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代碼:10079)
《515測試技術》
一、考試內容范圍
1.信號及其描述
掌握信號的分類,信號的描述方法;周期信號頻譜的特點,利用傅立葉級數求周期信號頻譜的方法,傅立葉級數的復指數形式;非周期信號頻譜特點,傅立葉變換的定義、基本特性;熟悉典型信號如正弦函數、矩形窗函數、單位脈沖函數、指數衰減信號、周期單位脈沖的頻譜特點。理解隨機信號的特性與描述方法,基本特征參數的定義及意義。
2.信號分析與處理
掌握相關的概念、相關系數定義及應用;自相關與互相關的原理、特點及其應用;了解自功率譜與互功率譜分析原理及其應用,相干函數的定義及特點;掌握數字信號處理的基本步驟,理解信號數字化出現的問題,熟悉采樣定理與混疊、截斷與泄露,常用窗函數的定義及特點;了解離散傅立葉變換的實現方法及快速傅立葉變換的基本原理。
3.測試系統的基本特性
理解線性系統的基本特性,測試系統的靜態(tài)特性基本描述參數;掌握測試系統的動態(tài)特性,傳遞函數,頻響函數的定義及特點,頻響函數的圖形表示;熟悉典型一、二階測試系統的傳遞函數、頻響函數描述方法及特征;掌握測試裝置不失真測試的基本條件,一、二階測試系統動態(tài)參數的測試方法;理解典型測試系統的動態(tài)響應,負載效應的產生原因與解決方法。
3.常用傳感器
了解傳感器的分類及特征參數;掌握電渦流位移傳感器,壓電加速度傳感器,磁電式速度傳感器、熱電偶和光電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測量電路及應用特點;了解電阻式傳感器、電感式傳感器、電容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點,理解振動、溫度及力信號的測量方法。
4.信號調理裝置
掌握直流電橋的特點與平衡條件,熟悉利用電橋和差特性實現工程測試的方法,了解交流電橋的特點與平衡條件;熟悉調制與解調的基本概念,掌握調幅與解調的基本原理及方法,了解調頻的概念與特點;掌握濾波器的定義、分類,熟悉理想濾波器與實際濾波器的特點,熟悉實際濾波器的描述參數及恒帶寬濾波器與恒帶寬比濾波器;了解虛擬儀器的組成與特點。
5.機械振動的測試
了解振動的分類,掌握單自由度系統振動的基本原理,第一、二類受迫振動方程、幅相頻特性曲線的特點,熟悉阻抗與導納概念,熟悉振動的激勵方式與激振器、拾振及測振儀器的基本特點;掌握結構振動參數的測試及通過自由振動法和共振頻率法實現動參數的估計的基本方法。
二、考查重點
1.信號及其描述
信號的描述方法;周期信號與非周期信號頻譜的特點,周期信號與非周期信號頻譜求取方法,會畫頻譜圖;典型信號如正弦函數、矩形窗函數、單位脈沖函數、指數衰減信號、周期單位脈沖等信號的頻譜。隨機信號的特性與統計特征參數。
2.信號分析與處理
自相關與互相關分析的原理、特點及其應用;自功率譜與互功率譜分析原理及其應用,相干函數的定義及特點;數字信號處理的基本步驟,采樣與混疊、截斷與泄露,常用窗函數的定義及特點;離散傅立葉變換的實現方法。
3.測試系統的基本特性
線性系統的基本特性,頻響函數的定義及特點,一、二階測試系統的頻響函數描述方法及特征;測試裝置不失真測試的基本條件,一、二階測試系統動態(tài)參數的測試方法。
3.常用傳感器
傳感器的分類及作用,電渦流位移傳感器、壓電加速度傳感器,磁電式速度傳感器、熱電偶傳感器、光電傳感器和電阻式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測量電路及應用特點。
4.信號調理裝置
交、直流電橋的特點與平衡條件,電橋的和差特性;調制與解調的基本概念,幅值相乘調制與解調的基本原理及特點;濾波器的定義、分類,理想濾波器與實際濾波器的特點,實際濾波器的特性參數。
5.機械振動的測試
振動的分類與基本概念,單自由度系統振動的基本原理,振動的激勵方式,常用激振器、拾振及測振儀器的基本特點;結構振動參數測試與估計方法。
《516機械制造技術基礎》
一、考試內容范圍
1、緒論
機械制造工業(yè)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國內外機械制造工業(yè)現狀與發(fā)展趨勢,機械制造技術的定義;先進制造技術的定義、特點與發(fā)展趨勢;機械制造(冷加工)學科的范疇、研究內容及特點。
2、機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
零件的制造過程與特點;零件的成形方法;典型表面(平面、回轉面)的加工;數控與特種加工;
3、金屬切削過程及其控制
基本概念;刀具角度;刀具種類;刀具材料;刀具選用;金屬切削層的變形;切屑的類型及控制;切削力;切削熱和切削溫度;刀具的磨損與破損、刀具生命及刀具狀態(tài)監(jiān)控;切削用量;磨削機理。
4、金屬切削機床及所用刀具
