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品嘗元宵大全(五篇)

字號:

    無論是身處學(xué)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yōu)質(zhì)的范文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質(zhì)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品嘗元宵篇一
    今天就是元宵節(jié),為了應(yīng)節(jié),我們家來做湯圓。我讓我媽媽教我做湯圓,媽媽爽快地答應(yīng)了,說小孩子學(xué)做中國傳統(tǒng)美食是件好事,說完,媽媽便去買材料了。
    媽媽買了半斤糯米粉,一包花生,一些小蔥頭,一包紅糖。還說想讓湯圓變得好吃,重點在炸蔥頭油這部分!
    我系上圍巾,開始做湯圓了。首先,把湯圓做好,我家做的是不包餡的,把糯米粉與水按比例揉成一個大團(tuán),我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好,在和面團(tuán)時不小心打了個噴嚏,弄得糯米粉布滿一臉,逗得媽媽開懷大笑,說我像只小貓。然后就到把一個小湯圓揉出來的步驟了。媽媽說把湯圓揉成櫻桃大小就行了,我上手得很快,馬上學(xué)會了技巧,一個個湯圓從我手中“誕生”了。其次,做湯圓湯。先把蔥頭油炸出,把油燒至七成熱,就把小蔥頭切成指甲蓋大小,炸時只能開中小火,微微發(fā)金黃色,有香味即可加入開水,根據(jù)個人口感加適量紅糖,煮兩分鐘,最后把湯圓加進(jìn)湯里,期間要不停攪拌,避免糊鍋。
    哈哈,一盆香噴噴正宗福建做法的湯圓就出爐了。我迫不及待的夾了起來吃,果然慢慢幸福的口感滿溢而出,特別是蔥頭油的香氣,好吃的不得了。
    “買湯圓,賣湯圓……”歌聲在屋子里回蕩。
    品嘗元宵篇二
    聽奶奶說,年其實一直到正月十五才算結(jié)束。所以從小我便對元宵節(jié)這一天格外重視。
    小時候喜歡牽著爸爸媽媽的手,走在燈火繽紛的大街小巷里。抬頭看見的不是滿天繁星,而是比那繁星更為熱鬧的花燈。每個花燈底下掛著一串燈謎,看上燈的人就買去,連同那底下的謎底,還有人們的祝福。眼前是漂亮的花燈,頭頂是燃燒飄蕩的孔明燈,仿佛一切都是美好的,就連耳旁轟鳴的煙花聲,都被它的絢爛遮掩得無比可愛。而最幸福的事也莫過于捧上一碗熱騰騰的湯圓了。
    奶奶有她自己獨特的手藝。她總說外面的東西不衛(wèi)生,所以從臘月開始,奶奶就開始忙活著曬面粉,和面團(tuán),再一揉一釀,那釀醬里有奶奶的獨家秘訣。每每一開鍋,那味道實在受不了,可吃在嘴里卻是天壤之別,無比香醇,也許是奶奶給它施了個魔法吧!小時候一想到這,就無比佩服奶奶,還想著讓奶奶載著我,一起去尋找那飄在天上閃爍的孔明燈呢!
    從外面看累了就回來,奶奶仿佛真得有魔力,一進(jìn)門就端出幾碗熱騰騰的湯圓。幾顆飽滿光滑的湯圓像一個個白白胖胖的嬰兒臉蛋,湯上浮著小蝦皮和翠綠的蔥花。只看見那碗上飄的熱氣,心里就有一種滿足。倦倦地咬上一只,皮和餡仿佛融合在了一起,又仿佛是兩種不同的刺激感,面皮里有股淡淡的花香,卻又說不出來是什么花,餡里芝麻經(jīng)過高溫出了油,油又融入面皮里,入口更加醇滑,再加上自家糯米加上半昏不暗的燈光,心里越發(fā)變得暖洋洋的,靠在奶奶的懷里,聽著大人們的交談,漸漸地,進(jìn)入夢鄉(xiāng)……
    品嘗元宵篇三
    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傳統(tǒng)節(jié)日,如春節(jié)、元宵節(jié)、元旦節(jié)……,可讓我最喜歡的是——端午節(jié)。
    香甜的粽子,帶我們走進(jìn)端午的歷史。端午節(jié)是為了紀(jì)念我國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傳說屈原抱著楚國的石頭投汩羅江死后,百姓們十分傷心,人們?yōu)榱瞬蛔尳恤~蝦來啃咬屈原的尸體,便把米、雞蛋等物投入江中,從而演變?yōu)槿缃竦聂兆?。有個藥師把雄黃酒倒入江中,說是迷暈了龍,不讓它吃屈原,果真有一條死去的蛟龍浮在了水面,胡須上還有一片屈原的衣服,人們把這條龍筋須拔了,纏在孩子的手上,可以避邪,后來就演變成小孩手上的五色線,門口插的艾葉。在端午節(jié),小孩子們最喜歡吃的是什么?哈哈,那就是粽子,我,也不例外。
    粽子外形多變,有三角形、桶形、圓椎形、寶塔形、圓棒形……,真是千奇百怪,更怪的是粽子的味道,有棗粽、豆沙粽、蛋黃粽、還有肉粽,可真是無奇不有啊。
