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必背文言文:《陋室銘》

字號:


    【原文】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翻譯】
    作者:劉禹錫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著名了。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龍就靈異了。這雖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簡陋了)。青苔碧綠,長到臺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子中。與我談笑的是博學(xué)的人,往來的沒有不懂學(xué)問的人。可以彈奏樸素的古琴,閱讀珍貴的佛經(jīng)。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揚子云的玄亭??鬃诱f:“有什么簡陋的呢?”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ldquo;何陋之有?”
    【重點字詞】
    此:這。
    惟:只。
    馨:這里指品德高尚。
    在:在于。
    名:動詞,出名。
    靈:靈驗,神奇。
    斯:指示代詞,
    上:長到,蔓到。
    鴻儒:知識淵博的大學(xué)者。鴻,通“洪”,大。
    白丁:平民,這里指沒有什么學(xué)問的人。
    往來:偏義復(fù)詞,詞義偏重在“來”上。
    調(diào):彈奏。
    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金經(jīng):用泥金書寫的佛經(jīng)。
    勞:使……勞累。
    形:形體,身體。
    絲竹:這里指奏樂的聲音。
    案牘:官府的公文。
    之: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同步練習(xí)題】
    一.
    1.本文是托物言志的名文,你知道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嗎?
    2.本文用什么比喻陋室,又用什么類比陋室?
    二.默讀,探究下列加橫線詞語的意思。
    1.有龍則靈()2.斯是陋室()3.惟吾德馨()
    4.草色入簾青()5.鴻儒()6.白丁()
    7.無絲竹之亂耳()()8.調(diào)素琴()
    9.無案牘之勞形()()10.閱金經(jīng)()
    三.反復(fù)朗讀并背誦,充分感受作者寧靜致遠(yuǎn)的情懷。
    1.本文從幾個層面來展現(xiàn)陋室主人品德的高尚的?
    2.作者在文章首尾分別運用了比喻和類比手法,其意圖是為了強(qiáng)調(diào)什么?
    3.默寫“苔痕上階綠”至“無案牘之勞形”。
    一.基礎(chǔ)知識填空。
    1.《陋室銘》的作者是,字,是朝人。
    2.銘是一種文體,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來發(fā)展為一種的文體,用來記述事實、功德的文字,述公記行、有時也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體,這種文體有的特點。
    3.《陋室銘》大量使用“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樣的句子,句式整齊,音韻和諧,使用的是的修辭方法。
    二.翻譯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3.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4.何陋之有?
    5、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6、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三.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別是
    之的用法:A、助詞“的”B、代詞C、動詞,“往,到”D、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E、賓語提前的標(biāo)志
    A.何陋之有?()B.忘路之遠(yuǎn)近()C.漁人甚異之()D.具答之()E.牡丹,花之富貴者也()F.君之病在肌膚()G.中間力拉崩倒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