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5年高考語文試卷中,全國卷I、卷II、卷III不約而同地考查了文明禮貌用語——客套話、謙辭、敬辭的使用,這是語文試題人性化、人文化的體現(xiàn),同時也充分體現(xiàn)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要求。
文明禮貌,需要從生活點滴做起。 現(xiàn)將一些常見的文明禮貌用語集錄如下,以期為考生的備考節(jié)約寶貴的時間:
一、客套話
1.“費神”“費心” 意思是耗費心神、精神,多用于請托或致謝時。
2.“借光” 用于請別人給自己方便或向人詢問時。
3.“久仰” 意思是仰慕已久,用于初次見面時;
“久違” 意思是好久不見,用于久別后相見。
4.“留步” 用于主人送客人時,客人請主人不要送出去。
5.“屈就” 用于請求別人擔任職務;
“屈尊” 意思是降低身份俯就。
6.“賞光” 用于請對方接受自己的邀請;
“賞臉” 用于請對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贈品。
7.“失敬” 向對方表示歉意,責備自己禮貌不周;
“失陪” 表示不能陪伴對方;
“失迎” 因沒有親自迎接客人而向對方表示歉意。
8.“笑納” 用于請人收下禮物。
9.“心領” 用于辭謝別人的饋贈或酒食招待。
10.“幸會” 表示跟對方見面很榮幸。
二.謙辭
1.“敝” 用于稱呼跟自己有關的事物。常用的如:“敝人”用于謙稱自己;“敝處”用于謙稱自己所在的地方;“敝校”用于謙稱自己的學校。
2.“薄” 用于稱呼和自己有關的事物。常用的如:“薄酒”,意思是味淡的酒,常用于待客時;“薄禮”,意思是不豐厚的禮物,多用來謙稱自己送的禮物;“薄面”,為人求情時謙稱自己的面子。
3.“芻” 用于稱呼自己的見解等。常用的如:“芻議”用于稱自己的議論。
4.“過”用于評價別人對自己的行為。常用的如:“過獎”,意思是過分的表揚或夸獎,用于對方贊揚自己時;“過譽”,意思是過分的稱贊,用于對方稱贊自己時。
5.“家”用于對別人稱呼自己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屬。常用的如:“家慈”“家母”,用于稱自己的母親;“家嚴”“家父”,用于稱自己的父親;“家兄”,用于稱自己的哥哥。
6.“老” 用于稱呼和自己有關的事物。常用的如:“老臉”,用于年老的人稱自己的面子;“老朽”“老身”,用于年老的人自稱。
7.“小” 用于稱呼和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常見的如:“小弟”,用于男性朋友或熟人之間稱自己;“小兒”,稱自己的兒子;“小女”,稱自己的女兒;“小店”,稱自己的店。
8.“拙” 稱呼自己的文章、見解等。常見的如:“拙筆”用于稱自己的文字或書畫;“拙見”,用于稱自己的見解;“拙著”,用于稱自己的著作。
9.“獻丑” 常用于表演技能或寫作的時候,表示自己能力不濟卻敢于表現(xiàn)。
10.“冒昧” 表示(言行)不顧地位、能力、場合是否適宜。
11.“見笑” 表示(自己的言行)被人笑話。
12.“不敢當” 表示承當不起(對方的招待,夸獎等)。
三、敬辭
1.“拜” 用于人事往來。常用的如:“拜讀”,用于表示閱讀別人的文章;“拜訪”,用于表示訪問別人;“拜托”,用于表示托別人辦事;“拜望”“拜謁”,用于表示探望別人。
2.“寶” 用于稱呼對方的店鋪等。常用的如:“寶地”,用于稱對方所在的地方;“寶號”,用于稱呼對方的店鋪或名字。
3.“垂” 用于別人(多是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行為。常用的如:“垂愛”,用于稱對方對自己的愛護(多用于書信);“垂問”“垂詢”,用于表示別人對自己的關心和詢問。
4.“大” 用于稱呼和對方有關的事物。常用的如:“大駕”,用于稱呼對方;“大作”,用于稱對方的著作;“大名”,用于稱呼對方的盛名。
