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體育教案趕小豬七篇(實用)

字號: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體育教案趕小豬篇一
    創(chuàng)新教案
    《廢紙球》——綜合
    設計意圖:有一天下午,午睡后吃完點心,小朋友們都機動的進行各自的活動,幼兒坐在位置上看圖書,有的三三兩兩的說說笑笑,還有的干脆坐在座位上發(fā)呆,小腦袋不知在想著什么,忽然很多小朋友都聚集在了一塊,一會兒向前一會兒向左,有些坐在位置上的小朋友也好奇的走上前去觀望,這下隊伍就更大了,喧鬧也越來越大,仔細一看,原來有個小朋友把一張團在一起的廢紙當作了籃球在踢著玩呢,漸漸的有幾個小朋友也加入了踢球的隊伍,但是考慮到環(huán)境場地的狹窄會帶來意外,因此在我的提醒下小朋友們便放棄了“足球大戰(zhàn)”。但是幼兒的對這個活動的興趣、積極性、好奇性卻被我記在了心里,放學前便告訴小朋友們什么是廢紙,并讓他們回到家去收集收集廢紙,第二天帶到幼兒園里來。而進過設計第二天我們就進行了綜合活動:“廢紙球”。讓幼兒懂得如何利用廢紙自制玩具,進一步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鍛煉手部肌肉,進一步喜歡體育游戲,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新性。
    1、懂得利用廢紙自制玩具。
    2、發(fā)展想象力,鍛煉手部肌肉,喜歡體育游戲。
    幼兒事先自己帶來的廢紙;事先對廢紙的了解。
    1、引出課題,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師:“今天小朋友來到小一班的時候,都帶來了什么?”(引導幼兒說出廢紙)
    (2)經(jīng)過提問使幼兒鞏固知道什么是廢紙
    師:“那么你知道為什么叫它廢紙了嗎?請你舉手告訴大家。”
    (3)教師小結:“用過的,已經(jīng)沒有用處,要扔掉的紙叫做廢紙?!?BR>    2、發(fā)展幼兒豐富的想象力
    師:“可是廢紙悄悄告訴蔡老師他很傷心,因為沒用了,就要被扔到垃圾桶里了,所以蔡老師想把廢紙做成小玩具,這樣可以和小朋友們作朋友不用扔掉了,可是請小朋友們想想可以作成什么呢?”(引導幼兒積極發(fā)言,發(fā)展想象力。)
    3、出示廢紙球
    師:“看,這是蔡老師做的,猜猜是什么玩具?(引導幫助幼兒積極發(fā)言,繼續(xù)發(fā)展幼兒想象力,引導幼兒說出是廢紙球。)”
    4、示范制作廢紙球
    要求:要盡量的圓,緊。
    5、幼兒自主想象廢紙球的玩法,自主玩耍。(教師巡回指導,幫助)
    要求:注意安全性
    6、活動結束:整理廢紙球
    活動反思:因為幼兒對此次活動有著強烈的興趣因此在活動中表現(xiàn)的非常主動和積極,也因為事前有了對廢紙的理解,活動開展的很自然,通過幼兒自己從家中收集各種廢紙,知道廢紙的不同來源,比起光光聽老師講要來得更加的具體形象,更加的直觀,印象才會更加的深刻。在活動中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力得到的絕佳的機會得以發(fā)展,有的把廢紙球想象成了肉球,有的說是蘋果,還有的說是湯圓等等……還想出了各種玩法,有踢的,扔的,拋的,還有滾的,還有的是講也講不清的,讓我驚嘆幼兒的想象力是成人所不能及的,似乎每個幼兒都是個小小的幻想家,在活動中做到了讓幼兒始終處于主體地位,以幼兒為主,教師為附,動靜結合,通過幼兒的眼動手動,腳動全身動,再加上腦袋動,以一條線貫穿,綜合培養(yǎng)、發(fā)展幼兒的各方面。
