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1.在明亮的環(huán)境中,人眼對下列哪種波長的光最敏感( )
A.380nm
B.507nm
C.555nm
D.780nm
2.下列光度量單位中,哪個不是亮度單位( )
A.cd/㎡
B.a(chǎn)sb
C.sb
D.lm
3.照度的單位是:
A.流明
B.坎得拉
C.勒克斯
D.坎得拉每平米來源:考試大網(wǎng)
4.離光源3米處的發(fā)光強度是100cd,在同一方向,離光源6m處的發(fā)光強度是( )。
A.25cd
B.50cd
C.100cd
D.200cd
5.一個點光源直接入射到被照面所形成的照度,與光源距被照面的距離的幾次方成反比( )
A.一次方
B.二次方
C.三次方
D.四次方
6.均勻擴散材料的發(fā)光強度與材料表面法線所形成的角度為( )。
A.0°
B.30°
C.60°
D.90°
7.下列哪種白色飾面材料的光反射比為( )
A.大理石
B.石膏
C.調(diào)合漆
D.馬賽克
8.3mm普通玻璃的透射比約為( )。
A.0.6
B.0.7
C.0.82
D.0,9
9.下面的材料中,哪些是均勻擴散反射材料( )
A.粉刷
B.油漆表面
C.玻璃鏡
D.粗糙金屬表面
10.下面的材料中,哪些是均勻擴散透射材料( )
A.毛玻璃
B.乳白玻璃
C.壓花玻璃
D.平玻璃
轉(zhuǎn)貼于:注冊建筑師考試_考試大 11.下列哪種光源的色表用色溫來表征( )
A.金屬鹵化物燈
B.高壓鈉燈
C.白熾燈
D.熒光燈
12.下列哪種光源的色表用相關色溫來表征( )
A.鹵鎢燈
B.溴鎢燈
C.白熾燈
D.熒光燈
13.5R6/10所表示的顏色是( )。
A.彩度為5、明度為6的紅色
B.彩度為6、明度為10的紅色
C.彩度為5、明度為10的紅色
D.明度為6、彩度為10的紅色
14.北京所在的光氣候區(qū)是( )。
A.Ⅴ區(qū)
B.Ⅲ區(qū)
C.Ⅱ區(qū)
D.Ⅰ區(qū)
15.Ⅲ類光氣候地區(qū)的室外臨界照度是( )。
A.6000lx
B.5500lx
C.5000lx
D.4000lx
16.在重慶修建一棟機加工車間,其窗口面積要比北京( )。
A.增加120%
B.增加20%
C.相等
D.減少20%
17.北京某工廠精密機電產(chǎn)品加工車間側面采光工作面上天然光照度為150x,其采光系數(shù)是( )。
A.5%
B.3%
C.2%
D.1%
18.在寬而淺的房間中,采用下列哪種側窗的采光均勻性好( )
A.正方形窗
B.橫向帶窗
C.豎長方形窗
D.圓形窗
19.下列哪種減少窗眩光措施是不正確的( )
A.工作人員的視覺背景不宜為窗
B.采用室內(nèi)外遮擋設施
C.窗周圍墻面采用深色飾面
D.減少作業(yè)區(qū)直射陽光
20.下列天窗在采光系數(shù)相同條件下,天窗的開窗面積從低到高的排序,以下哪項正確( )
A.矩形天窗、平天窗、梯形天窗、鋸齒形天窗
D.梯形天窗、鋸齒形天窗、平天窗、矩形天窗
C.平天窗、鋸齒形天窗、矩形天窗、梯形天窗
D.平天窗、梯形天窗、鋸齒形天窗、矩形天窗
21.在下列的天窗采光中,在采光系數(shù)相同的條件下,哪種天窗的開窗面積最小( )
A.矩形天窗
B.鋸齒形天窗
C.橫向天窗
D.平天窗
22.在北京設計教室采光時,其最小開窗面積應是教室地板面積的( )。
A.1/3
B.1/5
C.1/7
D.1/10
23.采光計算中,單側窗采光的計算點在典型剖面上下述中的哪個位置( )
A.距窗口1m處
B.房間中點
C.窗口對面內(nèi)墻處
D.距內(nèi)墻1m
