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代碼:10079)
《611法學綜合一》
一、考試內容范圍:
(一)法理學部分:
法的本體;法的起源和發(fā)展;法的運行;法的作用和價值;法律與社會。
(二)公司法部分:
公司設立;公司自治;公司資本;股東權;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股份發(fā)行和轉讓;公司治理;公司債權人的保護;公司并購重組;特殊類型公司。
二、考查重點:
(一)法理學部分:
法的概念、特征、本質、作用;法的淵源、形式、效力;法的要素;法律體系;權利和義務;法律責任;法律程序;法的起源;法律繼承和法律移植;法的制定和實施;法的價值;法律與社會
(二)公司法部分:
公司設立;公司資本;股東權;股份的發(fā)行和轉讓;公司治理。
《801民法學》
一、考試內容范圍:
民法總論:民事法律關系;民事主體;法律行為和代理;訴訟時效。
債法:債之產生、債之標的、債之移轉、債之保全、債之消滅;合同之成立、合同之變更和解除、合同的履行、違約責任、締約過失責任;買賣合同、贈與合同、借款合同、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建設工程合同、承攬合同、保管合同、委托合同、行紀合同、居間合同、技術合同等;不當得利、無因管理;侵權法之歸責原則、特殊責任主體、侵權行為樣態(tài)、免責事由;產品責任、環(huán)境污染責任、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醫(yī)療事故責任、高度危險責任、動物侵權、物件致人損害的責任。
物權法:物權種類和特性、物權客體、物權變動模式、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占有。
婚姻法:婚姻之成立、婚姻無效和撤銷、婚姻中的財產、離婚、離婚中的子女撫養(yǎng)和財產分割。
繼承法:繼承開始、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和遺贈、遺贈撫養(yǎng)協(xié)議、遺產分割和債權人保護。
二、考查重點:
民法總論:法人、法律行為和代理、訴訟時效;
債法:債之保全、債之移轉、債之消滅;違約責任、締約過失責任;買賣、租賃、贈與、委托、行紀、建設工程合同;不當得利和無因管理;侵權責任法之歸責原則、特殊責任主體、侵權樣態(tài)、醫(yī)療事故責任、交通事故責任、物件致人損害、動物侵權、產品責任;
物權法:物權變動模式、所有權、地役權、抵押權、質權、占有;
婚姻繼承法:婚姻的無效和撤銷、婚姻中的財產關系;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遺產分割。
《612法學綜合二》
一、考試內容范圍:
(一)憲法學
1、憲法概論:(1)憲法的概念、結構、特征;現(xiàn)代憲政的基本價值;(2)憲法的歷史、制定與修改;(3)憲法的監(jiān)督、實施與解釋。
2、基本權利:(1)人權總論——人權的內涵、類型、保障與界限;(2)人權分論——自由權、社會權、平等權和公民基本權利的擴張。
3、政府組織形式:(1)選舉與政黨;(2)立法機構;(3)行政機構;(4)司法機構。
4、中央與地方關系:(1)中央與地方關系概論——國家結構形式;中央與地方關系的基本形態(tài);地方自治理論;中央與地方關系的結構;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方式;(2)中國的中央與地方關系——單一制國家結構形式的憲政選擇;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處理中央與地方關系的基本原則;(3)單一與多元——“一國兩制”。
(二)刑事訴訟法學
1、刑事訴訟的基本理論:(1)刑事訴訟的基本理念;(2)刑事訴訟的基本原則。
2、刑事訴訟的基本制度:(1)刑事訴訟主體制度;(2)刑事訴訟管轄制度;(3)刑事訴訟回避制度;(4)刑事辯護與代理制度;(5)刑事證據制度;(6)刑事強制措施制度;(7)附帶民事訴訟制度。
3、刑事訴訟的基本程序:(1)刑事立案程序;(2)刑事偵查程序;(3)刑事起訴程序;(4)第一審程序;(5)第二審程序;(6)死刑復核程序;(7)審判監(jiān)督程序;(8)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9)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10)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的沒收程序;(11)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強制醫(yī)療程序。
二、考查重點:
(一)憲法學
1、憲政的基本涵義;憲法的主要特征;現(xiàn)代憲政的基本價值;憲法的修改、監(jiān)督與解釋。
2、人權的內涵、性質與類型;人權的保障;公民基本權利的擴張。
3、民主的一般認識;民主選舉的基本原則;政黨的職能和作用;立法機關的會議制度;行政機構的組織原則;權力關系中的司法機構。
4、國家結構形式;地方自治的基本理論;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方式;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qū)。
(二)刑事訴訟法學
1、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訴訟公正與訴訟效率;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依法獨立行使職權原則。
2、立案管轄與審判管轄;回避的人員、理由與程序;刑事辯護制度;刑事證據的法定類型與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取保候審、監(jiān)視居住、逮捕;附帶民事訴訟制度。
3、立案的條件與不立案的救濟;補充偵查與技術偵查措施;不起訴的類型與不起訴的救濟。