    小班體育教案趕小豬篇二
    小班幼兒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較差,動作不夠平穩(wěn)、靈敏和協(xié)調(diào),思維活動帶有具體形象性,喜歡模仿,對游戲中的情節(jié)、角色、動作過程容易發(fā)生興趣。針對我班幼兒在按方向跑、躲閃跑和動作靈活等方面能力較弱的現(xiàn)象。我著手設計了體育活動《小鴨與狐貍》,在活動中,以狐貍捉小鴨為主線,把游戲滲透到練習按方向跑和躲閃跑的體育活動中。
    (一)活動目標
    1、樂意聽信號按一定方向跑和在一定范圍內(nèi)躲閃跑,練習動作的靈敏性。
    2、初步具備機智勇敢、互相協(xié)助的品德。
    (二)活動準備
    1、紅、黃、綠三色塑圈(比幼兒人數(shù)少二~三只)。
    2、小朋友戴上頭飾扮小鴨子(有紅、黃、綠三色蝴蝶結的頭飾,每人一只)、教師戴上掛飾扮鴨媽媽、另請一位教師戴上頭飾扮狐貍、趕鴨棒一根。
    3、錄音機、磁帶(音樂三段:小鴨律動音樂、小鴨玩耍音樂、狐貍音樂)。
    (三)活動過程
    1、開始局部:
    教師和幼兒一起聽音樂來到草地上做休息、鴨走、鴨叫、撲翅膀、喝水等動作。
    (評:幼兒戴上頭飾后,馬上進入了角色,聽音樂做動作時非常投入。)
    2、基本局部:
    (1)游戲:小鴨找家,練習聽信號按一定方向跑。
    ①第一次找家:聽信號找家。
    師:小朋友們,你們跟著媽媽出來玩高興嗎?讓我們先來看看家在那里呀?幼兒興奮地指著家的方向。
    師:媽媽要看那只小鴨能找到家。教師發(fā)出信號,幼兒飛快地去找家,教師看到?jīng)]有找到家的幼兒:喲!還有兩只小鴨還沒找到家,看看有沒有空房子了。教師幫他們一起找,可是沒找到。
    師:他們多可憐呀!我們該怎樣協(xié)助他呢?
    幼a:我們幫他們造家。
    幼b:請他們和我一起住吧……(許多幼兒就大聲地招呼沒有找到家的幼兒和自身一起住。)
    師:啊!現(xiàn)在小鴨子們都有家了,真好!
    (評:教師有意少準備了幾個家,通過引導,幼兒樂意招呼沒有找到家的同伴和自身一起住。游戲中,幼兒都表示出了樂于助人的行為,同時,也體驗到了協(xié)助同伴的快樂。)
    ②第二次找家:找家時要意識到互相協(xié)助。
    師:小朋友們,玩時要注意平安,因為和近住著一只狡猾的狐貍,假如狐貍來了,該怎么辦呢?
    幼a:我們一起用石頭砸它。
    幼b:我們馬上跑回家躲好……
    師:回家會比較平安,記住要互相協(xié)助?,F(xiàn)在,先和媽媽一起做游戲:小鴨小鴨真可愛,扁扁嘴巴呷呷呷,搖搖擺擺來走路,跟著媽媽一起玩。(狐貍音樂響起,狐貍來了。幼兒爭相迅速地找家,還會互相招呼同伴一起住。狐貍沒捉到小鴨,只好走了。)
    ③第三次找家:按自身蝴蝶結的顏色找對應顏色的家。
    師:狐貍走了,我們可以出去玩了。現(xiàn)在,讓我們來看看自身漂亮的蝴蝶結是什么顏色的?