24.采光計算中,如果雙側窗窗口的尺寸一樣,采光的計算點在( )。
A.距窗1m處
B.房間中點
C.窗口對面內(nèi)墻處
D.距內(nèi)墻1m處
25.在采光計算中,采光系數(shù)與下列中哪項因素無關( )
A.房間進深
B.建筑物長度
C.窗口透光材料
D.窗口外建筑物的距離和高度
26.在下列哪類光氣候區(qū),采光系數(shù)不考慮晴天方向系數(shù)( )
A.Ⅰ類
B.Ⅱ類
C.Ⅲ類
D.Ⅳ類
27.展覽館布置展品時,為了避免直接眩光,觀看位置到窗口連線與到展品邊緣連線的夾角應( )。
A.大于14°
B.大于20°
C.大于40°
D.大干60°
28.下列哪個場所不可采用白熾燈( )
A.要求連續(xù)調(diào)光的場所
B.防止電磁干擾要求嚴格的場所
C.開關燈不頻繁的場所
D.照度要求不高的場所
29.根據(jù)視覺實驗和實際實驗,室內(nèi)環(huán)境在與視覺作業(yè)相鄰近的地方,其亮度應低于視覺作業(yè)亮度,但不要低于作業(yè)亮度的( )。
A.1/10
B.1/5
C.1/3
D.1/2
30.下列哪個參數(shù)與統(tǒng)一眩光值(UGR)的計算式無關( )
A.觀察者方向每個燈具中光源的發(fā)光強度
B.背景亮度
C.觀察者方向每個燈具的亮度
D.每個燈具的位置指數(shù)
31.下列哪個參數(shù)與眩光值(GR)的計算式無關( )
A.由燈具發(fā)出的直接射向眼睛所產(chǎn)生的光幕亮度
B.由環(huán)境所引起直接入射到眼睛的光所產(chǎn)生的光幕亮度
C.所采用的燈具效率
D.觀察者眼睛上的照度
32.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熒光燈格柵燈具的燈具效率不應低于( )。
A.55%
B.60%
C.65%
D.70%
33.一個直接型燈具,光源的平均亮度≥500kcd/㎡,其遮光角不應小于( )。
A.10°
B.15°
C.20°
D.30°
3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中規(guī)定的居住建筑每戶的照明功率密度的現(xiàn)行值為( )W/㎡。
A.6
B.7
C.8
D.9
35.標準規(guī)定的普通辦公室的照明功率密度的現(xiàn)行值是( )W/㎡。
A.14
B.13
C.12
D.11
36.在住宅建筑中,臥室常選用暖色調(diào),下面的色溫中,哪種屬于暖色調(diào)( )
A.≤3300K
B.4000K
C.5000K
D.6000K
37.對辨色要求高的繪圖室,要求照明光源的一般顯色指數(shù)Ra不宜小于( )。
A.20
B.40
C.60
D.80
38.有視覺顯示終端的工作場所應限制燈具中垂線以上哪個角度范圍的亮度( )
A.≥45°
B.≥55°
C.≥65°
D.≥75°
39.在《建筑照明設計標準》中規(guī)定的照度是指參考平面上的哪種照度( )
A.房間各點的最小照度值
B.房間各點的維持平均照度值
C.房間各點的照度值
D.房間最差區(qū)域各點的維持平均照度值
40.博物館珍品陳列室照明宜采用的光源是( )。
A.白熾燈
B.普通管形熒光燈
C.金屬鹵化物燈
D.無紫外線管形熒光燈
答案:
1.C 2.D 3.C 4.C 5.B 6.A 7.B 8.C 9.A10.B 11.C 12.D 13.D 14.B 15.C 16.B 17.B 18.B 19.C 20.D 21.D 22.B 23.D 24.B 25.B 26.D 27.A 28.C 29.D 30.A 31.C 32.B 33.D 34.B 35.D 36.A 37.D 38.C 39.B 40.D