5.“奉” 用于自己的舉動涉及對方時。常用的如:“奉告”,用于表示(把事情)告訴對方;“奉還”,用于表示(把東西)歸還對方;“奉陪”,用于表示陪伴對方。
6.“高” 用于稱和別人有關的事物。常用的如:“高見”,意思是高明的見解;“高就”,意思是離開原來的職位從事較高的職位;“高齡”,用于稱老人的年齡;“高壽”,用于問老人的年紀;“高足”“高徒”,用于稱呼別人的弟子和學生。
7.“光” 表示光榮,用于對方來臨。常用的如:“光臨”,稱賓客到來;“光顧”,稱客人到來,商家多用來歡迎顧客。
8.“貴” 用于稱和對方有關的事物。常用的如:“貴干”,用于問人要做什么;“貴姓”,用于問人姓氏;“貴子”,用于稱別人的兒子(多含祝福的意思);“貴國”,稱對方的國家;“貴?!?,用于稱對方的學校。
9.“惠” 用于對方對待自己的行動。常用的如:“惠存”,意思是請保存,多用于送別人相片、書籍等紀念品時所提的上款;“惠顧”,指對方到這里來,多用于商店對顧客。
10.“敬” 用于自己的行動涉及別人時,常用的如:“敬告”,用于表示告訴(別人);“敬賀”,用于表示祝賀;“敬候”,用于表示等待;“敬請”,用于表示請別人做事。
11.“令”用于稱對方的親人或和對方有關系的人。常用的如:“令愛”,用于稱對方的女兒;“令郎”,用于稱對方的兒子;“令堂”,用于稱對方的母親;“令尊”,用于稱對方的父親;“令親”,用于稱對方的親戚。
12.“請” 用于希望對方做某事。常用的有:“請問”,用于請求對方回答問題;“請坐”,用于請求對方坐下。
【同步練習】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傳統(tǒng)禮貌用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畢業(yè)時你送給我的照片和禮物,我一直惠存著。
B.我們旅行社賓館大廳設有服務臺,歡迎各位旅客垂詢。
C.廣大文學愛好者可將作品寄來,我會一一斧正。
D.小王和小張是高中同學,畢業(yè)后一直沒有見面,今日一見,小王高興地說:“久仰久仰!”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傳統(tǒng)禮貌用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新開的超市大門上寫著八個大字:“物美價廉,歡迎惠顧?!?BR> B.8月12日是貴校七十年校慶,作為市長我一定光臨指導。
C.我前幾日登門拜訪,正巧您不在,您的家父已經把您調離的事告訴我了。
D.聽說你新買了房子,今天我有事走不開,改天我一定賞光拜訪。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運用不得體的一項是()
A.小女的寫作水平能有大幅度的提高,全賴您悉心指導,我們全家感激不盡。
B.我一個老農民,能和您結為兒女親家,實在是高攀了。
C.老同學,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我因事不能前去祝賀,我的祝福望你心領了。
D.小兒昨日沖撞了您,就請您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諒他吧。
4.日常交際中,注重禮貌用語、講究措辭文雅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請寫出下列不同場合中使用的兩個字的敬辭、謙語、客套話。
示例:家里來客人了,可你因事必須出去一下,你可以說“我出去一下,請稍等片刻”,也可以說“我失陪 一下,請稍等!”
(1)去朋友家做客,告辭回家時,朋友和家人送你出門,你可以說“不用送了”,也可以說“請 !”。
(2)那天和同事聚餐,其間你唱了一首歌,唱完大家鼓掌喝彩,你可以說”唱得不好,讓大家笑話了”,也可以說“唱得不好, 了!”