    幼a:我的蝴蝶結是紅色的。
    幼b:我的是黃色的。
    幼c:我有綠色的蝴蝶結……
    師:下次找家的時候,你們要按自身蝴蝶結的顏色來找家,紅色蝴蝶結的,就找紅色的家?,F(xiàn)在,先和媽媽一起玩。(狐貍音樂響起,幼兒迅速按蝴蝶結的顏色找家。狐貍沒抓到鴨子,就走了。)
    (評:教師以鴨媽媽的身份參與游戲,幼兒圍在教師身邊,一起跳舞、念兒歌,情緒特別愉悅,對于教師提出的要求也能一一聽在耳內(nèi),記在心間。第三次找家時,幼兒不只能按自身蝴蝶結的顏色來找家,還能意識到要互相協(xié)助?;顒又袔熒跒橐惑w,在充溢童趣的游戲之中徘徊。)
    (2)游戲:小鴨躲狐貍,練習在一定范圍(半徑為3~4米的圓圈)內(nèi)躲閃跑。
    教師和幼兒一起走到池塘(半徑為3~4米的圓圈)邊,并跳入池塘中。
    師:啊!池塘水真清呀!池塘水,清又清,小鴨小鴨愛游泳;東游游,西游游,撲撲翅膀真高興。(狐貍音樂響起,狐貍拿著趕鴨棒走到池塘邊。有個別幼兒顯得有些緊張。)
    師:小朋友們!水里也很平安,只要你們在池塘里靈活、勇敢地躲來躲去,不要被狐貍趕到岸上去,媽媽也會維護你們的!(幼兒在圓圈內(nèi)躲閃跑,教師適時地維護躲閃能力弱的幼兒。)
    (評:教師扮演的鴨媽媽一邊鼓勵小鴨們要靈活些,一邊作維護狀。個別能力弱的小鴨明顯表示出動作不靈活,快要被狐貍趕到岸上時,媽媽就會適時上前,輕輕地拉一把,使小鴨脫離危險,使狐貍捉不到小鴨。小鴨慶幸自身沒有被抓住,游戲熱情再次高漲。這樣躲閃跑的動作有了更多的練習機會,幼兒躲閃跑的能力和動作的靈敏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結束局部:
    師、生:哦!狐貍走了,我們戰(zhàn)勝狐貍了,可以快樂地游泳、捉魚吃了?教師和幼兒一起在池塘里做游水、吃魚、撲翅膀等動作。
    師:天快黑了,小朋友們,我們該回家了。聽音樂,小鴨和媽媽一起回家。
    1、良好游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有趣游戲情節(jié)的'構思,為本次活動的勝利開展奠定了基礎。幼兒在游戲中充溢樂趣地鍛煉身體、提高技能。在活動中,時而興奮、時而緊張、時而又歡呼雀躍,對體育活動活動充溢了興趣。
    2、教學過程,循序漸進、層層深入。
    在練習按一定方向跑的過程中,每一次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一次,單純要求幼兒聽信號找家;第二次,融入了品德行為要求,針對小班幼兒經(jīng)常以自我為中心、不去考慮、關心他人的現(xiàn)象,我故意少準備了兩個家,旨在培養(yǎng)幼兒關心他人、樂于助人的良好品德。要求幼兒找家時意識到要互相協(xié)助;第三次在上兩次的基礎上要求幼兒對應跑,就是按自身頭飾上蝴蝶結的顏色找對應顏色的家。這樣就防止了重復游戲的枯燥乏味,不同的要求使幼兒始終對活動充溢了興趣。
    3、注意個別差別,提高每個幼兒的游戲積極性。
    小班幼兒之間動作的差別性是非常明顯的,教師能注意個別差別,在游戲中有的放矢地加以指導,同時以鼓勵的口吻和細小的動作,使能力差的幼兒同樣堅持耐久的游戲積極性。如:當狐貍拿著趕鴨棒到池塘邊趕鴨子,個別能力弱的小鴨明顯表示出動作的不靈活,媽媽就會適時上前協(xié)助。這一方面提高了幼兒的游戲積極性,同時使幼兒躲閃跑的動作有了更多的練習機會。
    4、配上與活動情景相匹配的音樂、兒歌,使整個活動更為活潑生動。
    小鴨子們在玩耍、游戲時念上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同時配上輕松、跳躍的音樂,小鴨子們玩得更帶勁了;狐貍出來時,又配以低沉的音樂,渲染了緊張的氣氛。
    小班體育教案趕小豬篇三
    1.練習手腳著地星膝爬行以及鉆、跳等動作。
    2.探索爬的不同方法,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敏性。
    3.體驗游戲的快樂,增強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心理品質(zhì)。
    4.鍛煉幼兒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