4、庭前會議;全面審查原則;上訴不加刑原則;審判監(jiān)督程序開啟的理由;死刑復核程序。
5、特別程序: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當事人和解的公訴案件訴訟程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違法所得的沒收程序;依法不負刑事責任的精神病人的強制醫(yī)療程序。
《802民事訴訟法學》
一、考試內容范圍:
(一)民事訴訟法基本理論
1、訴與訴權:(1)民事之訴;(2)反訴;(3)民事訴權。
2、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1)當事人平等原則;(2)辯論原則;(3)處分原則;(4)誠信原則;(5)檢察監(jiān)督原則。
(二)民事訴訟法制度
1、民事訴訟法基本制度:(1)合議制度;(2)公開審判制度;(3)兩審終審制度;(4)陪審制度;(5)回避制度。
2、民事訴訟法具體制度:(1)管轄;(2)當事人和訴訟代理人;(3)多數人訴訟;(4)民事訴訟證據;(5)民事訴訟證明;(6)法院調解;(7)臨時性救濟;(8)訴訟保障制度。
(三)民事訴訟法的程序
1、第一審普通程序:(1)普通程序概述;(2)起訴與受理;(3)審理前的準備;(3)開庭審理;(4)撤訴與延期審理;(5)訴訟中止與訴訟終結。
2、簡易程序:(1)簡易程序概述;(2)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3)簡易程序的具體規(guī)定。
3、民事訴訟中的裁判:(1)裁判概述;(2)判決;(3)裁定、決定與命令。
4、上訴審程序:(1)上訴審程序概述;(2)上訴的提起與受理;(3)上訴案件的審理與裁判。
5、再審程序:(1)再審程序概述;(2)民事再審事由;(3)再審發(fā)動方式;(4)再審審查程序;(5)再審審理程序。
6、特殊程序:(1)特殊程序總論;(2)督促程序;(3)公示催告程序。
(四)強制執(zhí)行
1、強制執(zhí)行通則:(1)民事執(zhí)行概述;(2)執(zhí)行主體與執(zhí)行標的;(3)執(zhí)行依據與執(zhí)行管轄;(4)執(zhí)行和解與執(zhí)行擔保;(5)委托執(zhí)行與協(xié)助執(zhí)行;(6)執(zhí)行競合與執(zhí)行救濟;(7)執(zhí)行的開始、進行和終結。
2、強制執(zhí)行措施:(1)給付金錢的執(zhí)行;(2)交付物和完成行為的執(zhí)行。
二、考查重點:
(一)民事訴訟法基本理論
1、民事訴訟的訴權理論。
2、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
(二)民事訴訟法制度
1、民事訴訟法基本制度。
2、民事訴訟法具體制度。
(三)民事訴訟法程序
1、第一審普通程序。
2、簡易程序。
3、上訴審程序。
4、再審程序。。
《613公共管理學》
一、考試內容范圍:
公共管理的理論發(fā)展、公共組織、公共領導、公共政策、公共人力資源管理、公共預算管理、政務信息資源管理、公共危機管理、公共管理技術與方法、公共管理規(guī)范、公共部門績效評估、公共部門改革
二、考查重點:
非營利組織、公共組織的變革、公共政策過程、公共領導體制、公共人力資源管理的主要內容、公共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地方政府的預算管理、政務信息資源管理的內容、政務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公共危機管理機制、當代公共管理新方法、公共管理倫理、公共管理監(jiān)督、公共部門績效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西方國家公共部門改革、當代中國行政體制改革
《803公共管理綜合》
一、考試內容范圍:
(1)公共經濟學:政府的經濟活動、政府的經濟作用:財政職能、公共支出規(guī)模、公共支出結構、公共支出效率、公共收入規(guī)模與結構、稅收原理、稅收的經濟影響、稅收制度、稅制改革、財政赤字、財政政策、政府間財政關系、地方政府間財政競爭。
(2)政治學基礎:政治與政治學、政治關系、政治行為、政治體系、政治文化、政治發(fā)展。
二、考查重點:
(1)公共經濟學:政府的經濟作用:財政職能、公共支出規(guī)模、公共支出結構、公共支出效率、公共收入規(guī)模與結構、稅收原理、稅收的經濟影響、稅收制度、財政赤字、財政政策。
(2)政治學基礎:政治關系、政治行為、政治體系、政治文化。
《614社會保障概論》
一、考試內容范圍:
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與發(fā)展,我國社會保障內容、特點與功能;社會保障相關理論,社會保障基金,社會保障管理,社會保障水平,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老年社會保障,醫(yī)療社會保障,失業(yè)社會保障,住房社會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農村扶貧,專項社會救助,社會保障立法。
二、考查重點:
社會保障制度的產生與發(fā)展,我國社會保障內容、特點,社會保障基金,社會保障管理,社會保障水平,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老年社會保障,醫(yī)療社會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804社會學》
一、考試內容范圍:
社會運行的條件與機制,人的社會化,社會角色,社會文化,社會群體,家庭與婚姻,社會組織,社會分層與流動,社區(qū),城市化,社會變遷,社會現(xiàn)代化,社會控制,社會政策,社會研究方法,個案研究與問卷調查。
二、考查重點:
社會角色,社會文化,社會群體,家庭與婚姻,社會分層與流動,社區(qū),社會變遷,社會研究方法,個案研究與問卷調查。
更多學歷考試信息請查看學歷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