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補助

字號:

雖然領(lǐng)用“食物補助”才短短數(shù)月,可是心中的委屈與無奈,卻濃得比喝一小杯純正的意大利黑咖啡還要苦。回想過去身體健康可以正常工作時的手心向下時光,雖然付出并不多,但是看到媒體上的新聞報道:醫(yī)院建成后受惠病患的感言;災(zāi)后重建受災(zāi)戶的欣喜笑容;新學校開始使用時學童們的歡笑;甚至,來美留學車禍后能順利的搭機回臺療養(yǎng)等等的消息,心中的高興有如自己是當事者。
    二十年的居美生涯,身為單親媽媽,在英文條件不好的情況下,靠著極度辛苦的勞力工作,把兒子順利地拉拔到大學畢業(yè),回臺工作。而我在此也有了自己的安身小窩,雖是老舊房子,但也證明了這一路走來,自己是盡心又盡力了。
    三四年前身體開始不舒服,礙于沒有保險,只能服用成藥,甚至靠著吃止痛藥逼自己照常工作,常常是身體難受得連眼淚都要掉下來,還是咬牙把工作完成才回家,到了家門下車時,腳都無力伸出,只有用雙手抬腳,進了屋子,沙發(fā)一躺,常要一兩個小時才有辦法起身弄吃的。撐到去年七月初終于不支,由此地華人朋友送到急診室隨后馬上送進加護病房,接上導尿管、氧氣管,住了四天才轉(zhuǎn)送普通病房。
    回家后,日子照樣要過,華人朋友大家輪班接送,到每個政府機構(gòu)申請救助,后續(xù)醫(yī)療,地方政府指定醫(yī)生的檢查報告,銀行帳戶明細單等手續(xù)繁雜,而身家問題的詢問,更讓我深深覺得,有如脫光了衣服站在眾人面前。其后,每三個月他們不用經(jīng)過我的同意,就可直接從銀行獲得我的收支資料;所謂個人隱私權(quán),到了這地步,為了得到補助,似乎全都自動放棄。
    每月領(lǐng)五十幾塊錢的“食物補助”,使用時,有些收銀員一看到付帳用的是食物補助卡,那臉色所給人的感覺,絕對不亞于報上文章上所講言詞的傷人。我身體虛弱無法正常工作、收入大不如前,但日子還要過,帳單、房貸都仍要付的情形下,同胞不忍心盡力地幫我,但這種被施舍的日子絕對不是一個有尊嚴的人愿意過的日子,如果體力許可,就像初來美國時的那三四年的流血、流汗、流眼淚,甚至哭著去上工的情景重現(xiàn),我還是會要求自己,要靠自己的勞力賺取生活的每一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