(3)托人辦事,朋友答應了。分別時你可以說“我就等著你的好消息了”,也可以說“我就 佳音了。
5.下面是一則留言,其中有兩處用得不夠妥當,請將其序號填在橫線上,并進行修改。
小李同學:
您好!
今天,我于百忙之中①,到你的班級致謝,不巧的是你不在,真是遺憾②。那天,我丟失了錢包,十分著急,多虧你拾金不昧,使我的錢包得以璧還③。我萬分感謝。今略備薄禮④——筆記本,聊表謝意,望笑納⑤。
祝:學業(yè)有成!
高三十二班 王超
應該修改的是: 改為
: 改為
6.汪娜是高二.三班的班長,前幾天和科技館的李館長說好5月6日去科技館參觀,但因為學校臨時決定5月6日進行考試,所以5月5日下午汪娜去找李館長協(xié)商改期,不巧李館長去開會了,一時回不來,汪娜只好給李館長寫張便條進行說明。請你以汪娜的身份,給李館長寫一張便條。要求稱呼得體,表述簡明,措詞文雅。(不超過40個字)
:
。
汪娜
5月5日
【參考答案】
1.B (A項“惠存” 意思是請保存,多用于送別人相片、書籍等紀念品時所提的上款;C項“斧正”是敬辭,用于請人改文章;D項“久仰”意思是仰慕已久,用于初次見面時)
2.A (B項“光臨”是敬辭,指賓客到來;C項“家父”是謙辭,稱自己的父親;D項“賞光”用于請對方接受自己的邀請)
3.C(“心領” 用于辭謝別人的饋贈或酒食招待,此處所用對象錯誤)
4.(1)留步?。?)見笑 ?。?)敬候
5. ① 刪去 ③物歸原主
6.稱呼得體 (如稱“李館長”等),表述簡明(如寫明來意、參觀改期原因、參觀之事須另行協(xié)商等),措辭文雅(如使用“貴處”“貴館”“請見諒”“協(xié)商”等詞語)。
參考示例:
李館長:
原定于明日來貴館參觀一事,因與考試相左,無法成行。需擇日另作協(xié)商。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文明禮貌,需要從生活點滴做起。 現(xiàn)將一些常見的文明禮貌用語集錄如下,以期為考生的備考節(jié)約寶貴的時間:
一、客套話
1.“費神”“費心” 意思是耗費心神、精神,多用于請托或致謝時。
2.“借光” 用于請別人給自己方便或向人詢問時。
3.“久仰” 意思是仰慕已久,用于初次見面時;
“久違” 意思是好久不見,用于久別后相見。
4.“留步” 用于主人送客人時,客人請主人不要送出去。
5.“屈就” 用于請求別人擔任職務;
“屈尊” 意思是降低身份俯就。
6.“賞光” 用于請對方接受自己的邀請;
“賞臉” 用于請對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贈品。
7.“失敬” 向對方表示歉意,責備自己禮貌不周;
“失陪” 表示不能陪伴對方;
“失迎” 因沒有親自迎接客人而向對方表示歉意。
8.“笑納” 用于請人收下禮物。
9.“心領” 用于辭謝別人的饋贈或酒食招待。
10.“幸會” 表示跟對方見面很榮幸。
二.謙辭
1.“敝” 用于稱呼跟自己有關的事物。常用的如:“敝人”用于謙稱自己;“敝處”用于謙稱自己所在的地方;“敝校”用于謙稱自己的學校。
2.“薄” 用于稱呼和自己有關的事物。常用的如:“薄酒”,意思是味淡的酒,常用于待客時;“薄禮”,意思是不豐厚的禮物,多用來謙稱自己送的禮物;“薄面”,為人求情時謙稱自己的面子。
3.“芻” 用于稱呼自己的見解等。常用的如:“芻議”用于稱自己的議論。
4.“過”用于評價別人對自己的行為。常用的如:“過獎”,意思是過分的表揚或夸獎,用于對方贊揚自己時;“過譽”,意思是過分的稱贊,用于對方稱贊自己時。