    5.商討游戲規(guī)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體操用墊子、輪胎、小門、"城堡",黃色與綠色小烏龜胸飾若干,獎牌一個。
    一熱身運動
    1.播放音樂,教師帶領幼兒做操。
    2.教師扮烏龜媽媽,幼兒扮小烏龜來到一大片"草地"前面。
    師:小烏龜們,我們怎么過"草地"?(請個別幼兒試一試。)
    3.小結:小烏龜們可以爬過草地。
    二探索爬行方法
    1.自由探索多種爬行方法。
    師:請小烏龜們想出更多的與別人不一樣的爬行方法。
    2.請幾個幼兒示范,引導幼兒比一比哪種爬行方法既快速又舒服。
    3.請一個雙手著地星膝爬行的幼兒再次示范。教師小結:這只小烏龜雙手著地星膝爬行,這樣既快速又舒服。
    4.播放音樂。烏龜媽媽領著小烏龜練習雙手著地星膝爬行。
    三、游戲:尋找城堡
    1.大家看,前面有個城堡,你們想不想去玩?小烏龜爬的本領最大了,今天就來比一比哪一組小烏龜能最先到達城堡。
    2.大家要沿著路線進行比賽:"爬過草地――鉆過山洞――跳過小河――爬過山坡――到達城堡"。
    3.幼兒比賽,教師記錄兩隊的成績。
    4.小結,頒獎。
    四、放松、結束
    1.剛才你們在爬行過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難?(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是如何戰(zhàn)勝困難繼續(xù)前進的。)
    2.聽音樂,躺在墊子上放松身體,結束活動。
    本次活動都是以游戲貫穿始末的,所以孩子們玩的很盡興。在孩子練習后退爬行時候,我發(fā)現(xiàn)一個孩子沒有手膝著地,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我馬上指出了這一點,讓孩子們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改正。
    小班體育教案趕小豬篇四
    1、學習聽信號手膝著地爬行,增強幼兒四肢的肌肉力量。
    2、提高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和靈活性。
    1、能根據(jù)信號的變化,變速和變換方向爬行。
    2、倒退爬時別碰撞周圍的同伴。
    活動準備兒童經(jīng)驗基礎
    1、小鼓一只,水果圖片若干,供幼兒爬行的場地2、小青蛙、小蜜蜂、小烏龜放置在場地的周圍,作為小動物的家,小熊頭飾若干,錄音機、磁帶若干。
    活動過程活動反思一、扮演角色,活動身體。師:(出示小熊頭飾)我是熊媽媽,那你們是誰呀?我們小熊聽著音樂,活動一下身體吧!二、聽信號變換方向和變速爬行。師:咚咚咚,這是什么?媽媽要小熊聽著鼓聲來學本領。(和幼兒商量怎么樣的信號是按照怎么樣爬
    (1)聽信號向前爬、向后倒退爬和轉(zhuǎn)圈爬。
    (2)聽信號向前變換速度爬。
    (3)聽信號轉(zhuǎn)圈變換速度爬。
    (4)聽信號交替爬行向前、轉(zhuǎn)圈變換速度爬和倒退著爬
    三、變換方式朝制定目標爬行。師:我們小熊家附近有哪些好朋友?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吧?。ǜ蠋熍溃詈笈阑丶遥┧摹⒂螒颉靶⌒苷宜睅煟涸诓莸氐哪沁呌泻芏嗟乃?,我們一起去把他們運回家吧。五、放松活動“小熊洗澡”。
    師:小熊寶寶玩累了,出了很多汗,媽媽給你們洗個澡,沖一沖,抖一抖,搖一搖,小熊小熊真快活。
    熊寶寶和媽媽一起回家。
    小班體育教案趕小豬篇五
    1、練習雙腳原地向上跳,增強腿部肌肉力量,培養(yǎng)彈跳能力及協(xié)調(diào)能力。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體育活動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場地上懸掛一排小串鈴,高度為超過幼兒頭頂10厘米左右。
    教師帶領幼兒走成大圓圈
    “走走走,向前走,我們跟著老師走,走走走,向前走,走成一個大皮球?!?BR>    1、熱身游戲:玩“大皮球”
    教師站在大圓圈中間做拍球人,幼兒邊念兒歌邊做動作。
    兒歌為:“大皮球,真正好,拍一拍,跳一跳。拍的輕,跳得低,拍的重,跳得高,拍拍拍,跳跳跳。”
