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師中級財政稅收基礎輔導-預算外資金

字號:

(一)預算外資金的含義和范圍
    預算外資金是指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企業(yè)主管部門和政府委托的其他機構為履行或代行政府職能,依據國家法律法規(guī)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規(guī)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未納入預算管理的各種財政性資金。
    預算外資金在性質上屬于一種財政性資金,其財政性主要體現在“四權”的歸屬上:一是預算外資金的所有權歸國家,而不是歸哪一個部門和單位所有;二是預算外資金的支配權和調控權歸政府;三是預算外資金的管理權歸財政;四是預算外資金的使用權歸單位。
    目前,我國的預算外資金包括以下未納入預算管理的財政性資金:
    1.法律、法規(guī)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規(guī)章所規(guī)定的各種行政事業(yè)性收費、基金(資金、附加收入)等。
    2.國務院和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及其財政和計劃(物價)部門審批的各種行政事業(yè)性收費收入。
    3.國務院以及財政部審批建立的,向企事業(yè)單位和個人征收、募集或以政府信譽形成的具有特定用途的各種基金或附加收入等。
    4.主管部門按照國家規(guī)定從所屬企事業(yè)單位和社會團體集中的管理費及其他資金。
    5.用于鄉(xiāng)(鎮(zhèn))政府開支的鄉(xiāng)自籌資金和鄉(xiāng)統(tǒng)籌資金。
    6.其他未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的財政性資金。
    7.社會保障基金。
    國有企業(yè)稅后留用資金不再作為預算外資金。
    事業(yè)單位和社會團體通過市場取得的不體現政府職能的經營、服務性收入不作為預算外資金管理
    應用舉例:
    以下不屬于預算外資金管理范疇的是( )(04年)
    A合法合規(guī)的行政事業(yè)性收費 B 國務院和財政部批準設立的基金
    C主管部門從所屬單位集中的資金 D國有企業(yè)稅后留用資金
    答案:D
    預算外資金管理的關鍵問題是解決分配權和管理權的問題,而不僅僅是收入多少、規(guī)模大小的問題。新預算外資金在管理上要求通過法律規(guī)范實行三個“還權”,即還權于國家,還權于政府,還權于財政。
    應用舉例
    1.預算外資金在管理 上要求通過法律規(guī)范實現()。(05年)
    A.還權于國家 B.還權于政府
    C.還權于財政 D.還權于部門
    E.還權于單位
    答案:ABC
    2.以下關于預算外資金性質的表述,錯誤的是()。(05年)
    A.所有權歸部門 B.調控權歸政府
    C.管理權歸財政 D.使用權歸單位
    答案:A
    解析:所有權歸政府
    (二)預算外資金的特點
     與預算內資金相比,預算外資金的特點是:
    1.資金征用方式具有分散性。
    預算外資金項目眾多而繁雜,在組織征收上具有零星分散性。
    2.資金使用方向具有專用性。
    預算外資金必須直接用于滿足政府履行其職能的需要,不能用于純盈利性項目開支。
    3.資金存在方式具有依托性。
    預算外資金依托于政府預算而存在,在存在方式上具有不穩(wěn)定性。
    4.資金屬性具有分離性。
    預算外資金具有“三權”分離性,其中:資金所有權屬于國家,調控權屬于同級政府,使用權屬于部門單位,但使用權要通過政府授權的形式來實現,實施財政監(jiān)督管理。
    5.管理方式的自主性。
    預算外資金是不納入預算內管理的財政資金,各地區(qū)、各部門、各單位在國家規(guī)定的范圍內,對預算外資金享有一定的支配使用權,即具有自主性。
    應用舉例:
    1.預算外資金的特點有( )(04年)
    A資金使用方向具有專用性 B資金征用方式具有集中性
    C資金存在方式具有依托性 D資金屬性具有分離性 E 管理方式具有自主性
    答案:ACDE
    2.預算內與預算外資金主要的不同是()。(05年)
    A.資金的性質不同 B.管理的方式不同
    C.資金的規(guī)模不同 D.資金的范圍不同
    答案:B
    (三)預算外資金的分類
    1.預算外收入的分類
    (1)行政性收費
    行政性收費形成的支出主要用于抵補行政事業(yè)經費、改善服務或管理工作條件。
    (2)事業(yè)服務性收費
    其支出主要抵補事業(yè)費不足和改善服務條件等。
    (3)基金性收入