5.“家”用于對別人稱呼自己輩分高或年紀大的親屬。常用的如:“家慈”“家母”,用于稱自己的母親;“家嚴”“家父”,用于稱自己的父親;“家兄”,用于稱自己的哥哥。
6.“老” 用于稱呼和自己有關的事物。常用的如:“老臉”,用于年老的人稱自己的面子;“老朽”“老身”,用于年老的人自稱。
7.“小” 用于稱呼和自己有關的人或事物。常見的如:“小弟”,用于男性朋友或熟人之間稱自己;“小兒”,稱自己的兒子;“小女”,稱自己的女兒;“小店”,稱自己的店。
8.“拙” 稱呼自己的文章、見解等。常見的如:“拙筆”用于稱自己的文字或書畫;“拙見”,用于稱自己的見解;“拙著”,用于稱自己的著作。
9.“獻丑” 常用于表演技能或寫作的時候,表示自己能力不濟卻敢于表現(xiàn)。
10.“冒昧” 表示(言行)不顧地位、能力、場合是否適宜。
11.“見笑” 表示(自己的言行)被人笑話。
12.“不敢當” 表示承當不起(對方的招待,夸獎等)。
三、敬辭
1.“拜” 用于人事往來。常用的如:“拜讀”,用于表示閱讀別人的文章;“拜訪”,用于表示訪問別人;“拜托”,用于表示托別人辦事;“拜望”“拜謁”,用于表示探望別人。
2.“寶” 用于稱呼對方的店鋪等。常用的如:“寶地”,用于稱對方所在的地方;“寶號”,用于稱呼對方的店鋪或名字。
3.“垂” 用于別人(多是長輩或上級)對自己的行為。常用的如:“垂愛”,用于稱對方對自己的愛護(多用于書信);“垂問”“垂詢”,用于表示別人對自己的關心和詢問。
4.“大” 用于稱呼和對方有關的事物。常用的如:“大駕”,用于稱呼對方;“大作”,用于稱對方的著作;“大名”,用于稱呼對方的盛名。
5.“奉” 用于自己的舉動涉及對方時。常用的如:“奉告”,用于表示(把事情)告訴對方;“奉還”,用于表示(把東西)歸還對方;“奉陪”,用于表示陪伴對方。
6.“高” 用于稱和別人有關的事物。常用的如:“高見”,意思是高明的見解;“高就”,意思是離開原來的職位從事較高的職位;“高齡”,用于稱老人的年齡;“高壽”,用于問老人的年紀;“高足”“高徒”,用于稱呼別人的弟子和學生。
7.“光” 表示光榮,用于對方來臨。常用的如:“光臨”,稱賓客到來;“光顧”,稱客人到來,商家多用來歡迎顧客。
8.“貴” 用于稱和對方有關的事物。常用的如:“貴干”,用于問人要做什么;“貴姓”,用于問人姓氏;“貴子”,用于稱別人的兒子(多含祝福的意思);“貴國”,稱對方的國家;“貴?!?,用于稱對方的學校。
9.“惠” 用于對方對待自己的行動。常用的如:“惠存”,意思是請保存,多用于送別人相片、書籍等紀念品時所提的上款;“惠顧”,指對方到這里來,多用于商店對顧客。
10.“敬” 用于自己的行動涉及別人時,常用的如:“敬告”,用于表示告訴(別人);“敬賀”,用于表示祝賀;“敬候”,用于表示等待;“敬請”,用于表示請別人做事。
11.“令”用于稱對方的親人或和對方有關系的人。常用的如:“令愛”,用于稱對方的女兒;“令郎”,用于稱對方的兒子;“令堂”,用于稱對方的母親;“令尊”,用于稱對方的父親;“令親”,用于稱對方的親戚。
12.“請” 用于希望對方做某事。常用的有:“請問”,用于請求對方回答問題;“請坐”,用于請求對方坐下。
【同步練習】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傳統(tǒng)禮貌用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畢業(yè)時你送給我的照片和禮物,我一直惠存著。
B.我們旅行社賓館大廳設有服務臺,歡迎各位旅客垂詢。
C.廣大文學愛好者可將作品寄來,我會一一斧正。