機床的基本組成與性能;機床的分類和型號;刀具的類型;臥式車床CA6140傳動系統;車床、磨床、鉆床、銑床及齒輪加工機床與所用刀具;
5、機床夾具設計
機床夾具的功能、要求、類型、基本組成;機床夾具定位基本原理方法;典型的定位方式及定位元件的選擇;定位誤差的分析與計算;機床夾具夾緊機構的設計;主要機床夾具的設計;其他類型夾具;
6、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設計
基本概念;工藝規(guī)程設計的作用、步驟和主要研究的問題;工藝規(guī)程及設計原則和所需的原始資料;工藝路線的擬定;加工余量的確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確定;時間定額的確定;工藝方案的經濟分析;機械產品設計的機械加工工藝性評價;成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設計;計算機輔助工藝規(guī)程設計。
7、機械制造質量分析與控制
機械加工精度與誤差;加工誤差的統計分析;機械加工表面質量;機械加工過程中的振動。
8、機械產品裝配工藝規(guī)程設計
裝配的概念、組織形式、工藝系統圖;裝配精度的概念;裝配精度與零件精度的關系;裝配尺寸鏈;保證裝配精度的工藝方法;裝配工藝規(guī)程設計;機械產品設計的裝配工藝性評價;
二、考查重點
1、緒論
機械制造技術的定義;先進制造技術的定義、特點與發(fā)展趨勢;
2、機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
零件的成形方法;典型表面(平面、回轉面)的加工;
3、金屬切削過程及其控制
刀具的角度;刀具的材料;切削力;切削熱和切削溫度;磨削機理;
4、金屬切削機床及所用刀具
機床的分類和型號的編制;車床、銑床及齒輪加工機床與所用刀具;
5、機床夾具設計
定位原理及其應用;夾緊的基本概念;定位誤差分析;
6、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設計
基本概念;零件工藝規(guī)程設計;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確定;機械加工工藝尺寸鏈的計算;
7、機械制造質量分析與控制
工藝系統幾何誤差;工藝系統受力變形引起的誤差;工藝系統受熱變形引起的誤差;內應力重新分布引起的誤差;加工誤差的正態(tài)分布規(guī)律及其計算與分析方法;機械加工表面質量對機器使用性能的影響;影響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影響加工表面物理機械性能的因素;機械加工過程中的強迫振動與自激振動;
8、機械產品裝配工藝規(guī)程設計
常用裝配方法及其特點、適用場合;部件(或產品)的裝配方法確定;
《517系統工程學》
一、考試內容范圍:
1.系統工程概述:
系統理論的形成與發(fā)展,系統的定義,系統的類型,系統的一般屬性,系統工程的概念、特點、研究對象和應用領域。
2.系統工程方法論:
霍爾三維結構,切克蘭德方法論,系統分析概念、要素、程序和原則,五種創(chuàng)新方案的產生技術:提問法、頭腦風暴法、德爾菲法、群眾決策支持系統、情景分析法五大技術。
3.系統模型與模型化:
模型的定義與特征,模型化的含義、作用,模型的分類,建模的基本步驟,系統結構的基本表達方式,ISM技術的基本思路,ISM技術的規(guī)范化方法和實用化方法,系統的狀態(tài)和狀態(tài)變量的含義。
4.系統仿真及系統動力學方法:
系統仿真的概念和實質,系統動力學的基本思想,因果關系圖,流程圖,系統動力學DYNAMO方程。
5.系統評價方法:
系統評價概念、要素和評價步驟,關聯矩陣法,逐對比較法的計算過程,古林法的運用過程,層次分析法的思想和實施步驟,因素集、評定語集和隸屬度矩陣概念,模糊綜合評判法。
6.決策分析方法:
決策分析的含義,決策分析的基本類型,風險型決策分析的期望值法和決策樹法,不確定型決策分析的五種方法:樂觀法、悲觀發(fā)、等概率法、折中法和后悔值法。
7.戰(zhàn)略研究與管理:
戰(zhàn)略研究及管理的含義,戰(zhàn)略研究的模式,戰(zhàn)略研究的分析方法。
二、考查重點:
1.系統工程概述:系統的定義,系統的特征,系統工程的內涵和方法特點。
2.系統工程方法論:霍爾三維結構,切克蘭德方法論,系統分析概念、要素、程序和原則。
3.系統模型與模型化:ISM分析技術。
4.系統仿真及系統動力學方法:系統動力學的基本思想。
5.系統評價方法:層次分析法。
6.決策分析方法:不確定型決策分析方法。
7.戰(zhàn)略研究與管理:戰(zhàn)略研究的分析方法。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