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上層建筑變革農村改革邁出“第三步”

字號:

繼農村家庭承包經(jīng)營、農村稅費改革之后,我國農村改革目前已進入“第三步”改革的新階段:我國要在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進以鄉(xiāng)鎮(zhèn)機構、農村義務教育、縣鄉(xiāng)財政管理體制等三項改革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綜合改革。
    促進農村上層建筑變革
     剛剛在北京結束的全國農村綜合改革工作會議要求,在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進以鄉(xiāng)鎮(zhèn)機構、農村義務教育、縣鄉(xiāng)財政管理體制等三項改革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綜合改革。
     與會者普遍認為,此時推進農村綜合改革順理成章,通過深化農村綜合改革有利于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為當前中國進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體制保障、財力支持和動力源泉,增強農村發(fā)展的活力。
     此間分析人士指出,鄉(xiāng)鎮(zhèn)機構、農村義務教育、縣鄉(xiāng)財政體制改革這三項改革,是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的突破口。其實,這三項改革早于農村稅費改革時就已在不同程度上開始,但卻沒有如今提得這么明確,力度也沒有現(xiàn)在大。
     “突出了這三件事,就抓住了推進農村綜合改革的‘牛鼻子’。”李津成說,“鄉(xiāng)鎮(zhèn)機構改革,牽涉到精簡冗員問題;義務教育改革直接關系著農民負擔和農民素質;財政管理是否順暢,又左右著各項工作能否順利開展?!?BR>     農村綜合改革不僅涉及經(jīng)濟領域的改革,而且涉及政治、社會、文化等領域的改革,是一次重大的制度創(chuàng)新和社會變革。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已經(jīng)提出改革的“具體步驟”:這項改革要在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進。有條件的地方要在全省范圍內開展試點,暫不具備條件的省份要進一步擴大市、縣試點范圍,力爭五年期間或更長一點時間基本完成鄉(xiāng)鎮(zhèn)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xiāng)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任務。
     農村綜合改革使中國農村改革進入一個新階段,同時也成為當前中國各地官員的一個新任務。重慶市副市長黃奇帆表示:“隨著這次會議的結束,我們將做好農村綜合改革的各項工作,鞏固發(fā)展農村稅費改革成果,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確保農村各項工作健康有序地向前推進。”
    農村改革近三十年的三大跨越
     在這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鮮明地提出了近30年來中國農村改革“三步走”的觀點:第一步,以家庭承包經(jīng)營為核心,建立農村基本經(jīng)濟制度和市場機制,保障農民生產經(jīng)營自主權。第二步,以農村稅費改革為核心,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調整國民收入分配關系。第三步,以促進農村上層建筑變革為核心,實行農村綜合改革,解決農村上層建筑與經(jīng)濟基礎不相適應的一些深層次問題。
     “這三步改革一脈相承,也是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參加這次會議的青海省副省長李津成認為,“家庭承包經(jīng)營責任制再造了農村市場的微觀基礎;農村稅費改革增加了農民收入;如今,國家又不失時機地推開農村綜合改革,有利于從根本上消除農民負擔反彈的隱患。”
     28年前,安徽小崗村率先實施了“分田到戶”的土地承包制改革,后來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認可,推廣到全國,掀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第一輪序幕。這種制度刺激了“大鍋飯”時代農民被壓抑的生產積極性,隨之而來的是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農村發(fā)展的黃金期。
     作為減輕農民負擔的治本之策,農村稅費改革始于2000年,2003年在全國范圍內鋪開。2006年起,在中國存在2600年歷史的農業(yè)稅被徹底取消,這是農村稅費改革取得明顯成效的標志性事件。溫家寶強調,農業(yè)稅的取消,標志著中國農村改革開始進入綜合改革的新階段?!?BR>     今年,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將有利于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為當前進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體制保障、財力支持和動力源泉,增強農村發(fā)展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