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藥劑學(xué):常用成膜材料及制備工藝

字號:

常用成膜材料
    目前常用的成膜材料有天然與合成高分 子物質(zhì)兩類。天然的有淀粉、糊精、纖維素、明膠、蟲膠、阿拉伯膠、玉米朊、瓊脂、海藻酸等;合成高分子物質(zhì)有纖維素衍生物、聚乙烯醇(pva)、聚乙烯胺 類、聚乙烯氨基縮醛衍生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吡啶衍生物等。其中成膜性及膜的抗拉強度、柔韌性、吸濕性和水溶性等都以聚乙烯醇(pva) 為。
    聚乙烯醇是由醋酸乙烯酯ch2=ch-co-ch3聚合后,經(jīng)氫氧化鉀醇溶液降解(降解的程度稱為醇解度)后制得的高分子物質(zhì)[-(-ch2-choh-)n-]。[醫(yī)學(xué) 教育網(wǎng) 搜集整理]
    pva的性質(zhì),主要由它的分子量和醇解度來決定。分子量越大,水溶性越差,水溶液的粘度大,成膜性能好。一般認(rèn)為醇解度為88%者水溶性,在溫水中 能很快地溶解。當(dāng)醇解度達(dá)99%以上時,在溫水中只能溶脹,在沸水中才能溶解。國產(chǎn)pva有05-88和17-88兩種規(guī)格,醇解度均為88±2%,平均 聚合度分別為500~600和1700~1800,即分子量分別為22000~26400和74500~79200,對水的溶解速度前者較快。
    pva的毒性和刺激性都很小,pva溶液對眼組織不僅無刺激性,而且是一種良好的眼球潤濕劑,能在角膜表面形成一層保護(hù)膜,且不會阻礙角膜上皮的再生。
    pva口服后在消化道中吸收很少,僅作為一個藥物的載體,當(dāng)在體內(nèi)將藥物釋放,呈現(xiàn)療效后,80%的pva在48小時內(nèi)由大便中被排出。
    膜劑的制備工藝
    一般膜劑由以下成分組成:
    主藥                         0%~70%(g/g)
    著色劑(tio2色素)                  0%~2%
    成膜材料(pva等)                  30%~100%
    增塑劑(甘油、山梨醇等)               0%~20%
    表面活性劑(吐溫-80、十二烷基硫酸鈉、豆磷脂)    1%~2%
    填充劑(caco3、sio2、淀粉)             0%~20%
    脫膜劑(液狀石蠟)                  適量
    制備膜劑常用涂膜法,其工藝流程如下:
    成膜漿液配制→加入藥物、著色劑等→消泡→涂膜→干燥→脫膜→含量測定→包裝
    小量制備法:將精制的pva溶解于水中,濾過,濾液加入主藥充分溶解。如主藥為不溶性,可預(yù)先制成微晶或研成細(xì)粉后用攪拌或研磨方法使均勻分散于濾液 中,然后傾注于平板玻璃上涂成一定寬度、厚度的均勻涂層,烘干后取樣測定主藥含量后計算出單劑量的面積,剪成單劑量小格,包裝即得。
    大劑量生 產(chǎn)法:方法同上,只是采用涂膜機涂膜,取配好的藥液加入加料斗中,通過可調(diào)節(jié)流量的流液嘴,將藥液按一定的寬度和恒定的流量涂于不銹鋼循環(huán)帶上,通過熱風(fēng) 干燥,迅速成膜,到達(dá)主動輪后,藥膜從循環(huán)帶上剝脫被卷入卷膜盤上,再將藥膜帶燙封在聚乙烯薄膜或涂塑鋁箔中,取樣測定含量,計算出單劑量分格的長度,熱 燙劃痕或剪切,包裝即得。