    幼兒根據(jù)歌詞有節(jié)奏地做雙腳向上跳的動作。
    當老師說:“皮球漏氣啦!”幼兒發(fā)出“哧,哧”聲并起立。當老師說;“皮球滾掉了!”幼兒四散跑。
    當老師說:“皮球回來啦!”幼兒回原地圍成大皮球。
    2、 教師教授新游戲。
    (1)教師介紹游戲 “鈴兒響叮當”。
    幼兒四散站在懸掛的串鈴下,老師交待游戲玩法:原地雙腳向上跳起,用頭去頂小串鈴,
    鈴兒就會發(fā)出叮當?shù)捻懧暋?BR>    (2)請個別幼兒示范一次。
    教師引導幼兒學習雙腿曲膝登地跳起的動作。
    (3)幼兒游戲,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地參加幼兒游戲。
    (4)教師小結:針對幼兒的游戲情況,簡單小結,教育幼兒游戲時要團結、謙讓,避免相互擁擠。
    3、引導幼兒進一步探索。
    提高串鈴的高度,引導幼兒探索,想辦法觸碰高低不同的串鈴。
    放松活動“小鳥飛”。幼兒隨音樂自由的做鳥飛,理羽毛等動作。
    小班體育教案趕小豬篇六
    1、對玩圈感興趣,嘗試用多種方法玩圈。
    2、練習鉆、跳、平衡等基本技能。
    1、幼兒用的小圈若干、平衡木兩組、椅子、小鼓一個
    2、歡快的背景音樂
    一、師幼共同做熱身活動:呼啦圈操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玩一個很有趣的游戲哦!先來熱熱身吧!
    引導幼兒隨音樂一起做操,活動身體各關節(jié)。
    二、指導幼兒玩圈。
    師:小朋友們看,老師這里有什么?(呼啦圈)
    (1)請幼兒自由玩圈,探索圈的多種玩法。
    師:請小朋友們自己來玩一玩,這個呼啦圈可以怎么玩?
    請幼兒說一說是怎樣玩圈的?并演示玩法,引導幼兒互相學習。
    (2)引導幼兒合作玩圈。
    師:請小朋友們再玩一次,這一次可以試著幾個小朋友一起玩。
    (3)指導幼兒跳單圈、跳雙圈、鉆圈。小結:剛剛小朋友們玩的都很好,接下來我們要來玩一個游戲,名字叫接力闖關。
    三、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幼兒玩游戲。
    游戲:接力闖關
    規(guī)則:
    1、將幼兒分為紅隊和藍隊。
    2、要求幼兒依次跳過呼啦圈、走過平衡木、鉆過呼啦圈、敲響小鼓快速返回,將接力棒傳給下一位小朋友,另一位小朋友才能出發(fā),以最快一組為勝。
    四、放松環(huán)節(jié)
    師:恭喜小朋友闖關成功,我們一起來跳個歡慶舞吧。聽音樂做放松運動,活動結束。
    小班體育教案趕小豬篇七
    設計思路:
    收納桶是家庭中常見的物品,它輕巧、安全、色彩鮮艷;它可折疊,具有可變性且取材方便。我們將其作為幼兒運動的器械,幼兒喜歡且樂意借助其進行活動。
    小班下學期的幼兒能比較平穩(wěn)地走和跑,但徒手或者持物在低矮物體上行走,對他們而言仍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
    教師創(chuàng)設了“小豬運西瓜”的活動情景,和幼兒分別扮演“豬媽媽”和“豬寶寶”,借助幼兒園的自然環(huán)境,如山坡、草地和沙池,引導幼兒用多種方法玩收納桶,幫助幼兒積累在低矮的物體上持物行走的經(jīng)驗。
    由于是運用器械進行的活動,所以教師要時時關注幼兒的情緒,用游戲化的語言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提醒幼兒既要保持身體平衡,保護好自己,又要積極大膽地參加活動。教師還可以對幼兒進行有關輕拿輕放、互相謙讓等良好習慣和品質(zhì)的培養(yǎng)。
    活動目標:
    1.嘗試在低矮的物體上持物行走,提高身體的平衡性。
    2.體驗與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鮮艷的收納桶若干(幼兒人手一個)。
    2.玩具西瓜若干(幼兒人數(shù)的3倍~4倍)。
    3.平衡木、花朵平衡、輪胎、塑料小矮凳等鋪成的3條路徑。
    4.律動音樂等。
    活動過程:
    一、小豬做操
    1.教師扮演豬媽媽,幼兒扮演豬寶寶。
    2.(播放音樂《小豬操》)“小豬寶寶們,我們一起來動動身體、做做操!”
