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中考歷史專題領航:專題十八:中國古代科技

字號:

【總體結構綜述】
    通過對中國古代科技史知識的學習,了解中國古代重要的科技成就,形成我們的科學精神,樹立愛國主義信念,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茖W精神就是重事實,重證據,重邏輯,不以主觀好惡任意夸大事實,改變事實,剪裁事實;愛國主義就是對自己的國家和文化的一種認同感,是對祖國的一種熱愛。古代科技成就涉及的歷史跨度大、碩果累累,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用聰明和智慧推動了歷史的發(fā)展。
    【基礎知識識記】
    青銅器的高超工藝 在原始社會末期,我國已出現青銅器。青銅制造業(yè)是我國夏、商、西周奴隸制文明的典型代表,具有生產規(guī)模大,工藝精美,品種繁多,應用普遍,分布廣泛等特點。的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和“三星堆”文化,其中,司母戊鼎是世界現存的青銅器。
    數學 《九章算術》:成書于東漢時期,是一部數學名著。它總結了春秋戰(zhàn)國以來的數學成就,涉及到現代初等數學中的算術、代數、幾何的大部分內容,其中的某些內容在當時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祖率”:南朝數學家祖沖之,采用“割圓術”,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后的第七位數字,這項成果世界近一千年。
    醫(yī)學 華佗:東漢醫(yī)學家,擅長外科手術,制成全身麻醉藥劑“麻沸散”,是世界醫(yī)學的創(chuàng)舉。編了一套醫(yī)學體操“五禽戲”,能強身健體。張仲景:東漢醫(yī)學家,因醫(yī)術高明、醫(yī)德高尚而被后世尊稱為“醫(yī)圣”,寫成《傷寒雜病論》,全面闡述了中醫(yī)的理論和治病原則,奠定了中醫(yī)治療學的基礎。李時珍:明朝醫(yī)藥學家,寫出一部具有總結性的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后來陸續(xù)被譯成多國文字,成為世界醫(yī)藥學的重要文獻。
    科技巨著 《水經注》: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著,是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學專著。全書以注錄水道系統為綱,詳細地介紹江河流經地區(qū)的山川城鎮(zhèn),地形物產、風土人情、歷史古跡等?!洱R民要術》:北朝農學家賈思勰所著,書中總結了我國北方勞動人民的生產經驗;提倡改革生產技術和工具。這部書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yè)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占有重要地位。《天工開物》:明朝末年的科學家宋應星所著,書中總結明代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技術,還反映了明代我國手工工場的生產面貌。這部書后來被譯成多種外文,外國學者稱它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建筑 都江堰:是聞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戰(zhàn)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修建,采用中流作堰的辦法消除了岷江水患,使成都平原變成“天府之國”,兩千多年來一直造福于人民。長城:為抵御匈奴,秦始皇讓蒙恬負責修筑了西起臨洮、東到遼東的城防,蜿蜒萬余里,就是聞名中外的“萬里長城”。此后,許多朝代不斷整修。明代又大規(guī)模修筑,東部險要地段用條石和青磚砌成,十分堅固。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蜿蜒六千余公里,氣勢宏偉,是世界上的一大奇跡。宏偉的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獨創(chuàng)性的象征。大運河:隋朝隋煬帝開鑿,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余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趙州橋: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并主持建造,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歐洲有類似的橋比中國晚了700多年。北京故宮:明成祖營建的北京城,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城中心的紫禁城,今稱故宮,是我國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寶。
    四大發(fā)明 造紙術:西漢早期出現用麻做的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紙。東漢蔡倫改進造紙術,造出了“蔡侯紙”,后直接或間接傳至世界各國。印刷術:隋唐時期雕版印刷佛經等,唐朝印制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北宋畢升發(fā)明活字印刷,后來陸續(xù)傳到世界各地,歐洲出現活字印刷比我國晚約四百年。指南針:戰(zhàn)國時期制成“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北宋時,制成指南針,并開始用于航海;南宋時指南針廣泛用于航海,還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鹚帲何覈糯鸁挼ぜ野l(fā)明;唐朝中期的書籍已有火藥配方的記載,唐末開始用于軍事;宋元時期,火藥武器廣泛用于戰(zhàn)爭;13、14世紀火藥和火藥武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是我國古代人民的“四大發(fā)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的重大貢獻。
    【能力情感價值】
    (1)國家的統一,封建經濟的繁榮,各民族、各地區(qū)之間經濟文化交往的加強等等,都是我國
    古代科技文化昌盛的原因。
    (2)四大發(fā)明是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推動了世界經濟和文化的發(fā)展,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發(fā)展的重大貢獻。
    (3)學習古代科學家祖沖之、畢升、李時珍等勤于探索、堅持不懈、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
    【中考試題解析】
    例1 [2005年河南省中考試題] 某游客從余杭(今杭州)出發(fā),沿運河乘船直達洛陽。這位游客最早可能生活在:( )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解析: 本題考查大運河修建的時間,屬于再認再現歷史史實。參考答案:A
    例2 [2005年河南省中考試題] 如果你要研究明朝的手工業(yè)生產技術,應查閱的主要文獻是:( )
    A、《農政全書》 B、《天工開物》 C、《夢溪筆談》 D、《本草綱目》
    解析:本題考查《天工開物》的主要內容,屬于再認再現歷史史實。參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