1.在明亮的環(huán)境中,人眼對下列哪種波長的光最敏感( )
A.380nm
B.507nm
C.555nm
D.780nm
2.下列光度量單位中,哪個不是亮度單位( )
A.cd/㎡
B.a(chǎn)sb
C.sb
D.lm
3.照度的單位是:
A.流明
B.坎得拉
C.勒克斯
D.坎得拉每平米來源:考試大網(wǎng)
4.離光源3米處的發(fā)光強度是100cd,在同一方向,離光源6m處的發(fā)光強度是( )。
A.25cd
B.50cd
C.100cd
D.200cd
5.一個點光源直接入射到被照面所形成的照度,與光源距被照面的距離的幾次方成反比( )
A.一次方
B.二次方
C.三次方
D.四次方
6.均勻擴散材料的發(fā)光強度與材料表面法線所形成的角度為( )。
A.0°
B.30°
C.60°
D.90°
7.下列哪種白色飾面材料的光反射比為( )
A.大理石
B.石膏
C.調(diào)合漆
D.馬賽克
8.3mm普通玻璃的透射比約為( )。
A.0.6
B.0.7
C.0.82
D.0,9
9.下面的材料中,哪些是均勻擴散反射材料( )
A.粉刷
B.油漆表面
C.玻璃鏡
D.粗糙金屬表面
10.下面的材料中,哪些是均勻擴散透射材料( )
A.毛玻璃
B.乳白玻璃
C.壓花玻璃
D.平玻璃
轉(zhuǎn)貼于:注冊建筑師考試_考試大 11.下列哪種光源的色表用色溫來表征( )
A.金屬鹵化物燈
B.高壓鈉燈
C.白熾燈
D.熒光燈
12.下列哪種光源的色表用相關色溫來表征( )
A.鹵鎢燈
B.溴鎢燈
C.白熾燈
D.熒光燈
13.5R6/10所表示的顏色是( )。
A.彩度為5、明度為6的紅色
B.彩度為6、明度為10的紅色
C.彩度為5、明度為10的紅色
D.明度為6、彩度為10的紅色
14.北京所在的光氣候區(qū)是( )。
A.Ⅴ區(qū)
B.Ⅲ區(qū)
C.Ⅱ區(qū)
D.Ⅰ區(qū)
15.Ⅲ類光氣候地區(qū)的室外臨界照度是( )。
A.6000lx
B.5500lx
C.5000lx
D.4000lx
16.在重慶修建一棟機加工車間,其窗口面積要比北京( )。
A.增加120%
B.增加20%
C.相等
D.減少20%
17.北京某工廠精密機電產(chǎn)品加工車間側面采光工作面上天然光照度為150x,其采光系數(shù)是( )。
A.5%
B.3%
C.2%
D.1%
18.在寬而淺的房間中,采用下列哪種側窗的采光均勻性好( )
A.正方形窗
B.橫向帶窗
C.豎長方形窗
D.圓形窗
19.下列哪種減少窗眩光措施是不正確的( )
A.工作人員的視覺背景不宜為窗
B.采用室內(nèi)外遮擋設施
C.窗周圍墻面采用深色飾面
D.減少作業(yè)區(qū)直射陽光
20.下列天窗在采光系數(shù)相同條件下,天窗的開窗面積從低到高的排序,以下哪項正確( )
A.矩形天窗、平天窗、梯形天窗、鋸齒形天窗
D.梯形天窗、鋸齒形天窗、平天窗、矩形天窗
C.平天窗、鋸齒形天窗、矩形天窗、梯形天窗
D.平天窗、梯形天窗、鋸齒形天窗、矩形天窗
21.在下列的天窗采光中,在采光系數(shù)相同的條件下,哪種天窗的開窗面積最小( )
A.矩形天窗
B.鋸齒形天窗
C.橫向天窗
D.平天窗
22.在北京設計教室采光時,其最小開窗面積應是教室地板面積的( )。
A.1/3
B.1/5
C.1/7
D.1/10
23.采光計算中,單側窗采光的計算點在典型剖面上下述中的哪個位置( )
A.距窗口1m處
B.房間中點
C.窗口對面內(nèi)墻處
D.距內(nèi)墻1m