    【設計意圖:師生分別扮演“豬媽媽”和“豬寶寶”,伴隨音樂模仿小豬活動身體,起到激發(fā)興趣和熱身的作用,為后續(xù)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BR>    二、小豬玩桶
    1.幼兒自由玩收納桶。
    ◆“小豬寶寶們,我們一起玩游戲吧!每人拿一個桶,找空地方玩一玩?!?BR>    ◆觀察要點:
    (1)幼兒喜歡用哪些方法玩桶?
    (2)幼兒的活動空間是否充分?
    2.幼兒交流分享各自有創(chuàng)意的玩桶方法。
    ◆引導幼兒說出各自的玩法:“小豬寶寶們,你們是怎么玩的?”
    ◆觀察要點:幼兒能否根據(jù)教師發(fā)出的信號玩游戲。
    ◆預估幼兒交流的玩法:躲貓貓、跳跳豬、滾大桶等。
    (1)躲貓貓
    觀察要點:幼兒在躲的過程中,手、腳和身體能否盡量蜷縮。
    (2)跳跳豬
    觀察要點:幼兒能否跳起來,幼兒的活動空間是否充分。
    (3)滾大桶
    觀察要點:能否聽信號變速、變向推滾收納桶。
    【設計意圖:讓幼兒自由探索收納桶的不同玩法,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收納桶的多變性,并利用其特點活動身體?;顒又?,教師不要過多給予幼兒指導或暗示,以幼兒主動活動為主,只有在幼兒需要幫助時教師才給予適當點撥。】
    三、小豬運西瓜
    1.運用各種方法搬運西瓜。
    ◆“豬媽媽種了好多西瓜,讓我們用各種方法走過小路把西瓜運回來。”
    ◆“拿好桶,去摘西瓜咯!請你們看好箭頭,走過小路,每次只能摘一個西瓜回來哦!走路的時候要小心!”
    ◆觀察要點:
    (1)幼兒拿著桶通過小路是否有困難。
    (2)幼兒行進的路線。
    (3)幼兒在上下山坡時是否有困難,能否保持身體平衡,是否需要幫助。
    2.幼兒交流運西瓜的過程。
    ◆“小豬寶寶們,你們剛才走了哪條小路去運西瓜的?”
    ◆預估交流的內(nèi)容(請幼兒演示)。
    (1)走輪胎路的時候小腳要抬高,一個一個跨過去。
    (2)過小橋的時候小腳要踩在中間,慢慢走。
    (3)走小矮凳路的時候,要看準了再跨過去,腳要踩在小矮凳上,不要踩空了。
    ◆小結語:“運西瓜的時候,眼睛要看好小路,一步一步穩(wěn)穩(wěn)地走?!?BR>    3.幼兒繼續(xù)玩游戲。
    ◆幼兒繼續(xù)玩游戲,教師提醒幼兒可以嘗試走其他小路。
    ◆“小豬寶寶們,地里還有好多西瓜,把它們都運回來。試一試你剛才沒有走過的小路?!?BR>    ◆觀察要點:
    (1)幼兒能否穩(wěn)穩(wěn)地走過各條“小路”。
    (2)放西瓜時動作是否輕輕的。
    【設計意圖:借助幼兒園的自然環(huán)境,如山坡、草地和沙池,用不同器械創(chuàng)設多種路徑。幫助幼兒在游戲情景中探索和積累在低矮的物體上持物行走的經(jīng)驗。】
    四、放松活動:小豬吃得飽飽
    伴隨《小豬吃得飽飽》的音樂,放松身體,然后帶著收納桶離開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