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澗中題

字號:


    南澗中題
    朝代:唐代
    作者:柳宗元
    原文:
    秋氣集南澗,獨游亭午時。
    回風一蕭瑟,林影久參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羈禽響幽谷,寒藻舞淪漪。
    去國魂已遠,懷人淚空垂。
    孤生易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誰為后來者,當與此心期。
    譯文及注釋
    作者:佚名
    譯文
    深秋的寒氣聚集在南澗,中午時分我獨自游覽。
    回環(huán)的秋風在澗中響起,碧樹的影子如吹洞簫似的搖晃。
    初來這里就像別有感觸,稍入深澗覺似忘了疲散。
    在幽深的山谷響起像被系住的鳥兒叫聲,澗中的寒藻在漣漪中回蕩。
    夢里總是魂游那已離開了的京城,懷念故人的淚水徒有悲傷。
    孤獨的生活容易傷感,迷失道路才感到少有適合歸宿的地方。
    究竟為什么我會如此消沉,內心的苦悶彷徨自有自己知道原因。
    將來遷謫到永州來的人,也一定能領略我此詩的衷腸。
    注釋
    ⑴南澗:地處永州之南,即《石澗記》中所指的“石澗”。
    ⑵亭午:正午,中午。李白《古風》詩:“大車飛揚塵,亭午暗阡陌。”
    ⑶蕭瑟(xiāo sè):秋風吹拂樹葉發(fā)出的聲音。曹操《步出東門行》詩:“秋風蕭瑟,洪波涌起。”參差:亦作“篸 ”。古樂器名,相傳舜所造?!冻o·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王逸注:“參差,洞簫也。”
    ⑷羈(jī):系住?!痘茨献?middot;氾論訓》:“烏鵲之巢可俯而探也,禽獸可羈而從也。”
    ⑸遠:一作“游”。
    ⑹孤生:孤獨的生涯。
    ⑺索寞:枯寂沒有生氣,形容消沉的樣子。馮延巳《鵲踏枝》詞:“休向尊前情索寞。”
    ⑻期(qī):約會。《詩經·鄘風·桑中》:“期我乎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