    今天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只見奶媽把粽葉、紅棗、米等都拿了出來,我好奇的指著米,問奶奶:“這米怎么和平常的不一樣呀?”“這是糯米不是平常的大米”,奶奶笑著說。開始包了,奶奶拿上粽葉,嫻熟的一彎,粽葉就乖乖的成了漏斗狀,放入了一顆大紅棗,又放上了一層米,又放了一個棗,然后一折一個粽子就成形了,奶奶又飛快的纏了兩圈,一個大而香的粽子成了!我一看,呀!這么簡單,我一會就能做好幾個哪,我心想,可是把粽葉成漏斗狀就費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我剛把棗和米放進(jìn)去,粽葉又開了,棗和米全掉了,我心一泄,不包了,奶奶告訴我,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要細(xì)心,我又試了一次,這一次我把有縫的地方包緊,米不多也不少,包成了一個不像粽子卻又是粽子的玩意兒。
    經(jīng)過了三四個鐘頭的蒸煮,終于熟了,我也顧不上燙,抓起粽子拔開就美滋滋的吃了起來。因為它不僅美味,而且還有我的付出,所以粽子格外香甜。
    品嘗元宵篇四
    我喜歡過節(jié),喜歡明月如鏡的中秋節(jié),熱鬧非凡的春節(jié)。秋高氣爽的重陽節(jié),但我更喜歡元宵節(jié),因為他熱鬧,寓意著團(tuán)圓美好,讓人難忘。
    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是一個團(tuán)圓的日子,也是一個美好的日子。在元宵節(jié)按照中國的傳統(tǒng)風(fēng)俗習(xí)慣,是一個一大家子的人團(tuán)聚在一起吃湯圓,賞燈,看月。而我們家也不例外。
    我們家過元宵節(jié),通常是在農(nóng)村老家過的。
    在那一天,大人們在廚房里忙和,我和姐姐妹妹,還有弟弟在客廳里面玩耍嬉鬧著,過了一個下午的忙活終于上了餐桌。今晚的晚餐十分豐盛,有熱氣騰騰湯圓。有美味絕頂?shù)娘溩?,有一盤盤讓人垂涎欲滴的涼菜。還有一盆盆好吃的水果。
    我咬上一口那白白胖胖的湯圓,里面包著花生,芝麻,白糖等許多好吃的食材,吃到嘴里甜甜膩膩的,吃了第一個就不自覺的又吃了第二個,第三個。
    我們一大家人在這團(tuán)圓的時候,坐在一起一起吃飯,一起說笑,多美好啊!
    我最喜歡的就是鬧花燈了,色彩繽紛,圖案各異的花燈掛滿了整條街,讓人看得眼花繚亂。
    據(jù)說在很久以前一只神鳥降落人間被人們殺了,天帝知道后很惱怒,下令在五月十五火燒人間,人們想出了個法子。在正月十四,正月十五,正月十六這三天,每戶人家在門前掛起紅燈,從而騙過了天地,保住了生命和財產(chǎn)。從此元宵節(jié)鬧花燈就成了習(xí)俗,并傳到了今天。
    花燈也是五顏六色,形狀各異。
    有小兔子燈,長長的耳朵,臉上洋溢著微笑;小貓燈擺動著他那小爪子,像是在向我問好;獅子燈張著它那大嘴讓人看了十分害怕。
    在我們這里還有一個習(xí)俗,那就是賞煙花了。一出門就能看到房頂上放煙花的人們,在屋檐下賞煙花的人們,這煙花一會兒是紅色的,一會兒是黃色的,一會兒又是紫色的。顏色非常多,還有的小,有的大,結(jié)束后,煙花聲在人們的耳邊回響著。
    我們賞完花燈,看完煙花,便在月光的籠罩下回到家。
    品嘗元宵篇五
    兒童時,春節(jié)是我們最愛的節(jié)日。我們對春節(jié)的情與念是抹不斷的。
    提起春節(jié),我就會想起噼里啪啦的鞭炮聲,就會想起紅彤彤的燈籠和對聯(lián),想起大人們親切的問候,同時給我們的溫暖紅包。山坡里想起放的煙花,電視前想起熟悉的春晚;想起各種食物,餃子、糖、蘋果、年夜飯。真的,春節(jié)的緣結(jié)的太多了,記憶的網(wǎng)里擠著的就都是。
    記得,每到年夜飯,總是可以大吃一頓。我的家人們圍著飯桌坐著,在不足幾平方的小房間里,卻洋溢著歡樂的氣氛。那是性格天真,家長讓我敬酒,我就照著做,現(xiàn)在已是有了幾分靦腆了。大人們聊著各種事——談工作,敘家常,問情況,每每令人喜笑顏開。
    吃完了年夜飯,我們一群小孩子就去放煙花了。我們愛玩的不過是“糖果鞭”、“煙霧彈”、“擦炮”以及幾個叫不上名的煙花,雖然衣服有時會被燒破,但是其樂融融。最美的是新年鐘聲,煙花沖天,夜深星闌時候,新年鐘聲敲響,那天空中映入你眼簾的是綻放的“花朵”,是蜿蜒的“蛇”,是絢麗的“燈”。此時此刻,整個天空,整個世間,被這富有激情的煙花點燃了!夜空亮的美,亮在人們的心中,夢都隨了火光開花!
    除了除夕外,元宵節(jié)也是歡樂的一天。兒時,總是有成群結(jié)隊的演員來舞獅子,每個社區(qū)都輪流表演一遍,讓人大飽眼福。里面有穿花轎的,還有穿著如河蚌似的衣服的,帶著大頭面具的,著實讓人欣喜。不知什么原因,現(xiàn)在沒有這樣的活動了,很是遺憾。不過人們也會聚在廣場,放飛孔明燈,燈中凝聚的是人們對未來的希望,對他人的思念?,F(xiàn)因環(huán)境原因,孔明燈已不能放了,這不得不說又是一個小小的遺憾。
    我對兒時節(jié)日的感受是別具一格的,每每想起那時的點點滴滴,總是說不出的歡喜,余味環(huán)繞在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