D.小王和小張是高中同學,畢業(yè)后一直沒有見面,今日一見,小王高興地說:“久仰久仰!”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傳統(tǒng)禮貌用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A.新開的超市大門上寫著八個大字:“物美價廉,歡迎惠顧?!?BR> B.8月12日是貴校七十年校慶,作為市長我一定光臨指導。
C.我前幾日登門拜訪,正巧您不在,您的家父已經把您調離的事告訴我了。
D.聽說你新買了房子,今天我有事走不開,改天我一定賞光拜訪。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運用不得體的一項是()
A.小女的寫作水平能有大幅度的提高,全賴您悉心指導,我們全家感激不盡。
B.我一個老農民,能和您結為兒女親家,實在是高攀了。
C.老同學,今天是你大喜的日子,我因事不能前去祝賀,我的祝福望你心領了。
D.小兒昨日沖撞了您,就請您看在我的薄面上原諒他吧。
4.日常交際中,注重禮貌用語、講究措辭文雅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請寫出下列不同場合中使用的兩個字的敬辭、謙語、客套話。
示例:家里來客人了,可你因事必須出去一下,你可以說“我出去一下,請稍等片刻”,也可以說“我失陪 一下,請稍等!”
(1)去朋友家做客,告辭回家時,朋友和家人送你出門,你可以說“不用送了”,也可以說“請 !”。
(2)那天和同事聚餐,其間你唱了一首歌,唱完大家鼓掌喝彩,你可以說”唱得不好,讓大家笑話了”,也可以說“唱得不好, 了!”
(3)托人辦事,朋友答應了。分別時你可以說“我就等著你的好消息了”,也可以說“我就 佳音了。
5.下面是一則留言,其中有兩處用得不夠妥當,請將其序號填在橫線上,并進行修改。
小李同學:
您好!
今天,我于百忙之中①,到你的班級致謝,不巧的是你不在,真是遺憾②。那天,我丟失了錢包,十分著急,多虧你拾金不昧,使我的錢包得以璧還③。我萬分感謝。今略備薄禮④——筆記本,聊表謝意,望笑納⑤。
祝:學業(yè)有成!
高三十二班 王超
應該修改的是: 改為
: 改為
6.汪娜是高二.三班的班長,前幾天和科技館的李館長說好5月6日去科技館參觀,但因為學校臨時決定5月6日進行考試,所以5月5日下午汪娜去找李館長協(xié)商改期,不巧李館長去開會了,一時回不來,汪娜只好給李館長寫張便條進行說明。請你以汪娜的身份,給李館長寫一張便條。要求稱呼得體,表述簡明,措詞文雅。(不超過40個字)
:
。
汪娜
5月5日
【參考答案】
1.B (A項“惠存” 意思是請保存,多用于送別人相片、書籍等紀念品時所提的上款;C項“斧正”是敬辭,用于請人改文章;D項“久仰”意思是仰慕已久,用于初次見面時)
2.A (B項“光臨”是敬辭,指賓客到來;C項“家父”是謙辭,稱自己的父親;D項“賞光”用于請對方接受自己的邀請)
3.C(“心領” 用于辭謝別人的饋贈或酒食招待,此處所用對象錯誤)
4.(1)留步?。?)見笑 ?。?)敬候
5. ① 刪去 ③物歸原主
6.稱呼得體 (如稱“李館長”等),表述簡明(如寫明來意、參觀改期原因、參觀之事須另行協(xié)商等),措辭文雅(如使用“貴處”“貴館”“請見諒”“協(xié)商”等詞語)。
參考示例:
李館長:
原定于明日來貴館參觀一事,因與考試相左,無法成行。需擇日另作協(xié)商。不便之處,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