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資金基建投資上限8%

字號:

中國保監(jiān)會正在為修訂《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項目試點管理辦法》征求意見,今后有望對保險公司按投資管理能力進行分類,能力較高的公司將獲得常規(guī)渠道投資基礎設施項目。據悉,修訂后的《管理辦法》擬將投資比例設定為保險公司上一年資產總額的8%;同時,對保險公司的投資管理能力和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按照目前國內保險行業(yè)3萬億元的保險資金規(guī)模來計算,這就意味著約有24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險資可以進入基建領域。業(yè)內人士認為,對于保險資金投資到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無異于可以分散風險,達到保險資金多元化投資的目的。
    正式文件三月內出臺
    日前保監(jiān)會正在就修訂《辦法》征求意見,將對基礎設施投資計劃的投資比例、發(fā)行規(guī)模、投資團隊人數和資質等方面進行限定。據了解,保監(jiān)會將于近期召集幾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展開修訂意見的討論,預計保監(jiān)會在2至3個月內出臺正式的文件。
    據一位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透露,擬修訂的《辦法》,將確定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的具體投資比例,投資額上限為其總資產的8%,其中5%為債權投資計劃,3%為股權投資計劃。此外,《辦法》還將規(guī)定單筆投資計劃的發(fā)行規(guī)模不得超過20億元。
    從目前幾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發(fā)行的債權投資計劃規(guī)模來看,大多數都在20億元以上。對于《辦法》擬限定單筆發(fā)行規(guī)模,上述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人士認為,保監(jiān)會主要是出于防范風險的考慮,「有利于分散每筆投資的風險」。
    多數項目回報達一成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消息傳來前,恰逢保監(jiān)會自爆險企出現償付能力不足、投資型險種容易大起大落等問題。保險機構的權益類資產大幅縮水,據初步測算,截至六月底償付能力不足的保險公司為12家,比年初增加2家,其中個別公司償付能力嚴重不足。多家保險公司都曾表示將降低股票投資比例,增加在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機會。
    據一位接近保監(jiān)會的人士透露,保監(jiān)會修訂《辦法》的初衷,就是為了擴大保險資金間接投資基礎設施的試點,分散過多險資集中在證券基金投資以及海外市場領域。有業(yè)內人士認為,大多數的基礎設施項目屬于政府項目,多數項目的回報率在10%至15%,顯然比國債和企業(yè)債更有吸引力。
    早在二○○六年,中國人壽等四家資產管理公司獲得首批試點120億元基礎設施投資項目,并陸續(xù)推出了數款債權計劃。去年底,以中國平安牽頭的保險機構以「京滬高鐵股權投資計劃」方式入股京滬高鐵。
    平安總經理張子欣在上周的股東大會后曾表示,公司將在法規(guī)允許范圍內,尋找更多的基礎設施等投資機會,以彌補在債券投資方面的不足。中人壽首席投資官劉樂飛亦多次公開表示,公司將加大對能源、交通等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目前正就多項投資項目進行談判。據悉,目前太平洋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也正在籌備幾只上?;A設施領域的債權投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