要求:了解計算機網絡在信息時代的作用,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過程,計算機網絡的分類,計算機網絡的主要性能指標。要求理解計算機網絡的發(fā)展和基本概念、計算機網絡的功能,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2.2 數據通信基礎
考試內容:數據通信基礎知識
考試要求:理解數據通信基礎知識,多路復用技術,數據交換技術
2.3計算機網絡協(xié)議、體系結構
考試內容:計算機網絡的協(xié)議、體系結構,數據通信及分組交換技術
考試要求:理解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形成,協(xié)議與劃分層次,計算機網絡的原理體系結構。重點是掌握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形成,協(xié)議與劃分層次及數據通信與分組交換技術。難點是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的形成,協(xié)議與劃分層次。
2.4 物理層
考試內容:物理層的定義、作用及相應接口標準
考試要求: 要求掌握物理層的基本概念,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模擬傳輸與數字傳輸,信息復用技術,了解EIA-232-E接口標準,同步光纖網SONET和同步數字系列SDH。重點是掌握物理層的基本概念,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模擬傳輸與數字傳輸,信息復用技術。
2.5數據鏈路層
考試內容:數據鏈路層的作用及相應協(xié)議的理解
考試要求:理解數據鏈路層的基本概念。重點是掌握數據鏈路層的基本概念。理解停止等待協(xié)議,連續(xù)ARQ協(xié)議,面向比特的鏈路控制規(guī)程HDLC。了解選擇重傳ARQ協(xié)議,因特網的點對點協(xié)議PPP。
2.6 運輸層
考試內容:運輸層主要協(xié)議
考試要求:要求理解運輸層在網絡體系中的作用,掌握用戶數據報協(xié)議UDP,傳輸控制協(xié)議TCP。
2.7應用層
考試內容:應用層的主要應用
考試要求:要求理解應用層在網絡體系中作用,網絡應用的多樣性決定了應用層協(xié)議的多樣性,掌握域名系統(tǒng)DNS,文件傳送協(xié)議FTP,理解萬維網WWW電子郵件,了解遠程登錄TELNET,動態(tài)主機配置協(xié)議DHCP。
2.8 局域網
考試內容:局域網的劃分層次及劃分方法
考試要求: 要求理解傳統(tǒng)以太網,以太網的MAC層,擴展局域網,虛擬局域網。了解高速以太網,其他種類的高速局域網,無線局域網。重點是理解和掌握傳統(tǒng)以太網,以太網的MAC層,理解擴展局域網,虛擬局域網。
2.9廣域網
考試內容:廣域網的基本概念及分組轉發(fā)機制
考試要求: 重點理解廣域網的基本概念,INTERNET與INTRANET,廣域網中的分組轉發(fā)機制。了解異步傳遞方式ATM,X.25分組交換網,幀中繼FR,綜合業(yè)務數字網ISDN。
2.10網絡安全
考試內容:網絡安全問題及密鑰密碼體制
考試要求:理解網絡安全機制受到社會的關注,理解網絡安全一般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網絡用戶資源不被濫用和破壞,二是網絡自身的安全和可靠性,不致于因可靠性問題而失去服務功能。
2.11 網絡編程
考試內容:網絡編程測試與相應功能理解
考試要求:為了更好的理解計算機網絡技術,通過設定一系列的網絡原理與應用的編程測試實驗,有助于理解與之相關的原理與協(xié)議標準,要求較熟練運用c/c++/java/c#語言進行相應原理及協(xié)議的測試、編程和調試,掌握與考試內容相關的上機應用。
四、考試要求
1. 本門綜合課程的命題考試是根據本大綱所規(guī)定的考試內容和考試目標來確定考試范圍和考核要求??荚嚸}會覆蓋各章,并適當突出重點章節(jié),體現(xiàn)本課程的內容重點。
2. 本課程在試題中對不同能力層次要求的分數比例一般為:識記占20%,領會占30%,簡單應用占30%,綜合運用占20%。
3. 試題合理安排難易度結構。試題難易度可分為:易、較易、較難和難四個等級。每份試卷中,不同難度試題的分數比例為:2:3:3:2。
4. 本課程考試的題型,一般有選擇、填空、簡答、應用、編程等五種類型。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