24.采光計算中,如果雙側窗窗口的尺寸一樣,采光的計算點在( )。
A.距窗1m處
B.房間中點
C.窗口對面內(nèi)墻處
D.距內(nèi)墻1m處
25.在采光計算中,采光系數(shù)與下列中哪項因素無關( )
A.房間進深
B.建筑物長度
C.窗口透光材料
D.窗口外建筑物的距離和高度
26.在下列哪類光氣候區(qū),采光系數(shù)不考慮晴天方向系數(shù)( )
A.Ⅰ類
B.Ⅱ類
C.Ⅲ類
D.Ⅳ類
27.展覽館布置展品時,為了避免直接眩光,觀看位置到窗口連線與到展品邊緣連線的夾角應( )。
A.大于14°
B.大于20°
C.大于40°
D.大干60°
28.下列哪個場所不可采用白熾燈( )
A.要求連續(xù)調(diào)光的場所
B.防止電磁干擾要求嚴格的場所
C.開關燈不頻繁的場所
D.照度要求不高的場所
29.根據(jù)視覺實驗和實際實驗,室內(nèi)環(huán)境在與視覺作業(yè)相鄰近的地方,其亮度應低于視覺作業(yè)亮度,但不要低于作業(yè)亮度的( )。
A.1/10
B.1/5
C.1/3
D.1/2
30.下列哪個參數(shù)與統(tǒng)一眩光值(UGR)的計算式無關( )
A.觀察者方向每個燈具中光源的發(fā)光強度
B.背景亮度
C.觀察者方向每個燈具的亮度
D.每個燈具的位置指數(shù)
31.下列哪個參數(shù)與眩光值(GR)的計算式無關( )
A.由燈具發(fā)出的直接射向眼睛所產(chǎn)生的光幕亮度
B.由環(huán)境所引起直接入射到眼睛的光所產(chǎn)生的光幕亮度
C.所采用的燈具效率
D.觀察者眼睛上的照度
32.國家標準規(guī)定的熒光燈格柵燈具的燈具效率不應低于( )。
A.55%
B.60%
C.65%
D.70%
33.一個直接型燈具,光源的平均亮度≥500kcd/㎡,其遮光角不應小于( )。
A.10°
B.15°
C.20°
D.30°
34.《建筑照明設計標準》中規(guī)定的居住建筑每戶的照明功率密度的現(xiàn)行值為( )W/㎡。
A.6
B.7
C.8
D.9
35.標準規(guī)定的普通辦公室的照明功率密度的現(xiàn)行值是( )W/㎡。
A.14
B.13
C.12
D.11
36.在住宅建筑中,臥室常選用暖色調(diào),下面的色溫中,哪種屬于暖色調(diào)( )
A.≤3300K
B.4000K
C.5000K
D.6000K
37.對辨色要求高的繪圖室,要求照明光源的一般顯色指數(shù)Ra不宜小于( )。
A.20
B.40
C.60
D.80
38.有視覺顯示終端的工作場所應限制燈具中垂線以上哪個角度范圍的亮度( )
A.≥45°
B.≥55°
C.≥65°
D.≥75°
39.在《建筑照明設計標準》中規(guī)定的照度是指參考平面上的哪種照度( )
A.房間各點的最小照度值
B.房間各點的維持平均照度值
C.房間各點的照度值
D.房間最差區(qū)域各點的維持平均照度值
40.博物館珍品陳列室照明宜采用的光源是( )。
A.白熾燈
B.普通管形熒光燈
C.金屬鹵化物燈
D.無紫外線管形熒光燈
答案:
1.C 2.D 3.C 4.C 5.B 6.A 7.B 8.C 9.A10.B 11.C 12.D 13.D 14.B 15.C 16.B 17.B 18.B 19.C 20.D 21.D 22.B 23.D 24.B 25.B 26.D 27.A 28.C 29.D 30.A 31.C 32.B 33.D 34.B 35.D 36.A 37.D 38.C 39.B 4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