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課十分鐘大班教案反思 下課10分鐘教案反思(優(yōu)質三篇)

字號: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膬?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下課十分鐘大班教案反思下課分鐘教案反思篇一
    1、了解小學生下課10分鐘適合做的事情。
    2、模擬小學生下課10分鐘的活動,嘗試合理安排課間10分鐘。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fā)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樂意在眾人面前大膽發(fā)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已參觀過小學下課的前期經驗;幼兒自備書包,小學學習用品若干;書籍、棋類、玩具和時鐘等。
    2、觀看時間:知道時鐘的長針走2大格,就是10分鐘。
    1、在下課10分鐘里,可以做哪些事情?
    2、哪些事可做可不做?哪些事必須做好?(幼兒根據(jù)操作材料選擇)
    3、教師按幼兒的討論總結:
    (1)必須做,如喝水、上廁所準備下一節(jié)課的課本等。
    (2)可選擇做,如看圖書、下棋、聊天、到操場上去轉一圈等。
    4、兒歌小結
    1、模擬下課,規(guī)定10分鐘休息。
    2、幼兒按自己的想法安排活動。
    3、按上課鈴聲準時回到座位上。
    1、教師檢查幼兒是否準備好課本和文具。
    2、介紹自己在課間10分鐘所做的事情,說說這樣安排的理由。
    總結:課間10分鐘是很有限的,必須做好下節(jié)課的準備工作和必要的休息,這樣的10分鐘才會過得有意義。
    活動反思:
    課間十分鐘活動是小學生活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然而幼兒園的孩子對此卻比較陌生.因此教師在進行幼小銜接教育時有意設計了這一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從幼兒的參觀經驗談起,避免了說教。這樣的討論交流既是參觀活動的延伸,又能引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有利于幼兒理解課間十分鐘的內涵。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錄像短片有重點地引導幼兒觀察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安排。觀看后.教師有意識地提供機會與條件鼓勵幼兒交流討論.再與小學生互動,并及時小結。這樣的設計使幼兒主動地提出“為什么要有課問十分鐘。怎樣安排課間十分鐘才是合理的”等問題,并積極商討解決的方法,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邀請小學生來“點評”也是本次活動的一個亮點.一年級的小學生能與幼兒平等溝通,孩子們也更樂于接受并模仿,因而活動效果較好。
    下課十分鐘大班教案反思下課分鐘教案反思篇二
    進入《我要上小學了》主題活動后,我們帶領著孩子們去參觀了小學,來到小學,孩子們顯得特別興奮,一會兒看這里一會兒看那里,對小學的建筑、花草、食堂、圖書館都很感興趣,當我們來到教學樓的時候,孩子們趴在窗口想看哥哥姐姐們上課,過了一會兒,下課鈴響了,孩子們更開心的和哥哥姐姐們一起玩,因此想通過這個活動讓小朋友進一步感受做個小學生在下課十分鐘里可以做些什么事。
    1、了解下課十分鐘需要或者可以做的事,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初步學會用時間的方法做記錄。
    3、進一步激發(fā)做小學生的積極情感。
    1、已參觀過小學下課的前期經驗。
    2、幼兒自備書包,小學學習用品若干。
    3、和小學相關的課件。
    4、自制大的課程表。
    5、下課十分鐘記錄表。
    2、讓我們看看小朋友們說的對不對。(展示課件)
    1、那你們看到小學生下課十分鐘都做了哪些事情呀?
    2、幼兒討論并交流
    3、邊看課件邊交流
    好的方面:上廁所,卷鉛筆,整理書包、換書,同學間問問題、做游戲,跳繩。
    不好的方面:1、你推我打著玩。2、做作業(yè)。
    4、你覺得哥哥姐姐們得這些行為哪些是正確的,應該在下課十分鐘里完成的?哪些是不正確的,不該在下課十分鐘里完成的?為什么你覺得是不對的?(邊討論理由邊看課件)
    小結:(1)上課有時寫字要用鉛筆的,如果我們沒有在下課把一些學習用品準備好,萬一老師要我們寫東西了,速度就跟不上了。
    (2)你推我打的玩很不安全,會傷害自己也會傷害別人。
    5、剛才我們看到一位姐姐在整理書包,要換一本書,你猜她是怎么知道下節(jié)課要上什么的呢?(看課程表)
    6、那今天老師就要考考你們課程表到底是怎么看的
    2、那下面老師也給你們下課十分鐘時間,你們自己看一下,想一下,自己需要做些什么事情?(實際操作)
    3、你在十分鐘里做了哪些事?為什么你做了這些事?
    下課十分鐘大班教案反思下課分鐘教案反思篇三
    1、了解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活動內容,知道要合理安排自己的課間活動,萌發(fā)向往小學生活、渴望成為一名小學生的情感。
    2、能運用多種繪畫材料表現(xiàn)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活動內容,并大膽表現(xiàn)側面人和正面人的各種動態(tài)。
    重點:了解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活動內容,知道要合理安排自己的課間活動,萌發(fā)向往小學生活、渴望成為一名小學生的情感。
    難點:能運用多種繪畫材料表現(xiàn)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活動內容,并大膽表現(xiàn)側面人和正面人的各種動態(tài)。
    1、歌曲“十分鐘”音樂。
    2、提供刮蠟紙、竹簽筆、各色顏料、毛筆、蠟筆、記號筆、紙等多種材料。
    3、教師自制有關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ppt。
    幼兒已有分組合作畫的經驗。
    一、聽聽說說,引起興趣。(了解小學生課間十分鐘的活動,幫助幼兒梳理經驗)
    1、播放“十分鐘”音樂,引導幼兒傾聽
    師:叮鈴鈴的下課鈴聲響了,你知道小學里下課十分鐘可以做些什么呢?
    2、個別幼兒回答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一些小學生課間活動的照片。
    師:哪些事情是課間十分鐘一定要做的?
    3、小結:課間十分鐘是給小學生休息、活動的時間,可以和同學到操場上活動活動身體。也可以做些小游戲。還可以看看書、聊聊天。但是一定要做好一些上課前的準備工作,如:上廁所、喝水、更換上課的書本等。這樣才能上好每一節(jié)課。
    二、看看說說,示范講解(感受人物動作的特征,提示繪畫方法,為幼兒繪畫做鋪墊)
    1、選擇照片上的人物動作進行示范講解。
    如:側面人提示幼兒側面人手與身體的前后位置以及臉部特征。
    動的人提示幼兒改變頭與身體的位置以及四肢的方向變化人物動作。
    2、觀察教師提供的繪畫材料。
    師:今天老師還準備了什么?
    3、根據(jù)繪畫材料進行提示
    (1)線描畫、刮蠟畫:注意運用各種粗細線條、圖形、色塊裝飾。
    (2)點彩拓印畫:變化小紙人四肢的動作再進行點彩拓印。
    三、合作畫畫,操作表現(xiàn)。(關注幼兒繪畫中的問題,提示幼兒)
    1、三人一組進行合作畫。
    2、引導小組協(xié)商創(chuàng)作:課間十分鐘可以做些什么事情?
    3、提示采用“點彩拓印畫的小組”先點深色再點淡色。
    提示采用“刮蠟畫的小組”加粗刮出的線條凸顯畫面。
    四、展示交流(在交流中,進一步激發(fā)幼兒成為一名小學生的愿望)
    1、你能看出課間十分鐘在做什么事情么?
    2、怎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小學生呢?
    五、后延部分
    播放“十分鐘”的音樂,讓幼兒學學小學生做做課間十分鐘要做到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