    其支出主要用于改善辦學條件,發(fā)展教育事業(yè)和學校職工獎勵、集體福利等。
    (4)專項基金
    其支出原則是??顚S?,保證各專項事業(yè)的發(fā)展。
    行政事業(yè)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是預算外資金的構成主體。行政事業(yè)部門收費受國家規(guī)定的范圍和項目限制,即要“取之有據、收之有度、用之有序、收支合理”,嚴禁亂收費、亂攤派,規(guī)范支出范圍及項目的管理。
    2.預算外支出分類
    (1)預算外經常性支出
    一般包括:福利支出、獎勵支出、養(yǎng)路費支出、城市維護支出、科技三項費用、增補流動資金、事業(yè)費支出、行政費支出和其他支出等。預算外經常性支出是為了彌補預算內支出不足而存在的,為各部門工作條件的改進和效率的提高提供資金保障。
    (2)預算外投資
    一般包括:基本建設支出、大修理支出、更新改造支出等。預算外投資是預算外資金中主要的支出。規(guī)劃預算外投資是預算外工作的重點之一。
    應用舉例:
    下列支出不屬于預算外經常性支出的是( )。
    A.國債利息支出
    B.福利支出
    C.養(yǎng)路費支出
    D.增補流動資金
    答案:A
    解析:預算外經常性支出一般包括:福利支出、獎勵支出、養(yǎng)路費支出、城市維護支出、科技三項費用、增補流動資金、事業(yè)費支出、行政費支出和其他支出。
    (四)政府收費的性質、范圍和原則
    1.政府收費的性質
    收費行為,從經濟角度來講,它是一種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行為,從社會管理角度講,它是一種管理社會的行政經濟手段。
    第一,收費是管理經濟和管理社會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具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的某些特征,但又不能代替其他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的作用;
    第二,收費是以國家為主體的行使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手段之一,但是與稅收手段相比,它應處于補充的地位,否則將削弱國家的宏觀調控職能;
    第三,收費可以為社會公益事業(yè)提供資金,但保證社會公益事業(yè)發(fā)展是財政的職能,收費只應該在半公共需要的事業(yè)領域起補充作用,否則將會出現本末倒置的混亂現象。
    因此,合理的政府收費應該是在消費上具有競爭性的公共服務。
    2.政府收費的范圍
    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是一個包含了眾多商品和服務的龐大家族,其中:
    公共物品:基礎研究、傳染病防治、垃圾清掃、交通管理、環(huán)境保護、消防、電視傳輸這類;
    私人物品:供水、供電、有線電話、公共交通、住宅; 這類物品是競爭性的
    俱樂部物品,介于這兩類物品之間,如高速公路和橋梁。這類物品是有限競爭性的。
    對競爭性的私人物品和有限競爭性的俱樂部物品,政府收費的潛力巨大,并且政府收費作為一種價格機制還起著一種重要的信息作用。
    3.政府收費的原則
    (1)受益與成本必須對稱原則
    所謂“對稱”的含義是:公共服務的成本應盡可能直接分攤到受益者身上,且每個受益者的付費要與其受益相匹配,即只為自己受到的那部分受益付費,而無須為他人的那部分受益付費,并且使受益和成本形成直接的對應關系。不難發(fā)現,市場付費是完全符合對稱原則的,為之付費的商品或服務,其利益也完全歸于付費者——沒有他人能從中受益。偏離對稱性原則的典型情況是:
    受益是一般化的,而付費是具體的,
    受益分散的公共服務是使用稅收機制分攤成本,而不是收費機制
    受益可以直接計量的,受益者也易于辨別的公共服務(供電、供水),使用收費機制分攤成本則比較合適。
    應用舉例:
    1.如果公共服務的受益者易于辨別,則其成本分攤機制應采用()。(05年)
    A.稅收 B.公債
    C.收費 D.貸款
    答案:C
    2、受益分散的公共服務的分攤成本的方式是( )(04年)
    A稅收 B 公債 C 收費 D 貸款
    答案:A
    (2)公共收費的非重疊性原則
    “非重疊”的含義是:對于同一公共服務的同一個受益者,不應該同時并存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收費(包括稅收)項目。重疊(交叉)收費不僅容易扭曲資源配置,而且增加付費者的負擔和加大了管理成本。交叉收費在我國預算外收費項目中是個極普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